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范文

《2024年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范文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对于支持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这也导致了部分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

乌海市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其经济转型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以乌海市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进行研究。

二、乌海市经济现状及挑战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长期以来,煤炭产业一直是乌海市的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凸显。

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就业结构调整困难,这些问题给乌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在乌海市经济转型中的应用系统动力学是一种定量化、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来研究系统的动态行为和变化规律。

在乌海市经济转型中,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乌海市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揭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和阻力,为制定经济转型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四、乌海市经济转型的路径与策略(一)路径选择针对乌海市的经济现状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经济转型路径: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产业;二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这些路径,逐步实现从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向现代经济型城市的转型。

(二)策略制定1.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2.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乌海市经济转型的模拟与评估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乌海市经济转型进行模拟和评估。

《乌海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范文

《乌海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范文

《乌海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乌海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经济发展一直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乌海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研究乌海市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乌海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乌海市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乌海市以其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等资源而著称,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一直是该市的主导产业。

然而,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得乌海市在资源枯竭、市场需求变化等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同时,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乌海市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乌海市必须进行转型发展。

首先,转型发展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转型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等模式,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乌海市转型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乌海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包括:一是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二是人才短缺,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支撑;三是资金短缺,转型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四是环境治理压力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理。

五、乌海市转型发展的策略与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及挑战,乌海市应采取以下策略与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对资源的依赖。

2. 引进和培养人才。

通过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产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本地人才的素质和技能。

3. 加大资金投入。

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融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产业的转型和发展。

乌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与思考

乌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与思考

产业结 构变化情况来看 , 第 二产业 在三次产 业 中的比重最 高, 在经济增 长 中占绝对 主导地位 , 但存 在着 由低 到高 , 再
由高变低 的过程 , 第 三产 业 比重变化 存在 由高 到低 , 再 由
低 到高 的转变过 程 。而第一 产业 比重 大大 落后 于周 边城 市, 这是 由乌海市特殊 的市域范 围和市 民结 构决定 的 。总
种主要是 国内较为紧缺 的优质焦煤 , 在 全 区 已 探 明 焦 煤 储 量 中 所 占 比重 为 6 0 %。 经过5 0 多年 的开发建设 , 已 动 用 了煤
炭储 量的 l 4 亿吨 , 占总储量 的一 半 , 再 剔除 城市 和基 础设 施压 覆 、 煤 田 自燃等 因素 导致 的不可 利用储 量 , 实 际可利 用保有储 量为7 . 8 2 亿吨, 按6 5 %的矿 山 回采率计 算 , 保有可 采储 量仅为5 . O 9 亿吨, 可 以说煤 炭资源 已趋于枯竭 。 ( 二) 产业 结构单一 , 环境 承载能力有 限 乌海市产业 结构单一 , 其 经济发 展离不 开对煤 炭资源 的开发及利用 , 且 三次产业结 构 中最 为重要 的部分是 煤炭
全 区 占有 相 当 比重 。
( 三) 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 结 构
海市 的经济发 展对资源 的依赖性很 高 , 且接续 替代 产业发
展较为滞后 ,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 2 0 1 1 年 ,乌 海市 已被 国家 列 为第 三批资 源枯 竭 型城 市。 截 至2 0 1 0 年底 , 乌海 市累计查 明煤炭储量 3 6 . 0 3 亿吨, 煤
从1 . 8 2 : 5 7 . 8 3 : 4 0 . 3 5 调 整到2 . 3 1 : 6 0 . 9 0 : 3 6 . 7 9 ,即 三 次 产 业 投

对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对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对乌海市四⼤⽀柱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对乌海市四⼤⽀柱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能源、建材、化⼯、冶⾦是我市四⼤⽀柱产业,2010年其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业增加值的98.3%。

为及时了解掌握⽬前四⼤⽀柱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优质服务,我们组成调研组深⼊企业进⾏了调查研究。

⼀、乌海市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乌海市作为内蒙古⾃治区重要的能源⽣产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龙头作⽤⽇益显现。

以煤焦电⼒为主的能源产业不断增强,带动了⼤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撑着乌海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

(⼀)能源产业发展状况我市能源产业主要有煤炭、炼焦及电⼒⽣产三⼤产业集群。

近年来,通过对⽣产能⼒低于30万吨、储量低于600万吨的所有地⽅煤矿全部关闭,10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全部关停,关闭⼩⽕电机组31.3万千⽡等举措,进⾏资源整合,构筑起能源产业发展新优势。

1、规模不断壮⼤。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业企业中能源企业64户,其中煤炭企业43户,炼焦企业12户,电⼒企业9户。

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973. 4万吨,洗煤3093.2万吨,焦炭631.4万吨,其他焦化产品25.6万吨,焦炉煤⽓4.3亿⽴⽅⽶,发电量121.6亿千⽡时。

从资产规模看,到11⽉末能源⽣产企业资产总计达到418.4亿元,⽐上年增长23.5%,占规模以上⼯业全部资产的64.4%。

从⽣产能⼒看,到2010年末,已形成年产原煤3064万吨,焦炭136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41万千⽡的⽣产能⼒。

2、⽣产快速增长。

2010年,能源⽣产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业企业的78%,占GDP总量的46.9%,同⽐增长32.3%,⽐规上⼯业增速⾼7.2个百分点。

拉动规上⼯业、GDP分别增长23.6、10.8个百分点。

3、效益稳步提升。

到2010年11⽉末,能源⽣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实现利润、上缴税⾦分别达274.3亿元、13.5亿元、22亿元,同⽐增长59%、40.6%、17.6%,占全部规模以上⼯业的59.5%、63.4%、79.8%;全部从业⼈员年平均⼈数为41869⼈,同⽐增长6.4%,占全部规模以上⼯业的63.4%。

乌海市培育产业集群问题初探

乌海市培育产业集群问题初探

乌海市培育产业集群问题初探【摘要】乌海市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与周边的地区有相同的资源禀赋和便利的交通,有形成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技术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乌海市的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部分产业已有了产业集群的雏形,但问题同样存在。

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和乌海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乌海市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提出一些想法。

【关键词】产业集群乌海市现状乌海市是一座依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工业新城,工业经济始终扮演着主旋律的角色。

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等四大支柱产业,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煤-电-特色冶金一体化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模式初步形成,为我市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创造了良好条件,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建巿三十年来,乌海在国家发展方略政策指导下,不断转变发展观念,调整产业结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市的发展道路,开始出现产业集群的雏形,但由于受观念意识.制度政策环境以及区域协作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市的产业集群还存在一些问题。

1.乌海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1.1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我市虽然也零星散布着一些历史形成的集群,如海南工业园区内的神华乌海煤焦化项目,乌达工业园区内的海吉氯碱工程等,但这些基本上是靠国家投资丶依赖区外要素推动形成的,而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产业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1.2产业链缺损,没有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o我市的工业体系基本上是在”三线”时期以作为全国的能源丶原材料基地丶在国家重点投资推动下而建设而成的。

这种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导致我市工业结构畸形,产业链缺损严重。

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超出全国平均水平,重型化倾向非常明显;在重工业内部,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同样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乌海市煤焦行业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乌海市煤焦行业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关键词 : 煤 焦行 业 金 融 支持 煤 炭 资 源


乌海市煤 焦行 业发展 现状
焦油深加工有 效分离 、 提纯轻油 、 洗油 、 工 业 萘、 反蒸油 、 改质 沥 青 、 中温 沥 青 等产 品 , 利 用 煤 焦油 生产炭 黑等 产 品。 1 . 甲醇 : 已形 成 产 能 3 0万 吨 , 即 神华 乌 海
公司。另外 自治区已审批焦化 甲醇项 目 7 个, 总规模 1 1 0万吨 , 未开工 建设 。 2 . 煤焦 油 加 工 : 已形成 产 能 6 0万 吨 , 神华
乌海 公 司和 乌 海 黑 猫 炭 黑 公 司在 西 来 峰工 业 区分别 建 有 3 0万 吨 / 年生 产装 置 ( 1 5 ×2 ) 。主 要 产 品有 轻 油 、 脱 酚酚 油 、 苯酚 、 邻 位 甲酚 、 间 对 甲酚 、 二 甲酚 、 工业 萘 、 洗油 、 燃料油 、 炭 黑
金 融 服 务
乌海市煤焦行业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问 题研究
中国人 民银行乌海市 中心支行课题组
内容摘要 : 乌海市有 着丰富的煤 炭资源 , 以焦煤 为主 的煤 炭资源是发展 煤焦行业的主要优势 , 经过
多 年 的发展 , 煤 焦化工 已是乌海 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在 自治区乃至 国内市场都 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 来,
( 一) 煤 焦行 业在 乌 海 经济 发展 中的 地位 。
乌海市 的煤焦行业起 步于上世 纪 9 0年代初 。近


广

年来 ,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 , 乌海市的煤焦行业 有 了长 足发展 , 在一定 意义 上 , 煤 焦行业 代表 了 乌海 市工 业 经济 发展 的总体 水 平 和发 展方 向 。 煤焦 产业 不 仅是 乌海 市 四大 支 柱产 业 之 一 , 而 且乌海市成 为 自治 区重 要的煤焦化 工基地 。 ( 二) 乌 海 市现 有煤 焦企业 分 布 、 生产 能力 及项 目建设 情 况。截 至 2 0 1 3年 6月末 , 全市 共 建成 投产 百万 吨级 焦化 企业 1 1 户 ,产能 1 4 5 0 万 吨。 在 建项 目 2项 , 产能 3 5 0万 吨 。已批 复拟 建设 项 目 6项 , 产能 7 0 0万 吨 。项 目全 部 建 成 后, 产 能可 达 2 5 0 0万 吨。 ( 三) 焦化 产品 回收及 综合利 用情 况。炼 焦 企 业 在炼 焦 过 程 中 , 除 了得 到焦 炭 , 同时 还 会 获得 焦 炉煤 气 、 煤焦 油 、 粗 苯和 其 它化 学 产 品 。 焦炉 煤 气作 为洁净 的气 体燃 料 ,可用 于 水泥 、 建材 、 耐 火 材料 等 。 目前全 市 焦化 企 业所 产 生 的焦炉煤 气 已全 部 得到 利用 , 其 它化 学产 品如 煤焦 油 、 粗苯 、 硫 铵等部 分也 被 回收利用 。开发 焦 炉煤 气 、 煤焦 油 等产 品的综 合 利用 是煤 焦 化 工延 长产 业链 , 实 现可 持续 发展 的重要 环节 。 ( 四) 化产延伸规划情况。《 乌海市国民经 济 和社会 发 展 “ 十 二 五” 规划 纲 要 》规 划 , 到 2 0 1 5年全 市焦 炭产量 达 到 3 0 0 0万 吨 。化 产综 合 利用 ,一是 用焦 炉煤 气 合成 甲醇 的产 业链 , 重 点发 展 甲醛 、 多 聚 甲醛 、 乙酸 乙酯 、 醋 酸 乙烯 等 系列产 品 。二是 用焦炉 煤气 合成烯 烃 的产业 链, 重点发展烯烃制聚乙烯 、 聚丙烯等高分子 材 料 。三 是 以煤焦 油 为原 料 的产 业链 , 通 过煤

《2024年乌海市金融监管体系现状及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乌海市金融监管体系现状及问题研究》范文

《乌海市金融监管体系现状及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乌海市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城市,其金融监管体系的运行状态对于保障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乌海市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乌海市金融监管体系提供参考。

二、乌海市金融监管体系现状(一)监管机构乌海市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乌海监管局等。

这些机构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监管制度乌海市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涵盖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多个领域。

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管。

(三)监管方式乌海市金融监管方式多样,包括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种形式。

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式,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和风险状况进行全面监控。

三、乌海市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一)监管力量不足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乌海市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着人员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监管力度不够,难以全面覆盖所有金融机构和业务领域。

(二)监管制度不完善部分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法律空白和制度漏洞,导致监管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

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防控能力较弱。

(三)跨部门协同机制有待加强乌海市金融监管涉及多个部门,跨部门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有待提高,以实现全面、有效的金融监管。

四、完善乌海市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一)加强监管力量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二)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填补法律空白和制度漏洞。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三)加强跨部门协同机制建设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联合检查和联合执法等合作方式。

同时,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乌海市发展工业经济的问题和对策

乌海市发展工业经济的问题和对策
。 。
大 生 产效 益 受 到较 大影 响
工 业 强 市 的突破 口 关 键点

首 先应 该 在重 点 领域研 究 更

六 是经 济结 构 与周 边 地 区 雷 同 竞 争 压 力 大
、 、

新 储备


批 招 商项 目 进



步 充 实 项 目库 为 招 商 引 资 打
, ,
相 邻 地 区 资 源 项 目 市 场 的 竞 争 目趋 激 烈 在 区 域 经 济 中
炼 铁 企 业 将 面 临 被 淘 汰 关 闭 的 危 险 ;建 材 行 业 特别 是水泥 企业 的新工 艺不 足三 成 企 业 用 于

不 足 4 0 % 电 力 企 业 不 能满 负荷 生 产
窝电 现

象 产 生 ;焦 炭 企 业


半 以上 处 于 开 工 不 足或半

技 术 更 新 改 造 的投 入 过 低

济 发 展 的 制 约 日趋 显 现

目前 乌 海 市 已 探 明 的

明 显 没 有大 型 的集 团龙头 企 业 工 业 规模 水 平 也 呈 缓 慢增 长之 势

煤 炭 资源储量 仅 为2 4 9 7 亿 吨
保 有 储 量 10

43

从 现 有 工 业 企 业 的组 织
亿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果按 十




量 低 ;电 力 企 业 装 机 容 量 普 遍 较 小 单 位 能 耗

是 受 国家宏 观 调控 影 响 明显

乌海产业发展方面

乌海产业发展方面

乌海产业发展方面乌海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近年来,乌海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乌海产业发展的角度,探讨其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乌海产业发展的现状乌海市以煤炭、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乌海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开采和煤化工产业一度是乌海的支柱产业。

同时,乌海市还发展了一批重点企业,如乌海石化、乌海煤化工、乌海电厂等,这些企业在乌海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乌海产业发展的问题尽管乌海市在煤炭、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乌海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于传统的能源和化工产业,缺乏多元化的发展。

其次,乌海市的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乌海市的人才资源相对匮乏,高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三、乌海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乌海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方向和举措。

首先,乌海市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

其次,乌海市将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同时,乌海市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乌海发展。

四、乌海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乌海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首先,乌海市地处内蒙古资源富集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这为乌海的能源和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其次,乌海市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上,具备了发展对外贸易和开展国际合作的优势。

然而,乌海市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需要在产业发展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五、乌海产业发展的展望随着乌海市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乌海的产业发展有望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乌海市将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乌海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对乌海市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

对乌海市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

国家定额 , P V C行业综 合能耗达到 1 5 1 . 1 千 克标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吨, 烧碱 行业综合 能耗 3 7 2 千克标煤 , 吨, 而且环
及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一直以焦炭生产的煤气 、 焦油 、
粗苯等的深加工为主要方向 ,做好氯碱化工产业链 条延伸 ,做到煤化工和氯碱化工 、硅化工的交融互
理, 这些项 目从矿 石开采 到煅烧 、 电石 、 烧碱 、 P V C
7 5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和年产 1 2 0 万吨P V C及下游
近5 0 种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规模 。 2 0 1 4 年化工规模以
上企业 3 2户 , 占规模 以上 企 业 比重 2 1 %, 化 工 企业
及 深加 工 、 电石渣制水泥及 电厂项 目, 形成一条完

化工产业总体发展现状
中, 东源科技有 限公 司年产 1 0万 吨 l , 4 一丁二 醇项
目具备投产条件 , 主要 以电石和 甲醇为主要原料生 产 1 , 4 一丁二醇。 ( 三) 精细化 工初见成效。近几年 , 随着产业转
( 一) 煤焦化工持 续发展 。 乌海市作 为以煤炭为
主要资源 的资源型城 市 , 煤焦化工一直是乌海市化 工产业中重要 的部分。 截至 2 0 1 4年 , 建成煤焦油加 工处理能力 9 0万吨 , 分别是神华乌海能源 3 0万吨 / 年 煤焦油加工生产装置 、 三兴化工 3 0万吨 , 年煤
方米 ; 另外 , 宝化万辰 l O 万吨苯加氢项 目在建。 ( 二) 氯碱化 工成果显著 。 氯碱化工企业技术水
吨氯乙酸等农药 中间体 以及精细 化工研发 中心项
平 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 装 置工艺先进 , 设备安全 可

乌海产业发展方面

乌海产业发展方面

乌海产业发展方面一、引言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以煤炭资源为主导的城市。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乌海市自身发展的需要,乌海市正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本文将探讨乌海市在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乌海产业发展的现状2.1 主导产业乌海市的主导产业是煤炭、化工和装备制造业。

煤炭产业是乌海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也存在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化工和装备制造业在乌海市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乌海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乌海市的产业结构过于依赖煤炭资源,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乌海市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乌海产业发展的问题3.1 资源依赖问题乌海市长期以来过于依赖煤炭资源,导致资源消耗过快,煤炭产业面临资源枯竭的风险。

乌海市需要寻找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3.2 产业结构单一问题乌海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煤炭、化工和装备制造业。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乌海市的经济容易受到行业周期的影响,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动力。

3.3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乌海市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这导致乌海市的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难以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4 人才流失问题乌海市的人才流失问题也比较严重。

由于乌海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机会,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择到其他地区发展,导致乌海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四、乌海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4.1 发展新兴产业乌海市应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

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较低的资源消耗,可以带动乌海市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4.2 加强技术创新乌海市应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乌海市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乌海市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Z h i f u j i n g y a n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十九大以来,乌海市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的目标要求,立足地区实际,走“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本文在大量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乌海市产业振兴实施路径的政策启示。

乌海市产业振兴的路径应是:建立健全产业振兴体制机制;分类谋划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

其中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解决乡村内生性发展问题的基本前提。

十九大以来,乌海市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的目标要求,结合乌海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实际,走“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本文在大量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乌海市产业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对于乌海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乌海市产业振兴情况1、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依托自治区葡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开展葡萄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通过架型改造、节水灌溉、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等技术实现葡萄产业提质增效,2018年至今,全市葡萄提质增效示范面积达1万余亩。

2020年新植葡萄面积739亩,葡萄品种改造、补植面积410亩。

围绕“菜篮子”工程建设,积极推动海南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项目实施,已完成54栋温室建设任务,年底第一批蔬菜可成熟上市。

2、加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工作力度制定印发了《乌海市2020年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近333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企业1311家次,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共1020张,截至目前乌海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突发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乌海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乌海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乌海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丰富的煤、石灰石等资源既有力地支撑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

面对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经济,导致全市资源环境恶化的实际,近几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在编制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加大节能降耗力度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一)循环经济链条初具规模。

围绕煤、电、石灰石、硅石等优势矿产资源,我市现总体上形成了三条主要产业链:煤焦化产业链、氯碱化工产业链、新型材料产业链。

此外,围绕着三条产业链的上下游及其他副产品而衍生出的一些短小型、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业链,如利用园区内产出的氯气、烧碱制造消毒剂;利用煤焦油生产炭黑等。

201 0年全市规模以上煤焦行业总产值比重为55%,化工行业总产值比重为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总产值比重占3%。

1、煤焦化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主要集中在海南经济开发区,代表企业是神华乌海能源和黄河工贸集团.在煤焦化产业链方面,2010年全市已形成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54家,炼焦企业12家,化工企业37家。

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形成年产3000万吨原煤、4620万吨洗煤、1400万吨焦炭、30万吨甲醇、15万吨煤焦油、16万吨炭黑、3.6万吨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为我市建设煤化工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年的工业重点项目中,华油天然气公司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双清精细化工公司的丙炔醇及系列产品项目、阳光碳素公司的电极糊项目、宏阳焦化的甲醇等续建和新建项目都将为煤焦化产业链的巩固、延长发挥作用。

2、氯碱化工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乌达经济开发区,代表企业为君正宜化和乌海化工,产业链目前延伸.2010年全市已形成170万吨的电石生产能力、120万吨的PVC生产能力、6 00万吨的水泥生产能力、115万吨的烧碱生产能力。

特点:实现了企业内循环和企业间循环这条产业链主要围绕PVC展开,通过利用我市丰富的石灰石资源,配合从周边地区外购的蓝炭,烧制成电石,再利用电石和阿盟、青海等地外购的原盐生产出PVC。

应用文-乌海市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应用文-乌海市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乌海市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是乌海市的支柱产业,代表了乌海市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调研,对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调研;现状;问题一、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概况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乌海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工业。2006年6月末,乌海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28.7%.-34.40%,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在乌海显现。煤炭电力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支撑着乌海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化学工业以煤化工、氯碱化工为主,有机化工、日用化工和硅化工为辅,共5大体系50多个产品;冶金工业以生产焦炭、炼铁和硅铁为主,形成焦炭生产能力550万吨/年,炼铁生产能力86万吨/年,硅铁生产能力20万吨/年;建材行业已形成生产规模的主要是水泥和玻璃行业,水泥年生产能力近400万吨,玻璃年生产能力为367万重量箱。1—6月份,乌海市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四大行业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3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实现利税5.53亿元,占全市利税总额的89.7%;完成工业总产值65.0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1%;同比增长分别为32.35%、-14.25%、56.95%,初步形成了煤—电—化工、煤—焦—化工、煤—电—特色冶金的格局。二、金融支持情况2006年6月末,乌海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7.44亿元,比年初增加11.82亿元,增长12.36%,其中:煤电行业贷款余额31.0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8.89%;化工行业贷款余额3.77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51%;冶金行业的贷款余额为4.90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4.56%;建材行业的贷款余额为11.98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1.15%。四大行业贷款余额合计51.69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48.11%;如果再加上票据融资13.86亿元,则四大行业贷款余额占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61.01%。三、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业缺乏统筹规划,导致企业的发展无序。各级政府都有招商引资任务,都可以审批立项,导致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如2005年关停的32户焦化企业,审批部门分别为计委、经委、发改委、乡镇企业局等。由于审批条件逐级放宽,门槛儿逐步降低,一些工艺技术水平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污染严重的小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被引了进来,引进后又疏于,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致使乌海市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环境压力大,成为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对象。(二)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明显。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乌海市的煤焦企业和高载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创。关闭小企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放慢,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收入形势严峻。高载能企业开工率不足40%,电力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窝电”现象产生;焦炭企业一半以上处于开工不足或半停产状态,焦炭产量同比下降明显,行业效益出现滑坡。(三)产业链短,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技术装备落后。在乌海,除了两大矿业公司实现了煤炭化开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中等水平以外,其余地方煤矿全部采用传统的巷柱式开采,技术装备简单,工艺落后,回率不足20%;煤炭洗选、加工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电力企业装机容量普遍较小、单位能耗较高;化工产品以电石、氯碱等初级化工产品为主,能够有效控制排放、资源综合利用比较充分的大型密闭式矿热炉的生产能力只占总能力的5%左右;1—5万吨的内燃式矿热炉的生产能力约占65%;小于1万吨和敞开式电石炉的生产能力占30%左右;按照国家政策,乌海市冶金行业现有的17家20万吨以上的焦化企业、8家炼铁企业的9台高炉无1家符合条件,焦化、炼铁企业将面临被淘汰关闭的危险;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企业的新工艺不足三成,企业用于技术更新、改造的投入过低。(四)企业小而散,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形成集约化、集团化的规模优势。乌海市现有年产30万吨以上小煤矿23座,煤炭洗选企业59处,20万吨以上的焦化企业17户,实际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的焦化企业只有一家。3万吨以下的硅铁企业27户,10万吨左右的炼铁企业8家,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下的小水泥6家。36家电石企业,产量超过10万吨的仅1家,其余均在5万吨以下。氯碱企业烧碱规模年均产量4.5万吨,低于全国6万吨的平均水平。电力企业装机不足10万千瓦的有8家。由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过短,基本上处在“卖资源”的阶段。(五)资金短缺,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除煤电行业外,金融机构对化工、冶金、建材行业的支持力度较小。原因是化工行业中的电石化工、冶金。建材属高耗能产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政策限制投入的产业。由于金融支持不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乌海市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乌海市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9年9月下半月刊乌海市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梁勤芳乌海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旅游业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行业规划不完善等。

因此,要从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制订合理的旅游行业规划等方面采取措施。

本文就乌海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乌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引言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人称它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西北风情特色。

乌海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素有“葡萄之乡”“黄河明珠”“沙漠绿洲”“乌金之海”“书法之城”等美称。

旅游业发展给乌海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丰富了城市内涵,是乌海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势必是乌海市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

但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及阻碍,下面本文对乌海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来相应对策。

一、乌海市旅游业发展概况(一)旅游市场和规模日趋扩大根据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2018年1-3月,乌海市接待旅游者约69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4.64亿元,同比增长21%;2018年1-7月,乌海市接待旅游者约197.6万人次,同比增长39.25%,实现旅游总收入约39.74亿元,同比增长38%。

根据表1可以看出,乌海市旅游业游客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呈现出年年上升趋势,2018年游客接待人数是2011年的3倍,旅游总收入翻了好几倍。

这表明乌海市旅游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呈不断扩大趋势,近期,旅游行业的消费群体正在形成,而且在继续扩大,组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旅游需求和消费市场。

表1 乌海市旅游业游客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份旅游接待总人数/万人次游客增长率/%旅游总收入/亿元收入增长率/% 2011109.7717.614.1122.02012129.5518.016.5617.32013145.612.420.3522.92014164.2212.825.8727.12015184.8812.632.9427.42016209.6413.3940.5623.022017293.039.063.057.02018352.020.076.017.5资料来源:高嘉敏.乌海市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14.(二)旅游景观因地制宜,发挥独特优势乌海市地处内蒙古西部地区,西接阿拉善盟,拥有大量的沙漠资源,金沙湾生态旅游区是以沙漠项目为主的一个景区,包括骑骆驼、滑沙等,金沙湾生态旅游区是AAAA级旅游景区。

乌海市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乌海市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题。 ( 二) 产 业 层 次较 低
发展新 兴产业 , 必须要有高技术人才作支撑 。近几年 , 我市 培养 和 引进 了一些硕士 、 博士 研究生 , 但 由于企业对人 才培 养和引进 重视 不 够, 激励 机制 、 人才培养 、 流动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不健全 , 高端科 技 人才和 团队领 军人才严重缺乏 。同时 , 新兴 产业的研发 、 中试 、 产 品的 产业化生产和生产 中T艺 的改进等环节都需要大量 的资金投 入。就 目 前来看 , 单靠企业 自身 的投入和政府部 门的引导资金 , 很 难满 足创新发 展的需要。 目前 , 还没有形成多层次 、 多渠道资金投入机 制。加上企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工艺 、 管理企业 的意识不强 。 目前 , 我市在新 兴产业 方面主要是 以技术引进为主 , 消化 、 吸收 、 再创新 的能力较 差 , 没有 自己 的核心与关键技术 。 三、 推进我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思路 ( 一) 加强研究, 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可持续发展 1 、 研究解决新兴产业集群结构的“ 畸形” 问题 是避 免价值链低端 化 , 产业链 畸形化 。我 市要引进 的新 兴产业 不能处 于中低 档生产制造环节和产品价值链的低端 , 而是起点要高 ; 同 时, 要注意避免 “ 中间大 、 两头 小” 的这样 的菱 形组织结构 , 也 就是在生 产制造 环节要 有较 强的能力 , 而在研发方面 、 设计环节 以及市场营销策 略方 面 、 品牌 战略等方面较弱 。二是提高企业 的创新能力 。要避免技 术手 段的模仿化 和跟风式 的仿效 , 加强 自主创 新能力 。i是减弱企业 出现离散化的趋势 。加强新兴产业集群之间 的有机联 系和加 强专业 化

我市因煤而建 , 是一个资源型城 市 , 企业对资 源的依赖性较 强 , 虽 然 我们通过转 型升级发展 了 l , 4 一 丁二 醇 、 有机硅 、 炭黑 、 煤焦油深 加工 和精细化工 、 装备 制造及新材料 产业 , 但产业 总体 工艺简单 , 层次和附 加值较低 , 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 ( 三) 政 策机制不 完备 目前 , 运输成本 、 物流效率 、 产业配套 、 投资环境等 已经成为制约 因 素, 不能顺 利的承接先进新 兴产业转移 。我 市现在仍处 于工业化初级 阶段 , 很多产业部 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展 , 产业配套能力不能满足 发展 的需要 。除此之外 , 不当的政府作为及 不健全 的市场 等这些软环境 问 题也对承接新兴产业能力有制约作用 。我市虽然有一些鼓励新兴产业 的优惠政 策 , 但仍不 能满 足加快新兴产业 发展 的需要 , 缺少系统性 、 针 对性强的 、 比较完备 、 切实有效 的鼓励政 策机制 。 同时 , 我 们承接 的新兴产 业 , 大 多是先进 发达地 区政府 选择所谓 “ 腾笼换 鸟” 的做 法 , 就是把 本地 区一些 失去竞 争优势的产业 、 一些劳动 密集 型产业 、 一些 “ 三高一低 ” 产业转 移出去 , 让 空间来引进 高技 术 、 高管理水平 的产业 。可是由于现行 的财税 制度以及 地方政府考核评价 体 系, 我们 可以看 出转 m地 的政府 它担 心大量资金和企业出现外流 , 税 源出现流失 , 财政收入m现减少 ; 可能导致 外移产业“ 空心化” 等问题的 出现。更为关 键的问题是转出地政府与转入地政府他们之间是缺乏互 利共赢 机制的 , 目前一些做法还在探索阶段 , 比如建立两地联合 的— 业

乌海市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乌海市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是乌海市的支柱产业, 代表了乌海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专题调研对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调研报告;现状;问题一?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概况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 乌海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工业?2006年6月末,乌海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28.7%.-34.40%,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在乌海显现?煤炭电力产业迅猛发展, 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支撑着乌海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化学工业以煤化工?氯碱化工为主,有机化工?日用化工和硅化工为辅,共5大体系50多个产品; 冶金工业以生产焦炭?炼铁和硅铁为主, 形成焦炭生产能力550万吨/年,炼铁生产能力86 万吨/年,硅铁生产能力20 万吨/年;建材行业已形成生产规模的主要是水泥和玻璃行业,水泥年生产能力近400万吨, 玻璃年生产能力为367万重量箱?1—6月份,乌海市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四大行业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32 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实现利税 5.53 亿元, 占全市利税总额的89.7%; 完成工业总产值65.09 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1%; 同比增长分别为32.35%?-14.25%?56.95%, 初步形成了煤—电—化工? 煤—焦—化工?煤—电—特色冶金的格局?二?金融支持情况2006年6月末,乌海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7.44亿元,比年初增加11.82 亿元,增长12.36%,其中:煤电行业贷款余额31.0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8.89%;化工行业贷款余额 3.77 亿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 3.51%;冶金行业的贷款余额为 4.90 亿元, 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 4.56%;建材行业的贷款余额为11.98 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1.15%?四大行业贷款余额合计51.69 亿元, 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48.1 1 %;如果再加上票据融资13.86 亿元, 则四大行业贷款余额占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61.01%?三?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业缺乏统筹规划, 导致企业的发展无序?各级政府都有招商引资任务, 都可以审批立项, 导致政出多门, 多头审批?如2005 年关停的32 户焦化企业, 审批部门分别为计委?经委?发改委?乡镇企业局等?由于审批条件逐级放宽, 门槛儿逐步降低, 一些工艺技术水平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被引了进来, 引进后又疏于管理, 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致使乌海市经济结构不合理, 资源利用率低, 环境压力大, 成为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对象?(二)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明显?始于2003 年下半年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乌海市的煤焦企业和高载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创?关闭小企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放慢,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财政收入形势严峻?高载能企业开工率不足40%,电力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 “窝电”现象产生;焦炭企业一半以上处于开工不足或半停产状态,焦炭产量同比下降明显, 行业效益出现滑坡?(三)产业链短, 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技术装备落后? 在乌海, 除了两大矿业公司实现了煤炭机械化开采,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中等水平以外, 其余地方煤矿全部采用传统的巷柱式开采,技术装备简单,工艺落后,回率不足20%;煤炭洗选?加工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 技术含量低; 电力企业装机容量普遍较小?单位能耗较高; 化工产品以电石?氯碱等初级化工产品为主, 能够有效控制排放?资源综合利用比较充分的大型密闭式矿热炉的生产能力只占总能力的5流右;1 —5万吨的内燃式矿热炉的生产能力约占65%;小于 1 万吨和敞开式电石炉的生产能力占30%左右; 按照国家政策, 乌海市冶金行业现有的17 家20 万吨以上的焦化企业?8 家炼铁企业的9台高炉无 1 家符合条件,焦化?炼铁企业将面临被淘汰关闭的危险;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企业的新工艺不足三成, 企业用于技术更新?改造的投入过低?(四)企业小而散, 产品结构单一, 没有形成集约化?集团化的规模优势?乌海市现有年产30万吨以上小煤矿23座,煤炭洗选企业59处,20 万吨以上的焦化企业17户, 实际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的焦化企业只有一家?3万吨以下的硅铁企业27户,10 万吨左右的炼铁企业8家,生产能力1 0万吨以下的小水泥6家? 36家电石企业,产量超过10万吨的仅 1 家,其余均在5万吨以下?氯碱企业烧碱规模年均产量 4.5 万吨, 低于全国 6 万吨的平均水平?电力企业装机不足10 万千瓦的有8家?由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过短,基本上处在“卖资源”的阶段?(五)资金短缺,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除煤电行业外, 金融机构对化工?冶金?建材行业的支持力度较小?原因是化工行业中的电石化工?冶金?建材属高耗能产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是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政策限制投入的产业?由于金融支持不足, 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六)环境污染严重?2005 年乌海市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为 6.61%, 污染程度居自治区12 个盟市前列?据乌海市环境质量概要,2005 年城区二氧化硫的年平均浓度为0.130 毫克/标立方米,超出空气质量年均值二级标准 1.16 倍,全年日均值超标率为30.4 1 %;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为0.204 毫克/标立方米, 超出空气质量年均值二级标准 1.04 倍, 全年日均值超标率为76.03%?其中: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居各行业之首,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粉尘排放量居第一?乌海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七)经济结构与周边地区雷同, 竞争压力大?晋陕宁蒙高载能工业圈, 经济结构类似,发展优势几乎相同, 竞争的结果取决于生产规模的大小,而乌海市的最大劣势恰恰是企业规模太小?建材?硅铁?电石?PVC?焦炭等行业都存在类似问题,与周边地区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 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四?政策建议(一)由市政府指定发改委, 负责全市的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制定和完善全市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 根据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情况, 制定招商引资规划和项目, 规范投资行为, 确定全市统一的招商引资优惠条件, 避免政出多门,确保引进的项目和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的要求,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防止东部落后的产业?工艺?设备向乌海市转移; 减少宏观调控对地方经济的震动, 推进全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二)加强环境保护? 改善环保部门的执法环境, 加强执法力度? 环保部门要加强管理, 定期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检查, 强制企业必须按期达标; 对通过技术改造仍然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强制停产; 新建企业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以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综合利用为重点,开发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木改造, 淘汰落后工艺设备, 促进工艺装备升级, 从而有效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三)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产能, 保护资源?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考虑, 对现有的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对煤矿的整改要求, 促进煤炭企业的合并与联合,提高煤炭企业集团化经营水平, 提高矿井的技术装备水平, 提升矿井生产能力?要求所有用煤单位和企业, 都要尽快淘汰高耗煤设备, 把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用煤作为重要的任务, 并要制定具体的指标?(四)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循环经济政策体系?一是根据乌海市“十一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制定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政策?要从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前提出发, 在宏观上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二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引导金融机构保持贷款合理稳定增长?三是对乌海市列入发展循环经济重点的工业园区实行适当倾斜的货币政策, 推动园区企业自我完善?自成体系?四是要根据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支持地方政府发展循环经济信贷投向指导意见》和《信贷资金重点支持循环经济产业目录》, 加大对乌海市发展循环工业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五是充分发挥基层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窗口指导”作用?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针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反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为金融机构有效支持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六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控制体系, 积极关注产业发展动向, 准确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和产业变化趋势,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 提高产业集群化和企业竞争力?(五)整合资源, 集中优势, 发展大型企业集团? 乌海市的四大行业普遍存在企业生产规模小, 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如何集中优势, 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增强竞争力, 是各个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乌海市君正化工公司收购内蒙古黄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很好的例子?该公司已规划投资32亿元,新建40万吨/年的PVC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乌海市最大的PVC生产企业?建议政府借鉴君正的做法, 对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行业进行整合,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整合技术?资金和资源, 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此基础上, 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合作, 加大下游产品的研发投入, 延长产业链条, 最大限度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乌海市产业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乌海市产业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乌海市产业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乌海市经济发展逐渐加快,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单一、低端等问题。

因此,对乌海市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探索其发展前景和优化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以乌海市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乌海市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

通过梳理乌海市的经济数据和文献资料,简要分析乌海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

2.乌海市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通过对乌海市的产业优劣势进行SWOT分析,明确其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3.乌海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建议。

基于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乌海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和措施,为乌海市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和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乌海市的概况和相关政策,再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其实际情况,为研究提供实证数据。

三、研究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乌海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优劣势分析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对于乌海市的发展,本研
究将提供实用的借鉴意义,为其发展融合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乌海市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乌海市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乌海市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名称】《华北金融》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是乌海市的支柱产业,代表了乌海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专题调研,对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内蒙古,乌海市,0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56
【相关文献】
1.乌海市支柱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J],
2.内蒙古乌海市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建议 [J], 王云霞
3.乌海市井工煤矿老空水特征探讨及防治水建议 [J], 张艳超
4.乌海市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J], 宋亚迪;郭永梅
5.乌海市人民公园室外环境设计浅析与改造建议 [J], 王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能源、建材、化工、冶金是我市四大支柱产业,2010年其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8.3%。

为及时了解掌握目前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优质服务,我们组成调研组深入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乌海市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乌海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

以煤焦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不断增强,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支撑着乌海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一)能源产业发展状况我市能源产业主要有煤炭、炼焦及电力生产三大产业集群。

近年来,通过对生产能力低于30万吨、储量低于600万吨的所有地方煤矿全部关闭,10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全部关停,关闭小火电机组31.3万千瓦等举措,进行资源整合,构筑起能源产业发展新优势。

1、规模不断壮大。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源企业64户,其中煤炭企业43户,炼焦企业12户,电力企业9户。

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973. 4万吨,洗煤3093.2万吨,焦炭631.4万吨,其他焦化产品25.6万吨,焦炉煤气4.3亿立方米,发电量121.6亿千瓦时。

从资产规模看,到11月末能源生产企业资产总计达到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占规模以上工业全部资产的64.4%。

从生产能力看,到2010年末,已形成年产原煤3064万吨,焦炭136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41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2、生产快速增长。

2010年,能源生产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8%,占GDP总量的46.9%,同比增长32.3%,比规上工业增速高7.2个百分点。

拉动规上工业、GDP分别增长23.6、10.8个百分点。

3、效益稳步提升。

到2010年11月末,能源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分别达274.3亿元、13.5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59%、40.6%、17.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9.5%、63.4%、79.8%;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41869人,同比增长6.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3.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源日渐紧缺。

近年来,我市煤炭资源回采率虽然已有所提高(55%左右),但每采一吨煤,仍要废弃和损失储量2吨左右,同时造成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矿产资源及水资源的消耗。

有限的煤炭储量以及开采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缩短了煤炭资源的服务年限。

随着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约束瓶颈日益显现,已成为制约今后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受投资和技术等限制,我市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瓦斯、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炼焦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煤气、焦油等其他焦化产品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我市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与全国差距较大。

如我市预计保有煤层气的资源储量在70-80亿立方米,目前对煤层气的利用仅为神华乌海能源五虎山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利用瓦斯仅为420万立方米,大部分瓦斯直接排入大气。

全市煤矸石除少部分用于发电、建材及采空区回填外,大部分还处于露天堆放状态,有的已经开始自燃,利用率仅为30%。

按焦炭产量计算,炼焦企业生产中伴生焦炉煤气26亿立方米,我市目前在利用焦炉煤气制取甲醇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除炼焦企业生产中消费及少量用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气外,大部分焦炉煤气直排或“点天灯”放散。

使得我市洗煤、炼焦、热电联产的转换效率分别为80.7%、83.4%、4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3、7.9、3.4个百分点。

3、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

从我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有太阳能,对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几乎处于空白。

在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也仅仅是刚刚起步,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太阳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使我市的能源工业结构切实得到调整。

4、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我市大部分矿区已形成不同程度的采空区塌陷和煤田火区。

同时煤炭等资源的快速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矿井水和洗煤污水排放,加剧了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

能源生产、消费各个环节中,采煤产生的废石、废渣,炼焦产生的废气,发电产生的烟气、粉煤灰、炉渣和废水等等废弃物,使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等排放严重,对环境造成污染。

虽然近年来下大力气进行治理,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水排放量增加、环保设施不完善、投运率不高等原因,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二、乌海市建材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建材工业发展现状我市建材工业以水泥、玻璃、墙体材料等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

“十一五”期间,随着西水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熟料窑外分解窑、蓝星玻璃集团公司浮法二线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顺利建成投产。

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品的水泥、玻璃等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建材行业整体竞争能力。

到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工业企业共有建材生产企业11户,比2005年增加了5户。

其中水泥制造企业7户,水泥制品制造企业2户,平板玻璃制造企业1户,建筑陶瓷制品制造企业1户。

产值达86369万元,占全市规上工总产值的1.55%。

1、水泥生产情况我市现有水泥生产企业(限上)7家,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175人,占全市规上全部业人员平均人数的3.29%。

2010年我市规上水泥实际生产能力为4 27万吨,其中:生产能力50万吨以上的有3家,50万吨以下的有4家。

实际产量为184.65万吨,实现总生产能力的66%。

资产总计49.3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59%;实现工业增加值3.0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3%;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为8.3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8 1%;利润总额为7149.5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36%;税金总额为4 468.9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62%。

2010年自治区水泥产量达427 5.52万吨,我市水泥产量占全区产量的4.3%。

2、玻璃生产情况我市现有玻璃生产企业1家,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009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数的0.4%。

年平板玻璃生产能力为370万重量箱,2010年实际生产产品产量为,392.17万重量箱,实现生产能力106.21%;资产总计4.0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0.63%;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0.45%;主营业务收入为2.8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0.61%;完成利润总额5564. 3万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2.62%;税金总额2713.1万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0.98%。

2010年自治区玻璃产量达1550.89万重量箱,我市玻璃产量占全区产量的25.3%。

(二)建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水泥生产面临的压力(1)劳动生产率低。

2010年我市水泥生产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848.9吨/人·年,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极大(国外是3000吨/人·年)。

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使得水泥企业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

(2)生产工艺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

如今先进的水泥生产过程采用的是闭路电视控制,产品质量跟踪等技术,水泥生产已进入自动化、现代化发展阶段。

而我市水泥生产自动化水平不高,同时对能源的消费也较大。

2010年,我市每吨水泥综合耗电104.55千瓦时,而全国平均水平只有81.76千瓦时左右,世界先进水平只有80千瓦时左右;我市每吨水泥的综合煤耗93.53千克标准煤,全国平均85千克左右,世界先进水平只有80千克左右。

(3)产品结构单一,品种少,高端产品没有。

目前全国水泥品种62个,而我市只有两三种,因而竞争力大大降低。

虽经多年发展,我市具备了一定的水泥生产规模,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使用水平低下,使水泥每年的生产利用率仅能达到设计能力的43.25%,也是导致成本高的重要原因。

2、玻璃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我国玻璃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资源、能源消耗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 1)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

多年来,我市玻璃生产尽管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量占全区的25.3%;但与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行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

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品种、整体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还落后;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优质浮法和深加工率偏低。

特别是企业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缺乏具有驱动力的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

科技对玻璃工业经济效益贡献率较低;一些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2)较大的产品能耗降低了利润空间。

平板玻璃是一种耗能产品,2010年我市生产平板玻璃392.17万重量箱,年耗能约6.71万吨标准煤,占规上工业能耗总量的0.5%。

平板玻璃的综合能耗是16.99千克标准煤,比全区综合能耗高3.7%,比全国平均综合能耗高19.5%。

其生产连续性强,不利于产能调控;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燃料比价关系不合理,天然气、煤、焦炉煤气等不同燃料品种价格差别很大,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追逐低成本燃料,给全市节能降耗带来一定难度。

(3)整体质量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去玻璃在建筑上应用仅限于“透明采光,挡风防雨”,而现在一些高级建筑、汽车、装饰装修以及建筑节能、电子信息和太阳能利用等都需要高质量及特殊品种的玻璃。

据了解,目前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线,按质量等级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

其中高档生产线(即优质浮法线),技术装备水平较高,能稳定生产制镜级产品、汽车级产品。

中档线(国内普通浮法线),能稳定生产汽车级及建筑级产品。

低挡生产线,长期生产建筑级产品,不具备生产制镜级和汽车级产品能力。

我市基本属于低档生产线。

三、乌海市化工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乌海市化工产业发展现状1、化工行业单位数情况。

截止2010年末,我市1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企业46户,占规上企业的25.99%,比上年减少5户。

其中,无机盐制造25户比上年减少7户,无机酸2户与上年持平、无机碱制造5户比上年增加3户,有机化工原料制造4户比上年增加2户,其它化工企业1 0户比上年减少3户。

2、主要化工产品产量。

2010末,规上工业企业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四升一降。

与2009年相比,电石增长1.92%,烧碱增长83.47%、纯碱增长28.66%,聚氯乙烯树脂增长300.31%,盐酸下降5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