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财务管理是指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包括财务计划、资金筹集、投资决策、资金使用和财务监管等方面。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有很多经典的计算公式用于分析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效益。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财务管理计算公式的汇总。
1.基本财务指标:- 总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企业销售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公式为净利润/销售收入。
- 总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ROTA):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衡量企业每一个投资单位所获得的净利润。
公式为净利润/总资产。
- 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衡量企业为股东创造的经济利益。
公式为净利润/股东权益。
2.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 资产负债率(Debt to Assets Ratio):负债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示企业资产由债务资金的占比。
公式为负债总额/总资产。
- 杠杆倍数(Leverage Ratio):总资产与股东权益的比率,衡量企业通过借款扩大经营规模的能力。
公式为总资产/股东权益。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WACC):企业融资的平均成本,考虑股权和债权的比例,反映了企业的融资负担。
公式为股权成本× 股权占比 + 债权成本× 债权占比。
3.投资决策和项目评估:- 现金流量净额(Net Cash Flow):其中一时期内企业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余额,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收支状况。
公式为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
-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衡量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用于评估投资项目的收益性。
公式为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减去投资成本。
-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使得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表示项目的期望收益率。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1. 财务指标计算1.1 利润计算利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利润 = 销售收入 - 成本 - 费用•销售收入:公司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成本:公司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费用:公司经营过程中除成本以外的其他支出1.2 毛利率计算毛利率是一种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成本) / 销售收入 * 100%1.3 净利润率计算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100%2. 资本结构计算2.1 总资产计算总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全部资产总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资产 = 固定资产 +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企业拥有的长期使用价值大于一年的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等•流动资产:企业拥有的短期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2.2 负债率计算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债务多少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 * 100%2.3 资产负债率计算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规模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净资产 * 100%•总负债:企业所有的债务总额•净资产: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余额,也可以看作是股东权益3. 经营效率计算3.1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收回应收账款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应收账款:指某一时期内的期初应收账款与期末应收账款之和的一半3.2 存货周转率计算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库存管理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平均存货:指某一时期内的期初存货与期末存货之和的一半3.3 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利用固定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指某一时期内的期初固定资产净值与期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的一半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财务管理计算公式,财务管理的指标众多,根据不同的企业和行业需求,还有其他各类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一、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与现值)F-终值 P-现值 A-年金 i-利率 n-年数1、单利和复利: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值的关系:终值=现值×终值系数现值=终值×现指系数终值系数现指系数单利: 1+ni 1/(1+ni)复利:(F/P,i,n)=(1+i)n (P/F,i,n)=1/(1+i)n2、二个基本年金: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关系: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F=A(F/A,i,n) P=A(P/A,i,n)年金系数: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 (F/A,i,n)=[(1+i)n-1]/i (P/A,i,n)=[1-(1+i)-n]/i即付年金: (F/A,i,n+1)-1 (P/A,i,n-1)+13、二个特殊年金:递延年金 P=A[(P/A,i,m+n)-(P/A,i,m)]=A[(P/A,i,n)(P/F,i,m))]永续年金 P=A/i4、二个重要系数:偿债基金(已知F,求A)A=F/(F/A,i,n)资本回收(已知P,求A)A=P/(P/A,i,n)5、i、n的计算:折现率、期间、利率的推算:折现率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期间n,求i)单利 i=(F/P-1)/n复利 i=(F/P)1/n-1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n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i1和i2。
用内插法计算i:(i-I1)/(α-β1)=(I2-I1)/(β2-β1)永续年金:i=A/P期间的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折现率i,求n)单利 n=(F/P-1)/i复利:首先计算F/P=α或P/F=α,然后查(复利终值F/P)或(复利现值P/F)系数表中的i行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第五节 资金需要量预测
一、因素分析法
含义
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项目基期年度的平均资金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资金周转加速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增减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
第六节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一、资本成本
(三)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1.资本成本计算的通用模式
(1)一般模式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资本成本通常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一般通用模型计算,用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表达。
【提示】分子的“年资金占用费用”是指筹资企业每年实际负担的资金占用费用,对于负债筹资而言,由于债务利息是在税前列支,因此实际承担的年资金占用费用=年支付的占用费用×(1-所得税率)。对于权益筹资而言,由于股利等是在税后列支,不具有抵税效应,所以,实际承担的占用费用与实际支付的占用费用相等。
(3)揭示了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即要保持一定的风险状况水平,需要维持一定的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影响因素
凡是影响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因素都会影响总杠杆系数。
1.根据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的关系预测(回归直线法)
是根据历史上企业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之间的关系,把资金分为不变和变动两部分,然后结合预计的销售量来预测资金需要量
基本公式
或:
式中,yi为第i期的资金占用量;xi为第i期的产销量。
2.采用逐项分析法预测(高低点法)
基本公式
选择业务量最高最低的两点资料:
(每股收益)EPS=(EBIT-I)×(1-T)/N (可理解为净利润除以股份数)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一、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与现值)F-终值P-现值A-年金i-利率n-年数1、单利和复利: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值的关系:终值=现值×终值系数现值=终值×现指系数终值系数现指系数单利:1+ni1/(1+ni)复利:(F/P,i,n)=(1+i)n(P/F,i,n)=1/(1+i)n2、二个基本年金: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关系: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F=A(F/A,i,n)P=A(P/A,i,n)年金系数: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F/A,i,n)=[(1+i)n-1]/i(P/A,i,n)=[1-(1+i)-n]/i即付年金:(F/A,i,n+1)-1(P/A,i,n-1)+13、二个特殊年金:递延年金P=A[(P/A,i,m+n)-(P/A,i,m)]=A[(P/A,i,n)(P/F,i,m))]永续年金P=A/i4、二个重要系数:偿债基金(已知F,求A)A=F/(F/A,i,n)资本回收(已知P,求A)A=P/(P/A,i,n)5、i、n的计算:折现率、期间、利率的推算:折现率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期间n,求i)单利i=(F/P-1)/n复利i=(F/P)1/n-1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n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i1和i2。
用内插法计算i:(i-I1)/(α-β1)=(I2-I1)/(β2-β1)永续年金:i=A/P期间的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折现率i,求n)单利n=(F/P-1)/i复利:首先计算F/P=α或P/F=α,然后查(复利终值F/P)或(复利现值P/F)系数表中的i行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用内插法计算n:(i-n1)/(α-β1)=(n2-n1)/(β2-β1)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i行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整理汇总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1、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存货周转天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三)负债比率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长期租赁(2)担保责任(3)或有项目(四)盈利能力比率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3、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1、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2、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1、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2、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3、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4、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6、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1÷股利支付率7、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8、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三)现金流量分析1、流动性分析(1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2)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3)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3、财务弹性分析(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现金股利一、财务预测的步骤1、销售预测:财务预测的起点是销售预测。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一、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1、单利终值和现值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单利终值=本金×(1+利率×期数) 即:F = P×(1+i×t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单利现值=期数利率单利终值⨯+1 即 P= ti F⨯+12、复利终值和现值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复利终值=期数利率)(现值+⨯1 即F=或F=P×(F/P ,i ,n )ti P )(+⨯1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复利现值=期数利率)(终值+1 即P=或P=F×(P/F ,i ,n )ni F)(+13、年金终值和现值(1)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F=或F=A×(F/A ,i ,n )iA n1i 1(-+⨯) 即:普通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或P=A×(P/A ,i ,n )iA n-+-⨯)i 1(1即:普通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2)即付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F=[]11i 1(1--+⨯+iA n ) 或F=A×[(F/A ,i ,n+1)-1]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1i 1(1)1(++-⨯+-iA n )或P=A×[(P/A ,i ,n-1)+1]系数之间的联系:即付年金现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1,系数减1;即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相比,期数减1,系数加1。
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二、债券发行价格债券发行价格=∑=+⨯++nt tn 111(市场利率)(票面利率债券面额市场利率)债券面额即:债券发行价格=债券面额×复利现值系数+债券面额×票面利率×年金现值系数=债券面额×(P/F ,i ,n )+债券面额×票面利率×(P/A ,i ,n )三、资金成本的计算资金成本通常用相对数表示,即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资金成本率==100%⨯资金使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100%⨯资金使用费筹资净额1、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100%⨯=⨯⨯借款利息(1-所得税率)借款总额(1-筹资费用率)100%⨯=⨯借款利率(1-所得税率)1-筹资费用率长期债券资金成本率筹资费用率)(债券筹资总额所得税税率)(票面利率债券面值总额-⨯-⨯⨯=11优先股资金成本率100%=⨯⨯优先股年股利额优先股总额(1-筹资费用率)普通股资金成本率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1筹资费用率)(普通股市价股利额普通股预期最近一年年+⨯-⨯=%001留存收益资金成本率=+普通股预期最近一年年股利额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普通股市价2、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综合资金成本率=⨯∑各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率各种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的比例jjWK =∑四、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EBITEBIT EPS EPS∆∆==息税前利润优先股股利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T D I EBIT EBIT ---=1五、每股收益分析法,又称每股收益无差别点计算公式: 1N 11(E B I T-I )(1-T )-D 2N =22(E B I T-I )(1-T )-D记忆方法债务筹资时:股数(N )不变,利息(I )变;股票筹资时:利息(I )不变,股数(N )变。
财务管理基本公式大全

财务管理基本公式大全
1.利润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
销售收入=售价×销量
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费用=固定费用+变动费用
2.成本公式:
直接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制造费用间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3.利润率和利润率分析公式:
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100%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100%
净利率=利润/销售收入×100%
资产利润率=利润/资产总额×100%
4.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公式:
资本结构=负债/资产×100%
杠杆倍数=资产总额/净资产
财务杠杆=杠杆倍数-1
5.现金流量公式:
净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资本支出
6.资本预算公式:
净现值=∑(现金流量/(1+折现率)^n)
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平均现金流量
内部收益率=投资现金流量的折现率使净现值等于0
7.股票估值公式:
市盈率=市场价格/每股收益
市净率=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
市销率=市场价格/每股销售收入
8.财务指标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这些公式只是财务管理中的部分基本公式,财务实践中还有更多专业和复杂的公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根据具体的问题和目标,可以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以支持合理的决策和财务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单利计息时终值和现值的计算:终值 F=P (1+in )式中:F —终值 P —现值 i —利率 n —期数 现值 P=F/(1+in )(二)复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复利终值 F=P (1+i )n复利现值 P=F/(1+i )n(三)(四)年金的现值nn i i i )1(1)1(+-+ ——称为“年金的现值系数”,记为(P/A ,i ,n )。
上式可写为:P A =A (P/A ,i ,n )(五)利率以普通年金为例说明计算的方法: 例如:已知P A 、A 、n 。
求i步骤 1:先求出年金现值系数——(P/A ,i ,n )=P A /A 步骤 2:查年金现值系数表 步骤 3:用内插值法求利率 i 。
(六)期望报酬率计算公式为:),,(故上式可写成:),,年金终值系数,记为()()(年金的终值n i A F A F n i A F ii ii A i A i A i A i A A F A n n nt t n A //______1)1(1)1()1()1( (111)112=-+-+∙=+=+++++++=∑=--nn A i i i A P )1(1)1(+-+∙=ini i P X E ⋅=∑=12E代表期望报酬率;i X 代表第i 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iP 代表第i 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n 代表可能结果的个数。
(七)标准离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σ 代表期望报酬率的标准离差; E 代表期望报酬率; i X 代表第i 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i P 代表第i 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n 代表可能结果的个数。
(八)计算标准离差率(九)计算风险报酬率式中:R R 表示风险报酬率;b 表示风险报酬系数; q 表示标准离差率。
(十)投资的总报酬率式中:K 表示投资总报酬率; R F 表示无风险报酬率; R R 表示风险报酬率。
(十一)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公式为:ini iP )E X(⋅-=σ∑=12%Eq 100⨯σ=代表期望报酬率。
代表标准离差;代表标准离差率;式中:___E q σbq R R =bqR R R K F RF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随销售变化的负债;(D 定资产流动资产,有时包括固变化的资产;随A 式中:EPS ΔS S DΔS S A 的需要量对外界资金211---∙-∙=)(销售3(十二)(十三)债券成本银行借款成本筹资费率)筹资总额(每年的资金使用费筹资费用筹资总额每年资金使用费筹资净额每年资金使用费资金成本-=-==1)筹资总额筹资费筹资费率(—债券发行总额—所得税率—债券每年支付的利息—债券成本—式中:=--=f f B T I K f B T I K O b O b )1()1(4优先股成本筹资费率—优先股发行总额—每年支付优先股股利—优先股资金成本—式中:f P D K )f (P DK P p001-=普通股成本 当企业每年股利有一个稳定增长率时:当每年股利固定不变时则:与优先股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相同。
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略不计)借款手续费率(通常忽—银行借款利率—所得税率—银行借款总额—银行借款成本—式中:f i T L K T i f L T i L f L T I K L L )1()1()1()1()1(-=--⋅=--=筹资费率—股利每年增长率—普通股发行总额—第一年预计发放的股利—普通股成本—式中:f g V D K gf V D K s s 0101)1(+-=筹资费率—普通股发行总额—每年支付普通股股利—普通股资金成本—式中:f V D K f V DK s s 00)1(-=股利每年增长率—普通股发行总额—第一年预计发放的股利—留存收益成本—式中:g V D K g V D K e e 0101+=5(十四)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 J = P J / P J —第J 种筹资方式筹资总额。
(十五)成本的习性模型总成本=固定成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总成本的习性模型:y = a + bx式中:y----总成本; a----固定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业务量分摊的变动成本); x----业务量。
(十六)息税前利润EBIT = 收入- 总成本 = px - bx- a = (p-b)x-a式中:p---产品的销售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 a---固定成本总额; x---业务量。
注:总成本中不含利息费用。
EBIT=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本种筹资方式个别资金成第—本应占的权数种筹资方式个别资金成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式中:J K J W K K W K J J W J J W ∑=优先股股利所得税率利息支出普通股的股数—:每股收益-------=-d T I S SdT I EBIT EPS Share Per Earnings EPS --)1)(()(6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的变动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如果没有优先股,则财务杠杆系数为: (十七)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常用的方法有:(1)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分析法(2)比较资金成本法(3)公司价值评价法 1、EBIT ——EPS 分析法原理:研究最优资本结构,必须要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EBIT )和股东的财富(EPS )。
即:当企业的盈利能力(EBIT )达到一定程度时,利用借入资本,才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EPS 最大。
2、比较资金成本法 原理:计算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并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资本结构。
(十八)1.投资利润率是指经营期年平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
记财务杠杆系数所得税率基期优先股股利基期每股收益式中___:)1(//DFL T d EPS T dI EBIT EBITEBIT EBIT EPS EPS DFL ----=∆∆=IEBIT EBIT DFL -=股数。
两种筹资方案的普通股—、所得税率;—先股股利两种筹资方案支付的优—、支出;两种筹资方案的年利息—、;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式中:))(())((: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212121222111;11EBIT N N T d d I I EBIT N d T I EBIT N d T I EBIT ---=---7为:ROI 。
决策的标准:ROI 越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
2.静态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期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记为:PP 。
当建设期为0年,经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时:PP=原始投资额/经营期年净现金流量当建设期不为0,经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时: PP 应满足下式: 决策的标准:静态回收期越短,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
3.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收益率或其他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记作NPV 。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决策的标准:NPV>=0 项目可行; NPV<0 项目不可行。
进一步分析:%100⨯=投资总额经营期年平均利润ROI ∑==PPt tNCF∑=nttNCF NPV 建设期式中:-+-+=+++-=+++=∑∑∑∑∑∑=+=+==+==s i I i NCF i NCF i I i NCF i NCF NPV s t ttn s t t t n s t ttst t t ns t ttst t t 011010)1()1()1()1()1()1(84.净现值率(NPVR )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额现值的百分比。
NPVR=(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100%决策的标准:NPVR >=0 项目可行; NPVR<0 项目不可行。
5. 现值指数(获利指数)是经营期各期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和与原始投资额的现值之比,记为:PI 。
6.7.—方案不可行。
——方案可行;—若:111101<≥++=∑∑=+=PI PI )i (I )i (NCF PI st t tns t tt6.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IRR )IRR (NCF NPV nt tt10=+=∑=决策的标准: IRR>=i 则项目可行; IRR< i 则项目不可行。
i —行业∑=+=st tti I NPVNPVR 0)1(9基准收益率或投资者希望的报酬率。
原理:因为由式中可知:NPV 与 i 成反比,i 越大,则NPV 越小。
若:若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IRR>=i ,则:该项目的净现值一定大于零.即:NPV>=0。
反之,IRR<i ,则:该项目的净现值NPV<0。
7.几个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对于正常投资项目而言: 结论:若:NPV>0 则: 一定有 NPVR>0;PI>1;IRR>i 反之, NPV<0 则一定有: NPVR<0;PI<1;IRR<i (十九)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差量分析法。
原理:计算项目计算期∑=+=nt tti NCF NPV 0)1(0)1()1()1()1()1()1()1(010101=+-+=++=+=+-+=∑∑∑∑∑∑∑=+==+===+=st ttns t t t st ttns t tt st ttst t tns t tt IRR I IRR NCF NPV i I i NCF PI i I NPVNPVR i I i NCF NPV10内的新设备比旧设备增加的净现金流量。
然后就可计算增加的净现值。
决策的原则: 计算两方案的t NCF ∆:增加的原始投资额;每年增加的折旧额;每年增加的净利;每年增加的净现金流量;增加的净现值。
2.资本限量决策原则:应投资一组使净现值最大的项目。
可使用的方法:获利指数法和净现值法。
获利指数法的应用步骤:第一步,计算所有项目的获利指数,并列出每个项目的原始投资额。
第二步,接受PI>=1的项目,如果所有可接受的项目都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说明资本没有限量,决策完成。
第三步,如果资金不能满足所有PI>=1的项目,则对所有项目在资本限量内进行各种可能的组合,然后计算各种组合的加权平均获利指数。
第四步,接受加权平均获利指数最大的一组项目。
加权平均获利指数的计算方法(WPI ):在每个项目组合中,按各项目的原始投资额占总资本限额的比重为权数,将每个项目组合中的各投资项目的获利指数加权平均。
应用净现值法的步骤:第一步,计算所有项目的净现值,并列出每个项目的原始投资额。
第二步,接受NPV>=0的项目,如果所有可接受的项目都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说明资本没有限量,决策完成。
第三步,如果资金不能满足所有可接受的项目,则对所有项目在资本限量内进行各种可能的组合,然后计算各种组合的净现值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