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道路工程:是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工程实体的总称.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道路平面线性: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各种基本线性组成。
视距: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汽车),为防止冲撞而制动或回避障碍物绕行所需要的距离。
停车视距: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超车视距:指汽车行驶时为超越前车所必须的视距;会车视距:指两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刹车所必需的距离。
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有超高,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为合成坡度。
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变坡点:纵断面上两相邻不同坡度线的交点。
竖曲线: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要求而在边坡处设置的纵向曲线,即为竖曲线。
凹型竖曲线:w为正,变坡点在曲线下方,竖曲线开口向上。
凸型竖曲线:w为负,变坡点在曲线上方,竖曲线开口向下。
超高:在路基横断面设计中,当圆曲线半径介于极限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需将外侧车道抬高,构成与内侧车道同坡之单坡横断面,这种设置成为超高。
匝道:为不同水平面相交道路的转弯车辆转向使用的连接道。
压实度:压实度指的是工地上压实后的干容重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的该路基土的最大干容重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水泥混凝土路面:指用各种水泥混凝土作为面层的路面结构,亦称刚性路面,属于高级路面。
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是以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各种改性沥青等为结合料,粘结各种矿料修筑的路面结构。
半刚性基层: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碎(砾)石来修筑的基层通常称为半刚性基层,初期强度和刚度较小,其强度和刚度随龄期的增加而增长,所以后期出现刚性路面特性,但最终强度和刚度仍远小于刚性路面。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路基是行车部分的基础,他承受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它是土、石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成的土工带状体路基设计一般要求1具有足够整体稳定性2具有足够强度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路面使用各种主路材料或混合料分层铺筑在路基上做车辆行驶的构造物,他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供车辆在上面以一定车速安全而舒适地行驶。
防护工程在陡峻山坡或沿河一侧的路基边坡修筑的填石边坡、砌石边坡、挡土墙、护脚及护面墙等可加固路基边坡保证路基稳定的构造物公路等级按交通量使用任务性质分五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极差较大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缓和曲线的作用1提供曲率的逐渐变化,因而适应汽车的转向操作和行驶轨迹,且线形更流畅美观与视觉相协调2提供离心加速渐变利于行车稳定与安全3提供道路超高和加宽缓和和过度之用视距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为防止冲撞而制动或回避障碍物绕行都需要一定的距离高速公路组要考虑的是停车视距停车视距超车视距会车视距公路的技术标准是法定的技术尊准则,它是指公路线性和构造的设计、施工在技术性能、几何尺寸、结构组成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纵断面用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平面城道路纵断面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匝道为不同水平面相交道路的转弯车辆转向使用的连接道辅助车道指在交叉口分和流出,作用停车、减速、转弯处呗、交织、车道数平衡、载重汽车爬坡以及其他辅助直行交通运行的所有车道的总称潮湿系数指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之比路基干湿类型划分干燥中湿潮湿过湿用稠度作为划分土质路基干湿类型的指标路基典型横断面形式有1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矮路堤、一般路堤、高路堤2路堑:是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全挖式台口式半山洞3填挖结合路基:一般填挖路基,矮挡土墙路基,护肩路基,砌石护坡路基砌石护墙路基挡土墙路基半山桥路基4不挖不填路基宽度为路面及两侧路肩宽度之和路基边坡坡度是路基设计的基本任务用坡面高度与坡面宽度之比表示并取h=1通常用1:n 或1:m表示其比率路拱横坡为迅速地排出路面上的集水需将路面做成一定的横向坡度边坡稳定性设计方法1力学验算法也叫极限平衡法又分直线法圆弧法折线法2工程地质比拟法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1边坡土质2水的活动3边坡的几何形状4活荷载增加5地震及其他震动荷载挡土墙是一种能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1抗滑稳定性验算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3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4墙身截面强度验算5增加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路堤填筑方案水平分层填筑法竖向填筑法混合填筑法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压实达到的干容重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该路面基土的最大干容重之比k=r/r。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备考要点

第一章道路路线1道路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干线公路分类: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公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第二章道路交通基础1.设计速度:道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车速,称为设计车速。
它是在气候良好,车辆行驶只受道路本身的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
2.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按全年统计的日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所得平均值为全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
它是确定道路等级的依据。
平均日交通量(ADT):平均日交通量为一年中给定时间段内统计所得双向车辆的总和除以观测期间的总天数,所得的平均值为平均日交通量,简称ADT,单位pcu/d。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日或上午、下午)出现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取一年的第30位最大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即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序,取序列号为第30位的小时交通作为设计交通量。
3.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概念不同,交通量是指某时段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数。
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小得多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自由驾驶,可以变更车速、转移车道,还可以超车。
交通量等于或接近于道路通行能力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就明显降低,一般只能以同一速度列队循序行进。
当交通量稍微超过通行能力时,车辆就会出现拥挤、设置堵塞。
4.机动车通行能力的类别: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机动车的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环境均处于理想的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路段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通行能力,也称为理论通行能力。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总结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路面三大部分。
第一章总论一、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
二.道路的特点:(1)道路的基本属性:公益性、商品性、超前性、储备性(2)道路的经济特征:道路产品是固定在广阔地域上的线形建筑物,不能移动。
道路的生产周期和使用周期长道路虽是物质产品,但不具有商品的形式具有特殊的消费过程和消费方式道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和经济服务。
三、功能:(1)公路的功能:承担中短途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集散运输、长途运输;(2)城市道路的功能:提供城市交通服务、构成城市结构布局的骨架…四、道路的分类与组成1、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1)公路:是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可分为国、省、县、乡级公路;(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3)专用道路:主要为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
包括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2、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线形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
(1)线形组成:○1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线形要素组成。
○2纵面线形: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
○3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等不同要素组成。
(2)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
3、城市道路的组成1、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2、人行道;3、交叉口、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4、交通安全设施:照明、标线、护栏等;5、排水设施:街沟、雨水口、窨井等;6、地下管线:电缆、煤气、给排水等;7、绿化带8、地铁、轻轨、高架桥等。
五.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根据交通量及使用任务性质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汽车专用,昼夜交通量25000以上(四车道高速公路(25000-55000)、六车道高速公路(45000-80000)、八车道高速公路(60000-100000))一级公路:控制出入,昼夜交通量15000以上(四车道一级公路(15000-30000)、六车道一级公路(25000-55000))二级公路:混合交通,5000~15000(双车道二级公路(5000-15000))三级公路:混合交通,2000~6000(双车道三级公路(2000-6000))四级公路:混合交通,2000辆以下(双车道四级公路(2000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400以下))(2)技术标准:设计速度、路基宽度、弯道半径、最大纵坡六.城市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分级:快速路:为城市大交通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设计年限30年)主干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主要联系道路;(设计年限30年)次干路:连接和集散功能,兼有服务功能;(设计年限15年)支路:局部交通,以服务为主。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路面三大部分。
第一章1.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
2.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现行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
(1)线形: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线形要素组成。
纵面线形: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
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等不同要素组成。
(2)结构: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
3.(1)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2)计算交通量时应将各种车都折合成小客车,以小客车为标准。
(3)高速及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及二三级按15年预测。
(4)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与高速之间时,拟建公路为主干线公路宜选高速公路;若为集散公路宜选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4.(1)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设计年限30年)、主干路(设计年限30年)、次干路(15年)、支路(10-15年)。
(2)各类道路按城市规模、交通量、地形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采用Ⅰ级,小城市采用Ⅲ。
第二章1.道路道路平面线性:指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性质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应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尽量避免用长直线、小偏角,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2.选线原则:(1)平原区:短、捷、顺直;(2)丘陵区:指标均衡(微丘按平原,重丘按山岭);(3)山岭区:地形、地质为主(沿河线(都选在阳坡,迎风一岸)、越岭线(是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在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
以纵断面为主导,布线要处理好垭口选在,过岭标高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者关系)、山脊线布设要处理好控制垭口、陡坡以及控制垭口间的平均坡度之间的关系)。
3.桥隧与道路线形的配合:应以线形为主,桥隧为辅,并应尽量避免斜、坡、弯。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1、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应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叫做路基工作区。
(P72)2、路基弯沉设计值:弯沉值的大小反映了路基、路面的整体强度。
弯沉值越大、则其抵抗垂直变形的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
设计弯沉值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所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路面设计弯沉值是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系数确定的。
3、一般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指按设计车速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它是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值。
它介于极限最小半径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之间,其超高值伴随半径增大而减小。
4、平均纵坡:在道路设计中,平均纵坡是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平均纵坡是衡量路线线形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5、纵断面设计中哪些是设计规范标准要求:纵坡度:(1)最大纵坡;(2)最小纵坡;(3)平均纵坡;(4)高原纵坡折减;坡长限制:(1)最大坡长限制;(2)最小坡长限制;(3)组合坡长;6、半填半挖断面(填挖结合):地面横坡较陡,通常取道路中心的高程接近原地面标高,以减少土石方数量,避免高填深挖和保持土石方数量的横向填挖平衡。
若处理得当,路基稳定可靠,是比较经济的路基横断面形式。
7、路面:路面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路基的顶部用各种材料或混合材料分层铺筑的供车辆行驶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路面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
8、路基加宽:9、沥青路面:用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粘结矿料筑路面面层与基层的路面结构。
10、钢筋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是指板内配有纵、横向钢筋(或钢丝)网并设接缝的混凝土路面。
1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优点: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强度及抗磨耗能力,稳定性好,路面粗糙,抗滑性能好,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
缺点:接缝多,增加了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道路工程复习重点

道路工程复习重点2010.12 第一篇勘测设计基本概念复习要点1.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设5个等级。
2.现代道路的平面线形三要素不包括折线3.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4.当道路的设计车速为80km/h 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以不小于480m为宜。
5.在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区,最大纵坡折减后,若小于4%,则采用4% 。
6.两个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形要素组合型式称凸型。
7.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Ψ=f-i 。
8.设竖曲线的半径和外距分别为R和E,二者单位均为m,则坡度角ω与R、E的关系为R=9.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的单位均为m,则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Z=T+y。
10.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积。
11.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12.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是20年。
13.某交点JD桩号为K1+300,设置基本型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T为150.5m,则直缓(ZY)点桩号为K1+149.5。
14.确定道路的空间位置最少需要路线的纵断面图和平面图。
15.根据驾驶员所采取的措施不同,行车视距分为4种16.设汽车总重为G,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滚动阻力为f•G。
17.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向曲线之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V以km/h计)为宜。
18.已知竖曲线半径为R,切线长为T,则外距E为E= 。
19.在纵断面设计中,凸形竖曲线与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指标相同的是竖曲线最小长度。
20.在土石方调配中,采用人力挑运土方,一“级”为10m。
设L和L免分别为平均运距和免费运距,单位均为m,则平均运距单位n为n= (级)。
21.关于图上定线所利用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上定线利用的是大比例尺地形图22.根据我国实际条件,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选用的设计速度为120km/h。
道路工程复习材料

第一章1、公路分类: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级公路、乡级公路。
2、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公路分级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2)、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公路技术标准反映了我国公路建设的技术方针,是法定的技术要求,公路设计时都应当遵守。
4、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同公路)第二章(一)、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多方案选择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二)、选线的步骤和方法1.路线总体布局:路线方案比选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2.路线带选择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
(地形图1:1000~1:5000比例尺)3.具体定线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三)、、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一、平面线形三要素特点及应用1)、直线的优点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具有短捷、直达的印象。
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测设简单方便(用简单的就可以精确量距、放样等)。
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公路施工复习资料

1、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
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2、垫层: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3、点位确定的方法: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汇法,距离交汇法4、抛石挤淤施工。
①软土层平坦时抛石应自路堤中部开始向前抛填,然后渐次向两侧扩展;软土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该自高处向低处抛头;横坡缓于1:10时,沿路中线呈等腰三角形,渐次向两侧对称抛填。
②碾压时先压两侧后压中间5、挤密砂桩施工:工顺序由中桩向边庄方向间隔跳打,避免相互间振动影响。
6、袋装砂井施工:砂袋留出孔口长度,应保证伸入砂垫层至少30厘米以上,并保持直立,不得卧倒7、土方路堤填筑施工。
①路堤基底横坡陡于1:5时,基底坡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横坡小于1:5时,清草皮,碾压填筑。
横坡在1/5~1/2.5,做台阶,宽≥1米,高≥0.5米,横批坡大于1/2.5,坡下修护角,护墙。
8、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率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
9、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部分的路堤及冰冻地区的路床。
巨粒土,石质土都是较好的路基填料;沙土也可以用作路基填料;粉土需参入较好的土体后,才能用做路基填料;黄土,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地不得已必须用作路基填料时,应严格按其特殊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殖物质的土不得用作路基填料;满足要求,或经处理之后的工业废渣(煤渣,高炉矿渣,钢渣,电石渣)可用做路基填料。
10、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的上层,强度小的填料填筑在下层,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11、压实的基本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低后高,注意重叠。
12、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内因:土的含水率,土的性质,外因:碾压时的温度,压实层厚度,碾压机具与方法13、压实度检测方法:现场(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实验室(重型击实试验)14、石方路堤填筑施工。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形式可分为__路堤___、___路堑___及半填半挖式。
2厚计算中应考虑的作用力因素主要有__温度应力___、_荷载应力____。
3. 桥头路基与桥梁、涵洞等构造物的__沉降___往往不同,容易形成桥头__跳车__病害。
4三要素是__高度___、__边坡坡度__和宽度。
5围,可将路界地表排水划分为___路面表面排水___、中央分隔带排水、__坡面排水___三个部分。
6具备__汽车专用___、分道行驶、__控制出入__和设施完善这几个基本特征。
7的冲突点产生于__左转车流___和__直行__车流。
8按互通能力大小分为_分离式立交、半互通立交_和全互通式立交三种。
9向坡度与_行车速度_、_弯道半径_、_路面附着系数_三个要素有关。
10的冲突点产生于_直行_和_左转_车流。
11坡度的大小时,主要是根据_路面平整度_和_透水性_确定。
12加水泥砂浆,挡土墙可以分为__干垒式__挡土墙和__浆砌石__挡土墙。
13分为面层、__基层__ 和__垫层__三层。
14合地形和地质条件沿等高线__布置,尽量与水流方向__垂直___。
二、判断题1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处于中湿或干燥状态。
(√)2指路面在使用期末的不利季节,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 √ )3. 造成路基破坏的基本前提是不良的地质条件,而水则是引起路基破坏的直接原因。
(√)4.路面垫层主要起承载、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5.容许弯沉是指路面在使用期末的不利季节,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 √ )6.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可用车辙试验所获得的动稳定度表示。
(√)7.与重力式挡土墙相比,锚定式挡土墙对地基承载力要求更高。
(×)8. 合成坡度方向即水流方向。
(√)9. 汽车在凸型竖曲线上行驶时,驾驶员视线易受阻碍因而设计时满足视距要求是主要问题。
( √ )10与加宽的设置是完全同步的。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1.道路由路线,结构物,沿线附属设施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2.道路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方面,设计方面,施工方面,养护与运营管理四个主要方面。
3.各类汽车的外轮廓尺寸由总长度,宽度,高度组成,他们影响到对道路的车道宽度,净空,转弯半径等方面。
4.我国公路技术标准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选用的设计车辆有三种类型小客车,卡车,半挂车,并分别规定了他们的外廓尺寸,作为设计的控制指标。
5.交通流的三个基本要素:速度,交通量和交通密度.6.道路实际运行条件考虑一下三个方面: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交通控制条件。
7.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8.直线的三个指标:最大直线长度,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9.圆曲线的三个指标:最小圆曲线半径,最大圆曲线半径,最小圆曲线长度。
10.描述纵坡的指标: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合成纵坡,平均坡度。
11.描述纵坡坡长的三个指标:最小坡长,最大坡长,缓和坡段。
12.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13.会车视距三部分:双向驾驶员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双向车辆的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14.立体交叉口按交通功能分: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
15.立体交叉口按结构形式分:上跨式和下穿式。
16.交叉口的设计组要包括空间设计和交通设计。
17.交叉口的立面设计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18.路基断面安路基填挖情况分为路堤,路堑,半挖半填。
19.防护工程包括边坡保护和岸坡保护。
20.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接缝;横向缩缝,横向胀缝,横向施工缝和纵缝四种。
21.为了保障胀缝的传荷能力,应在胀缝中设置传力杆,这种杆通常选用光圆钢精。
22.涵洞由进水洞口,洞身和出水洞口三部分组成。
23.道路施工包括:土石方作业,路基和路面铺筑,排水和挡土墙等构筑物施工。
24.挡土墙压力计算宜安库伦土压力计算。
(没找到)25.挡土墙荷载设计安“分项安全系数极限状态”法进行设计,其极限状态分为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着人们的出行安全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复习和掌握道路工程的知识,我们需要系统地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施工技术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道路工程。
一、基本概念道路工程是指为人们提供通行条件的工程,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
它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路工程中,我们需要了解道路的分类、道路标线的意义、道路标志的作用等基本概念。
此外,还需要掌握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如道路的几何设计、交通流量的计算等。
二、设计原则道路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城市规划要求,确定道路的线型、断面、交叉口等参数,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通行能力和舒适性。
在道路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定位、交通流量、地形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了解道路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如《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路工程设计规范》等。
三、施工技术道路施工是指按照设计要求,通过土方开挖、路基填筑、路面铺设等工序,将设计方案变成实际的道路。
在道路施工中,我们需要了解土方开挖的方法、路基处理的技术、路面铺设的工艺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以确保道路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四、养护管理道路养护是指对已建成的道路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
在道路养护管理中,我们需要了解道路养护的目标和原则,如提高道路的平均服务水平、降低道路的运营成本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常见的道路病害及其处理方法,如路面龟裂、坑洞等。
五、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道路工程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道路工程的理解。
例如,可以选择一条具体的道路工程项目,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对道路工程的应用能力。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汽车行驶条件:横向力系数:表示汽车单位重量所受到的横向力。
表示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横向的稳定程度。
车辆换算:城市道路交通车辆类型众多,大小不一,其占道面积、性能、车速各不相同,在统计一条道路的交通量时,进行切合实际的车辆换算。
二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超高:指的是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受横向力或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滑移或倾覆,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平曲线,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超高渐变率:旋转轴与行车道外侧边缘线之间相对升降的比率.超高缓和段:从直线路段的横向坡渐变到曲线路段有超高单向坡的过渡段。
制动距离:汽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从驾驶员急踩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设计车辆:指的是道路设计所采用的汽车车型,以其外廓尺寸、重量、运转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设计车速:指的是道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行车速度。
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小,车辆行驶只受道路本身的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的速度。
设计交通量: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依据的交通量。
指道路设计年限内预测的能够达到的设计采用最大交通量横坡:指的是路幅和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横向坡度。
指路面、分隔带、人行道、绿化带等的横向倾斜度。
以百分率表示。
路线:道路路幅中心线的立体形状。
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称为平面线形。
路线设计:平面线型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回旋线:是公路路线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缓和曲线。
回旋线参数:六种组合类型:●基本型——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S型——圆曲线→回旋线→回旋线→圆曲线●卵形——直线→回旋线A1→圆曲线R1→回旋线→圆曲线R2→回旋线A2→直线●复曲线——直线→圆曲线R1→圆曲线R2→直线●行车视距:为保证行车安全,司机看到一定距离处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后,刹车所需的最短安全距离。
市政道路工程检测复习资料

市政道路工程检测复习资料按工序划分为:路基:道路的基础(土路基、粉煤灰路基、石灰土路基等)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次(砂粒垫层、级配碎石垫层等)基层:路面结构中的承重部分(包括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沥青稳定碎石等结构)面层: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表面层次(水泥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热拌沥青混凝土与沥青玛di脂碎石SMA 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等)附属构筑物:侧平石、雨水井、隔离结构物等取样要求:1、压实度(或干密度)(1)路基: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3点(环刀法、灌沙法或灌水法测定)(2)基层及底基层: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一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钻芯法,其余/挖坑灌沙法)(3)面层(沥青混合料):每1000㎡测一点(钻芯法)3、回弹弯沉(1)路基:每车道,每20m测1点(贝克曼梁法)(2)基层及底基层(级配沙砾、碎石类、沥青碎石类):每车道,每20m测一点(贝克曼梁法)(3)面层(沥青混合料):每车道,每20m测一点(贝克曼梁法、自动弯沉仪)4、路面厚度(1)水泥混凝土面层:每1000㎡抽测一点(钻芯法)(2)沥青混合料面层:每1000㎡测一点(钻芯法)5、路面平整度(1)水泥混凝土面层:测平仪(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3m直尺法(每车道,每20m测一点)(2)沥青混合料面层:测平仪(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3m直尺法(每车道,每20m,路宽<9m 测一点,路宽9~15m测2点,路宽>15m测3点)6、抗滑性能(1)水泥混凝土面层:测抗滑构造深度,每1000㎡抽测一点(手工铺砂法)(2)沥青混合料面层:抗滑摩擦系数(摆式仪,每200m测一点);横向力系数测定车,全线连续检测;抗滑构造深度(手工铺砂法,每200m测一点)。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1.道路的定义及分类、公路的分类和分级,各级公路的定义,城市道路的分级.道路的定义: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公路的分类: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称为干线公路。
干线公路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
在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公路称为支线公路。
公路的分级及定义: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三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城市道路的分级: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2.国家高速公路网、国道网、省道网、县道网如何进行编号?1.首都放射线的编号为1位数,以北京市为起点,放射线的止点为终点,以1号高速公路为起始,按路线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编号区间为G1~G9。
2.纵向路线以北端为起点,南端为终点,按路线的纵向由东向西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奇数,编号区间为G11~G89。
3.横向路线以东端为起点,西段为终点,按路线的横向由北向南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偶数,编号区间为G10~G90。
4。
并行路线的编号采用主线编号后加英文字母“E”、“W”、“S"、“N”组合表示,分别指示该并行路线在主线的东、西、南、北方位.5。
纳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如珠江三角洲环线),按照由北往南的顺序依次采用G91~G99 编号;其中台湾环线编号为G99,取意九九归一。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1.道路的基本属性:1、公益性、2、商品性、3、超前性、4、储备性2.公路按其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道路六个等级。
3.城市道路按其地位、功能,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4.公路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系统、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5.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6.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20年,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15年,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7.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的起算年限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公路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
9.公路的技术标准是法定的技术标准,它是指公路线性和构造物的设计、施工在技术性能、几何尺寸、结构组成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1.道路平面线性基本几何线性: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合理组合而成,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2.圆曲线最小半径值:1、行车的横向倾覆稳定性2、行车的滑动稳定性3、乘客舒适性4、营运经济性。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按回旋曲线最小长度的2倍(6s行程长度)制定了公路平曲线最小长度指标。
4.“最小值”或“极限值”为条件受限时,可采用的值,“一般指”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
5.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6.可作为缓和曲线的曲线有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双扭线等。
7.缓和曲线的作用:1、线性缓和2、行车缓和3、超高加宽缓和。
8.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考虑因素:1、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2、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9.平面组合线型:1、简单型2、基本型3、凸形曲线4、复合型曲线5、s型曲线6、c形曲线7、复曲线。
道路工程测量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测量复习资料一、填空1.道路平面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在进行道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了计算填土土石方量和挖土土石方量,我们必须测绘道路中线纵断面和横断面。
3.当道路中线曲线部分加设缓和曲线时,缓和曲线的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到圆曲线半径。
道路勘测设计阶段,道路测量的内容包括初测和定测。
4.道路施工测量的3项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已知高程。
5.在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时,根据测设的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一般测设方法和精密测设方法。
6.为了指示道路施工,在道路中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些整米桩,直线段上整米桩间距一般为50m,曲线段上整米桩间距一般为20m。
7.平面点位的测设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全站仪坐标测设法。
8.公路初测和定测的内容包括:路线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路线定线、纵横断面测量、水文调查和桥涵勘测等。
9.指出在DTM-352C(L)型全站仪显示屏上下列键的含义:【PWR】电源开关【MODE】模式【MSR】测量【ESC】返回【MENU】菜单【DSP】屏幕切换【ANG】角度。
10.全站仪显示屏中下列字母的含义:HA—水平角、SD—斜距、V%—坡度V A—竖直角、VD—高差、XYZ—三维坐标。
11.路线纵断面测量一般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基平测量,然后中平测量。
12.路线水准点设置时,永久水准点一般地区每隔5km设置一个,要设标石,也可设置在永久性建筑物上或用金属标志嵌在基岩上。
13.道路中平测量时,因测量需要需在一定距离内设置转点,要求转点读数精确至mm,视线长度不应大于150m,水准尺应立于尺垫、稳固的桩顶或坚石上。
14.道路纵断面图中,直线与曲线部分一栏里,曲线部分用折线表示,上凸表示路线右转,下凸表示路线左转。
15.在绘制道路纵断面图时,高程比例尺一般比里程比例尺大10倍。
16.道路横断面测量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标杆皮尺法、水准仪法、经纬仪法、全站仪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1.道路的定义及分类、公路的分类和分级,各级公路的定义,城市道路的分级。
道路的定义: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公路的分类: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称为干线公路。
干线公路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
在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公路称为支线公路。
公路的分级及定义: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城市道路的分级: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国家高速公路网、国道网、省道网、县道网如何进行编号?1.首都放射线的编号为1位数,以北京市为起点,放射线的止点为终点,以1号高速公路为起始,按路线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编号区间为G1~G9。
2.纵向路线以北端为起点,南端为终点,按路线的纵向由东向西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奇数,编号区间为G11~G89。
3.横向路线以东端为起点,西段为终点,按路线的横向由北向南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偶数,编号区间为G10~G90。
4.并行路线的编号采用主线编号后加英文字母“E”、“W”、“S”、“N”组合表示,分别指示该并行路线在主线的东、西、南、北方位。
5.纳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如珠江三角洲环线),按照由北往南的顺序依次采用G91~G99 编号;其中台湾环线编号为G99,取意九九归一。
6.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一般联络线的编号,由国家高速公路标识符“G”+“主线编号”+ 数字“1”+“一般联络线顺序号”组成,编号为4位数。
7.城市绕城环线的编号为4位数,由“G”+“主线编号”+ 数字“0”+ 城市绕城环线顺序号组成。
主线编号为该环线所连接的纵线和横线编号最小者,如该主线所带城市绕城环线编号空间已经全部使用,则选用主线编号次小者,依此类推。
如该环线仅有放射连接,则在1位数主线编号前以数字“0”补位。
3.通行能力及交通量的区别?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有哪些?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道路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流率,以veh/h,pcu/h或veh/d表示。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概念不同,交通量指某段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数,道路通过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
4.公路服务水平的概念和分级。
概念:描述交通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分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公路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和类型,公路横断面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5.公路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包括车行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等。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
公路类型及特点:1.单幅单车道定义:窄路基加错车道的公路。
适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
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4.50m、路面宽度为3.50m就属于此类。
2.单幅双车道定义: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
特点:使用最普遍,所占的比例最大,可适用范围大;适应的交通量(400~15000)小客车/昼夜;行车速度可从(20~80)km/h。
当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视距条件又差时,对车速和通行能力影响较大,事故率也高。
可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机动车分离行驶。
适用:二、三、四级公路。
3.单幅多车道定义:一般指整体式的双向划线分隔的多车道公路。
适用:一级公路。
4.双幅多车道定义:一般指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公路。
可以是整体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
特点: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舒适、事故率低。
占地多、造价高。
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5.不对称路幅特殊情况下,比如地形限制、交通特点、交通组织等,可以将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等设计成高程不对称、宽度不对称或上下行分幅设计以适应特殊要求。
城市道路组成: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分车带等。
6.什么是方向分布系数?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如何确定(计算)?行车方向交通量与双向交通量的比值;机动车车行道(路面宽度)由数条机动车车道组成,其宽度为:W=(车道数×一条车道宽度+2 ×路缘带宽度)+双黄线宽度+分车带宽度+附加车道宽度机动车道数量:设计小时交通流N量h n N能力计通行设条一车道的m计算为两车道或两车道以上(单向)应进行车道系数折减,并根据道路等级等交通组织因素确定。
通常双向车道不宜采用奇数,交通量分布系数K>2/3时,可采用变向车道。
双向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6条。
附加车道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设置附加车道?7.1.错车道四级公路路基宽度采用4.5米时,应在不大于300米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之间的车辆。
2.爬坡车道定义: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上坡方向右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在连续上坡路段,当行驶速度、通行能力、安全等受到载重汽车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爬坡车道宽度为3.5米。
3.变速车道(加减速车道)变速车道是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的总称。
加速车道是为了使车辆在进入主线之前,能安全地加速以保证汇流所需的距离而设的变速车道。
减速车道是为了保证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能安全减速而设置的变速车道。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公路与公路互通式立交,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管理与养护设施等与主线衔接出入口处,应设置加减速车道,宽度为3.5米,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加减速车道宽度宜为3.75米。
4.紧急停车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米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
间距不宜大于2公里,宽度一般为5米,有效长度50米,并设置100米和150米左右的过渡段。
5.避险车道定义: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当平均纵坡≥4%,纵坡连续长度≥3KM;车辆组成内大、中型重车占50%以上,且载重车缺乏辅助制动装置。
为避免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应在长、陡下坡地段的右侧山坡上的适当位置增设的专用车道。
设置目的:为防止连续长、陡下坡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
设置要求:避险车道的长度根据主线下坡行驶速度、避险车道纵坡和坡床集料而定。
8.什么是路肩和左侧路肩?路肩有什么作用?路肩的定义:公路和郊区道路上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称为路肩。
左侧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应设置左侧路肩,左侧硬路肩内含左侧路缘带,左侧路缘带宽度为0.50m。
路肩的作用:(1)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
(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
(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
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并起引导视线的作用。
9.什么是路拱?路拱坡度有什么作用?路拱形式有哪些?路拱的定义:为了迅速排除落在路面的雨水,防止雨水渗入路基降低路基强度以及减少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阻力,路面通常做成中间高并向两侧倾斜的拱形。
路拱坡度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
尽快排走路面上的水,对路面结构层、路基的强度及行车安全有利。
路拱的形式:直线路拱、直线加抛物线路拱、折线形路拱、抛物线路拱。
10.什么是超高?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些?超高的定义: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1.超高的过渡方式: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
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4.5m)的公路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3.分离式公路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
11.设置加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设置加宽?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个车轮所走过的轨迹是不一样的。
2.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有较大的摆动偏移。
1)对于R>250m的圆曲线,不加宽。
2)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3)单车道公路采用规范值的一半,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4)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剩余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0.5m时,则应加宽5)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
12.超高缓和段与加宽缓和段的长度及取用,典型横断面各特征点的超高值、加宽值的计算(计算)13.横向力系数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缓和曲线?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缓和曲线长度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横向力系数的意义:横向力系数μ表示汽车单位重量受到的横向力,可以表示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横向的稳定程度。
μ值越大,表示横向越不稳定,汽车就可能产生侧向滑移。
缓和曲线的定义:直线的半径为无穷大,进入圆曲线,半径为R,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时,汽车的行驶曲率半径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路段即为缓和曲线。
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1.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3.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长度考虑:.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计算:L=0.036V3/R2.按司机操作反应时间计算L=0.83V3.按视觉条件计算:L=R/9~R采用值为上述计算中最大值(并取5m的整倍数)断背曲线、反向曲线、平面线形的要素哪些?曲线与曲线的组合形式有哪些?同向曲线、14.回头曲线、复曲线等组合形式的定义??切线总长:T?T?q?(R?q??R)tg h2?外距:E?(R??R)sec?R h2曲线总长:???)?2(L?2L?R h180超距:D?2T?L hh其中:243LL LL L?R????q??3R24R2688222R R240(缓圆)、五个基本桩号:ZH(直缓)、HY(缓直)(圆缓)、(曲中)、QZYHHZ组合形式: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断背曲线、回头曲线、复曲线同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而形成的平面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