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学年高二政治知识梳理导学案(人教版 浙江):《生活与哲学》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纲条目考点考纲解读(1)矛盾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____________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
(2)矛盾的基本属性:①矛盾的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二是矛盾双方,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能够________。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的倾向和趋势。
(注意:为了表述更清晰,这段文字的顺序有所调整)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题型示例【例】.(2019.10浙江学业考).2019年9月23日,中纪委书记王歧山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来说,严管就是厚爱。
这表明①矛盾双方绝对同一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命题立意】识记/再认生活与哲学基本概念【试题分析】“严管”就是用党纪国法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这从表面上看对领导干部是一种约束,使领导干部不能为所欲为,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约束,使得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忠于职守、谨慎行事,从而得以在岗位上做出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既利国又利已。
所以,对领导的严管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关爱。
【答案】 D考点2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b)(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是指矛盾存有于一切事物中,即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有矛盾。
(2)矛盾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准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题型示例【例】 (2019·浙江学业考)对于那些取得过突出成就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失误不但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相反还会让人们从心里感觉到他值得信任。
这是因为( ) A.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 B.微小的失误是无关紧要的C.辩证法从不承认绝对完美 D.辩证法从不相信任何权威【命题立意】领会/能够依据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对一些现象作出判断【试题分析】取得过突出成绩的人,一些微小的失误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是因为世界上的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B、C、D说法错误,所以准确答案为A。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点总结归纳概括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部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点26: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b)(1)含义:就是反映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③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A.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联系:a.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b.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考点27: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 (b)(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考点28: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情形 (b)(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2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c)(1)二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理论意义: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4)方法论意义(要求):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选择题I: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中药不过是些树皮草根,多用少用没关系”、“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健身,无毒、无副作用”等观点.导致一些人过量用药产生不良反映。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哲学与生活》学案五(第三单元第九、十课)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哲学与生活》学案五(第三单元第九、十课唯物辩证法的的实质与核心、创新意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主干知识填空(把正确的词填在相应的空格中,每个空格1分,共20分)(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b):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3.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情形(b):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转化。
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辩证否定观(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b):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相应括号里写T,错误的写F,并进行解析,每题2分,共20分)1.(F)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互相成的两个基本属性。
高中政治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相互依赖
足球比赛的攻与守
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矛盾相互贯通
投之亡地然后存,闲置死地然后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矛盾的斗争性
1.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 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②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 墓志铭
③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构建起协调联动、 运作高效的大湾区建设工作机制,在规则相互衔 接和资源要素便捷有序流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③——②——①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有特殊性
①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 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澳门
②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
①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②大湾区基本形成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 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 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
③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构建起协调联动、 运作高效的大湾区建设工作机制,在规则相互衔 接和资源要素便捷有序流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③——②——①
• (2)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由“不扶” 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6分)
①“扶”与“不扶”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 排斥、相互对立的。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 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 ,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3分)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 、变化、发展。由“不扶”到“扶”,使“ 扶得起”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3分)
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重点、中心、关键、突 主流、方向、大局、 破口、核心问题、首要 性质、主体。强调 地位。强调抓、解决。 看、认识、分清。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等其他是次要矛盾
民族矛盾 抗战后,
是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
是次要矛盾。
要求:工作中心随之转移。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 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 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课堂小游戏: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
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 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 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暴力与和平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 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基本属性——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基本属性——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是不可分割地 联系在一起的。离 开其中的一方,另 一方就不能存在。
(1)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人教版 高二政治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各种疾病与灾难,正是 体现了矛盾普遍存在的道理。
知识梳理
矛盾的特殊性
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 (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
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 王安石(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巩固强化
3.“贫穷而知足,不失为一种富有;富有而不知足,最终可
B 能一无所有。”这一说法包含的哲理是( )
A.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它的对立面转化 C.贫富无常,变化不定 D.贫穷和富有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别 4.“和谐而又不失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
知识明辨
比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
区 范畴 别 世界
观
联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辩证法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特殊性
都强调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根本上二者是相一致的(体现唯物论与辩证法 的统一)
高考示例
单项选择题
1.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
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加以嘲讽。后来,
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满地铺金,方知同为菊花,竟
B 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这件事给我们的哲学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品)
方法论: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找到方法解决矛盾。 地位: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
感悟生活中的哲理
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谈起……
你家的矛盾和同学家的矛盾一样吗? 现阶段,你家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它一直是核心矛盾吗?
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 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菜根谭 试分析上述观点体现了矛盾的什么基本属性?
分享
在你的生活中有矛盾存在吗? 当这个矛盾解决了,矛盾就不会存在了吗?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毫无矛盾纷争的世外桃源?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具有普遍性 含义:
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比较表
区别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存在前提 地 位
复杂事物(多个矛盾)中
每一对矛盾中 决定事物的性质 看问题 主流、总体上看、 九个指头……
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办事情 重点、中心、关键、集中 力量、居首位……
适用范围 常用关键词
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不平衡性)
讨论: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分析其中的哲学道 理。
高中寄宿生使用手 机利大于弊,应允许 高中寄宿生使用手 机弊大于利,应禁止
利
弊
学生手机使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一个矛盾中
支配地位 主导作用
被支配地位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抓主流
不忽视支流
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不平衡 性)
①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高中政治第3单元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1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4.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 关键。(×)
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矛盾的
的指导下,具体分析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
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并找
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
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
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
法
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关系原理:二者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 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 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相互转化:矛盾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名师解惑| 1.哲学意义上的矛盾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 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统一属性)
斗争性(对立属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含义
性和趋势
相互对立的属性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
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
|典例剖析| [例 2] (2018·全国卷Ⅱ)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 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 2016 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此,回答下题。
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
2.填一填 (1)下列说法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有________,体现矛盾斗争性 的有________。 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②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③ 化学运动中的分解与化合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⑤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
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 ②表现不同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联系: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 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同一性离不 开斗争性)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 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 性离不开同一性)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 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 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4.假设甲乙两人被分开,分别挂在两个相隔很远的山崖上, 请问此时的他们还能如此“对立”吗?为什么?这又说明 了什么?
双方相互差异 双方相互排斥 双方相互克服
斗争性具体表现在:
A.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即相互区别和限制,“你不同于我,我不同于你”。 B.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即相互排除、相互冲突、相互反对,
“你离开我,我离开你”。 C.矛盾双方相互克服,即“你吃掉我,我吃掉你”。
矛盾的斗争性沿着矛盾双方差异——排斥——克服的状态 和阶段依次展开并发展的。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九课 唯物辩
同一性作用
斗争性作用
表 现
①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同 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 体内相互依存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 相互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 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 趋势,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 这种基本趋势,是由矛盾双方的 同一性决定的;正是因为事物的 转化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所以发展表现为确定的方向性
探究导学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
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理解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两点: (1)“事物内部”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客观的,即是指矛
盾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说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也 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矛盾的客观性还 表现在它既不能被人为地创造,也不能被人为地消灭,矛盾及矛 盾的统一体总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产生、发展和消亡的。
①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 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表现 为:矛盾双方的斗争,使双方 共同发展,从而使整个事物得 到发展;矛盾双方的斗争,使 一方力量不断削弱,另一方力 量不断增强,以至战胜对方, 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②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 界限,使旧统一体瓦解,一事 物转化为他事物
联 系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源,矛盾双方 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事物发生变质
(3)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 题的 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 哲学基础 。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矛盾概念及其属性 情境链接 十八大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 生活与哲学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人教版
高考真题
(2009全国卷I-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 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 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 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②的说法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 ④的说法错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不能起决定作用,所以本 题只能选 B
高考真题
(2008全国卷Ⅱ29) “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 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借用别人 的智慧做事,强调的是要充分利用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 认识利用有利条件,这也是联系多样性的要求,而非强调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②当选,①错误。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表 明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是存在缺憾的,③准确。理性 认识有正误之分,④错误。
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 和发展。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 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 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
《哲学与生活》第九课复习讲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用)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高考考点(见教辅P142)考点课程标准备考指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说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多以选择题、主观题形式考查。
分析社会和谐并不意味着否认矛盾;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主张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全面看待我国改革开放33年等;说明2011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
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因地制宜;说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哲学依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高考预测本课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矛盾统一性原理;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互关系原理;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的原理等知识点是高考的必考考点。
从考查方式上看,主客观题都出现过。
在未来的高考中,仍将采用主客观题的形式,仍以上述考点为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上述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热点,2012年的复习备考应该注意如下重点问题。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评析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政策对其他经济特区的借鉴意义。
高二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2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3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的同一(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普遍性: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时时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
1特殊性,并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②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质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存在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共性的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1)含义:①②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村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方法论:我们做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①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②矛盾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对事物的性质影响和作用。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辩证否定观的原理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高考考点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3、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的认识方法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知识梳理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含义:3、矛盾的基本属性:(1)含义:(2)含义:(3)相互关系:4、矛盾的特征(1)含义:①②要求:(2)含义: 情形:①③要求: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区别(3)二者关系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2)相互关系: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含义:(2)相互关系:8、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思考: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三、巩固练习1. “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A. 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2.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
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高考考点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3、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知识梳理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含义:3、矛盾的基本属性:(1)含义:(2)含义:(3)相互关系:4、矛盾的特征(1)含义:①②要求:(2)含义:情形:①②③要求: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区别(3)二者关系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2)相互关系: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含义:(2)相互关系:8、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思考: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三、巩固练习1.“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2.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为了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这体现了()A.事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 D.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4.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5.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6.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髓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
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
这个命题表明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是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这反映了①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③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④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8.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
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
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
“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9.“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这体现的哲理是()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0.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
这表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11.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君子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所体现的辩证法的正确思想是( )A.有修养的人在任何问题上都要追求思想上的一致性B.统一是矛盾的根本属性C.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由于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从而构成了事物的多样性12.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善于抓住重点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14.“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这说明。
在发展农村经济中()A.要坚持联系的观点B.要坚持发展的观点C.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D.要首先抓主要矛盾15.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
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
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分清主流和支流16.江泽民同志指出:“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2019-2020年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三、高考考点1、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2、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4、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5、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四、知识梳理1、发展的普遍性(1)(2)(3)所以,世界是,要求我们。
2、发展的实质是思考: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吗?3、判断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标准是:思考:新事物产生就完全抛弃旧事物?4、发展的趋势:前途是,道路是要求我们:(1)(2)5、发展的状态:(1)量变的含义:(2)质变的含义:(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4)要求我们:思考:(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2)质变就是发展?(3)质变比量变更重要,因此只有质变才有意义?三、巩固练习1.“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xx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 xx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
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4.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凭经验和感觉。
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
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④量变和质变辩证统一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6.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7.“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
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体现了()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8.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有类似提法。
xx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过程说明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9.“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
”(《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10.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1.(06文综全国卷I)2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