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复习资料
西游记复习资料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主要知识点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3、主要容:主要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 "如来说法","观音访僧","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6、经典故事:(1)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7、阅读感受(推荐理由):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
《西游记》复习资料、习题及答案

《西游记》复习资料、习题及答案一、作者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明朝小说家。
晚年著神魔小说《西游记》,该小说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二、情节提要全书共一百回,分为三大部分:第一至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集中体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1(猴王学艺东胜神洲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山顶耸立着一块仙石~吸收日月精华~产下一石猴。
石猴身手不凡~异常勇敢~被推为水帘洞洞主。
后来~石猴出海拜师学艺~在西牛贺洲得到须菩提祖师的教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归来后自号“美猴王”。
2(齐天大圣去东海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针~化名“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皇大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弼马温一职~在御马监管马。
孙悟空起初不知官职大小~得知实情后觉得委屈了自己~于是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3(大闹天宫玉皇大帝派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孙悟空连胜二郎神、哪吒二将。
太白金星两次去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皇大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时~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孙悟空。
孙悟空被擒后玉皇大帝无论是刀砍斧剁、火烧雷击~都不能损伤孙悟空一根毫毛,太上老君又将悟空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依然毫发无伤~在天宫大打出手。
玉皇大帝请来如来佛祖~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给他熔化的铜汁喝。
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唐三藏出世等,交代取经的缘起。
4(取经因缘如来因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取经人去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西游记》复习资料整理

《西游记》专题复习一、填空题。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在《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100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
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

七上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主要知识点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 "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6、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7、阅读感受(推荐理由):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白骨精、黄风怪、蝎子精、红孩儿4、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天竺国5、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
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菩提祖师太白金星镇元大仙6、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什么?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禅杖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8、《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
9、《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洲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哪儿得到的?这个武器原来是做什么用的?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灵台万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东海龙宫,定海神针,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10、《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谁投胎转世的?做了状元谁的儿子?因父亲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金蝉子,陈光蕊,玄奘11、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12、写出几个《西游记》中具有神妙奇幻的想象,紧张曲折的情节?三打白骨精,智取芭蕉扇13、《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美女、老妇、老翁(姑娘,老婆婆,老头儿)《西游记》基本习题一、识记辨别题1、写出下列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部编七年级上册名著《西游记》复习资料及练习题(含答案)9名著复习

部编七年级上册名著《西游记》复习资料及练习题(含答案)9名著复习一、选择题1.名著阅读。
(1)填空。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___________处学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__为兵器。
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2)请判断一下描写的人物是谁。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___________)2.名著阅读噫!这兵器原是他们随身之宝,一刻不可离者,各藏在身,自有许多光彩护体。
今放在厂院中几日,那霞光有万道冲天,瑞气有千般罩地。
其夜有一妖精,离城只有七十里远近,山唤豹头山,洞唤虎口洞,夜坐之间,忽见霞光瑞气,即驾云头而看。
原是州城之光彩,他按下云来近前观看,乃是这三般兵器放光。
妖精又喜又爱道:“好宝贝!好宝贝!这是甚人用的,今放在此?也是我的缘法,拿了去呀!拿了去呀!”他爱心一动,弄起威风,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径转本洞。
(1)《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万苦千辛,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如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____。
(2)选段中的“三般兵器”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完成填空。
《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______________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真谛。
4.唐僧师徒路阻火焰山,无比炎热,无法通过。
这里的土地却说:“这火原是大圣放的。
(完整)七年级《西游记》复习资料(附答案)

(完整)七年级《西游记》复习资料(附答案)《西游记》(一)一、填空题1.《西游记》,长篇______小说,是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_____的事件。
在_______和_______中,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XXX取经的故事经民3.全书共_____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至回,写___,表现的是XXX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至__回总写__,蕴含着___的人生真谛。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回写_____的故事,是全书的部分,表现XXX的反抗精神;—回写XXX的来历、XXX斩蛇、XXX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回—回写XXX师徒取经途中历经_____,带经回东土大唐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XXX的_____,它的兵器原是XXX治水的_____,又唤_____,大闹天宫后被XXX佛祖压在_____,后受观世音菩XXX劝皈依空门,XXX为他取名_____。
为西天取经立下丰功伟绩,后被封为_____。
7.XXX又叫_____,原为管理河汉水兵的_____,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XXX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
8.沙僧也叫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被贬下界,在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_____,因违逆父命被囚_____,后化作_____驮负XXX取经,被封为_____。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XXX最具有反抗精情节是:_____。
12.《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XXX自号_____。
名著 《西游记》复习资料

《西游记》资料整理1.文学常识:《西游记》是一部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章回体的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子汝中,号射阳山人。
2.故事梗概;第一至十二回讲孙悟空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赞扬四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
3、艺术特色:(1)艺术想象力丰富,人物活动空间广阔,故事情节精彩复杂,并能在思想上提供有益的启示: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2)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既有神性(幻想性)又有人性(社会性),还有物性(自然性),三者结合自然、妙趣横生而又合情合理。
4、人物形象—经典情节:五圣别名号武器--本领性格相关故事唐僧封“旃檀功德佛”(旃檀zhān tán:古书上指檀香。
“旃”同“毡”)宝物三件: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优点:心地善良信仰坚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缺点: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是非不分,盲目慈悲,固执迂腐,自私自利。
点评:精神境界崇高,实干能力不足。
“西天取经”(女儿国奇遇盘丝洞化缘黄风岭落难观音院唐僧脱难浮屠山玄奘受心经恨逐美猴王)孙悟空石猴祖师取名:孙悟空自号:美猴王玉皇大帝封:弼马温自封:齐天大圣师傅取名:孙行者终被封“斗战胜佛”如意金箍棒会七十二变能腾云驾雾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优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
缺点:喜欢“戴高帽”、心高气傲、争强好胜、性急如火、容易冲动,喜欢搞点恶作剧。
大闹天宫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智取红孩儿大战黄袍怪狮驼山战魔王真假悟空……大闹五庄观猪八戒法号:悟能(菩萨取名)原为:天蓬元帅贬入人间后,自名“猪刚鬣”九齿钉耙会三十六变缺点: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谄媚。
优点:承担重活累活脏活,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憨厚纯朴。
《西游记》名著复习资料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一主要知识点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 "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6、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 (2)三打白骨精 (3)车迟国斗法 (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 (7)三调芭蕉扇等 (8)火烧盘丝洞 (9)天竺国招亲 (10)灵山取真经7、阅读感受(推荐理由):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西游记》复习资料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主要知识点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6、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7、阅读感受(推荐理由):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完整版)名著导读《西游记》复习资料(含复习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复习资料【作者简介】吴承恩,明朝人。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由书香门第败落下来的小商人家庭,自幼敏而多慧,博览群书。
他追求科举进身,但屡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九年,四十多岁才补了个岁贡生。
到浙江长兴县当了长兴县丞。
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不惯官场的奸邪谄媚,尔虞我诈和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只干了两年就愤然弃职,拂袖而去,隐居家中,潜心收集民间传说和野史资料,决心写神话小说来与统治阶级抗争。
【作品简介】《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
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它不同于一般的古代小说,其神幻离奇、浪漫诙谐、雅俗共赏,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堪称文林独秀,因而流传极广,征服了亿万读者。
【启示】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故事梗概】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
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
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
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
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又派天兵捉拿。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
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初中语文名著《西游记》1-67回复习资料(含答案)

初中语⽂名著《西游记》1-67回复习资料(含答案)最新2018初中语⽂名著复习资料《西游记》1-67回学习资料初中语⽂名著复习资料《西游记》“⼤话西游”1-67回题⽬汇总第⼀回灵根育孕源流出⼼性修持⼤道⽣1.孙悟空原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的⼀块仙⽯,他到灵台⽅⼨⼭斜⽉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
2.“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叫“孙悟空”?他本是⼀个来历不凡的⽯猴;众猴在瀑布前说,哪个有本事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体者,拜他为王;他钻⼊瀑布,并为众猴寻得了安⾝⽴命的好去处——⽔帘洞,⼤家尊称为“千岁⼤王”。
做出巨⼤贡献的⼈要有美好的称号,后将“⽯”字隐去,遂称美猴王。
菩提祖师根据他是猴⼦(猢狲),为他取姓为“孙”,法名“悟空”。
他后来听从观⾳菩萨的劝告,拜唐僧为师去西天取经,就正式启⽤“悟空”这⼀法号。
第⼆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1.悟空跟随菩提祖师学到了哪些神通?为何⼜被赶下⼭?悟空受众⼈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2.悟空返回花果⼭,发现猿啼悲切伤情,这是为什么?后来结果如何?混世魔王想要强占⽔帘洞,群猴舍死争⽃,抢了家⽕,捉了许多⼩猴。
铲除混世魔王,带回被掳的⼩猴和家⽕。
第三回四海千⼭皆拱伏九幽⼗类尽除名1.孙悟空到东海龙宫要兵器,这兵器原是⼤禹治⽔时的定海神针(测量江海深浅的神铁),⼜唤如意⾦箍棒,重⼀万三千五百⽄。
2.冥司秦⼴王为何上奏⽟帝要收降孙悟空?谁建议⽟帝招安孙悟空?孙悟空被带到幽冥界后,⼤闹森罗殿,查看⽣死簿,勾去所有猴属之类的名字。
太⽩⾦星第四回官封弼马⼼何⾜名注齐天意未宁1.悟空被招安后,被封为“弼马温”,但因此官职⽆品从、未⼊流,故下界⾃号“齐天⼤圣”。
2.天庭派哪些⼈领兵收服孙悟空?降服未果,谁建议再降招安旨意,让悟空做有官⽆禄的齐天⼤圣?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太⽩⾦星。
第五回乱蟠桃⼤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1.⽟帝让孙悟空在天庭⼲什么⼯作?看管蟠桃园。
《西游记》复习资料

九年级名著专题复习——《西游记》一、整体感知(一)、作品简评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字汝中)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
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而成的。
作品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可以说,作者以积极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反映现实。
一句话书评: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主要内容:全书100回,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该书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7回,写孙悟空出世,拜师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人性的自由本质和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全书分为三个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13-1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取经本是宗教活动,但作者赞颂了唐僧师徒为了取真经,百折不回坚持斗争的精神,最后的成正果,是个富有寓意的故事。
特殊的是作品写孙悟空取经前的经历和他在取经过程中与某些妖魔的斗争,曲折的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二)、文学品评:1、《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长篇神魔小说。
2、《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3、《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三)、内容梗概《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我们可以从悟空、玄奘、八戒、沙僧,还有白龙马的身上发现心灵的觉醒、自由的思索和对人间的批判……天降巨石,巨石裂开,石猴出世……石猴带领花果山群猴冲破水帘,找到了别有洞天的水帘洞,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主要知识点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6、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7、阅读感受(推荐理由):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名著《西游记》复习资料全套

名著《西游记》复习资料全套一、作品名片《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作者通过虚幻的世界,对封建统治者的态度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悟空的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黑暗不言而喻。
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二、作者简介吴承恩(1501年一1582年)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三、主要内容《西游记》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一、从第一回到第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西游记》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西游记期中复习资料

《西游记》复习资料一、外貌描写:猴王听说,教:“取我披挂来!”就戴上紫金冠,贯上黄金甲,登上步云鞋,手执如意金箍棒,领众出门,摆开阵势。
这巨灵神睁晴观看,真好猴王: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尖嘴龇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选自第四回)尖嘴缩腮,金睛火眼。
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
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
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
(选自第十四回)二、人物简介:孙悟空——法名“悟空”,诨名“行者”。
唐僧大徒弟。
使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长短大小随意。
原是大禹治水时留在东海的定海神针)。
会长生不老之道,法术有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观音还赠予他三根救命毫毛。
孙悟空原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得天地之灵气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
因勇闯水帘洞,被众猴推为首领,称为“千岁大王”,后隐去“石”字,遂称“美猴王”。
为摆脱生死的束缚,他只身漂洋过海,寻求长生不老之法。
直至西牛贺洲地界,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为师,习学武艺。
学成后回归花果山。
其后赴东海龙宫强取了“定海神针”,即“如意金箍棒”;又赴冥府强取了“生死簿”,将猴属之类但凡有名字者一一勾掉。
玉帝兴师动众讨伐未果,封其为“弼马温”。
石猴识破骗局,搅扰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仙丹,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
玉帝再次兴师讨伐,大圣与二郎神争斗激烈之时,被太上老君的金刚琢击中,缚回天庭。
因斩将台上刀劈斧砍难伤其身,遂将其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用“文武之火”炼七七四十九天,没想到不但未能损伤其一根毫毛,反而使其炼就了“火眼金睛”和金刚不坏之身。
玉帝无奈,请西天如来佛祖帮忙。
大圣与如来佛祖斗法,因未能跳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故而被压在五行山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西游记》复习专项训练一、填空题(1)《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他是明代小说家,全书共100 回。
(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是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
神仙师傅给猴王起的姓名是(孙悟空)请再写出有关孙悟空的两个故事名称:智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3)《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4)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5)唐三藏路阻火焰山,猪八戒一调芭蕉扇(6)猪八戒助力败魔王,猪八戒三调芭蕉扇(7)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8)《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9)孙悟空出生在(花果山)。
孙悟空西天取得“正果”后,被赐封为斗战胜佛(10)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
(11).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西天取经.(12).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净坛使者。
(13)《西游记》故事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代的高僧( 玄藏),唐僧师徒取经共经历了(81 )难,经历了(14 )年之久。
(14)先后变成美女、老婆婆和老公公的来骗唐僧师徒的妖怪是(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中的妖怪是(罗刹女)。
(15)“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这幅对联写的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出自(作品)《西游记》。
(16)根据诗句判断人物: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 )(17)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降魔伏妖,悟空荡平取经路二、理解分析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唐僧的人物形象:唐僧:是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又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
语言要简洁。
(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3、“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3分)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要有情节、形象,以及所具有的人的情感,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5、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哪部名著?请简述一则以这个人物形象为主角的故事。
(50字左右)(4分)例二:猪八戒。
《西游记》。
猪八戒原为天蓬元帅,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6、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示例:我喜欢孙悟空。
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
今天,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
名著阅读《西游记》练习一、内容填空题:(1)《西游记》,作者是__明__(朝代)__吴承恩__,是长篇_章回体神话__小说,全书共 100 回。
是神怪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玄奘远出西域取经__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西天取经的故事。
(3)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是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
请再写出有关孙悟空的两个故事名称:智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4)《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5)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6)《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7)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
(8)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菩提祖师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定海神针_,又唤_如意金箍棒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五行山_。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孙行者_。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斗战胜佛_。
(9)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净坛使者。
(10)沙僧又叫__沙悟净_,原为天宫中的__卷帘大将_,被贬下界,在__流沙河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金身罗汉__。
(11)白龙马原是__西海龙王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八部天龙广力菩萨_。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__擎天华表柱_上。
(12)先后变成美女、老婆婆和老公公的来骗唐僧师徒的妖怪是白骨精。
(13)“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这幅对联写的是孙悟空。
(1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5)有人对《西游记》有人道:“阳光灿烂__猪八戒_,百变猴头__孙悟空_,憨厚老成_沙和尚_,阿弥陀佛是__唐僧_。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16)《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7)“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这幅对联写的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出自(作品)《西游记》。
二、理解分析题:(1)填人名,补足歇后语.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⑵(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⑶(孙悟空)坐天下——毛手毛脚⑷(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⑸(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⑹(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2)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降魔伏妖,悟空荡平取经路(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
语言要简洁。
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空(或与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如三大白骨精)(4)“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3分)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要有情节、形象,以及所具有的人的情感,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唐僧的人物形象:唐僧:是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又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6)辨论题:①某校初一(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辨词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火,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
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三、列举简述题:(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答: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2)列举《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答: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答:白骨精黄风怪蝎子精红孩儿(4)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答: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5)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答: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西游记》中考试题汇编 1. 【2013年·北京市】《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我国长篇体小说的代表作品。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孙悟空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因③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追随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大业。
【答案】8、①章回体③大闹天宫2. 【2013年·福建莆田】 14.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6分)(1)简述《西游记》中“四圣试禅心”(四个菩萨化身母女试探师徒禅心)的情节。
14.(6分)(1)示例:为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1分)。
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2分)。
四圣用“撞天婚”戏耍八戒,最后八戒被四圣设计用珍珠篏锦汗衫捆住,吊在树上(2分。
若答“四圣设计戏耍八戒,最后八戒被吊在树上”亦可)。
【2013年·广东湛江】【试题】4、名著阅读(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⑴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2分)⑵请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