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或他人负有的义务和责任的主观感知。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学校课程的设计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课程的设计是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基础。
学校可以在各个学科的课程中融入社会责任的内容,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社会实践类文章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在数学课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让他们关注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在生活技能课上,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的实践。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除了课程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环保宣传、扶贫助困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到社会的现状,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学校的培养,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是深深影响的。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问题,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家长还应引导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实践社会责任,激发他们的公民意识。
四、教师的示范与引导教师是学生的重要引导者,他们的言谈举止、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师不仅要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要是道德品质的表率。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故事等方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举办主题讲座等活动,扩大学生的社会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五、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和公众利益的关心、关注和义务感,并主动参与社会事务以促进社会进步。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培养公民意识,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一、知识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给予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相关知识,例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责任。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社会责任对每个人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二、实践活动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理论教育只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部分,实践活动同样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义工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
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校园文化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起到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社会实践选修课、举办社会责任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等,通过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家庭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长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家庭事务,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帮助有需要的人等。
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更具长远性,能够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育机构、学校、家庭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环境。
只有在社会责任感的引领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有担当、有爱心、有创造力的社会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负责任的认识和态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时期,下面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最初环境。
家长应从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地传递社会责任感的观念给孩子。
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清洁卫生、植树造林等;在家庭中讲述一些社会公益事业的故事,以激发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定期与孩子开展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共同讨论家庭及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内活动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学校应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公民教育、社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素养。
其次,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等行为;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义务劳动、关爱留守儿童、走访老人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社会实践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和他人的困境,从而激发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公益机构,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等。
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如帮助弱势群体、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等,让他们深入到社会中去,体验社会责任感的实质和意义。
总结起来,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共同努力。
家庭要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范,学校要注重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则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青少年中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作出贡献。
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担当,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机会和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课堂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相关的社会学科知识,如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问题,并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社会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其次,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工作等,让他们亲自体验社会问题,增强对他人困境的关注和同情心。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社会实践团队等,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活动、亲子对话等方式,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并教育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家长还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自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家庭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另外,社会和媒体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如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项目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问题。
媒体可以报道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宣传社会问题,引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总之,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
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和媒体等各方面都需要合作,共同努力。
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和媒体的支持,相信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他们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分析与对策

随着高 等教育 的 日益扩招 ,中等职业 学校 为了适应社 会发展趋 势, 纷纷扩大生源的数量 ,导致 一大批道德 品质低下而且缺乏社会 责 任感 的学生进入 中等职业学校 ,严重影 响了学校的 日 常管理。中等职 业学 校开展责任教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培养 中职学生的社会 责 任 感 ,不仅可 以实现 中职学生的 自我价值 , 而 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 建。本文通过对 中职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进行 调查分析 , 为提高 中职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找到合适 的建议。 1 中取 学生社会 责任感 调童分析
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忽视他 人的感受 。中职学生 自幼就缺乏承 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勇气 ,缺乏生活的历练 。
2 . 3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可以发现 中职学生 的社会责 任感主流是 比较好的,6 O %的学生 比较美 国家大事 ,只有2 0 %学生并 会利益 的存在 ,对社会的认 同感越来越低 ,更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不关心 国家大事 。中职学生普遍具有爱 国主义精神 ,这与他们从小 就 再加上西方个人本位主义思想在中国的逐渐传播 ,导致越来越多的人 接受爱 国主义教育具有 密切联系 , 广 大中职学生能够认识到 自己所肩 开始将个人价值放在第一位 , 关注 自我,唯利是图。 负的社会责任 、民族责任和历史责任 ,把 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前 3 中职学生社会夤任■的培养对策 途 和命运紧紧地结合起来 ,对本 民族具有强烈的感情 。 针对上述我国中职学 生社会责任缺失 的原 因,笔者认为可 以通过 虽然中职学生具有爱 国主义情怀 ,认识到 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 以下途径培养 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重要性 ,但是他们在实 际生活 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行动与爱 国主义 3 . 1 加强 学生 自我 教育 精神有所脱节。 比如 ,有2 4 %中职学生对爱心捐款持漠视甚至反对 的 中职学生可 以在平时学 习和生活的过程中 ,提高 自我鉴别 和 自我 态度。可以看 出 ,中职学生虽然认识到 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 ,可是 当 认识 的能力 ,努 力学习 , 积 极 向上 ,珍惜时 间 ,珍爱生命 ,孝敬 父 社会责任的承担与他们 的个人利益相冲突时 ,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个人 母 ,遵纪守法 ,明确人生 目 标 ,服务社会 。中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 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思想与实际行动存在一定 的脱节。 难时不能 自暴 自弃 ,要学会 冷静处理 ,可 以向同学或者老师求助 ,对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越来越多 的中职学生开始崇尚拜 金主义 , 待 问题 时不能过于偏激 ,学会 自我调控 , 加强 自 我约束和 自我修养 , 对金钱过度追求 ,甚至不惜以牺牲人格尊严 、亲情 、友情为代价 ,唯 不沉 溺于网络游戏 ,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职学生还应该经常进行 钱独尊 。当 自 身 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 社会利益相冲突时 ,从现实 自我评价 , 耐心 听取他人 的意见和建议 ,找到原 因,及时改正 自身 的 出发 ,强调 自 我价值 ,重视个人利益 ,自 我选择 。特别是在激烈的利 不足,学习他 人的成功经验 ,取长补短 , 全面提高 自身素养。 益竞争 中,有些 中职学生竟然为了达到 目的而不择手段 ,令人担忧。 3 . 2 家庭 教育 的完 善 调查中有4 O t t o 的学生渴望 出人头地 ,一夜成名 ,认为社会理想 比较空 家长要培养孩子对 自己负责的能力 ,让孩子充满 家庭责任感 ,给 洞 ,不切实际 ,只注重个人理想 的实现 ,没有将社会理想 与个人理想 孩子树立好榜样 ,关心孩子的学 习和成长过程 ,营造温馨和谐 的家庭 联系起来 ;自我意识 强烈,不会主动去关爱他人 ,反而容 易产生 自 卑 环境 ,使孩子懂 得孝敬父母 ,做力所 能及 的家 务活 ,减轻 父母 的负 心理。 担 ,从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 2 中职生社会责任曩缺失的原因分析 3 . 3 重 视学 校和 社会 责任 教育 中职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缺失 的原 因是复杂多样的 ,概括起 来可以 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德育教师 的师资 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 的社会责 分为 以下几点 : 任感 , 起 到模范带头作用 ,引导学生正确认 识社会责任 ,树立远大理 2 . 1 学 生 自身 的原 因 想 ,增强主人翁 意识 。教师要完善中职学生责任 目 标体 系,改变单一 由于中等职业 学校在招 生的 时候 ,绝大 多数录取 的是基础 比较 的德育教学 , 设计 合适 的教学方案 ,营造 良好的校 园责任文化 。社会 差 ,素 质 比较低 的学生 ,中职学生 的知识 水平不 高 ,能力也非 常欠 应该创造 良好的社会氛 围,优化社会 网络环境 ,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 缺, 没有树立奋斗目标。中职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 , 的社会环境 。 无 法正确认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也没有认识 到 自己在 参 考 文献 社会 中的地位和应承担的使命 , 社会责任感 比较差。此外 ,部分 中职 1 ] 谢灼枢 : . 中职学生 自我认同社会化及其对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影响【 J 】 . 湖 学生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不能透过社会现象看到社会的本质 ,眼光局 【 0 1 3 年第l 9 卷 第2 期. 限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和权衡 ,个别学生功利主义比较 北 成 人教 育学 院学 报 ,2 [ 2 】 段艳菊 :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 的培养研究【 D 】 .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严重 。这些 自 身原因导致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 。
中职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

PART 03
中职教育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的现状分析
REPORTING
中职学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认识与措施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活动
中职学校普遍认为,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有助 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 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社会责任。
中职教育注重学生的多元 化发展,提供多种课程和 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兴 趣和需求。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念与内涵
社会责任感定义
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 、对国家、对民族所承担的责任 和义务的认识和行动。
内涵解析
学生社会责任感包括对自己、对 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等多个层 面的责任和义务,涉及道德、法 律、文化等多个方面。
社会责任感缺失
当前社会,部分学生存在社会责 任感缺失的问题,表现为对公共 事务漠不关心、缺乏社会公德心
等。
中职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职业 人才的重任,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 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职教 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 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活动内容
学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健康咨询、文艺演出等服务,同 时开展环保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
活动效果
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增 强了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三
合作背景
学校与当地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产教融合,提升学生 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THANKS
感谢观看
探析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

探析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有很多,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方法。
1. 课堂教育:在课堂上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问题和责任,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社区服务等,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老人、残障人士等提供帮助,通过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关爱和服务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社会实训:与社会各界合作,开设社会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感受社会责任,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素养。
5. 社会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自主组建学习小组,共同研究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感和合作能力。
6.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志愿者节、义卖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7. 奖励机制:设立社会责任感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弘扬社会责任感,通过奖励形式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8. 学科融合教育:将社会责任感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如数学课上讲解社会贫困问题的统计数据,语文课上分析社会现象的文本等,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认识社会责任感。
9.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0. 家庭教育: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从小就明白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从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通过多种途径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担当起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

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摘要:I.引言- 阐述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II.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责任感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构建评价体系的迫切性III.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 评价体系的实施与保障IV.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应用- 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案例- 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改进与优化建议V.结论- 总结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强调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正文:I.引言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责任感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探讨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应用实践,为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提供有效评价保障。
II.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1.责任感教育的内涵与意义责任感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引导和培养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和国家负责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责任感教育对于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价值。
2.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目前,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和缺失,部分学生责任感缺失,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不强。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构建评价体系的迫切性针对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现状,有必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责任感教育进行有效评价,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III.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1.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发展性等原则,确保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责任感教育效果。
2.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反馈等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论文

探讨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摘要】当代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逐渐淡化的迹象,主要表现在自我责任感弱化,家庭责任感弱化、社会公德责任感弱化、对他人责任感弱化以及自我意识高于一切等方面。
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走上各行各业,成为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对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条培养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一、引言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对价值观、忠诚、良知、信仰的认同,是个人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表现。
社会责任感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其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和他人的关系。
当代中职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担负着历史重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已经十分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列为素质教育三大重点之首,并将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责任意识逐渐淡化的挑战,强调以我为主,讲究功利,当代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逐渐淡化的迹象,主要表现在自我责任感弱化,家庭责任感弱化、社会公德责任感弱化、对他人责任感弱化以及自我意识高于一切等方面。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的关注、关心和承担,是形成公民意识和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如社会公益课、国民素质教育等。
社会公益课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而国民素质教育则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并通过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责任感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社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去了解社会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起点。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他们可以通过身教和言传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父母可以从自身言行开始,成为孩子的榜样,注重注重公益行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
同时,父母也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一起做志愿者、参与环保行动等,让孩子感受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家庭还可以为孩子创造实践的机会。
比如,家庭可以组织孩子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社会责任感。
此外,家庭教育还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明白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教授他们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社会实践可以包括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并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
强化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究

强化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中职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关键的任务,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是指导国民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原则和行动准则。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在中职生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强化。
中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要从小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培养对我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如参观纪念馆、国旗下讲话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价值观。
中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创新能力。
劳动是中职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技能比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探索,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中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生要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在集体中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法律法规的教育,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养成遵守法纪的良好习惯。
中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我价值的认同。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学生要学会自豪和珍视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课堂讲解、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中职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验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探究

社会责任感就是一切心智正常的人对 自身在社会
作者简介 : 钟丽萍 【 1 9 7 1 一) , 女, 四川资 阳人 。 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 , 高级讲师 , 本科 。 主要研 究方 向 : 语文教学和德 育。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0 2
9 0 }
当 代 职 业 教 育 l / 2 o 1 3 年 第 1 o 期
企业中, “ 责任” 是最为关键的理念和价值观 , 同时也是 员工 的第一行为准则 。在 I B M, 每个人坚信 和践行 的
习惯差 , 缺乏诚信 , 家庭观念淡 薄 , 通宵上 网 , 打架斗 殴, 不服管教 , 漠视规章制度等。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 缺失不仅对 自身的求职和发展将带来负面影 响 , 也给 社会和谐带来隐忧 。
理解 、 反思和感悟 , 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并生成相关联 的行为 , 从而达到教育 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 。它注重 受教育者亲历过程 , 要求学生用“ 心” 去感悟 , 引导他们 在感悟 中把教育要求 内化为品质 , 外显为行为 。对学 生来说 , 是一种融知 、 情、 意、 行为一体的整合学习⑥ 。 因此我们可以从 日常生活 、 集体活动 、 特定情境 、 社会实践等方面让学生去感知 、 理解 、 反思和感悟 , 激 活学生的情感世界 , 使学生在思想上 、 情感上形成正确 认识 ,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注重实践教育 、 体验教育 、 养成教育 , 做到知识学 习与
能力 培养 和行 为养 成相 统一 , 切 实增强 针对 性 、 实效 性
因成绩不理想而被迫选择职业学校 , 自卑心强 , 缺乏 自
信, 自暴 自弃 。 ( 二) 家庭 教 育缺 失
和时代感⑤ 。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新的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新时代青少年的品行,道德问题,他们都是新时代、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学会负责、懂得感恩”已成为新世纪最起码的道德品质。
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竞争激烈,对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责任感是人对自己、他人、国家、社会的言行负责、后果负责、命运负责,能主动自觉做好事情的基本道德品质。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仅仅传授学业或技能,而应该把道德教育摆在首位,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及责任感缺失的成因。
现在的中职生,他们受到社会因素影响,思想敏锐,自尊心强,对责任观念理解有着一定的认知,对他们的责任感教育应改变以往“训导”“灌输”等方式。
我觉得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知识、有能力、对社会懂得感恩的人,但由于自身受到认知水平受限,社会变革及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过于溺爱的影响,他们对责任感认识不够深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实干精神。
其中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却极少关心父母、他人、国家社会的利益。
单亲家庭或者父母早逝,无人有效监管并做好履行监护人的义务,使得孩子不愿负责,缺乏责任感,重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缺少“做人”教育。
又由于部分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样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责任感。
在学习上,家庭、社会、老师等各方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中高考升学率上,这样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很难得到保障,严重背离“全面育人”的教育方向,只是片面追求“分数的高低”,而忽略了社会责任和基本公德的教育。
在这种社会务实风气的感染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取向逐渐转向讲求实际情况,追求实际效率,学生就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自身行为准则和出发点,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近几年来,中职生个人责任意识呈现出对家庭、他人责任感较强,对社会、集体责任感较弱化。
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成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强。
因此,教育界应当重视如何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学校的角色学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学校中,教师应当承担起榜样的作用,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社会责任感的文章,同时进行讨论和思考。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比如组织学生们参观社会福利院、社区等地,让他们了解并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怀之心。
二、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起着决定性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父母应当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的重要性。
例如,父母可以在生活中与孩子分享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事例,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理念。
在家庭中,可以组织孩子参与一些社区义工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的教育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社会也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可以通过普及社会价值观、加强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来教育学生。
例如,社会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责任感教育讲座,向学生们传授关于社会责任的知识和经验。
社会还可以加强对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当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榜样作用。
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利益的关注与重视,主动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培养社会责任感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
一、教育教育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将社会责任感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公益活动的文章,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在历史课程中,可以讲解一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案例,激发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并通过行动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家庭家庭是社会责任感的温床,家长在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社区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公益事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此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家庭环境,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习惯。
三、社会社会环境对于培养社会责任感也至关重要。
社会应该提供一个关爱他人、注重公益的氛围,让社会责任感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动。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此外,社会媒体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传播公益信息、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引导公众重视社会责任,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总结起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家庭和社会共同构建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体系,每一个环节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进步的社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每一个人都具备了社会责任感,我们的社会才能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教育的角色至关重要。
学校不仅要注重教育学生的学术知识和技能,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和学校文化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各门课程中。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可以选取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文章或作品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并进行相关讨论。
在科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并了解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与社会责任相关的问题。
通过课程设置的合理调整,学生可以在不同学科中获得全方位的社会责任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
其次,教育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社区、农村等地了解社会发展现状,与当地居民交流,收集信息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提出有益社会的创新项目,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法,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价值,培养起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此外,学校文化也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关爱他人、尊重环境的社会风气。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组织义工队伍,去养老院、孤儿院进行志愿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这样的行动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社会问题,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班级、学校的荣誉制度等方式,表彰那些具有出色社会责任表现的学生,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学校的全方位参与。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创新的教育方法和积极的学校文化塑造,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使其能够主动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如何帮助中职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如何帮助中职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并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那么,如何帮助中职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呢?一、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中职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学校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分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种教育不能太过于抽象,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出一份力。
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是锻炼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际途径。
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背景、特长和社会需求,组织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三、提高社会意识中职生应该尽早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在各个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例如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新闻媒体,了解国家大事、社会问题等,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也要加强班级教育,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牢记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
四、鼓励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又一个有效途径。
公益活动旨在弘扬正能量,传递社会温暖,为弱势群体提供实际帮助。
学校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公益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了解自己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人民的文化传统,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白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需要自己的努力。
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或平台,让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如义工联盟、党员突击队、关爱老人团、环保协会等,让学生感受到社会需要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这对他们个人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塑造都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学校应该引导中职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既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和实践技能,又要教给他们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关注弱势人群,注重社会责任,成为具有担当精神的可爱人。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责任意识

宽 , 子们也将 渐渐 学会 如何做人 、 孩 如何 做事 , 从而在
将来成为国家和社 会所需 的合格 人才 。
注释 :
① 【 马丁・ 德】 布伯 品格教 育l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9 13 . M】 18 :1
任 意识也呈现 出复杂 多样 、 参差 不齐 的多元 态势 , 一些 中职 生身上存在着责任意识缺乏 、 理想信念模糊 、 价值
会 。多元化礼 会的价 值取 向址宽泛 的 , 它 政治 、 礼会 、 义化等多个领域 竞争 分配形 f身的 利益放
J 济、
取 向扭 曲 、 社会公德淡薄等 问题 。因此 , 巾职 生的责任
‘
这样的} 会环境 『 , i I : l i I]
意识 教育关系到个体理想信念 的实践 ,加强 中职生 的 责任 意识教 育工作具有客观重要性和现实 紧迫性 。
一
场的终济结构 多样 化 、 f l 人f 的, i 领域 一 化 、 J 利 的 条化 J .I  ̄l 、 J - l的 个丰体郁将 - L l 匕 f .忽 } 州 5 { t , d 『 JJ 』 j t  ̄n 境 f 势 T J - l
主义观念淡化 , 没有形成坚定 的信念 , 少数 巾职生对 责 任意识的定 义模糊 , 责任感 不握 ,各 人 自扫门前雪 , “ 休 管他人瓦上霜” 的观念在 他们身上传播 :现 是中职生 世界 观 、 人生 观 、 价值 观形成 的关 键时期 , 并且 巾职生
9后 , 0 他们 大多没有 过复 杂的经 历 , 缺乏 危机 意识 、 整
探析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和理想信念形成

探析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和理想信念形成发布时间:2022-04-25T01:28:20.684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期作者:姜涛[导读] 一个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组成人员所必须具备着的责任意识和理想信念姜涛辽宁省凤城市职业教育中心 118100摘要:一个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组成人员所必须具备着的责任意识和理想信念,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具有良知的一个个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去建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去形成十分理想的信念。
本文作者从自身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实际所思考和实践的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和理想信念形成,可以引起人们的诸多思考。
关键词:社会责任理想信念策略思考党的18届5中全会,有着不少的亮点,为我们国家设计了第13个5年计划的宏伟蓝图。
关注着国计民生,事关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奠基。
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炎黄子孙是一个莫大的鼓舞,振奋人心。
但对我们每一个能够肩负起一定责任的人而言,也提出了必须思考的话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人们去努力,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奋斗。
从这个意义上说,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不是纸上谈兵徒有虚名的东西,需要人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人们有崇高而又伟大的理想信念。
作为我们中职教师则必须责无旁贷地在自身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引领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
一、引领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需让学生领略历史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这样的领土完整,我们的国家之所以是这样的发展辉煌,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先驱们的智慧和血汗。
虽然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这样去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但也没有否认这些历史名人在中国民族斗争历史中所发挥出来的功劳,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这样,就是因为他们对当时社会具有着一定的责任意识,或者就是他们具有着统一民族大业的那种崇高的理想信念。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案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案在当今社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我的教学计划中,我将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明确社会责任感的内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应承担的义务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积极履行这些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对于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尊重与回报,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担当。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在授课过程中,我将结合课程内容,渗透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例如,在历史课上,通过讲述国家的发展历程和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在语文课上,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价值,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社会责任感除了课堂教学外,我还会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通过捡拾垃圾、绿化环境等实际行动,让学生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如帮助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社会责任感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我将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传达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和关爱他人。
五、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自身的行为举止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
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在引导中职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笔者认为,学生应该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而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有关德育方面的重中之重。
本文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教育和结合实际情况的实践,列出了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几点培养对策,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就最近的有关资料显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引导中职学生进步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与此同时,在往届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表现来看,普遍存在缺乏责任感、独来独往、不能吃苦耐劳等问题,个别毕业生居然出现品质低下、自私自利的现象。
要改变现状,必须找到根本问题――学校缺乏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笔者认为,在进行该项目的培养时,应当注意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共同培养,只有理论没有实际那是纸上谈兵,只注重实际不在乎理论是没有条理的无头苍蝇,结果都不会好。
同时,还要抓住自己班里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一、理论方面的引导和培养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思想观念并未完全成形,这个时候正是培养品质品德的好时机,教员应当首先从理论方面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引导和培养。
作为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会课或是其他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讲台给同学们播放古今中外有关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小短片,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故事在课堂内外进行交流,亦或是每天让值日生在黑板边上写一句有关的励志短句或是名人名言。
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目的主要是让同学们留心查找和学习,虽说不是系统地进行辅导,但是这些小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观念。
比如,在一次班会课上,笔者首先提出两个问题:
我是谁?我有几种身份?让学生们先从自己,以及自己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并且引导学生对社会身份进行剖析:为什么会有这一重身份?人不能单单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应该有其存在的价值,再以自我的存在价值来进行教育。
先举例,教师的存在价值,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培养学生、育人成才,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为国家进步做出贡献,努力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国家进步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引导学生分析其他职业的存在价值,例如医生、建筑工人、警察等等,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目前的存在价值以及自己毕业以后的价值。
除此之外,也要了解到价值和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导学生不光要学业和技术上优异,在思想品德上的优秀也十分的重要。
通过播放正反两面的短片集锦,引导学生了解思想建树的重要性。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道德问题,如车祸肇事逃逸、诈骗、出事后冷眼旁观的路人等等,探究出问题的起因和严重后果,站在受害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提出“如果换做是你,该怎么办?”等类似问题。
通过这种引导能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应该具有以及怎样具有优秀的品德,在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班主任教师还可以分小组进行不同事情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要把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在一个组,这样可以让相较之下优秀的同学鼓励和带动其他同学,也要注意把平时关系好的同学分在一个组,这样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也可提升每个小组的凝聚力。
例如,把一个50人左右的班级分为5个小组,每天负责打扫班级和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每个寝室选拔出一个寝室长,在文化节的时候,以寝室为单位表演节目;每月的某一个周末可以为当月生日的同学一起过生日,并且当月生日的同学去附近的敬老院做义工……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并且引起学生对自己道德成长的关注,也时刻提醒自己自律。
二、在实践方面的引导和培养
理论上的教育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检验,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
虽然学校和真正的社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在学校里依旧可以发现学生存在一些责任感方面的问题。
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可是依旧还是有学生并不把学习当回事,在学校混日子等毕业。
对于这些,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学校,教师应当有耐心地和学生沟通,必要时可联系家长,做到校内校外的环境共同优化。
对于学校内的责任感教育可以当做是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前提,先把学生目前的道德规范化,也是以后进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良好基础。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中职学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例如,有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并没有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上,反而跟其他同学在生活水平上互相比较,花钱如流水;有些学生组织小帮派以自己所谓的“声望”欺压其他同学,甚至借钱不还,更有甚者还出手打人;一些学生在申请助学金的时候,联合父母,开出假证明;对于公益活动,同学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找借口推辞;有些学生甚至还有“不做好人好事又不会犯法,没关系”的心态……对于以上的种种问题,教师们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该找到适当的方法解决,既要有耐心,避免直接冲突,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对学生公平对待。
比如对于申请助学
金的学生,除了要相关文件齐全外,最好在学生中产生评比小组,从平时的生活表现给申请助学金的学生打分。
再比如,对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的学生,应当给予严惩,也要鼓励受了欺负的同学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师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严格律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要给学生树立不良的典例。
在中职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很容易对教师产生崇拜的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道德和学习方面的引导与培养。
教师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每一位学生都负起责任来,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关心照顾学生。
教师是明灯,重要的作用在于引导,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更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教会学生学会做事之前应该先学会做人。
对于校外的教育,教师方面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
比如利用多媒体讲台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在家尊重父母体谅父母、在外关爱老人、公交车上让座、保证不要乱扔垃圾等。
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法,例如给家人洗脚、帮家人做家务等硬性的规定,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自去感受“责任”两个字的重量,体会家庭责任感的重要,也可以通过家长的反应,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负责任”是一件既普通又伟大的事情。
三、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班主任教师应该经过短期观察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
导和培养,达到全班学生共同加强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比如,成立互助小组,组内成员由不同家庭条件的学生组成,大家可以通过一起利用课外时间外出兼职、学业上互相辅导互相督促、一起去养老院做义工等等方式,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这样一来,除了可以帮助学生们增进感情,也引导学生从小事开始注重德育发展,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再比如,有些学生家里条件并不好,父母受教育程度也不深,觉得把孩子送进学校能吃饱、能穿暖就可以了,却全然不知孩子在学校里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而是花钱大手大脚,和其他同学在吃穿等生活条件上互相比较。
也有一些学生的家长因为长期工作繁忙,只能拿金钱去填补对孩子缺少的关心,殊不知金钱很容易把孩子引到邪路上。
对于以上两种典型的学生而言,仅仅由学校一方面做出努力是不够的,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联系,经常交换孩子成长的变化,耐心商量具体的对策,多方面共同努力,让孩子在德育、智育等方面健康成长。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其以后的专业素养也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各个专业的各个班的班主任教师需要结合自己所带班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对学生名进行专业素养的培训和引导。
比如一定要遵循各种工作方面的规定,如公司或企业的工作要求、安全守则等,讲
纪律守规矩,为自己的安全负责,也为他人的安全负责;在以后的工作中,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不怕苦不叫累,要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敢于提出新的建议,乐于助人,不懂的地方要勤请教前辈,注意团队合作,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培养默契,为以后的顺利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后,就是一位社会人,要为社会的良好进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不要存在“不做好人好事也没关系”的想法,就算知道生活不易也要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热爱自己。
教师可以和正在实习的学生进行沟通、谈心,解决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产生的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和实际情况当中的问题,为每一位从自己班里毕业的学生负责任。
综上所述,本文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再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从理论到实际再结合学生的特殊性,多方面探讨了有关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培养有效途径。
现在由于学习成绩、同辈竞争等因素的压力过大,学校及家长很容易忽视了学生在道德方面的教育,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是目前种种社会现象的直接影响因素。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在成长过程中,思想并未成形,这时需要教员们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让学生们有良好的德育水平。
正所谓“先成人后做事”,在学校,教师对学生在理论上的有关教育万万不能省略,它对以后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感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除了理论的重视之外,对学生还应该进行实践方面的培养。
“光说不练假把式”,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
也可以通过实践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地理解“责任”、“家庭责任”以及“社会责任”,让学生真真正正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同种实践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要结合学生的特殊性,探究出适合每种学生的培养方法,使学生们共同进步,做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