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

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

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

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

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

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

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我国广播事业发展概况

我国广播事业发展概况

我国广播事业发展概况摘要:我国的广播事业最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到解放前有了初步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发后我国的广播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对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概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一、新中国成立前大陆的广播事业1.国民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1922年,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发射台建在外滩大来洋行的屋顶上。

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月24日第一次播音,功率50瓦,呼号ECO,播送音乐和新闻(由《大陆报》提供)。

由于触犯了北洋政府的法律,被勒令停播,3个月后倒闭。

1924年美商开洛公司和申报合作开设开洛广播电台,是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共维持了5年左右。

之后中国人开始有自己官办和私营的广播电台。

广播事业也由此兴起。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 开始播音,简称“中央广播电台”,功率500瓦,这是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

1932年11月,新广播大楼落成,功率75千瓦,成为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一座广播电台。

同年,成立中央无线电台管理处,积极从事全国广播网的建立,在全国建立了20多座电台。

1929年8月,国民党政府公布《电信条例》,允许民间经营广播事业,陆续出现了一批民办电台,类型主要有:教育性电台、商业性电台、宗教性电台。

1936年,国民党当局规定,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均须转播中央台晚间一小时的新闻节目,这是中国广播史上新闻联播节目的开端。

截止1937年6月底,全国共有电台78座,总发射功率120多千瓦,其中民营电台55座,但发射功率却不及总发射功率的6%。

抗战期间,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抗日斗争节节失败,大片国土沦丧,国民党的广播事业受到严重摧残。

由于日寇逼近南京,1937年11月23日,国民党中央台停止播音,被迫迁往重庆。

1938年3月恢复了播音。

1939年2月,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利用英国提供的设备,开办了对外广播,英文名称“Voice of China”(VOC),意为“中国之声”,分别使用英、德、法、俄、日等外语和汉语播音。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播电视行业是传统的媒体行业之一,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 媒体融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越来越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媒体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广播电视企业通过开展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等业务进一步扩大传播渠道。

2. 视频流媒体服务:随着互联网带宽的提升和视频压缩技术的成熟,视频流媒体服务逐渐崭露头角。

像Netflix、Hulu和腾讯视频等视频流媒体平台受到了大量用户的青睐,传统电视节目的观看时间逐渐减少。

3. 内容个性化和定制化:随着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广播电视行业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企业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服务,以增加用户粘性和满意度。

4. 直播和互动互动性:直播内容逐渐占据了广播电视行业的一席之地。

近年来,许多社交媒体平台也开始提供直播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互动弹幕实时与主持人或其他观众进行交流。

这种互动性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 4K/8K技术:高清晰度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

4K和8K技术使观众能够享受更高质量的画面,提供更加逼真的观看体验。

总的来说,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时刻,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成为了国家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1、发展历程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开始进行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试图将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与新技术相结合,以提升媒体的传播效果和覆盖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互联网开始得到普及,这为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此后,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2、发展成果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成果已经十分显著。

首先,在媒体覆盖面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能够覆盖全国各地,为人们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务。

其次,在媒体形态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形态和内容,包括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移动广播等。

最后,在媒体影响力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存在的问题1、内容质量不高尽管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在内容质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网络媒体的内容质量不高,存在着低俗、娱乐性强、虚假夸大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象和影响力。

2、版权保护不力随着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版权保护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一些网络媒体在转载、复制、传播他人作品时存在侵权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原作者的利益,也阻碍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3、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网民的支持和参与,但是现实情况是,不少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这严重损害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象和信誉。

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两大特色

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两大特色

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两大特色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起步阶段,主要特色是政府主导和垄断经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播电视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政府成立了中国广播公司和中国电视公司,并且广播电视媒体成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

这一时期,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直接掌控,垄断经营模式成为主要特色。

二、改革开放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主要特色是市场化和多样化。

随着政府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控制力度的松动,广播电视行业逐渐迈向市场经济,并且逐渐放开了对私有资本的限制,引进了国外的广播电视节目。

这一时期,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竞争化的趋势,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多样化。

在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体制改革阶段:1980年代初,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开始进行体制改革。

政府成立了中国广播电视总局,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推动广播电视媒介的市场化和多样化发展。

2.技术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开始引进数字技术,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和接收。

这一技术创新使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得到了提高,为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内容创新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开始注重内容创新。

政府鼓励广播电视媒介机构加强自主创作,提高节目质量,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和纪录片。

同时,中国广播电视媒介也加强了与国外媒体的合作交流,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国外节目,丰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

总之,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具有政府主导和垄断经营的起步阶段特色,以及市场化和多样化的改革开放阶段特色。

在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历了体制改革、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等重要阶段,不断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多样性。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从广播电视行业的若干历史阶段来看,可以分为多个发展阶段。

以下将从不同时期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广播电视行业20世纪初期,广播电视技术逐渐兴起。

中国最早的广播电视机构可以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当时,广播电视作为传媒媒介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和文化的途径。

公共广播电视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公共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为代表的国家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对中国的传媒业和公共信息传递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媒市场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广播电视行业逐渐进入市场化时代。

随着私人广播电视媒体的兴起,传媒市场竞争激烈的格局加剧,广播电视媒体开始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数字化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

中国的广播电视业也在数字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新媒体兴起,电视内容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

未来发展展望作为一个与时代联系紧密的行业,未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仍将充满机遇与挑战。

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中国广播电视业有望进一步拓展创新领域,提升内容质量和技术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多元化、高品质的传媒服务。

以上是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广播电视作为文化传媒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将继续与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中国广播电视网•中国中央电视台官网•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协会。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迄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20 世
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为
国家开创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0 年,我国在西安发射第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电视节目,开始了国家广播电视的历史,并于 1962 年成立了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广播电视发展的机构。

1969 年 7
月份,中央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在西安正式开播,拉开了我国电视台的开播序幕,中央
电视台后来发展为一个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台。

1973 年,中央电视台开播全国联播,使
中国电视节目覆盖了全国。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

1987 年,第一套教育台中国
教育电视台正式开播,1991 年,新世纪九一一视频技术及联播卫星电视技术于中国首次
使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此外,随着直播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国家有线电
视事业也开始蓬勃发展,收视者的数量持续增长,2016 年有线电视收视率已达到 98.7%。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电子媒体,推进电子媒体的生产、出版和播放的规范化
管理,积极推广多媒体应用,形成了以网络电视为核心的新型媒体传播体系,让公众更多
的有效获取社会资讯。

近两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完整的电视发
射覆盖网络,给全社会带来全新的信息次元。

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还
将继续加快发展,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为改善人民的生活、加快社会发展作
出积极贡献。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一、中国广播电视史大致概况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中国在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

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电话,邮政等事业。

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颁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台;无线电器材属于军事用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口。

从1923年至1929年,在中国上海出现了3座广播电台,但这三座电台都是由外商建立起来的。

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电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使中国发展广播事业走出了第一步。

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

直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无线电专家刘瀚。

随后,又出现了天津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

这是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广播电台,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中国早期的文学家,翻译家)强烈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比照日本叫“放送”,同时与许多文人商讨,对比“Broadcasting”应该称为【广播】——这也是广播一词的历史典故。

随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电台才慢慢地多了起来可最多不过20多座。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播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

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

广电发展历程

广电发展历程

广电发展历程广播电视广播事业是我国通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涵盖广播、电视、在线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广播业务。

广电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20世纪初,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刚刚开始起步。

1909年,上海滩上的沙特电气公司成为国内最早的广播宣传者,进行了一些模拟和实验性质的广播活动。

1912年,广播在北京得到了应用,由郭秉文先生创建的“大中华广播公司”开始正式运行,成为我国最早的广播电台。

20世纪20年代,广播电视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924年,首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在北平正式开播,成为了中国广播电台的源头。

1928年,中国首个电视实验室在河北秦皇岛设立,进行了针孔摄影及机电声图的试验,开启了我国电视事业的先声。

20世纪50年代,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时,中国广播电台成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播电视体制,逐渐将广播电视事业推向全民化。

1958年,中国第一座红外线遥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成立,并且云南、辽宁、北京也相继成立了电视台。

1958年中国开始实行电视试点,重庆和北京成为全国第一批电视试点城市。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发展阶段。

1983年,国内第一部液晶示波器在中国电子器件工程公司研制成功,为电视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87年,中国电视行业推出了七一晚会,成为年轻人追求梦想的象征,也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树立了标杆。

进入21世纪,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我国在广播电视技术和内容上实现了突破,展现了我国的崛起和实力。

现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高清化的转型。

2015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广播电视业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6)》,提出了加强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广电业与新兴媒体的创新和发展。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模拟广播电视到数字化、高清化的传输方式,再到互联网和智能电视的普及,广播电视事业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一、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所办广播第一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3个月),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第二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美国新孚洋行所办;第三座外商所办电台——美国开洛电话材料公司所办的广播电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租界内);日本人在中国所办广播:1925年7月,日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a?a大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另外,日本在东北、华北等地都有专门的广播监管委员会;(中央放送局、华北广播协会等);小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2、北洋政府官办广播3、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开办时间: 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

规模及影响力: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管理机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4、旧中国的民营广播最早开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创办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

三种类型——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广播电台。

管理政策:?°发表前的检查制?±,?°发表后的追惩制?±;最后结局:1941年以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禁止开办,一律停播;(二)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1、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红色中华通讯社(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念日。

播出内容:国际国内及抗战消息、中国中央重要文件及重要通知、《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日语、故事等。

2、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1、初创期?a?a?°文革?±前的广播事业(1949-1966):广播网的建立与广播新闻的发展表现:广播电台数量增多,1965年底,电台84座;中国广播新闻无论在报道量、报道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新闻播出次数增加,新闻品种日趋丰富。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增强文化认同感
广播电视节目中蕴含的民族文 化元素能够增强观众的文化认 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
流。
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1 2 3
拓展传媒市场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 媒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了传媒产业的发 展和壮大。
创新传媒形态
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传媒形态 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 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
传播价值观
广播电视节目所蕴含的价值观能够 对观众产生影响,如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等。
对文化的影响
传承文化
广播电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 载体,能够将传统文化、民族 文化等元素传承下去,使后人
了解历史、了解文化。
推动文化创新
广播电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 时,也推动着文化创新,将传 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丰 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03
中国广播电视的类型与特 点
广播的类型与特点
01
02
广播电台:以声音为主 要传播方式,通过无线 电波或导线传送,包括 调频广播和短波广播。 在中国,广播电台主要 由政府开办,传播新闻 、文化、娱乐等信息。
特点
03
04
05
1. 覆盖范围广:广播信 号可以覆盖全国乃至全 球,听众群体广泛。
2. 传播速度快:广播信 息传播速度快,能够及 时传递新闻和信息。
3. 伴随性收听:听众可 以在做其他事情的同时 收听广播,例如开车、 做家务等。
电视的类型与特点
01
02
电视台:通过电视信号 传送节目,包括地面电 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 视等。在中国,电视台 也主要由政府开办,播 放电视剧、新闻、综艺 等节目。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一、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所办广播第一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3个月),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第二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美国新孚洋行所办;第三座外商所办电台——美国开洛电话材料公司所办的广播电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租界内);日本人在中国所办广播:1925年7月,日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a?a大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另外,日本在东北、华北等地都有专门的广播监管委员会;(中央放送局、华北广播协会等);小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2、北洋政府官办广播3、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开办时间: 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

规模及影响力: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管理机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4、旧中国的民营广播最早开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创办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

三种类型——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广播电台。

管理政策:?°发表前的检查制?±,?°发表后的追惩制?±;最后结局:1941年以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禁止开办,一律停播;(二)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1、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红色中华通讯社(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念日。

播出内容:国际国内及抗战消息、中国中央重要文件及重要通知、《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日语、故事等。

2、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1、初创期?a?a?°文革?±前的广播事业(1949-1966):广播网的建立与广播新闻的发展表现:广播电台数量增多,1965年底,电台84座;中国广播新闻无论在报道量、报道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新闻播出次数增加,新闻品种日趋丰富。

广播电视发展和现状

广播电视发展和现状

广播电视发展和现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的发展与变革也日益显著。

其在信息传递、文化传承等方面作用依旧重要,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发展历程广播电视是一种现代传媒技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广播电视还处于试验阶段,但其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广播电视发展进入数字时代后,其形式呈现多样化,包括卫星电视、网络电视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二、现状剖析1.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减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转向在线视频等新形式的娱乐方式,相对于传统电视而言,广播电视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2.以内容为王,付费内容是发展趋势。

用户追求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内容,对于单一的平面内容已经产生了厌倦,具有更多创意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用户。

同时,用户的需求也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的转型升级,付费内容成为了广播电视的主要趋势。

3.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规范化。

为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对技术规范和行业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促使广播电视行业的规范化得到进一步落实,推动广播电视行业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趋势1.打造网络和电视混合播放平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构建网络与电视融合的播放平台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用户也将拥有更加便利的体验。

2.增强与新媒体的结合力度。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快速影响了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将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新媒体的业务,加强与新媒体的结合,达到自身转化与发展的目的。

3.增加本土节目的生产,强化文化传承。

我国的各个省市具有各自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中需要注重本土化、个性化和多元性,从而推动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传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机遇并存,需要借助技术创新、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努力。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平台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 多平台发展。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覆盖了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并逐渐实现了互联和互通。

各大电视台和广播台也开通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和手机APP,让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终端实时观看和获取相关信息。

2. 内容丰富多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化。

通过新媒体平台,用户可以观看到各类电视剧、综艺节目、动画片、纪录片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同时还可以获取到时事新闻、专题报道、教育资源等各类信息。

3. 传播渠道拓宽。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依靠电波传播,受限于地域和频率的限制。

而新媒体平台则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无论是通过自有网站、社交媒体还是视频平台,都可以实现全国乃至全球的传播,大大拓宽了传播渠道。

4. 用户参与度提高。

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积极参与的主体。

用户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节目进行互动,还可以参与一些互动游戏和投票活动。

这种互动性质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黏性。

二、未来趋势1. 个性化定制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通过用户的观看习惯和兴趣偏好,新媒体平台可以自动推荐适合用户的内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2. 多屏融合。

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实现多屏融合的发展,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实时同步观看节目。

通过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和新闻资讯。

3. 互动体验升级。

新媒体平台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体验。

未来,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与节目进行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互动,让用户感受到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观看体验。

4. 媒体融合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广播电视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结合体,具有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的特点,成为当今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1. 多元化内容生产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不断向数字化、高清化、立体化等方向迈进,各大卫视频道纷纷推出高质量的内容。

新媒体平台如优酷、爱奇艺等也成为了内容制作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新媒体推出了大量的原创内容,更好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2. 用户体验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新媒体注重用户体验,通过不断引入互动、社交等元素,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黏性。

移动端的发展也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媒体内容,极大地便利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3. 广告变现模式创新传统的广告模式已不能满足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需求,新媒体平台探索了一系列的变现模式。

付费点播、内容付费订阅等,都为广播电视新媒体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

4. 技术和平台不断创新广播电视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同时也在技术和平台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新媒体注入了新的生机。

1. 内容付费将成为主流随着观众对于内容质量和体验的不断追求,内容付费模式将成为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主流模式。

订阅模式、点播模式、会员模式等将成为未来付费的主要方式。

2. 多屏融合向纵深发展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加注重多屏融合。

即通过电视、手机、平板等多种终端实现内容的无缝传播,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

3. 数据分析将成为关键数据将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内容推荐。

4. 技术驱动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驱动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自建国初期以来,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壮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首先,在广播电视技术方面,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最早的模拟信号到现在的高清数字信号,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一直在不断更新技术,提升画质和音质,使得观众能够享受更好的视听体验。

同时,中国广播电视也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突破,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观众能够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实现了观众与电视之间的互动和多元化的媒体体验。

其次,在节目内容方面,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化的特点。

从最初的宣传片、新闻节目,到如今包括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动画片等各类节目形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已经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满足了观众对于不同类型节目的需求。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开始注重原创内容的制作和推广,不断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和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从而提升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再次,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方面,中国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大量的电视机和广播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通过“走出去”战略,将中国电视机和广播设备销往世界各地,为中国电视机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同时,中国电视剧、电影等节目的出口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广播电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最后,在文化传播方面,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通过电视节目的播出,观众能够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信息,增进了人们的思想交流和文化认知。

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广播电视事业更是扮演着宣传国家政策、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角色。

总的来说,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在技术、节目内容、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视听体验,也推动了传媒产业的繁荣和国家形象的提升。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相信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还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娱乐和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播
1 “孤岛抗战” 2 “苏联呼声”
三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展简史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展简史
• 1931年就在江西瑞金创办了红色中华通讯社。 • 1937年初,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新中华通讯 社(以后改称新华通讯社) • 1939年,周恩来同志到达莫斯科后,同共产 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同志会论研讨在延安 建立广播电台的问题,共产国际决定援助一 部广播发射机。 • 1940年12月30日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 纪念日。1940年岁末那个值得永远纪念的夜 晚,从偏远的陕北高原,发出了中国人民广 播的第一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呼号XNCR。
A北洋政府
广播的发展
• 1924年8月交通部公布的《装用广播无线电 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 四、接收机只准供接收音乐、新闻与气象、时 刻、汇兑之报告以及演说、试验之用,不得 借以牟利,并不得将所收任何电信私自泄漏。 五、安装真空管接收机每副每年缴纳执照费6 元,安装不用真空管接收机(即矿石收音机) 每副每年缴纳执照费4元。 六、对于违背《暂行规则》有关规定者,处以 5元以上、2方法,来 传递重要的新闻。可是中国的广播电台已商 业化了。它以宣扬货物为主要任务,而把原 来的使命——传递重要新闻——成为附属品 了,备电台为了替各商号作广告,不得不利 用娱乐节目来吸引听众。所以他们所广播的 节目,都是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的污秽俚 俗的滩黄、滑稽、宣卷之类的节目。这种靡
• 3)北洋政府交通部在拟定关于无线 电广播法令的同时,开始酝酿筹建 官办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无 线电专家刘瀚主持的哈尔滨广播无 线电台播音,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 一座广播电台
B 民营广播 • 中国第一座民营广播是创办于1927年3月 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 民营广播主要分为三类:教育类、商业 类、宗教类
4)1937年4月,国民党交通部又公布了《民营广播电 台违背(指导播送节目办法)之处分简则》和《播音节
目内容审查标准》。这两个法令主要规定了如下几点:
第一,各广播电台须事先预编节目时间表,写明播音节 目种类及播音时间,送该会审查核准后才能施行。 第二,各广播电台要逐日预先编妥节目内容预报表,其 中包括节目标题和担任人员的姓名,送该会审阅。 第三,各广播电台必须按交通部的规定转播中央台的播 音。无转播设备者,届时停播。 第四,各广播电台不得播送有关禁例或偏激之言论、诲 淫海盗迷信荒诞之故事及歌曲。 第五,民营广播电台凡违背《指导播送节目办法》的有 关规定者,将分别给予警告、停播或取消执照的处分。
6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贯穿的思路: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 广电传媒中的互补作用 本讲章节 一 早期广播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播 三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展简史 四 新中国的广播事业
1915年4月,北洋政府公布《电信条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的法令。 盖美国欲侵略东北,非有敏达消息之利器, 乌能将渺茫之太平洋联络一气,指挥如意。将 来檀香山、旧金山、哈尔滨、上海、斐列滨 (即菲律宾)电柱林立,高入云际,与夫太平洋 海面美国军舰所装之无线电台相呼应,东发西 接,彼动此知,军事之灵敏,已大不利于吾国, 何况商业上之得失。反观吾国,要隘之处,多 被他人监视,容间谍而庇暗探,一旦国家有事, 则军机枢要,已风布于海外,岂不殆哉。 — — 邵飘萍
1)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开办“大陆报— —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是中国境内最早 的广播电台。 2)1924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 机暂行规则》,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 法规。 讨论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第一,广播电台究竞是官办,还是商办?起初倾向于商 办,后来又主张官办。难于决策之处在于“顾官办则 经费支绌,难保无亏累之虞;商办则取缔困难,难 免生意外之弊”。 第二,收音机是自由出售,还是委托专卖?斟酌之处 在于:“顾自由售卖,则取缔之手续纷繁;委托专 卖,则恐招中外诘责。二者各有利弊。” 第三,是征收广播(收听)费,还是征收各种执照费?
新中国的广播事业
• 1)1949年6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 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领导并管理全国广 播事业,广播电台与报社、新华社并列 为新中国的三大新闻机关。 •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 改组为广播事业局,直属于中央人民政 府新闻总署。 • 3)1949年12月,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 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全国的广播 中心。
1956年5月28日,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对广播工作作了 指示。刘少奇共讲了10个问题:
1. 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很重要,要依靠群众,但不要因此加重 群众的负担; 2. 要加强对国外广播; 3. 要尽快创办电视,自己生产电视发射机和电视接收机,先 黑白,后彩电 4. 要降低收音机、广播喇叭、广播扩大器的售价,使更多的 人能买得起 5. 不要急于收取广播收听费而影响广播事业的发展,将来收 费也要慎重 6. 广播电台应该播广告 7. 广播系统独立负责自己的技术工作很好,应采用新技术 8. 要创办大学,培养专门人才 9. 中央广播局机构的设置和调整 10. 广播宣传要密切联系人民的思想、生活需要,应该关心人 民的生活问题
•1941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次专门 发布了《关于电台广播工作的指示》,强调指 出: “电台广播是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对外宣传最有 力的武器”,应该“加强这一工作”;同时, 根据广播宣传的特点,提出了对撰写广播稿的 基本要求,指出:“广播材料应力求短小精彩, 生动具体,切忌长篇大论、令人生厌的空 谈,”“广播均应采取短小的电讯形式,每节 平常以三百至五百字为适当,至多不得超过一 千字;当地负责同志的讲演与论文,如有特别 重要意义的,应摘要广播,至多亦不得超过一 千字。” 1943年春天,一方面由于器材补充没有保证, 播出的音质不够清晰,效果不太好,另一方面, 各根据地战斗激烈,难以坚持收听短波广播,
靡之音,对于市民的思想行动,都有妨碍。
C 国民党广播
1)1928年8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央广播电 台”。 2 ) 1928 年 12 月,国民党允许民间公私团 体和个人经营广播电台。但是同时加以重 重审查。国民党当局还在南京、上海等地 设置机构,侦测收听各台的广播节目,发 现有违反规定者,报告交通部查处。 3 )抗日救亡运动中,许多广播冲破国民 党禁令,积极进行抗日救亡行动。
• 4)1950年4月,新闻总署规定广播宣传的任务有3 项:发布新闻和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 • 5)建国初期,全国广播电台分为四级:中央台、 大行政区台、省(自治区、直辖市)台和省辖台。 • 6)1954年大行政区撤销,行政区台停办。 • 7)1956年,各省相继建立广播事业管理机构。 1956年以前,管理工作实行中央和省双重领导,57 年以后,改为省政府领导为主。 • 8)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央广播事业局和中央台 实行局台合一的体制,地方上也多采用这种体制。 • 9)1983年3月召开的第11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确 定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 • 10)1992年,党的14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来,城市电台迅速崛起,各种专业频道也风起云 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