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3“反问设问夸张”导学案无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案.doc
2019 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学设计第一专题阐述类文本阅读专项打破【备考攻略】知识贮备一、科学类文章的设题规律大概能够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说:1.选材内容自然科学类文章中,能表现新知识、新观点、新信息,反应人类社会中的最新的研究成就,同时又与现在我国社会经济、社会、人民生活亲密有关的文章更授命题者的喜爱。
社会科学类文章中,能表现时代性、人文性、传统文化特点等的文章,反应现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就或现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如和睦社会、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可连续发展等等)的文章,反应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样文化现象或反应中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内容的文章,更简单成为命题者选择的对象。
2.设题技巧纵观近几年高考科学类文章的命题,关于“错误”选项的设置,命题者常用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1)惹是生非。
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示意信息,目的是考察考生阅读文章的仔细度。
这是最近几年来最常有的设题方式,应惹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2) 误解原文。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成心作犯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察考生对文中有关信息的理解。
(3 )偷换观点。
命题者存心将原文中的词语(观点)用拥有必定扰乱作用的非等值词语(观点)替代下来,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察考生对词语(观点)的理解。
(4)时态、模态错杂。
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的有关信息,未然表述为未然,未然表述为未然;或然表述为必定,必定表述为或然。
命题者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原文信息时态的掌握。
(5) 答非所问。
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绝不相关,目的是考察考生审题的仔细、仔细程度及正确理解题目的能力。
(6) 张冠李戴。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对象 a,与对象 b 的属性对接,造成对象与属性的错位。
(7) 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别的认识来表述拥有全面性、整体性、广泛性的内容,目的是考察考生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文章内容重点的逻辑思想能力。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社科类阅读(2)导学案(无答案)
2.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藩衍桐《两浙輶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先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诉纷纭。
高二语文修辞手法导学案有答案
1-1-1掌握常见修辞手法一、目标导学:掌握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
二、潜心自学: 考纲解读: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从题型来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命题方式来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考点(如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四是从取材来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记叙或抒情性语段;五是从考查目的来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起来有以下三方面有所考查:①仿写或续写中修辞方法的运用②诗文鉴赏中修辞方法的运用③作文写作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基础知识:自学《新考案》246-249页有关修辞手法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概念,抓住特点,分清类别,明确区别。
三、真题再现:1、(2020山东高考题)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
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
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粘稠的河。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分)2、(2021八省联考)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
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学目标】1、体会八种修辞格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2、根据修辞格的要求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教学设想】讲解二课时,训练二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考点概述】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作了十分清晰的界定。
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8种,即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的考查同阅读、鉴赏结合,仍是重要的关注点;修辞方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的发展趋势所在,这或许又是以后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修辞知识介绍】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只要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具有相似点就可形成比喻。
比喻由本体、喻体、喻词构成,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比喻的作用是对事物进行描绘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可以用常见的事物说明深奥的道理,使道理显明。
使用比喻要注意:①喻体要常见易懂;②比喻要贴切,不能信手拈来;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2.比拟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形式。
比拟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使读者对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引起感情的共鸣。
使用比拟要注意与比喻的区别: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喻体始终不出现。
3.借代借代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
主要有以下七种借代方式: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牌号代本体,产地代本体。
运用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事代情,从而引发读者联想,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教案2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教案2(一)古代诗歌鉴赏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 重门深锁无寻处,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 声音如凤鸣,故“凤吹”之称。
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谷。
“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
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 问。
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
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 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 — ( 2)题。
南乡子苏轼梅花词和杨元素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竟不见(),但通篇透露着((2)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幺特点?它与上片起 首“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4)综合导学案(无答案)
李仕才修辞手法综合训练案(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强化辨别、欣赏前三节课学习的九种修辞手法的能力。
2.通过练习,提高准确使用这九种修辞手法的能力。
【学法指导】1.用40分钟完成训练案,圈点勾画,留下做题痕迹,并将个人困惑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栏中,以便课堂质疑。
【训练题目】一、阅读《林肯心中的鼓声》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林肯心中的鼓声木心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
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
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
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
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
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
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得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
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
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
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
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肆癫狂,破石惊天,戛然而止。
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凝重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偶然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
2023师说-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复习第二部分语言文字运用教案考点三修辞运用,变换、仿用句式
考点三修辞运用,变换、仿用句式变换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变换、仿用句式属于语言的应用,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答案不唯一性。
一、修辞的运用——关注具体语境“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修辞必备知识学习1.比喻:打比方(1)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
下列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
(3)种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比喻的几种特殊形式:本体与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本体与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海洋。
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
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2.比拟:变个脸(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3)“反问、设问、夸张”导学案(无答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反问、设问、夸张”李仕才【学习目标】1.自读课本和【补充知识】,掌握反问、设问、夸张修辞格的基本知识。
2.深入自学,根据概念可以清楚辨析这三种修辞格。
3.合作探究,能够欣赏并运用这三种修辞格。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学法指导】1.用15分浏览【知识补充】,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内容(概念、分类、作用等),辅助完成预习问题。
2.用1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在我的疑问中写下自己的疑问。
2.用20分钟完成【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并标注疑难点,留待上课质疑。
【补充知识】1.反问、设问的异同比较①反问是只问不答,答在问中;设问是自问自答。
(疑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未知,且疑问不是修辞手法)②反问强烈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设问不是。
③反问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主要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2.夸张(1)概念为了表达的需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故意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言过其实的描述。
例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夸张的分类——夸大、缩小、超前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是超前夸张)(3)夸张的作用:①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②强烈表达作者的情感;③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④可以产生浪漫主义的效果。
(4)使用夸张修辞应注意的事项: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故意地、合理地夸大。
例如:百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违背客观事实。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太近,否则会分不清是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③夸张的使用要注意文体特征,科技说明文和说理性文章不用,避免歪曲事实。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提优导学案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三节 论述类 实用类阅读 课时2 分析综合(含答案)
自主学习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 怎样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查点:筛选和概括重要语句(或词语)所指向的信息;筛选概括段内的要点信息;筛选概括部分段落或全文要点信息;筛选概括作者或文中人物的主要观点态度。
答题过程:审题-分段(层)-筛选(相关段落或语句的关键信息)-提取(关键语句、中心词)-整合-改造(组合、变换)。
2. 怎样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根据文章内容,为文本划分段落(34段为宜),并概括段落内容。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传记:注意时间节点和每个时间节点记叙的内容,可根据时间节点划分段落。
新闻(消息):注意导语、背景、主体、结语。
访谈:一问一答构成一个环节,根据问题内容划分段落。
科普文章:按空间-时间-逻辑关系划分段落。
调查报告:注意导语、主体、结尾。
3. 如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根据所考查的问题,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画出能表现段落内容的关键语句);结合文本内容,提炼整合中心意思(画出能表现中心意思的语句)。
4. 如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 画出能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
(2) 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把握作者在某一方面的观点(认识、看法等);把握文中某些人物的观点。
(3) 提炼文中作者某一方面的认识(评论)、人物某一方面的认识,或归纳这样认识的原因(理由)。
(4) 注意梳理文本所得出的结论,概括文章中的规律性认识。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案第一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备考攻略】知识储备一、科学类文章的设题规律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说:1.选材内容自然科学类文章中,能体现新知识、新概念、新信息,反映人类社会中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与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更受命题者的青睐。
社会科学类文章中,能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传统文化特色等的文章,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或当今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等)的文章,反映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或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内容的文章,更容易成为命题者选择的对象。
2.设题技巧纵观近几年高考科学类文章的命题,对于“错误”选项的设置,命题者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无中生有。
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暗示信息,目的是考查考生阅读文章的细心度。
这是近年来最常见的设题方式,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2)曲解原文。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故意作出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中相关信息的理解。
(3)偷换概念。
命题者有意将原文中的词语(概念)用具有一定干扰作用的非等值词语(概念)替换下来,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词语(概念)的理解。
(4)时态、模态错乱。
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的有关信息,已然表述为未然,未然表述为已然;或然表述为必然,必然表述为或然。
命题者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原文信息时态的把握。
(5)答非所问。
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目的是考查考生审题的认真、细心程度及正确理解题目的能力。
(6)张冠李戴。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对象a,与对象b的属性对接,造成对象与属性的错位。
(7)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练习4班级姓名评价七、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 导学案(含答案)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
2.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3.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考点解读】考点内容考点阐释考点分布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D级“修辞方法”指的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
实质上,修辞是一种同义语言比较,即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言(客体)比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常规语言(本体)表达要更形象、更具体、更易于感受。
①能够对语言运用中的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纲所述九种)进行辨识;②能够对语境中运用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进行理解;③能够对语言运用修辞方法的恰当与否、优劣进行鉴别评价;④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表达;⑤能够对作品中修辞方法运用的修辞效果进行鉴赏。
【命题趋势】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
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
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5.通过作文考查。
知识梳理“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能力层级为E级。
(一)比喻1.概念: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比喻的作用:①具体、形象、生动。
②浅显易懂。
③表达感情。
(二)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比拟的作用: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
(三)借代1.概念: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阅读3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3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对古代诗词中重要的或与主旨关联较大的字词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能够在高考古诗词鉴赏中准确品味、体会诗人的用字之妙,遣词之巧。
3.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古诗词阅读或鉴赏中中积累语言,感受汉字之美,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重点:1.哪些字词是诗句的亮点,它对诗句有何作用。
2.重点字词表情达意的功能何在。
3.怎样用语言来表达对某一字词的理解。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某一重点字词的深刻意蕴。
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自己对某一字词运用之妙的独到见解。
教学方式:典型例题与趣味性相统一,以激发学生的炼字兴趣。
真题解读与方法技巧相结合。
鉴赏、比较、评价三者综合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唐代贾岛与韩愈关于“推敲”的典故吧?这个典故形象地说明了古人创作的态度。
即字字锤炼,句句推敲,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都是古人炼字的典范。
古往今来,凡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无一不是锤炼、推敲的结果。
与之相反的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写下了四万多首诗,但能够流传下来的,或者被人们记忆的,几乎没有一首。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凡是行文作诗,必须字字推敲,寻找出最能表情达意的字词,不得有半点侥幸的思想,否则,就会和乾隆皇帝一样,千言万语,不敌一字。
下面,我们就从推敲的角度来解读古诗词。
二、展示PPT,看看高考题是如何考查炼字的。
注意PPT上有关高考真题的答案与解析思路。
三、区分炼字与诗眼词眼的关系。
炼字与提炼诗眼词眼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所谓炼字,就是对诗词中的某一句的某一字词作深入的理解,体会其遣词造句之妙,而诗眼词眼的提炼则是对整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那一个字词作深入分析,体会它在全诗中的地位及其对诗词主旨思想表达的作用。
二者并不一致。
但是,有时,一首诗词的重点字词有时也可能是一首诗词主旨思想表达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问、设问、夸张”
李仕才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本和【补充知识】,掌握反问、设问、夸张修辞格的基本知识。
2.深入自学,根据概念可以清楚辨析这三种修辞格。
3.合作探究,能够欣赏并运用这三种修辞格。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法指导】
1.用15分浏览【知识补充】,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内容(概念、分类、作用等),辅助完成预习问题。
2.用1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在我的疑问中写下自己的疑问。
2.用20分钟完成【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并标注疑难点,留待上课质疑。
【补充知识】
1.反问、设问的异同比较
①反问是只问不答,答在问中;设问是自问自答。
(疑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未知,且疑问不是修辞手法)
②反问强烈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设问不是。
③反问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主要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2.夸张
(1)概念为了表达的需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故意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言过其实的描述。
例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夸张的分类——夸大、缩小、超前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是超前夸张)
(3)夸张的作用:
①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②强烈表达作者的情感;③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④可以产生浪漫主义的效果。
(4)使用夸张修辞应注意的事项: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故意地、合理地夸大。
例如:百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违背客观事实。
)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太近,否则会分不清是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③夸张的使用要注意文体特征,科技说明文和说理性文章不用,避免歪曲事实。
【预习问题】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
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
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
6.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
[ ]
7.他还没端起酒杯,就醉了。
[ ]
8.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 ]
合作探究·欣赏运用
1.阅读《李凭箜篌引》这首诗歌,赏析夸张手法在9——12句中的运用。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自选对象再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且构成排比。
例句:燕子去了,难道没有再来的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