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之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三
30《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

刘安,西汉人,封淮南王。《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召 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塞翁失马》选自《 淮南子· 人间训》。后刘安因被告谋反而自杀。 《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儒、法、 阴阳等思想,论理时常常引述古代神话、传 说,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贵的神话资料,内 容丰富,文笔优美。
这人
保。
这个人唯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 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用原文填空
这个故事很有名,因为它用一连串 的事实来说明 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 “ 马无故亡而入胡 ”是祸,待到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就转化为福
了;后来,其子骑马, “ 堕而折其髀 ”,福又转化为祸; 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 中, “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 ,
这篇寓言用来说明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 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 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阐述了 。 塞翁失马 成语“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就来自这个故事。
用原文填空
故事很有名,因为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 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 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 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 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 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战中, “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 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 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 道不是福气吗?”
形容词作状
经过
语大举
壮年男子
拉开弓弦,借 代拿起武器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 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小学课件】《寓言四则之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优质PPT课件3

寓言是文 学 作 品 的 一 种 体 裁﹐ 以劝喻或
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
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
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 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 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而:①暮而果大亡其财 表承接 ②而疑邻人之父 表转折
①不筑,必将有盗
副词,将:表示一种必然结果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带领
之:①②近人皆塞贺上之之人有善术代者词助,词他,的
知:①知之为知之,不知通为“不智知”,,是聪知明也 ②其家甚智其子
认为……聪明(意动用法)
①此独以跛以之:故 ②仁以为己任
因为 把
7、无故 原因
8、吊之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1、何遽 怎么就 2、居数月 经过 3、好骑 喜欢 4、 堕而折其髀 摔下; 大腿 5、十九 十分之九,意指绝大部分 6、独以跛之故 因为;瘸腿 7、相保 保全
①暮而果亡大:亡其财 ②无故亡而人胡
丢失 逃跑
富: ①宋有富人 富裕的 ②家富良马 有的是,有很多
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因为感情的亲疏关系不同。
4、你认为“不筑,必将有盗”这个 建议正确吗?
<智子疑邻>
1、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 产生不同的态度呢?
宋人与儿子的关系亲近。相信儿 子不是盗贼,那么邻居必定是盗贼了, 因为邻居提出了一个与其儿子一样的 建议。
<智子疑邻>
2、读罢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疏通文字
11、将 带领12、好骑
1、天雨墙坏 下雨; 毁坏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精品PPT课件

课外延伸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
拓展阅读 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
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 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 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其邻人之父fǔ亦云。也这样说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晚上
果然
丢失
认为…… 聪明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而疑邻人之父。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 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 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智子疑邻》的寓意。
1、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 的态度?如何对待别人提出的意 见或建议?
(1)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 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积极方面) (2)与人为善。不要凭感情无端猜疑他 人。如能做到公正无私,便不会被感情左 右而影响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3)判断事物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 加入主观因素。
寓意归纳
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 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 人不能持偏见。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那些弄 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 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 出马脚的。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 吃的人,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 伪装。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 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拓展阅读 韩非子《韩非子·五蠹》“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 笑。”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

3、我们平时所见的成语,许多是与 历史人物有关的。下面这些成语,你 知道是与哪些人物有关?选择你所喜 欢的一个成语,谈谈成语对你有什么 启发。 破釜沉舟 (项羽) 负荆请罪 (廉颇) 卧薪尝胆 (勾践)
4、试着翻译下列句子 (1)暮而果大亡其财。 (2)此何遽不为福乎? (3)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4)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则寓言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听意见应该只听正确的, 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 出的,对人不能有偏见。 (不以关系的亲疏来影响对 人、事物的判断)
经典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 的盾,说:“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 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 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 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 来了。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 么就不是福气吗?”
壮年男子
拉开弓弦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 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分之九,意 思是绝大部分。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
这个 人
缘故
因为
保全
瘸腿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 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看图复述故事
《塞翁失马》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过了几个月,他的那匹马(竟然)带领一群胡人的 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 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 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 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 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 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 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 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30《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

言
塞智
寓
翁子 失疑
言
马邻
两
编辑课件
则
寓言是文 学 作 品 的 一 种 体 裁﹐ 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 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 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出来,具有鲜明的劝谕性和讽刺性。
编辑课件
1.对相同的正确的意见,宋人为 何智子疑邻? 2.谈谈《智子疑邻》这则寓言的 寓意及给你的启示。
编辑课件
寓意
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 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 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 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 好。(消极方面)
编辑课件
启 示 [富人\邻人]
(1)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因关系的亲疏 远近而异。遇事要冷静、理智地分析、对待。 判断事物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加入主观因素。
形容词做动词,靠近
逃跑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入胡。长城一带
边
塞
(动词,擅长、精通。) 精通术数的人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
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 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编辑课件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疑问语气词, 吗、呢
对其不行表 这 怎么就
示安慰
都
是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
十分之九,意思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是绝大部分。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 了。唯独
这人 因为 瘸腿 缘故
保全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人唯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 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30《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

西汉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开放。淮南 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辩证关系 。
5
韩非子及其思想体系简介
韩非子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 和公正性。
2024/1/26
思想体系
韩非子的思想体系包括法、术、势三个方面。其中,“法” 是指法律制度,“术”是指政治手段,“势”是指权力和威 势。他认为,君主应该运用法、术、势来治理国家,确保社 会的稳定和秩序。
文本概述
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和主要内容。
9
《塞翁失马》原文朗读及注释
原文朗读
准确流畅地朗读《塞翁失 马》原文,注意语音语调 、停顿和重音。
2024/1/26
注释解析
详细解释文中生僻字、词 的含义及用法,帮助学生 理解文意。
文本概述
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和主要内容。
10
两则寓言的寓意和启示
2024/1/26
6
寓言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01
寓言的定义
寓言是一种通过虚构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
教训的文学形式。
02
寓言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在古代文学中,寓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生动的故事情
节和深刻的道理来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智慧。
2024/1/26
03
寓言的影响
寓言不仅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
22
05 艺术特色与审美 体验
2024/1/26
23
寓言故事的结构特点和叙事技巧
简洁明快的开篇
通过简短引入,迅速呈现故事背 景和主要人物,为寓言的展开奠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 么就不是福气呢?”
大举
壮年男子
பைடு நூலகம்
拉开弓弦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 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分之九,意 思是绝大部分。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 沙场。
塞翁失马,焉知祸(非)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的 特点?有什么不同点? 道理深刻 故事简短 对比、夸张 手法运用
这就是寓言,你明白了吗?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下雨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毁坏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 修补 下来。 盗贼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 一定有盗贼进来。”
其邻人之父亦云。
fǔ
也这样说
认为……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聪明 晚上 果然 丢失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而疑邻人之父。
2、作者写这则短小的寓言故事的本 意是什么呢?
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 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 意见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好。 (消极方面)
《淮南子· 人间训》
本文选自《淮南子· 人间训》。《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 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后刘安因被告谋 反而自杀。《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 糅合儒、法、阴阳等思想,论理时常常引 述古代神话、传说,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 贵的神话资料如“女娲补天”、“后羿射 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 “大禹治水”等,内容丰富,文笔优美。
《寓言四则之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3 (共48张PPT)

的人
承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入胡。
靠近
擅常、精通
逃跑
指善术者
这件事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 安慰
疑问语气词, 吗、呢 经过
都
带领
怎么 就 是
回来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顺接连词
那个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能为祸乎?”
代词,指塞翁, 译成“他”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 其髀。 摔断 有很多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文学常识: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 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
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
代希腊的《伊索寓言》 ,法国的《拉封 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 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 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 策,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 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 言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 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 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 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 就是其中的一篇。
大腿
喜欢
摔下来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大举
壮年男子拉开居一年源自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进入,侵入 弓弦 经过
的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的人
十分之九,意 思是绝大部分。
此人
因为
瘸腿
缘故
保全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的
失马
祸
得良马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之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优质课件

居数月
居:经过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归:回来
家富良马
富:(形容词用动词)富有, 指很多
其子好骑好:喜欢来自堕而折其髀堕:掉、落、摔
死者十九
十九:古:十分之九 今: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故:缘故、原因
学了《塞翁失马》,你认为好事一定可以变坏事吗?
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家庭 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 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 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 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文言寓言两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生活启示录
寓言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 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智子疑邻
《韩非子》
作者介绍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 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 国强兵的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 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 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 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 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 吗?”
大举
壮年男子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 拿起武器作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分之九,意思 大部分。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
此人 因为 瘸腿
缘故
保全
《寓言四则之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

《寓言四则之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寓言四则》中的“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两个故事。
这两个故事分别选自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寓言故事与寓意》。
1. 智子疑邻:讲述了一个智子对邻居的猜疑,以及认识到错误的过程。
2. 塞翁失马:讲述了一个塞翁失去马匹,但随后事情发生了转机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四则》的背景知识,理解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两个故事的寓意。
2. 学会通过寓言故事来认识生活哲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学会运用到生活中。
2. 教学重点:掌握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两个故事的内容,学会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故事文本、图片、动画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两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两个故事,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以及寓意。
3. 例题讲解:针对故事中的难点,给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故事、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
2. 用图表形式展示故事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内容,选择一个寓言故事,分析其寓意。
(1)故事:乌鸦喝水(2)寓意:智慧能战胜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2.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两个故事的理解。
(1)智子疑邻:不要轻易对他人产生怀疑,要学会信任和尊重。
(2)塞翁失马:事情往往有两面性,失去并不意味着永远失去,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等,进一步了解寓言故事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

9
《智子疑邻》的寓意。
1、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 的态度?如何对待别人提出的意 见或建议?
2021/3/11
10
(1)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 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积极方面) (2)与人为善。不要凭感情无端猜疑他 人。如能做到公正无私,便不会被感情左 右而影响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3)判断事物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 加入主观因素。
2021/3/11
15
《淮南子·人间训·人间训》。《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 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后刘安因被告谋 反而自杀。《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 糅合儒、法、阴阳等思想,论理时常常引 述古代神话、传说,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 贵的神话资料如“女娲补天”、“后羿射 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 “大禹治水”等,内容丰富,文笔优美。
《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
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
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
就202是1/3/1其1 中的一篇。
6
2021/3/11
7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下雨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毁坏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
下来。
修补
盗贼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2021/3/11
11
2、作者写这则短小的寓言故事的本 意是什么呢?
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 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 意见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好。 (消极方面)
2021/3/11
12
3、生活中是否有“智子疑邻”的现象? 请你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谈。
感情上的亲属远近会影响对事物认识 的正误、深浅。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 决定对事物的态度,遇事要冷静、理 智地分析、对待。向别人进言时,尽 可能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委婉提出, 使其乐意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 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 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 代希腊的《伊索寓言》 ,法国的《拉封 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 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 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 策,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 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 言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 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 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 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 就是其中的一篇。
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因为感情的亲疏关系不同。
4、你认为“不筑,必将有盗”这个 建议正确吗?
<智子疑邻>
1、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 产生不同的态度呢?
宋人与儿子的关系亲近。相信儿 子不是盗贼,那么邻居必定是盗贼了, 因为邻居提出了一个与其儿子一样的 建议。
<智子疑邻>
2、读罢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智子疑邻》的寓意。
1、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 的态度?如何对待别人提出的意 见或建议?
寓意归纳
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 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 人不能持偏见。
消极方面: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 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 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概括寓意的方法:
分析故事情节, 品味关键词语, 抓住关键人物, 多角度来理解。
晚上
果然
丢失 聪明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而疑邻人之父。他的 那
他的
很,
程
度
副
词
<智子疑邻>
1、宋人家被盗的原因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2、在宋人家被盗前,可有人向他提出 有关建议?
其子;其邻人之父亦云。
<智子疑邻>
3、被盗后,宋人对两人有何不同 的态度?
智其子而疑其邻。
sài
jù
塞翁 何遽
bì bǒ hào
髀 跛 好骑
预习检查(1、2、3、4、5、6组各 一行):给加粗字注音
• 堕(duò)而折(shé)其髀( bì) 坠(zhuì)落 • 塞(sài )上 阻塞( sè) 瓶塞( sāi) • 折(zhē)腾 折(zhé)叠 折(shé)本
• 损兵折( zhé)将 其子好(hào)骑 跛( bǒ) • 何遽( jÙ )其父( f )曰 父( fù)子 • 其马将(jiāng)胡骏ǔ马归 大将(jiàng)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变为好事,好事在一定的条件 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 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
达标测试:
文学常识:
寓言是文 学 作 品 的 一 种 体 裁﹐ 以劝喻或
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
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
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 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 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承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入胡。 靠近
擅常、精通
逃跑
指善术者
这件事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安慰
疑问语气词, 都
吗、呢
怎么 就 是
经过
带领
回来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顺接连词
那个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 为祸乎?”
代词,指塞翁, 译成“他”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
拓展阅读 韩非子《韩非子·五蠹》“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 笑。”
◎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是不可能天天发生的。
◎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 十分愚蠢的。
《淮南子·人间训》
本文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 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 王刘安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后刘安因 被告谋反而自杀。《淮南子》以道家思想 为主,糅合儒、法、阴阳等思想,论理时 常常引述古代神话、传说,因而保存了一 部分珍贵的神话资料,内容丰富,文笔优 美。
拓展阅读 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
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 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 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那些弄 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 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 出马脚的。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 吃的人,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 伪装。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 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你真棒!
《塞翁失马》(抽掉标点符号你读得顺
吗?)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
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 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 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 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 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结构助词,的。 的人
丢失
7、无故 原因
②无故亡而人胡 逃跑
8、吊之 慰问 9、何遽 怎么就 10、居数月 经过
而:①暮而果大亡其财 表承接 ②而疑邻人之父 表转折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下雨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毁坏
修补
盗贼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他(代富人)
其邻人之父fǔ亦云。也这样说
他们的
老人
认为……
疏通文字
11、将 带领12、好骑
1、天雨墙坏 下雨; 毁坏
喜欢
2、不筑,必将有盗
13、 堕而折其髀 摔下; 大腿
修补;
小偷
3、暮而果 果然
4、甚智其子,
14、十九 十分之九 15、独以跛之故 因为;瘸腿
以---为智,认为---聪明16、相保 保全 5、邻人之父 fǔ 老人
①暮而果大亡其财 6、善术者 精通术数 亡:
髀。
有很多
摔断
大腿
喜欢
摔下来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 乎?”Biblioteka 大举 壮年男子拉开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经过
进入,侵入
弓弦
的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的人
十分之九,意
思是绝大部分。
此人 因为 瘸腿 缘故
保全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的
失马 得良马 其子折髀 父子相保
祸
福
祸
福
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