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种群的组成与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外貌 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3,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4,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5,具有一定的结构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8,具有边界特征 9,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三、对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
1,机体论学派(Organismic school)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生态学家克莱门茨(Clements ),他将植物
群落比拟为一个生物有机体,看成是一个自然单位。 他们认为:群落像一个有机体一样,有诞生、生长、成熟和死亡的
不同发育阶段,而这些不同的发育阶段,可以解释成一个有机体的不同 发育时期。
3,频度(frequency)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Raunkiaer频度定律(law of frequency)。
%
60
53
50
40
30
20 10
14
9
16 8
0
A
B
C
D
E
该定律说明: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A级 频度的种类占大多数, B、C和D级频度的种类较少,E级频度的植物 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其数目也较多,所以占有的比例也较高。
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
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 偶见种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
2,个体论学派(Individualistic school) 个体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H.A.Gleason,他认为:将群落与有
机体相比拟是欠妥的。 原因:群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不同物种的组合,但是环境
条件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每一个群落都不具有明显的 边界。环境的连续变化使人们无法划分出一个个独立的群落实体。 群落只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方便,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
样方面积
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热 带雨林,最小面积为2500M2,北方针叶林为400 M2,落叶阔叶林为100 M2, 草原灌丛为25~100 M2,草原为1~4 M2。
物种数
(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 型。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1,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落”或 “单优种群落”。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则称为 “共建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
尚多
Sp. (Sparsal)
少,数量不多而分散
Sol. (Solitariae)
稀少,数量很少而稀疏
来自百度文库
Un.(Unicum)
个别(样方内某种植物只有1或2株)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是指样地内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全部
植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一)种类组成的调查 通常,采用最小面积的方法来统计一个群落或一个地区的生物种类名
录。现以植物群落为例来具体阐述。 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最小面积的大小。具体作法是:逐渐扩大
样地面积,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样地内植物的种数也在增加,但当物种 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曲线则有明显变缓的趋势,通常把曲线陡度开始变缓 处所对应的面积,作为最小面积。
上式用于草原群落时,相对优势度可用相对盖度代替: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5,体积与重量 6,存在度:在同一类型的各个群落中,某一种植物所存在的群
落数。 7,确限度:一个种局限于某一植物群丛的程度。
Braun-Blanquet 的确限度等级。
特征种:确限度5 确限种:只见或几乎只见于某一植物群丛 中的植物。
这个 规律符合群落中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多的事实。 事实证明,Raunkiaer频度定律基本上适合于任何稳定性较高而种
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群落的均匀性与A级和E级的大小成正比。 E级愈高,群落的均匀性愈大。如若B、C、D级的比例增高时,说明群 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一般情况下,暗示着植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
4,重要值(important value)
重要值是J.T.Curtis和R.P.McIntosh(1951年)在研究森林 群落时,首次提出的。它是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 数量指标,因为它简单、明确,所以近年来得到普遍采用。计算 公式如下:
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百分比被称为密度比(density ratio)。
2,盖度(Coverage) 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通常,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 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为该物种的相对盖度。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 盖面积。乔木的基盖度特称为显著度
确限度4:偏宜种 最常见于某一植物群丛中,但也可 偶然见于其他植物群丛的植物。
确限度3:适宜种 在若干植物群丛中能或多或少丰盛地生长, 但在某一群丛中占优势或生长最旺盛的种。
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1,多度(abundance)与密度(density)
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德鲁提(Drude)的七级制多度。即:
Soc.(Sociales)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
Cop3
很多
Cop.(Copiosae) Cop2
多
Cop1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外貌 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3,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4,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5,具有一定的结构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8,具有边界特征 9,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三、对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
1,机体论学派(Organismic school)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生态学家克莱门茨(Clements ),他将植物
群落比拟为一个生物有机体,看成是一个自然单位。 他们认为:群落像一个有机体一样,有诞生、生长、成熟和死亡的
不同发育阶段,而这些不同的发育阶段,可以解释成一个有机体的不同 发育时期。
3,频度(frequency)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Raunkiaer频度定律(law of frequency)。
%
60
53
50
40
30
20 10
14
9
16 8
0
A
B
C
D
E
该定律说明: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A级 频度的种类占大多数, B、C和D级频度的种类较少,E级频度的植物 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其数目也较多,所以占有的比例也较高。
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
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 偶见种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
2,个体论学派(Individualistic school) 个体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H.A.Gleason,他认为:将群落与有
机体相比拟是欠妥的。 原因:群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不同物种的组合,但是环境
条件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每一个群落都不具有明显的 边界。环境的连续变化使人们无法划分出一个个独立的群落实体。 群落只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方便,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
样方面积
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热 带雨林,最小面积为2500M2,北方针叶林为400 M2,落叶阔叶林为100 M2, 草原灌丛为25~100 M2,草原为1~4 M2。
物种数
(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 型。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1,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落”或 “单优种群落”。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则称为 “共建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
尚多
Sp. (Sparsal)
少,数量不多而分散
Sol. (Solitariae)
稀少,数量很少而稀疏
来自百度文库
Un.(Unicum)
个别(样方内某种植物只有1或2株)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是指样地内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全部
植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一)种类组成的调查 通常,采用最小面积的方法来统计一个群落或一个地区的生物种类名
录。现以植物群落为例来具体阐述。 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最小面积的大小。具体作法是:逐渐扩大
样地面积,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样地内植物的种数也在增加,但当物种 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曲线则有明显变缓的趋势,通常把曲线陡度开始变缓 处所对应的面积,作为最小面积。
上式用于草原群落时,相对优势度可用相对盖度代替: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5,体积与重量 6,存在度:在同一类型的各个群落中,某一种植物所存在的群
落数。 7,确限度:一个种局限于某一植物群丛的程度。
Braun-Blanquet 的确限度等级。
特征种:确限度5 确限种:只见或几乎只见于某一植物群丛 中的植物。
这个 规律符合群落中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多的事实。 事实证明,Raunkiaer频度定律基本上适合于任何稳定性较高而种
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群落的均匀性与A级和E级的大小成正比。 E级愈高,群落的均匀性愈大。如若B、C、D级的比例增高时,说明群 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一般情况下,暗示着植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
4,重要值(important value)
重要值是J.T.Curtis和R.P.McIntosh(1951年)在研究森林 群落时,首次提出的。它是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 数量指标,因为它简单、明确,所以近年来得到普遍采用。计算 公式如下:
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百分比被称为密度比(density ratio)。
2,盖度(Coverage) 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通常,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 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为该物种的相对盖度。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 盖面积。乔木的基盖度特称为显著度
确限度4:偏宜种 最常见于某一植物群丛中,但也可 偶然见于其他植物群丛的植物。
确限度3:适宜种 在若干植物群丛中能或多或少丰盛地生长, 但在某一群丛中占优势或生长最旺盛的种。
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1,多度(abundance)与密度(density)
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德鲁提(Drude)的七级制多度。即:
Soc.(Sociales)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
Cop3
很多
Cop.(Copiosae) Cop2
多
Co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