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发

挥的作用

班级:高分子1001 姓名:范霆学号:012100105011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民族凝集力、创造力的形成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拥有着历史所以不能撼动的文化根基。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它也日益变得丰富,变得重实,而使其传承的责任也变得日趋重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推动文化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文化定位与文化功能,发挥好积极作用!而作为当代大学一员的我们,作为祖国新一代的大学生,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来延续,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于是大学在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文化传承

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我国来看,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官学和书院的教学传习和典籍整理才得以保存并绵延至今的;从西方来看,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学是知识传承和文化保存的重要组织。大学之所以能够在文化继承和文化保存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它拥有众多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和设备,具备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人才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就是知识的传习和文化的濡染。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文化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大学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发挥好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立足所在地域和地区的实际,组建相关专业研究团队,深入发掘、整理、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发掘和阐发。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为此,应加快构建科学素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在集体中求发展的价值观念、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理想的价值观念等;大力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人才,把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文化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途径。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新是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大学是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文化创作、创意、创造的主体,在推动文化创新中肩负重要使命。

大学在推动文化创新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原始创新。应紧跟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创新学科规划体系,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融合、渗透,积极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在文化创新中的优势和作用;增强学术研究的创新意识,推动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创新,及时、深入回答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思想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立足自身实际,打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坚持大学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自身独有的创新文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文化研究与创新;加强公益性文化建设、规划、管理的研究和创新,努力成为创新文化、创新思想、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二是文化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借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历史表明,越是能够博采众长、更多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就越能茁壮成长。大学应在整理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大胆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学习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积极参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从而做到推陈出新、有所创造,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文化引领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主流思想文化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代表的腐朽文化仍然存在,这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大学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和教育大学生,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提升作用。

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自身的文化引领。应坚持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体现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体现到学校日常管理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人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道德风尚,促使大学师生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二是对社会的文化引领。应努力创造更多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以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来服务社会,通过创造更多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讲座、文化培训、文化展览等多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人民文化素质。三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应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在增进对国外文化了解的同时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