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

考试说明:1.考查范围:必修1 和必修2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

2.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一、文言文阅读(3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人之相与.与:交往

B.虽趣舍万殊.殊:差别

C.未尝不临文嗟悼.悼:叹息

D.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及其所之.既倦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当其.欣于所遇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所以

..游目骋怀

..兴怀,其致一也所以

D.因.寄所托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语段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体现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表示时

间过得很快,暗含着人怎样度过短暂一生的深沉问题。

C.作者借“虽趣舍万殊……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几句表达了深沉的感慨: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D.“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是古代高寿的人,在这里以专名代泛称,代指长寿;“殇”即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在这里代指短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3分)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分)

(3)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3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A.眷谓崇曰/显若知之问汝者/丈夫当死节/虽刀剑别割/勿泄也

B.眷谓崇曰/显若知之/问汝者/丈夫当死节/虽刀剑/别割勿泄也

C.眷谓崇曰/显若知之问/汝者丈夫/当死节/虽刀剑别割/勿泄也

D.眷谓崇曰/显若知之问汝者/丈夫当死节/虽刀剑/别割勿泄也

6.下列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爵”即“爵位、爵号”,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爵位大体分公、侯、伯、子、男

五个等级。

B.“迁”和“徙”一样在古代都是调动官职用语,但“迁”一般指升官,有时侯也指贬官,

如“左迁”。

C.谥,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褒奖赞美的称号,

称为谥号。

D.薨,可指有爵位者的死。《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

死曰不禄”。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穆崇忠于太祖,太祖流落独孤部,他常往来供给生活必需品,尽心尽力。

B.穆崇足智多谋,在刘显阴谋叛乱时,他主动献计使梁眷免于被刘显怀疑。

C.穆崇深得太祖恩宠,去世后太祖亲自查阅授予谥号的方法,为他确定谥号。

D.穆崇曾获得白狼的帮助,为躲避贼兵追捕,宿营大泽边,遇白狼引他逃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以宠妻及所乘良马付崇曰:“事觉,吾当以此自明。”(5分)

(2)先是,卫王仪谋逆,崇豫焉,太祖惜其功而秘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杂诗(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9.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的前四句写日落月出,昼去夜来,为下文“日月掷人去”埋下了伏笔。

B. 天气的变化让作者感觉到生活不易,于是失眠的作者开始感叹长夜漫漫。

C. 作者想要倾吐内心隐衷,却无人应答,只好举杯与自己的影子相劝共饮。

D. 诗人将素月清辉浩荡万里的景象和内心感受相融合,独具浑然天成之美。

10. 同样写于作者辞官之后,《杂诗》(其二)与《归园田居》(其一)相比,在运用意象、抒

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1.补全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

(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兴的手法,表明求贤才而不得,点明忧愁不断的原因的两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以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柳树

契诃夫

这老磨坊早该倒塌了,如果不是它倚靠着一棵粗大的老柳树的话。柳树很粗,两人合抱都围不拢。这树老了,驼背了。它那佝偻的树干上有一个极难看的黑色大洞。你把手伸进树洞,你的手就会粘着黑糊糊的蜂蜜。一群野蜂会在你头上嗡嗡地叫,不住地螫你。

这柳树还支撑着另一个衰老不堪的人--老汉阿尔希普,他经常坐在柳树根上,从早到晚在钓鱼。他老了,驼背了,跟老柳树一样;他那没牙的嘴就像树洞。白天他钓鱼,夜里坐在树根上沉思。

大约三十年前的一个礼拜天,阿尔希普听到了铃铛声。一辆三套马的大车翻过山包,下了坡,眼看就要来到堤坝上。邮差睡着了。马车上了堤坝,不知为什么停住了。赶车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地开始行动起来,他扯下邮差脸上的布巾,挥起一把短柄链锤。邮差立时不动了。在他的浅色头发里,露出一个鲜红的伤口。赶车人跳下车,挥起臂膀,又给他一锤。不一会儿,阿尔希普听到近处有脚步声:赶车人从岸上下来,径直朝他这边奔来……他那晒黑的脸膛十分苍白,眼睛呆呆地不知看着什么地方。他浑身颤抖,跑到柳树跟前,也没有发现阿尔希普,就把邮包塞进了树洞,之后跑上堤坝跳上大车,而且让阿尔希普更为吃惊的是,赶车人朝自己的太阳穴猛地一击,并把血抹了一脸,这才抽打起马匹来。

“救命啊,出人命啦!”他大声叫喊。

他的呼喊引起了回声,很长时间里阿尔希普都听见这声“救命啊!”

大约过了六天,有人来磨坊调查。他们画了磨坊和堤坝的平面图,不知为什么还测量了河水的深度。一行人在柳树下吃了饭,又都坐车走了。在来人调查的时候,阿尔希普一直坐在磨坊的水车边,身子发抖,眼睛望着那个邮包。他看到里面有不少盖五个戳子的信封①。他日夜望着这些戳子沉思,而柳树老婆婆白天不声不响,到了夜里就呜呜哭泣。“傻婆子!”阿尔希普倾听着柳树的哭泣暗想。一周后,阿尔希普已经带着邮包进了城。进城后他向人打听:“这里的官府在哪儿?”

有人给他指点一幢黄房子,门口有一个条纹岗亭。他走进前厅,见到一位老爷,制服上的纽扣亮闪闪的。老爷吸着烟斗,正为什么事训斥看守人。阿尔希普走到老爷跟前,战战兢兢地讲起了老柳树旁发生的事。那长官接过邮包,解开细皮带,脸上白一阵又红一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