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届高三物理12月联考试题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12月大联考试卷

………外………………内………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12月大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2分)某运动员正在进行吊环比赛,两根吊索悬挂点间的距离恰好等于该运动员的肩宽。
运动员和吊环所受的总重力大小为G ,不计吊索所受的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运动员双臂竖直吊起时,每根吊索的拉力大于G 2B .当运动员双臂竖直吊起时,每根吊索的拉力小于G 2C .当运动员张开双臂吊起时,每根吊索的拉力大于G 2D .当运动员张开双臂吊起时,每根吊索的拉力小于G 22.(2分)某同学用频率不同的甲、乙两电磁波照射锌板,当该同学用甲电磁波照射锌板时,从锌板上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 。
若甲、乙两电磁波的波长之比为3:1,则当该同学用乙电磁波照射锌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光电子从锌板表面逸出B .有光电子从锌板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3E kmC .有光电子从锌板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3E kmD .有光电子从锌板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3E km3.(2分)波速大小为v =1m/s 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源在坐标原点O 处,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 的平衡位置在x =1.5m 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刻,波源沿y 轴正方向振动B .该波的周期为2sC .波源的振动形式传到质点a 处的时间为1sD .从t =0时刻起,经时间3.5s 质点a 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振动4.(2分)甲、乙两质点同时从坐标原点出发沿x 轴正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质点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的二次方v 2与它们到原点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如图中的图线A 、B 所示。
运动一段位移后停止的质点将不再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质点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乙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C .甲、乙两质点在x =4m 处相遇D .甲、乙两质点只能相遇一次5.(2分)如图所示,A 、B 、C 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相距为L 的A 、B 两点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Q 和−2Q(Q >0)的点电荷,C 点固定一个铜球。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物理试题及解析

A5#?0 ! #/$+##分
! #
$/.+302!3!#0#41$0/3+!2解得3!0#槡""/4201$+
当下极板下移少许电容器带电荷
量不变电场强度50.2 01420467242不变故电子做类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运动轨迹和之前重 合选项 &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两运动员相遇前动能相同但质量不
缘的线速
度
大
小$1
0*(1
辐
条
两
端
的
电
压
.
0<$*
6$1 #
(1
$(*
0<(<
(1#$(*#选 #(*
项
&
错
误
'正确
!!!#'#分(#分
"#!++"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中忽略了砝码盘的质量将会导致图像纵截距为正砝码的质量过大会使得图线末端向下弯曲趋近 于重力加速度大小'
4!(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根据折射定律知光在折
射率较小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大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大光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小光线和法
线的夹角较小故$!$#$"选项 ( 正确 5!'解析本题 考 查 万 有 引 力目 的 是 考 查 学 生 的 推 理 能 力根 据 黄 金 代 换 有 #%&0'#!4(6)# 0
该过程发生了两次衰变选项 *&均错误#+,"#"- 原子核的质量大于#+,"+#./原子核的质量选项 '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香肠的受力如图所示单
2024年新高考高三12月联考物理试卷精英版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玻璃圆柱体的截面图,半径为,玻璃的折射率为。
在截面内有两条间距为的平行光线,下面的光线过圆心O ,经过玻璃圆柱体后,两出射光线相交于图中P 点。
则圆心 O 到P点的距离为( )A.B.C.D.2. 一种叫作心脏除颤器的设备(简称AED ),通过一个充电的电容器对心颤患者皮肤上的两个电极板放电,让一部分电荷通过心脏,刺激心颤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跳动。
如图是一次心脏除颤器的模拟治疗,AED设备的电容器电容是,充电至8kV 工作电压,如果电容器在2ms时间内完成放电,则该电容器()A.充电完成后所带电量为B .击穿电压为8kVC .放电过程中电容越来越小D .放电过程中电流的平均值为100A3. 宇宙中有两颗相距很远的行星A 和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半径分别为R A 、R B ,第一宇宙速度分别为v A 、v B ,两颗行星周围卫星的轨道半径r 的三次方与运行周期T 的平方的关系如图所示,T 0为卫星环绕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m A <mB B .m A =m BC .v A =v BD .v A >v B4. 如图所示,A 、B 、C 、D 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四个等势面,一电子经过等势面D 时,动能为16eV ,速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D ,飞经等势面C 时,电势能为-8eV ,飞至等势面B 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均为4cm ,电子重力不计。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00V/mC .等势面A 的电势为-8VD .电子再次飞经D 等势面时的动能为16eV5.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则( )2024年新高考高三12月联考物理试卷精英版二、多选题三、实验题A .时刻物块A 的动能最大B .时刻物块A 的速度最大C.~时间内对物体做正功D.~时间内对物块A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6. 如图所示,长为L 、倾角为θ=37°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 0恰能沿斜面匀速上滑,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小球带正电B.水平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 .小球在B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A 点的电势能D .A 、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7.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时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 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关于这列简谐波及质点P 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列简谐波的振幅为20cmB .质点P 的周期为0.4 sC .这列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D .质点P 的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始终相反E .这列简谐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0m/s8. 下列有关热学现象和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空气中肉眼能看到的尘埃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反映了空气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 .在水的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D .水蒸发成同质量水蒸气的过程,其吸收的热量大于内能增加量9. 某实验小组计划用一个实验方案完成对一个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和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测量。
2024届湖南省金太阳百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试题

2024届湖南省金太阳百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合成超重核Ds并辐射出中子。
下列可能合成该超重核的原子核组合是( )A.Ni、Pb B.Ni、BiC.Ni、Pb D.Ni、Bi第(2)题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B.饱和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且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用不可见光照射某金属,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第(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B.两分子靠近,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C.布朗运动是机械运动D.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以将热机效率提升至百分之百第(4)题如图所示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沙漏计时器,从里面的沙子全部在上部容器里开始计时,沙子均匀地自由下落,到沙子全部落到下部容器里时计时结束,不计空气阻力和沙子间的影响。
对计时过程取两个时刻:时刻一,下部容器底部没有沙子,部分沙子正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刻二,上、下容器内都有沙子,部分沙子正在做自由落体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一,桌面对沙漏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沙漏的总重力大小B.时刻一,桌面对沙漏的支持力大小大于沙漏的总重力大小C.时刻二,桌面对沙漏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沙漏的总重力大小D.时刻二,桌面对沙漏的支持力大小小于沙漏的总重力大小第(5)题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其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运行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得到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A.B.C.D.第(6)题大量偶然事件的整体表现所显示的规律性,叫做统计规律。
图所示的容器中,上部规则地布有许多铁钉,下部用隔板分割成许多等宽的狭槽,大量的小球可通过其上方漏斗形入口落下,装之前有玻璃板段盖,使小球最终落在槽内。
【校级联考】湖北省八校联合体2024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校级联考】湖北省八校联合体2024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小张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一个带铁芯变压器线圈的电阻。
小杨两手分别握住线圈裸露的两端让小张测量,测量时表针摆过了一定角度。
正当小张将表笔与线圈脱离时,小杨有电击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小张也有电击感B.表笔与线圈脱离前后通过小杨的电流方向不变C.若未放置铁芯,小杨电击感减弱D.小杨有电击感,是因为表笔与线圈脱离后流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变大第(2)题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
如图所示,某次兄妹俩帮父亲打夯,在重物被恰好拉离地面时,两人拉力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重物离开地面30cm后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自由下落砸向地面。
已知重物的质量为50k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物被恰好拉离地面时,哥哥的拉力大于妹妹的拉力B.重物被恰好拉离地面时,兄妹俩的合力等于重力C.每次拉起过程中,两人做的总功至少为150JD.拉起时,人对重物做正功,落下时,人对重物做负功第(3)题甲、乙两物体做同向直线运动,计时开始时都位于坐标原点处,从计时开始两物体运动的图像(速度的平方与位移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乙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在处相遇B.甲的速度为C.甲、乙速度相等的时刻为D.甲与乙的最大距离为第(4)题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BC段粗糙且足够长,其余段光滑,1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斜面上,相邻小球间用长为d的轻质细杆连接,细杆与斜面平行,小球与B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1号小球在B处时,10个小球由静止一起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号小球进入BC段之前的过程中,2号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B.在6号球刚进入BC段时,6号球与7号球间细杆的弹力为C.1号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D.10号球不能到达B点第(5)题如图所示,金属环M、N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分别套在水平粗糙细杆和竖直光滑细杆上,当整个装置分别以大小不同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匀加速运动时,两金属环M、N相对杆始终均未滑动,两种情况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中的拉力大小相等B.加速度较大时,金属环M与水平杆之间的弹力较大C.加速度较大时,金属环M与水平杆之间的摩擦力一定较大D.加速度较大时,金属环N与竖直杆之间的弹力较小第(6)题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周期的最大值为3 s B.该波的速度的最小值为2 m/sC.时刻质点P向下运动D.时刻质点Q速度为0第(7)题时刻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时从同一地点又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第二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则两小球在空中相遇的时刻为( )A.1.1s B.1.2s C.1.3s D.1.4s第(8)题如图所示,用单色光a、b分别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电流表G的示数均不为0。
广东佛山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佛山15校联盟12月联考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甲所示,用三个光源a 、b 、c 发出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发生光电效应,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c 发出的光频率相同B. a 、c 发出的光光强相同C. b 发出的光的频率比c 的小D. 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一定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A .根据 0ckm eU E hv W ==− 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U c 越大,由图可知:a 光、c 光的遏止电压相等,所以a 、c 发出的光频率相同,A 正确;B .同种频率的光,光强越大,饱和电流越大,a 光和c 光的频率相同,a 光对应的饱和电流大于c 光对应的饱和电流,所以a 光的光强大于c 光的光强,B 错误;C .由A 项分析可知,b 光的遏止电压大于c 光的遏止电压,说明b 发出的光的频率比c 的大,C 错误;D .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达到饱和电流值后不再增大,D 错误。
故选A 。
2. 高层住宅外向上提升重物时常采用如图所示装置,电机通过缆绳牵引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地面上的人通过移动位置使拉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保持不变,设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缆绳的拉力为1F ,拉绳的拉力为2F 。
则在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F 一定变大,2F 可能不变B. 1F 可能不变,2F 一定变大C. α可能大于βD. α总是小于β【答案】D【解析】【详解】CD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通过力的合成可知F 1反向延长线位于F 2与mg 夹角内,故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小于角β,C 错误,D 正确;AB .构建矢量三角形可知α增大,拉力F 1和拉绳拉力F 2都增大,AB 错误;故选D 。
山东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2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普高大联考试卷类型:A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2月联考试题高三物理2023.12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直线所示.已知两车在1t 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t 时刻两车加速度相同B .甲、乙两车在0时刻的位置相同C .1t 时刻之前,甲车在乙车的前面D .两车在1t 时刻后某时刻会第二次并排行驶2.如图所示,一重物被OM 和ON 两轻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轻绳OM ON 、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且6030αβ=°=°、.用12F F 、分别表示OM ON 、的拉力,则( )A .1F 的水平分力大于2F 的水平分力B .1F 的竖直分力与2F 的竖直分力之比为1:3C .1F 与2F :1D .若将M 点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绳上的力都变小3.如图,两物块P Q 、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开始时P 刚好在Q 的拉动下水平匀速运动.将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 作用在P 上后,轻绳刚好伸直且无拉力.已知P Q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0.5kg 0.2kg,p Q m m P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重力加速度210m /s g =.则( )A .0.47N F µ==B .0.42N F µ==C .0.27N F µ==D .0.23N F µ== 4.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组合体运行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400km 左右,则空间站组合体内的货物( )A .质量越大,对空间站组合体地板的压力越大B .处于超重状态C .运动速率介于7.9km /s 与11.2km /s 之间D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比地球自转角速度大5.如图所示,圆盘在水平面内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匀速转动,圆盘上距轴中心为r 和2r 的两点位置,分别有质量均为m 的相同材料的小物体P Q 、随圆盘一起转动.某时刻圆盘突然停止转动,两小物体分别滑至圆盘上其他位置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盘停止转动前,P Q 、两小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相同B .圆盘停止转动后,P Q 、两小物体滑动的距离之比为1:4C .圆盘停止转动后,P Q 、两小物体运动的轨迹为曲线D .圆盘停止转动前,P Q 、两小物体动能相同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圆环,套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细杆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圆环以初速度0v 向右运动时,圆环最终将匀速运动,则( )A .圆环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B .圆环受到杆的弹力方向先向下后向上C .圆环从初速度0v 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322022122m g mv B q− D .圆环从初速度0v 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20m g mv Bq− 7.真空中电荷量为4q 的正点电荷固定在O 处,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及由于电荷运动产生的磁场,则两电荷附近(非无限远处)电场强度为零的动点的运动速率为( )A .B .2C .4D .8 8.如图所示,O 点为某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该弹簧振子在A 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6cm,0t =时振子沿x 轴正方向经过C 点,0.4s t =时经过D 点.已知振子经过C D 、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均为,v C D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简谐运动的周期可能为12s 65B .该简谐运动的周期可能为2s 5C .若0.4s t =时振子第一次通过D 点,0s t =和 1.2s t =时,振子速度相同D .若0.4s t =时振子第一次通过D 点,从 1.4s t =到2s t =的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和系统的弹性势能都在逐渐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电阻为1R 的导体A 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线2表示电阻为2R 的导体B 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A B 、为均匀圆柱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B 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后其电阻将变为6ΩB .将A 与B 并联后接在电源上,二者消耗的功率之比12:3:1P P =C .1R 的阻值为22Ω,RD .将A 与B 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二者的电压之比12:3:1U U =10.如图甲为简谐横波在0.025s t =时的波形图,A B C P 、、、是介质中的四个质点,已知B 、P 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4m ,图乙为质点C 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 .质点C 的平衡位置位于5m x =处C .从0.025s t =开始,质点B 比质点C 早1s 24回到平衡位置D .P 点的振动方程为10sin 10cm 2y t ππ −11.一匀强电场与直角三角形ABC 在同一平面内,37,A BC ∠=°边长3cm,BD 与AC 垂直,将正点电荷从B 点移到A 点电场力做正功1W ,将同一正电荷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正功2W ,且12:16:9W W =,则( )A .A 点电势低于C 点电势B .电场强度方向由B 指向DC .AB 上存在一点M 与C 点电势相等,且 2.25cm MB =D .过B 点的电场线与AC 交点N ,则 2.5cm AN =12.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37θ=°的斜面底端,上端与光滑物块B 相连,物块B 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粗糙的质量1kg A m =的物块A 置于斜面上B 的上方某位置处,取此位置为原点O ,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 轴坐标系.某时刻释放物块,A A 与物块B 碰撞后以共同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碰撞时间极短,测得物块A B 、的总动能k E 与物块A 位置坐标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像中00.3m ∼之间为过原点的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物块A B 、均可视为质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已知弹簧弹性势能p E 与弹簧形变量Δx 的关系为2p 1Δ2E k x =,不计空气阻力,g 取210m /s ,则( )A .物块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75µ=B .物块B 的质量0.5kg B m =C .弹簧劲度系数30N /m k =D .图中(0.5m m x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6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轻绳系直径为d 的小球A 悬挂在O 点,向左侧拉起小球A ,释放后A 在O 点的正下方恰与放置在光滑支撑杆上的直径相同的小球B 发生对心碰撞,碰后小球A 继续向右摆动,小球B 做平抛运动.(1)用游标卡尺测小球A 直径如图乙所示,则d =_____________mm ;(2)测得OA 间轻绳的长度L ,小球A 质量1m ,小球B 质量2m ,碰撞前小球A 拉起的角度α和碰撞后小球A 向右运动轻绳与竖直方向间的最大角度θ,小球B 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 、竖直下落高度h .(3)碰后瞬间小球B 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用已知量相应的字母表示);(4)若该实验验证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定律成立,则应满足等式_____________(用已知量相应的字母表示).14.(8分)现要测量一个满偏电流50A g I µ=的表头内阻并改装成量程为0.6mA 和3mA 的电流表.实验仪器如下:电源E (电动势为3V ),电流表(量程10mA ,内阻1Ω),滑动变阻器()02000Ω∼,表头,开关,导线.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先闭合开关,再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 的示数为9.0mA ,表头G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流过G 的电流是_____________A µ,表头内阻g r =_____________Ω.(2)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0.6mA 和3mA 的电流表,设计改装方式如图丙.A B C 、、是改装后的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A 是正接线柱.则1R 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2Ω;R 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5.(8分)如图所示,PQ 和MN 为水平平行放置的金属导轨,相距1m L P M = 、间接有一个电动势为21V E =、内阻不计的电源和一个滑动变阻器,导体棒ab 跨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接触良好,棒的质量为1kg m =,棒在导轨之间部分的电阻0R 为1Ω.棒的中点用垂直棒的细绳经光滑轻质定滑轮与物体相连,物体的质量0.5kg M =.棒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为0.2µ=(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导轨的电阻不计,g 取210m /s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1T B =,方向竖直向下.若为了使物体保持静止,求: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阻值范围.16.(8分)“抛石机”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用自制的抛石机演练抛石过程.质量 1.0kg m =的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口袋中,开始时口袋位于水平面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短臂施力,当长臂转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时立即停止转动,石块以020m /s v =的速度被抛出后垂直打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求:(1)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石块离地面最远;(2)石块抛出点到斜面的垂直距离d .17.(14分)如图,平行金属板AB 与CD 水平放置,CD 接电源正极,AB 接电源负极,板长为L ,板间距为2,3L DM 是CD 的延长线,DN 间存在第二场区,场强方向竖直向上,N 右侧为第三场区,场强方向水平向右.一个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微粒以初速度0v 紧贴下板左边缘从C 点斜向上射人电场,初速度与CD 间夹角为θ(θ未知),刚好从上板右边缘水平射出,进入第二场区后做直线运动,然后进入第三场区.第三场区有两块垂直放置的绝缘木板PM 和NM ,长度均为23L ,三个场区紧密衔接,且互不影响,三个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2123::1:2:810m /s E E E g == ,求(1)1E 大小;(2)θ的取值;(3)若010m /s, 1.2m v L ==,微粒与木板首次碰撞点到M 点的距离.18.(16分)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弧形轨道的高度为h ,半径为R 且R h ,其水平部分与木板B 上表面齐平.木板B 质量为m ,紧靠轨道A 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在B 的右侧放着若干滑块(视为质点),滑块的质量均为m ,编号依次为()12,34n n →∞ 、、、、.质量为3m 的滑块C (视为质点)置于轨道A 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滑到木板B 上.C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8µ=,当C B 、刚达到共速时,木板B 恰好与滑块1发生第1次弹性碰撞.经过一段时间,C B 、再次刚达到共速时,木板B 恰好与滑块1发生第2次弹性碰撞,依次类推 ;最终滑块C 恰好没从长板B 上滑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滑块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极短,求:(1)滑块C 在弧形轨道最低点时,受到轨道A 的支持力大小;(2)滑块C 在弧形轨道上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受轨道A 的弹力的冲量大小(结果可保留π以及根号); (3)开始时,木板B 的右端与滑块n 之间的距离S ;(4)木板B 的长度L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2月联考高三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C B AD B D C A AB BC ACD BD13.【答案】24.40 2m m m x +14.【答案】30.0 300 5.45 21.815.【答案】R 的取值范围为2Ω6ΩR ≤≤【解析】对棒受力分析可知,其必受绳的拉力T F Mg =和安培力BEL F BIL R ==安 若摩擦力向左,且满足1BEL mg Mg R µ+=, 代入数据解得总阻值17ΩR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为106ΩR R −=若摩擦力向右,且满足2BEL mg Mg R µ−= 代入数据解得总阻值23ΩR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为202ΩR R −=所以R 的取值范围为2Ω6ΩR ≤≤16.【解析】(1)将石块的运动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离地面最远时,2v 减为0. 210v gt −=21v t g∴= 又20cos60v v =° 石块运动到离地面最远的时间1t =(2)将石块的运动在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垂直打到斜面上时3v 减为0.沿斜面方向303cos30;sin30v v g g =°=° 垂直斜面方向404sin30;cos30v v g g =°=° 垂直打在斜面上时3320v g t −= 垂直斜面方向位移242412x v t g t =−∴石块抛出点到斜面的垂直距离d x =−=17.【解析】(1)微粒进入第二场区时速度水平,运动轨迹是直线,必然满足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即2mg qE =①12122mg E E q==② (2)设微粒在第一场区运动的时间为t水平方向:0cos L v t θ⋅③ 竖直方向:02sin 32L v t θ=④ 两式结合得4tan ,533θθ==°⑤(3)由题意知3244mg E E q==, 微粒水平向右的加速度2340m /s x qE a m==⑥ 微粒与两板距离相等,水平方向有初速度,且加速度较大,可以判断微粒先与PM 板碰撞设微粒经t ′与PM 板碰撞,则有2021cos 32x L v t a t θ′=⋅+′⑦ 212y gt ′=⑧ 得0.1s 0.05m t y =′=⑨则到M 点的距离为0.75m18.(1)231h F mg R=+ ;(2)I ;(3)247S h =;(4)327L h = 【解析】(1)C 沿轨道A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得201332mgh mv =⋅①解得0v =在最低点2033v F mg m R−=② 解得231h F mg R=+③ (2)合冲量03I mv =合,方向水平向右④由单摆周期公式2π=,得弧形轨道上滑行时间t =,⑤ 重力冲量3G I mgt =,方向竖直向下,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A 对C 的冲量I⑥ (3),3C B a g a g µµ==,⑦第一次共速时间设为1t ,则0111C B v a t a t v −==⑧ 解得014v t gµ=,共速速度0134v v = B 与滑块1距离21112B d a t =⑨ 得132h d = B 与滑块1弹性碰撞112mv mv mv ′′=+⑩ 且222112111222mv mv mv ′′=+⑪ 解得木板B 速度20v ′=,滑块1速度 01134v v v ′==,滑块1匀速运动,与滑块2弹性碰撞 后交换速度,最后滑块n 获得速度034nv v ′= 同理第二次共速2134t t =,共速速度1234v v =,21916d d =, 11916n n d d − = ⑫则初始时木板右端与滑块n 的距离12n S d d d =+++ 解得12497116d S h =−⑬ (4)滑块C 位移202C Cv S a =⑭ 得8C S h =板长C L S S =−⑮ 得327L h =⑯。
物理-2024届高三12月大联考(新课标卷)(新疆)(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1)

202412物理·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1.D 【解析】由题可知,衰变方程5354-1是β衰变,该核反应的实质是53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A 、B 错误;半衰期是大量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的原子核没有意义,C 错误;半衰期只与元素种类有关,与外界环境等因素无关,D 正确。
2.B 【解析】如图所示,篮球在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两个力均做负功,故速率v 变小,则阻力f =kv 逐渐减小,所以合力是变力,所以其运动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不是抛物线,A 、C 错误;由于阻力f 的方向与重力mg 方向间的夹角逐渐变大,且阻力变小,重力不变,故合力变小,则加速度变小,B 正确;篮球在最高点处,速度沿水平方向,仍受空气阻力作用,故合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 错误。
3.A 【解析】零件刚从热气球上掉下时零件距地面的高度为211200 m 2h at,此时零件的速度大小v =at =20 m/s ,然后零件做竖直上抛运动,对零件速度减为零过程,零件上升的高度222v h g=20 m ,则零件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的高度为h =h 1+h 2=220 m ,A 正确。
4.B 【解析】对圆筒壁上的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 F mg ,2N F m r ,对底面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2r Mg M,联立解得2,B 正确。
5.B 【解析】由1sin n C知,当θ=45°时,即入射角为45°时,光在PQ 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此时地面上恰好只有一个亮斑,如图所示。
由tan 45LR,得该亮斑到P 点的距离L =3 cm ,B 正确。
6.A 【解析】碰撞前,M 处的微粒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轨迹半径为r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rv m qvB 2,解得qB mv r ;两个微粒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有3mv mv ,碰后两微粒结为一体,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迹半径3mv mvr r qB qB,即碰前与碰后,微粒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变,轨迹圆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物理12月联考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题单选,9---12题多选。
全选对得5分,选对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得0分1.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2.如图1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上滑并先后通过A、B,然后又返回到底端.设从A到B的时间为t1,加速度大小为a1,经过A的速率为v1,从B返回到A的时间为t2,加速度大小为a2,经过A的速率为v2,则正确的是( )图1A.t1=t2,a1=a2,v1=v2B.t1<t2,a1<a2,v1<v2C.物块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乙所示D.物块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丙所示3.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B.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gR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图24.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恒定的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是变化的D.骑自行车冲到圆弧形桥顶时,人对自行车座子压力增加,这是由于超重原因造成的5.根据如图3所示的电场线,可以判定( )图3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电势C.负电荷放在B点电势能比A点大D.负电荷放在B点电势能比A点小6.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如图4所示,OO′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处沿虚线轨迹运动到b处,则( )A.a处的电势小于b处的电势B.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大于在b处的电势能C.粒子在a处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在b处的加速度大小D.粒子在b处的速率大于在a处的速率图47.如图5所示,一个带正电荷的物块m,由静止开始从斜面上A点下滑,滑到水平面BC上的D点停下来.已知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物块经过B处时的机械能损失.先在ABC所在空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第二次让物块m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在水平面上的D′点停下来.后又撤去电场,在ABC所在空间加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再次让物块m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沿斜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的D″点停下来.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D′点一定在D点左侧 B.D′点一定在D点右侧C.D″点一定在D点右侧 D.D″点一定与D点重合8如图6所示,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做成边长分别为L和2L的两只闭合线框a和b,以相同的速度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中匀速地拉到磁场外,若外力对环做的功分别为W a、W b,则W a∶W b为( ) 图6A.1∶4 B.1∶2 C.1∶1 D.不能确定9如图7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板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A.体重约为650 NB.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图7C.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 s起立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10.在光滑的圆锥形漏斗的内壁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紧贴着漏斗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小球A的位置在小球B的上方,如图8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球的线速度大于B球的线速度B.A球的角速度大于B球的角速度C.A球对漏斗壁的压力大于B球对漏斗壁的压力D.A球转动的周期大于B球转动的周期图811.我国曾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地将第十四颗和第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随后将它们送入预定转移轨道,最后进入地球同步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自开始发射至进入预定转移轨道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B.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它们运行的角速度都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C.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若增大后面卫星的线速度,它们将在此轨道上相碰D.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相等12.如图9甲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央有一个静止的电子(不计重力),两板间距离足够大.当两板间加上如图9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后,在下图中,反映电子速度v、位移x和加速度a 三个物理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正确的是( )甲乙图9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40分二、实验题(20分)13.(共10分,每空2分)如图10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盘和重物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实验中用盘和重物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图10(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填写所选选项的序号)。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盘和重物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盘和重物,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盘和重物,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图11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x6。
已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是_________。
图11(3)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M=20g,m=10g、15g、20g、25g、30g、40g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C.M=400g,m =10g、15g、20g、25g、30g、40gD.M=400g,m ="20" g、40g、60g、80g、100g、120g(4)该实验小组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盘和重物的总重力为F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所示,发现图象不过原点,怀疑在测量力时不准确,他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装,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直接测量细线拉小车的力F′,作a-F′图如图12中图线2所示,则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对于图象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4.(共10分,每空2分)用如图13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图13A.电流表(量程0.6 A、3 A);B.电压表(量程3 V、15 V);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那么:(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A;R0应选择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计算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验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15题10分,16题10分)15.在娱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图15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 kg的质点,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53°,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 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53°=0.8,cos53°=0.6.图15(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2)若绳长l=2 m,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水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f1=800 N,平均阻力f2=700 N,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d;(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16.如图16所示的坐标系xOy中,x<0,y>0的区域内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x≥0的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x轴上A点的坐标为(-L,0),y轴上B 点的坐标为(0,233L ).图16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 点以初速度v A 沿y 轴正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区域,经过B 点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然后经x 轴上的C 点(图中未画出)运动到坐标原点O .不计重力.求:(1)粒子在B 点的速度v B 是多大?(2)C 点与O 点的距离x C 是多大?(3)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比值是多大?高三物理答案一.选择1D 2D 3A 4A 5C 6C 7C 8A 9A C 10AD 11BD 12AD二.填空13、(1)B; (2分)(2);(2分,答案正确即给分) (3)C (2分)(4)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2分), 盘和重物的重力比细线的拉力大或第二种情况下传感器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2分,其它符合题意解释均给分)14. (1)3 0.6 1 0~10 (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池实际输出电流小三计算。
15[解析] (1)选手下摆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 (1-cos α)=12mv 2选手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 v 2l解得:F ′=(3-2cos α)mg =1 08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选手对绳的拉力:F =F ′=1 080 N.(4分)(2)由动能定理得:mg (H -l cos α+d )-(f 1+f 2)d =0解得:d =mg H -l cos αf 1+f 2-mg=1.2 m.(3分) (3)选手从最低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则:x =vtH -l =12gt 2 解得:x =2l H -l1-cos α 当l =H 2时,x 有最大值,解得:l =1.5 m 因此两人的看法均不正确,当绳子越接近1.5 m 时,落点距岸边越远.(3分)[答案] (1)1 080 N (2)1.2 m16 (1)设粒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用时间为t ,在B 点时,沿x 轴正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x ,则233L =v A t ,12v x t =L ,而v B =v 2A +v 2x ,解得vB =2v A .(4分) (2)设粒子在B 点的速度v B 与y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xv A,解得θ=60°粒子在x ≥0的区域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有∠O 1BO =∠O 1OB =30°,则△OO 1C 为等边三角形,BC 为直径,所以x C =y B tan θ=233L 3=23L . (或设轨道半径为R ,由R =y B2sin 60°=23L , 得x C =2R cos 60°=23L )(3分) (3)设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粒子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则qEL =12mv 2B -12mv 2A ,而qv B B =m v 2B R ,解得E B =v A 2.(3分) [答案] (1)2v A (2)23L (3)v A 2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