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有限空间作业单位。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目标是: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组织,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风险控制。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 全面贯彻国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完善保障,严格监管,多方参与,持续改进。
第二章预防管理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标准,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范围、限制条件和作业程序,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安全评估程序,对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设备的检修维护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第十三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
第十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建立事故调查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查找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第四章监管管理第十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篇:制度概述一、制度目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矿山、航空、地下管道、下水道、储罐、仓库等有限空间作业。
三、制度依据本制度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如《安全生产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等。
四、制度性质本制度是公司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是一项强制性的规范性制度。
五、制度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和实施。
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二篇: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一、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作业区域平面图、豁口形态、救援预案、安全防护措施等。
二、选派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人员技术水平、身体健康状况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并进行培训,使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三、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器材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器材,如通风设备、通信设备、照明设备、救援绳索等,以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
四、检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作业现场符合安全要求,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三篇: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一、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保持通信畅通,及时传递信息,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区域通风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保证有限空间作业区域的通风情况,定期测量有限空间内空气成分和温度,必要时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三、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区域照明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保证有限空间作业区域的照明情况,以保障作业人员的视力和安全。
四、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个人防护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器材,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帽、安全鞋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有限空间的作业工作,包括燃气管道、舱室、垃圾箱、水井、排污管道等。
第三章风险评估作业前须评估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接受安全、技术测量等检查。
评估过程中,应确定有限空间工作的可行性和风险等级,并记录评估内容。
第四章作业计划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作业名称、时间、地点。
(2)作业内容、作业流程和作业人员。
(3)涉及的安全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4)作业前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测试、试验等。
(5)作业时的安全控制措施、相互配合及沟通等。
(6)作业后清理、检查和验收。
第五章作业场所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要保证空间内充氧,作业人员在无呼吸器的情况下能够承受清洁空气的供应。
(2)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足够的通风设施和紧急出口,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作业场所必须经过清洁、隔离、标志、固定等处理。
(4)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毒性等必须测量,确保达标。
第六章人员管理(1)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特殊系统培训和认证的人员组成。
(2)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有资质,并经过专门的培训,能够担负管理责任。
(3)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应人必须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适合的呼吸器、防护服、防护手套和安全鞋等。
(4)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作业规定,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作业标准操作规程。
(5)当发生突发情况时,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必要时报警,开启紧急出口。
第七章安全管理(1)有限空间作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实行责任制。
(2)有限空间作业应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强调安全意识,列举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改善措施。
(3)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应立即向作业负责人报告,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和作业人员,包括有限空间的进入、操作、维护、维修、清洗、检测等工作。
第三条人身安全责任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人员的职责是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进入有限空间,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和执行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一)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制定作业方案,包括确定作业范围、作业人员、安全设备和工具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流程。
(三)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开展现场勘查,确定作业环境和安全措施。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一)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具备相应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不得擅自操作,确保作业标准化和安全性。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一)设立专门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机构,划定有限空间作业的管控区域。
(二)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操作流程和操作指南,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安全措施。
(三)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包括通风设备、防护设施、照明设备等。
(四)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七条事故应急管理(一)设立事故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应急设备。
(二)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措施。
(三)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一)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
(二)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进行。
二、作业范围1.适用范围:企业内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
2.有限空间作业是指易造成人员受困、窒息、中毒、爆炸、坠落等危险因素存在的空间作业。
3.有限空间包括但不限于槽池、贮槽、管道内部、舱室、地下室等人工建筑空间。
三、职责和义务1.企业应当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并履行相应的管理责任。
2.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装备。
3.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
4.具体承包商应配备有限空间作业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作业指导。
四、作业准备及管理1.作业前,必须开展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所有作业人员明确作业过程和安全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定期对安全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和工具。
3.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配置便于人员逃离的安全出口。
4.严格限制无关人员的进入有限空间,并监控出入口。
五、应急预案及处置1.企业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预案,包括紧急撤离、救援措施和事故报告等内容。
2.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有限空间应急预案,当出现安全事故时,应按照预案中的程序进行处理。
3.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并采取措施组织救援和处理事故。
六、安全培训和教育1.公司必须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新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定期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事故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七、违章处罚及奖励1.对违反本制度规定和作业规程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违章处罚,情节严重的将给予严肃处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地方标准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T707-2022)及绍兴市柯桥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行发的绍柯安办(2023)10号文件的规定与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公司内的有限空间区域进行的有限空间作业,也适用于进入公司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三、有限空间作业等级分类及审批流程:1、作业类型:A级:可能造成作业人员多人死亡或伤害的有限空间作业,如车间收集池、中间罐及容器、厂级污水池的清淤作业等。
B级:可能造成作业人员死亡、重伤的有限空间作业,如设备设施安装、更换、检维修、污水环保药剂添加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某些加料作业等。
C级:可能造成作业人员轻微伤害的有限空间作业,如日常巡检。
2、作业审批流程:A级由有限空间管理负责人提出申请,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至少提前3天上报属地镇街备案,并在第三方专业安全机构进行全程安全监护下实施。
B级由有限空间管理负责人提出申请,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企业安全管理分管领导审批,报备企业主要负责人,并在现场监护人监护下实施。
C级由有限空间管理负责人提出申请,并上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三、A级作业安全技术要求1、准备(1)、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作业人员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提出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作业等级实施相应的报批手续,报批手续完成后方可开展有限空间相关作业。
(2)、先进行自然通风10小时以上,排除有毒气体,增加空气含量。
(3)、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及应急救援设备。
(4)、严禁抽取其他废水池废水或酸液进行冲洗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背景有限空间作业是指由于结构、位置等限制条件所形成的空间,而影响作业人员进入、工作、行动等自由活动的区域。
由于其特殊的空间环境,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着高风险性、复杂性、难度大等特点。
因此,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中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制定一份针对该类工作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三、管理要求1. 进入管理1.1 作业前,应设立进入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负责人、现场负责人、进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2 进入前应进行适当的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并填写进入登记表,进入前应检查作业或维修前的准备是否到位,有无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1.3 在进入前应开展适当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确认有冷氧气、救援等应急准备设施;•检查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空气成分;•检查通风设备是否正常;•检查进出口管道是否畅通。
2. 作业管理2.1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有现场负责人全程监管,并设立守卫人员。
2.2 作业期间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
作业人员不得私自离开作业现场或随意停止作业。
2.3 作业现场的电源、气源等设施应按规定切断,防止误操作等引发安全事故。
3. 安全救援管理3.1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救援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预案和演练。
3.2 遭遇突发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并切断相应设施供电气源等,以防化学物质泄漏等恶化事态。
3.3 作业结束后,应做好各种关闭工作,包括设备或通风扇的关闭、打开相应阀门等,并对现场进行清理工作。
四、违规处罚4.1 未按规定填写进入登记表的,或者检查作业或维修前的准备是否到位的,责任人将会被处以警告或者扣除绩效工资。
4.2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未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现场负责人将会被处以警告或10-20万元罚款。
4.3 未设立守卫人员的,现场负责人将会被处以警告或者10-20万元罚款。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4篇)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作业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操作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相关培训人员等。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具有限制进入和通风透气条件,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的空间内进行的作业。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控制风险、优先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五条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等。
第六条作业方案应由专业的安全人员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其合理、可行、安全。
第七条作业前,应对有限空间内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第八条作业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对有限空间作业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九条在作业前,应向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告知,确保其了解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第三章作业操作第十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提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佩戴防护装备、检查通风设备、测试有限空间的气体浓度等。
第十一条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应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第十二条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应按照作业方案,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第十三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能及时与外界联系和求助。
第十四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运用专业工具和设备,进行作业操作,禁止使用非专业设备。
第十五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方法正确、安全。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六条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第十七条在有限空间发生人员伤害或意外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同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八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急救培训。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1.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与分类2.1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或者其他危险因素的空间。
2.2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活动。
2.3 有限空间作业分为三类:2.3.1 直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3.2 在有限空间外部进行作业,但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进入有限空间;2.3.3 在有限空间外部进行作业,但有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危险因素。
三、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3.1 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作业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2 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安全措施。
3.3 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检查有限空间内的通风设施,确保通风良好。
3.4 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检查有限空间内的安全设施,确保安全设施完好。
3.5 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检查作业人员的安全装备,确保安全装备完好。
3.6 有限空间作业中,应当有专人监护,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3.7 有限空间作业中,应当定期检查有限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
3.8 有限空间作业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3.9 有限空间作业后,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保作业现场安全。
四、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事故处理4.1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2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组织救援,确保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前言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进入空间狭小、通风不良、氧气缺乏或存在有害气体、粉尘、高温、高湿等不安全因素的场合进行作业的一种特殊作业形式。
为了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与高效进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特编制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 法律法规依据本制度遵从以下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限空间安全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其他相关法律法规3. 作业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员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情况:—进入狭小空间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检查、清洁等作业—进入有害气体、粉尘等环境的空间进行作业4. 作业前准备4.1. 确定安全负责人:每个有限空间作业前需指定一名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并执行安全管理工作,必需时可以设立作业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
4.2. 作业前计划:在作业前,必需订立认真的作业计划,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安全措施:依据有限空间的情况,确定必需的安全措施,如通风设备、防护装备、氧气检测仪器等。
—作业流程:订立作业流程,明确每个操作环节的要求和方法,包含准备工作、进入、作业执行、退出等步骤。
—作业人员:确定参加作业的人员和相关技能及经验要求。
—应急预案:订立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包含逃命、救援等。
5. 作业执行5.1. 现场准备—清理现场:确保有限空间内无杂物、碎屑等不安全物。
—检查设备:检查使用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保证其安全可靠。
—检查通风: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保证通风良好。
—检测有害气体: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必需进行有害气体检测。
假如有有害气体超标,则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确定入口和出口:确保有限空间内的入口和出口畅通,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5.2. 安全措施—人员防护:全部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必需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含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是为保障有限空间内人员安全和健康,规范有限空间内的作业行为,防范和控制事故发生,保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与实施。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因作业需要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包括企业员工、承包商员工等。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规程和标准,执行本制度。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应接受培训,必须具备有限空间作业的资格,并了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前应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和应急预案,认真检查、试验和保养有限空间内的设施设备,并落实安全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不断检查有限空间内气体、温度、湿度、通风等情况,确保有限空间内环境安全。
第七条各级组织和单位应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实施。
第二章安全注意事项第八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身体检查,并戴好防护具,如安全带、安全绳、呼吸器、手套、安全鞋等。
第九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需制定完善作业计划和应急预案,并报批后方可进入,严禁越过管制线进入。
第十条进入有限空间后应及时检查并排除有限空间内的安全隐患,如明火、可燃性气体、积水等,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第十一条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应检查通风设备、防爆设备等安全措施完备,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十二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备足够多的应急救援人员,以及相应数量的救援设备,确保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救援。
第十三条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定时检查空气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作业人员的舒适度。
第十四条作业人员应时刻保持清醒,不得在有限空间内吸烟、饮酒等行为,同时要保持联系并随时报告有关情况。
第十五条作业结束后应清理现场,如废弃容器、设备、残留物等,严防二次污染。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的事故和伤害,维护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公司内所有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
三、职责分工1.公司管理人员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安全管理。
2.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遵守规定,按流程作业,按程序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管理要求1.组织人员(1)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通过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后,才能进行有限空间作业。
(2)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指挥,对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作业数量、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监督。
(3)组织人员必须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保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不影响作业安全。
2.安全防护设施(1)必须通过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如呼吸器、安全绳等等。
(2)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
(3)必须设立专门的安全保护区,并配备安全设备,如监控、通讯等等。
3.作业管理(1)作业人员必须按限定时间进行作业,严禁超时作业。
(2)必须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达到作业要求和安全标准,对工作现场和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实时监控。
(3)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安全管理规定,定期进行作业风险评估,及时处理隐患。
(4)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清理,销号,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以备下次使用。
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罚则有限空间作业发生的安全事故,将从加强管理和指导作业人员,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和责任人、部门等综合因素,进行相应的罚则处罚。
具体罚则见企业安全管理规定。
六、后果追究如果因管辖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或管理责任人的不履行职责导致有限空间作业造成的严重事故,对当事人必须严格问责,如追究领导责任,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遵循《国家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管人员、作业人员等。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指在高度有限、工作空间狭小或密闭无通风的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作业条件危险,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因此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管理。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应以安全为前提,依法依规进行,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控制风险,避免事故发生。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应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责任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负责组织、指导有限空间作业的实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做到以下几点:1. 编制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讲解。
2. 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3. 确保作业人员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并指导作业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作业规范、安全。
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 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
2. 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 配合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流程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制定作业计划,明确作业的目标、内容、时间等。
2. 安排作业人员,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条件,消除隐患。
4. 配备必要的作业工具和设备,并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 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穿防护服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生产的安全,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成立有限空间作业组织机构:组长曹德军;副组长李江、王正义;组员:其他全体管理人员2、各主要人员的职责施工前,确认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
其中作业负责人由作业单位确定负责组织实施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管人员来担任,监护人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不少于50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队安全员必须每天巡视检检。
(1)组长职责: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
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2)副组长职责:副组长是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工程技术人员职责:负责编制有限空间施工方案,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负责提供有限空间施工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的检测,负责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工程施工员职责:在安排有限空间施工作业前,认真阅读施工方案、如对施工方案有疑问必须立即向技术部反映、不得有误。
对凡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用。
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凡未经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签署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4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是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安全责任制度:(1)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责任,包括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责任和权限;(2)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专职岗位,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工具;(3)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作业准入制度:(1)有限空间作业必须经过申请和审批程序,明确作业的目的、内容、时间和作业人员,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并进行风险评估;(2)确定作业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和检修有限空间以及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救援设备;(3)建立作业监管制度,监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 安全控制措施:(1)制定作业现场的规范操作程序,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义务,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2)确保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正确使用;(3)严格限制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数量,确保作业安全和紧急救援的顺利进行;(4)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流程和救援措施,提前做好救援设备的准备。
4. 安全培训和教育:(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安全操作讲解、事故案例分析和应急演练;(2)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知识考试,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 安全检查和评估:(1)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的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2)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等事故,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3087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部门)和人员。
第二条定义(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主要指公司内各类塔、槽、罐、炉膛、锅炉、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
(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指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第三条安全责任(一)公司各部门(单位)应依据本制度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施管理和落实,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二)公司安全生技科对各部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三)《作业许可证》涉及各类人员的职责(1)作业部门负责人的职责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2、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2)监护人员的职责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
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4、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3)作业人员的职责1、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
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4篇)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监____令)和其他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名词解释:(一)有限空间。
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入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和场所,以及进出口较为狭窄的设备、设施,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____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分类: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
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
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
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三)公司将有限空间作业分为常规性有限空间作业和特殊性有限空间作业:1、常规性有限空间作业。
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入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和场所,以及进出口较为狭窄的设备、设施,在空间内无有毒有害物质,在作业过程中也不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有害物质,不存在其他危害,可通过采取常规性措施(如通过风机送风、采用安全电压等措施)就能检测合格的作业空间。
2、特殊性有限空间作业。
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入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和场所,以及进出口较为狭窄的设备、设施,但在作业空间内检测存在有毒有害或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易触电等危害,需要采取特殊性措施(如需要佩戴正压呼吸器、防毒面罩,需要用有毒有害、易燃____气体便携监测仪随时监测等)才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作业空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与监督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项目部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职责第四条主要负责人职责(一)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二)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职责(一)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二)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
(三)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一)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二)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三)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监护者职责(一)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二)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三)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实行作业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编制说明1.1目的: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适用。
1.3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2.1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组员:职责施工前,确认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
其中作业负责人为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为项目及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
2.2.1组长职责:(a)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
(b)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2.2.2副组长职责:(a)副组长是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b)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c)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2.3技术部职责:负责编制有限空间施工方案,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负责提供有限空间施工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的检测,负责对工程部现场责任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
2.2.4工程部职责:(a)在安排有限空间施工作业前,认真阅读施工方案、如对施工方案有疑问必须立即向技术部反映、不得有误。
(b)对凡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用。
(c)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凡未经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签署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d)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2.2.4安全部职责:(a)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授权的人员进入。
(b)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并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命令终止作业。
(c)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d)培训有记录,培训结束后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2.2.5物资部职责:应根据工程部或者技术部提交的有关有限空间作业所需的设备、物资、个人防护用品计划及时购买和配备,要求供应单位提供符合GB∕18664检测报告、材质证明、合格证及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并认真核对资料的真伪和有效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2.5作业负责人职责:掌握整个作业工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
2.2.6监护人员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呼叫应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2.2.7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3.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作业负责人填写“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见附表)报项目部工程部;工程部主管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核,查验作业人员资格等信息;明确现场监护人(现场监护需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工程副经理对申请表进行审批,并签字确认;有限空间作业事项须经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
4. 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项目部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平时加强应急方面的安全知识,在板报、标牌等中的宣传,以加强对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教育,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5. 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项目部危险源监控项目部对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通过各主管部门及项目部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员对工程各分包队伍进行监督控制,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分项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信息报告与处理5.2.1 项目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漏岗,做好值班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项目部设立值班室,并保证24小时由管理人员值班;夜间及法定节假日昼夜联系人员见机关值班表。
市急救电话:999,120;火警电话:119;匪警1105.2.2、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单位值班室→项目值班室→集团分公司值班室→集团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小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5.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5.3.1 分级响应5.3.1.1 响应分级Ⅰ级应急响应行动由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实施。
按照项目部的综合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各部门做好各自分工准备,按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指示响应各自救援行动,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
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总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由项目部各部门组织实施。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指挥营救工作。
积极动员所属分包单位、周边社会力量进行支援救助。
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5.3.1.2项目部有关部门的响应???根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别,项目部相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本部门相应的应急措施,组织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5.3.1.3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的响应①、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②、及时向总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③、根据需要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请求政府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指挥和协调????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
通知项目部有关部门及请求政府应急机构、救援队伍提供增援或保障。
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负责人应组织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项目安全组织机构人员临时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5.5.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