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释及译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音及解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词句解释(1)丑奴儿:词牌名。
又叫做采桑子(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huán)休:难于启齿的感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7)休:停止。
二、原文译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三、作品简介作品名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品别名: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创作年代:南宋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文学体裁:词作者: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在博山道中一壁上所作的一首词。
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音及解释整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1)
(2)
(3)
(4)
(5)
(6)欲说还(huán)休:难于启齿的感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7)休:停止。
二、原文译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三、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品别名: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创作年代:南宋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
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
以下是他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欢迎阅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
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赏析】《丑奴儿》是词牌《采桑子》的别名。
宗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至宋光宗赵惇[dūn]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辛弃疾受投降派的排斥,不受重用,在江西省信州(今上饶市)家中闲居。
博山就在信州地区,作者经常来往此地。
这首词就是他经过博山时,写在墙壁上的作品。
这首词写出了作者两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写他少年时代,天真烂熳,没有遇到过挫折,不知道愁苦是什么滋味,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他虽然没有愁苦,可是为了写词,也学着过去一些文人的样子,勉强写出个“愁”字来。
这是作者少年时代纯真感情的再现。
“不识”,不知道。
“层楼”,高楼。
下片写他归南宋三十年来,深受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空有满腔抗金救国的热情,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过着闲居的生活,白白地虚度年华。
所以,他说“而今识尽愁滋味”。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叠句的运用
词中运用叠句形式,如“爱上层楼”、“欲说还休 ”,既增强了词的节奏感,也突显了词中情感的深 刻。
借景抒情的运用
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如“博山道中壁” ,把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 加含蓄而深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汇报人:***
2023-Leabharlann 1-10CATALOGUE
目 录
• 词牌及作者介绍 • 词的背景与主题 • 词的内容与解释 • 词的特色与风格 • 词的影响与评价
01
CATALOGUE
词牌及作者介绍
原文和译文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辛弃疾〔宋代〕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译文: •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叠句形式的运用使得这首词的情 感表达更加深沉博大。通过反复 使用“爱上层楼”和“欲说还休 ”,辛弃疾将少年时期与中年时 期的情感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写作手法不仅增强了词的情 感力度,也使得这首词的艺术表 现更加丰富多样。
03
CATALOGUE
词的内容与解释
上片内容与解释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句词描述了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法表达的忧愁。想说却说不出,最终只能说一句“天凉 好个秋”,暗示了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法言说的忧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音及解释整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c h ǒu 丑n ú奴ér 儿·s h ū书b ó博s h ān 山d ào 道z h ōn ɡ中b ì壁xīn 辛qì弃jí疾 s h ào 少n i án 年b ù不s h í识c h óu 愁z ī滋w èi 味,ài 爱s h àn ɡ上c én ɡ层l óu 楼。
ài 爱s h àn ɡ上c én ɡ层l óu 楼,w éi 为f ù赋x īn 新c í词q i ǎn g 强s hu ō说c h óu 愁。
ér 而j īn 今s h í识j ìn 尽c h óu 愁z ī滋w èi 味,y ù欲s h u ō说h u án 还x i ū休。
y ù欲s hu ō说h u án 还x i ū休,q u è却d ào 道t i ān 天l i án ɡ凉h ǎo 好ɡè个q i ū秋。
一、词句解释(1)丑奴儿:词牌名。
又叫做采桑子(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免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huán)休:难于启齿的感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丑奴儿九年级上册原文及注释
九年级语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词牌名。
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强:勉强地,硬要。
6.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7.欲说还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①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
②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
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及赏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及赏析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辛弃疾朝代:清朝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释及译文
丑奴儿1·书博山2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3不识4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5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6愁滋味,欲说还休7。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词牌名。
又叫做采桑子
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
6.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7.欲说还(huán)休:难于启齿的感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创作背景】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在博山道中一壁上所作的一首词。
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译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原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丑奴儿书写在博山道路旁的墙上,感叹时光荏苒,泪水溅落,心中怅恨离别之鸟惊扰。
连绵的战火已持续了三个月,家书却抵不过千金。
白天的阳光逐渐沉入山脉之中,黄河奔流入海。
渴望能尽览千里风景,再往上一层楼。
解读:这首诗是唐代文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描述了对于战乱时期和离别的悲愤之情。
诗中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描绘了一位奴隶的面容在山路的墙上,这个形象象征了充满伤痛和哀愁的命运。
他的感叹和泪水反映了时光的流转和战乱带来的伤害。
诗中提到了“烽火连三月”,显示了战乱的持续时间之长。
而“家书抵万金”则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深。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杜甫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壮志和对梦想的追求。
诗歌分析:这首诗以杜甫擅长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抒情手法为主线,通过对外部景物的描绘来表现内心的感受。
诗中通过描述山脉、河流等景观,反映了作者对于壮丽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痛苦的反思。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展示了诗人的壮志与对未来的追求。
杜甫的诗歌中常常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命运相联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反映人类的喜怒哀乐。
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丑奴儿书在山路上的壁画,表达了人们在战乱和离别困境中所遭受到的痛苦和磨难。
同时,他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结语:《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杜甫的一首名篇,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情手法,表达了对战乱和离别的痛苦之情,同时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首诗揭示了人类命运的悲剧和对于自由和幸福的不懈追求,是杜甫为后世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
注:本文为人工智能辅助创作,仅供参考。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①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①强(qiang抢):勉强地,硬要。
【译文】少年时代不懂得什么叫忧愁,常常喜欢登上高楼,常常喜欢登上高楼,为了写首新词就硬说自己很忧愁。
如今已经尝够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忧愁却不愿开口,想说忧愁却不愿开口,只好赞上一句:“天气凉爽好个金秋!”【集评】明·卓人月、徐士俊:“前是强说,后是强不说。
”(《古今词统》卷四)现代·俞平伯:“今昔对比,含蓄而又分明。
中间用叠句转折。
末句似近滑,于极极流利中仍见此老倔强的意志。
将烈士暮年之感恰好写为长短句,‘粗豪’云云殆不足以尽稼轩。
‘秋’仍绾合‘愁’字,如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唐宋词选释》下卷)【赏析】此词以咏“愁”为中心,通过少年时与“而今”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愁”的相异体会,阐发了深刻的生活哲理,使人具体地感受到了忧患余生的辛酸况味。
上片先写少年时的所谓“愁”,表明年青人往往因涉世未深而不懂得人生的艰难。
作者以自嘲的态度写这种少年时代的假愁和闲愁的目的,是为了反衬如今烈士暮年的真愁与深愁。
下片以“而今”一词作有力的转折,来写现在——饱经忧患的中老年之愁。
真正知道了愁反而不愿说,这是多么深沉的痛苦!然而作者之意尚不止此。
秋天在愁人心目中是衰老没落的象证。
作者晚岁逢秋,本极凄凉,但他对此举不以悲叹出之,反而出人意表地结以轻松滑稽的欣赏之语:“天凉好个秋!”至深之情,却以至淡之语表之,含蓄而又分明,更加耐人寻味。
从这里读者可以更加深透地理解稼轩倔强而诙谐的豪士性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音及解释整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chǒu 丑nú奴ér儿·shū书bó博shān山dào道zhōnɡ中bì壁xīn辛qì弃jí疾s hào 少n ián年bù不s hí识c hóu愁zī滋wèi味,ài爱s hànɡ上cénɡ层lóu楼。
ài 爱s hànɡ上cénɡ层lóu楼,wéi为fù赋xīn新cí词q iǎn g强s h uō说c hóu愁。
ér 而jīn今s hí识jìn尽c hóu愁zī滋wèi味,yù欲s h uō说h uán还x iū休。
yù欲s h uō说h uán还x iū休,q uè却dào道t iān天l iánɡ凉hǎo好ɡè个q iū秋。
一、词句解释(1)丑奴儿:词牌名。
又叫做采桑子(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huán)休:难于启齿的感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7)休:停止。
二、原文译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强:勉强地,硬要。
8.欲说还休:想要说还是没有说。
9.道:说。
10.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通过少年与成年的对比展现作者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通过少年与成年的对比展现作者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一首深具情感与哲理的词作,通过少年与成年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一、作品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2、注释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
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三、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上饶带湖时期,具体创作时间当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十四年(1187)间。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
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
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
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
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译文及注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译文及注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译文及注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那么《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
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
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音及解释整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之迟辟智美创作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chǒu 丑nú奴ér 儿·shū书bó博shān 山dào 道zhōnɡ中bì壁xīn 辛qì弃jí疾shào 少nián 年bù不shí识chóu 愁zī滋wèi 味,ài 爱shàn ɡ上cén ɡ层lóu 楼.ài 爱shàn ɡ上cén ɡ层lóu 楼,wéi 为fù赋xīn 新cí词qiǎng 强shuō说chóu 愁.ér 而jīn 今shí识jìn 尽chóu 愁zī滋wèi 味,yù欲shuō说huán 还xiū休.yù欲shuō说huán 还xiū休,què却dào 道tiān 天lián ɡ凉hǎo 好ɡè个qiū秋.一、文句解释(1)丑奴儿:词牌名.又叫做采桑子(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免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4)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5)识尽:尝够,深深理解.(6)欲说还(huán)休:难于启齿的感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7)休:停止.二、原文译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三、作品简介作品名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品别名: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创作年代:南宋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文学体裁:词作者: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年夜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在博山道中一壁上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奴儿1·书博山2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3不识4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5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6愁滋味,欲说还休7。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词牌名。
又叫做采桑子
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
6.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7.欲说还(huán)休:难于启齿的感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创作背景】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在博山道中一壁上所作的一首词。
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
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