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复习精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Ⅱ考前必知 (3)
一、历年报录情况 (3)
二、学费与奖学金 (4)
Ⅲ复习方略 (5)
Ⅳ考试分析 (7)
一、考试难度 (7)
二、考试题型 (7)
三、考点分布 (9)
四、试题分析 (10)
五、考试展望 (11)
Ⅴ复习指南 (13)
Ⅵ核心考点解析 (26)
《机械原理》 (26)
绪论 (26)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7)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9)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1)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2)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85)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99)
第七章其它常用机构 (109)
第八章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109)
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10)
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115)
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 (127)
第十二章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30)
Ⅶ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 (136)
往年真题试卷 (136)
东南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36)
东南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42)
东南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47)
东南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51)
东南大学2011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55)
东南大学2012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60)
东南大学2013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63)
东南大学2014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68)
东南大学2015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3)
东南大学2016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7)
往年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183)
东南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83)
东南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96)
东南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08)
东南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19)
东南大学2011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28)
东南大学2012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38)
东南大学2013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44)
Ⅱ考前必知
一、历年报录情况
注: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两个专业在2013年以前分别为工业设计、制造业工业工程专业。

东南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六个专业在2015年变成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在2015年变成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

二、学费与奖学金
(一)学费
我校按照国家和江苏省的规定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学费。

(二)奖学金
学校向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全日制硕士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在修业年限内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评选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学校、院系为研究生设置的奖助学金。

学校、院系和导师为研究生设置“助教”、“助管”和“助研”岗位(统称为“三助”岗位),承担“三助”岗位的研究生。

Ⅲ复习方略
东南大学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考试和其他学校比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从2005年起,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题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

虽然每年都会有一些题型创新,但只要把握了基本的规律,加上在基础知识理解上的创新思维,专业课考起来就简单多了。

东南大学考研初试指定参考书目为:《机械原理》(郑文纬、吴克坚,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根据东南大学915机械原理科目考研辅导的经验和以往高分考生的成功案例,总结了这门考研课程的“三轮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7~8月)
很多考生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总是很迷茫,不知道什么时间开始复习,从哪里着手复习;因此在这建议考生专业课复习时间从7月份开始。

7月到8月底这段时间做第一轮复习,主要任务是仔细研读参考教材和课后习题,主要使用资料为《机械原理》教材、《东南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复习精编》和复习笔记。

本阶段要仔细阅读教材的各章节,结合复习指南深刻理解大纲要求的各知识点,并配合着做教材后面的练习题。

现在是基础积累阶段,各章都要好好看,重在理解,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只复习所谓的重点章节或知识点(类似于解析法设计的问题明显不考的可以不看)。

第二阶段:(9-10月)
有了前一阶段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掌握了各章的知识点,在第二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做题和巩固重点考点,使用的主要资料为《东南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复习精编》。

东南大学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题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真题要多做几遍。

第一遍做起来可能比较吃力但不要灰心,不会的可以查阅资料,我们的真题也有详细的答案解析,要仔细研读,理清其中的考点;做第二遍的时候就会感觉简单很多,这一遍的目的在于巩固;然后再做第三遍,这一遍的目的在于总结,做完这遍就可以总结每年的考点、题型和出题规律,有时间再继续做,具体进度根据考生的个人情况而定。

其次,在做真题的同时,应该结合教材,做每一道试题都应该找到教材中对应的考点,仔细琢磨出试题的老师是如何将教材中的考点编为试题的。

第三阶段:(11-12月)
这是考研复习的最后一段时间,也是多数考生感觉到最难熬的阶段,多数考生也进入了模拟冲刺阶段,要了解自己的复习状况,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巩固强化。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模拟考场、查漏补缺,主要使用资料为近年真题、模拟试题和参考教材。

这段时间不管是做真题还是模拟题都要按照考场环境来,准备好答题纸和考试文具。

各题都要自己计算作图,不要看着以为自己会做了,就放过去了,往往看似简单的题,最后考试时丢分最多;对于不会的题目不要找借口,对于做错的题目要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

三个小时结束就要停下来,对照参考答案给自己评分、分析;这样才能做到查漏补缺,不断提高不断
完善,在考试时确保基本题型能完整得分,为做有变化创新题型争取时间。

其次,还有做题时总结题型重点,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方法,这样在考场上做题才能得心应手。

另外,这段时间每个考生的压力都很多,特别要注意心态的调整,不要盲目的追随别人的脚步,要按自己的进度来安排,要保证自己的复习状态,不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和复习质量。

考试注意事项:
在真正走上考场的时候,请各位考生一定要放平心态;也许每个考生走上考场的压力不同,之前付出的劳动和汗水也不同,但是你们有相同的目标:发挥自己的水平,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此给各位考生提些建议:
(1)在考试前两天时间再把最近一年的真题做一遍,保证在考场上不至于对试题陌生;
(2)考试前一定要带上准考证、身份证和必要文具:剪刀、三角尺圆规、铅笔橡皮等等;
(3)做完试卷后保持卷面清洁,作图完后,不需要的线条解题后应擦除;
(4)尽量减少剪贴图时间,把握好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会做的题目步骤应写完整,不会做的题目能写多少写多少,不要慌不要留空白。

考研使用教材:
915机械原理科目考研指定参考书目:
《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Ⅳ考试分析
一、考试难度
1.考试难度
东南大学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卷和其他学校相比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从历年的真题试卷来看,近些年的试题题型和考查知识点已经趋于稳定,基本上是8道或者9道大题(计算题或者作图题);考点主要是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四杆机构的设计计算、轮系、凸轮作图、齿轮、速度波动及调节等。

其中四杆机构的设计或计算是历年考试的难点,此外2008年出现的证明题也是众多考生的难点。

结合历年考题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考试题型具有如下规律:
(1)专业课的难度相对较大,但题型基本稳定。

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题和其他学校相比,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

但是从近些年的试题来看,题型保持较稳定,每年基本上是8或9道大题,且作图题和计算题的比例相差不大。

(2)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从近几年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题来看,不难发现几乎指定教材中的所有重点章节都会考到,且分值分布也已经趋于稳定。

平面机构的机构分析一般15分,连杆机构每年考两个题30分,轮系计算15到20分,平衡计算15到20分,速度波动的调节20分,齿轮20分,凸轮作图20分,机构的力分析15分。

(3)试题每年都有所创新
虽然915机械原理科目的题型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出题老师每年都会加入一些新颖的东西,当然每年的创新或者改动分值并不大。

例如,2012年就考了以前都没考过的斜齿轮计算题;2010年的平衡计算题,首次出现了偏心圆盘,等等。

(4)反复变化的出题方式
近些年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题,有些考题反复出现,例如,2008年的凸轮作图题,在2010年再次出现。

所以考生务必重视历年真题,仔细研究。

2.出题风格
东南大学915机械原理科目的历年试题考点比较稳定,基本覆盖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虽然每年都有所创新,但是核心知识点和考点都没发生太大变化。

因此,出题风格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考查形式有所改变而已。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抓住教材的基本知识,仔细琢磨历年真题题型,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用最少的时间复习,争取最大的复习收获。

二、考试题型
东南大学915机械原理科目的历年考试题型主要有以下九种:
1.平面机构的分析(1题)
主要考点:铰链的种类和识别、自由度计算、高副低代、拆分杆组并确定杆组的级别和
机构的级别确定。

解题思路:熟记公式和教材中铰链、杆组的形式;拆分杆组时,先从二级杆组开始试拆,一般不会超过三级杆组。

2.连杆机构的计算(1题)
主要考点:四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极位夹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转角、最大最小压力角、杆长和条件以及判断机构的类型;
解题思路:做杆杆长和条件题时,主要是分类讨论,要考虑所有情况,然后根据杆长条件判断机构的类型;做机构参数计算题,要根据机构的类型,试用相应的公式,考生应该熟记教材中的公式。

3.连杆机构的设计(1题)
主要考点:四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转换机架法设计;
解题思路:主要根据机架反转法,假设连架杆为机架,其他构件绕其旋转,做出相应的机构图,然后利用几何知识推到相应的点。

4.凸轮机构的设计或计算(1题)作图
主要考点:从动件的行程计算、基圆、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压力角、凸轮转角的确定;
解题思路:凸轮作图题主要是直动从动件和摆动从动件,两种题型都是要先确定机构的旋转中心,做出圆周上从动件的极限位置,然后根据概念做出相应的转角或者压力角。

5.齿轮机构的设计或计算(1题)作图或计算
主要考点:理论啮合线、实际啮合线、分度圆、基圆、齿顶圆压力角、啮合角;重合度的计算;
解题思路:理论啮合线是齿轮两个基圆的内功切线、实际啮合线是理论啮合线和各自齿顶圆的交点之间的线段,压力角是速度线与作用力的夹角,重合度的计算要量取实际啮合线、带入公式计算即可。

6.轮系的相关计算(1题)
主要考点:固定轮系、周转轮系、行星轮系的齿数和传动比的计算,并判断各轮转向关系;
解题思路:主要是固定轮系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公式,先列出传动比方程,然后解出所要求的量;转向关系是根据传动比的正负号来确定的。

7.机构的平衡计算(1题)
主要考点:用添加质量块或者钻孔的方式使均质圆盘达到静平衡;
解题思路:首先应该写出机构的静平衡方程,然后在xy两个方向分解,做出两个平衡分方程,求出平衡质量,在根据正切值来确定相应的位置角度。

8.机械速度波动及调节计算(1题)
主要考点:计算的等效阻力矩或者驱动力矩、速度波动系数、最大最小转速以及飞轮的等效转动惯量;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机器运动方程,求出等效驱动力矩或者等效阻力矩,然后求出最大剩余功,再根据剩余功解出速度波动系数,其次,算出最大最小速度,最后一问就是根据公式求出凸轮的转动惯量。

9.机构的力分析、摩擦和机械效率的作图计算(1题)
主要考点:做出机构中各构件的受力图、做出力的三角形、计算转动力矩、求机构的机械效率。

解题思路:机构的力分析作图题,应该从所给的阻力或者驱动力出开始作图,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顺次推导出下一个构件的受力情况,再做出机构的力三角形,最后再根据测的长度换算成各力的大小即可。

三、考点分布
《机械原理》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机构的速度分析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第七章其他常用机构
第八章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第十章机构的平衡
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
第十二章机构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调节
四、试题分析:以2016年为例
整体来说,2016的东南大学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题较难,但也是紧扣课本,基本考点没有超出要求范围,在考查基本知识的情况下,也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随机应
变能力。

相对于前几年(2007年起)的考试题目,考试的基本风格和题型有所变化,但是不大。

首先,从题量来看,2016年的试题基本上与前几年的保持一致,均是八个大题;其次,从考试题型来说,解答题还是包括解答题和作图题两种类型,各题目的分值基本和以前相似;总之,2016的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题在题型和题量上变化不大,和前几年的基本保持稳定。

再次,从考研的侧重点来看,各章节考点基本和以前类似,但是,也出现了以前没考过的考点。

主要考了平面机构的机构分析、连杆机构的设计、连杆机构的作图、齿轮的计算、机构速度波动的调节、凸轮机构的作图、机构的力分析和摩擦分析等。

具体的来说,平面机构的机构分析主要包括,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拆分杆组、速度分析、指出铰链的类型,这是每年必考的题型。

2016年的试题综合了机构的速度分析,这是2004年后都没出现的。

连杆机构的设计部分还是考的机架反转法结合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但是此题相比较而言较抽象,题中所给的条件较少,很多考生由于时间紧迫会放弃这题。

在连杆机构的作图分析题中,考了一个六杆机构,此题和2012年的机构组图分析较像,是一个平面四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组合机构,综合了二者的考点,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最后一问的。

在机械的速度波动调节一题中,基本上是常规题型,和历年的考题一样,考驱动力矩的计算、波动系数、最大最小速度、飞轮转动惯量等,此题不难。

凸轮作图分析题,是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平底从动件,考点有求凸轮转角、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作出力的分析图等等;此题图像类似于2006年的凸轮作图题,其中第一问的考点类似于2009年的凸轮转角作图题型。

在圆盘平衡题中,2016年考到了以前没考的动平衡问题,虽然只是含有两个质量块,但是首次出现动平衡问题,也令很多考生措手不及,据统计,此题的得分率较低。

在轮系计算题中,还是基本的固定轮系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转向关系的判断,此题是传统题型。

综上,2016的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题在题型和题量上,基本保持平稳,但是,出题方式和部分考点发生了变化和创新,更加突出对考生的能力的考查。

五、考试展望
根据对近几年东南大学915机械原理科目考试情况的分析,今年,我们认为915机械原理科目的试题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从题量来看,试题应与近几年年相当,为8、9道大题,计算量也趋于平稳,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2.从题型来看,试题将以往年一般还是8道或者9道大题,分为作图和计算两种类型,要求基本和近三年相似。

3.从涉及的考点来看,今年将涉及以下考点,见下表所示。

Ⅴ复习指南
《机械原理》
绪论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只是对整个书本内容的一个总体介绍,所以基本上东南大学的考研试题没有涉及到本章内容,读者简单了解即可,不必作为复习重点。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略。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介绍平面机构可能运动和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方法;研究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

在历年的考题中,本章主要考查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铰链类型的判断、高副低代、拆分杆组和判断机构的级别。

复习上,建议考生首先掌握各种平面运动副的表示方法;熟练的看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同时会用自由度计算公式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并判断其运动是否确定。

能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最常见的虚约束。

掌握高副低代的方法,了解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机构组成的基本要素 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计算公式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和结构分析
平面
机构的结构分析
组成原理
结构分类
结构分析 平面机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研究内容为已知原动件运动规律、机构尺寸时,如何确定机构其余构件上各点的轨迹、位移、速度及加速度,以及构件的位置、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历年考题中,本章考查重点是瞬,即用瞬心法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

复习上,建议考生掌握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熟练掌握相对运动图解法对Ⅱ级机构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速度瞬心法
矢量方程图解法利用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运动矢量方程作机构运动分析利用不同构件上重合点的运动矢量方程作机构运动分析
速度瞬心法及其位置的确定
用速度瞬心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介绍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平面四杆机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曲柄存在条件与传动角、死点、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等基本概念。

介绍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和某些给定条件下的设计方法。

在历年考题中,本章重点考查杆长只和条件,判断机构的类型,压力角、传动角的计算,求机构的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等,以及常用的四杆机构图解设计方法,特别是反转机架法。

在复习上,建议考生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设计的基本问题,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了解连杆机构的演化方法,熟练掌握曲柄存在条件,掌握传动角、死点、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等概念,掌握按连杆二与三个位置,连架杆二与三对位置以及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
基本型式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型式
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连杆曲线 极位夹角与摆角 急回特性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和动力特性 压力角与传动角
死点
运动连续性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介绍了凸轮机构的应用、分类、从动杆常用运动规律。

论述凸轮机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在历年考题中,本章重点考查凸轮的反转运动作图法。

作图有:从动件行程、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最大最小压力角、基圆、凸轮转角等。

其中反转法和运动线图的绘制为重中之重。

在复习时,建议考生首先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再熟练掌握用反转法求位移的方法及常用运动规律运动线图的作图方法和特点,掌握反转法图解设计凸轮廓线的方法,弄清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和滚子、平底尺寸选定的原则。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凸轮机构的特点
凸轮机构的特点凸轮机构的分类
基本概念
推杆的运动规律推杆的运动规律
基本原理
作图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的一般步骤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滚子半径的选择
滚子推杆滚子半径的选择
r
r
凸轮压力角的确定
凸轮基圆半径r0的确定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本章复习提示
齿轮机构用于传递空间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它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也是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传动机构之一。

本章基本内容主要是: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平面齿轮机构的啮合基本原理,圆的渐开线及其性质;渐开线齿廓的啮合及其特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和无侧隙啮合;渐开线齿廓的切削加工原理;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和标准直齿轮不发生根切现象的条件;齿轮的变位原理、变位齿轮和变位齿轮传动,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蜗杆蜗轮机构和圆锥齿轮机构。

在历年考题中,本章作为重点考查对象,其中,以作图法为主。

重点考查的内容是:渐开线的主要性质,渐开线方程、压力角计算,直齿轮的齿数、基圆、分度圆、压力角、啮合角、齿顶圆、节圆等参数计算或者作图;斜齿轮的参数计算;涡轮蜗杆和锥齿轮的转向关系的判断主要在轮系计算题中考查。

在复习上,建议考生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定传动比条件,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性(定传动比、可分性、力方向不变),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啮合传动(正确啮合、正确安装、连续传动)及几何尺寸计算,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切削加工原理、根切现象及无根切的最少齿数,掌握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及几何尺寸计算,了解蜗杆传动和圆锥齿轮的基本参数、正确啮合条件及几何尺寸计算。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平面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的分类空间齿轮机构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齿齿轮的齿廓曲线概念:节点、节圆
轮渐开线的形成及其特性(5条特性)
机渐开线方程及渐开线函数
构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渐开线齿廓能保证传动比传动
及渐开线齿廓渐开线齿廓之间的正压力方向不变其啮合的特点渐开线齿廓传动具有可分性
设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几何尺寸计算
计渐开线标准齿轮的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齿轮的基本参数:齿数、模数、分度圆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