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从众心理研究的实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群众随地丢垃圾的从众心理的研究
一、摘要
从众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所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这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本实验将采用采访以及问卷的方法对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随地丢垃圾的从众心理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从众行为从众心理随地丢垃圾
二、引言
从众效应是指人们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比如有危险逃生的时候,很多人跟着在跑的群众跑,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比如“流行歌曲”、“流行音乐”、“新书热”等。有时候,从众效应会为我们带来好处甚至救命就像第一个例子;不过有些时候从众效应带来的就是不好的影响了,就像第二个例子,有时候会对那些真正富有独创意的作品加以拒绝,从而挫伤少数传播者探讨真理的积极性。本实验就将研究群众随地丢垃圾的从众心理。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问题:
(1)身边随地丢垃圾的人数越多或地上垃圾越多时,人们是不是更容易丢垃圾?
(2)在公共场所,身边有人的时候人们是否更不容易随地丢垃圾,
选择丢到垃圾桶里或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再丢?
实验目的:(1)研究人们在随地丢垃圾时的从众效应。
(2)了解从众效应的弊端。
实验假设:(1)当群众身边随地丢垃圾的人数越多或地上垃圾越多时,他们更容易丢垃圾。
(2)人们身边有其他人(陌生人)的时候更不容易随地丢垃圾。
三、研究方法
1、被试
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的教科院及物电学院的2013级的学生。要求被试诚实地进行实验。
表一被试人数数据
物电男物电女教课男教课女人数/人
百分比
2、变量及变量控制
自变量:被试身边的人的多少及是否随地扔垃圾。
因变量:被试是否丢垃圾。
额外变量:(1)采访环境及被试做问卷的环境【尽量选择相对安静,人少的环境】。
(2)被试是否诚实回答或答题【实验前选择自愿参加
并答应诚实地进行实验的被试】。
3、实验程序
(1) 实验前:我们小组有六人。一位负责制作问卷(约为20道题,有“A——完全不同意,B——较不同意,C——不确定,D——较同意,E——完全同意”等五种选项);两位负责发放及收回问卷;两位负责采访(询问两个问题,皆为以“是,否”回答的问题),剩下的一位负责数据分析。
(2) 实验中:负责发放及收回问卷的两个组员一位去物电学院,一位去教科院;两位负责采访的组员也是一位去物电学院,一位去教科院。
(3) 实验后:将采访和问卷得到的数据整理好,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
1、原始数据呈现
表二采访数据记录
问题一问题二
是否是否
男/人
女/人
表三问卷数据记录
A B C D E
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T13
T14
T15
T16
T17
T18
T19
T20
【注:“T1,T2,T3......”为题号,即“问题1,问题2,问题3......”“A、B、C、D、E”为五种选项】
2、数据分析
将数据整理好后输进SPSS V21.0中进行相关性分析。
五、讨论
1、本实验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被试可能会受到采访人员性别的影响。因为一般人都不愿在异性面前展现不好的方面。
(2)被试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为旁边有认识的人的时候,比较可能做不到完全诚实。
(3)问卷结果不够准确。因为可能有人会随便进行勾选,没有认真对待。
2、本实验的意义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认识到从众行为具有双面性,我们不能盲目从众,同时也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同样可以影响到其他人。这个实验对其他人也有教育作用。为大家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善都做出了贡献。
六、预期研究结论
我们预期假设(1)、(2)都是成立的,即当群众身边随地丢垃圾的人数越多或地上垃圾越多时,他们更容易丢垃圾,而他们身边有其他人(陌生人)的时候更不容易随地丢垃圾。
七、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金盛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SPSS for Windows》张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4、《心理学实验的数据分析》仲晓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