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发〔2015〕11号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正文:---------------------------------------------------------------------------------------------------------------------------------------------------- 关于印发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发〔2015〕1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6月26日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为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作用,推动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转型升级,打造互联网工业强市,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牢固树立开源开放、共创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跨界融合、协同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作用,以打造互联网工业强市为目标,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立足存量调强,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努力建设软件定义的智能工厂,发展数据驱动的先进制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眼增量调优,大力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筑以平台为支撑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重塑新常态下青岛工业转型升级新动力,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为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立足青岛制造优势产业与品牌基础,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深度应用,力争到2020年,培育5个全国领先、行业主导的互联网工业平台,打造50个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建设500条(个)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青岛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率先走在前列。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推进移动端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推进移动端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推进移动端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加快推进移动端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10月15日青岛市加快推进移动端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实现“高效青岛建设攻势”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政务服务“移动办”,打造“掌上办事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我市移动端政务服务工作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山东2019行动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9〕4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发挥移动互联网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掌上办事服务”,实现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政府治理体系运行更加高效。
到2019年年底,创新打造功能完善、特色突出、便捷智能的“掌上办事服务平台”,整合移动端办理各类政务服务和便民事项不少于1000项。
到2020年,将平台建设成为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市、区(市)两级政府服务的手机端导航、办事服务总门户。
二、主要任务(一)提升服务水平1.提高移动端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数量。
以“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站”发布的权力类事项和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清单为基础,进行移动化改造,接入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APP(以下简称“政务服务APP”),年底前实现不少于1000项审批(服务)事项的手机端查询、预约、预审和办理。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工信发〔2019〕10号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9〕187号)要求,我们制定了《山东省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19年11月28日山东省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9〕187号),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实施,加快5G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0年,实现设区市城区有重点应用需求的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5G规模商用。
对行业发展支撑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5G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企业实力增强,培育一批拳头产品,产业集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到2023年,实现县级以上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居全国前列。
5G与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对行业发展支撑渗透作用显著增强,基于5G与产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全省数字经济建设赋能作用显著提升。
打造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在5G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
培育或招引龙头企业5-8个,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5G产业链优势企业100家以上,打造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联产业增加值超过6500亿元。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促进当前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促进当前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促进当前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促进当前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10月15日青岛市促进当前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方案为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下大力气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推动各项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制定本方案。
一、力促工业企稳回升(一)加强市、区(市)联动,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走访服务。
建立完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运行监测系统,建立150户双向联系对接服务企业跟踪机制。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二)全面及时落实“个转企”“小升规”等系列扶持政策,对标深圳研究重点工业企业扩产增效奖励政策。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三)争取总部型工业企业支持青岛当地企业发展。
鼓励重点工业企业将外地生产线迁回本地生产。
支持总部企业吸引外地配套企业来青落户。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四)建立激发企业家创意创新机制,鼓励有扩能增产计划的工业企业制定发展方案,在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上给予倾斜保障,支持重点企业扩大本地生产规模。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五)落实《山东省化工投资项目管理规定》,推进化工园区扩大面积认定和重点监控点申报,承接高端化工项目落地。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青岛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字〔2022〕13号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青岛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青岛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数字青岛2022年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2月25日数字青岛2022年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强省、数字青岛规划,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变革,加快实现城市“慧思考”、社会“慧协同”、产业“慧融合”、设施“慧感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打造全国数字政府标杆工程(一)打造为民服务品牌1.聚焦群众生产生活难点痛点,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双全双百”高频事项流程性、并联式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温度,实现“六个一”(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网联动、一证准营)。
(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统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企业托管中心、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行政审批局、市科技局、市退役军人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2.破解城市运行难点痛点,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数据资源、机关建设、感知体系、经济运行、海洋发展、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政府法治、自然资源、水务管理、体育健身、政务大厅等领域系统性、一体化改革,实现“六个全”(全数据共享、全场景整合、全业务协同、全方位互联、全系统接入、全行业统筹)。
(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委编办,市应急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市海洋发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务管理局、市体育局、市行政审批局)(二)打造智能化城市中枢标杆3.城市治理中枢。
青岛应加快布局四个制造业细分产业链

观察O bservation82021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13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报告》中提到的十三条产业链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商务服务、现代海洋、高端化工、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高效农业、高端装备等产业链。
十三条产业链面广链长,涵盖了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半壁江山。
这些产业链要么是新兴产业,要么是传统产业的新领域。
其中,每个产业链下又有许多细分产业链,对于十三条产业链,既要全面发展,又要突出重点,尤其要选择优势细分产业链重点发展。
根据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任务,结合青岛市的资源优势,可选择以下四个具有代表性和发展潜力的制造业细分产业链加快布局发展。
光通信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典型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在13条产业链中最能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
2019年2月,《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提到,要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核心引领产业、培育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前沿新兴产业,以及巩固集成电路、基础电子等关键基础产业。
2020年4月,青岛市委常委会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振芯铸魂”攻坚战,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夯实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通信、高端软件等软硬件基础,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打造特色鲜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高地。
光通信产业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最新发展方向之一,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光通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光通信技术在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消费电子、自动驾驶、卫星通信、生物医疗、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越发广泛,光通信产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光通信产业链呈现出“应用强、技术弱、市场厚、利润薄”的特点,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尤其核心、高端光电子器件等相对落后,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

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文/本刊编辑部2019年8月26日,中国广电·青岛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及揭牌仪式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出席仪式,并为全国首个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揭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森,山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孙立成,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于杰,青岛市人民政府市长孟凡利出席。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志鸥主持。
聂辰席在致辞中指出,本次青岛影视博览会和主题活动,聚焦5G 这一鲜明主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引领性,顺应了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
他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广电5G 发展,专门赋予广电5G 牌照,这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科技创新赋能广电行业发展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
广电总局、山东省政府、青岛市政府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中国广电·青岛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必将更好地发挥山东省、青岛市区位优势,调动汇集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高新视频新供给,引领高新视频新业态,拉动高新视频新消费,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聂辰席对推动5G 高新视频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大力推动视听内容创新创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从实践看,高新视频内容供给能力,决定了新时代视听产业的发展水平。
5G 环境下,广播电视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视听呈现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
要在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以“艺术+技术”的融合,积极推动广播电视内容创新创优,丰富内容生产传播的形态和方式,加快优质视听节目价值的多元呈现和转化,为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注入强大动能。
2019年5G考试题目汇总及答案

一.2019年11月1.单选题:1. 依据IMT-2020《5G承载需求白皮书》,5G低频基站均值/峰值带宽为() (1 分)A. 1G/4GB. 2.03G/4.65GC. 4.3G/6.5GD. 5G/13G2. 根据3GPP TR38.913,移动终端-CU(eMBB)时延要求是()(1 分)A. 4msB. 4nsC. 5msD. 5us3. 2019年9月发布《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中要求:明确5G建设区域,应以建设()为主(1 分)A. IP RANB. PTNC. OTND. 智能城域网4. 5G核心网切片主要采用()网元来实现切片的选择。
(1 分)A. NEFB. NSSFC. NRFD. MANO5. 这个网元可以实现会话管理,例如会话建立、修改和释放,同时可以对UPF与AN 节点之间的通道进行维护;可实现UE的IP地址分配&管理,这里描述的是5G核心网的()网元。
(1 分)A. UPFB. SMFC. AMFD. UDM6. 3GPP R16标准主要功能为()(1 分)A. 边缘计算B. 核心网控制面网络功能云化,即SBA架构C. 完成5G核心网整体架构及基本功能的定义D. URLLC7. 5G时代,运营商需要加快用户分级的智能管道升级,实现()的流量收费模式。
(1 分)A. 阶梯式B. 差异化C. 定制化D. 智能化8. 5G行业初期,中国移动重点聚焦9大垂直领域,其中不包括()。
(1 分)A. 新媒体B. 文娱C. 农业D. 金融9. 《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0年底,5G产值超();到2022年底,5G产值超()。
(1 分)A. 2000亿,万亿元B. 5000亿,2万亿元C. 3000亿,万亿元D. 3000亿,2万亿元10. 预计到2025 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产值将达到1800亿人民币,约占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的17.5%。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青岛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青岛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9.10.23
•【字号】青政办字[2019]59号
•【施行日期】2019.10.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通信业
正文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青岛市5G产业发展行动
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就组织实施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是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各区(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行动方案》的重要性,紧抓5G 发展的重要机遇,把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赋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各区(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在《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推进5G场景应用和业务创新,切实促进我市5G
产业发展。
三、《青岛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印发。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10月23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8.05•【字号】青政办发[2020]13号•【施行日期】2020.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为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新动能,全力打造核心要素齐全、融合应用引领、产业生态活跃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有关措施通知如下。
一、构建完备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一)建立“工业赋能”和“未来城市”两张场景清单。
依托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精准梳理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需求,建立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项目库,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工业赋能”动态场景清单;面向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场景,围绕智能交通、智慧医养、数字文娱、在线教育、智慧物流、智慧社区等领域,按年度建立“未来城市”场景清单,率先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相关项目纳入清单管理。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各区、市政府)(二)定期发布场景清单。
积极推进场景清单“全市通用、全球共享”模式,列入场景清单的项目优先享受工业互联网相关扶持政策。
每季度发布不低于200个“工业赋能”场景和50个“未来城市”场景,持续推进核心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市政府)(三)开展场景示范应用。
遴选“工业赋能”场景示范项目,围绕“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对市级新认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互联)工厂、数字化车间或自动化生产线,按照市政府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
遴选“未来城市”场景示范项目,面向智能软硬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5G、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别开展年度“十佳场景示范”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十佳场景,按照智能软硬件投资额的10%,给予项目申报主体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政府投资项目除外)。
青岛低空经济飞起来

22 2024 | 2独家策划Exclusive青岛低空经济飞起来文 本刊记者 王振麟2024 | 2 232023年5月,首架“中国造”万丰钻石DA50飞机在莱西下线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各地纷纷把握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凭借自身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围绕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技术创新等方面制定多项政策,力求构建未来的“智慧城市”和“天空之城”。
而青岛为推动通用航空产业链发展,对整个产业链进行了全面梳理,从生产制造、运行保障到运营应用等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谋篇布局”助力相关企业发展。
“一张网”“一座城”,初现青岛谋篇布局的成效。
独家策划Exclusive“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5万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的低空经济白皮书中预测。
5万亿,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个数字比上海2022年GDP总量(4.47万亿元)还要多。
这个数字看似夸张,实则有迹可循。
截至2023年11月,美团无人机项目已在深圳等城市的8个商圈开通22条航线,服务覆盖社区写字楼、景区、医院等多种场景,累计完成用户订单超21万单;2023年12月,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实现了全球商业首飞演示,“空中出租”不再是梦;也是在2023年,青岛市崂山区政府建立“全域低空智能感知网”,利用无人机、AI大数据等技术,实时对城市区域感知、检测,实现城市管理的纬度提升,赋能数字城市建设……种种信息似乎预示着“赛博朋克”中的世界,那城市天空中交错而行的航空器景象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在2023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所说,“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
”如果说未来是蝴蝶效应下产生的“因果”汇聚而成,那当下便是蝴蝶振翅起舞之时。
积蓄,等待蝶变之机何为低空经济?首先,低空指的是距离地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各地区特点和实际需求,可扩展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10•【字号】青政发〔2020〕17号•【施行日期】2020.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关于印发青岛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2020年11月10日青岛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鲁政字〔2020〕228号),持续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示范城市为目标,加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推动构建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和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着力提升供给质量,推进普及应用,强化安全保障,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超前谋划,协调推进。
坚持前瞻布局、示范引领,紧密结合我市发展需求推进实施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
统筹推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和供给结构,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整体发展效能。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19•【字号】青政字〔2020〕30号•【施行日期】2020.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2020年11月19日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新形势下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态,日益成为新常态下引领区域经济增长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
为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结合全市15个攻势,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争取到2022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数量、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基本形成规划布局合理、协同推进有力、产业特色突出、集聚效应明显的发展新格局。
空间更加集中。
争取省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达到15家以上,新认定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0家左右,同时引导各区(市)、经济功能区培育储备一批重点服务业集聚区。
产业更加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占比75%以上,市级及以上集聚区产业集聚度全部达到70%以上,平均营业收入和税收分别达到10000元/平方米和600元/平方米以上,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比较完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特色服务业集群。
资源更加集合。
加快土地、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各类资源要素耦合提升,推动服务业改革创新政策在集聚区先行先试。
新培育省级以上服务业创新中心10个左右,服务业领域产业领军人才、省级以上专业人才20人左右。
服务更加集成。
新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20个以上,打造集高效政务服务、高端技术服务、高品质生活服务、高标准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1.06•【字号】青政办字[2020]5号•【施行日期】2020.0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为支持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字〔2019〕124号),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要素资源供给(一)强化数据资源供给。
开展数据大会战,依托全市统一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分批建设主题数据库和通用业务数据库,健全一体化政务信息资源体系,为数字青岛发展提供政务数据支撑。
创新政务数据服务企业新思维,探求政府、企业、社会多方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新模式,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数据整合和应用。
支持数据交易中心发展,建立健全数据产品评估、定价、交易等机制,不断优化数据流转服务。
(市大数据局负责)(二)优化升级基础设施。
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每年安排财政资金给予支持。
(市大数据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对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名录的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在国土空间规划、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各区、市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开放路灯、监控杆、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公共资源,用于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用地、环评、用电等方面给予支持。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大数据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支持面向产业集群的工业企业内网建设,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智能化应用好、区域带动力强的智慧产业集群。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22)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9.16•【字号】青政办字〔2022〕51号•【施行日期】2022.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青政办字〔2022〕51号崂山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9月16日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为贯彻落实《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加快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建设,推动全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明确重点发展区域。
规划建设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重点发展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及零部件、外围设备等生产制造,集聚虚拟现实软件开发、内容制作、应用服务等生态企业。
连续三年由市财政每年出资1亿元用于园区建设。
(责任单位:崂山区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二、支持企业集聚发展。
支持虚拟现实项目向园区集聚,对新入驻园区的虚拟现实企业,租赁自用办公场所和生产经营场地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含)的,给予最长五年的房租补贴,其中前两年100%、后三年50%,同一企业累计补贴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补贴期间不得转租。
(责任单位:崂山区政府)三、支持产业项目引进。
支持虚拟现实产业补链强链,对园区内新设立的关键零部件独立法人企业首次投资建设项目,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竣工投产后按照设备投资的20%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按照1∶1比例负担。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22)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11.30•【字号】青政办字〔2022〕71号•【施行日期】2022.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青政办字〔2022〕71号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青岛市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1月30日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为加快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建设,推动全市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链式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强化重点区域发展。
规划建设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完善道路、供水、供热、燃气、污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模组、面板、背光模组、偏光片、驱动IC、玻璃基板、柔性线路板等产业。
市级财政连续3年每年出资1亿元用于园区建设。
(责任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二、强化土地保障支持。
积极推荐园区内重大产业项目纳入省、市级重点项目,保障用地指标。
合理划定园区范围,充分预留发展空间。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三、强化科技创新支持。
支持园区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园区企业自主研发的符合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方向的新产品、新技术(工艺),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并取得相关发明专利认证的,按研发投入额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责任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支持园区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强化共性技术供给。
积极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园区企业建设中试平台、熟化基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10月18日,《青岛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发布,到2020年,全市建成5G基站1.3万个,实现城区重点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
到2022年,全市共建成5G基站3万个,实现重点城镇5G全覆盖,提升用户网络感知体验,打造针对各类业务场景的差异化定制网络与智能服务能力。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青岛将依托5G精品网络,以5G产业集群为主力军,以5G产业赋能为主攻方向,攻坚“网用产研”四大目标、十大工程,聚力构建全国领先兼具青岛特色的“5G+”融合创新生态圈。
明年初步形成5G生态圈
在融合应用目标方面,到2020年,“5G+”应用产业赋能初显成效,重点打造10个针对增强移动宽带场景、可规模商用的应用示范,探索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与海量机器类通信场景、具备商用落地潜力的应用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标杆。
到2022年,针对5G上述三类业务场景形成100项切实可行的应用示范,加速各行各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产业发展目标方面,到2020年,5G生态圈初步形成,招引、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拳头产品,有关金
融服务、知识产权、孵化培育、验证测评、交流合作等产业发展平台初具规模。
到2022年,聚集100家具备产业潜力的强链补链企业,实现5G相关产业收入达到千亿规模。
在技术创新目标方面,到2020年,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环境基本完善,跨行业协同的创新平台初具规模,构建一批联合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主体,争创国家级创新载体。
到2022年,掌握一批关键信息技术,创新一批特色应用技术,完成关键技术的成果转化,成为全国5G信息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创新高地。
构筑5G精品网络
加强5G网络统筹规划。
加强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协同,加快5G网络试点和规模组网,分节奏分场景扩大试点范围。
2019-2020年,聚焦密集城区场景,推动数字化室分系统建设,构建覆盖CBD、商圈、高校、政府、医院、大型场馆、交通枢纽等高价值口碑场景的5G精品网。
2021年,聚焦一般城区场景,提升数字化室分系统建设规模,扩大5G覆盖率。
2022年,聚焦城区深度覆盖,农村按需覆盖,通过站点加密、杆/微站补盲,加速5G无缝覆盖。
推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公网频谱局域专用等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部署,为多元化的用户需求提供差异化定制网络与智能服务,加快网络即服务创新能力建设。
推进5G基站有序建设。
按照“规划先行、需求引领、市场化合作”的原则,以“政府主导、铁塔统筹、共建共享”模式推进5G基站建设,集约利用现有基站站址和
路灯杆、监控杆等公用设施,提前储备5G 站起资源,统筹对铁塔、机房等基站配套设施、重要建筑物内室内分布系统与杆路、管道等传输资源建设的需求。
推动融合跨界应用
在“5G+工业互联网+”方面,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研发设计、视觉检测、视频监控、智慧物流、巡检运维等重点工业应用场景的创新应用,全面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5G+高新视频”方面,打造5G云化虚拟现实创新模式,推动VR应用实现网联式、规模性和差异化。
打通5G在超高清视频采、编、播全业务流程中的融合应用,挖掘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
在“5G+智慧海洋”方面,依托重点港口、基础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商等相关企业,重点开展智慧港口建设,积极推进自动化码头大型设备的5G连接模块应用。
在“5G+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加快提升5G和C-V2X车载通信产品的新车装配率和后装产品渗透率,鼓励开展基于5G和C-V2X的高级辅助驾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及应用,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的5G应用,提升车辆联网率。
在“5G+医养健康”方面,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企业、医疗服务企业和网络运营商等合作开展5G 与医养健康领域的创新探索,通过建设互联网医院,助力
实现分级诊疗,推动医院走向互联、互通、共享、移动、协同、智能,打造国内首个“三医联动”示范城市。
在“5G+智慧农业”方面,根据“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利用5G技术加快推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入融合,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先导城市。
在“5G+智慧能源”方面,打造5G智能电网典型应用场景,推动电网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经济、绿色的方向发展。
在“5G+智慧家居”方面,支持本地家电企业及运营商开展5G+智能家居的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推动5G成为智能家庭网关接入新方式,打造灵活便捷、标准统一的智能家电互联接口,借助5G及云服务实现家电智能控制、安防监控识别、基于大屏的远程视频通话、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家庭购物等创新应用。
在“5G+轨道交通”方面,加快推动基于5G的轨道交通数据传输,实现车地之间的大带宽数据通信,通过车载业务数据和沿线高清视频的高速实时回传,实现对列车运行的实时监控、车辆定位和故障预警等功能,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5G+智慧城市”方面,利用5G技术加快水电等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全面建设城市物联感知网络和城市大数据中心,构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各领域内的市政系统建设,如以智能交通灯控制、路况监控、交通疏导、智能出行为重点的智能交通系统。
激发活力壮大产业
做大做强5G产业链,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在射频器件、光器件与光模块、通信模组、基站设备、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培育和招引一批专、精、特、新型企业。
鼓励电子信息企业积极进入5G产业生态圈,发展丰富一批面向新兴业态与跨界创新的市场主体。
在这一过程中,将加大财政支持,充分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渠道,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5G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
推动5G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向相关国有及民营企业和资本开放,加大社会资金募集力度,依托国有投资平台设立青岛市5G产业发展资金,加强重点领域项目扶持,助力青岛市5G产业发展。
“青岛5G城市名片”揭牌
立体化展示“5G+”智慧城市新魅力
沉浸式体验5G带来的智慧生活、全方位立体化展示5G产业的发展、前瞻性地呈现未来5G智慧城市前景……10月18日下午,由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承办的“中国青岛5G城市名片暨5G智慧城市体验馆”揭牌仪式在青岛市香港中路6号世界贸易中心举行,该展厅让市民直观的感受到了“5G+”的魅力。
沉浸式体验感受“5G+”时代
记者在展厅内看到,很多市民满怀兴致地参与到5G加持之后的各种新体验中。
在“5G城市名片”展厅,即可以了解青岛5G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及能力、本地行业应用落地情况;也能够实际操作体验5G的各种应用,感受5G对社会、生活的改变。
据了解,为了让观众能真正感知、体验到5G智慧新生活,青岛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展出多种5G应用。
在“5G+VR”全景直播板块,活动现场将利用5G网络,使观众通过VR设备,远程实时观看现场直播。
在云VR游戏板块,5G网络结合移动云优势,带来丰富流畅的VR视觉体验,大带宽提供了内容丰富、逼真的虚拟现实视频点播节目;低时延网络的优势,满足了云游戏的极致体验需求——零卡顿、内容云化、沉浸感强。
基于5G网络云端服务机器人,能够为本体提供多种云端智能服务。
包括场地学习、自主导航、物体识别、自然语言、数据分析等,当观众靠近时,它会转头示意,并按照语音口令要求执行动作。
在5G全息影像剧场,通过5G和全息投影技术,能够把其他城市的嘉宾“传送”到展厅现场。
现场的观众不仅能感受到逼真震撼的投影效果,还能与其进行互动交流,打造异地全息互动交流模式。
5G赋能打造融合创新生态圈
中国移动全面实施“5G+”计划,通过推进“5G+4G”协同发展、“5G+AICDE”融合创新、“5G+Ecology”生态共建,实现“5G+X”应用延展,使5G真正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
“5G城市名片”展厅,能够提供5G应用测试环境,为本地企业输出应用测试能力,降低企业测试成本。
同时作为联合创新中心,城市名片将发挥行业聚合作用,成为产业交流的基地、产品及应用发布平台,放大5G行业赋能价值,激发传统行业转型创新活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
青岛市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要积极抢抓5G发展的关键机遇,5G产业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依托5G精品网络,以5G产业集群为主力军,以5G产业赋能为主攻方向,攻坚“网用产研”四大目标、十大工程,聚力构建全国领先兼具青岛特色的“5G+”融合创新生态圈。
记者采访中获悉,目前海尔、海信、青岛港等知名企业都已经搭上5G技术这趟列车,在各自领域中通过技术革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