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2019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语文

合集下载

福建省2019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福建省2019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福建省2019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福建省2019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上早期发展的各民族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在文字出现之前所有民族都有一个漫长的传说时代。

以口头叙事保存至今的关于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称之为炎黄传说。

作为炎黄学研究对象,炎黄传说首先是广义的传说,涵括神话、传说、故事和诗歌等多种体裁。

炎黄传说的内容,一部分是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历史文化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包括被考古发掘所证实(如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活动)和尚未经过考古证实的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

其次,炎黄传说更多的事历经附会、添加而成的衍生形态炎黄传说,如“神农下凡”“神农抱太阳”的神话、黄帝与节节草传说、蚩尤智斗饿虎的故事等。

在被考古发掘印证之前,未经证实的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史实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属于“史书没有能够记载的历史”。

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能不是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史实(历史背景),而是后人为表达对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尊崇与景仰,附会或嫁接到炎黄及炎黄时代,保存至今的传说;也可能是后人为保存炎黄及炎黄时代的记忆,而把所闻所见的生动故事、幻想性情节添加至炎黄及炎黄时代,流传至今。

其间,普通百姓往往是生动故事或幻想性情节的创造者,知识精英则是历史背景或历史知识的传播者。

像这样屡经时代附会、添加“层累地造成”,并流传至今的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谓之“依然活着的历史”。

2019福建省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福建省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2)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3)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4)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6)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书杭检讨遗事[清]洪亮吉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

少举于乡。

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

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贵人过,同官皆严惮之。

乾隆中叶,上思得直言及通达治体者,特设阳城马周科⑦试翰林等官,先生预焉。

日未中,已得数千言,语过戆直,末又言:“满洲人官督抚者过多。

”触上怒,抵其卷于地者再,已,复取视之。

时先生试毕,意得甚,方趋同官寓邸食,忽内传片纸出,言罪且不测。

同官恐,促先生急归。

先生笑曰:“即罪当伏法,有都市在,必不污君一片地也,何恐?”寻得旨放归。

先生家故不丰,以授徒自给。

主扬州安定书院者几十年,以实学课士子,暇即闭户著书,不预外事。

又疏懒甚,或频月不衣冠。

性顾嗜钱,每馆俸所入,必选官板之大者,以索贯之,积床下,或至尺许。

其幺么③破碎及私铸者,方以市物,两手非墨污即铜绿。

然先生虽若有钱癖,尝见一商人获罪鹾使④,非先生莫能解,夜半走先生所乞救,并置重金案上,先生掷出之,不顾。

2019-2020学年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进步,深刻影响社会环境和文化形态,文艺创作也如此。

互联网介入文艺创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途径扩大和呈现载体改变。

就像部分戏曲演出于匀栏瓦舍,电影在黑漆漆的盒子里造梦,电视带来全家欢,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接受与所适配的媒介形式无法分开。

网络小说、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等以“网”之名蓬勃兴起的文艺形式不只是传统艺术在小小荧屏上再次呈现,而是有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互联网特有的“用户思维”,让受众成为创作关注点。

相较于传统文络小说的阅读场景发生变化,写作场景随之改变。

一位网络作家说,他特别重视读者在网络上的阅读体验,比如分段分节要短、条理要清楚;每章2000字左右,这是手机阅读者能接受的最佳长度;每一章的故事剧情都要有进展、有悬念等等。

根据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网民使用比例为78.2%。

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是个人电脑的延伸,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开始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

与电脑“读屏”方式不同,手机是以“滑屏”模式呈现的。

相应地,在短句、短段、留白和空行技巧上都要更加适应“滑屏”特点,所以才会流行“一镜到底”的长图,才会为适应9:16的竖屏显示而自主削弱对背景、环境的交代,更聚焦于人物刻画。

竖屏访谈类节目、竖屏短剧等也应运而生。

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便捷的及时反馈,使得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

在传统观念中,文艺创作是一项偏于“文科”的工作。

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来自理工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加入创作队伍。

他们研究分析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根据测算结果对创作提出改进意见。

例如,当前热播的古装剧《东宫》曾出现一个剧情高潮。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数千年来,中国画历经发端、童稚、成熟、升华的漫长路程,由实用而艺术化,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呈现方式。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常能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点线皴檫、风姿绰约的笔情墨象、“似”与“不似”的意态呈现、冲淡玄远或冲突涌动的静谧视觉,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足令观赏者衣带渐宽终不悔地展玩不已的,正是画作中种种对抗而平衡的巨大张力所予人的艺术审美愉悦。

欣赏中国画,其要在意象、在技法、在韵致、在境界,其法在观物、在游心、在体道、在畅神。

须紧扣意象和技法这两大介质,从物我、情景、形神、体道等意象归纳和线条、形态、色彩、构图等技法剖析两途,层层倒逼,以迫近画作的风神和特质;透过画作的物化形态,体悟主导其意象创构和技法表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内核,即生命、节律、体势、气韵等主体价值,品味出画作的境界涵养之美。

然而,就艺术而论,画作赏鉴或品评优劣,首在是否能令观者产生共鸣、打动其心,是否能使其从中捕捉并直通画家所欲传达的观念、思想、情绪,是否能令观者从中获得启迪与教益,而非“似”与“不似”。

故赏画之先,观赏者必须知晓浸润、孕育中国画的中国文化的特质。

这是欣赏中国画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重大关窍。

若以人物、山水、花鸟画类分而论之,则人物画所重之“传神”,即借由描摹直观可视的人物表情、眼神、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背景布局等,表现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求取以形写神之功;山水画所推崇的“诗情画意”,即借由描摹山式、云雾的雄壮或秀美、粗犷或冷峻、俊逸或萧散之多元样态,力求景中寓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独造,亦即以高、平、深“三远”的画面结构之法,与“计白当黑”的虚实处理之法,将大自然的美与文人逸趣紧密糅合;花鸟画所言之“石分三面”,实指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等的“道”和“理”,其中深蕴着“三生万物”的生命哲理。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语文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语文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世界上早期发展的各民族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在文字出现之前所有民族都有一个漫长的传说时代。

以口头叙事保存至今的关于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称之为炎黄传说。

作为炎黄学研究对象,炎黄传说首先是广义的传说,涵括神话、传说、故事和诗歌等多种体裁。

炎黄传说的内容,一部分是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历史文化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包括被考古发掘所证实(如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活动)和尚未经考古证实的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

其次,炎黄传说更多的是历经附会、添加而成的衍生形态炎黄传说,如“神农下凡”“神农抱太阳”的神话、黄帝与节节草传说、蚩尤智斗饿虎的故事等。

在被考古发掘印证之前,未经证实的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史实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属于“史书没有能够记载的历史”。

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能不是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史实(历史背景),而是后人为表达对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尊崇与景仰,附会或嫁接到炎黄及炎黄时代,保存至今的传说;也可能是后人为保存炎黄及炎黃时代的记忆,而把所闻所见的生动故事、幻想性情节派加至炎黄及炎黄时代,流传至今。

其间,普通百姓往往是生动故事或幻想性情节的创造者,知识精英则是历史背景或历史知识的传播者。

像这样屡经时代附会、添加“层累地造成”,并流传至今的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谓之“依然活着的历史”。

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因后人的附会与嫁接,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征。

不同时代添加或附会而成的炎黄传说,其内容带有抹不去的时代痕迹;不同区域流传的炎黄传说,则隐含着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

比如,现代民间传说的炎黄形象以及现代人所讲的炎黃传说,不能不流露现代意识。

湖南人讲的炎黄传说必然会带上湖南人的风味。

不然,难以保存或流传至今。

无论是“史书没有能够记裁的历史”,还是“依然活着的历史、炎黄传说大多属于民间性知识或地方性知识,其最大功能在于以口头叙事保存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是五千多年炎黄记忆传统的最初记忆文本。

(完整版)2019年福州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完整版)2019年福州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2019年福州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2) ,报养刘之日短也。

(李密《陈情表》)(3)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4)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5) ,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6)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廉耻[清]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那么无所不取,不耻那么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那么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那么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

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假设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嗟乎!之推①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朝廷有教化,那么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那么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精品】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3)几世几年,。

(杜牧《阿房宫赋》)(4) ______________,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5)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6)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砚说(明)许獬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

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

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

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

2019年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3月份)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亦余心之所善,。

(屈原《离骚》)(2),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4),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参考答案】(1)虽九死其犹未悔(2)采菊东篱下(3)俯察品类之盛(4)落霞与孤鹜齐飞(5)谁家新燕啄春泥(6)濯清涟而不妖(每处1分,凡错、漏、添字,该处不得分)(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管仲论苏洵管仲相威公①,霸诸侯,攘.戎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则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

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乎耳,色不绝乎目。

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虽桓公幸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

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

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答案(PDF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答案(PDF版)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B【解析】A选项的设题范围为“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常能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点线皴擦、风姿绰约的笔情墨象、“似”与“不似”的意态呈现、冲淡玄远或冲突涌动的静谧视觉,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

”选项变“常能”为“是以”将或然变为必然,且“‘似’与‘不似’”与“似是而非”意思不同,理解有误。

C选项的设题范围在文章的第四段,其中“遵循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的规律”是对原文“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等的‘道’和‘理’”的转述,但这一点是花鸟画的审美特点,并非山水画。

D选题的设题范围在文章的末段,末句“唯有如此”的“此”是理解这一选项的关键,这里的“此”是对上文欣赏中国画要遵循的途径、经历的阶段以及需要的个体条件的概括。

故而该选项以偏概全。

2.(3分)B【解析】第三段先说欣赏中国画的其要其法,再谈画作对观赏者的艺术感染力,最后才归结到欣赏中国画时观赏者必须具备的特质,层层展开,而非总分总的关系。

3.(3分)C【解析】选项的设题范围在原文第四段“人物画所重之“传神”,即借由描摹直观可视的人物表情、眼神、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背景布局等,表现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求取以形写神之功”一句,作品的“传神”标准在于“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而并不仅仅在于表现内心。

4.(3分)C【解析】宁德时代动力锂电公司增速并非逐年增加,所谓增速乃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发展之比,如2018年就较之2017年放缓。

5.(3分)B【解析】“电荷储存量不大”不是“演进速度正在放缓”的原因之一,“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才是。

6.①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避免国内恶性竞争,解决整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问题。

②加大电池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争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固态电池的“技术高地”,提升竞争力。

③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加大与车企合作的力度。

④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避免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受到限制。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整理 fcs2002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数千年来,中国画历经发端、童稚、成熟、升华的漫长路程,由实用而艺术化,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呈现方式。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常能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点线皴擦、风姿绰约的笔情墨象、“似”与“不似”的意态呈现、冲淡玄远或冲突涌动的静谧视觉,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足令观赏者衣带渐宽终不悔地展玩不已的,正是画作中种种对抗而平衡的巨大张力所予人的艺术审美愉悦。

欣赏中国画,其要在意象、在技法、在韵致、在境界,其法在观物、在游心、在体道、在畅神。

须紧扣意象和技法这两大介质,从物我、情景、形神、体道等意象归纳和线条、形态、色彩、构图等技法剖析两途,层层倒逼,以迫近画作的风神和特质;透过画作的物化形态,体悟主导其意象创构和技法表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内核,即生命、节律、体势、气韵等主体价值,品味出画作的境界涵养之美。

然而,就艺术而论,画作赏鉴或品评优劣,首在是否能令观者产生共鸣、打动其心,是否能使其从中捕捉并直通画家所欲传达的观念、思想、情绪,是否能令观者从中获得启迪与教益,而非“似”与“不似”。

故赏画之先,观赏者必须知晓浸润、孕育中国画的中国文化的特质。

这是欣赏中国画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重大关窍。

若以人物、山水、花鸟画类分而论之,则人物画所重之“传神”,即拟借由描摹直观可视的人物表情、眼神、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背景布局等,表现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求取以形写神之功;山水画所张目之“诗情画意”,即拟借由描摹山式、云雾的雄壮或秀美、粗犷或冷峻、俊逸或萧散之多元样态,力追景中寓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独造,亦即拟以高、平、深“三远”的画面结构之法,与“计白当黑”的虚实处理之法,将大自然的美与文人逸趣紧密糅合;花鸟画所言之“石分三面”,实指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等的“道”和“理”,其中深蕴着“三生万物”的生命哲理。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8至10页,共150分。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并收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数千年来,中国画历经发端、童稚、成熟、升华的漫长路程,由实用而艺术化,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呈现方式。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常能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点线皴擦、风姿绰约的笔情墨象、“似”与“不似”的意态呈现、冲淡玄远或冲突涌动的静谊视觉,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足令观賞者衣带渐宽终不悔地展玩不巴的,正是画作中种种对抗而平衡的巨大张力所予人的艺术审美愉悦。

欣赏中国画,其要在意象、在技法、在韵致、在境界,其法在观物、在游心、在体道、在畅神。

须紧扣意象和技法这两大介质,从物我、情景、形神体道等意象归纳和线条、形态、色彩、构图等技法剖析两途,层层倒遇,以迫近画作的风神和特质;透过画作的物化形态,体悟主导其意象创构和技法表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内核,即生命、节律、体势、气韵等主体价值,品味出画作的境界酒养之美。

然而,就艺术而论,画作赏鉴或品评优劣,首在是否能令观者产生共鸣、打动其心,是否能使其从中捕捉并直通画家所欲传达的观念、思想、情绪,是否能令观者从中获得启迪与教益,而非“似”与“不似”。

故赏画之先,观赏者必须知晓浸润、孕育中国画的中国文化的特质。

这是欣赏中国画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重大关窍。

若以人物、山水、花鸟画类,分而论之,则人物画所重之“传神”,即借由临摹直观可视的人物表情、眼神、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背景布局等,表现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求取以形写神之功:山水画所推崇的“诗情画意”,即借由,描摹山式、云雾的雄壮或秀美、粗犷或冷峻、俊逸或萧散之多元样态,力求景中寓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独造,亦即以高、平、深“三远”的画面结构之法,与“计白当黑”的虚实处理之法,将大自然的美与文人逸趣紧密糅合;花鸟画所言之“石分三面”,实指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等的“道”和“理”,其中深蕴着“三生万物”的生命哲理。

福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福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福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石家庄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________。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器人。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大约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他最终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文字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

(),人工智能还只是执行简单、重复性的创作输出,而人类可以聚焦更富创造性的智力劳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日新月异各显神通不负众望杞人忧天B . 蒸蒸日上各显神迪不孚众望庸人自扰C . 日新月异崭露头角不孚众望杞人忧天D . 蒸蒸日上崭露头角不负众望庸人自扰(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B . 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大约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C . 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D .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目前人工智能创作还只是基于大数据的模仿,而离真正人类的创作智能还差得很远B . 真正人类的创作智能和人工智能相差很远,目前人工智能还只是基于大数据的模仿C . 目前人工智能创作已超出真正人类的创作智能,它已不仅是基于大数据的模仿D . 真正人类的创作智能超出人工智能很远,目前人工智能还只是基于大数据的模仿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9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命题:李智明审核:林浦松校对:周英2019.11.13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只选三小题默写,每空1分)(6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水下难。

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5题。

(一)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

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

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

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

泰始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

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

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

”固辞不受。

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

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

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

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仗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

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

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

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

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

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

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

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

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

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

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

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

及融死,以礼殡葬之。

众咸服其行义。

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节选自《梁书·孙谦传》)(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干:才干B.躬.耕以养弟妹躬:亲自C.至郡,布.恩惠之化布:宣告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以……为耻3.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收入常多于.邻境而耻学于.师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位卑则.足羞C.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犹且从师而问焉.D.及去官之.夜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下列对《梁书·孙谦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谦十七岁开始任职,离任后客居历阳,从事耕作来供养弟妹,乡里称赞他淳厚友爱。

后升任二郡太守,他对待蛮夷采用安抚政策,境内安定,威信卓著。

B.孙谦任钱唐令时操守廉洁,不受馈赠。

由于没有私人住宅,离任时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车库里。

明帝想将他引为亲信,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纪已老,仍勤于职守,受到官员民众欢迎。

在担任郡守县令期间,常鼓励督责蚕桑养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收入多于邻境。

D.孙谦一生,历任二县五郡长官,处处廉洁奉公,以身作则。

九十岁后,每次朝见聚会,他总是先于别人到达;遵奉仁义之道,身体力行也远远超过别人。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

(4分)(2)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

(3分)(3)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4分)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见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诗的前两句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请简析。

(2分)(2)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析。

(2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赤兔马原是西凉宝马,董卓因劝降吕布而将赤兔马赐之。

吕布败守下邳时,部下盗得此马献给曹操。

后来曹操又把它赠给关羽。

关羽被杀后,赤兔马被马忠获得,献于孙权,孙权即赐给马忠。

赤兔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B. 袁曹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

曹操采纳荀彧之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

袁绍不听许攸分兵袭击许都的建议,许攸转而投靠曹操,曹操听取了许攸的计策,派手下精兵奔袭袁军乌巢粮屯,劫取了袁军的粮草。

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

曹操乘机出击,袁绍父子只带着八百单骑,回到冀州。

C. 刘禅降魏,被封为安乐公,他亲自到司马昭府下拜谢。

司马昭设宴款待,并在席上演奏蜀国音乐,座中蜀官纷纷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

席间,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回答不想蜀国。

司马昭见刘禅诚实愚蠢,不再怀疑,也不打算杀他。

D. 一天,欧也妮母女正在欣赏查理赠送的梳妆盒盒,被葛朗台撞见。

他看到首饰盒上的金子,就向首饰盒扑去,准备用刀子把金子挖下来。

欧也妮说,如果葛朗台敢碰盒上的金子,她便用刀自杀。

父女争执起来。

葛朗台的太太晕过去,葛朗台才住手。

此后,葛朗台太太便一病不起。

E.葛朗台太太死后,葛朗台面临着财产被女儿瓜分的危险。

于是,在女儿悼念母亲悲伤期间,他要女儿搀扶着用餐,在女儿面前装哆嗦。

葛朗台通过公证人让女儿签署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证件时,称女儿“小乖乖”,还让公证人对女儿明言签署证件意味着放弃继承权。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失空斩”是一组中国京剧传统剧目《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合称,故事取材于《三国演义》,请简述其故事情节。

(2)客人走后了以后,欧也妮激动地对庭长说:“庭长先生,我知道您喜欢我什么。

请您发誓,终我的一生,您都让我自由,不会向我提出婚姻给予您的任何权利,若如此,我便嫁给您。

……但只有您帮我一个大忙,我和我的财产才能属于您。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庭长说。

庭长是谁?他帮了欧也妮什么大忙?请简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有关选段的内容,回答问题。

(6分)有子曰:“礼(1)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2),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

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

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

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

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是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

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D.“和”是儒家所特别提倡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

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和谐。

(2)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节俭的时代新意与消费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对于“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城镇里的“新生代”,俭朴节约,却似乎是一个新鲜事儿。

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贫乏的年代,没有饥肠辘辘的切身感受;相反,却生活在舒适滋润,甚至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优越的时代环境中。

如今他们步入社会不久或刚刚走上社会,就要直面不期而至的金融风暴和经济疲软。

在经济寒潮面前,他们中的一些人,摒弃了“抠门”这个概念,拿起了“节俭”这个有效武器。

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变化,并顺势呼唤传统“节俭”意识的回归。

同时,又要引导青年人,包括老一辈,全面把握节俭的时代意义和内涵,自觉地把节俭品德持之以恒.发扬光大;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如今的“节俭”是在一种新的人民生活水准,国家发展水平和社会国际平台上的“节俭”。

今天我们所主张的“节俭”,并不是一味地讲求清苦贫困,要人们什么都去省,一切都不要用,而是要人们能省则省.该用则用。

因为即使在古代,人们也认为“圣人制用,丰约各有适”。

对于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来说,应当以保持相对舒适甚至体面的生活为前提。

但是,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来不是单纯地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而是伴随着心理上的需求。

“简朴并不是要人脱离世俗的欢乐,而是摆脱那些仅仅是投合我们的虚荣心及欲望。

”让生活丰富多彩,提高生活品位和层次,并不必然地和挥霍浪费划等号。

只是说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能尽量做到节俭。

“节约是避免不必要开支的科学,是合理安排我们财富的艺术,”而且“它能使人最大程度地享用生活”。

目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增速过快而导致的下滑趋势,中央提出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这是十分正确的。

但这种消费是指必需,正当和合理的消费,是对国计民生有利的。

消费不能是盲目的。

消费需要引导,需要健康,科学而有序。

社会消费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又要推动经济;个人消费除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外,还应提高消费品质。

我们应当基于对经济的研判,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正确的消费文化来指导和统领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