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作者:甘淑芳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02期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却由于户籍制度等多种因素限制而无法获得城市人的身份,面临难以融入城市的困境。
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为推动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进程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的数量由1982年的687万增长到2013年的2.45亿,其中80%是农村户籍流动人口,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超过50%。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016年已达64.7%,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报告显示,2016年流动人口规模相比2015年减少171万人,这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的改革,使一部分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实现市民化身份的转变,另一方面是政府加大对流出地的政策扶持力度,部分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本地实现自身发展。
但是,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占较大比重,在今后的较长时期,流动人口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群体之一。
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如何发展,实现社会融合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概念界定社会融合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适应的过程,并且以构建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
本文将社会融合界定为流动人口获得与迁人地居民同等的发展机会,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面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最终实现经济整合、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
三、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本文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具有农村户籍,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出务工的群体。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总结出该群体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受教育程度高。
社会排斥对少数群体社会融入的影响
社会排斥对少数群体社会融入的影响社会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特点。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少数群体在社会中常常遭受到排斥。
社会排斥不仅会对少数群体个体造成伤害,还将对整个社会的融合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社会排斥对少数群体个体造成严重伤害。
当一个群体被社会孤立排斥时,他们感受到的无助和沮丧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比如焦虑、抑郁和自杀等。
例如,同性恋者常常遭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歧视和排斥,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以来,在许多国家,同性婚姻是非法的,这让同性恋者感受到了巨大的社会排斥,导致他们痛苦和不幸。
同样,对于少数民族、残疾人和贫困人群等少数群体来说,社会排斥对他们个人自尊心和幸福感的打击是极大的。
其次,社会排斥限制了少数群体的社会融入。
当一个群体被排斥或边缘化时,他们的机会和资源相对有限。
例如,当少数民族被视为社会的边缘群体时,他们面临的教育、就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机会很少。
这不仅限制了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制约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融合。
此外,社会排斥还会导致少数群体在社会中形成封闭的子群体,缺乏与主流社会的交流和接触。
这不仅会加剧社会分裂,还可能滋生种族、性别和宗教等歧视问题。
然而,减少社会排斥对于实现社会融合和和谐至关重要。
社会融合应包括每个人的机会公平和对多元文化的接纳。
政府、社会组织和每个个体都应积极参与到减少社会排斥的行动中。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政策来保护少数群体的权益并推动社会融合。
同时,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少数群体提高技能和自信,增强他们的社会融入能力。
此外,公众也应加强自身的多元文化意识和理解,拒绝歧视和偏见,为少数群体创造一个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总之,社会排斥对少数群体的伤害深远,影响了他们的个体和社会融入。
减少社会排斥是建设一个和谐和包容的社会的重要一步。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对于所有群体都平等和尊重的社会环境,实现真正的社会融合。
社会排斥与社会包容的对比研究
社会排斥与社会包容的对比研究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种多样性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包容。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中仍存在着排斥和歧视。
社会排斥是一种将某些人群排除在社会主流之外的现象。
它可能是基于人们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身体条件、经济地位或其他个人特征。
社会排斥不仅对被排斥的个体造成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包容,它指的是一个社会对所有成员都给予平等机会和关怀的情况。
社会排斥可能源自许多因素,其中包括偏见、误解以及文化和传统的影响。
一些人被排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符合社会对于“正常”的定义。
例如,性别认同不符合传统二元性别观念的人,如跨性别者,经常面临着社会排斥。
他们可能遭受歧视、暴力甚至被家庭逐出。
除了性别认同以外,种族和宗教也经常成为社会排斥的原因。
某些社群可能遭受来自其他社群的偏见和歧视,导致他们在教育、就业和社交领域受到不公平对待。
这种排斥不仅损害被排斥的个体的自尊心,还减弱了整个社会的团结和融合力。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社会包容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推广。
社会包容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和接受每个人的多样性,包括对性别认同、种族、宗教和残疾等方面的接纳。
社会包容不仅应该在法律层面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还是一个价值观和道德义务。
实现社会包容需要从多个层面努力。
一方面,政府和法律制度应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平等的待遇。
这包括制定并执行反歧视法规,促进平等教育和就业机会,以及打击仇恨言论和犯罪。
此外,教育系统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们对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通过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权利。
除了法律和教育之外,社会各界也需要参与进来。
非政府组织、媒体以及企业界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倡导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观,推动社会意识的转变。
这包括提供支持和资源给那些经常被排斥的人群,促进他们的社会参与,并对排斥行为说“不”。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
社会排斥和融合视野下的弱势群体与社会稳定
摘要 : 文章 分析 了中 国社会弱 势群体 面临的社 会排 斥 , 为 由此可能造成 社会 弱势群体 追 求社 认
会主导价值 目标及其 实现手段的受挫 , 而引发个体性和群体性社会冲突事件 , 从 进而影响社会
稳 定。为此 , 究提 出让社会发展 的成 果 惠及 社会 各 个 阶层 , 研 实现 对社 会 弱 势群 体 的 融合 , 减
少社 会 偏 离行 为 发 生 的 可 能 性 。
关键词 : 势群体 ; 弱 社会 稳定 ; 社会 排斥 ; 社会 融合
中图分 类号 :9 6 C 1
文献标 识码 : A
一
、
பைடு நூலகம்
问题 的提 出及 研 究视 角
除 了个 体性案 件 , 年来 群 体 性社 会 冲 突事 近
件 因其社会 影 响广 泛而愈益 引起 各界 重视 。2 0 08
8 保 纠纷事 件 、1 91 教 师 罢课 事 件 、 4环 1i — 渝 0月 湖 南吉首 9 3非 法 集 资 事 件 、 庆 巫 溪 99车 祸 事 重 1 件 、 北 廊 坊 11 河 09铁 路 征 地 事 件 、 西 铜 鼓 县 江 12 04山林 纠纷 事件 、 深圳 宝 安 区 17对 讲 机砸 人 1 事件、 湖北 武汉 1 1 岗职工 上 访 事 件 、 庆 开 18下 重
改革开放 三 十余 年来 , 国社 会 经济 发 展 取 我 得 了有 目共 睹的 成就 , 社会 结 构转 型 也对 不 同 但 社会 阶层 的利 益 产生 了巨大 影 响 , 由此 引发 某 些
年 , 国先 后发 生 因胶农 与企 业 利益 冲突 引 发 的 全 云南 孟连 事件 , 因政 府行 政 中心 搬迁 涉 及市 民拆 迁 引发 的甘 肃陇南 事件 , 以及重 庆 、 亚和汕 头等 三 地 司机集体 罢运造 成 的出租车 罢运事 件等在 全 国 具有广 泛影 响 的事 件 , 此外 还 包 括陕 西 府谷 县 7 5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四个基本问题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四个基本问题丁开杰 2009-11-30 13:11:23【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贫困问题之后,社会排斥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消除社会排斥已经成为各国公共政策的主流话语,影响各国的发展模式。
从已有的国外研究来看,对社会排斥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排斥现象,它具有什么内容构成,呈现出什么特性,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排斥现象的产生。
这四个问题构成了对社会排斥现象的分析框架。
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内在地要求积极采取对策,消除社会排斥现象。
弄清楚对社会排斥现象进行分析的四个基本问题,将有助于我国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对转型中国出现的社会排斥现象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现象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于社会政策和不平等问题的一个新取向。
“社会排斥”概念替代“贫困”概念,成为社会不平等研究的新概念,而社会排斥理论则成为了欧洲社会政策的中兴理论。
从国外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者们在分析社会排斥现象时主要关注四个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排斥现象,即社会排斥概念的定义;二是,在实践中,社会排斥现象发生的社会领域或向度,或者说是社会排斥现象的类型,三是社会排斥现象的属性,即它与贫困、剥夺、边缘化等社会弱势有什么不同的特征?此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排斥现象?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分析社会排斥现象的基本框架。
一、社会排斥现象的不同定义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逐渐过去,在经济重建过程中,“再次”出现了以前人们认为将要消失的问题——贫困。
这种新贫困主要不是由于个人原因引起,而是由工业重建即大规模的经济变迁引起。
此时,与18世纪晚期工业化的发展促使提出贫困等概念一样,也亟需提出新的概念来解释新的社会现象。
1974年,法国经济学家勒努瓦发表题为《Les Exclus,un Francais surDix(被排斥群体:法国的十分之一人口)》的论著,用“Les Exclus”(被排斥者)这个概念指那些没有被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所覆盖的人,比如单亲父母、残疾人、失业者等易受伤害人群,等等[1]。
澳门的东帝汶移民社群宿主语言及社会融入
澳门的东帝汶移民社群宿主语言及社会融入【摘要】澳门的东帝汶移民社群面临着宿主语言和社会融入的挑战。
澳门社会对他们存在偏见,使得他们在社会中难以融入。
东帝汶移民在澳门主要使用东帝汶语和葡萄牙语,英语使用较少。
尽管澳门政府提供了一些支持措施,但东帝汶移民仍面临文化障碍和社会排斥。
加强教育和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澳门社会。
东帝汶移民在澳门社会融入仍然存在挑战,需要继续努力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
【关键词】澳门、东帝汶、移民、社群、宿主语言、社会融入、态度、使用情况、融入程度、文化障碍、支持措施、挑战、教育、文化交流。
1. 引言1.1 概述澳门的东帝汶移民社群宿主语言及社会融入澳门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吸引了许多来自东帝汶的移民前来定居。
这些东帝汶移民在澳门社会中面临着宿主语言及社会融入的挑战。
宿主语言对于移民的融入至关重要,而在澳门,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葡萄牙文。
东帝汶移民大多数是以东帝汶土著语言为母语,因此需要学习中文或葡萄牙文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除了语言障碍外,东帝汶移民也需要适应澳门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他们往往面临着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困难。
而澳门社会对于移民的态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支持可以帮助东帝汶移民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探讨东帝汶移民在澳门的宿主语言及社会融入情况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移民群体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澳门社会对东帝汶移民的态度、东帝汶移民在澳门的宿主语言使用情况、以及东帝汶移民在澳门社会的融入程度等问题,以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来促进东帝汶移民在澳门社会的融入和发展。
2. 正文2.1 澳门社会对东帝汶移民的态度在澳门,东帝汶移民面临着来自当地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看法。
一方面,有一部分澳门人对东帝汶移民持有友好和包容的态度,愿意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传统。
这部分人认为东帝汶移民为澳门社会带来了多样性和活力,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
社会融合_多元共存
(2)城镇化就是建房子吗?“睡城”、“鬼城”等现象怎样缓解?京津 冀等城市群如何一体化?2015年搞城镇化,关键是以人为中心:要改造 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抓紧改革户籍,农民和城里人界限打破了;暂住证 慢慢隐去了,居住证让“北漂”“上漂”“广漂”们看得起病、买得到 房、上得了学;城市群一体化,规划先行,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经 济发展的又一个火车头,也是老百姓享受平等福利的制度保障。 分析: 2015年两会着重强调城镇发展质量优化,城镇化水平高度,加强城乡融 合。对于城市内部的农民工来说,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需 要城市规划工作者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照顾。我国现阶段经济飞速 发展,然而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大量工业厂区进行产业结构改造,原 废弃厂区再利用问题,与城市新区的关系需要更加新颖的创意。城市规 模向外扩张,城市与乡村交界处势必成为土地利用矛盾的焦点,如何处
2015年城市规划年会 (新常态:传承与变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新常态”的态势,城乡发展方式及其 趋势将呈现新的特征。深刻认识这种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将成为 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城乡规划工作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常态既要求城乡发展方式转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手段,激发市场活 力、拓展创新思路,推动城乡集约发展;也要求谋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完善城乡各类发展要素的相互关系,寻求更高发展质量,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传承历史,变革未来,城乡规划将迎来新的春天。 分析: 在2015年规划年会要求中可以看出,强调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之间相互 交融和谐共处。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 职能也越发多样化。在面对社区改造建设时,如何协调来自不同环境居 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同时不同民族间共同居 住时生活习惯及民族特色的体现也是问题之一。在城市功能结构中,城 市已不单单是居民生活消费的居所,更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各功 能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如何协调好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至关重 要。
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
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读《社会学(第五版)》有感第一部分:引言自从1974年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次提出“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概念以来,无论学者还是政府部门,“社会排斥”已经变成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是正如牛津大学纽费尔德(Nuffield)学院院长托尼•阿特金森一再提示学者们那样:虽然人们逐渐广泛使用“社会排斥”,但仍然不清楚它的准确含义。
这说明了一个现状:人们广泛关注社会排斥,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权威的理论体系。
吉登斯(Giddens)也是众多关注这一理论的学者之一,1997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吉登斯为该院院长)成立了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社会排斥分析中心。
该中心是全球最权威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中心之一。
第二部分: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吉登斯的《社会学(第五版)》是一本教材性的书籍,书中介绍社会排斥理论的部分不是很多,只占了一章节。
由于是教材的缘故,他在介绍这一理论时力求客观,因此这本书中社会排斥理论不仅仅是吉登斯自己的观点,还部分引用了其他学者的意见。
《社会学》对社会排斥的介绍分为五个部分:(一)对社会排斥的定义;(二)社会排斥的维度;(三)社会排斥的实例;(四)犯罪与社会排斥;(五)上层社会的社会排斥。
(一)社会排斥的概念。
1.吉登斯指出,“社会排斥”是社会学领域的学者首先提出来的,现在已被政治家所接受(例如英国政府设有社会排斥部;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排斥概念被欧洲委员会所采纳并作为其形成社会政策的核心)。
“社会排斥”指的是造成新的不平等的根源,是指通过某些方式有可能阻隔个体全面参与社会。
2.社会排斥的原因:一方面是个体的行动与责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力量在塑造人们所处的环境时所起的作用。
3.社会排斥的概念比“底层阶级理论”更宽泛,它不单指状态,其优越的地方在于强调了动态过程,强调了排斥的动力机制。
(二)社会排斥的维度。
吉登斯根据戈登及其同事所做的“英国的贫困与社会排斥”调查,区分出了“社会排斥”的四个维度:1.贫困,但是吉登斯认为“社会排斥理论”比“贫困”更宽泛,它关心的是一系列妨碍个体或群体拥有对人口中大多数人开放的机会的广泛因素。
浅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
浅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即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进行改良,以此促进流动人口的有效社会融合;另一方面要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在心理层面上得到很好的调整。
标签: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社会融合;社会认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之间出现了大批的人口流动现象,人口流动的方式从原先的单独外出转变为现在的举家迁移后,进入了家庭化的流动阶段,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儿童也越来越多。
由于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排斥,这些在城市社区居住的流动儿童面临着教育、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等诸多社会排斥所带来的问题。
他们的社会融合问题,关系到所在城市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1]一、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问题表现1、经济地位低,社会支持力弱与从小出生和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相比较,流动儿童在经济条件方面与他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不仅是因為他们的父母从事着普通卑微且收入较低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面临家庭的各项支出,辛苦赚回来的工资除去供家庭的开支、房租、给孩子缴纳学费,已经所剩无几,更别说给孩子报补习班,买他们喜欢的东西。
父母们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往往在经济支持上表现得是有心无力。
大部分流动儿童基本没有自己固定的零花钱,不过近几年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周末的时候,生活在城市的流动儿童能够获得一些用于买午饭的零钱,因为家里没有人做饭。
总体来说,物质资源的匮乏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在经济上,流动人口、流动儿童与城市人群存在天然的屏障,经济融入程度方面就显得比较低了。
2、社群结构简单,改变困难从社会融入这个层面看,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和新环境所需要构建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部分孩子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有些是比较内向、害羞,有些就是特别外向,表现的很调皮,在社区、学校、邻居看来是一个很不乖的孩子。
另一个方面是指社会交往网络比较简单。
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和自己生活习惯格格不入的城市生活,内心是很难接受和融入的,也很难把自己当成一个本地人去生活。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社会融合理论作为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理论框架,旨在解析和阐述个体、群体以及文化如何在社会系统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并最终形成和谐共处的社会状态。
本综述文章将系统地梳理社会融合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及其应用领域,以期为社会融合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策略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社会融合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研究背景和意义。
接着,文章将回顾社会融合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演变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社会融合理论模型,如多元文化融合模型、结构融合模型、心理融合模型等,并分析这些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
文章将探讨社会融合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如社区建设、移民融入、社会政策制定等领域,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社会融合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社会融合理论的历史发展社会融合理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贡献。
早期的社会融合理论主要关注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强调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涂尔干(Durkheim)和滕尼斯(Tönnies)等社会学家,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社区、共同体和团结等概念,为社会融合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融合理论逐渐关注到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排斥问题。
帕森斯(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以及默顿(Merton)的角色冲突理论,开始关注社会结构和角色对个体融合的影响。
他们指出,社会融合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社会结构、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
进入20世纪后期,社会融合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关注到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问题。
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同化论和区隔融合论等理论观点纷纷涌现。
这些理论不仅关注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还重视文化、心理和认同等因素在融合过程中的作用。
试述社会排斥的形成机制、归因方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试述社会排斥的形成机制、归因方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摘要】社会排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排斥的形成机制、归因方式和影响因素,以及对此现象的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
在形成机制方面,社会排斥往往源于对他人的不同和特定群体的歧视,通过群体间的边界划分来实现排斥。
在归因方式方面,人们往往会将社会排斥归因于对方的个人特征、行为或属性,而忽视了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排斥现象的复杂机制。
通过对社会排斥现象的研究,可以加深对社会多元性和包容性的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社会排斥的深层原因和更有效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社会排斥、形成机制、归因方式、影响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启示、未来研究、社会现象1. 引言1.1 研究背景社会排斥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一直备受关注。
社会排斥不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会排斥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
深入探讨社会排斥的形成机制、归因方式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将会围绕社会排斥的定义和特点展开,探讨社会排斥日益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对社会排斥的现代意义和深层次影响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社会排斥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为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排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背景还将探讨社会排斥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的探讨将有助于引导正文部分对社会排斥的形成机制、归因方式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社会排斥的形成机制、归因方式以及影响因素,深入探讨社会排斥现象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及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旨在揭示社会排斥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不同文化、经济和心理因素对社会排斥的影响,为理解和解决这一现象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作者:黄匡时嘎日达更新时间:2011-3-9 来源:学说连线【字号: 大中小】浏览292次摘要: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
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
三个层次,即社会融合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一是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这部分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共产思想,后被帕森斯、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演化为社会整合理论;二是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这是社会融合概念较早使用的研究领域,主要用来研究外来群体与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克雷夫科尔的熔炉论、帕克的族群关系循环论和戈登的同化过程理论以及多元化模式;三是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从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社会融入和社会接纳,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
关键词:社会融合;社会排斥;社会整合;社会团结综观国内外研究,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
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
三个层次,即社会融合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一是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这部分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共产思想,后被帕森斯、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演化为社会整合理论;二是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这是社会融合概念较早使用的研究领域,主要用来研究外来群体与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克雷夫科尔的熔炉论、帕克的族群关系循环论和戈登的同化过程理论以及多元化模式;三是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从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社会融入和社会接纳,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
一、社会融合的理论依据社会融合作为一个社会政策概念起源于欧洲学者对社会排斥的研究。
社会排斥对社会归属感的影响
社会排斥对社会归属感的影响社会排斥是指一个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感到被排除或被忽视的现象,它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包括歧视、孤立、排斥和忽视。
社会排斥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其社会归属感的影响。
社会归属感是个体感受自己属于一个社会群体的感觉,它是个体认同、安全感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来源。
社会排斥对个体的社会归属感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排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当个体遭受社会排斥时,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在社会中没有地位、没有价值,从而导致对自己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产生负面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会加剧个体对社会的归属感缺失,阻碍其对社会的融入和认同。
社会排斥会增加个体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遭受社会排斥的个体往往会感到被孤立和忽视,他们将自己与社会群体分离开来,导致孤独感的增加。
由于对社会排斥的恐惧和焦虑,个体可能会出现压力较大、自我闭塞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将进一步削弱其社会归属感,使得个体与社会的联系越发薄弱。
社会排斥还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攻击性和敌对情绪。
遭受社会排斥的个体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敌意和攻击性的情绪,试图抵抗或反击这种排斥行为。
他们可能会选择与社会群体对立,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和权力,这种反抗行为将加剧社会排斥和矛盾,进一步削弱个体的社会归属感。
社会排斥对个体的社会归属感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减少社会排斥对个体的影响,社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促进社会融合和团结。
社会需要提倡包容和尊重的理念,鼓励人们尊重彼此的差异,消除对不同群体的歧视和排斥。
社会应该加强对社会排斥行为的监管和制裁,遏制各种形式的排斥行为,确保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获得平等的机会和尊重。
社会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给那些遭受社会排斥的个体,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会连接和归属感。
社会排斥对个体的社会归属感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还会增加个体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甚至导致个体产生攻击性和敌对情绪。
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一社会融入的概念及研究维度(一)概念辨析对于社会融入问题,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者有各自的研究视角,加之移民的社会融入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在各社会科学领域对移民的融入研究过程中,社会融入的概念呈现出复杂性与多重性。
鉴于欧美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较早,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所以他们在研究社会融入问题时使用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一般来说,欧美学者关于移民融入使用的概念主要有社会融合、社会适应、同化、文化适应、社会吸纳等。
1 社会融合社会融合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由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提出,他认为社会融合创造了群体互动和共融的机会,为个体的生命提供意义和目标,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从广义上说,社会融合是和社会疏离(social isolation)或社会排斥相对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个体和家庭、朋友、或其它团体建立和保持的一种社会关系或网络,个体籍由这些关系或网络而与社会发生关系、形成认同、产生融合。
①根据艾林森(W.Ellingsen)的观点,他是对移民在东道国(流入地)的社会生活状态及其演变过程的一般描述与概括。
移民的社会融合可以被定义为个体或群体(平等地)被包容进主流社会或各种社会领域的状态与过程。
②它包含着多方面的融合,具体来说,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度来界定社会融合的概念。
2 社会适应社会适应的概念在社会学与人类学中得到广泛使用,它是指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协调以及他们对特定的物理与社会环境的反应。
③具体来说,社会适应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在客观上,移民在语言、就业、消费、收入、组织参与等方面适应了新的社会生活;二是主观上,移民在认同上实现了转换,并且在价值观和态度上实现了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另外,社会适应更加强调移民群体的主动性。
根据马斯滕的观点,移民在新社会的融入除了主体社会对于移民的整体吸纳外,还存在着移民群体自身对于新社会的认知、行动与选择。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让体育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纽带
系到世界各 国的融合 、我 国社会 的稳定 以及 和谐社会的构建。 近些年来 一系列体 育盛会在 中国的成 功举 办不仅带动 了中 国体育 事业的发展而且 向世人展现 了我们新的 国家形象 ,不但让 我们 看到 自己和世界先进水平 的差距 ,同时也在 一定程度 上 转变 了国际社会对我们 的偏 见。 由此可见体育成功作 为一种推 动力加快 了我们和世界 的融合。然而体育 的 巨大作 用在 解 决城 市农 民工 “ 社会排斥和社会 融合”的矛盾 中却鲜有提及 。在 此从农 民工体育发展 的角度 ,分析 了' 3下农 民工体 育所面 - 临的困境 ,并为如何 推进 农民工体 育事业前进提 出了自己的建议 。 [ 关键词 ] 体育 ;农 民工 ;社会 融合 ;社会排斥
活方式而且有助于我们寻 找与先进文化之 间的差距 , 时地 及 完善 自己” 为现实基础 , 着眼国 内, 从社会排斥排斥的原 因 、 制约农 民工体 育发展 的 因素 以及我们 如何消 除这些 障碍并更 好地 借助体育来 推广 民俗文化 , 加深城市居 民与农 民工的相互 了 解 , 广大 民工迅速而 良好地融 入到现 代生活 , 而让体育 使 从
第2卷第8 5 期
21年8 02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unl f h n cu o ra o C ag h nUnvri f cec n eh oo y ( o il ce csE io ) iesyo S in e dT c n lg S ca in e dt n t a S i
成 为联 系农 民工 与城 市 的纽 带 。
一
国家形 象 、 民身体素质和社会文化 建设 。体育赛事除 了展 人
现 体育健 儿的竞技 水平之 外也逐渐 成为 国家和地 区塑造新
基于残疾人教育讨论:排斥与融合
20 0 9年 1 0月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J un l f o r a ln e e l g o Hu u b i r Co l e e
No 5 .
V I1 o .7
P bih di t b r 0 9 u l e l s rOco e. 0 2
残疾人问题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不可忽视的 社会问题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保障事业的组成部 分。残疾人问题的解决程度不仅关系到残疾人的
自身利益 ,而且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的整体质量 以 及整个社会 的稳定 。在我 国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 的双重转轨过程 中, 残疾人这一特殊 的脆弱群体 ,
各方面的状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 ,
基于残疾人教育讨论 :排斥与融合
秦 枫
( 安徽 师范 大学社会 学 院 安徽
摘Leabharlann 芜湖21 0 ) 40 3
要 :通过社会排 斥理论对残疾人教 育进行分析,主要从排斥原 因、排斥 内容入手,试图
寻找消融排斥的路径 ,使 残疾人 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使教育成为改变 自身弱势的手段 ,以促进
社 会 的和 谐 。
问题 、解决残疾人问题 的一个新视角 、新理论 、 新方法。
成员 ,从而趋于更合理、更公平 。所有的游戏规 则都是双刃剑, 在它使一部分 人成为 ‘ 赢者 ’ , 时 另一部人就会成为 ‘ 输者 ’” 。¨ ( ) 五 石彤等人认为 , 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 、 家庭或社群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 同的社
容也不 尽 相 同 。
疾人教育排斥进行分析 ,可以将被排斥对象当成
一
个系统 ,它们具有某些 功能并总是处于一定的
社会结构之 中。这样一来 ,功能性的社会排斥就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排斥现象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排斥现象分析社会排斥现象是指社会成员对某些群体或个体的排挤和歧视行为。
这种行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可能源自于个体心理、文化与价值观念、经济等因素。
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排斥现象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影响了每个人的社会生活和身份建构。
一、社会排斥现象的表现形式社会排斥现象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 空间排斥空间排斥是指某些群体的活动范围和居住范围被限制或排斥,导致他们无法融入当地社会。
这种现象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经常发生。
2. 职业排斥职业排斥是指拥有某些特征的人在就业方面受到歧视,比如女性、残疾人、少数族裔、同性恋等。
这种现象导致这些群体无法得到平等的职业机会。
3. 文化排斥文化排斥是指某些群体因为文化习惯、信仰等而受到排斥。
例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穆斯林群体因信仰而受到歧视。
4. 资源排斥资源排斥是指某些群体无法获得公共资源或特定资源,这种现象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公平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
二、社会排斥现象的成因社会排斥现象与复杂的社会条件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社会排斥现象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1. 个体认知和行为社会排斥现象与个体心理和行为密切相关。
人们认为某些群体与自己不同,可能造成对自己权益的威胁,导致拒绝和排斥行为。
2.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社会排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少数族裔因历史原因占据了某些职业市场的大部分,导致其他族裔无法找到工作机会。
3. 历史和文化因素社会排斥现象与某些历史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如种族隔离和差别待遇等。
这些现象可能延续到今天,影响到少数群体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三、社会排斥现象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社会排斥现象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比较显著。
以下是社会排斥现象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1. 对受排斥群体的影响社会排斥现象严重影响了受排斥群体的生活和身份建构,造成经济上的困难和社会上的孤立。
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都受到了伤害。
2. 对社会的影响社会排斥现象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平衡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就业机会减少、社会针对特定群体的负面影响,这都会导致社会矛盾和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加剧,可能引发社会震荡和人口流动等问题。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
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
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
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
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
“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
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
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
社会政策理论
社会融合理论社会融合理论起源于学者们对社会排斥想象的研究,社会融合也可理解为“反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的研究首先指向贫困问题。
传统的贫困研究关注于贫困的静态分析和定量分析,常常用收入水平来界定贫困。
社会排斥研究则强调贫困的动态分析和定性分析,贫困不仅是收入的不足,也不仅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更是一种“参与”的不足。
从贫困到社会排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转换,她标志着反贫困战略从过去关注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转向了保障和促进贫困和边缘群体的参与权利。
社会排斥是指某些社会群体虽然在地理上生活于某个社会中,却不能平等享受公民权利及相关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也不能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缺乏朋友与社会网络,逐渐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进而出现身份危机并丧失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最终导致社会分化及作为其结果的社会矛盾与冲突。
社会排斥现象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维持社会一般公民所具有的基本生活(2)从社会服务福利保障网络中排斥出去(3)从消费文化中排斥出去(4)从政治选择中被排斥出去(5)从公共组织和社会团结的基础中被排斥出去(6)从信息获得网络中被排斥出去概言之社会排斥表现为社会边缘群体的社会资源匮乏以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参与权利的被剥夺。
总的来说,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合是社会政策的一种中层理论与价值追求,它指明了社会政策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即保证贫困和边缘群体能平等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在维持基本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机会,通过教育和培训计划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劳动技能,从而促使他们充分参加经济生活,并最终融入主流社会生活。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固然是一个重要目标,但必须注入社会发展的维度,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福利,同样地,社会政策也必须注入经济要素的考虑,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生产性功能,寻求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并形成相互促进作用。
社会政策的提出和倡导者梅志里看来,传统的社会政策无论是补缺型还是制度型模式,都没有将社会发展的观点纳入进来,两者都不关注社会福利资源的生成方式,也不关注经济逆境期间所出现的财政问题。
社会心理优化: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的桥梁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学报 ( 学 社 会 科 学版 )2 0 , () 6 一 6 哲 ,0 6 9 6 :O 4
J u n [ f ui g i l r a d F rsr i ri P i s p ya d S c l c n e ) o r a o j n A r ut e n o ety Unv s y( h l o h n o i i cs F a c u e t o aS e
Ab ta t ti i n f a o p o t o i l n e r t n f r b i i g a s cai a mo i u o it . Ho v r u o v ro s sr c :I s s i c ntt r mo e s ca t g a i o u l n o i l t h r n o s s cey g i i o d s we e ,d e t a iu
社会心理优化 : 社会排斥 到社会 融合 的桥梁
杨 伟 才
( 建 工 程 学 院 马 列 部 , 建 福 州 30 1 ) 福 福 5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具有 重要 意义。 由于种种 原因, 实生活 中弱势群体受社会排 斥的现 象 现
还 相 当严 重 , 由此 产 生 了许 多社 会 心 理 问题 , 些社 会 心理 问 题 阻 碍 社 会 融 合 的推 进 。 因 此 ,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 进 这 构 推
社会 融合 的进程 , 就必须从 整合社会 阶层 关 系、 实现社会 利益公正 、 扩大社会有序 参与 、 构建社会 支持 网络 , 以及 弱势群体 自身 的努 力 等 方 面 入 手 , 社 会 心 理 进 行 优 化 。 对 [ 键 词 ] 和谐 社 会 ;社 会 排 斥 ; 会 融合 ; 会 心 理优 化 关 社 社 [ 图 分 类号 ] D6 6 中 1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7 —9 2 2 0 )60 6 .5 文 6 16 2 (0 6 0— 0 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彭华民2012-11-28 10:36:46 来源:《南开学报:哲社版》(津)2005年01期第23~30,103页【作者简介】彭华民,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
(天津300071)【内容提要】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社会政策研究中新兴的理论。
欧盟一体化进程和福利国家危机是社会排斥理论发展的主要背景。
社会排斥指社会成员愿意参与社会活动但是被不可控制的因素阻止的事实。
社会排斥问题的存在影响社会成员公民权利的实现。
欧盟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在健康、就业、社会保护、教育和住房五个与社会政策相关的领域中存在。
社会政策是反社会排斥达到社会融合的手段。
欧盟希望通过社会政策调整和实施去消除社会排斥。
【关键词】欧盟/社会政策/社会排斥/社会融合社会排斥理论(social exclusion theory)是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新兴的社会理论。
社会排斥研究由两个方面向前推进,一个方面是社会排斥理论的探讨,另一个方面是反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研究。
社会政策作为降低社会排斥程度以至消除社会排斥的手段,一直和社会排斥理论的研究联系在一起。
从社会排斥理论和反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研究主体来看,这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学者研究层面;二是国家研究层面,例如英国政府设立的社会排斥部及相关研究;三是国际组织研究层面,如欧盟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将在第三个层面上,结合社会排斥理论和社会政策研究,讨论社会排斥理论出现的背景、社会排斥理论的主要内容、欧盟社会排斥问题领域和被社会排斥的社会群体、欧盟反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以及实施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社会排斥理论发展的背景任何理论都有它出现的社会背景。
理论发生、发展的背景说明理论对社会的回应,社会排斥理论也不例外。
社会排斥理论发源于欧洲,其中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欧洲历史上一直面临着分裂的危机,欧洲国家渴望以一个整体的强有力的欧洲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欧盟是欧洲国家社会融合(social inclusion)的结果和象征。
欧共体成立以后,其成员国家的社会成员面临被社会排斥的问题,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成员被社会整合在一个超越国家的欧盟社会中,影响着欧盟一体化的进程。
社会排斥理论在欧洲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背景。
欧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是欧洲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趋势、信息工业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新国家加入欧盟、欧盟一体化的扩大与深化等等,这些使欧盟社会融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由此推动了社会排斥研究和社会政策的发展。
社会排斥理论在欧洲的发展,另外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欧盟多数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面临福利国家危机,需要通过改变社会政策来改变社会福利的资源分配原则。
社会福利制度在现代社会中担负着保障公民自由流动机会、满足基本物质需要和提供基本的社会安全环境的功能。
欧盟成员国家在面对福利国家的危机时,社会排斥理论就担负了重新诠释社会福利原则的责任。
社会排斥理论将社会成员在福利资源中不平等的分配视为部分社会成员被社会排斥的现象。
因此,欧盟成员国家发展社会排斥理论的研究,试图通过社会政策,改变社会资源的分配,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参与,解决福利国家危机。
欧盟社会政策相对经济政策和以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发展,是欧盟政策中相对薄弱的领域。
在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欧盟(包括其前身欧共体)制订了一系列的条约和文件,主要有:《巴黎条约》、《罗马条约》、《社会行动纲领》、《单一欧洲文件》、《欧洲社会宪章》、《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社会政策白皮书》以及《阿姆斯特丹条约》。
这些条约和文件中包含了一些社会政策的概要内容,但是没有明确将反社会排斥作为欧盟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和内容。
社会排斥理论在欧洲社会经济发展、欧盟一体化、欧盟国家面临福利国家危机的背景下出现,很快在欧洲成为社会政策领域和其他领域中受到广为关注的理论。
欧盟(欧共体)早期的文件中对社会政策的重视程度不及经济和政治政策。
二、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路径社会排斥的概念存在着多种解释和理解,在讨论欧盟反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之前,有必要讨论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和相关的理论观点。
1974年法国学者Lenoir提出社会排斥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经济领域中的互相排斥的现象[1]。
今天的社会排斥概念涵义已经越出了经济领域,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Silver指出,社会排斥是一个非常容易被使用、模糊的、多角度的和边缘宽广的概念,它可以用许多方式来定义[2](p.60)。
一些研究者认为,参与是社会排斥概念中的重要因素。
Burchardt等学者指出,社会排斥是个人生活居住在一个社会中,没有以这个社会的公民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
社会成员在消费、生产、政治、社会互动的参与不足、不参与都可能被认为是社会排斥的存在[3]。
Richardson和Le Grand认为,如果一个人是被社会排斥的,他必须在地域上居住在那个排斥他的社会里;他没有参加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个公民可以参加的正常活动;他愿意参加这些活动,但是被他不能控制的因素阻止了[4] 。
Richardson 和Le Grand 对于社会排斥的解释强调了社会排斥的相对性和被社会排斥的人的主体重要性。
Walker认为,社会排斥是社会成员从决定个人整合于社会的系统中被排斥出来的现象,这些系统有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方面[5]。
Robbins 认为,社会排斥强调的是社会连接的断裂;社会排斥概念指向一个社会中存在两种社会层级(a two tier society)的危机,它还包含了福利依赖层的重新组合,它表明了比社会不平等更复杂的意义。
因此,社会连接的断裂、两种社会层级的危机、福利依赖层的重新组合等等,应该理解为社会排斥的内容[6](p.12)。
Giddens认为社会排斥是一个比低下层阶级(underclass)更加丰富的概念。
使用社会排斥概念的长处在于社会排斥是一个注重过程研究的理论,它研究排斥的机制(mechanisms)即社会成员如何在社会过程中被排斥在参与社会生活之外[7](pp.323~325)。
社会福利中关于贫穷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贫穷研究一直和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不平等、社会低下层等结构分析有关。
Touraine指出,社会排斥概念用于贫穷问题研究时,它和以前的概念理论不一样的地方是:过去激进的理论家和政治家们认为富人(资产阶级)剥削了大多数的人(工人阶级);而在后现代社会中,研究者们讨论的一些人被社会排斥成为相对于主流的、中心社会的边缘[8]。
一些学者认为社会排斥是社会分化(social differentiation)过程研究的延伸,社会排斥不仅仅影响到了贫穷人士,而且影响到了整个社会[9](pp.1~5)。
今天的社会排斥概念已经从贫穷问题研究中超越出来了。
贫穷的概念静态的成分多于动态的成分,且经常用来表示贫穷人士收入方面的匮乏等。
社会排斥不仅是表示社会成员收入的不足,而且还表示他们在社会生活参与等方面的不足[10]。
Wagle认为,社会排斥理论对贫穷的解释相对于绝对贫穷、相对贫穷研究,相对于贫穷与剥夺、贫穷与个人能力不足的研究,是贫穷研究的新阶段[11]。
Gordon等学者进行的全英贫穷与社会排斥调查研究说明,贫穷的社群就是被社会排斥的一群。
他们被社会排斥的方面广泛而类型多样[12]。
Touraine认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从一个垂直社会(vertical society )向水平社会(horizontal society)转型的时代中,过去我们知道的社会是一个有些人位于社会的顶层,有些人生活在底层的阶级社会,现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某些社会成员在社会的中心还是在社会的边缘。
今天人们不再说他们在上层还是下层(being “up or down”),而是关心他们在主流社会里面还是外面(being “in or out ”)[12]。
Touraine关于社会排斥的论述可以认为是一个和后现代理论有关的阐述,他提出了社会排斥分析与社会中心和边缘关系;他用水平社会来标明被排斥的客体和排斥的主体,识别了社会排斥和低下层阶级理论的区别。
Touraine的水平社会和社会排斥概念是建立在欧洲以及其他具有较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国家背景中的。
Touraine的社会排斥概念分析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不是将社会问题的罗列等同于社会排斥,虽然社会排斥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的集合;他的水平社会中心和边缘的划分为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分析社会排斥问题提出了一个思路。
Castel提出社会孤立(social disaffiliation)的假设,他认为非社会聚合是社会结合(social bond)中社会联系失散(dissociation)的特殊形式。
在社会整合和非社会整合的轴线,工作是达到社会整合的手段,个人的经济水平上标明他们的生存状态。
另外一方面,社会整合和非社会整合的轴线也可以透过社会和家庭网络来表示,在这个视野中,个人可以在社会和感情的水平上标明他们的生存状态。
Castel还认为,上述的研究要在工作组织(例如企业)中来讨论社会整合到社会排斥的连续谱(continuums from integration to exclusion);在社会关系中讨论社会整合到社会孤立的连续谱(continuums from integration to isolation)。
在整合(integration)的情况下,意味着一个人有稳定的工作保障,可以从社会关系中得到有力的支持;在脆弱(vulnerability)的情况下,个人工作没有保障,社会关系也是脆弱的,因而个人不容易得到社会资源;在孤立(disaffiliation)的状况中,个人既没有工作又没有社会关系资源,陷入了被社会排斥的孤立的状态。
Castel提出了有援(assistance)的观点,即个人有无保障的工作但能得到社会福利方面的援助,社会福利减少了个人被社会的排斥。
Castel的分析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量性或者质性分析,他的分析是基于法国的社会历史来完成的。
Castel总结自己的理论假设和验证时指出,整合、脆弱、有援和孤立这四个状态是可以转换的,它们可以重新划定自己的边界。
不同群体在社会中间的位置,包括那些边缘的群体或者称为被排斥的群体,依照在社会中心的动力学原理可以进行重新分配。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与被社会排斥有关的被救济者、贫穷人士、边缘人等,都要求我们回过去分析就业中的规则与非规则过程。
社会排斥不仅仅是一种状态,它是工资社会(wage society)运行中剥夺(孤立)积累的逻辑结果[13]。
这四个讨论工作、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援助与个人状态的概念成为分析社会排斥问题的重要内容,这四个概念也成为分析社会排斥程度的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