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换位思考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合集下载

【心理教育】如何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心理教育】如何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心理教育】如何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就会非常的叛逆,自我意识太强,事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家长要乘孩子还小就培养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没有能力进行换位思考的,家长可以从让他们注意他人的情绪变化开始,逐步地培养。

当孩子满1岁时,自我意识渐渐明晰,开始能够意识到他人的情绪变化。

比如看见有人开怀大笑时,他可能也会一起笑;看到有人伤心痛苦,他可能也会闷闷不乐。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可以多提供一些人物表情,可以是来自电视上的人物,也可以是卡片或书本上的,引导孩子进行观察。

这种“察言观色”可谓是一种基础能力,只有会“察言观色”,才可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

孩子长到18个月时,不但能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还能做出适当的反应,比如看见小伙伴摔倒受伤,他可能会跑过去抱对方,或者把自己的玩具送给对方玩。

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不具备这个能力,那么你就要适当地引导,可以对孩子说:“看,小弟弟摔倒了,你去抱抱他,他就不疼了。

”或者说:“小妹妹摔哭了,把你的玩具给她玩一会儿,她就好了。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的会有各种感受,当孩子有新的感受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尝试着推及他人,让孩子想象他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

比如,自己磕着了很疼,然后让他想到他把别的小朋友推倒了,别的小朋友磕到地上也会很疼。

当孩子处于2~4岁的年龄段时,家长应结合实际情景,引导孩子根据人们的表情与行为判断其内心感受。

比如看见爸爸下班后的表情,就能判断出爸爸很累,然后给爸爸捶捶背或端杯水,这样就可以减轻爸爸的疲劳。

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其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更为丰富,对事物的认识也更为深刻。

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倾听他人的感受,并根据他人的需求来做出行动。

比如看见有的孩子摔倒了,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过去看看,问问小弟弟摔疼了吗,用不用你扶他起来。

”这正是在引导孩子关心、体谅他人的感受。

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换位思考》

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换位思考》

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换位思考》教案概述本社会活动教案旨在帮助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理解并学会换位思考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了解并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提高孩子们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孩子们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准备•教学道具:小人物卡片,道具帽子•准备好活动场地:宽敞的活动室或操场•播放需要的音乐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换位思考”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简单介绍“换位思考”的概念,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这个重要的社会技能。

第二步: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1.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小人物卡片和道具帽子。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人物,并戴上对应的帽子,开始扮演这个小人物的角色。

3.孩子们需要在扮演的过程中,尽量从这个小人物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第三步:情景模拟游戏1.设计一些情景,邀请孩子们根据角色扮演的小人物在情景中表现。

2.让孩子们通过互动游戏,体会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3.引导孩子们讨论和总结换位思考的好处。

第四步:小结与反思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

鼓励他们总结活动中学到的换位思考技巧,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

拓展活动•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角色,并进行真实情境的角色扮演。

•团队游戏:组织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

•情感分享:带领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取他们的反馈和总结,评估孩子们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和巩固这一社会技能。

结语通过这个社会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日后的成长中,成为懂得换位思考、关心他人的有爱之人。

以上是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换位思考》的完整内容,希望能有效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重要的社会技能。

小学生独立思考指导

小学生独立思考指导

小学生独立思考指导独立思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本文将提供一些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指导方法,帮助他们培养思考问题、分析情况和形成独立见解的能力。

一、培养观察力观察力是独立思考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来激发他们的思考意识。

例如,带孩子去公园或自然景点,并提问一些问题: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他们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孩子主动思考,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提供多样化的材料为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如图书、电视节目、新闻报道等,可以帮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在阅读或观看中,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其中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有什么新的观点?三、引导问题提问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他们的思考。

不要仅仅给予答案,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例如,当孩子遇到难题时,我们可以问他们:“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你有什么解决办法?”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独立思考,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表达意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我们都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想法。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观点,不要轻易批评或驳斥,而是对孩子的思考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给孩子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设置艺术角、实验台、阅读区等,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实践和探索去学习。

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生独立思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携手引导。

通过培养观察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引导问题提问、鼓励表达意见和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

换位思考律己宽人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换位思考律己宽人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换位思考律己宽人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换位思考律己宽人主题班会教案1主题班会:换位思考,律己宽人一活动目标:(1) 明白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要正确对待和解决矛盾。

(2) 建立全面的人生观,看问题多角度思考,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不能自私片面。

(3) 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生活中多一些互相的理解,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二活动重点:着重提高学生对待矛盾的全面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律己宽人的优秀人格。

三活动形式:小品剧讨论发言讲故事演讲四活动准备:(一)确定一名口才好,思维敏捷的活动主持人,认真做好整个程序的准备工作。

(二)组织部分有能力的同学编排小品剧,并以自愿方式选取演员,提前认真排练。

(三)请班级文笔好,且善长演讲的同学准备配乐演讲和讲述故事,稿件自写。

五活动过程:主持人: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1的矛盾,这是正常的,从哲学的角度讲,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但是有些问题我们不解决就会破坏我们的友谊,亲情,甚至以后的事业发展,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矛盾,不斤斤计较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

那么,产生矛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律己宽人呢?这就是我们本次班会探讨的主题。

“换位思考,律己宽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看图解意:主持人:首先我们探讨一下看问题角度的问题。

下面请大家观看这样一组画面,然后思考一下画中的含义,说明了什么问题。

1 投影仪在屏幕上显示画面。

画面(1)内容:一匹矫健的马站在中央,有四位“伯乐”正在相马。

这四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

结果都未相中此马。

高的嫌矮,矮的嫌高,胖的嫌瘦,瘦的嫌肥。

画面(2)内容:有两个杨桃,一个是侧面图呈椭圆形,一个是正面图呈五角星形。

主持人:看完了这两幅画面,你们感悟到了什么?由三至四位同学谈了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主持人:以上几位同学理解得都很对。

同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我们不能只认定自己的立场是对的,应该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全面地分析原因,认识到别人的难处,消除矛盾,化解隔阂。

五年级主题班会导学案 学会换位思考 通用版

五年级主题班会导学案 学会换位思考 通用版

五年级主题班会导学案学会换位思考通用版一、导入环节在班会开始前,播放一段视频或者音频,指引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曾经帮助过他人吗?是什么情况?你感受到了什么?•你遇到麻烦时,有朋友帮助过你吗?•你有没有遇到过别人看待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二、学习环节1. 讲解什么是换位思考?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或者身边的事例介绍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就是在思考问题时,要换位思考。

也就是设想自己是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这样可以更全面的考虑问题,避免自己的主观性。

2. 换位思考的方法了解了什么是换位思考后,我们要学习如何换位思考。

a. 考虑别人的立场在和别人沟通时,要考虑对方的立场。

如果我们只看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别人的支持。

假如我们换位思考,就会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对方的立场。

b. 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尊重别人,不管是在言语或者行为上。

当我们不理解别人的立场时,很容易拿出我们自己的想法来反驳。

但是如果我们学会尊重别人,就会有耐心的听取对方的意见。

c. 透过外表看本质看待问题时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而要透过表面看到本质。

当我们和别人产生冲突时,很容易受制于外表的表现。

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就会从内部因素出发,理解别人的想法。

d. 寻找共同点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共同点。

不同的人说话,会有不同的关注点。

只有学会了解别人的关注点,才能发现共同点。

3. 实践演练a. 观看视频并进行讨论老师可以上课前请学生观看一段情景视频,视频中会出现不同的人物,都会涉及到一个问题,然后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进行分析和交流。

b. 游戏方式1.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任选两名同学,进行。

换位思考教案

换位思考教案

换位思考教案目标:通过换位思考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意识。

准备材料:1. 一段能引发学生思考的视频或图片(例如,有一个孩子在公共场合摔倒了,观察周围人对此事的反应)。

2. 笔和纸。

活动步骤:引入:给学生看一段引发思考的视频或图片,并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

1. 先观察:请学生观察视频或图片,并回答以下问题:- 这种情况可能让摔倒的孩子感觉如何?- 周围人的反应如何?他们是否帮助了孩子?- 你会如何帮助这个孩子?你会如何反应?2. 换位思考:让学生分成小组,一起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你是那个摔倒的孩子,你会希望周围的人如何帮助你?你会如何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如果你是其中一个旁观者,你会如何帮助这个孩子?你会如何反应?3. 分享思考结果: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思考结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讨论。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换位思考对于理解他人感受和行为的重要性。

讨论以下问题:- 为什么换位思考对于帮助他人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运用换位思考来帮助他人?- 换位思考可以对个人的情感和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5. 反思总结:请学生用笔和纸写下他们在这个活动中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并与全班分享。

拓展活动:1. 角色扮演:分成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例如,在一个关于欺凌的情景中,学生可以扮演受害者、施暴者和旁观者,借此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2. 文学阅读: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一些富有情感和情感发展的文学作品,通过品味主人公的经历,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

3. 人物观察: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并注意他们的情感和行为。

鼓励学生尝试分析和解读他人的感受和行为,以加深对他人的理解。

结语:通过这个换位思考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行为,培养同理心和社会意识。

这样的思维模式将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商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家长如何引导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家长如何引导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家长如何引导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分享给大家!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在教育孩子中,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意识形态是很重要。

儿童的知识经验不足,特别是儿童的意识往往是以我为轴心的,认识事物粗浅而片面,是非观念不明确,导致他们言行上的一些形形色色的缺点错误。

换位思考能使儿童认识全面,体验深刻;能增强儿童的自我意识和对是非的判断力;能增强儿童的责任感。

》》孩子的早期教育你真的做好了吗有一次,我发现我的大儿子正在欺负他弟弟,小儿子告状说他哥哥打了他,要我帮他打哥哥。

我教育大儿子,打人骂人都是不对的,然后我问他:你被别人打了,心里怎样想的?大儿子回答:我不高兴,我恨他。

我又问他:你平时爱打小弟弟,他会怎么想?大儿子回答:他也不高兴,也恨我。

从此以后,老大的错误就改了一些。

孩子的一些小聪明有时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一天,我和儿子在家里打扑克,下儿童棋。

他为了赢,有时故意犯规,有时任意改变规则。

我认为规则就是纪律,在家里就应该养成孩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一次下铁路棋时,他还差3格到北京(终点),他掷了个5,以前他知道,掷多了的该退后,他这次该退后2格,但他不退后。

他说:我们这次可以这样做。

我又指着规则叫他看,他偏要那样做。

我说:如果我这样不遵守规则,你同不同意?他说:不同意。

我又说:你和同学下棋,你这样做,同学会不会同意?他答:不同意。

我说:如果你这样,就会和同学闹矛盾,同学会叫你是小赖皮,不和你一起玩。

他一听,连忙说:好!好!好!我改!孩子大都有些爱玩不愿劳动,为了养成他们爱劳动的习惯,我经常安排孩子扫地,饭前饭后把凳子放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他有时虽然做了,却不负责,地还是脏的,凳子还是乱放着的,多次说教也不起作用。

有一天,我忙得满头大汗,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对他说:爸爸妈妈每天很忙,上班有很多工作要做,下班回到家里,要买米买菜,要煮饭炒菜,还要洗衣洗裤,你看我忙得满头大汗,你扫点地也不扫干净。

心理健康教案《换位思考》

心理健康教案《换位思考》

心理健康教案《换位思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换位思考”。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认识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提高同理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换位思考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换位思考的定义,认识到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提高同理心。

3. 引导学生运用换位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换位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重点:换位思考的定义、方法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案例视频。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换位思考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换位思考的意义。

2. 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换位思考的定义、方法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案例视频,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换位思考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经历,互相交流心得。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换位思考》2. 内容:换位思考的定义换位思考的方法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案例:小明和小红是同桌,一天,小红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心情很糟糕。

下课后,小明想安慰小红,但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请谈谈你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经历,以及它给你带来的启示。

2. 答案:作业二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拓展作业,让学生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教育笔记:我教孩子换位思考

教育笔记:我教孩子换位思考

教育笔记:我教孩子换位思考在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许多苦恼,抱怨和困惑。

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教导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我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工作中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曾经带的班里有几个调皮捣乱总爱搞破坏的孩子,尤其是,孩子们经常告他的状。

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他自己也很不开心,越是没人跟他玩,他就越想搞破坏,越是搞破坏越是没人跟他玩。

形成了恶性循坏。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种感觉是多么痛苦呀!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天,我把叫过来说:“,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吗?”“想,可是他们不跟我玩”“那你知不知道小朋友为什么不愿意和你玩呀!”“知道,我总弄坏他们的东西,还掐他们脸,谁叫他们不跟我玩的!”“哦,原来你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呀,可小朋友怎么知道你是这么想的呢?他们看到的是你总在做坏事,你想一想,要是别人把你的东西弄坏,掐你的脸,你愿意吗?”“不愿意”“那你愿意和破坏你东西的小朋友一起玩吗?”“不愿意”“所以,小朋友也不愿意跟你玩,你快跟他们道歉,他们一定会原谅你的。

”在我的帮助下,开始有小朋友玩了,他的破坏行为渐渐减少了,朋友也越来越多了。

换位思考的方法真的很奏效,我常常这样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不小心把碗打翻了,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不小心尿裤子了,你会说羞羞羞吗?如果·····”渐渐地连孩子们都会说这样的话。

“老师的话,你不听,如果你是老师,你喜欢这样的小朋友吗?”“你总是用手打人,如果有人打你,你高兴吗?”······换位思考教给孩子从小学会宽容,忍耐,团结。

如何与人相处,这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这比教给孩子知识技能更加重要的多!。

小学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方案《换位思考,学会理解》

小学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方案《换位思考,学会理解》

《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小学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方案活动目标:分析讨论并悟出对待每件事都要仔细分析,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与他人的顺利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场地:宽敞明亮教室或户外活动过程:一、做小游戏1、看词表演学生站成两排,后排同学与前排同学面对面。

教师站在后排学生身后,向前排同学出示词语卡片。

抓耳挠腮、哑口无言、踱来踱去、目不转睛、手舞足蹈、喜笑颜开、愁眉不展……前排学生作为不能说话,作为表演者,表演词语情景,尽可能让对面同学猜出来。

每次最先猜出的同学可获得一颗糖果奖励。

2、引导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表演者应该怎样表演才能让对方很好地做出正确的动作。

做动作的同学最希望对方做什么?由此引出本次团体辅导主题,得出什么是“换位思考,学会理解”。

师:刚才游戏中,表现最亮眼的“表演者”都具有一种不寻常的优秀能力——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二、分析事例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处理,怎样做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更好呢?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件往事吧。

1、往事再现:一天下雨,李晓欧(化名)帮老师到办公室拿作业本,由于着急,手一滑一摞作业本掉在了湿漉漉的地面上,干净的本子被雨水弄脏了。

回到教室后,部分同学与他吵了起来,责怪他把自己的本子弄脏了,他十分委屈,伤心得哭了。

2、集思广益:1、当时,如果你是李晓欧(化名)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你是本子被弄脏的同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2、为了和同学友好相处,怎样做最好,为什么?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学会互相理解,发表各自的看法。

师:遇到事情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理解他宽容他,这样,才会很好的处理事情,增进友谊,学会交往。

三、从心领悟生活学习中我们从不同角度看事物,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让我们在心灵驿站中去寻找吧。

心灵驿站:下面这些词是形容人与人交往中常用到的,请你选出两个喜欢的和两个不喜欢的,在小组中交流,说说为什么选它。

换位思考心理健康课教案(6篇)

换位思考心理健康课教案(6篇)

换位思考心理健康课教案(6篇)《在家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2、熟悉1种笔画“丶”和8个偏旁“氵、扌、纟、火、礻、日、辶、?”。

3、学做敬重长辈,喜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难点:认字写字,认记8个常新偏旁的”生字教具预备:生字部件卡、学具盒第一课时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快翻开你们面前的宝盒,看看里面都装了什么?2、学生自由活动,通过触摸、观看、沟通,初步熟悉电视、电话等物品。

二、反复引导,认读词语1、教师引导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熟悉了那些物品了吗?能借助模型上的文字大专读出它们的名字吗?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认读物品名称。

3、全班沟通。

4、教师点拨指导字音难点。

如:“沙、纸、视(翘舌音)”,“送”(平舌音),“灯”(后鼻音)5、齐读词语。

三、自主探究,识记字形1、读词语,找出词语中的8个生字。

2、小组合作,识记汉字。

3、反应: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的?4、全班沟通,引导学生通过用熟字拼一拼、部件拼一拼的方法来识记。

⑴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半边你见过?沙--氵,少;学习偏旁三点水“氵”。

报--扌,报;学习偏旁提手旁“扌”。

灯—火,丁;学习偏旁火字旁“火”。

视--礻,见;学习偏旁示字旁“礻”。

⑵其余的生字用什么方法记住呢?台:“云,去”的下半部放上面,下面放“口”电:从“日”加一笔,就是“电”。

纸:学习新偏旁“纟”(绞丝旁)与织物有关,留意右边局部。

5、用新学的生字组词。

词语接龙,比一比,哪一组接得长。

四、学习生字“上、下”1、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留意横笔与竖笔的接触点,是在横笔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字体的均匀。

2、熟悉笔画“丶”,写点时,起笔轻,落笔重,有头有肚不要象根棍子。

3、找准压线笔。

“上、下”的竖均在竖中线上。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察。

6、用“上、下”口头组词。

五、布置作业读一读、说一说:沙发台灯洗衣机电话书架报纸电视电冰箱在家里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在家里》是人教版试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的第3课,是表现现实生活的一课,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严密结合在一起。

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五点建议让你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五点建议让你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要认识到,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是老师认真履行职责的表现。

合理的赏识可以给学生极大的促进,恰如其分的批评也能促使学生改正错误。

家长对学校、老师的各种教育举措,不要断然排斥,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心。

你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不仅能让你和学校的关系更近,和老师成为朋友,也能让你的孩子感觉到你的关心。

那么,到底要如何才能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对您有所帮助:一:增进理解,多加沟通有时候家长想要和老师沟通,但是不知道应该问老师什么问题。

所以在沟通前,家长要做的是先了解自己最需要沟通的事。

二:放松心态调整自己认知想要做到放松,我们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认知,相信老师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其次,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做到冷静对待;最后,要积极行动,大方自信地去见老师,用平等的态度跟老师交流。

三:选择自己擅长的沟通方式四:坦诚沟通,达成共识首先,客观地陈述孩子的情况,给老师提供详细的信息,甚至可以准备一份问题列表;接着,向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请老师谈谈孩子的现状,说说他的感受;其次,双方共同研究问题,找出真正的原因,商量合作解决的办法。

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跟老师沟通时,我们需要牢记三个“不要”: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歪曲事实,不要人身攻击。

如果感觉到自己要发火了,可以赶紧用深呼吸或者是喝水的方法,转移注意力。

良好的沟通需要理性做基础,心平气和地进行对话,才能解决问题。

在沟通中,最重要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佳妙方。

口才星致力于让中国孩子领悟口才的艺术,通过“教、学、练、测、评”的专业学习闭环,结合播音、主持、演讲、辩论、采访、报道、故事、儿歌、相声、小品、快板、双簧、即兴表演、思维导图等丰富的教学形式,让专业兴趣化。

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快乐。

教育笔记: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教育笔记: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教育笔记: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建构游戏时间已过半,突然将自己搭好的一座房子推倒,“哈哈,倒了!”然后又迅速的将积木搭回原来的样子,并用手掌一推“哈哈,又倒了”他又笑的呵呵的,旁边的女孩子埋怨他:“啊呀,你走开!你在搞破坏,不要影响我们!”但是,仍旧重复着自己的破坏式玩法,推倒,搭建,再推倒重建,每次推倒后便手舞足蹈地大笑……对于这种行为,我通常会及时制止并且批评他不够认真,不爱惜玩具,甚至会停止他的游戏,让他反思自己的错误,但《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

仔细品味推倒之后“笑”和“手舞足蹈”的情绪表现,我发现他在推倒搭建的动作中一次次控制着游戏的节奏与游戏进程,使他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自我认同感,也许是这种美妙的感觉让他觉得非常有趣,也激励着他乐此不疲的重复推倒搭建的动作,对于他而言这样的活动可能是有意义的。

但是对于这种游戏的方式影响到了其他小朋友,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教育方法解决。

通过仔细“品味”,我认为遇到这类问题,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让其认识到自己的游戏行为不能影响到别人的活动,引导幼儿在与同伴共同的游戏时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如何接受他人的合理要求。

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是一项关键的能力。

换位思考是指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他人的视角来理解和感受事物。

这种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还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培养观察力换位思考首先要求孩子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只有观察到细节,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例如,在公园或者街上,可以让孩子观察周围的人群、建筑物、景物等,然后向他们提问,鼓励他们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启发思维换位思考需要孩子具备灵活思维和想象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启发式问题来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例如,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个故事情节,然后让他们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出发,讨论每个角色的感受和想法。

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孩子意识到不同角色的思维方式不同,培养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分享情感换位思考还要求孩子能够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感。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人的情感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支持。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模拟他人的情感和处境,让他们亲身体验他人的情感,培养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四、解决冲突在日常的交往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冲突和矛盾。

帮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当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思考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然后,指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

五、身教除了以上方法,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我们应该成为孩子学习换位思考的榜样。

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我们要注重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要积极倾听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只有我们自己具备了换位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影响孩子。

总结起来,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换位思考一、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初中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缺乏换位思考的习惯,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的感受摆在第一位,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为此,本活动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因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同时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对方可接受的方式去交往,从而建立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因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态度会有所不同。

懂得换位思考将有助于人际的沟通、矛盾的化解。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能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从而提升个人交际能力,避免人际冲突的发生。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尊重他人的看法,感受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缺乏换位思考的习惯,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的感受摆在第一位,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非常突出的是以自我为中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次教学设计从全年级开学初的心理档案总体结果导入,引出问题,再利用一张视焦图引发学生思考“换位”的效果,让学生体验换位思考。

再通过一个“水果实验”,真实地呈现水果,激发学生积极性,学生的积极参与体验,感受比较深,能够有感而发地分享自己的看法。

此时再透过故事进一步加深对换位思考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索出换位思考的具体操作步骤:三个前提四个步骤。

学习了方法后要懂得指导实际问题,于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每组讨论不同的情境,共同练习换位思考的方法步骤。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能学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看法,感受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六、教学形式:1.心理游戏法2. 故事法3. 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心理调查齐关注把学生心理健康测验,对人焦虑这个量表中的数据展示给学生,结合与家人、与老师、与同学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际关系。

换位思考教案

换位思考教案

人际交往——换位思考一、设计理念“换位思考”,即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心理。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缺乏换位思考的习惯,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的感受摆在第一位,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为此,本活动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因看待事物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同时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建立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认识到每个人因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态度会有所不同。

懂得换位思考将有助于人际的沟通、矛盾的化解。

2. 情感目标:感受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困难3.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同理,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从而提升个人交际能力,避免人际冲突。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难点:学会换位思考的技巧,并且会在实践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处理好人际关系四、教学时间及教具1课时40min;草稿纸、ppt、多媒体教室、相关视频五、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讲授法、心理体验法、讨论法六:教学对象高一年级七、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时间5分钟)上课前老师简单说下心理课堂参与要求:多举手,只谈自己,不评价别人,当别人说话时,认真听,并用眼神和拍手的方式表式赞同、鼓励和感谢。

(课件展示课堂公约)先用3分钟时间播放女儿与母亲冲突视频:母亲偷看女儿的信,知道女儿谈恋爱,与女儿发生矛盾和争吵。

视频播放完,教师提问:1、你感觉自己理解故事中的谁?2、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你能理解她啊?3、有能理解妈妈的吗?4、你猜她的想法是什么呢?5、那谁得比较有道理?生:两个都有道理。

师: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这个问题,是很难判断谁对谁错,那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人际交往主题的心理换位。

设计意图:运用播放视频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安静下来。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如果每个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我们的沟通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换位思考,让心靠近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换位思考,让心靠近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换位思考,让心靠近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认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含义及重要性2. 换位思考在生活中的应用3. 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4. 换位思考在解决矛盾和冲突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案例素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案例,引出换位思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换位思考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典型的案例,从中体会换位思考的意义和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换位思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六、板书设计1. 换位思考,让心靠近2. 主体部分:换位思考的含义、重要性、方法与技巧、在解决矛盾和冲突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换位思考的感悟。

2. 设计一道关于换位思考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换位思考,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与换位思考相关的故事,例如“盲人摸象”,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是这个故事中的盲人,你会怎样描述大象?”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度。

换位思考教学设计(推荐9篇)

换位思考教学设计(推荐9篇)

换位思考教学设计(推荐9篇)换位思考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

4、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过程与方法: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学生排练小品,布置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上网、看书、询问长辈等)收集与人为善、理解和宽容他人的事例,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准备。

课堂上,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活动情境,如表演小品、讲述故事、开展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体验中感受理解他人,善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处世之道,并且把这种感受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

教学方法本课内容的教学,主要采取学生探究、教师点拨的互动教学模式。

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本课内容涉及的题材,要让学生广泛收集;课内教学突出学生的活动、体验和反思。

课外要求学生身体力行。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品表演、相关事例和故事教师准备:小品或游戏的道具;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各种方法,导入新课。

1、建议一:创设情境,小品导入。

(小品可以是书上的《取绰号》的小品,也可以是教师自编的,如《一支笔的“风波”》2、建议二:列举事例导入。

可以是教师列举生活实例,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然后引导他们正确规因,提出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建议三:启发导入。

由教师讲述《电梯里的镜子》的故事,启发学生,引出课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教孩子换位思考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当班主任最头疼的莫过于处理学生间鸡毛蒜皮的纠纷了。

这些纠纷说大不大,没什么原则性问题;说小却也不小,它影响学生情绪,破坏团结,耗费班主任的时间与精力。

面对此类纠纷,如果班主任直接判定谁是谁非,学生往往认为老师偏袒对方。

所以我通常采取的对策是“把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一般采取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先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自己讲述事情的经过。

开始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且情绪都较激动,但通过倾诉和老师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激动情绪已得到了相对缓解。

第二步:问学生觉得对方错在什么地方。

这时学生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必然程序,也是为下一步做必要的铺垫。

第三步:紧接着问学生“如果你是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事”。

这时老师又把球踢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了。

当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时,往往开始意识到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和自己的偏颇,对自己的行为已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第四步:问学生如果他是你,他该怎么办。

当把对方换成自己后,经过进一步的换位思考,这时学生已经能较全面地考虑双方的需要,理解或谅解对方的行为。

第五步:问学生如果他是老师,应怎么解决这事。

这时学生往往已经不生气了,大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纠纷已经不了了之。

这时老师可以再趁热打铁,教他们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妥善处理日常纠纷
和矛盾。

老师的理解和倾听,不仅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纠纷,且让他们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培养辨证思维,学会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日常纠纷,让学生在解决纠纷中不断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