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会唱歌的杯子教案教案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杯子会唱歌》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杯子会唱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音乐欣赏,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通过合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杯子会唱歌》的歌词和旋律。
2.学习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和音乐录音。
2.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杯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1.师生共同提出一些和“杯子”相关的词语,如:“杯子,喝水,茶水,咖啡,可乐。
”2.教师提问:“如果杯子会唱歌,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歌?”激发学生思考。
Step 2: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杯子会唱歌》的音乐录音。
2.学生仔细听歌,跟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摇晃身体。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歌曲中的感情表达和音乐元素。
Step 3:歌词学习1.教师逐句教学歌词,学生跟读,并理解歌词的意思。
2.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歌,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音高。
Step 4:合唱练习1.教师分发杯子给学生,引导学生掌握杯子的摇晃和敲打技巧。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杯子乐器伴奏团队,练习合奏和合唱。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合作练习和学习,提高合唱和合奏的效果。
Step 5:小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发扬音乐的乐趣。
Step 6: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杯子歌曲,通过编写歌词和创作音乐,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2.组织学生进行杯子合奏比赛,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Step 7: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将学过的歌曲《杯子会唱歌》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合唱。
2.要求学生拍摄自己演唱杯子歌曲的视频,与同学分享。
Step 8:课堂封闭1.展示学生在家合唱和创作的成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2.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感谢学生的努力表现。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含反思一、教学背景和目的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小班是培养幼儿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
本次教案以歌唱活动为主线,采用亲子互动的方式引入宝宝瓶这一形象,通过歌唱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歌曲:《会唱歌的瓶宝宝》•教学目标:让幼儿掌握歌曲歌词、旋律,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2. 教学方法•歌谣教唱: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唱歌,分段教学,反复练习;•游戏互动:通过互动游戏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制作道具:让幼儿参与制作瓶宝宝道具,增强亲子互动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创设宝宝瓶形象:教师通过介绍宝宝瓶形象吸引幼儿注意,引导进入歌唱氛围。
2. 歌曲教学•歌曲引入:播放《会唱歌的瓶宝宝》音频,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歌词教唱:教师逐句教唱歌词,幼儿跟读模仿,加强节奏感。
•互动演唱:分组合唱或个别表演,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3. 游戏互动•瓶宝宝游戏:以宝宝瓶为中心,设计游戏环节,如唱歌比赛、宝宝瓶接力等。
•学习氛围:营造欢乐互动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提升音乐能力。
4. 制作道具•宝宝瓶手工:引导幼儿参与制作瓶宝宝的手工道具,如面罩、绳子装饰等,加深对歌曲角色的印象。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歌唱活动结合游戏互动和手工制作的方式,使幼儿在参与中提升了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然而,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表演环节,引导幼儿自主发挥,并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如舞蹈、绘画等,以提升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听取家长反馈,幼儿对歌曲《会唱歌的瓶宝宝》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学习和参与度较高,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以上是对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含反思的文档,希望能对教学实践有所启发。
中班音乐:《杯子会唱歌》教案及反思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杯子会唱歌》【活动目标】1、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跟老师一起听音乐打节奏,并感受活动的快乐。
2、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杯子、筷子、咚咚锵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
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唐老师请你们认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呀?2、说一说: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平时我们用杯子做什么?3、杯子说他是会唱歌的杯子,你相信吗?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杯子唱歌啦!4、教师用筷子有节奏地敲打杯子(音乐咚咚锵里的节奏),引起幼儿兴趣。
5、好不好听?小朋友们想不想来试试?(意图:出示杯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为下面幼儿为音乐伴奏做铺垫。
)二、敲一敲。
1、发餐具,请幼儿自由敲打。
2、好玩吗?你们想敲出更好听的声音吗?3、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打。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敲的真好听,太棒了。
现在请你们拿好手中的杯子和筷子,跟老师一起来听一首音乐《咚咚锵》。
三、试一试。
1、听音乐。
教师:这首音乐真好听,刚才我们是拍手,现在要是我们用手中的杯子和筷子给它来点伴奏让它更好听。
2、试一试: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敲节奏。
3、提要求:前奏的时候我们点头,听好音乐跟着音乐节拍敲。
4、请幼儿听音乐敲节奏。
(意图:幼儿喜欢敲敲打打,让幼儿自己敲打,感受活动的快乐,并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让幼儿尝试着跟着音乐敲打,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和节拍感。
)四、演一演。
1、唱歌伴奏。
教师:这首歌是我们最喜欢唱的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我们来表演给他们看一下吧,唱的时候要怎么样?(要用会唱歌的杯子伴奏。
)2、小朋友们太棒了,表演得真好,表扬一下自己吧。
(大家一起很开心的敲着杯子)。
(意图:以表扬的方式,增强幼儿下次学习音乐的兴趣。
)中班音乐活动《杯子会唱歌》反思本次中班音乐活动《杯子会唱歌》是一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尝试。
活动以日常生活中的杯子为媒介,通过敲击、摩擦等方式,让孩子们发现杯子也能发出美妙的音乐,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杯子会唱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杯子会唱歌》一、教学背景在幼儿园中班的学习中,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能开发其听觉感知、语言运用、手脑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也能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杯子会唱歌》是一首经典的幼儿歌曲,它的旋律清新简单,歌词朗朗上口,很适合用作幼儿园中班音乐教育的教学歌曲。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杯子会唱歌》的歌曲旋律和歌词。
2.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3.掌握如何用杯子、手拍等简单的乐器模拟节奏。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提高幼儿的协作和集体意识。
3.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1.歌曲《杯子会唱歌》的演唱。
2.用杯子模拟简单的节奏。
3.用手拍模拟简单的节奏。
四、教学过程1.初步欣赏:播放《杯子会唱歌》的录音,让幼儿先听一遍整首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然后再让音乐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唱一遍。
2.歌曲学习:将歌曲分成几个小节,音乐老师先唱一遍,引导幼儿跟唱,反复多次练习,直到幼儿能够熟练掌握整首歌曲的唱法。
3.制作乐器:将手中的杯子和手掌利用简单的敲打和拍打方法制作成乐器。
4.节奏练习:音乐老师带领幼儿用杯子模拟歌曲中的节奏,反复练习;然后再用手掌模拟歌曲的节奏,可以先让老师示范给幼儿看,然后带领幼儿共同练习。
5.整合演唱:音乐老师或孩子中指定一个领唱,让幼儿设计演唱方式,用刚刚制作的杯子或手掌配合歌曲一起表演,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和乐趣。
五、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确保大家都跟上教学内容。
2.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让他们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用杯子和手掌进行节奏练习,以及整合演唱等环节。
3.老师可以记录每个孩子的进步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六、教学后续1.将歌曲《杯子会唱歌》纳入常规教学,让孩子们不断练习提高。
2.对幼儿的音乐教育进行后续的拓展,如通过音乐游戏、手语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会唱歌的瓶宝宝幼儿园托班教案
会唱歌的瓶宝宝幼儿园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材质的瓶子,了解它们的声音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用瓶子制作简单的乐器。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了解瓶子的声音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瓶子制作简单的乐器,并能够演奏出简单的旋律。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材质的瓶子、水、沙子、米等填充物,剪刀、胶带等工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儿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认识瓶子:教师展示各种材质的瓶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 探索瓶子的声音:教师指导幼儿用手摇晃瓶子,倾听它们发出的声音,并尝试解释声音的产生原因。
4. 制作乐器:教师示范如何用瓶子制作简单的乐器,如沙锤、水瓶琴等,让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乐器。
5. 演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用自制的乐器演奏简单的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的瓶子,尝试制作更多的乐器。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瓶子音乐会,展示他们的自制乐器,并进行表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乐器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造力。
2. 评价幼儿在演奏音乐时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参与度和兴趣保持情况。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制作过程安全,避免使用过于锋利的工具。
2. 在音乐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 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
八、教学资源1. 各种材质的瓶子: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瓶等。
2. 填充物:水、沙子、米等。
3. 制作工具:剪刀、胶带、彩笔等。
4. 音乐教材:儿歌、简单旋律等。
九、教学拓展1. 邀请音乐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含反思实验概述本实验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儿童开展的科学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名称:会唱歌的瓶子实验对象:幼儿园中班儿童实验时间:40分钟实验材料:空瓶子、水、筷子、勺子实验步骤步骤一:地铃声音体验1.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敲门指导他们听声音。
2.模拟铃声声音,并会唱歌的瓶子的声音对比,让孩子们两者区别。
步骤二:实验前讲解1.准备好空瓶子和水,并把瓶子口向上放在桌子上。
2.给孩子们简单讲解水对声音的传播易导致变化。
3.先声先容气柱的概念、震源、声波和振动,还有孩子们听过悦耳乐器的演奏,更由此展开实验。
步骤三:挥动勺子1.拿起勺子,打开许多玩具或器械能发出铿锵作响的瓶子,用勺子敲击,让孩子们来体验并加强自身注意。
2.挥动勺子,轻轻碰触瓶口。
孩子们会发现,小的动作会让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
步骤四:加水提高音调1.小心地慢慢加入一小勺水,在,使幅射弧减小变紧一笔,扬而上升的音调和友好的歌声招待。
2.继续加水,让音调变得越来越高,孩子们会大声地欢呼和鼓掌。
实验效果通过本次实验,孩子们了解以下内容: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传播。
2.不同的振动会产生不同的声音,不同介质对声音产生不同的影响。
3.通过实验,孩子们学会了自己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反思这个实验可能有点简单,但是这个实验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此类实验能伴随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帮助孩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概念性认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了让幼儿们更好地掌握实验内容,我们需要更具体、生动、富有想象力、新奇、有趣的实验方式,以及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话题来展开探究的能力,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总之,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科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托班活动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
托班活动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活动名称:会唱歌的瓶宝宝适用人群:托班幼儿(3-5岁)活动时间:60分钟活动目的:通过歌唱游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
材料准备1. 音乐播放器及音乐2. 瓶子若干(塑料瓶或玻璃瓶,可以是不同大小和形状)3. 彩笔或彩纸4. 布条若干(颜色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5. 一些小礼品(小糖果或小玩具等)活动流程1. 介绍活动目的和注意事项(5分钟)- 引导幼儿坐好,安静倾听。
- 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会唱歌的瓶宝宝,我们将通过唱歌和玩游戏,让瓶子也变成可以唱歌的宝宝。
-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小心使用瓶子,不要把玻璃瓶子打碎。
2. 唱歌环节(20分钟)- 播放一段欢快的儿歌音乐。
-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齐唱儿歌。
- 鼓励幼儿大声歌唱,同时陪伴幼儿一起舞动身体。
- 适时停止音乐,让幼儿自由发挥,用各种动作和声音来表达自己。
- 随着音乐的继续,再次引导幼儿全体合唱。
3. 制作瓶宝宝(15分钟)- 分发瓶子、彩笔和彩纸给每个幼儿。
- 引导幼儿利用彩笔和彩纸为瓶子贴上眼睛、嘴巴、手臂等特征,让瓶子变成一个可爱的宝宝。
-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上其他装饰物,如头发、帽子等。
4. 瓶宝宝合唱(15分钟)- 将彩笔或彩纸上的眼睛、嘴巴等特征做好后,将瓶子摆放在中央位置。
- 播放之前唱过的儿歌音乐。
- 引导幼儿围绕着瓶子,手拉手排成一圈,一起唱歌和跳舞,让瓶宝宝也加入到歌唱的行列中。
5. 游戏奖励(5分钟)-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继续唱歌。
- 在游戏过程中偶尔停止音乐,让幼儿停下来,以便向表现出色的幼儿颁发小礼物。
- 同时鼓励其他幼儿为表现出色的同伴鼓掌和称赞。
6. 结束语(5分钟)- 活动结束前,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肯定。
- 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铭记学到的唱歌和表达的快乐。
- 结束活动,做稍许休息或其他转换活动。
活动延伸1. 在其他时间继续进行唱歌的活动,鼓励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儿歌来表演和分享。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含反思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实践发现的乐趣,分辨装有不同物品的瓶子发出声音的不同,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快来看看幼儿园院校教育《会唱歌的瓶宝宝》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分辨装有不同物品的瓶子发出声音的不同。
2、感触探索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者。
4、学习用语言、廖旺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辨识装有分辨不同物品的瓶子发出的声音知道不同材料发出的人声相异是不同的。
活动过程:一、猜想与验证:瓶宝宝吃了什么。
1、出示3个分别装有米、白芸豆、棉花的瓶子,摇晃,请幼儿比较瓶子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逐一猜测每家瓶子内装有什么道具物品。
师:1.小朋友们,你们听,这些瓶宝宝嘴唇里有什么?2、出示米、白芸豆、棉花三种物品,请幼儿与有所不同发出不同声响的瓶子进行对比。
3、打开瓶盖,验证幼儿的猜测。
师:现在啊,老师就要来打开瓶子,看看我们的小朋友有没有猜对.二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1、请幼儿自选瓶子,拧开盖子,自选一些则实物和酒瓶工具喂瓶宝宝吃东西。
师:(1)小朋友们,下面,请我们的小朋友自己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我们来瓶盖让我们的瓶子来唱歌。
2、喂好后才要拧紧盖子。
(教师检查)师:小朋友要把盖子拧紧哦,老师来检查哦。
三、游戏“会唱歌的瓶宝宝”播送节奏对比明显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节奏的变动,摇动瓶宝宝,为其配乐。
师:小朋友们,下陷让我们来摇晃自己的瓶宝宝,弹钢琴让我们的瓶婴儿一起来唱歌。
活动反思:这个活动的非常素材非常生活化、游戏化,很非常容易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活动中,以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普通瓶子比喻成瓶宝宝,让幼儿更愿意亲近这些箱宝宝,和这些瓶宝宝做朋友。
活动中我采用了“猜一猜,听一听、动一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操作结果。
还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通过“猜一猜,听一听、动一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比较瓶准妈妈中放入米、白芸豆、棉花后收到的不同声音,感受了瓶宝宝中放入不同的东西摇晃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教案(通用10篇)
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教案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名称:会唱歌的瓶子活动目标:1、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用瓶子演奏,体会不同的音乐元素带来的快乐,感受音乐的乐趣。
2、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鼓励孩子们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沙锤、吹排瓶、吊瓶范例玻璃瓶若干、塑料瓶、沙子、水、粮食、筷子活动过程:一、制作会唱歌的瓶子1、张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唱歌,我也喜欢,今天我还带来一个会唱歌的瓶子让它和我们一起来唱歌好不好?2、我这里还有几个会唱歌的瓶子你们看?(展示范例)3、孩子们我的会唱歌的瓶子好不好啊?你们想不想也有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啊?这就需要小朋友们大胆的想象用我这里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吧。
有一个要求,你自己要好好的研究一下瓶子怎样能唱歌,你的瓶子唱歌的方法不要和别人的一样,要有自己的特点,记住了吗?(幼儿自己制作会唱歌的瓶子,教师辅导演奏)4、谁先来让我们看一看你的瓶子怎样唱歌的(让幼儿独立演奏)二、运用演奏1、我这里有一个节奏练习,让我们一起来试着演奏一下。
2、我这还有一个节奏练习,我们再看一看。
这个有一点难度了。
3、这样大家互相换一换瓶子体验一下不同的感觉。
(换瓶子练习两个节奏练习)4、这样让我们一起合奏这两个节奏练习。
三、伴奏实践1、大家演奏的可真棒啊!我有一个提议让我们边演唱边用会唱歌的瓶子伴奏好不好?四、活动延伸1、今天大家亲自制作了会唱歌的瓶子,还能用瓶子为我们伴奏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们回家可以自己再找一找除了瓶子会唱歌还有什么东西能唱歌,找到了告诉好不好?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感知大小的活动,学习按大小匹配瓶盖。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会唱歌的瓶宝宝》带反思小班教学计划《会唱歌的瓶宝宝》反思小班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孩子感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区分带有不同物品的瓶子的声音,培养孩子对声音的好奇心,并乐于大胆地探索和实验。
让我们看一下带有反思性教学计划的003010幼儿园班级。
活动目标:1.区分装有不同物品的瓶子产生的声音差异。
2.感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并愿意大胆地探索和试验。
4.学习以各种形式记录您自己的发现,例如语言和符号。
繁重而艰巨的活动:区分带有不同物品的瓶子的声音知道来自不同材料的声音是不同的。
活动程序:I.推测和验证:婴儿奶瓶吃了什么?1.拿出三瓶大米,白芸豆和棉花,摇晃它们,然后让孩子们比较它们的声音。
猜猜每瓶中有哪些物品。
老师:1。
孩子们,这些奶瓶的肚子里有什么?2.提出三项:大米,白芸豆和棉花。
请比较孩子与发出不同声音的瓶子。
3.打开盖子,验证孩子的猜测。
老师:现在,老师要打开瓶子,看看我们的孩子是否猜对了。
二,制片人将为宝宝唱歌1.请孩子选择奶瓶,拧开盖子,并选择一种物体和工具喂养宝宝吃饭。
老师:(1)下面的孩子请我们的孩子自己选择一个瓶子,让我们唱歌。
2.送入后拧紧盖子。
(老师检查)老师:孩子们必须拧紧盖子,老师会检查一下。
三,游戏“婴儿奶瓶唱歌”以相反的节奏播放音乐,让孩子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摇摇奶瓶婴儿。
老师:孩子们,让我们摇摇奶瓶,让我们的奶瓶一起唱歌。
活动反思:该活动的内容非常生动有趣,很容易调动幼儿的现有生活经验。
在活动中,通过拟人化技术将普通奶瓶比作婴儿奶瓶,这样孩子就更愿意靠近这些奶瓶,并与这些奶瓶成为朋友。
在活动中,我使用了“猜猜,听,动”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彼此交流并分享结果。
还有一些目的地可以指导幼儿通过“猜猜,听动,动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比较婴儿在放入米饭,白芸豆,棉花,手感后的不同声音。
奶瓶婴儿当您将它们放入不同的物品中时,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会唱歌的小瓶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会唱歌的小瓶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塑料瓶的用途及特性,知道塑料瓶可以发出声音。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勇于尝试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塑料瓶发出声音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塑料瓶发出声音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塑料瓶若干、沙子、大米、豆子、水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沙子的塑料瓶,摇晃瓶子,让幼儿聆听声音。
(2)引导幼儿说出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探究活动(1)教师分发塑料瓶和材料(沙子、大米、豆子、水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适时给予帮助。
(3)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讨论不同材料发出的声音特点。
3.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水的塑料瓶,示范如何让瓶子发出声音。
(2)让幼儿尝试用不同方式让瓶子发出声音,如:吹气、敲击等。
(3)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适时给予帮助。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空的塑料瓶,让幼儿思考如何让瓶子发出声音。
(2)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材料填充瓶子,观察声音的变化。
(3)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适时给予帮助。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操作过程,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
2.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是否较高,是否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
3.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幼儿是否掌握了塑料瓶发出声音的方法和规律。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评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检查幼儿对塑料瓶发出声音的方法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杯子会唱歌》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杯子会唱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了解杯子可以被用来当乐器。
2.学生能够通过手拍、身体配合的方式表达这首歌曲的氛围和情感。
3.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1.首先,播放歌曲《杯子会唱歌》。
2.在播放时可以让学生跟着鼓点轻轻地用手拍出节奏。
3.在播放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身体的配合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氛围。
4.播放结束后,可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问他们听了这首歌曲的感受和想法。
杯子合奏1.介绍杯子合奏这种乐器形式,讲解它的来源和演奏方式。
2.针对中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让学生先从手击杯子入手,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部位用力和角度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的音质和音调变化,为后续的合奏打好基础。
3.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准备一系列杯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不同尺寸和材质的杯子。
这个过程也可以与学生讲解声音的原理。
4.在学生对杯子击打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将击打和饮水声音进行组合,创作出自己的小曲子。
音乐表演1.在完成杯子合奏的训练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喜欢的曲子,分组创作表演节目。
可以先跟学生讲解几个常见的音乐节目类型,如合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让学生自由发挥。
2.在学生们完成表演准备后,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小型演出,展示学生们的成果。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唱歌、手拍、身体配合、创作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接触,全面了解杯子乐器及其音乐表现力。
教学时间本教学计划推荐在两周至一个月时间内完成。
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班级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评价1.通过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杯子乐器及其音乐表现力。
2.通过创作,让学生接触音乐创作,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兴趣和能动性。
3.通过合奏和表演,让学生在学习、表达和交流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作品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结语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及审美意识的过程。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创造音乐的能力;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索精神;3. 增强幼儿对于声音的敏感度。
教学准备:1. 空瓶(可用塑料瓶代替),颜料和刷子;2. 水,薯片袋、彩纸、实验台等;3.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盒;4. 黑板和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我们常唱的歌曲,并请他们用手指模仿唱歌的动作;2. 播放一段有节奏感的音乐,要求幼儿跟着节奏拍手。
二、发现(10分钟)1. 邀请幼儿围绕一个问题思考:是什么决定了声音的大小?2. 引导幼儿观察一个薯片袋,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薯片袋摩擦时发出声音?3. 邀请幼儿探究发出声音的原因,可以用手摩擦薯片袋。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将水倒入瓶子中,不同的瓶子倒入不同的水量;2. 让幼儿用手指或刷子在瓶子上涂上颜料,可以选用不同颜色的颜料;3. 引导幼儿观察瓶子摩擦时是否发出声音。
四、总结(10分钟)1. 与幼儿一起总结,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2. 引导幼儿思考:同样是摩擦,为什么不同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五、延伸(15分钟)1. 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的瓶子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可以借助其他物品如木头、玻璃等;2. 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形状对发声有没有影响;3. 引导幼儿用不同液体或不同颜色的水在瓶子中,观察是否会有变化。
六、展示(10分钟)1. 邀请每个幼儿上台表演用瓶子发声的音乐,可以提前准备一段音乐;2. 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可以尝试使用多个瓶子表演不同的音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实验,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到物体摩擦时发出声音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实验探索精神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不同材质瓶子实验,加深了幼儿对声音大小的理解和对于声音的敏感度。
通过幼儿的合作表演,增进了幼儿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并激发了他们参与创造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和表演活动,注重教学过程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尽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科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并能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声音的产生和瓶子的大小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塑料瓶若干个,水,剪刀,胶带,颜料,画笔,音乐CD。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声音的产生原理。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制作过程。
4. 制作: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
5.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会唱歌的瓶宝宝,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通过幼儿的分享,了解幼儿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情况。
3. 通过幼儿的合作和团队表现,评价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环境布置: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会唱歌的瓶宝宝摆放在教室的展示架上,作为教室的装饰,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需确保幼儿使用剪刀、胶带等工具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2. 提醒幼儿注意颜料的使用,避免沾染衣物。
3.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游戏。
八、教学反思: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九、教学拓展:1. 音乐活动:邀请音乐老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的乐趣。
会唱歌的瓶宝宝幼儿园托班活动教案
会唱歌的瓶宝宝幼儿园托班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节奏感。
2.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矿泉水瓶、水、颜料、画笔、剪刀、胶带、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安全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用矿泉水瓶进行探索,发现矿泉水瓶的多种玩法。
3. 制作:教师指导幼儿用颜料、画笔为矿泉水瓶装饰,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
4. 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表演,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快乐。
5.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会唱歌的瓶宝宝布置在活动室内,营造音乐氛围。
3. 教学活动:结合音乐课程,让幼儿进一步学习音乐知识和技巧。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的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求,适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3.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互助。
4. 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允许幼儿自由发挥。
六、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好矿泉水瓶、水、颜料、画笔等材料,并确保活动环境的安全。
2. 探索阶段:教师向幼儿展示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矿泉水瓶的形状、颜色和质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3. 创作阶段:教师指导幼儿使用颜料和画笔为矿泉水瓶装饰,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自由涂鸦。
5. 表演阶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表演,让幼儿用手中的矿泉水瓶宝宝跟随音乐节奏摇摆,感受音乐的快乐。
6. 总结阶段: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表演体验。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幼儿展示矿泉水瓶的装饰方法和制作过程,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杯子响叮当》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杯子响叮当》
教案名称:杯子响叮当
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音乐中的“杯子响叮当”的声音;
2. 能够模仿和演唱歌曲《杯子响叮当》;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设备;
2. 杯子。
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老师播放杯子响声,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
2. 激发兴趣: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空的杯子,让幼儿观察、摸索,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猜测,然后告诉幼儿这个杯子可以发出声音。
3.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杯子响叮当》,注意教唱动作配合,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杯子响声的节奏。
4. 模仿演唱:教师模仿杯子响声,让幼儿跟着敲打杯子,一起演唱歌曲。
可以组织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的演唱效果最好。
5. 自由表达:给予幼儿一些自由时间,让他们用杯子自由发出各种音调的声音,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6. 总结:回顾本堂课的内容,让幼儿自己说一说他们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延伸:
1. 让幼儿在家中制作自己的乐器,如用塑料瓶或罐子制作简易的鼓,模仿敲击杯子发出声音的活动。
2. 组织幼儿一起创作一首与杯子有关的歌曲,激发他们的音乐创作和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对歌曲内容和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表达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幼儿自由发声的环节,评估幼儿对杯子响声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幼儿对音乐中的杯子响声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能够模仿唱歌曲《杯子响叮当》,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之杯子歌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之《杯子歌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之《杯子歌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班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启蒙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班教案中,一项引人入胜的音乐活动——《杯子歌》便成为了幼儿教育中的一大亮点。
《杯子歌》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旋律简单易学,歌词生动活泼。
在这项活动中,老师会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纸杯,并在杯子上贴上五线谱。
然后,老师会教孩子们用手指敲击杯子,根据音乐节拍敲击杯子的次数。
孩子们可以根据老师的示范,跟着歌曲的节奏敲击杯子,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氛围。
这项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孩子们在敲击杯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杯子歌》与其他教材进行结合,例如:根据歌曲中的节拍敲击杯子,可以教孩子们学习数字和计数。
在连奏时,孩子们还能够通过操纵杯子的位置、敲击的力度等,提升他们的空间感知和协调性。
在小班教案中,通过《杯子歌》这项活动,教师能够为孩子们打开音乐的大门,让他们在欢乐的歌声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同时,这项活动还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空间感知,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总之,《杯子歌》这项活动是一项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它能够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是小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杯子听奏幼儿园教案
杯子听奏幼儿园教案教案标题:杯子听奏幼儿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材质杯子的音响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提升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不同材质的杯子(玻璃杯、塑料杯、陶瓷杯等)。
2. 音乐播放设备。
3. 纸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材质的杯子,让幼儿发现它们的外观和质地上的差异。
2. 提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不同材质的杯子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呢?主体活动:1. 听觉游戏:将不同材质的杯子放在桌上,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幼儿用手指敲击杯子,观察并感受不同材质杯子发出的声音。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每种杯子的声音特点。
2. 音乐表达:给每个幼儿发放一种材质的杯子,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导幼儿用杯子敲击出与音乐节奏相符的声音。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
3. 合作创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材质杯子。
播放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要求小组合作使用杯子敲击出有节奏感的音乐。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小组可以尝试模仿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结尾活动:1. 小结: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总结不同材质杯子发出的声音特点,并与他们的外观和质地联系起来。
2. 展示:邀请每个小组上台表演他们的合作创作,让其他幼儿欣赏并给予掌声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自己收集不同材质的物品,探索它们发出的声音,并进行比较和分类。
2. 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材质的杯子进行打击乐演奏,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他们对不同材质杯子声音特点的观察和描述,以及在音乐表达和合作创作中的表现。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口头反馈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同时,要注意细心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会唱歌的杯子教案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跟老师一起听音乐打节奏,并感受活动的喜悦。
2、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准备:杯子、筷子、咚咚锵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唐老师请你们认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呀?
2、说一说: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平时我们用杯子做什么?
3、杯子说他是会唱歌的杯子,你相信吗?
师:小朋友,你们听杯子唱歌啦!
4、教师用筷子有节奏地敲打杯子(音乐咚咚锵里的节奏),引起幼儿兴趣。
5、好不好听?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意图:出示杯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为下面幼儿为音乐伴奏做铺垫。
)
二、敲一敲1、发餐具,请幼儿解放敲打。
2、好玩吗?你们想敲出更好听的声音吗?
3、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打。
师:真能干,你们敲的真好听,太棒了。
现在请你们保管好手中的杯子和筷子,跟老师一起来听一首音乐《咚咚锵》
三、试一试
1、听音乐师:这首音乐真好听,刚才我们是拍手,现在要是我们用手中的杯子和筷子给它来点伴奏让它更好听。
2、试一试: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敲节奏。
3、提要求:前奏的时候我们点头,听好音乐跟着音乐节拍敲。
4、请幼儿听音乐敲节奏。
(意图:幼儿喜欢敲敲打打,让幼儿自己敲打,感受活动的喜悦,并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让幼儿尝试着跟着音乐敲打,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和节拍感。
)
四、演一演活动结束
1、唱歌伴奏。
师:这首歌啊是我们最喜欢唱的了,而且唱的可好听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那我们就表演给他们看一下吧,唱的时候要怎么样?(要用会唱歌的杯子伴奏。
)
2、太棒了,表演得真好,表扬一下自己吧。
(大家一起很开心的敲餐具)。
(意图:以表扬的方式,增强幼儿下次学习音乐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