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
工厂车间设备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工厂车间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工厂所有车间内的设备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辅助设备、检测设备等。
第三条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设备分类与编号第四条设备按功能、用途、规格等进行分类,并赋予唯一的编号,以便于管理和追踪。
第五条设备分类标准如下:(一)生产设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设备,如机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二)辅助设备:辅助生产过程使用的设备,如输送带、通风设备、消防设备等;(三)检测设备:用于检测产品质量和设备性能的设备,如示波器、光谱仪、万用表等;(四)办公设备:用于办公和日常管理的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
第三章设备验收与移交第六条新购设备或维修后的设备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七条设备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二)设备的结构、外观是否完好;(三)设备的操作手册、维护保养手册等资料是否齐全;(四)设备的安装、调试是否符合规范。
第八条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办理移交手续,并填写《设备移交单》。
第四章设备使用与操作第九条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后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参数和程序。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五章设备维护与保养第十三条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维护保养手册和本工厂的设备管理制度进行。
第十四条设备维护保养分为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计划性保养。
第十五条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包括:(一)清洁设备表面;(二)检查设备紧固件;(三)检查油液、冷却液等是否充足;(四)检查设备润滑情况。
车间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
车间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车间生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车间生产设备作为生产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合理高效的车间生产设备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针对车间生产设备的管理方案,从而实现设备的合理配置、合理使用、合理维护、有效保障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管理原则1. 根据生产需求配置设备,避免设备闲置或被过度使用导致设备寿命过早结束。
2. 建立明确详细的设备使用规程,制定设备维护计划,保证设备得到规范的使用和维护。
3. 将维修保养、计划检修、紧急维修、备品备件采购等工作集中到一定的人员或部门进行管理,保证管理的协调性和专业性。
4. 加强对车间生产设备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设备管理流程1. 设备采购与配置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要求,对需要购置的设备进行需求评估,确定设备品牌、型号和数量等。
在设备采购时,需要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维护成本、使用寿命等因素,确保采购的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和质量要求。
并进行设备合理配置,避免设备闲置或被过度使用。
2. 设备验收与安装采购设备到厂后,需要对设备进行验收,确保采购的设备的质量、配件齐全、符合生产需求。
在安装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安全性、使用便利性、排布合理性等因素。
并进行设备标识、编号、记录等管理,做好设备档案。
3. 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定详细的设备使用规程,包括操作规范、使用注意事项、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确保设备得到规范的使用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进行记录和统计。
4. 设备故障处理与维修根据设备故障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不同的处理策略。
对于常见的设备故障,可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对于无法及时解决的设备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更换,及时采购相应的备品备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车间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设备管理制度1. 前言本制度旨在确保车间生产设备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全部车间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均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2. 责任与权限2.1 管理层责任•负责订立和修订车间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
•确保设备的合理配置,满足生产需求。
•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并加强维护和保养工作。
•监督设备使用情况,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报废等问题。
2.2 车间主管责任•负责车间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布置和监督设备的使用情况,遵守设备使用计划。
•组织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和修理工作,及时除去设备故障。
•监督员工的设备操作行为,进行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
2.3 员工责任•遵守本制度,正确使用设备,严禁私自更改设备参数。
•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搭配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操作。
•参加设备操作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3. 设备购置与报废3.1 购置•购置新设备须提前编制正式购置计划,并报经管理层审批。
•购置设备应符合安全、环保和质量标准,经过供应商评估和比较后确定。
•购置设备后,应进行验收,并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基本信息、购置日期和供应商信息等。
3.2 报废•设备报废应当经过管理层审批,并编制报废申请报告。
•报废设备应经过拆解处理,如有价值料子应进行回收利用。
•设备报废后,应及时调整相关设备台账信息。
4. 设备使用与操作4.1 设备使用•设备使用需依照作业引导书、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
•使用设备前,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情形,确保无故障和不安全存在。
•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保持设备运行稳定。
4.2 设备操作•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依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操作人员应保持设备清洁,及时清理设备四周杂物和产生的废料。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向车间主管和维护和修理人员报告。
5. 设备维护与保养5.1 维护计划•建立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
车间生产设备日常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设备日常管理制度车间生产设备日常管理制度11、每台设备设立一个点检卡,每台设备的操作人员对该点检卡负责。
点检卡由指定人员填写。
2、要求生产工段设备操作人员必需在当班启动设备后,马上根据点检卡规定进行设备各方面的检查工作。
如有异样,马上停机并通知设备修理人员进行处理。
如启动设备后未进行点检,但设备未消失故障,操罚款100元,当班班长100元。
如设备消失故障,影响生产,操罚款200~400元,当班班长罚款400元。
对于点检时发觉问题,未准时上报的操,视情节轻重赐予100~500元的罚款处理。
3、要求生产工段班长必需检查当班设备点检状况。
4、各设备的点检卡要保持洁净、完好,无破损。
如不能到达要求,对该设备的全部操作人员赐予50元/人的罚款。
5、设备点检卡由设备管理组技术员每月发放,并随之将上月的点检卡收回,以作为设备档案的一部分。
如技术员未按时发放或收回点检卡,赐予100元罚款。
6、设备点检时发觉的问题,点检人员标明后,设备修理工应准时解决,如不能准时解决,应马上填写点检问题跟踪单,并通知相关技术员。
7、点检卡发放日期每月30日。
车间生产设备日常管理制度2一、机修车间设立设备管理员,负责本厂全部机具设备的登记入册,建立设备档案,定期进行修理保养,做好记录,保养完毕后,要履行签字验收手续。
二、设备管理员要依据实际需要做好机具设备、仪器、仪表的购置打算,经主管审批后方能选购。
三、本厂全部的机具设备、工具、仪器、仪表要确定使用年限,依据价值大小列入固定资产或低值易耗品。
在使用年限内,如有丢失、损坏应予以赔偿,经管理员检验,确属质量问题的需由设备管理员和主管鉴定后方可减免赔偿。
四、固定不能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如车床、磨床、油泵试验台等,由特地操作人员保管、修理、保养。
其他人一律不得上台操作。
电焊设备由钣金工人特地使用、保养。
五、一般公用的工具,如绞刀、前轮定位仪等,由仓库保管员保管,使用借出、归还要登记,办理交接手续。
车间设备的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的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车间设备在企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车间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建立和完善车间设备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围绕车间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车间设备的管理制度。
二、维护保养管理1.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依据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环境和设备类型等因素,确定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并编制详细的维护保养工作内容和要求。
2.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
每次维护保养后,工作人员应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包括维护保养日期、维护保养内容和维护保养人员等信息,以便随时查阅和追溯。
3.设备故障处理设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明确故障的报修、维修和验收流程。
设立故障报修单,由工作人员填写故障情况并进行报修。
维修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并填写维修记录。
三、使用管理1.设备使用权限根据员工的职责和能力,确定不同员工的设备使用权限。
制定设备使用权限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设备使用行为,避免设备被非授权人员使用或滥用。
2.设备操作规程制定设备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操作流程和要求。
对于涉及到安全操作的设备,实行设备操作证制度,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且每年进行培训和考核。
3.设备保管制度明确设备的保管责任人和保管地点,制定设备保管制度,规范设备的保管管理。
设立设备标识,对设备进行编号,并加装防盗装置,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四、安全管理1.设备安全防护对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包括安装护栏、安全阀等安全装置,确保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的安全。
建立设备安全自检制度,设立检查周期,定期对设备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和测试。
2.安全培训和演练建立设备安全培训制度,明确新员工、新设备投入使用时的培训内容和要求。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3.设备安全记录设立设备安全记录表,记录设备的安全检查情况和安全事故情况。
生产车间现场设备维护管理办法
生产车间现场设备维护管理办法1. 前言为了保障生产车间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生产车间现场设备维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2. 设备分类根据功能和用途,将生产车间设备分为以下几类:- 生产设备:用于生产产品的设备,如机床、生产线等。
- 办公设备:用于办公工作的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
- 辅助设备:用于提供支持或辅助生产的设备,如压缩机、照明设备等。
3. 设备维护责任生产车间设备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并由专人负责执行。
具体责任如下:- 日常维护:由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日常巡检、清洁和保养工作。
- 定期维护:由设备维护人员按照设备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维护工作内容生产车间设备的维护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清洁:定期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 润滑:定期给设备的运动部件加油或润滑剂,确保设备顺畅运转。
- 检查: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的磨损情况、松动情况等,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 校准: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更新:根据设备使用状况和技术要求,适时对设备进行更新或升级。
5. 维护记录和报告为了做好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的维护记录和报告制度。
具体要求如下:- 维护记录: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应及时记录维护工作的具体内容、时间和结果。
- 维护报告:定期汇总维护记录,制作维护报告,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6. 突发故障处理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如出现突发故障,应及时处理。
处理流程如下:- 报修:设备操作人员发现故障后,应及时向设备维护人员报修。
- 评估:设备维护人员接到报修后,对故障进行评估,确定修复方案。
- 维修:按照修复方案进行设备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7.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设备维护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关闭电源:在维护设备时,先切断设备电源,避免电击事故。
- 佩戴防护装备:维护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服和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工厂车间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车间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车间、工段、班组及使用设备的员工。
三、管理职责1. 生产部负责制定车间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设备管理组负责车间设备的安全检查、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工作。
3. 各班组负责本班组设备的安全操作、日常维护和保养。
4. 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四、设备安全管理要求1. 设备选型与安装:车间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安装、调试和验收。
2. 设备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设备维护保养: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润滑、清洗、紧固等保养工作。
4. 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网、急停按钮等,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 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结构或性能。
6. 设备事故处理:发生设备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组。
五、安全生产检查1. 定期检查:设备管理组应定期对车间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不定期抽查:生产部应不定期对车间设备进行抽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特殊检查:在设备检修、改造、更新等过程中,应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六、培训与教育1. 新员工入职培训:对新员工进行设备安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定期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设备安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3. 案例分析: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设备安全事故案例,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七、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在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产车间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内的设备管理。
第三条设备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设备分类与标识第四条生产车间设备分为以下几类:1. 主要生产设备: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设备,如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冲压机等。
2. 辅助生产设备:指辅助主要生产设备完成生产任务的设备,如输送带、检测设备、包装设备等。
3. 公用设备:指为整个车间提供服务的设备,如空调、照明、消防设备等。
第五条设备应进行统一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使用部门、操作人员等信息。
第三章设备采购与验收第六条设备采购应遵循以下程序:1. 需求分析:根据生产计划和技术要求,确定设备采购需求。
2. 市场调研:了解同类设备的市场情况,比较价格、性能、售后服务等因素。
3. 供应商选择: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实力的供应商。
4. 签订合同:与供应商签订设备采购合同,明确设备质量、数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内容。
第七条设备验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审查设备资料:检查设备技术文件、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资料。
2. 观察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损伤、锈蚀、变形等问题。
3. 功能测试:对设备的主要功能进行测试,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
4. 记录验收结果:填写设备验收记录,对验收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第四章设备使用与维护第八条设备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九条设备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2.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 保持设备清洁,定期进行润滑保养。
4. 不得在设备上放置杂物,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十条设备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1. 日常维护:操作人员每日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清理杂物,润滑设备。
生产车间管理方案
生产车间管理方案引言概述:生产车间是企业生产的核心部门,其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制定科学的生产车间管理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生产计划、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生产车间管理方案。
一、设备管理1.1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减少故障率。
1.2 设备更新换代:及时更新设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1.3 设备标准化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制定设备使用标准和规范,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人员管理2.1 岗位培训:对生产车间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操作规范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2.2 岗位分工:合理分配生产任务,明确员工职责,提高生产效率。
2.3 激励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生产质量。
三、生产计划3.1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3.2 生产进度监控:及时监控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3.3 资源调配:合理分配生产资源,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质量控制4.1 品质检验: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4.2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4.3 不良品处理:建立不良品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不良品,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
五、安全管理5.1 安全意识培训:对生产车间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5.2 安全设施完善:确保生产车间安全设施完善,消防设备齐全,安全通道畅通。
5.3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生产车间安全生产。
结语:生产车间管理方案是企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生产车间管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生产安全。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生产车间管理方案,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
生产车间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精选 5 篇)1、员工上班应着装整洁,不许穿奇装异服,不得穿拖鞋,一次罚款 5 元。
2、员工上班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上班时间刷卡考勤进入工作岗位,不到岗者作迟到处理,下班时间未到离岗者按早退处理,迟到一次罚款 5 元,早退一次 20 元。
没到下班时间不允许离开自己的岗位,更不允许站在门口喧哗,聊天,擅离岗着 10 元/次。
3、员工每天上班开早会,不得迟到,一次罚款 5 元。
4、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领导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5、上班时间不得串岗闲聊,不允许大声唱歌喧哗,打闹嬉笑,吵嘴打架,私自离岗,更不得擅自出厂或者回宿舍,有事离岗必须向领导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如擅自离岗被发现一次罚款 20 元。
(注:脱岗:指打卡后脱离工作岗位或者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车间内禁止吸烟,吸烟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或者大门外,不执行者罚款 100 元。
6、上班时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看报纸、杂志,玩手机,吃零食,睡岗的如发现一次罚款 50 元。
7、有事须提前写请假条,不可代请假或者事后请假,经相关领导批准,原则上每一个班组请假不得多于 2 人。
每月在四天休假后还想需请事假的,车间需根据生产情况安排签署意见经相关领导批准方可休假,不假而归按旷工处理,每天罚款 50 ―100 元。
8、上班和吃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
不执行者一次罚款 10 元。
9、下班前必须整理好自己岗位的产品物料和工作台面,凳子放入工作台下面,如发现一次罚款 5 元。
10、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11、服从指挥,听从安排,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对车间、班组的安排如认为不合理,可以越级反映,但不得顶着不办或者消极怠工,不得赌博或者打架斗殴,违者罚款50 ― 100 元,情节严重者建议厂部赋予行政处罚直至开除。
车间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
车间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一、背景分析车间生产设备的管理是工厂日常运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高效的设备管理方式,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的目的。
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车间生产设备的管理方案,提出针对性的操作方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二、现状分析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设备维护设备的定期维护对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有很大的作用。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可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同时降低维修停机、更换备件、人工费用等成本。
2.2 设备管理车间设备的管理是为了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使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管理的重点包括设备开机安全、防止意外故障、设备负荷控制和设备使用记录等方面。
2.3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车间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生产计划应该合理、科学、可行,例如:根据生产情况,合理调整设备的使用率;安排合适的生产任务到不同的设备上,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
三、设备管理方案基于对背景分析和现状分析的理解,确定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的操作方法如下:3.1 设备维护设备的定期维护主要有以下步骤:(1)设备维修记录:建立设备维修记录,根据设备的工作状况,合理安排设备维修周期和内容。
(2)设备的使用时间: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制定不同的维护计划。
打标记或者分配维修工段工作等方法都可以对设备的使用时间进行有效地控制。
(3)维修备件:准备好常见维修备件,如灯泡、开关、传感器、电缆等。
(4)设备维护安排:给出维护人员的工作进度表,确保每项设备全部维护到位。
3.2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主要应该重视保护设备,以防止损坏和支援生产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设备开机安全:设备的使用不能超出大小限制,避免机器损坏,使用不当会导致零件损坏,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2)设备保养:按照设备要求,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纠正。
(3)设备负荷控制:根据生产需求合理调节设备负荷,如有必要,可以采取加快、放缓速度等方法来实现设备的控制和切换。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在车间现场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保证以及员工安全的保障。
为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车间必须制定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
下面将对车间现场管理中的设备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是车间生产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运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好的设备管理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滞和工期延误。
同时,设备管理也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
另外,设备管理还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员工的伤害事故,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设备管理的内容1.设备档案管理对车间内的设备进行档案管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商、购买日期、保修期限等信息的记录。
同时,还要对设备进行编号,方便管理和追溯。
2.设备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定设备的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
根据设备的运转情况和维护需要,制定定期保养和预防性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设备维修记录及时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同时,要对维修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和归档,为今后设备维修提供参考。
4.设备故障报修管理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制度,明确故障报修的流程和责任。
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报修,并进行进一步的排查和修复。
5.设备保养管理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
对于易损部件,要及时更换,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6.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
对于涉及到高风险的设备,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7.设备更新与改进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进步,及时更新和改进设备。
对于老旧设备,要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更新计划。
同时,还要关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设备管理的注意事项1.加强培训提供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培训,确保员工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技术,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和设备故障。
车间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车间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企业的进展,车间生产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高效、科学地管理车间生产设备,保障生产的稳定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修理效率,降低故障停机时间,保障生产的连续进行。
2. 原则:a. 预防性维护优先。
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提前发觉并解决问题,避开设备消灭故障。
b. 定期培训和沟通。
提升员工对设备操作和维护的技能,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c. 追求卓越。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追求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三、管理流程1. 设备购置阶段:a. 制定具体的设备需求方案,包括设备种类、数量、技术指标等。
b. 进行设备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c. 定期对设备使用状况进行评估,摸清设备使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 设备验收和调试阶段: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 严格依据合同要求进行设备验收,确保设备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b. 设备调试完成后,进行设备使用和维护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3. 设备使用和维护阶段:a. 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依据规定操作设备。
b. 设立特地的设备维护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修理和故障排解工作。
c.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准时发觉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4. 设备修理和更换:a. 对于设备故障,准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修理,保证故障停机时间最短。
b. 设备修理无法解决的,进行设备更换,确保生产的连续进行。
5. 故障记录和分析:a. 对设备故障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故障的缘由和频率,查找解决方法,避开故障再次发生。
b. 建立设备修理和更换的紧急预案,加强应急响应力量,削减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四、绩效评估和改进1. 设立设备绩效评估指标,对设备的利用率、故障停机时间等进行评估和统计。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引言概述:车间设备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备购置、设备维护、设备保养、设备故障处理和设备报废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车间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设备购置1.1 确定设备需求: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明确所需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1.2 供应商选择:通过市场调研和评估,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
1.3 设备采购合同:与供应商签订设备采购合同,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价格、交付时间等重要条款。
二、设备维护2.1 维护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保养、检修和维修等内容。
2.2 维护人员培训:培训维护人员掌握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维护效率和质量。
2.3 维护记录和分析: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及时记录维护情况,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设备保养3.1 清洁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保养,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保持设备的良好外观和工作环境。
3.2 润滑保养:按照设备使用手册的要求,定期给设备进行润滑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3.3 零部件更换: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记录,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零部件,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设备故障处理4.1 故障排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4.2 快速维修:建立紧急维修机制,对于影响生产的设备故障,及时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快速维修,减少生产停工时间。
4.3 故障分析和改进: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总结故障原因和处理经验,提出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五、设备报废5.1 报废标准制定:制定设备报废的标准和程序,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确定设备的报废时机。
5.2 报废审批程序:建立设备报废的审批程序,确保报废决策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5.3 报废处理:对报废设备进行合理的处理,包括拆解、回收和销毁等环节,确保环境友好和资源利用。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百度
标题:车间设备管理制度——保障生产效率,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一、前言为了加强车间设备管理,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及生产现场使用的各类设备。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设备管理的全面工作,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设备维护保养,协调各部门设备管理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车间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设备管理流程1. 设备购置与验收(1)设备购置: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生产需要,编制设备购置计划,经公司领导批准后,进行设备采购。
(2)设备验收: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技术要求、质量标准。
2. 设备安装与调试(1)设备安装: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安装工作,确保设备安装到位,符合规定要求。
(2)设备调试: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调试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设备运行与维护(1)设备运行: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设备维护: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维护保养。
4. 设备检修与更新(1)设备检修: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检修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更新: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经公司领导批准后,进行设备更新。
五、设备维护保养1. 设备维护保养分类(1)日常维护保养:设备操作人员每天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检查等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2)定期维护保养: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制定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计划,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维护保养。
2. 设备维护保养要求(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操作规程。
(2)设备维护保养应严格按照维护保养规程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生产车间管理方案
生产车间管理方案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产车间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生产车间的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生产车间管理方案。
一、生产计划管理1.1 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1.2 调整生产计划: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根据市场变化和生产情况进行灵活安排,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1.3 优化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设备管理2.1 设备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2 设备更新换代:定期评估设备性能,及时更新换代老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3 设备管理培训: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三、人员管理3.1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3.2 培训和技能提升: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3.3 团队建设和沟通: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质量管理4.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2 强化质量控制: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4.3 持续改进和创新:推动质量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五、安全环保管理5.1 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确保员工安全。
5.2 环境保护管理:遵守环保法规,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
5.3 资源节约利用:提倡资源节约利用,推动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生产车间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生产车间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车间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车间设备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设备保养、设备故障处理、设备更新和设备安全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维护1.1 确定维护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确定维护周期,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1.2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维护周期制定维护计划,明确维护人员和具体维护内容。
1.3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
二、设备保养2.1 清洁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防止灰尘、油污等对设备的影响。
2.2 润滑保养:定期给设备的润滑部位添加润滑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3 零部件更换:定期检查设备的零部件,发现磨损或损坏及时更换,避免设备故障。
三、设备故障处理3.1 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制定设备故障处理流程,明确故障报告、排查、修复等环节。
3.2 配备维修人员:车间内配备专业维修人员,能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3.3 记录故障信息:对设备故障进行记录,分析故障原因,为今后的设备维护提供参考。
四、设备更新4.1 跟踪设备寿命:定期跟踪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新老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4.2 制定更新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更新需求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3 更新设备技术:更新设备时,选择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设备安全5.1 安全培训:定期对车间员工进行设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操作的安全意识。
5.2 安全标识:在设备周围设置安全标识,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避免意外发生。
5.3 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定期检查车间设备的安全设施,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综上所述,车间设备管理制度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措施,只有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故障处理、更新和安全工作,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范文(3篇)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范文1.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2.严格执行《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润滑油路畅通油线、油毡清洁、油压油位标准、并按润滑图表注油,油质合格,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
4.设备台帐卡片、点检记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5.实行重点设备凭证上岗操作,做到证机相符.6.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一般事故____天内,重大事故____小时内报生产主管或公司领导。
7.坚持八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
三好即: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出一般故障。
五项纪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8.设备运行中,要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不离岗(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9.操作人员离岗位要停机,严禁设备空车运转。
10.保持设备清洁,严禁泡、冒、滴、漏。
11.设备应保持操作控制系统,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范文(2)设备管理是车间现场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合理、高效的设备管理能够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针对车间设备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设备采购、设备使用、设备维护等方面。
一、设备采购1. 设备需求评估在车间新建或改扩建时,应进行设备需求评估,明确车间的生产规模、产品类型等,以确定所需设备的种类和规格。
2. 设备选型根据车间设备需求评估结果,进行设备选型工作。
考虑设备的性能、质量、能耗、维护保养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设备供应商和设备型号。
二、设备安装1. 设备安装前检查在设备安装前,应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并与供应商进行验收。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生产车间设备管理 1第一条生产纪律1、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要求生产,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2、厂区及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
3、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
4、服从生产主管的安排,及时作业,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5、衣着清洁整齐,按照要求穿制服上班。
6、严禁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向生产主管请假。
7、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准在车间乱扔杂物,禁止随地吐痰,每次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将地面清扫干净。
8、当产品出现不良时应立即停工并上报,查找原因后方可继续生产。
第二条操作规程1、正确使用生产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非相关人员严禁乱动生产设备。
2、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要按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使用,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3、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严禁因抢时间而影响产品质量。
第三条产品质量1、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保证产品质量。
2、严把原材料进库关,高品质原料出高品质产品。
3、禁止使用替代原料,严格按图纸配料,配好料,确保符合规范。
3、注意生产过程中的细小环节,要求包装良好,码垛整齐美观。
5、检查产品的标签、名称、型号规格、做到万无一失。
6、装车前需最后检查、核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包装情况),做到单货相符。
7、文明装车,堆码合理。
第四条安全生产1、生产过程中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2、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操作,防止出现伤亡。
3、生产时必须戴好防护口罩、手套,防止机械伤人。
4、注意搬运机械的操作,防止压伤、撞伤。
5、正确使用带电设备及电气开关,防止遭受电击。
6、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堆放,并树立醒目标志。
7、原材料、包装物、零小的设备应布局合理,堆放整齐。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 2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确保产品质量,严肃厂纪厂规,确保产品车间正常运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职工应按时上班,不得迟到或早退。
2、工作时间不允许随意串岗,无工作任务时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一、车间设备统一管理的目的和定位:机器设备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之一。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现代化工业生产条件下更是如此。
由于目前主要的生产活动是人工操纵机器设备,由设备直接完成的,因此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技术状况。
同时,由于机器设备的日益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设备投资越来越火,与机器设备有关的费用,如折旧费、维修费等,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搞好设备管理,不断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和利用效率,减少设备维修所占用的流动资金,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素质,对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道理也就在于此。
二、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责设备管理机构:负责人——专职负责人——操作负责人负责人:负责车间设备综合性管理。
制订设备保养、维修计划;编制维修技术文件(包括:备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工具明细表、定维修工艺、定维修标准、定时定额、定工期等等);专职负责人:负责车间全部设备使用、保养、检修管理工作。
设备完好检查、技术状态检测、技术质量评估;保养用品准备、备件、材料准备;工具准备、编制作业计划、修理施工作业;保养实施、运行状态监测。
操作负责人:负责正在使用设备的维护。
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机器设备,不得私自更改使用方法。
三、设备登记造册,建立台帐设备登记造册,建有台帐。
台帐包括:序号、固定资产号、名称规格、启用时间、原值、制造单位、功率、安装位置、设备类别、主体材质、重量、制造日期、附电机型号、位置号、数量、工艺介质压力、温度、生产能力等。
设备分类按管理工作对象分: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非生产设备。
即生产流水线生产流水设备应按照工艺属性分成若干单元,逐个编号入帐其连接部分可附属就近单元,自动线设备应按一条线为一台设备编号。
(例:塑钢PVC生产线为1混料机(1-1提升机、1-2电子秤、1-3给料机)、2挤出机组(2-1挤出机、2-2定型冷却系统、2-3牵引机、2-4喷码机2-5切割机、2-6翻料机台)抽检、包装附带车间设备布局图。
四、设备保养1)日常保养:每天上班后、下班前15分钟~30分钟由操作人员进行对设备进行检查或清扫和擦试,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完好的状态。
设备的完好性、部件、配件是否缺失。
运转设备先进行空转,确认声音正确,润滑完好,方可正规操作。
检查螺丝,对螺丝进行紧固处理,以防止使用脱落。
检查完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安全、灵活、准确、可靠。
检查润滑装置是否齐全、完整、可靠、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检查各种管线、管件完好,无滴漏现象。
清洁设备部位,使设备内外干净,滑动轨道和接合处无油污锈迹、灰尘和杂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各种工具、附件应摆放有序、存放整齐。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经常巡回检查,通过听、看、问等方法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一级保养,定为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除电器部分电工负责外其余由专职人员进行,车间设备责任人辅助和指导保养内容。
清扫、检查、调整电器部分,检查电器接触是否良好。
接线是否牢固。
彻底清洗、擦试设备内外表面和死角部位。
清除表面毛刺,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去污垢,无污染。
检查、调整必需的部件,调整各运动部件的间隙,更换易损件。
检查紧固件和操作装置,做到安全可靠。
检查更换各种计量仪表和安全附件。
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必要时对设备个部拆卸检查,调整和修复。
一级保养应达到的标准:外观清洁,呈现本色;润滑良好,设备磨损少;设备缺陷排除,事故隐患消失;设备运转正常、操作灵活、保持完好状态。
3)二级保养视不同设备情况一般根据生产工艺一个品种生产进行一次,由维修人员为主进行,专职负责人参加。
五、设备的检修检修的方针与原则,设备的检修是指“恢复”设备各部分规定的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的工作。
设备的检修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计划检修。
主要设备每年进行一次状况普查,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状态和普查情况。
由动力部编制设备的大中修计划制造部配合完成。
设备的检修,首先要制订《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其内容:a、检修间隔期;b、检修内容;c、检修前的准备(技术准备、物质准备、安全技术准备、制订检修方案、编制检修计划、费用计划、明确责任人员);d、检修方案(设备拆装程序和方法,主要零部件检修工艺);e、检修质量标准;f、试车与验收;g、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1)编制检修计划设备维修计划分为年度和月度两种计划。
年度计划规定设备的大修、小修、精度调整的时间段,其内容包括年度维修计划表,大修计划任务书。
月度计划应具体规定上述维修的执行日期及小修、部分事后维修的内容。
2)计划编制的依据:A、设备检测和维修、运行记录;b、设备故障记录及分析资料;c、设备技术状况普查资料;d、产品质量对设备精度、性能的要求、设备能力指数等;e、受压容器、起重设备、动能设备的状态监测或试验结果等分析资料;f、参考设备的修理周期和修理复杂系数及各项定额资料;h、企业年度维修力量、人、财、物的使用情况;h、修前准备工作的最低期限。
3)计划考核的指标:修理成本=材料费+配件费+耗用维修设备台班费+人工费(元)耗用工时=工×日(工时)停歇时间(天)设备返修率=实际返修台数/计划修理台数×100%设备检修范围,大修、中修、小修的范围要严格划分区域。
大修:分解整个设备、修理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磨损件,调整电器部分、清除缺陷、恢复设备原有性能、精度及效率、翻修外表。
中修:设备部分分解、修复和更换部分磨损件、对精度、性能达不到工艺要求的部位进行针对性修理,恢复其精度、性能。
小修:针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拆卸部分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质量少量磨损件。
同时检查、调整、紧固机件恢复设备使用性能。
4)设备检修的具体程序同检修计划要按年度检修计划进行,并制订检修方案。
根据主要设备的检修规程、严格执行检修技术标准。
重点设备检修或结合检修实现技术革新的,报设备管理部门,并附图纸说明,批准后实施。
检修要逐步采用状态监测和现代故障诊断等技术,努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检修应在生产区外进行。
检修前要做技术准备和材料备件的准备,检修后要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
设备大、中修计划应当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在检查生产完成情况时,同时检查考核设备维修完成情况。
检修后的设备要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常生产使用,所有记录要认真填写后归档。
各种记录:安装调试记录、日常运行使用记录、维修记录、事故记录、验证记录、润滑记录等。
六、设备改造的论证、技术鉴定及技术台帐等内容:主要设备的验证资料。
主要设备技术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漏率和设备主要缺陷)。
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实际完成检修工时、维修费用等)。
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时间、停机损失)。
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设备备品备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常用资料建立备份并应定期清点、核对,及时补充和修复破损或变质资料。
档案移交或管理人员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
索取、查阅资料应经登记批准方可,不得私自复制材料。
需复制材料应由设备管理人员施行。
设备档案的内容填写时字迹要规范、整齐、清楚。
档案一般不得外借,特殊情况需经审批并认真登记后方可外借。
每年应对技术档案进行整理。
七、设备事故设备及仪器仪表因非正常损坏,致使停产、减产、动力供应中断、效能降低、人身伤亡均为设备事故。
1)设备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三点。
一般事故:设备零件损坏,修理费用在500元以上或影响当日产量的5%以上。
重大事故:设备损坏严重,修理费用在6000元至10000元或影响当日产量25%以上。
虽未达到上述损失,但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也列为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的几种情况,符合其中之一的均列为特大事故。
设备损失严重,修理费用在10000元以上者。
事故造成3人或3人以上重伤。
事故造成人员死亡。
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其它事故。
2)设备事故的定性责任事故:不遵守标准操作规程,擅离职守,维修不当,设备超负荷支转造成设备损坏。
停产或效能降低者为责任事故。
质量事故:设备因设计、制造、质量不良、安装不当或检修不当造成的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为质量事故。
自然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设备损坏为自然事故。
3)事故产生的原因设备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不接触和移动现场物品,同时报主管部门。
重大、特大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设备事故发生后,要本着“三不放过”(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没有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观看现场,进行现场分析注意原始数据和凭证的收集或录像保留原始状况资料进行详细记录。
事故发生后,由车间设备责任人及时填写事故报告,报送设备动力部。
重大、特大事故应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
4)事故的处理因设备事故造成停产,应积极组织对设备的抢修,在未修复之前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快恢复生产。
重大、特大事故要提出修复方案,改进措施。
一般设备事故由设备动力部签署处理意见,重大、特大事故由主管经理批办,并听候上级部门处理。
对事故责任者按情节轻重、责任大小、态度好坏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和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对隐瞒不报,有意缩小事故,弄虚作假者,要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5)设备事故的所有记录,原始资料或凭证、技术鉴定书、调查分析报告,修复方案等均应归入档案。
八、整改现状:所有使用设备都应有统一编号,要将编号标在设备主体上,每台设备都要设专人管理。
每台设备都要挂状态标志牌,挂在不易脱落的位置上,其具体情况如下:运行中:正在生产操作的设备,应正确表明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人等。
维修中:正在修理中的设备,应标明维修的起始时间,维修负责人。
已清洗:已清洗洁净的设备,随时可用标明清洁的日期。
待清洗:尚未进行清洗的设备,用明显符号显示,以免误用。
停用:因生产结构改变或其它原因暂时不用的设备如长期不用应移出生产区。
待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尚未排入维修计划。
各种管路管线除按规定涂色外,应有标明介质流向的箭头及流向地点。
无菌设备应标明灭菌时间和使用期限,超过灭菌期限的,应重新灭菌后使用。
设备状态改变时,要及时换牌,以免发生错误。
所有标牌应挂在明显的部位,以便观察。
Xxx制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