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1

合集下载

高思3年级·1四则运算(一)-·答案培训讲学

高思3年级·1四则运算(一)-·答案培训讲学

第1讲四则运算(一)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1】计算:28+72=100【2】计算:123+177=300【3】计算:220+780=100【4】计算:15+21+25+1915+25=21+19=4015+21+25+19=15+25+19+21=40+40=80【5】计算:70+63+81+37+30+19简便运算原则:凑整——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的数。

凑整:两数相加凑整;两数相减凑整。

70+30=100,63+37=100,81+19=10070+63+81+37+30+19=70+30+63+37+81+19=100+100+100=300【6】计算:17+19+234+21+183+2617+183=200,19+21=40,234+26=260,40+260=30017+19+234+21+183+26=17+183+19+21+234+26=200+40+260=200+300=500【7】计算:(1+11+21+31)+(9+19+29+39)1+39=40,11+29=40,21+19=40,31+9=40(1+11+21+31)+(9+19+29+39)=1+11+21+31+9+19+29+39=1+39+11+29+21+19+31+9=40+40+40+40=160 【8】计算:35+121-35-2135-35=0,121-21=10035+121-35-21=35-35+121-21=0+100=100【9】计算:152-19-13+19+223-32152-32=120,19-19=0,223-13=210152-19-13+19+223-32=152-32+19-19+223-13=120+0+210=330【10】计算:20-(11-7)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

20-(11-7)=20-11+7=9+7=16【11】计算:20-(11+7)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两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四则运算法则

四则运算法则

四则是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

在数学中,当一级运算(加减)和二级运算(乘除)同时出现在一个式子中时,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同一级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这样的运算叫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的法则:1、整数加、减计算法则: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分数加、减计算法则:1)分母相同时,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2)分母不相同时,要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4、整数乘法法则: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5、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6、分数乘法法则:把各个分数的分子乘起来作为分子,各个分数的分母相乘起来作为分母,(即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约分。

7、整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商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8、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1)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9、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1)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2)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10、分数的除法法则:1)用被除数的分子与除数的分母相乘作为分子;2)用被除数的分母与除数的分子相乘作为分母。

极限的四则运算(1)

极限的四则运算(1)
无限趋近于4的函数值有关,与x=4时 的函数值无关,因此可以先将分子、 分母约去公因式x-4以后再求函数的极 限。
例3

x2 16
lim
.
x4 x 4
解:lim x 2 16 x4 x 4
( x 4)( x 4) lim
x4 ( x 4)
lim( x 4) x4
lim( x 4) 4 4 8. x4
教材95页练习:
1.求下列极限:
(1) lim(3x2 2x 1) 312 21 1 2 ; x1
(2) lim 2x 1 2 2 1 1 ; x2 3x 1 3 2 1
(3) lim ( x 3)(2x 1) (1 3)(2 1) 3 ; x1 ( x 5)( x 6) (1 5)(1 6) 14
2.4 极限的四则运算(1)
对于一些简单的函数,可以从自变量的值按
某种规定无限变化时相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找 出函数的极限. 例如,简单函数的极限:
(1)若f ( x) C(C为常数),则lim f ( x) C . x
(2) lim C 0 .
x x
若 0 p 1, 则 lim px 0,lim px不存在.
x
x
解:
3x 2 lim
x
x
lim (3 2) lim 3 lim 2
x
x
x
x x
3 0 3.
法2:lim 3 x 2 3 .
x
x
(3)lim x
5x4 2x
7 4
x x
3 1 4
.
x1 2x2 1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

一个数和 0 相 乘,仍得 0。
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还得 0。
注意: 0 不能作除数。如 5÷0 不可能得到商,
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 相乘得到 5。0÷0 不可能得
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下边方格里的数排列是有规律的。请把相加和是
340 的相邻的 4 个数找出来,再用彩色笔圈出来。看
300 - (254 + 6)
= 300 - 260
= 40 (元) 答: 还剩 40 元。
3 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 42 + 6×(12 - 4)
= 42 + 6×8
(2) 42 + 6×12 - 4
= 42 + 72 - 4
= 42 + 48
= 90 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 一样吗? 为什么?
28 + 120×8
= 203 - 15
= 188 97 -988 26×4 - 125÷5
= 97 - 72 + 43
= 25 + 43
= 104 - 25
= 79
= 68
5. 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 4 分钟,缆车每 分钟行 200 米。滑雪下山用了 20 分钟,每分钟行 70 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 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70×20 - 200×4
两边相等。 3 - 3 + 3 ÷ 3=1 3 + 3 + 3 ÷ 3=7
3 ÷ 3 + 3 ÷ 3=2 3 × 3 - 3 - 3=3
3 × 3 - 3 ÷ 3=8 3 × 3 + 3 - 3=9
进入知识宫的密码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1.四则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 一道四则运算的算式并不需要一定有四种运算符号,一般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及括号,把多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加法: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把和放在等号(=)之后。

举例:①求和;②减法逆运算。

本质:是完全一致的事物的重复或累计,是数字运算的开始。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特殊形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

加法的定律:①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各部分名称:100(加数)+ 300(加数)= 400(和)3.减法: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或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举例:①求剩余;②比较;③加法逆运算。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减法的定律:a-b-c=a-(b+c)各部分的名称:10000(被减数)— 6000(减数) = 4000(差)4.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一个数乘纯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举例:①求几个几是多少;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物体面积、体积;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乘法的性质:①乘法交换律:ab=ba,②、乘法分配律:(a+b)c=ac+bc,③、乘法结合律:abc=(ab)c各部分名称:21(因数)×12(因数)= 252(积)5.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举例: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几份或一份是多少;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高思3年级·1四则运算(一)-·答案

高思3年级·1四则运算(一)-·答案

第1讲四则运算(一)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1】计算:28+72=100【2】计算:123+177=300【3】计算:220+780=100【4】计算:15+21+25+1915+25=21+19=4015+21+25+19=15+25+19+21=40+40=80【5】计算:70+63+81+37+30+19简便运算原则:凑整——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的数。

凑整:两数相加凑整;两数相减凑整。

70+30=100,63+37=100,81+19=10070+63+81+37+30+19=70+30+63+37+81+19=100+100+100=300【6】计算:17+19+234+21+183+2617+183=200,19+21=40,234+26=260,40+260=30017+19+234+21+183+26=17+183+19+21+234+26=200+40+260=200+300=500【7】计算:(1+11+21+31)+(9+19+29+39)1+39=40,11+29=40,21+19=40,31+9=40(1+11+21+31)+(9+19+29+39)=1+11+21+31+9+19+29+39=1+39+11+29+21+19+31+9=40+40+40+40=160【8】计算:35+121-35-2135-35=0,121-21=10035+121-35-21=35-35+121-21=0+100=100【9】计算:152-19-13+19+223-32152-32=120,19-19=0,223-13=210152-19-13+19+223-32=152-32+19-19+223-13=120+0+210=330【10】计算:20-(11-7)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其次个数。

20-(11-7)=20-11+7=9+7=16【11】计算:20-(11+7)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两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一)教学教案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一)教学教案

四则运算(一)教学教案加数的运算工,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考点题库一1.(重点题)列竖式计算,并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1325+4786= 验算:3043-684= 验算:2.(难点题)填一填。

309 + = 456 - =3.(辨析题)判断。

1 5 3 6 6 72 + 6 7 2 的验算方法只有一种: + 1 53 6 。

2 2 0 8 2 2 0 8( )4.(变式题)根据122-48=74写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123 764 200129319 2852、列式解答:12÷3=4(瓶) 12÷4=3(枝) 答:可以插4瓶。

答:每个花瓶插3枝。

3、明确除法的意义并探索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比较问题一中的乘法算式:3×4=12 12 ÷ 3 = 4 12 ÷ 4 = 3 被除数 除数 商 (积) (因数) (因数) 4、探究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5+2=17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17 ÷ 5 = 3 …… 2 (17-2)÷5=3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17-2)÷3=5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归纳总结 1、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中,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 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 数=(被除数-余数)÷商。

第1讲 四则运算(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人教版

第1讲 四则运算(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人教版

第1讲 四则运算一、思维导图加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括号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括号中括号 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加数+加数=和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 被减数-减数=差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 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知识点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2.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知识点三:括号算式中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四: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船没坐满,就再进行调整,考虑租另一种船。

四则运算例1,例2

四则运算例1,例2
四则运算 (一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口算: 口算: 27÷3×7 ÷ × 45+8-23 3×6÷9 × ÷ 24-8+10
脱式计算: 脱式计算: 36—12+8 45+8-23 3×8 ÷4 × 72÷8×3 ÷ ×
学习目标: 目标: 1.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系统掌握含 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冰雪天地” 天接待987人 冰雪天地 987 照这样计算, 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冰雪天地” 天接待987人 冰雪天地 987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照这样计算, 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 × 列式:6÷3×987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列式: ÷ × 列式:6÷3×987 6÷3×987 ÷ × = 2×987 × = 1974(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7272-44+85=113 987÷3×6 ÷ × = 329×6 × = 1974(人) 6÷3×987 ÷ × = 2×987 × = 1974(人)
3.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 的和减去260,差 (1)450与125的和减去 ) 与 的和减去 , 是多少? 是多少? 的积是10的多少倍 (2)125与8的积是 的多少倍? ) 与 的积是 的多少倍? 4.一套运动服 元,买4套这样的 一套运动服90元 一套运动服 套这样的 运动服的钱可买几双120元的运动 运动服的钱可买几双 元的运动 鞋?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讲 四则运算学生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讲 四则运算学生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讲四则运算学生版第1讲四则运算一内容概述学习加减法运算中的各种计算技巧,例如凑整、带着符号搬家、加减相消、数的分拆与合并等等;掌握加减法运算中添、去括号的法则,并借此简化运算。

典型问题兴趣篇1(计算:(1)15+21+25+19;(2)70+63+81+37+30+19(2(计算:(1)17+19+234+21+183+26;(2)(1+11+21+31)+(9+19+29+39)(3(计算:(1)35+121-35-21;(2)152-19-13+19+223-32(4(计算:(1)25-(25-14)-(14-7);(2)57-(50-28)+(44-28)-(57-26)(5(计算:(1)199+99+9;(2)9+98+397+247(6(计算:(1)321-199;(2)456-197-98(7(请大家先不要动笔,看能不能把下面的题目直接口算出来:(1)2580-2547;(2)1596-1296;(3)365+97;(4)365-97(8(计算:(1)150-85-15;(2)1450-375-203-625(9. 计算:(1)38+83-55;(2)(235+523+352)-(111+333+555)(10(计算:(1)11-10+9-8+7-6+5-4+3-2+1;(2)100+102-104+106-108+110-112+114-116+118(拓展篇1(计算:(1)51+62+49+38;(2)64+127+129+23+71+136(2(计算:(1)2+13+224+3330+6670+676+87+8;(2)73+119+231+69+381+17(3(计算:(1)82-29-22+259;(2)375-138+247-175+139-237(4(计算:(1)162-(162-135)-(35-19);(2)163-(50-18)-(153-76)+(124-18)(5(计算:(1)999+599+199;(2)3996+449+98+9(6(计算:(1)1365-598;(2)1206-199-297-398(7(请大家先不要动笔,看能不能把下面的题目直接口算出来: (1)93570-93534; (2)45235-38235;(3)465+197; (4)465-197(8(计算:(1)280-24-76-65-35;(2)267-162+84-38-147+116(9(计算:(1)267-136+36-167;(2)325-251-34+151-66(10((1)在加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5,两数的和如何变化?(2)在减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增加15,差减少8,那么减数应如何变化?11(计算:(1)246+462+624-888;(2)125-24+251-240+512-402(12(计算:(1)21-20+19-18+17-16+15-14+13-12+11;(2)12+23-34+45-56+67-78+89-78+67-56+45-34+23+12(超越篇1. 计算下面4个算式:1+2+1,1+2+3+2+1,1+2+3+4+3+2+1,1+2+3+4+5+4+3+2+1(观察这4个算式的结果,并找出规律,再用这个规律求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1+2+3+4+…+19+20+19+…+4+3+2+1(2. 计算:364-(476-187)+213-(324-236)-150(3. 如图1-1,教室里有4个书柜,每个书柜里都有4格书,图中标明了每格内书的册数. 一天,老师问小悦和冬冬:“不许用加法计算,你们马上回答,这4个书柜里,哪一个书柜里的书多一些?”两个人看了看书柜上标出的数,想了想齐声说:“4个书柜里的书同样多!”老师高兴地说:“完全正确!”请你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想的?4(计算:3355+4466+9977-3366-4477-9955(5. 已知1234+2345+3456+4567+5678-6543-5432-4321的计算结果是984(请问:1244+2355+3466+4577+5688-6513-5412-4311的计算结果是多少?6(如图1-2,除第一行外,每个圆圈中的数都等于它上面两个圆圈中数的和,请计算最下面的圆圈中应填的数(7(如图1-3,老师将9个数写在一个九宫格里,让同学们选数,每个同学可以从中选5个数来求和(小悦选的5个数的和是120,冬冬选的5个数的和是111(如果两人选的数中只有一个是一样的,这个数是多少?8(计算:8457-(7630-4578)+(7845-3076)-(6307-5784)-763(。

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

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

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或a×(b+c) =a×b+a×c 拓展:(a-b)×c=a×c-b×c或a×(b-c) =a×b-a×c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

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 b=b 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 b) c=a (b 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 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 a×b )× c = a× (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 b)×c=a×c b×c (a-b)×c =a×c-b×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 b)×c (a-b)×c= a×c+b×c = a×c-b×c②类型二:a×c+b×c a×c-b×c=(a b)×c =(a-b)×c③类型三:a×99+a a×b-a= a×(99 1) = a×(b-1)④类型四:a×99 a×102= a×(100-1) = a×(100 2)= a×100-a×1 = a×100 a×2三、简便计算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四则运算定律概念及公式

四则运算定律概念及公式

四则运算定律概念及公式
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基本运算。

四则运算定律是指这四种基本运算中的一些性质和规则。

1.加法定律:
-交换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a+b=b+a。

-结合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c)。

2.减法定律:
-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c,那么c-b=a。

3.乘法定律:
-交换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a*b=b*a。

-结合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c)。

4.除法定律: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其中b和c不为零),如果a*b=c,那么c/b=a。

-倒数:对于任意的非零实数a,存在一个实数b,使得a*b=1,这个b被称为a的倒数,记作1/a。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四则运算定律:
5.零元素:
-加法的零元素:对于任意的实数a,a+0=a。

-乘法的零元素:对于任意的实数a,a*0=0。

6.乘法的单位元:
-乘法的单位元:对于任意的实数a,a*1=a。

7.分配律:
-左分配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a*c。

-右分配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c+b*c。

以上是四则运算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公式。

在进行四则运算时,这些定律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和优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01讲 四则运算一.王雪婷.初稿

第01讲 四则运算一.王雪婷.初稿

第1讲四则运算一典型问题◇兴趣篇◇◇1. 计算:(1)+++15212519;(2)70+63+81+37+30+19。

答案:(1)80;(2)300【分析】(1)原式=(15+25)+(21+19)=40+40=80(2)原式=(70+30)+(63+37)+(81+19)=100+100+100=3002. 计算:(1)17+19+234+21+183+26;(2)()()11121319192939。

+++++++答案:(1)500;(2)160。

【分析】(1)原式=(17+186)+(19+21)+(234+26)=200+40+260=200+(40+260)=200+300=500(2)原式=1+11+21+31+9+19+29+39=(1+39)+(11+29)+(21+19)+(31+9)=40+40+40+40+40=1603. 计算:(1)+--351213521;(2)--++-15219131922332。

答案:(1)100;(2)330。

【分析】(1)原式=35-35+121-21=0+100=100(2)原式=152-32+19-19+223-13=120+0-210=3304. 计算:(1)()()252514147;----(2)()()()57502844285726。

--+---答案:(1)7;(2)20。

【分析】(1)原式=25-25+14-14+7=0+0+7=7(2)原式=57-50+28+44-28-57+26=57-57+28-28+44+26-50=0+0+70-50=205. 计算:(1)++199999;(2)+++998397247。

答案:(1)307;(2)751。

【分析】(1)原式=200-1+100-1+10-1=210-3307(2)原式=10-1+100-2+400-3+250-3=10+100+400+250-1-2-3-3=760-9=7516. 计算:(1)-321199;(2)--45619798。

四则运算1

四则运算1

(1)1533÷73+159-57= (2) 83×91÷131+38= (3) 197-46+67-13= (4) 1512÷54×126-52= (5) 192+52×136÷66= (6) 123-47+159-16= (7) 164×23-126+74= (8) 117+21+17-19= (9) 81÷9×161+93= (10) 93×35-128+36= (11) 86×9+87×99= (12) 2324÷83-108÷54= (13) 3348÷93+15-17= (14) 51+1414÷14-90= (15) 42+31×180+42= (16) 17×25-2050÷82= (17) 552÷12×18-66= (18) 1118-18÷2×109= (19) 916-952÷17×5= (20) 1044÷29-540÷45= (21) 23+15+925÷37= (22) 52+770÷22-22= (23) 88×51+800÷40= (24) (112-13)×(103-12)= (25) 56×7-66÷22= (31) (151+49)÷(7+93)= (32) 32÷(56÷7)×18= (33) 199-(21+70)-22= (34) 14×5÷(34-33)= (35) 840÷(125-90)+67= (26) 109×66-29×10= (27) 339+55-166-52= (28) 110÷55×102÷51= (29) 71+42×50-92= (30) 92÷4-194÷97= (36)124-(170-48)÷61= (37)2058÷98-(86-66)= (38) (76+485)÷51+91= (39) (91-22)÷69+27= (40) (50+20)×88÷56= (41) 1157÷(128-39)×54= (42) 18×58+(73-17) = (43) 757-7168÷2÷64= (44) 98-98×12÷14= (45) 80×12÷15-64 = (46) 298-15×15-1= (47) 128+2184÷42-66= (48) 73×(66+34)-21= (49) 75×3+768÷24= (50) 71-51+199-83= (51) 161-8+33×2= (52) 182÷71÷82-9= (53) 141+5+144×12= (54) 193÷20÷123÷55= (55) 142÷50×169+36= (56) 132+70×156÷38= (57) 108×21-83×55= (58) 122×9+62+58= (59) 53÷40×81÷71= (60) 28+53-11-25=(61) 107-4-26-33= (62) 112÷82×122-81=(63) 174-4×101-61= (64) 77÷59-103-33=(65) 171+56÷55÷73= (66) 121-56-110×67=(67) 86×22-59+9= (68) 185÷79×189-80=(69) 28÷33÷151×54= (70) 4×96+132×5=(71) 72-20-87-67= (72) 158+56×124+31=(73) 113-35×194-3= (74) 119+19+194-34=(75) 112-77÷17÷39= (76) 102-78÷65×1=(77) 154×17×167×98= (78) 120×88÷2÷48=(79) 88-22×179-78= (80) 25+86×67+55=(81) 184×81+151-69= (82) 165+21÷164+85=(83) 181÷32+4÷87= (84) 31×72×89×11=(85) 134+82+126÷92= (86) 109×82+184÷37=(87) 71×36+25-20= (88) 128-75-185+32=(89) 36+22-175+97= (90) 109-87-70×45=(91) 141+12×71÷78= (92) 21-87÷111×35=(93) 19×53×77-61= (94) 22+4÷127-97=(95) 71-87×75÷17= (96) 116÷48-125÷86=(97) 117+79×116÷13= (98) 2+45-161÷38= (99) 44×40-68×38= (100) 121+49+183×99= (101) 59+54+71×29= (102) 108-77×80÷55= (103) 139÷99×180+94= (104) 41÷30÷139+43= (105) 78+79+24×39= (106) 94÷17×89+89=(107) 138-43÷44÷89= (108) 182÷81-152÷30=(109) 103+10+156-21= (110) 17×29×95×33=(111) 124+98-191+77= (112) 152÷45+77×27= (113) 168÷48+149÷3= (114) 34×28÷103÷25=(115) 75×45+50×60= (116) 55-11÷70÷49=(117) 3÷47÷184×61= (118) 200+81÷20×56=(119) 75÷10-155-90= (120) 98×19-188+63=(121) 38+10+141+27= (122) 72÷5+53÷68= (123) 105÷71-136+73= (124) 188-60+187×83= (125) 6-89×3÷77= (126) 106÷62×107-51= (127) 44÷57-125÷60= (128) 131÷75÷122-76= (129) 138÷89+51+39= (130) 59×71-188÷46= (131) 76+46+152×54= (132) 32-56+152×57= (133) 165÷62-65÷91= (134) 186×95×4+43= (135) 81×67÷149+10= (136) 99×41×130+92= (137) 118-12-128+62= (138) 44-52-160÷82= (139) 39×96×147-28= (140) 37-23+15÷96= (141) 128÷90×19×30= (142) 89-7×162+55= (143) 34-63+77-64= (144) 53+41+62+36= (145) 27×3+22÷23= (146) 78+73+17+2= (147) 45÷45÷172×20= (148) 53+85-27÷26= (149) 146×99×116×18= (150) 66-19÷31-14= (151) 154-70-161×49= (152) 44÷98÷166+31= (153) 116-85×183-44= (154) 10-59+11+30= (155) 143÷18+76×55= (156) 130+70-37×69= (157) 68-14-4×80= (158) 166÷59÷61-43= (159) 92×16÷49-90= (160) 120×40-95÷5= (161) 34×87-61×53= (162) 90+35+190÷91= (163) 183÷40÷110÷58= (164) 118×99-96×52= (165) 145+58×135×42= (166) 39÷52÷103-68= (167) 97÷22÷192×12= (168) 132+90×96÷79= (169) 33÷32-107+73= (170) 169×26×5×13= (171) 15-37+124+54= (172) 67×2+53÷1= (173) 27+59÷158+27= (174) 136+22÷5-15= (175) 19÷15×39÷38= (176) 130-74×21×82= (177) 161÷44÷170+31= (178) 97-56+106×17= (179) 90-33-168+68= (180) 27×98-158÷39=(181) 164÷39+123÷62= (182) 106×93-17÷8= (183) 109+19-42+95= (184) 164÷17×120÷37= (185) 68+49+99÷49= (186) 122×51-144+29= (187) 57-52÷91÷25= (188) 48÷17-62×92= (189) 5×26+80÷71= (190) 200-93-191+71= (191) 15÷61-48÷9= (192) 84-42×42+69= (193) 6+72×147×55= (194) 97-36+167×75= (195) 165+22-144-50= (196) 179-81÷14×85= (197) 1×42-80×79= (198) 68+45-176-31= (199) 189-64÷110-2= (200) 140×76+37×5= (201) 23×39-161×72= (202) 69÷36+26+80= (203) 66×65÷177-67= (204) 72÷18×65÷43= (205) 2×15+171+12= (206) 158÷74×22×12= (207) 80×54+76×1= (208) 182×45-156×66= (209) 169-72×192÷26= (210) 90×75+171÷68= (211) 10-8÷39÷4= (212) 176+49÷65×90= (213) 57×67×5×93= (214) 122×6+179-39= (215) 138-55-197+29= (216) 60×71×48-80= (217) 96-99×91+42= (218) 10÷80+52+65= (219) 45+74+181+81= (220) 140-2-62-53= (221) 17-25÷31×49= (222) 10+65-96÷37= (223) 13-93×123+14= (224) 23÷81+164+72= (225) 52×45×107+44= (226) 78×75-119+95= (227) 23÷90÷53-29= (228) 16-1÷108-55= (229) 132-14-99+5= (230) 71+76-25+32= (231) 155+93×103×79= (232) 123÷1÷153+66= (233) 88÷33+90-58= (234) 145+84+21-85= (235) 192÷80+104+68= (236) 52÷71×53-22= (237) 51×57-60-83= (238) 155-65×14×47= (239) 15÷80-188÷49= (240) 9×53×65÷87=(241) 53+89+90+9= (242) 59÷33×10÷58= (243) 4×70-186+26= (244) 99-37-146-79= (245) 25×81÷162×12= (246) 113×56-115×9= (247) 42÷78+28×50= (248) 130-64+151+61= (249) 198×38÷158-22= (250) 73÷47-135÷39= (251) 108+84×146÷27= (252) 7÷25÷37+51= (253) 104×12-57-15= (254) 194-74×176-41= (255) 86-14÷72-7= (256) 138-59÷61+13= (257) 173÷6×142÷21= (258) 34×51+45×54= (259) 155÷47+37÷95= (260) 27÷58-177÷62= (261) 137×72+194÷17= (262) 49+45÷48÷69= (263) 197×11-171+44= (264) 81+62+44×66= (265) 28×16÷94-32= (266) 195+70-192×28= (267) 193÷84-107÷56= (268) 7×62÷16+39= (269) 176+87+23÷43= (270) 127×92+182×20= (271) 25×94-175×86= (272) 10-98+150×47= (273) 12-93×63-79= (274) 3÷29×24÷85=(275) 74-21×7×36= (276) 198-62×2÷6=(277) 68+84+195+19= (278) 79-43÷26÷15= (279) 21÷89×134-59= (280) 176÷94+30-80= (281) 176×64+99+88= (282) 110÷52÷193×51= (283) 47×81÷186+58= (284) 50-84÷188×86= (285) 66+86×158÷68= (286) 154÷21-31÷82= (287) 34×22+97-87= (288) 27÷73+133+90= (289) 170+53×53÷84= (290) 166×65+147+50= (291) 162+90-96×49= (292) 13×52+21-8=(293) 18+19×164÷17= (294) 2÷50×47×45= (295) 114+16÷114+96= (296) 14+61×109+4= (297) 43×84-173÷92= (298) 20+92+137×8= (299) 69+74×185-33= (300) 137×90-153×93=(301) 175×6+62÷89= (302) 74÷58+124×29= (303) 111×96×37×11= (304) 187-82+9×44= (305) 46+84÷111-37= (306) 122×61÷14×49= (307) 19-58×103×34= (308) 71-26+34-69= (309) 187÷74+102+13= (310) 20+67÷112÷59= (311) 75-88+114-55= (312) 196-62-83×36= (313) 28÷77+116-43= (314) 123×93×26+99= (315) 60×65÷101×78= (316) 67-81+113÷60= (317) 103÷48+134×9= (318) 89÷5-61+61= (319) 56-18÷196×55= (320) 91÷26×180÷6= (321) 41+88-38-36= (322) 72-16×24-83= (323) 44÷22×29×90= (324) 174÷83-40×90= (325) 174+52+9×5= (326) 131×93×21+58= (327) 105+8-133-36= (328) 122+97×150-78= (329) 133+42÷127×41= (330) 20÷54+58×26= (331) 20×53×137+95= (332) 42+57-66÷85= (333) 49÷12×175-25= (334) 196+61-41-76= (335) 71÷85-174+23= (336) 139÷3-44+77= (337) 155+64+34-82= (338) 16-31×178-51= (339) 38÷83÷74÷19= (340) 120-26÷40×70= (341) 180+52÷84-93= (342) 136÷30+173÷41= (343) 4÷74×170÷39= (344) 192÷67÷111÷30= (345) 156-78÷7÷85= (346) 111-73÷34×86= (347) 149÷37÷91×85= (348) 60×17÷13+70= (349) 15+97+185×37= (350) 198+26÷66+76= (351) 154-1÷170+12= (352) 130+15×2-59= (353) 187+11÷98-75= (354) 154÷5×76×54= (355) 1+41-38+20= (356) 110-53÷34÷11= (357) 4×73-128-79= (358) 34+75+169-9= (359) 172×87×26÷64= (360) 5÷71÷166-90=(361) 98÷86-156÷77= (362) 195-52×153×80= (363) 46×19×165+47= (364) 121×60×154+15= (365) 199+5-164+46= (366) 94+1÷134÷61= (367) 106×62+186÷22= (368) 66-61÷54÷49= (369) 138-30+32+16= (370) 85+38×117÷91= (371) 133×95×121×91= (372) 144+64+22÷10= (373) 48×17÷141÷62= (374) 26-30÷9÷60= (375) 8+48÷101×11= (376) 162+10÷115÷60= (377) 159-67÷174÷16= (378) 74÷89×17÷10= (379) 112×96÷156÷80= (380) 27×88÷88-19= (381) 2÷34+111+53= (382) 83÷85×46-31= (383) 127÷70×20+54= (384) 145+42+199÷49= (385) 8÷22-34×3= (386) 10×31×102×62= (387) 34×47-122+36= (388) 21×60×3+67= (389) 110-81×123÷42= (390) 112-93+93×96= (391) 113-55÷194+78= (392) 63×82×157-40= (393) 138÷19-60×1= (394) 145÷87-24-73= (395) 147÷72-67×85= (396) 176+2-16+81= (397) 23+85×27-56= (398) 166÷79÷1-83= (399) 17÷26÷73÷9= (400) 167÷57+38+58= (401) 197+84+104÷36= (402) 129×83÷31-68= (403) 103÷95-42×52= (404) 142×40×178÷85= (405) 191×69-74÷19= (406) 92×66÷20-17= (407) 87×9÷106÷69= (408) 108+90-93÷29= (409) 36×43-16+33= (410) 11-44×175+71=(656) 81×73÷15+81= (657) 167×66÷187+49= (658) 181÷93×45×35= (659) 161×47+112×84= (660) 31-93÷130×46= (661) 36-39+31-20= (662) 119÷15+9×21= (663) 20÷47-51-88= (664) 172×81÷19×27= (665) 156÷99+48÷21= (666) 13×30÷139÷13= (667) 159+69÷117+69= (668) 8×28-40+39= (669) 59-3×20+32= (670) 119÷5×140+1= (671) 58×42-40-79= (672) 148+73+48÷50= (673) 175×51-27×79= (674) 193÷55×18+25= (675) 99÷42+51÷22= (676) 96×8×199-73= (677) 36×97+51-43=(678) 92-47÷81-76= (679) 163-98÷82-51=(680) 60+73÷149-75= (681) 73+45÷172÷50= (682) 172÷95×133-95= (683) 31÷88÷165×68= (684) 145+59+56+71= (685) 18-48+173-78=(686) 89+67×83+72= (687) 185÷41+30+28= (688) 158÷7+174×28= (689) 101÷8÷135-57= (690) 200-76-135÷49= (691) 5-34×109+32=(692) 5÷7÷61×59= (693) 55×78÷39×63=(694) 160+89×196+16= (695) 174×95-132÷35= (696) 92×99×173-33= (697) 109×63×165×26= (698) 125÷22-72+12= (699) 72×5×132+39=(700) 126-75+65÷62=二、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改正。

四年级第一讲(四则运算)

四年级第一讲(四则运算)
2240÷(600÷15)-15 =2240÷40-15 =56-15 =41(天)
答:还要加工41天才能完成任务。
亮亮读一本童话书,前6天每天读12页, 后4天每天读18页才读完.这本童话书 一共有多少页?
12×6+18×4 =72+72 =144(页) 答:这本童话书一共有144页。
工程队修一条路,已经修了150千米, 剩下的恰好是修了的一半,剩下的要 在5天内修完,平均每天应修多少千米
=50+4×60 =50+240 =290 =150÷50 =3
330÷(65-50)
=330÷15 =22
128-6×8÷16
=128-48÷16 =128-3 =125
例:1、45与15的商,再加上84 与12的商,和是多少?
45÷15+84÷12 =3+7 =10
2、78与42的和,除以5,商 78+42)÷5 是多少? ( =120÷5
=24
3、12与15的积,减去
540
除以9的商,差是多少?
12×5-540÷9 =60-60 =0
30除600的商的一半是多少?
600÷30÷2 =20÷2 =10
小结: 1.审题找关键词 2.确定最后一步(看尾、题意) 3.正确使用括号 4.灵活计算
例.小迪的爸爸一月份交电话费82元, 二月份交了117元,他想将本季度电 话费控制在平均每月90元,那么他三 月份用电费是多少元? 90×3-82-117 =270-82-117 =188-117 =71(元) 答:爸爸三月份用电费是71元.
你来当小法官 1、8+2-8+2=0 ( ×) 2、在算式中,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 的作用 ( √ ) 3、25×4÷25×4=1 (× ) 4、72×3+72÷3中,乘、除法可同时 进行运算 ( √ ) 5、( 18×5)+(36÷2)去掉括号后, 结果不变 ( √ )

四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料资料-第一章四则运算 (无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料资料-第一章四则运算 (无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 四则运算【本讲内容】 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 ÷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 -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 ×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 (a ≠0)= 0 三.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b =b +a加法结合律:(a +b)+c =a +(b +c) 乘法交换律:a ×b =b ×a乘法结合律:(a ×b)×c =a ×(b ×c)乘法分配律:(a +b)×c =a ×c +b ×c 或a ×(b +c)=a ×b +a ×c 拓展:(a -b)×c =a ×c -b ×c 或a ×(b -c)=a ×b -a ×c 【课前加油站】97—12×4+45 (97—12)×4+45 94+4×52—15 94+4×(52—15)82+75+18 75+18+8294—4×22+6 94+4×22+12 0×25= 0÷25=0+25= 100+100×0=8×103×125 25×55×4 103×8×125 55×25×4加减法运用【典例例题1】一根铁丝长350米,第一次用去126米,第二次用去207米,这根铁丝还剩下多少米,正确列式为( ) A.350-126+207B .126+207C .350-(126+207)【巩固1】丁丁家与铛铛家都在北京路上,丁丁家距学校2000米,铛铛家距学校3000米,他们两家相距( ) A .1000米 B .5000米 C .都不对D .可能是1000米,也可能是5000米【巩固2】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3,得到的差( ) A .增加3 B .减少3 C .不变【巩固3】被减数减少2.5,要使差减少1,减数应( ) A .增加1.5 B .增加2 C .减少1.5 D .减少2如果46+3□的结果是七十多,□里可以填的数有( )个. A .2 B .3 C .4 D .5【作业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样,( ) A .左对齐 B .右对齐C .相同数位对齐【作业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 A .111B .999C .899D .888在0~9这10个数字里,和是10的数字有( )对.A.5 B.4 C.6 D.无数【作业3】536+85()935-189.A.等于B.大于C.无法比较D.小于两个三位数相加,和是()A.三位数或四位数B.三位数C.四位数【典例解析2】131-63+37=131-(63+37). _________.(判断对错)【巩固1】三位数加三位数,它们的和一定也是三位数. ________.(判断对错)【巩固2】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_______,都要向 ________进 ________.【巩固3】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六位数差 ________.用三个1和二个0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五位数多 _________.【作业1】比最小的六位数少10的数是 ________,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三位数的积是 ________.【作业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________(判断对错)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_________.(判断对错)【作业3】笔算加、减法时,_______ 要对齐.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________位进.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上一______位退 ______再减.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他们的差是 ________.【典例解析3】跳高的可能有多少人?(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23人63人72人98人【巩固1】水果店运进318千克荔枝,上午卖出276千克,下午又进货288千克,问现在有多少千克荔枝?【巩固2】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36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作业1】案例分析:“9加几”的数学片段师:怎么计算这三个数一共是多少?(见图)生1:9+4+1=13+1=14生2:9+1+4=10+4=14生3:4+1+9=4+10=14生4:1+4+9=5+9=14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不过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能使我们算得更快一些呢?生:我认为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4等于14简单些.师:你真聪明,会用9+1等于10,再用10加4等于14来计算.如果题目改成9+5你会算吗?(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实例计算方法的迁移)稍停片刻生1:我会算,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生2:我的算法和他不一样,我把9分成4和5,5加5等于10,10加4等于14.根据以上片断,从学生学习方式角度进行分析.乘除法运用【典例解析4】把除数45错写成54,结果得到的商是3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A.36 B.25 C.63 D.39【巩固1】根据□÷()=△,下列算式不正确的是()A.□÷△=()B.△×()=□C.△÷()=□【巩固2】在算式:()÷()=()…6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A.49 B.7 C.55【巩固3】因为被除数÷除数=商,所以被除数-除数×商=()A.0 B.1 C.2【作业1】两个数相加的和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_______.(判断对错)【作业2】0+6、0÷6、0×6的结果都是0. _______.(判断对错)混合计算【典例解析5】口算36+54= 300÷6= 26×3= 500×3= 1500÷5=444÷4= 274-74= 125×8= 360+80= 0÷91=120+6÷6= 6×5-9= 10-0÷5= 100×8+0= 1米-2分米=420÷7×0= 80+40×2= 8×5-25÷5= 60×(18-9)= 6元2角×3=【巩固1】用竖式计算,第①②题验算.①549+867= ②517-348= ③52÷6= ④356×6=【巩固2】(1)4650比517多多少?(2)8的4倍是多少?(3)被减数是1580,减数是753,差是多少?【巩固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号要验算.726+389=708-389=*736×8=350×6=*632÷6=【作业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25+35 16÷12= 80-34= 6×13=811÷89= 58-12= 23×34= 35+12=67÷3= 16+56×15= 78×4×87= 98×0=【作业2】72-18= 540÷9= 23-18= 69÷3=2000÷5= 63÷7= 12×4= 480÷4=48+35= 180÷3= 18×4= 82÷2=32-15= 630÷9= 18+36= 100÷5=【作业3】26+26 ______26×2720÷9 ______20×577÷7 ______70÷735×2 ______100-28560÷7 ______560÷848÷4 ______84÷4.【典例解析6】完成下表.因数89 2 47因数23 31 8积402 368被除数404 728 680除数 4 7 4 5 4 商206 170【巩固1】【巩固2】横线里最大能填几._____×5<44 ______×7<50 4× _____<35______×7<50 ______×9<78 6× _____<29.【作业1】在横线里最大能填几.28+ ______<434× ______<3742- _____>33______+43<88.求□中的数□+267=3841800÷□=72□×23=1058.【作业2】312×108=33696,把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是:_______,________ .【作业3】在下面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_____×48=288782÷ _____=23_____÷5=7 (4)25×46×40=25× _____×46.【作业4】按要求,估一估,算一算.150-※=15 15+◎=150150÷△=15 15×○=150□-15=150☆÷15=150(1)选出求除数的题抄在方框中,写出计算过程并验算.(2)估一估,选出计算结果最大的题,在题下画“”.加减乘除【典例解析7】(1)4650比517多多少?(2)8的4倍是多少?(3)被减数是1580,减数是753,差是多少?【巩固1】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和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50-25×20+13 B.(50-25)×20+13C.(50-25)×(20+13)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A.25×44÷25×11 B.(44+25)÷(25×11)C.(44×25)÷(25×11)【巩固2】把75-60=15 15×2=30 150÷30=5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A.(75-60)×2÷30 B.150÷(75-60)×2C.150÷[(75-60)×2]【作业1】下面算式,结果不相等的是()A.1800÷2÷8=1800÷(2×8)B.36×(15+5)=36×15+36×5C.18×6÷18×6=(18×6)÷(18×6)D.78×3+56÷4=(78×3)+(56÷4)【作业2】计算(3500-125×25)÷25时,应先算()A.除法B.括号里的减法C.括号里的乘法在“350÷50+20○350÷(50+20)”中,○里应填什么符号?()A.>B.= C.<【典例解析8】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 _____,从 ______位起加、减.调换加数的位置, ______不变,可以验算加法.减数与差相加,结果等于 ______,可验算 _____法.【巩固1】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平均数是60,减数是差的3倍,减数是 _______.【巩固2】一个数是9,先加上42,再减去26,又加上42,再减去26,…如此计算下去,则经过 ______次运算得到323.【巩固3】商不为零的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商反而扩大10倍. ______.(判断对错)2张20元,3张5元和7张1角面额的钱币.一共是 _______.【作业1】李明同学做一道算术题,本来应是某数除以7,然后加72,由于他粗心,除法做成乘法,加法做成减法,可是答案还是对的,你知道某数是什么数吗?【作业2】小马虎做加法,把个位上的6看成9,把十位上的8看成3,算出的结果是214,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则混合运算》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德星小学、蓝田小学数学科组【课程综述】本单元主要教学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这样学生的知识面不但可以拓展,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第一段: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段: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段:掌握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段:是有关“0”的运算,使学生掌握“0“同一个数相加、减去一个数、同一个数相乘,除以一个数的结果以及注意的问题。

教材安排了两道思考是和一个数学游戏,这里第9页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选择适当的运算符号和填加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使学生进一步看到,由于选择的运算符号和小括号的位置不同,得数就不同,从而加深对运算符号和小括号的作用的理解;第16页中的思考题是一道逆推的问题。

通过练习,既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中的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推理的能力。

第13页数学游戏,让学生把和是340的相邻的4个数找出来,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先找后再交流和评价。

培养学生的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材编写特点】(1)、解决问题与四则运算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问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及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教材说明】1、首先出示“冰雪天地”情景图,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场景。

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图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26人,冰雕区有180人,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

通过学生提问题,然后在班级交流,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整体性。

另外,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一步的,也可能提出用两步或是两步以上解决的,无论怎样,只要学生提出的合理的,教师都要给学生肯定。

在学生广泛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出例1.例1例1,是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整理引出的。

是通过应用加减法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来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同时也是通过主题图“冰雪天地”的“滑冰区”为背景,提供了一天上、下午滑冰人数的变化信息,提出“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的问题。

由于学生积累可较为丰富的解决此类问题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教材中呈现了两个学生的解决方法。

一个是分步列式解答的,另一个是列综合算式解答的,通过计算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1、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并能与同伴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是组织全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在思路上的异同,进一步明确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编出和例题相似的题目。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例2例2以及“做一做”教材也是以“冰雪天地”接待游人的信息为素材,通过解决“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引导学生观察所列混合算式,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例1、例2的基础上,教材总结出没有括号的算式例,如果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教材在解决“6天预计接到多少人?”时,用了两种算法,这样编排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玩解决问题。

而做一做的一个条件隐含在途中的箱子上,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这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尝试做然后大胆放手让学生交流。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相应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通过画图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生解题过程的反思。

当学生解题后,要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例3及做一做。

例3是通过解决需用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材是以星期天玲玲一家三口去“冰天雪地”游玩购买门票为解决问题的现实背景。

先通过“购门票需要多少钱”,来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然后在提出“你还能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门票信息,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同时根据上面总结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尝试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以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做一做第一题有三组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上、下两题对比,让学生通过判断其运算顺序是否相同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养成认真身体的习惯。

这里教师要注意的是:1、学生解题应该是很容易的,但是学生在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在合并时,结合解答过程说明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学生提出问题不关是几步计算的,只要是合理就要肯定和鼓励;对于两步以上解答的,可以引动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在此过程中巩固上面总结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3、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第一问,再组织提问题练习,如果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教师也应肯定。

教材在例3之后安排了练习一。

这里安排了10道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1、此题是同级运算的练习。

通过口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一样,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的。

教师让学生把结果卸载书上在订正,前几个可以说说运算顺序。

2、此题是对例1的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便宜”和“贵”的意思后,让学生独立练习即可。

3、此题是对例2的巩固,,但是信息有些隐蔽,可以让学生先解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里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列式是否正确。

4、此题是让学生先估算后计算,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这里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估算结果可能不同,但是只要合理教师就要鼓励。

5、此题是含有两级运算的,教师一、注意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后在解答,也要提醒学生,能口算的要口算。

6、7、此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先自己解答在全班订正,订正时注意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的同时说出路程、速度、时间的三者之间的关系。

8、此题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9、此题学生理解了一半后,就很容易解答了。

但是要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后解答。

10、此题是有一些难度的,这题不需要全班同学都掌握,只要有一些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即可。

最后是一道思考题,通过选择适当的运算符号或填加小括号使等式成立,使学生感受到,括号的作用,每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例4、例4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这个例题既可以用两步计算,也可以用三步计算,教师要猪一样引导学生在分步后用综合算式解答,最后的书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1、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题的理解,通过学生解读,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做好铺垫。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先求生…再求什么…的思路来表述,病让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要注意不同解题方法的解答。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时注意,结合题意让学生通过解题明白为什么先算括号里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4、注意不同方法的解答。

使学生体会,解题时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骤也不一样。

5、课后的做一做:是与生活实际结合比较密切的,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里也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小括号。

例5:例5是在前几个例题以情境图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也明白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基础上安排的。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四则混合运算试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1、学生对四则运算的顺序已经掌握了,这里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可以引导小组同学,先说出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

,然后全班交流。

在学生明确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后,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整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好相应的板书。

2、做一做,教师要指出,算式看例含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解决实际问题的让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例6:例6,在第一学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就认识了0,掌握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明白了这些加减法的含义,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展,在学习乘除法时,有认识了0在乘除法运算中的特性,之后学生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实际计算,进一步掌握了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把分散的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这部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教材编了例6.教材首先突出“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应该注意些什么?接着又以一幅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同学们讨论交流的情境,对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做了系统的比较和总结。

这样安排的问题和学习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材通过注意,特别说明0不能做除数及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1、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回忆、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然后在全班交流。

学生说的可能不够流利或是完整,但是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使学生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是难点,教师要及时的举例说明,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3、教材还安排了游戏,教师要在学生明白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试做,然后再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整个单元例题都讲完之后,教材安排练习二:练习二中安排了14到练习和一道思考题:、先口算,再竖着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性。

2、是含有小括号的两三步计算的式题,让同桌和同学相互说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小括号里的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4、学生做完题后,可以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小题的相同处和不同处,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混合式题的时候,要先审题,根据运算顺序确定怎样算,然后再计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5、是以统计表的形式,提供数据信息,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与比较计算的结果,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6、在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排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