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流动性风险对上市公司融资_省略__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易建平
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上
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郭捷
【期刊名称】《现代金融》
【年(卷),期】2024()4
【摘要】当前,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备受市场关注,通过这一模式能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需探讨的课题。
本文以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企业风险水平是供应链金融提高企业效率的有效渠道,并且该效应在大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供应链集中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总页数】9页(P22-29)
【作者】郭捷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2.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3.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对降低代理成本的影响
研究——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4.绿色信贷政策能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时机选择行为——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综一、引言定向增发作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从CSMAR数据库的统计结果来看,2006年至2010年采用定向增发融资的公司数占所有股权再融资公司数的80.09%,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占所有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的70.76%,定向增发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
这也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关于定向增发的研究开始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这些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聚焦于定向增发折价,研究折价的出发点或结论大多涉及“大股东利用定向增发进行财富转移”的问题,而且对该问题基本持肯定的态度。
那么,高折价真的意味着存在财富转移行为吗?对该问题的探讨有必要回归到对投资行为进行评价的基本因素上,即投资的期望收益与风险是否相称。
站在该角度回顾以往关于定向增发折价问题的研究发现,他们大多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折价或者折价带来的收益本身,没有合理地考虑风险因素。
事实上,风险因素对折价行为和动机的分析影响巨大。
由于定向增发股票锁定期的存在,增加了发行对象的持股风险,从而迫使他们按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投资,即增发股份的受限程度越低,流动性越好,所要求的折价幅度越低(AmihudandMendelson,1986;Silber,1991;Elizabeth,2010),折价本身可能是对大股东禁售风险的补偿(Krishnamurthy等,2005;徐斌和俞静,2010)。
此外,市场因素作为衡量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标杆不仅影响风险,更决定投资的真实收益水平。
毕竟折价发行是相对二级市场股价而言的,而二级市场可能并非有效市场,其定价不一定完全正确(谢赤等,2010)。
因此,对折价行为动因的分析必须综合总体市场行情、公司价值以及风险波动等多方因素,合理考虑新股认购的风险与折价收益的配比情况。
鉴于此,本文着重考察了公司价值和整体市场行情的择时行为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来揭示定向增发折价背后的行为动机及经济后果,到底是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还是因公司价值偏离或风险对定向增发特定投资者的补偿。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 资 行 为( 王宇峰、 苏逶妍 , 2 0 0 8 ; 孙刚 , 2 0 1 0 ; 刘斌、 吴娅玲 , 2 O L O ) 。但 这 些文 献 多数是
本文借 鉴 B i d d l e e t a 1 . ( 2 0 0 9 ) 等人 的模 型 , 以及 国内 王 宇峰 、 孙刚、 朱松、 夏 冬 林 等人 的模 型 , 运 用我 国上 市
公司 的面板 数据 , 来 实证 检 验会计 稳 健性对 企业 投 资
目前 的诸多 文 献中关 于 稳健 性 与公 司投 资 的关 系
“
,一
方面 可 以抑 制企 业 的过 度投 资行 为 , 另一 方面却
加 剧企 业 的投 资不 足现 象。 论 文 的研 究 发 现 为 会 计 稳
担 心其职 业声 誉 、 薪 酬 会 因稳健 性 的及 时确 认 损 失而
受影 响 ( R o y c h o w d h u r y , 2 0 1 0 ) 。
文 章提 出 了会计 稳健 性 与非效 率投 资 ( 投 资过度
或投 资不 足 ) 的重 要 理 论假 设 , 运 用 中国 证券 市 场 的
2 0 1 0 ) 。现 有 文献 中 更多 的是 关于 稳 健 性抑 制 公 司过 度 投 资方面 的文献 . 如B u s h ma n e t a 1 . ( 2 0 0 7 ) ; I  ̄究证 实
持 两 种 不 同的观 点 , 一种 观 点 认 为 , 作 为一 种 自律 机
效率 的影 响。 我 国上 市公 司体 现 了不 同程 度 的稳健 性 , 相 关 文
上市公司ESG责任表现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ESG责任表现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上市公司ESG责任表现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摘要:ESG投资理念不断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融入投资决策中。
本研究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上市公司在ESG责任表现方面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偏好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ESG责任表现越好,机构投资者在其持股中的比例越高。
引言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责任投资理念日益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不同国家的机构投资者纷纷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
ESG责任投资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表现,认为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和业绩。
在中国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的ESG责任表现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ESG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至2020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样本,通过ESG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数据,构建上市公司的ESG责任表现指标。
同时,利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提供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计算机构投资者在每家公司的持股比例。
接下来,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根据实证结果,上市公司的ESG责任表现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在ESG责任表现越好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
这一结果与国际上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ESG责任投资理念在中国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在ESG责任表现中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社会因素和治理因素。
讨论ESG责任投资理念的兴起推动着上市公司更加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表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国A股上市公司如果在ESG责任表现方面做得好,就能更多吸引机构投资者的持股。
这一现象可能与机构投资者越来越重视ESG因素相关,认为ESG责任表现好的公司具有更好的投资价值。
企业银行借款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趋势等其他维度的关注 。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会 对银 行造 成误导 ,降低信贷 资产的质量 ,提 高潜 在的信 用
风险。银行应 当采取 适当方法予 以识别。该结论为银
良贷款率就 曾一直居高不下 ,虽然之后政府 的一系列
救助行动和银监会 的成立有效改善 了这一现象 ,但不
行改进 监管政策、优 化信贷 资产 的配置和 降低信 用风
a n d G u p指出,银行会基 于企业 的财 务状况 、抵押担 保及盈利情况等 决定贷款 的发放【 l J 。因此 ,企业 为了
收稿 日期:2 0 1 3 — 0 4 — 0 9 ;修回日期 :2 0 1 3 - 1 1 — 2 2 作者简介:曹崇延( 1 9 6 6 一 ) ,女,甘肃兰州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 向: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王阿静( 1 9 9 0 一 ) ,女,安 徽 安庆 人 ,中 国科学 技术 大学 管理 学 院研究 生 ,主要研 究 方 向:企 业盈余 管 理 ,外 部 治理 .
方 ,出于 自利 目的可 能会对会计信 息进行修饰 以迎合
、
相关文献综述
银行 需求 。如果企业 围绕借款过程 的盈余管 理确 实存
在 ,它将 进一步提高银行监控 的难度 ,银行方面应当
f 一)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 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 以下几种 :资本市场动机 、
对 此予 以高度重 视 ,而 企业盈余管理的表现 形式也将
对企业基 于银行借款动机 的盈余管理进行研究 ,揭示 企 业是 否 围绕借款 过 程进行 了盈余 管理及 其表 现形 式 ,并计算盈 余管理频率 。研 究发现 :企业在借款过 程 中普遍进行 了避免亏损而 非避免 净利润下 降的盈余 管理 ,这可 能暗示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出于信 息成本 的 考虑仅 对企业 是否盈利进行 了考 察,而忽视了对 盈利
金融发展、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成长——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目前 国内外 已经有一 些文献 以中国为背景研究 了商业信用 的融资替代功能和提供机制 ’ 川, 但 目前这些 文献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没有直观地商业 信用 是否能促进 中国民营企业成长 的直接证据 。 第二 , 研究在 中国各地 区不同时期差异化 的金融发展环境下商业信用对 民营企业成 长的影 响 , 有 助于我们 了
8 6
金 融
来源 之一 。从融 资的角度来看 , 商业信用 的实质 即为上游企业 给下游企业提供 的一 种短期信贷 , 对融 资约束具有
缓解作用 。在信 息不对称 条件下 , 企业受到银行 的信 用配 给时常 常会转而 求助 于卖方提供 的商业 信用 。在金
融发 展受 到抑制的发展 中国家 , 商业信用更是可 以作为银行信贷 的一种有效替代 机制 , 缓解企 业融资约束 。中 国是一个 发展 中国家 , 由于金融体系还不完善 , 融资难一直是企业发展 的瓶颈之一 , 在这种情况下 , 商业信用这条
金融发 展 、 商业信 用融资 与企业成长
— —
来 自中国 A股上 市公 司的经验 证据
应 千 伟
内容提要 企 业间的商业信用 融资可 以作为银行信贷 的一种有效替代机 制缓 解企 业融资 约束, 从 而在企 业的
经营和成长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利用 中国 A股上 市公 司数据 , 研 究发现 商业信用 融资对企 业成长有 显著的正
商业信用 , 是企业在正常的经 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所形 成的常见 的信贷关系 , 也是企业最 为重要的短期资金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6一l 1 基金项 目: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 目“ 市场环境 、 商业信用与 中国民营企业成长 ” ( 7 1 0 0 3 1 0 8 ) ; 四川大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 务费研究 专项 项 目( s k q y 2 0 1 3 1 2 ) ; 四川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作者简介 : 四川大学商学 院副教授 , 金融学博 士。
企业金融化与债务融资成本——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现为“蓄水池”效应(胡奕明等,2பைடு நூலகம்17),企业在资金富裕时买入金融资产而在资金紧张时卖出,通过分享金融
体系的超额收益来缓解融资约束和投资不足等问题,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支撑主业发展(Smith and Stulz ,1985; Stulz, 1996),并对降低企业杠杆率发挥积极作用(吴军、陈丽萍,2018)。另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实 体企业配置金融资产是岀于逐利动机而非预防性储蓄,企业将有限资源投资于金融产品等虚拟经济以期
terprise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debt financing, and this impact mainly stems from the long-term financial assets allocated by the enterprise rather than the short-term transactional financial asse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act mecha nism, enterprise financialization increases the business risk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higher risk premium required by cred itor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debt financing cost; the fur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sound internal control can alleviate the neg ative impact of enterprise financialization on debt financing cost.
ESG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ESG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王翌秋;谢萌【期刊名称】《南开经济研究》【年(卷),期】2022()11【摘要】随着近年来绿色金融的兴起及“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责任投资理念逐渐盛行。
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作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能够向投资者传递企业潜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投融资决策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基于此,本文采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并考虑了模型内生性问题,探究企业的ESG信息披露对其融资成本的影响。
其结果显示,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有利于降低权益融资成本,2018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事件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影响路径的研究分析发现,企业的ESG信息披露分别通过信息效应和声誉效应两条路径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异质性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对重污染行业企业、审计师来自“四大”的企业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更大。
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树立和践行ESG理念,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并实现更高的企业价值具有启示作用。
【总页数】20页(P75-94)【作者】王翌秋;谢萌【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相关文献】1.企业债务融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r——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4.股价效应和经营绩效对企业双重融资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5.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股权结构、资产质量与关联担保-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综 观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的担 保 行 为 , 们 发 现 , 主 要 形 式 是 为 其 关 联 方 提 我 其
供 巨 额 的信 用 担 保 。 我 们 收 集 的 上 市 公 司 累计 提 供 担 保 余 额 的 数 据 统 据 计 ,2 0 年至2 0 年三年 问上 市公司为关联方提供 担保 占所有担保 的 比例 分别 02 04 高达5 .5 、 53 % ̄ 7 .1 。 27 % 6 .8 W 1 % 凶此 , 8 本文将着 重研究上市公 司的关联担保 问 题 。 在本文 巾 , 关联方 是指与上市 公司存在控 制与被控 制关系 ( 包括直接 和间 接控制 )的关联方 , 包括 上市公 司的控股 股东 与控股 子公司等 。由于上 市公司 直接 为控股股 东提 供担保 一直广 为诟病 , 并且 中 国证监会 出台的…些政策 法规 明文 规定禁止直接 为控股 股东提供 担保 。因此 ,l市 公司现在较 少直接为控 股 l 卜 股 东提 供担保 , 而会采取 一些较为 曲折或 隐蔽 的其他担保 方式 。 这样 , 上市 受
凤委 博士对 本文 的帮助 和建议 。 当然 , 责 自负 。 文 唐松 , 上海 财经 大学会 计 学 院博士 生 。 系地址 : 联 上海 市杨 浦 区政立 路5 0 5. 8弄 3
4 2 , 编 : 0 4 3。电话 : 8 —16 1 16。 ma: n sn@ma. ue d . 0室 邮 203 + 62 —50 8 E it gog 3 la is f. u n。 lh e c
酒 花 、 普 系 和 德 隆 系 等 恶 性 担 保 事 件 中 , 市 公 司担 保 数 额 达 数 亿 元 乃 至 数 托 上
十亿 元之 , 令人触 目惊 心 。 恶性 担保不仅 影响 了上 市公司正常 的经营活 动 ,
国际四大的市场份额与其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量 呈正 相关关 系 , 即集 中度 越 高 , 审计 市 场越 有效 , 审计 质 量越 高 。
以 上 研 究 丰 富 了我 们 关 于 审 计 市
量并 不真 正高 于非 四大 , 么 , 们并 那 我
市 场与 审计质 量 的背 离 。吴 溪 (0 1 20 ) 考 察 了 1 9 — 9 9年 我 国审计 市场 集 9 7 19
中 度 和 审 计 师 独 立 性 的 关 系 ,得 出 结 论 :伴 随 着 我 国 审 计 市 场 监 管 约 束 的
根 据 审 计 需 求 理 论 ,审 计 师 通 过
量的 差 异 并不 能 解释 四 大 的 高市场 份 额 。
有必 要将 审计市 场按 照 四大和非 四大
市场 进行细 分研 究 以深化认 来自 。 市场份 额 的高低 代表 着事 务所 经 营业 绩 的好 坏 ,是众 多 因素综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审 计 质 量 、 计 收 费 、 业 如 审 行 专 长 、 牌 声 誉 等 。 在 这 众 多 影 响 因 品 而
我 国 现 行 制 度 环 境 下 ,对 独 立 审
到 一定 程度后 下 降 。刘 桂 良(0 8 的 20 )
研 究 表 明 ,审 计 市 场 集 中 度 与 审 计 质
计 的需求 不足 ,特别 是对 高质 量 审计 的需 求 ,管理层 聘任 审计 师更 多 的是 出于监管 要求 。基 于监 管压力 及 市场 压力 ,管 理层更 倾 向于选 择独 立性 不 高 的 审 计 师来 配 合 其 “ 买 审 汁意 购 见 ” 这就 导致 审计质 量 高的事 务所 并 , 不受 市场欢 迎 , 市场 份额 反而 下 降 。 其
非 四 大 ? 四 大 的 高 市 场 份 额 是 否 真 正
连锁董事与并购绩效——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一
的研 究 表 明 ,连 锁 董 事 对 企 业 的决 策 制定 过 程 以及 由此
、
文 献 回 顾 与 假 设 提 出
G r a n o v e r t 0 r提 出社 会 镶 嵌 理 论 ,认 为 企 业 经 济 行
制 定 公 司 战 略 、 决 定 公 司 生 产 经 营 计 划 以 及 监 督 管 理 者 于 并 购 的 研 究 主 要 关 注 并 购 公 司 的 价 值 , 本 文 不 但 关 注
等 方 面 都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 一人 同 时 担 任 两 家 或 两 家 连 锁 董 事 对 并 购 公 司 价 值 的影 响 ,同 时 探 讨 了其 对 目标
为 一 个 整 体 考 虑 的 并 购 后 实 体 的 并 购 绩 效 。 进 一 步 研 并 购 公 司 和 目标 公 司 均 是 我 国 沪 深 两 市 A 股 上 市 公 司 的
究 发 现 , 当 并 购 公 司 的 公 司 治 理 质 量 较 高 时 , 这 种 减 并 购 事 件 为样 本 , 以并 购 双 方 是 否 存 在 连 锁 董 事 以及 双
连锁董事与并购绩效
来自中国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冰
。 田高良 韩 洁 李留闯
摘要
本 文 以社会 镶嵌 理 论 为基 础 ,选 择 2 0 0 0—
公 司 并 购 是 重 要 的 企 业 活 动 ,并 购成 功 与 否 会 直 接
2 0 1 1年 并 购 公 司 和 目标 公 司 均 是 我 国 沪 深 两 市 A 股 上 影 响 公 司 价 值 或 股 东 财 富 。并 购 决 策 过 程 极 其 复 杂 并 要
资产质量、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
理 论分析
( )资产 质量 定义 和特性 一
不 同观 点关 注 的角 度 有 所不 同 :张呜 关 注财 务 管 理 目标 下 的资 产 财 务 质 量 ;王 生 兵 关 注 资 产 的 盈 利 能 力 、 流动 能力 和安全 能力 ;李树 华关 注资产 的未 来经 济效 益 ; 张新 民关 注 资产 的 变现 能 力 、利 用效 率 和 与其 他 组 合增 值的 能力等 。 根据 《 企业 会 计 准则 》对 资产 的定 义 ,资 产 是企 业
之 间为正 相关 关 系。
预期 会 给企 业 带来 经 济 利益 的资 源 。预 期会 给 企业 带 来 经 济 利益 主要是 指 资 产 直接 或 间接 导 致 现金 和 现金 等 价 物 流 人企 业 的潜力 。 根据 I0 0 0 量 体 系规 定 ,质 量 S 90 质 是 指一 组 固有 特 性 满 足要 求 的程 度 。对 于不 同使 用 对 象 有 不 同的 描述 ,在财 务 学 中 ,资 产质 量 是 指资 产 所 具有 的 所有 特 征 和特 性 的 总和 ,在 资 产 运作 过 程 中 ,能 为 资 产所有 者带来 经 济利益 的能力 。可 以从 以下几 方 面理解 :
特 性 是 能够 给 企业 带 来 经 济利 益 的 特性 ;三是 ,这 些 固
2 0 . 新 会 计 0 94
■
博 士 论 坛 M dr co n n o e A cu t g n i
业 也有 可 能选 择 高负 债 。非 国有 控制 企业 资 本结 构 的选 择依 据其 自身 资产质 量来 降低代 理成 本 ,增 加企 业价 值 。 只有 预计 企业 未 来经 济效 益 好 的前 提下 ,才 会 利用 较 高 负债 。因此作 出如下假设 :
企业绩效、机会主义行为和高管薪酬体制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高管薪酬在国有控股企业 中却只表现 出了与代表账 面盈利 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有显著的
正相 关收益率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对比国有
控股 企业 , 国有控股 企业的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提 高, 非 而且其企业的高管所掌握 的控制权越 大, 高管 自身的薪
酬越 高。高薪管理层 薪酬水平与管理 费用率显著正相关, 而低薪管理层则与管理费用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说 明高薪不仅 不能降低代理成本 , 反而提 高了代理成本 关键 词 : 高管薪酬 管理层 激励 公司绩效 公 司治理 代理成本
一
、
引 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高额薪酬被媒体曝光 , 人们开始质疑高管 的高额薪酬是否与其努力程度相匹配; 企业 给予高管的 高额薪酬是否对其形成有效激励 ; 是否能减少股东 和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 本; 这些高额薪酬是否能促进管理层 不断提高公司价值并为 公 司股东创造财富 ; 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中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是否有所 区别 ; 在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制定过程 中, 高管是
76
财佘 通孔・ 综合 2 1 年第 4 下) 02 期(
监督。 这种“ 所有者缺位” 现象为管理层在薪酬契约制定 中谋取私利提供 了便利。 国有控股企业 在薪酬考核指标的制定和选择上可能存 在一些不与管理层努力程度匹配的现象 。 国有控股企业的所有者能够绝对主宰企业的经营, 非 形成 与国有控股企业“ 所有者缺位” 现象 有着强烈对 比的“ 所有者在位” 现象 , 选择和确定的薪酬考核指标更加市场化 , 同时与管理层的努力程度也更匹配 。 综上分析 , 笔者提 出
谢获宝 王竞葭 : 业绩效 、 企 机会主义行为和高管薪酬体制研究
企业绩效 、 机会主义行为和高管薪酬体制研究 术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
公司的经验证据
刘明
【期刊名称】《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3)1
【摘要】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检验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实证结果显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更换被解释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
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企业高技能人才集聚水平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正向调节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
此外,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本文发现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赋能企业创新的政策效应在知识密集型行业和东部地区、高管具有海外经验与金融背景以及两职分离的企业更加显著。
本文有助于厘清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我国以数字技术驱动企业创新、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
【总页数】13页(P79-91)
【作者】刘明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1
【相关文献】
1.企业创新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自贸试验区设立对企业资本流动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3.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来自中国数字创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4.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上市公司的证据
5.数字化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0.7 一 2 2 1 8“ 0.5 — 0.6 46
0. 2 ” 0 0 2 43 ’ .1 - .0 00 6 OO 8 .1
一O 1 8 O o l . ¨ 1 .o
— .03 ” 0 0 4 0 3 ‘ 一 . 5 _ -0 0 9 -0 O 8 .8 .8 O.6 . O 2.
Cm op
高 管现 金薪 酬 总 额 T P 高 管现 金 平 均 薪 酬 A P
Lg 领 取 薪 酬 的高 管 薪 酬 总额 ) n( L ( 取 薪 酬 的高 管 薪 酬 总额 , 取薪 酬 的高 管 数 量 ) 坞 领 领
高管 持 股 比例
S ae 年 末 高 管 持 股 数 量, 末 总 已发 行 总 股 数 hrP 年
据 均 来 自 于 C MA 数 据 库 . 本 时 S R 样
间跨 度 为 2 0 0 3年 ~ 0 9年 .剔 除 金 20
A P
S ae Sz hrP i e
O. 3 oo
Rs Go h L v ik r e wt
04 .76 04 7 .9
1 50) 88 6 3 .( O 0 .l
p v 19 ) 究 发 现 报 酬 与 业 绩 之 间 的 敏 感 性 明 显 比人 们 h (9 0 研 通 常 认 为 的 要 低 。 而 在 我 国 , 光 和 宋 莹 (0 7 也 发 现 尽 夏 20 ) 管 企 业业 绩 与 高管 薪 酬 正 相 关 . 但 这 种 正 相 关 关 系 较 弱 .薪 酬 的 变 量 名 称
1
况 。 高 管薪 酬方 面除 20 而 0 9年 外 。 各
S a e O.9 hrP 0 柑 Sz ie Rik s2
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高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I tt to lOwn r h p a r n s Pe it n e o se m p n ns u na i i e s i nd Ea ni g r s e c fLit d Co s ay Em p rc lEv de c r m i ia i n e f o Chi a’ ha e A se m p n n S S r Lit d Co ay
i si t n l w es i a e sg i c n o r a i g e sse c o a e i el td c mp n e i o tisi t n n t ui a n rh p h v i nf a t we r n sp ritn ec mp r d w t t i e o a i sw t u n t u i — t o o i l en hh s h t o a o n rh p l w e i .W i e i si t n l o e h p b c me h g e , e e r i g e itn e o e l td c mp n e inf s t t n t u i a wn r i e o ih r t a n n s p r s c f t i e o a is sg i — hh t o s h s e h s i c nl e o o e .T e i c e s go n rh p b t e e r l sg i c nl o e ee r i g e i e c fte l — a t b c me lw r h n r a i w e s i ewe n y a swi i nf a t lw rt a n n sp r s n eo i y n l i y h s t h s td c mp n e . T e su y r s l s o s t a i s tt n liv so si e i e o a y t d r a s oy e r i g , e o a is h t d e u t h w t n t u i a n e t r h i o mp l s d c mp n o a d mo e t n i r a n n s lt r t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研究作者:郑祖玄来源:《产业经济评论》2024年第01期摘要:2023 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以“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主题,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召开。
专家学者们围绕产业经济、创新创业、公司金融、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区域经济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热烈交流。
关键词:产业经济;创新创业;公司金融;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区域经济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主办,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原发展研究院承办,《产业经济评论》编辑部协办的“2023 第十届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于2023 年12 月9 日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顺利召开。
河南大学副校长傅声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郑世林研究员、河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王创峰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大会致辞。
河南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春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高保中教授和《产业经济评论》编辑部副主任姚尧主持了主旨发言;《产业经济评论》编辑部责任编辑冯艳玲主持了闭幕式。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宋敏、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杨光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倪红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魏作磊等6 位专家学者围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主题做了大会主旨报告。
本次年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投寄的学术论文263 篇,电子工业出版社和《产业经济评论》论文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遵循客观公正的评审原则,在263 篇年会投稿中评选出第十届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 篇、二等奖3 篇和三等奖及优秀奖8 篇。
武汉大学李旭超、刘华珂、宋敏三位学者合著的《知识产权人才供给与企业创新》一文获得第十届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此外,本次年会还评选出了2023 年《产业经济评论》最佳论文奖1 篇和优秀论文奖11 篇。
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
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宋佳;张金昌;潘艺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管理》
【年(卷),期】2024(46)6
【摘要】文章基于2015—2022年A股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实证研究了ESG 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ESG发展对促进非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实体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作用更显著;机制研究表明ESG发展能改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降低中间品成本和负债融资成本水平、增加机构持股比例,进而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研究结果为促进企业ESG发展,加快企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用的经验证据。
【总页数】11页(P1-11)
【作者】宋佳;张金昌;潘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F832.51
【相关文献】
1.企业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企业ESG表现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3.数字化转型
对高碳排放企业ESG表现影响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4.ESG评级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5.“利剑”还是“护盾”:企业ESG表现及评级波动对企业破产风险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市场流动性风险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The Research of Stock Liquidity Risk Influence on Corporate Financing ———Empirical Evidence of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易建平1焦阳2王春峰1YI Jian-ping JIAO Yang WANG Chun-feng(1.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2.北京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62)[摘要]本文以2000-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微观结构理论角度出发,研究了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
研究表明,流动性风险与资本结构负相关,该风险大小不会影响企业优先选择内源融资方式的决策;另外,股票流动性大的公司其流动性风险越大越倾向于股权融资,股票流动性小的公司其流动性风险不为决策者选择外源融资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二级市场流动性风险资本结构融资决策[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549(2013)03-0033-06一、引言融资决策是公司财务理论的三大决策体系之一,MM理论提出后,学者们在此基础上考虑众多使得市场不完美因素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体系。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资本市场外部环境对公司融资的影响,从微观结构视角分析融资决策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融资分析主要从企业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和非对称信息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Amihud和Mendelson(1986)[1]的流动性溢价理论首次指出股票流动性会影响资本成本。
Frieder 和Martell(2007)[2]实证发现流动性水平与财务杠杆负相关。
Lipson和Mortal(2009)[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得到由于股票流动性高的企业其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在选择外部再融资方式时会倾向于权益融资。
顾乃康和陈辉(2009)[4]则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财务杠杆对流动性敏感度更强。
信息非对称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融资决策研究的热点,但早期研究信息不对称对融资行为的影响主要是从企业内部人和外部投资者角度出发,Easley和O Hara(2004)[5]首次运用PIN模型从微观结构角度衡量知情交易者与非知情交易者之间的信息非对称程度,构建多资产理性预期均衡模型分析了信息风险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Bharath和Pasquarielo(2009)[6]实证分析发现微观结构视角下度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影响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
陈辉和顾乃康(2012)[7]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人之间和知情、非知情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知情与非知情交易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更为显著。
国内外学者目前将微观结构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仍仅局限于考察股票流动性和信息非对称性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是资本定价中不可分散的一部分风险,因此也可能影响到资本成本,作为融资决策中的重要考虑变量,国内外学者还没有从这一视角研究其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分析与融资行为的联系,为资本结构理论的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收稿日期:2012-11-27作者简介:易建平,女,河北唐山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市场;焦阳,男,河北唐山人,北京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员,研究方向:资本市场理论;王春峰,男,河北邢台人,天津大学金融工程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理论、金融工程。
33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融资成本是企业融资重要的考虑因素,股票流动性风险能通过影响融资成本进而对资本结构发生作用。
一方面,流动性风险较大时,风险溢价相应较大,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较高,因此财务杠杆偏高。
另一方面,较高的流动性风险使得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采取股权融资的可能性较小,债务人认为该企业此时较难筹措长期资本、违约概率相对偏高,继而要求更高的借贷利率,债务融资成本增高,杠杆率将偏小。
因此,股票流动性风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则应取决于上述两种效应的大小。
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H1a:流动性风险对资本结构有正向影响,此时流动性风险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大于债务融资成本。
H1b:流动性风险对资本结构有负向影响,此时流动性风险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大于股权融资成本。
依据啄序理论,企业一般在需要筹资时都首选内部筹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留存收益和折旧,股票流动性风险对该类资金来源的难易程度没有直接影响,因此从该角度可推知流动性风险对企业选择内源融资还是外源融资方式没有影响。
据此,提出本文的假设2:H2:流动性风险对企业选择内源融资还是外源融资方式没有影响。
国内外学者[3][8]均研究指出通常股票流动性较好的公司由于其股权融资摩擦较小因此权益融资的机会较多。
债务人对这类企业的股票流动性风险水平较为敏感,流动性风险越大债务融资成本可能越高,企业更倾向于股权融资。
而对于流动性水平较低的企业,原本股权融资的机会较少,流动性风险水平与债务人预期违约概率程度相关性较弱,因此对决策者选择外源融资方式没有显著影响。
此处,得到假设3:H3:流动性大的企业,流动性风险越大越偏好股权融资;流动性较小的企业,流动性风险对决策者选择外源融资方式没有显著影响。
三、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所用数据均来自于锐思数据库,样本区间为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其筛选规则如下:(1)剔除金融类、保险类的公司样本;(2)剔除ST、PT的股票;(3)由于公司上市当年流动性变化较大,剔除当年新上市的公司样本。
(4)由于本文回归分析均以三年为滚动窗口,为了保证样本数据的连续性,在研究流动性风险对资本结构影响时选取2000年前上市、且2000-2010年均满足筛选规则(1)(2)的公司,最后得到公司样本数为458。
(二)变量描述1.资本结构的度量本文用市值杠杆(LM)和账面杠杆(LB)作为衡量资本结构的变量,市值杠杆等于总负债与总资产的市场价值之比,账面杠杆等于总负债与总资产的账面价值之比。
其中总资产的市场价值计算方法如下:账面负债+流动股市值+非流通股数ˑ每股净资产。
2.流动性风险水平的衡量(Lirisk)参考Pastor和Stambaugh(2003)[9]的方法,在包含Fama-French三因子和市场流动性因子的四因素模型基础上估计单个股票的流动性风险βL i。
r i,t -rf,t=αi+βMiMKTt+βSiSMBt+βHiHMLt+βLiLIQt+εi,t(1)ri,t为股票i在第t月的收益率,r f,t为第t月的无风险收益率,MKT t、SMB t、HML t为Fama-French三因子,LIQ t为市场流动性因子,其构造方法如下:第一步,度量股票的月度流动性:r e i,d+1,t=θi,t+φi,t r i,t,d+γi,t sign(r e i,d,t)ˑv i,d,t+εi,d+1,t。
其中r i,t,d为43股票i 在第t 月第d 天的收益率,r e i ,d ,t 为日超额收益率,v i ,d ,t 为股票i 在第t 月第d 天的成交金额,回归系数γi ,t 度量股票i 在第t 月的流动性水平。
第二步,度量市场流动性:γ't =(m t /m 1)(∑Ni =1γi ,t /N t ),其中规模修正系数为m t /m 1,m t 为第t -1月所有股票总交易金额的平均值。
第三步,计算市场流动性因子,取LIQ t =100ˑu t ,u t 即为市场流动性非预期变化程度,计算公式为Δγ't =a +b Δγ't -1+c γ't -1+u t ,其中Δγ't =(m t /m 1)(∑N ti =1(γi ,t -γi ,t -1)/N t )。
3.其他控制变量依据国内外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进一步选用了一些控制变量,各变量定义如下:企业规模(LNA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盈利性(PROF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总资产;成长性(MB ):市场价值/账面价值;资产特征(TAN ):(固定资产+存货)/总资产;非债务税盾(TAXR ):折旧额/总资产;产业特征(INLM 、INLB ):分别为年度行业市值及账面杠杆中位数;流动性(Liq ):为式(1)计算的γi ,t 。
四、实证设计与结果分析(一)单位时间的选取为保证式(1)计算流动性风险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必须要求其回归的样本数量足够大。
因此本文在设计实证时均基于三年的滚动时间窗口,在进行后文的统计性描述和回归分析中均以三年作为一个单位时间。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1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流动性风险的均值为0.0602,区间为[-6.2490,7.3173],标准差为0.1739,可知我国A 股市场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变异较大。
流动性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3001E -04、-4.6578E -05,均为负数,说明大多数股票都会由于流动性不足而造成价格的短期波动,从而出现收益率反转现象。
表1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表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LM 0.38910.88660.00710.1739LB 0.48070.87720.01050.1633Lirisk 0.06027.3173-6.24900.9174LNA 21.553425.810519.17920.9353PROF 0.098316.4529-1.88330.4917Liq -1.3001E -040.0031-0.0026 2.5720E -04MB 1.4567 5.94060.48870.5643TAN 0.46670.92490.00630.1532TAXR 0.02430.1228 2.0688E -040.0148INLM 0.38790.62980.12080.0853INLB0.49540.75990.24410.0615对上述各变量进行了Pearson 相关性检验(限于篇幅,未将检验结果列示出来),并计算了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 值均小于10(变量间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的统计临界水平)。
(三)股票流动性风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首先构造如下回归方程,从静态角度分析流动性风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Lev i ,t j =β0+β1LNA i ,t j-1+β2PROF i ,t j +β3MB i ,t j-1+β4TAN i ,t j-1+β5TAXR i ,t j-1+β6INL i ,t j-1+β7Liq i ,t j-1+β8Lirisk i ,t j-1+εi ,t j(2)其中当Lev i ,t j 为市值杠杆LM i ,t j 时,INL i ,t j-1为行业市值杠杆的中位数INLM i ,t j-1,当Lev i ,t j 为账面杠杆LB i ,t j 时,INL i ,t j-1为行业账面杠杆的中位数INLB i ,t 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