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璀璨(cuī càn)翱翔(áo xiáng)B. 憔悴(qiáo cuì)憔悴(qiáo cuí)憔悴(qiáo tuì)C. 蹁跹(pián xiān)蹁跹(pián jiān)憔悴(qiáo tuì)D. 翩翩(piān piān)翩翩(pián pián)翩翩(piān pi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演讲比赛,他准备了很长时间,但仍然没有取得好成绩。
B.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C. 老师鼓励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D.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胸怀壮志C. 一丝不苟D. 眉开眼笑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问道,“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B. 他每天都去图书馆,借阅了很多书籍。
C. “你今天怎么了?”他问,“脸色这么难看。
”D. “这个苹果很甜,你尝尝。
”妈妈说。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片树林像绿色的海洋,波浪起伏。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D.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真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歌德B.莎士比亚C.但丁D.莫里哀2. 以下作品中,体裁相同的是()。
A.《西游记》B.《孔雀东南飞》C.《敕勒歌》D.《关山月》3. “围棋奥妙何人会?一着千惊、豁然开朗。
”这句话反映了()围棋对人的吸引力。
A.艺术性B.文化性C.科学性D.竞技性4. 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诗歌三大体裁的是()。
A.近体诗B.乐府诗C.七绝D.律诗5. 没有笔画横折的汉字是()。
A.永B.光C.如D.少6. 作家鲁迅的《呐喊》是一部()。
A.小说集B.随笔集C.散文集D.杂文集7. 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的是()。
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8. 以下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三位一体B. 心旷神怡C. 不可思议D. 无可厚非9.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年节?A.清明节B.儿童节C.父亲节D.中秋节10. 小说《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A.老舍B.鲁迅C.张爱玲D.钱钟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诗歌的三大体裁是__古体诗____、___乐府诗___和__楚辞___。
2. 战国时期诗人__屈原___所作的《离骚》是一篇较长的__楚辞___。
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__林则徐___。
4. “家和万事兴”大约源自中国古代哪部典籍?《尚书》5. 中国发明的四大发明分别是__彩陶___、___造纸__、__指南针___和___火药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之一,请你简要说一下它的主要内容。
《围城》是一部以“婚姻问题”为主线的小说。
书中描写了一位青年学者方鸿渐与女友春娇交往时,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把婚姻拍板定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后来春娇逐渐受不住打压和关注,结束了与方鸿渐的关系,而方鸿渐则荒废学业,到香港觅食,最后在亲戚好友的帮助下回到大陆重新开始生活。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鹿死谁手C. 振聋发聩D. 蹉跎岁月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获得了第一名。
C.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我们必须慎重考虑。
D.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
3. 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B. 班门弄斧C. 指鹿为马D. 班师回朝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里的故事丰富多彩。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声音低沉,像夜莺的歌声。
D. 这场雨下得很大,地面上都积满了水。
5.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下列词语中,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鹏程万里B. 碧空如洗C. 碧波荡漾D. 风和日丽7. 下列词语中,与“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意兴阑珊B. 情投意合C. 心有灵犀D. 情深意重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花园里,有红的、黄的、紫的、粉的,各种颜色的花朵。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绿了,小草绿了,桃花红了。
C. 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闪烁着光芒,夜色更加美丽。
D. 我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生活丰富多彩。
9.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 下列词语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帆风顺B. 风雨同舟C. 一步一个脚印D. 水到渠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这部小说以______为背景,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初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放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一、累积运用(20 分)1、看拼音写汉字或依据划线的汉字注拼音(2 分 )石榴忍俊不由地破口大笑,招来了蜜蜂的鄙薄:“笑不露齿!”石榴不屑置辩的样子让蜜蜂恼羞成怒,蜜蜂奋袖出臂,但石榴仍旧若无其shi 地信守自己缄默是金的信条,一旁观看的蝴蝶们交头jie 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由它去吧!”蜜蜂忧如听懂了蝴蝶的谈论,伏在石榴叶上追悔。
b5E2RGbCAP2、依据课文填上完好的诗句( 4 分)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采纳比喻修辞手法写的诗句此中的一句是;《渔家傲》中暗含对照手法的诗句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引用典故的诗句是〈无题〉一诗中采纳象征手法的诗句是3、仿句( 2 分)比如:人如水中之鱼,游在记忆的长河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觉命运碰撞所惹起的心灵的轻轻跳动。
仿句:4、名著阅读( 3 分)( 1)大闹飞云浦、中州劫刑场、风雪山神庙等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
(1 分)(2)“万卷经书曾读过,平活力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小计鬼神惊。
” 这首诗赞叹的是哪位豪杰?请你用简短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1 分,空 0.5 分)人物:情节:p1EanqFDPw(3)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 !洒家与你些盘费,明天便回东京去,何如 ?” 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费,一面整理行李。
俺明天清晨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东人敢留你 !”DXDiTa9E3d金圣叹评论: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未曾为人卖力。
请依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评论(不可以仿写 )。
( 1 分)5、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A、“思乡情怀” 、“演出成功”“分外美丽”都是偏正短语。
B、“激动了一夜” 、“笑得很牵强” 、“大三寸”都是增补短语。
C、6 月 1 日,胡锦涛在中国科技馆新馆与少年小孩一同唱少年前锋队队歌。
八年级期末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期末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日C. 月D. 山2. 下列哪个句子是主动句?( )A. 我被老师批评了。
B. 老师批评了我。
C. 我批评了老师。
D. 老师被我批评了。
3.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时间的?( )A. 一日千里B. 一年之计在于春C. 一举两得D. 一心一意4. 下列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 我今天去了公园。
B. 去了公园,我。
C. 我去了公园。
D. 去公园,我。
5.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 )A. 林B. 木C. 森D. 杉二、判断题1. 成语“掩耳盗铃”是形容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的。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3.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可以作为代词使用。
()4.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
()5. “欲速则不达”是告诫人们做事情要稳扎稳打。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______》。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______》。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______》。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含义。
2. 请简要解释成语“杯弓蛇影”的含义。
3. 请简要解释成语“亡羊补牢”的含义。
4. 请简要解释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
5. 请简要解释成语“掩耳盗铃”的含义。
五、应用题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一边……一边……”造句。
4.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5.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哪个字是表示动作的,哪个字是表示状态的。
(5分)我正在吃饭。
2.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哪个字是表示动作的,哪个字是表示状态的。
(5分)他跑得很快。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残羹冷炙(zhì)B. 豁然开朗(huò)C. 融会贯通(gōng)D. 毛遂自荐(shu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场篮球赛,我们队输得非常惨。
B. 由于他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C. 为了确保考试顺利进行,老师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D.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3. 下列词语中,与“博爱”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博大B. 博学C. 博览D. 博闻4. 下列成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B. 雅俗共赏C. 滥竽充数D. 雕虫小技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像一位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
B.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如同一杯美酒。
C. 小明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像火箭一样直冲云霄。
D. 那片湖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天空的美丽。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开草长。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历史、有文学、有科学。
D. 我喜欢看书,喜欢运动,喜欢旅游。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C. 那只小狗瞪大了眼睛,好像在看着我。
D. 这场雨下得很大,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8. 下列词语中,与“骄阳似火”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寒风刺骨B. 阳光明媚C. 雨过天晴D. 冰天雪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被称为“______”。
2. “______,不亦说乎?”出自《论语》。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登鹳雀楼》。
4. “______,春眠不觉晓。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初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卷(含答案)

初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古诗文(共23分)(一)默写与运用(10分)1.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2.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3.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4. ,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5.老师想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可有些同学觉得为别人讲解知识时浪费时间。
于是老师引用《虽有嘉肴》中“,”这两句古训告诉他们,自我学习和教授他人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13分)【甲】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湖之鱼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①,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②唾之,群鱼争喋③;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
再唾之,坠缀葑草④之上,不食矣。
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
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
鱼图食而并吞钩。
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
然则名利之薮⑤,独无钩乎?不及其盛⑥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选自《畏庐文集》)【注释】①林子:林纾(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肆:店铺。
②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
③争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
喋:口开合。
④葑(fēng)草:水生植物。
⑤薮(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
⑥盛:多,频频。
6.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时期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________(人名)。
(2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坠缀葑草之上,不食.矣身上衣裳口中食.B.争喋他物如故.故.人不独亲其亲C.余.方悟一车炭,千余.斤D.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有孙母未去.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初二期末语文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谈笑风生B. 震耳欲聋C. 精疲力竭D. 落英缤纷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丰富。
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梦想。
C.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D.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3. 下列词语中,字形相近但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争分夺秒B. 风雨同舟C. 欢天喜地D. 悲欢离合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
B.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巨大的宝石。
C. 她的笑声像百灵鸟一样清脆。
D. 我把这本书借给你。
5.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犹如一条巨大的彩带。
B. 小明努力学习,希望取得好成绩。
C.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D. 这本书非常有趣。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匆匆》一文中,作者用“轻轻的,悄悄的”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
7. 《卖油翁》一文中,卖油翁的技艺高超,作者用“熟能生巧”来形容他的技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的认识。
8. 《少年中国说》一文中,作者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来激励年轻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的期望。
9. 《背影》一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表达了作者对()的感激之情。
10. 《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作者用“这里的风景独好”来形容楼阁的美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吾欲观于斗牛之墟,从子乎?乙:子何为其然也?甲:吾闻斗牛之墟,可以观天象。
乙:斗牛之墟,不过是一块平地,如何能观天象?甲:吾闻斗牛之墟,有神灵居住,可以求福。
乙:神灵居住之地,未必是斗牛之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9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悠.闲 yoū地窖. jiàoB、荒谬. miǜ诘.问jíC、瓦砾. lì制裁. cáiD、尴.尬 gàn 琐屑.xiāo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A、寒噤鞠躬触目伤怀B、肃穆惶急情郁于中C、狼籍蹒跚鸡零狗碎D、噩耗焦灼月明风清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进。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诎右臂支船 C荡胸生曾云 D是故谋闭而不兴5、比较下面各组加点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渔人甚异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引妻异C春冬之.时大道之.行也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哀转久绝.6.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A “黄发垂髫”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B 第二三段着重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生活C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D 说明桃花源人进入桃花源的原因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填空题(共10分)7.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8.根据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题填写)(4分)予独爱 --------------------------------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霜落熊升树,------------------(梅尧臣《鲁山山行》)--------------,芳草凄凄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9.根据下面的语境或提示填空(任选一题填写)(2分)最能表现杜甫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崔颢的《黄鹤楼》诗中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十到十四题(共12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0.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2分)11.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请根据内容具体说明(3分)12.举例说明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13.说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一句中“不仅”的表达效果。
(4分)五、写作(60分)14、我们总抱怨生活的平淡,平淡让我们缺少了情趣,失去了激情,没有了感觉,我们以不会感动,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悉心体会,生活有许多人、许多事,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请你以“------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
15、按下面的要求作文。
(其中卷面和书写占5分)在你的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多许多:幸福、青春、理想、机遇、成功、失败、友谊……有的触动了你的心灵,有的催你猛醒,有的让你留恋,使你懂得了珍惜。
要求:(1)根据提示,请以“珍惜”为话题,根据自己的生活,选取某一个角度,或写自己想讲的与话题相关的故事,或写想表述的与话题相关的感受,或写想陈述的写话题相关的见解。
(2)自拟题目。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
B卷(共50分)一、诗歌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完成1-2题(总4分)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2分)答:2.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愿”字的含义。
(2分)答: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3-6题。
(共12分)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有狱.久不决:(2)一讯立.辨:(3)有囚法.不当死:(4)众莫.敢争:4.上文叙述了周敦颐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分)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译文:(2)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译文:6.请你结合此文段,对周敦颐做一个简短而概括的评价(2分)三、现代文阅读(22分)(一)名著导读(5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都流了汗。
可是,见了廖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喝。
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
(1)上面这个片段出自小说《》,选文所写的是什么内容(简要概括)(2分)答:(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请简要介绍一下选文中的“他”。
(3分)答:(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7至11题(17分)父亲的那座山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
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呵,便将一座座小土屋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悠悠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
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读山,便是读父亲。
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
父亲说,我牙牙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
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双手抱着我,亲昵地吻我。
这时,我会温顺地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
”“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
”“天空下面又是什么?”“是山。
”“大吗?”“大哩。
”……我用两只手卷起来,捂住嘴学着父亲粗犷雄浑的声音向着大山说:“大——哩——”。
读山,便是读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是呆板而平淡的,是很苦的。
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
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锹磕磁硬土块的声音溅出了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色的弯钩犁铧走向村庄。
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
读山,便是读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