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将领曼斯坦因
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计划”
1939年,曼施坦因开始担任伦斯特将军指挥的德 军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准备入侵波兰。1939年 9月,德军突袭波兰。在曼施坦因的策划下,德军 南方集团军群连续围歼波军主力,很快包围波兰 首都华沙。9月28日,波军投降。 波兰战役后,曼施坦因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 计划”,准备入侵法国。该计划充分展示了闪电 战的思想和其创造力。按照他的想法,德军将集 中使用装甲部队穿越阿登森林,迅速占领马斯河 的桥头堡,并向东进攻,绕过马其诺防线,将法 军切断在北部。希特勒采纳了这个计划。 1940年2月1日,曼施坦因出任德军第38军军长。 法国战役中德军装甲洪流滚滚席卷而下,英法联 军全线崩溃,英军从敦克尔克狼狈撤回英国,法 国很快沦陷。曼施坦因因此获得骑士勋章。
曼施泰因一生征战, 不仅亲自指挥了无数 次战役,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而且参与 了德国许多侵略计划的制定,显示出卓越 的战略家才能。 他最大特点就是大胆果断,思维缜密。 但他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有重大的失 误,例如发动库尔斯克会战就是他的败笔。
他一生为希特勒战争政策服务,最终得到 失败的结果。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后,整个南线部队向 西退却,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后来南方集 团军群全部放弃顿河弯曲部向西撤至亚速海至哈 尔科夫之线,苏军还在步步紧追,灭顶之灾即将 来临。恰恰正在这时,曼施泰因的“特异功能” 意识到反击的机遇已经来到。因为苏军名将瓦图 京发生了失误,错误地认为德军只有退逃而没有 阻击之力了,于是指挥方面军在宽大正面上展开 成一个梯队猛追,兵力分散,战线过长,后勤保 障困难。曼施坦因抓住这一良机,坚决顶住苏军, 同时缩短防线,抽出装甲兵力组成了两个装甲突 击群,于1943年2月19日开始了坚决的反击,为 德军夺回了战役主动权。此次反击被举世闻名的 历史学家利德尔· 哈特誉为“曼施泰因一生中最精 彩的作战表演,在全部的军事史中,也要算是一 流杰作”。
军事家曼施泰因的简介
军事家曼施泰因的简介曼施泰因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
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的军衔。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军事家曼施泰因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军事家、战略家,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Sichelschnitt)计划的依据。
在苏德战争中,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列宁格勒的德意志国防军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官。
在此岗位上,曼施坦因取得了现代战争史上最伟大的胜利,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苏联红军自天王星行动和土星行动胜利之后的进攻势头,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
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正因为如此,加上他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赢得了对手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军事家曼施泰因的生平简介曼施坦因出生于柏林,刚出生时,全名叫做弗里茨;埃里希;冯;莱文斯基。
是普鲁士贵族、炮兵、爱德华;冯;李文斯基(1829-1906),和海伦;冯;希普林(1847-1910)的第十个孩子。
赫德韦格;冯;希普林,埃里希的母亲海伦的小妹妹,和步兵乔治;冯;曼施坦因(1844-1913)结婚。
这对夫妇很不幸没有子嗣,所以孩子还没有出生前就决定过继给他的姨父。
埃里希刚出世,李文斯基就就给老曼施坦因发了电报:“你今天得到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母子平安。
恭喜。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不仅仅其父是普鲁士,他的两个爷爷也是普鲁士(其中一个在1870/71年的普法战争中率领一个军),他的舅舅也是;大名鼎鼎的陆军元帅兼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也是他的伯父。
他命中注定要以军人为职业。
曼施坦因
ERICH VON MANSTEIN
ERICH VON MANSTEIN
ERICH VON MANSTEIN
ERI2-塞瓦斯托波尔
主条目: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1942年希特勒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 亚油田的轰炸威胁,准备进攻苏军位于黑 海的克里米亚半岛最大的海军、空军基地, 于是他任曼施坦因为第11集团军司令。 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表现活跃,该军 团不仅攻占克里米亚半岛,在苏军享有海 空优势的情况下,击败3至4倍以上的苏军。 此时苏军穿越刻赤海峡向克里米亚半岛发 起逆袭,他立刻决定停止进攻著名的塞瓦 斯托波尔要塞,对苏军发起反击,成功阻 止了苏军的进攻,俘虏苏军17万人,最终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沦陷,这场光荣的战役 让曼施坦因得到了他的元帅权杖,他的成 就已经足以证明其将道的卓越至极。
ERICH VON MANSTEIN
铁钳夹击行动-1943-库尔斯克 主条目:铁钳夹击行动 在堡垒行动中,冯· 曼施坦因率领军队从南边实施夹击,尽管有所 损失,他仍成功地实现他最初的目标,对苏军造成更多的伤亡。率领 苏军防守库尔斯克的格奥尔基· 朱可夫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也称赞 冯· 曼施坦因。但由于京特· 冯· 克鲁格和瓦尔特· 莫德尔在北部地区领导 的夹击几乎彻底失败了,长期缺乏步兵的支援与预备队,以及盟军入 侵西西里的爱斯基摩人行动,希特勒下令取消进攻,同时抽调曼施坦 因的装甲兵部队和战斗资源撤出库尔斯克会战,冯· 曼施坦因因此提出 抗议,指出胜利几乎在望,因为他觉得他已经取得了局部优势,只要 再作出多一点努力,他可以在苏军出击预备队前攻破防线。当堡垒行 动失败后,苏军对精疲力竭的德军发起了大规模反攻。 德军的胜利,在意义上是要歼灭被合围的苏军,这既需要完成合围 (这是德军的北部和南部的坦克会师)又需要长期的封锁包围圈,以 消灭在包围圈内的苏军。即使第一步已经做到了,并不等于第二步就 会自动完成。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始终没能迫使苏军作出重大后撤,除 了像哈尔科夫的临时性逆转。德军在库尔斯克的进攻暂停后,苏军便 有足够的力量立即展开反攻
名将风云录二战德军的十大名将
名将风云录二战德军的十大名将每当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将领,很多军事爱好者们肯定会首先联想到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名字,在德国二战早期的闪击战中他们都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创造过很多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隆美尔在北非,曼斯坦因在法国,古德里安在苏联的辉煌胜利都奠定了他们世界级名将的声誉。
在战争中后期的防御作战中亦有各路将领各显神通的精妙之笔,下面盘点德军中十大实力指挥官。
战术大师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职业军人,二战中德国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
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德语:Sichelschnitt)计画的依据。
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包围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的司令官。
面对人数和装备都占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苏联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攻势,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
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
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服役年份:1906年–1944年最高军衔:元帅曼施坦因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举止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
英国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在评价时说“他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并说:“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证明了他是德国陆军中作战能力最强的军事指挥官”。
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埃尔温·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他是德国极少数非贵族出身、未进过参谋学校而晋升至元帅的军人。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是德军为数不多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的将领之一。 在战争中还相继得到一级铁十字勋章 和霍亨索伦王室勋章。
1919年初,曼施坦因志愿到东部边防部队服役,任驻布雷斯劳南方边防司令部参谋。同年夏,南方司令部 参谋长洛斯贝格被召回柏林,他把曼施坦因也一同带了去,任帝国国防军第2集群司令部参谋官,成为魏玛共和国 国防军......
私下里,曼施坦因对于进攻波兰并不是特别热心,他认为波兰作为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缓冲区更好,而且他也 担心进攻波兰将会导致盟国进攻,从而将德国拖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在德占区,南方集团军集群于1939年9月1日 顺利发起进攻。第10集团军的装甲兵部队追赶上了撤退的波兰人,使他们来不及建立防线,第8集团军在他们的 侧翼,防止分散的波兰军队在罗兹、拉多姆、波兹南地区集结,形成比较联贯的军队。按照原计划,南方集团军 应该首先向维斯瓦河直进然后转向华沙,鉴于战场形势的变化,曼施坦因和龙德施泰特决定在拉多姆地区对波兰 军队进行合围。包围取得了成功,清除了从南部到华沙的成规模的抵抗力量。
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曼施坦因计划(Manhattan Project)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研发原子弹而展开的一项重大科研计划。
这一计划的实施对于世界历史和人类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对曼施坦因计划的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和影响进行介绍。
曼施坦因计划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
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发现了核裂变现象,这一发现引发了科学界对核能利用的广泛关注。
随着纳粹德国在欧洲的扩张,美国政府开始担心德国可能会利用核能研发出原子弹,因此决定启动曼施坦因计划,以确保美国在核武器领域的领先地位。
曼施坦因计划于1942年正式启动,由美国陆军指挥部负责管理。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研发出一种可以用于战争的原子弹,以确保美国在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曼施坦因计划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动员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建立了多个研究实验室和生产基地。
在实施过程中,曼施坦因计划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由于核能研究属于高度机密的领域,美国政府对该计划实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以防止信息泄露给敌对国家。
同时,科学家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需要不断进行试验和探索。
然而,经过数年的努力,曼施坦因计划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1945年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并在同年8月投入使用,对日本广岛和长崎进行了原子弹袭击。
曼施坦因计划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世界战争格局,也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子弹的问世引发了冷战时期的核军备竞赛,成为了当代国际政治的主要议题之一。
与此同时,曼施坦因计划也推动了核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能源革命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曼施坦因计划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对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曼施坦因计划的历史经验,反思核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撑起希特勒帝国的三大名将,最后一人被希特勒逼迫自杀
二战时期最疯狂的恐怕就是希特勒了,他是一个战争疯子,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法西斯帝国,为了对全世界进行统治,他不顾一切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尽管德军是侵略国,但是德军的表现却赢得了所有国家的尊敬,尤其是这三位名将,堪称是整个德军的支柱。
第一位:古德里安古德里安被称为是德国的“装甲兵之父”,他对坦克,装甲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高超的战略家,理论家。
当时他意识到了未来战争中装甲部队一定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他坚持大力发展装甲部队.并且主持试验了豹二坦克,虎式坦克等一系列优秀的坦克。
帮助德军组建了一批最具战斗力的装甲部队,他在对战争形势分析时认为可以利用装甲部队的高机动性施行“闪电战”,穿插到敌人的薄弱环节,然后突然发动攻击,打一个出其不意。
在入侵波兰时,德军的坦克犹入无人之境;在入侵法国时,德军的装甲部队绕过了马奇诺防线突然出现在法国防御军的背后,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灭亡了法国。
在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战争,起初古德里安率领的第2装甲集团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他们节节胜利,最厉害的时候打到距离莫斯科不足百公里的地方。
后来因为战略上与希特勒发生了争执,被解除职务。
1945年5月,古德里安向美军投降,由于他在战争没有屠杀平民,因此不属于战犯,被关押三年后无罪释放。
第二位:曼施坦因曼施坦因在第二次大战期间最多的是待在作战室里面参与制定作战计划。
他曾经参与制定了德军入侵奥地利和法国的作战计划。
1938年,他被任为18师的师长,负责占领苏台德区。
在1939年,他出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
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率军占领了克里木里,有力地打击了苏军,在之后的一些列战争中他都对苏军给予重创。
不过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失利战败。
后来因为与希特勒发生了争执被解除军职,之后在1945年8月他向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投降。
之后因为被列为战俘,在1949年时判处监禁18年。
第三位:隆美尔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是一位天才战略家,他率领的德国第七装甲师被称为“魔鬼之师”。
曼施坦因晚年是什么样的 他还能打仗吗
曼施坦因晚年是什么样的他还能打仗吗本文导读:曼施坦因比古德里安的成就高很多,毕竟古德里安到最后也没有获得元帅军衔,大家对这位上将的印象更多的只是一名坦克专家;曼施坦因的结局比隆美尔也好很多,相比较另一名元帅隆美尔,最后以职业军人的身份没有被盟军处死,一直活到1973年,可以说得到了善终。
如果没有曼施坦因的天才计划,纳粹德国可能根本不可能掀起巨浪,可能早就倒在英法的夹击之下。
曼施坦因在二战全面爆发前5个月才刚刚晋升中将,希特勒手下制定了“黄色计划”,准备在法国北部和马奇诺防线同时对法国开战。
曼施坦因修改了这个计划,他提议德军主力装甲部队从阿登森林穿过,这在当时的军事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
曼施坦因通过偶然的机会,把这个方案提交给了希特勒。
这是一个冒险计划,如果马奇诺防线的法军突然从南部出发,对阿登森林发起拦截,德军将会彻底迷失。
同样一旦计划成功,给德国带来的利益是无穷的。
不过希特勒采用了曼施坦因的方案,而且二人在于法国人的心理博弈中取得了胜利,德军主力绕到了法军身后,法军几乎不战而降。
按照原本的“黄色计划”执行,法国军队在东北部和东部与德军同时开战,法军就算想要投降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只能与德军死磕,就算法军战斗力不及德军,德军也必然在这里耗尽心神,就如同当年拿破仑在西班牙的遭遇。
曼施坦因大军接着推到列宁格勒(德军元帅勒部此后带领大军围困列宁格勒900天),随后又转而进攻南部克里米亚,以10万大军俘虏43万苏军,曼施坦因在苏联的战斗几乎全都取得了胜利。
但是保卢斯元帅数十万德军精锐在斯大林格勒全军覆没,苏军整体上开始溃败。
即使如此,曼施坦因依然在乌克兰境内的哈尔科夫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击战,在以少胜多的情况下,战胜了苏军。
这场战斗在军事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之战后几乎夺回了主动权。
曼施坦因首先丢掉了哈尔科夫的情况下,首先进攻了沃罗涅日,随后又回身夺回哈尔科夫,连希特勒都感到不可思议。
朱可夫等苏军军事指挥的智商几乎被按在地上摩擦,他们的军队曾经攻到了曼施坦因司令部门口,眼看能够活捉这位德军元帅,却在德军的夹击下,最终溃败。
曼施坦因:二战德军“头号战略专家”
1887年,曼施坦因出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
作为第十个孩子,他从小就过继给了姨夫,并受到良好的教育。
陆军元帅兼德国总统兴登堡是他的伯父。
1914年,曼施坦因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
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比利时、东普鲁士、波兰作战,先后担任参谋长、骑兵师和步兵师作战科长。
一战结束后,曼施坦因参加了重建德国国防军的进程;在访问欧洲国家的装甲兵部队过程中,曼施坦因得到了很多经验和信息。
1936年10月,曼施坦因晋升为少将,先后出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首席军需部长、首席副总参谋长,开始接触德国陆军的高层决策机构。
1939年夏,曼施泰因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中将参谋长,参与策划指挥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闪电般地灭亡了波兰。
随后,曼施坦因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
几经周折,该计划受到希特勒的大加赏识,并且在1940年入侵法国的战争中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德军装甲兵部队出人意料地穿过阿登森林,向东进攻绕过马其诺防线,将法军切断在北部。
英法联军溃不成军,最终从敦克尔克撤退,法国很快沦陷。
曼施坦因因此得到骑士勋章。
1941年,希特勒向俄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300万德军分成北方、中央、南方三大集团军群向俄国进攻。
曼施坦因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他率领的第56装甲军在开战后的4天内,冲入敌境达200公里。
1941—1942年,出任德国第11集团军司令期间,曼施坦因指挥了“克里木战役” ,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俘获苏军超过46万,随后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1942年12月,为救援在斯大林格勒陷入苏军重围的第6集团军,曼施泰因发动了“冬季风暴”的反攻。
至19日,他的部队已突进到离南面包围圈30英里以内。
由于希特勒拒绝第6集团军突围,救援行动最终告败。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后,整个南方集群被迫向西退却,苏军步步紧追,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曼施坦因利用苏军兵力分散,战线过长,后勤保障困难,于1943年2月开始了坚决的反击,为德军夺回了战略主动权,被誉为是“曼施坦因一生中最精彩的作战表演”。
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闪电利剑”——曼施坦因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
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
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攻陷华沙,将参谋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就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以坦克部队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击法国北部)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德军六周内击溃英法盟军,侵占荷兰、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
从此,曼施坦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尽管他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
许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坦因在亲自率军作战上丝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战计划的水平差。
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连连得手,屡败苏军,尤其是克里米亚之战,使苏军遭受重创。
即使是德军在苏德战场连遭失利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仍能顶住苏军进攻,反击取胜,这在军事史上是罕见的。
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国闪击战的一把利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战术大多都是最常规的实用型战术,如集结冲击等。
真正创新的战例则是阿登迂回法国,但是这种战术的指导理论思想早就有人深入的进行研究了。
他并没有跳出那个框架。
简单的说,曼施坦因的战略战术思想并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战争体系,而是丰富了闪电战体系的内容。
他的一套东西还是以闪电战为基础的“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非洲军”司令、B 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
德国三大名将
德国三大名将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德国三大名将》的内容,具体内容: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NO.1"沙漠之狐"—...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NO.1"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非洲军"司令、B 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 沙漠之狐"。
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狡诈多变、大胆果敢是他用兵最大的特点。
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入侵法国之战中就显露出来了,当时,他只是一名师长,他的部队一路猛冲猛打,进展神速,大败法军,被称为"魔鬼之师"。
来到北非后,面对强大的英军,他以坦克部队迅速机动,突破对方防线,要么欺骗,要么猛攻,数次打得英军措手不及,几乎无喘息之机。
他的军队一度进抵阿拉曼,迫近开罗,震惊了整个英国。
即使是在缺乏补给,被蒙哥马利的英军打败后,他仍能组织千里大撤退,确实是只狡猾的狐狸。
在环境恶劣、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作战是非常困难的,而隆美尔却创造了沙漠战的奇迹,虽战略才能比同期将领稍差,但战术才能已经登峰造极,连对手丘吉尔都大为称赞他,也有军事史学家将他与汉尼拔、拿破仑并列为"杰出的败军之将"。
对隆美尔的研究在西方军事史学界从未间断。
NO.2"闪电伯爵"——曼施坦因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将军
曼施坦因将军埃里希·冯·莱温斯基·曼施泰因(Erich von Manstein,又译曼施坦因)(1887.11.24—1973.6.10),德国陆军元帅(1942.7.1),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他被认为是第三帝国头号战略家,二战中最可怕的人物之一。
曼施泰因于1887年11月24日生于柏林一个贵族家庭。
其父亲艾道尔德·冯·莱温斯基曾担任过军长、炮兵少将。
其母亲海伦出身于东普鲁士的名门望族。
曼施泰因的父母生了很多孩子,他是排行第十,也许正是子女过多的原因,父母从小就把曼施泰因过继给了他的姨夫乔治·冯·曼施泰因步兵少将。
他们两家皆是东普鲁士的显贵,所以曼施泰因从小就过着豪华舒适的贵族生活。
8岁的时候,姨夫就把他送到斯塔斯堡读书。
他在这里读了5年书之后。
于1900年,进入少年候补军官团学习。
他在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毕业后,1906年被派到名人辈出的近卫军步兵第三团充任见习官,一年以后晋升为少尉。
1913年进陆军大学深造,他开始憧憬他美好的未来。
但没等他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才华横溢、高贵典雅的高材生不得不中断学习,走上了血与火的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曼施泰因就参加了进去,在第二警卫预备团任中尉副官,几个月后晋升上尉。
他转战于东、西两个战场,先后参加了对波兰北部的进攻、塞尔维亚的战斗以及凡尔登和索姆河等著名的会战。
他曾担任过团的副官、师作战科长等职。
11月间,曼施泰因身负重伤。
伤愈后又重新归队。
战场的亲身体验,使曼施泰因细心观察了战场情况,总结了许多战争经验。
也得到了最大的教训,那就是:步兵在战场上的伤亡太大,必须寻求新的战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到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它的军队必须大量消减。
曼施泰因与德国元帅兴登堡有一点亲戚关系,加之他又有多年的参谋工作经验,因而没有复员、继续在部队里任职。
曼施坦因简介
曼施坦因简介曼施坦因(Mannstein),1887年12月24日生于德国的一个小镇玛森,1956年在西德去世。
他是德国普鲁士的一位军事家,波兰和东欧的游击战役中的伟大将军,二战期间也是德国协约国中最杰出的指挥官,但也深受二次世界大战的损失和洗礼。
曼施坦因从小就对军事极具兴趣,189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普鲁士军事学校,1906年,他获得少校军衔,成为普鲁士皇室军官,他在同时期便被任命为普鲁士陆军部长,这为他今后突出的军事才能打开了大门。
曼施坦因的历史军事经历可以说是丰满的,他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一直参加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参军的 brigades divisions有 24 个,而他的最高军衔是Generalfeldmarschall,他曾率领着西德上百万的部队,成功击退苏军的大量进攻,其中包括阿尔贝克拉尔战役,也就是著名的曼施坦因战役。
曼施坦因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曾被任命为普鲁士一级元帅,并对波兰进行了大量攻击,帮助德国扩大领土范围。
1935年,曼施坦因出任德国协约国总参谋长,他被赋予了权力以统治从前罗斯柴尔德时代的全国军事机构,曼施坦因于1938年春季便被任命为德国军队参谋总长,他在1941年夏季获得上将军衔,1943年,他被任命为外长,根据他的指示,拜占庭战役及哥尔特战役均取得了精彩成果,而他也曾协助德国总统希特勒在苏联建立政权。
1944,曼施坦因被提升至元帅,率领七百万联军在欧进行战斗,但他的军事策略的失败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失败,此后,曼施坦因以德国最大的部队进行布鲁塞尔的反抗,但仍遭受了失败,并被拘禁,1950,他被宣判免罪,此后,他居住于西德,回忆德国军事史,1956,他病逝于西德的柏林。
曼施坦因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他曾经担任多个职位,在无数困境中战胜强大的敌人,他率领西德军队多次获得胜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用过自己的战略思考,在20世纪欧洲军事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曼施坦因有哪些军事著作?
曼施坦因有哪些军事著作?
曼帅一生,是每个军人所羡慕的一生!
闪击波兰是他操刀制定计划!法国战役他全程策划!
进攻苏联时他亲自上阵带领北方集团军群的第56装甲军突击的最
快最远!在克里米亚战役中力战4倍于己的苏军,占领塞瓦斯托波尔。
得到元帅权杖!攻击列宁格勒,解救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在克拉斯诺格勒和巴尔文科夫抵抗苏军反攻!堡垒行动竭尽全力!激战库尔斯克!防守第聂伯河让朱可夫止步于此!
44年因战略方针的原因遭免职!45年被美军俘虏!
他先后出版了他的战争回忆录《
失去的胜利
》
《士兵的一生:1887-1939》
1.最为经典的军事作品。
以流畅的笔法描绘了二战的全景。
2.二战德军三大文件之一。
军迷必看作品。
3.能够为当代人直接提供管理思路、技巧的伟大作品。
1956年,他成为了一个政府组建的
联邦德国
国防部的军事顾问,同战时的西方敌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
1973年6月10日,86岁的曼施坦因逝世。
曼施坦因计划是什么
曼施坦因计划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许多战争,一场战争的胜利往往依靠的核心便是这些作战方案,曼施坦因计划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作战方案之一,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曼施坦因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
曼施坦因计划曼施坦因计划是德国为了对付法国而制定的作战计划,其制定者是德国陆军元帅曼施坦因。
在德国元首希特勒决定攻击法国之前,曼施坦因计划就已成型,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军事天才曼施坦因,早在波兰战争时,曼施坦因便费尽心思想出了曼施坦因计划,这里真应该为曼施坦因点赞,因为这个计划在不久之后就被派上了大用场,并令德国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曼施坦因计划正式实施的时间是公元1940年5月10日,这个时间是经过多番推迟后才最终确定的。
那么不停的推迟曼施坦因计划实施时间的原因有哪些呢?其一、曼施坦因计划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计划,风险性极高,为了降低曼施坦因计划的风险,确保达成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德国军方不断进行多方实验。
其二、气候的不配合、军队战士们的心态消极这两个原因也是导致曼施坦因计划不断推迟的重要原因。
二战初期,德国战胜波兰之后便将下一个目标锁定法国,为了能够战胜法国,德国内部制定出两个制敌计划,它们分别是黄色方案和曼施坦因计划,不管是哪个计划,其制定的最大目的都是快速的战胜法国。
在进行了综合比较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最后决定实施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的最大企图是用尽所有办法尽快取得对法战争的胜利,同时如何达到这一目的也成为曼施坦因计划的重要企图之一,那么曼施坦因计划是如何达成这一目的的呢?曼施坦因计划是参照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施里芬计划进行了局部修改的,曼施坦因认为要快速战胜法国,一定要出奇制胜,于是他将主张应将装甲主力配置在南方,穿越阿登山区,由后方截断孤立英法主力部队,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德国的坦克武器,集中火力突破马奇诺延长防线,直插大西洋海岸而将法国一分为二,令法国陷入德国的包围圈内,最终德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曼施坦因计划的企图得以最终实现。
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闪击战术震惊了世界,更是用血的教训教会了一战的欧洲战胜国们应当如何打机械化战争。
然而,德军的战争神话并不是仅仅靠人们认为的“以快取胜”而已,其中蕴含的对机械化的理解运用,指挥官们的指挥艺术以及德军引以为傲的军人素质,留给了后世一笔宝贵的财富。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就对西欧虎视眈眈,并开始策划进攻西欧诸国的作战计划。
10月9日,希特勒下达了进攻西欧的第六号指令,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随即开始制定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进攻计划,其实这一计划是一战时德军进攻法国时“施里芬计划”的翻版,主力从荷兰、比利时等国穿过,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消灭法军和尽可能多地占领土地。
1940年1月10日,德军总参谋部一名携带着该计划的军官因座机迷航而在比利时境内迫降,该计划因此落入英、法之手。
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泰因认为“黄色方案”已经泄密,如果继续执行,战略突然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建议改为以阿登山区为主要突击方向,起初遭到其他将领反对,但最后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更改了作战计划,德军主力将翻越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
在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当面法军。
由图我们可以看到,德军从北海至瑞士一线共集结了136个师,其中10个装甲师和6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余辆,飞机4500余架。
德施泰德上将指挥的A集团军群担负主攻,下辖第4、12和16集团军,共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由第3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翻越阿登山区,向英吉利海峡沿岸地区实施突击,分割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
博克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下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其中3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师),由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荷兰、比利时国境至亚琛一线,作为右翼,突破荷兰边境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然后再向法国推进。
铁血将领曼施坦因的战略思维
铁血将领曼施坦因的战略思维曼施坦因是二战期间德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以其出色的战略思维和军事才能而闻名于世。
他在许多战役中表现出色,成功领导德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本文将探讨曼施坦因的战略思维及其对战局的影响。
一、简介曼施坦因(Erwin Rommel,1891年至1944年)是德国陆军的元帅,被誉为“沙漠之狐”。
他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如法国战役、北非战役和诺曼第登陆等,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战略才能赢得了无数胜利。
二、灵活运用战术曼施坦因的一大特点是能够灵活运用战术,并根据敌方情况及时调整战略。
例如,在北非战役中,曼施坦因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英国远征军,成功打破了卫东防线。
他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因素,将敌人逼入被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三、注重情报搜集与利用曼施坦因非常重视情报搜集与利用,他建立了强大的情报网,时刻掌握敌人的动态和战略意图。
他能够准确判断敌人的弱点并加以利用,抓住机会进行突击。
在诺曼第登陆战役中,曼施坦因虽然无法阻止盟军的登陆,但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他快速调动兵力进行反击,使得盟军陷入了困境。
四、注重兵力管理与配备曼施坦因非常注重兵力管理与配备,他通过严格的训练与组织,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同时,他也非常关注装备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部队的武器装备,保持了德国军队的战斗力。
五、善于利用运动战曼施坦因是运动战的拥护者,他认为运动战是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
通过迅速机动和出奇制胜,他可以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并在敌人尚未反应过来时,发动猛烈攻势,取得战局的胜利。
六、注重士兵的士气与意志曼施坦因非常注重士兵的士气与意志,他通过亲身示范和激励激发出士兵的斗志和勇气。
他注重对士兵的招待,尊重士兵的权益,使得士兵们对他充满信任和忠诚。
七、总结曼施坦因是二战期间德国的杰出将领,他的战略思维和卓越才能为德国军队赢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
他灵活运用战术,注重情报搜集与利用,善于利用运动战等战略手段,为德国取得了突出的战绩。
曼施坦因小传
《曼施坦因小传》介绍从17世纪开始,普鲁士军队就开始建立了一种机动作战的传统,随着19世纪总参谋部制度的建立,这一传统越发精炼。
由于必须在多条战线上与往往是拥有数量优势的敌人作战,普鲁士的理论偏爱以大胆的机动作战将对手置于不利境地并力图在对方能够利用其数量优势之前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取得迅速的胜利。
普鲁士军队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展示了他们在机动作战方面的卓越才能,在这两次战争中他们成功地进行外线机动并在闪电般的战役中迅速地击败了强大的对手。
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仍然沿袭这一传统,其所制定的施理芬计划力图通过快速机动在几周之内击败法国。
然而这一次机动作战却未能达到在第一轮较量中击败对手的任务,而德国则被迫陷入了堑壕阵地战,最终德军在长达四年的消耗战中被消磨殆尽。
参与这次大战的一位年轻的参谋军官学到了这一传统,他就是艾里希·冯·曼施坦因,在下次世界大战中他将成为机动作战最卓越的专家和实践者。
曼施坦因将普鲁士的机动作战传统奉为圭臬而他自己的指挥天才可以让他驾轻就熟地利用这一理论来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最复杂的军事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施坦因用他在机动作战方面的天才为第三帝国的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他调整了施理芬计划使得德军得以在六周之内击败法国。
其次,他征服了克里米亚并在此过程中彻底消灭了四个苏军集团军。
第三,他在1942-43年的灾难性的冬季中帮助德军南翼免于彻底崩溃并发动了一次卓越的反攻重新夺取了战役主动权。
后来当东线的战争逐渐逼近德国时,曼施坦因主张采取机动防御,视其为让德军免于陷入代价高昂的阵地战的最好手段并逐步地消耗掉敌军的力量。
曼施坦因不仅是在进攻和防御中都奉行机动作战的信徒而且还在战术方面颇有创新,为了提高部队的作战效能,早在战前他就主张建立突击炮部队。
在战争中,他大胆地使用冲锋舟来迂回战术障碍并试验了新的部队编组,如建立炮兵师和重型坦克团二者均十分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德国将领曼斯坦因
曼斯坦因(1887-1973),德国军事家,与隆美尔和古德里
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他们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同时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也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
也许正因为如此,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曼斯坦因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早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对战术,战役,战略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观念。
从1942年12月到1944年3月,曼斯坦因进行了15个月的艰苦作战,他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从顿河草原退到加里西亚,仍能保持比较完整的战斗力,这是一个奇迹。
他善于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强调速战速决,出奇制胜。
美国人认为:曼斯坦因是德军在二战中最优秀的野战部队司令。
由于其快速出奇制胜的战术,被人们尊称为“闪击伯爵”。
(引用自百度百科)
曼斯坦因在深入研究黄色计划的内容和全面分析作战双方的情况之后,认为黄色计划有模仿“施利芬计划”之嫌,难以出奇制胜,故而主张:西线攻势的目标应该是在陆地寻求决战;攻击的重点应该放在A集团军群方面而不应放在B集团军群方面,A集团军群应从地形复杂却能出敌不意的阿登地区实施主攻,挥师直指索姆河下游,这样才能全歼比利时的盟军右翼,并为在法国境内赢得最后胜利奠定基础;A集团军群的兵力应由2个集团
军增到3个集团军,此外还需增加强大的装甲部队。
此即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的要旨。
曼斯坦因的主张得到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斯泰特的赞同。
从1939年10月到1940年1月,A集团军群司令部先后以备忘录的形式6次向陆军总司令部提出上述建议,仍未得到同意。
在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几次演习之后,“曼斯坦因计划”终于得到了确认。
1940年5月9日“曼斯坦因计划”被付诸行动。
由于英法等同盟国方面仍死抱德军会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路进攻的观念不放,按照“D”字计划进行防御,即同盟军的防御重点仍放在左翼。
而在右翼,则只留下几个战斗力较差的法国师,把守“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各路口处和前进道路上的要地。
就这样,“曼斯坦因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战役第一阶段德军就消灭了法军近三十个师。
曼斯坦因在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记录了从波兰战役一直到“齐克塞口袋战”。
他制订的“镰刀闪击”计划也称“曼斯坦因”计划堪称完美。
此书记录了曼斯坦因元帅在二战中自己参与的所有大型战役的指挥经历,站在军事指挥学的角度上看这本书对机械化空地协调进攻战术——这种二战中新出现的军事理念通过战例进行了具体阐述,这种军事理念并非是刻意地体现在一个个作战计划的制定当中。
曼斯坦因在回忆录《失去的胜利》里痛定思痛,可惜历史不会再给他重上战场的机会,古德里安在战后还成为了北约的主要军事战略家,而曼斯坦因的悲剧正是二战德国的缩影。
深冬的高加索风寒刺骨,又一个师的苏军在反攻的途中消失,红色的雪地上空依稀还可听到那嘹亮的歌声。
前进,前进,看胜利已经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