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韩愈的故事介绍
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
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导语: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下面是为大家的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欢迎阅读。
一、人物生平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
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潮州。
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
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
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
这是韩愈从政开始。
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
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
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
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
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着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
唐宋八大家韩愈的事迹
唐宋八大家韩愈的事迹韩愈:唐宋八大家中的文学巨匠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如《师说》、《获麟解》等,至今仍被广大读者传颂。
生平简介韩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因关中旱灾,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后随宰相裴度平淮西藩镇之乱,任行军司马,官复刑部郎中、知江陵府。
在政治生涯中,韩愈多次因直言敢谏而触犯权贵,但他的忠诚和勇气却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文学成就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堪称卓越。
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应以内容为主,形式为辅,这一观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韩愈还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倡写作要回归自然、质朴,摒弃浮华、矫揉造作的文风。
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个性特点与品质韩愈性格刚直,敢于直言不讳,这种个性特点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同时,他好学不倦,精通经史百家,这为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愈的忠诚、勇敢、好学等品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社会影响韩愈的事迹对当时及后世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提高了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
此外,韩愈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关注民生的精神品质,也激励着后来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们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和进步事业。
对比其他作家在唐宋八大家中,韩愈与其他作家相比,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观点。
例如,与柳宗元相比,韩愈的文学风格更为雄浑豪放,而柳宗元则更注重细腻描绘;与欧阳修相比,韩愈更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而欧阳修则更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这些差异使得韩愈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巨匠。
总结韩愈的一生英勇无畏、积极向上,他的文学成就和品质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宝贵遗产。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在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使得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
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导语: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欢迎阅读。
一、人物生平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
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潮州。
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
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
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
这是韩愈从政开始。
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
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
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
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
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着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
【课外阅读】关于韩愈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
【课外阅读】关于韩愈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
韩会能文章,对韩愈有影响。
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
贞元二年(786年),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
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皆不中。
直到29岁才在汴州董晋幕府中谋得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
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
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吴元济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
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
在潮州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
政治主张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
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因治政突出,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刺袁州史。
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
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他的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始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
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异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
韩愈的简介有哪些故事
韩愈的简介有哪些故事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辉煌而又波折的历程。
在韩愈的传记中,有很多充满离奇的故事,这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韩愈的一些故事和传奇经历。
一、韩愈与柳宗元的论战韩愈和柳宗元都是唐朝文学界的巨匠,他们之间有一次著名的文学论战。
这场论战始于柳宗元的“祭姑文”,他在文中抨击了韩愈的“祭妇文”。
两篇文章之间的争论使得文坛上形成了两个派别,分别支持柳派和韩派。
在这次论战中,韩愈的代表作品是《对柳宗元论衡》。
在这篇文章中,韩愈针对柳宗元的文中论点一个一个进行驳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祭妇文”所反映出的恶习是社会问题,而不是女性问题。
因此,韩派在这次辩论中占据了上风。
这场论战是唐代文坛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韩愈的一个重要成就。
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口才,成功地辩证出了柳宗元的错误,并赢得了了文坛上的声望和崇敬。
二、韩愈的“愈仲”之名韩愈是唐代文学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曾经被尊称为“愈仲”。
这个称号不仅仅是对他才华的一种赞颂,还得益于他的性格魅力。
韩愈自幼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道理和规律。
在他的著作中,经常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
他的思想观念、文学作品和为政方法都体现了这种道德理念。
韩愈的作品反映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感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教育人民,引导他们追求真理和美好。
三、韩愈的“楚辞与汉书”事件在韩愈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就是他的“楚辞与汉书”事件。
这场争论始于韩愈的“师说”,他在其中抨击道士的虚假政治宣传。
而当时的唐玄宗和宰相李林甫却坚持以某种道家原本的形式来维护国家的宗教信仰。
因此,韩愈的“师说”遭到了朝廷的大力抵制,而他却在信仰上更加坚定,写出了《神懿论》。
在这篇文章中,韩愈强调了人们所信仰的神灵应该符合伦理和公义之道。
他认为维护尊重和道德的信仰是国家的唯一出路,否则就将引发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在这次事件中,韩愈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信仰观点,并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韩愈的故事
韩愈的故事一、韩愈应试韩愈从小聪明过人。
据张岱《史阙》所载,韩愈第一次应试时,主考官是陆贽,所出的考题是《不迁怒不贰过论》。
韩愈拿到题目,略加思索,一挥而就,最早交卷的是他。
考过试后,韩愈非常轻松,自信这次考试不错。
但结果使韩愈大失所望,陆贽出于个人偏见,认为韩愈考得并不好,将他的考卷扔到废纸筐去了。
韩愈落第了,但他并不灰心,第二年又报考了,主考官仍是陆贽,考题也同去年一样。
韩愈想了想,自信他的答卷是好的,于是毫不犹豫地照抄原文,交上去。
这次陆贽将韩愈的文章阅读再三,发觉韩愈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对的,陆贽终于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取韩愈为第一名。
二、韩愈写春联韩愈因谏阻宪宗皇帝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他写得一笔好字,逢年过节,总要亲自写一副对联贴在衙门门口。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对联不但文学价值高,而且所写的字笔力刚健、气势不凡,博得众人喜爱。
这一年春节,韩愈的春联一贴上去,往往半夜就被人偷偷揭去,人们偷他的春联,说明他的春联名贵,这对韩愈是一件好事,但有的人却拿去高价出售,牟取暴利,这使韩愈十分恼火。
到了第二年除夕,韩愈想了一个办法,每边对子只写一半,到大年初一才补上另一半,这样,除夕晚上就没有敢偷了。
韩愈想了想,写了这样八个字:“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当晚那些想偷春联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个个都缩颈吐舌,没有人敢取下来。
待到寅时,春节到了,韩愈把笔拿来,将春联缀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于是,韩愈的这副春联,保留到了新年。
哥哥一死,孤儿寡妇举目无亲,无人帮助,嫂嫂只好带着韩愈返回故乡。
这不幸的遭遇磨炼了他的意志,他把对哥哥的思念埋在心底,刻苦自学,发奋读书。
每天三更起床开始读书,无论吃饭、睡觉,手里都不离开书本。
累了,把书本当枕头,吃饭没菜,就边看书边吃饭。
他先后读了《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和《春秋》等书,并且熟读了诸子百家的文章。
后来,韩愈在嫂嫂的鼓励下,来到洛阳求学。
韩愈的简介有哪些人物和故事呢
韩愈的简介有哪些人物和故事呢韩愈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散文家、诗人和书法家。
他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卒于唐德宗咸宁五年(818年),享年97岁。
他的文学成就卓著,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千篇以上,其中《师说》、《进学解》、《讲求过失》等政论诗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传世的《唐人传》中,他被评价为“声冠诸古”。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韩愈的简介中有哪些人物和故事。
一、韩愈的师父——谢振之谢振之是唐代大儒,韩愈在长安读书时曾拜他为师。
谢振之是一位非常严格的老师,韩愈在他门下学到的不仅仅是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
谢振之在生活中非常节俭,甚至连佛殿建筑都不会请人施工,而是自己亲自操刀。
他还常常教育韩愈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能让所学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要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
二、韩愈的父亲——韩玉韩愈的父亲韩玉是出了名的孝子。
他年轻时曾违反税法,被剐切三百下,并被贬往边疆的耕田之中。
他在贫困中艰难度日,却始终不忘孝顺父母。
他每年赚到的第一桶米都要献给父母,即使自己饥饿难耐都不松口。
他还精通经书,经常在村里带领人民念经祈福,备受乡亲们的尊敬。
三、韩愈的妻子——姚氏韩愈的妻子姚氏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女子。
她虽然不通文墨,但却明白人情世故,经常给丈夫出主意,帮他解决难题。
有一次,韩愈写了一篇文章,但却发现自己的文字颇为平淡无奇,姚氏便建议他用“秋毫不犯,磊落不羁”来形容文章的风格,结果韩愈使用了这个比喻,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四、韩愈的助手——裴烜裴烜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官员,同时也是韩愈的助手。
他与韩愈交情很深,曾经为他写过一篇《送韩合主簿赴峡中幕》,赞扬韩愈的英明才智和清廉正直。
此外,他还曾参与编辑和整理韩愈的诗文,被誉为韩愈集团中的一员。
五、韩愈的故事——拒九锡之事韩愈曾经拒绝唐德宗赐予的九锡礼,以示清正廉明。
唐德宗曾经听说韩愈为人超然自得,对权力不感兴趣,并且对孔子的“中庸之道”极为推崇,于是决定重用他。
韩愈的励志故事
韩愈的励志故事韩愈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文学家,因为韩愈不仅只是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他在官场上也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韩愈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韩愈的励志故事:1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说他“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评价自然是很有些夸张了。
苏东坡还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其他暂且不表,单说这“忠犯人主之怒”,于韩愈确实不为过。
韩愈曾与柳宗元、刘禹锡同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地区大旱。
韩愈查访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
正如他在诗中所写:“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
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上报朝廷说,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这激起了韩愈的一腔怒火。
他奋笔疾书,向皇上递交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反映真实情况,并请求减免这一地区的租税。
韩愈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引起唐德宗的重视,反而在小人谗言之下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元和十四年(819年),早已被调回长安的韩愈又以一篇《论佛骨表》上疏直谏,对兴师动众、耗费巨资,掀起迎拜佛骨狂潮的宪宗加以劝诫。
他在文章中恳请,将佛骨“投之于水火,永绝根本,以断天下后世的迷信疑惑”,“此皆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者也”,“一切灾殃,由臣承担,上天鉴福,绝不怨悔”。
文中字字情真意切,流露出身为臣子的拳拳之心。
可唐宪宗读后大为震惊,要对韩愈处以极刑。
多亏一众官员为韩愈求情,他才幸免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
被贬后,韩愈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诗句,表达了他忠心进谏、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
韩愈的乌纱得来不易。
他考进士三次落第,考官时又三次碰壁,按说应该惜官如命。
但他屡次犯上,逆披龙鳞,被贬之后也不吸取教训,一如既往。
他傻吗?当然不是。
在提笔给两位圣上写奏状时,特别是在给唐宪宗反映迎佛骨的危害时,他早已充分考虑到可能的后果。
唐朝诗人韩愈的事迹
唐朝诗人韩愈的事迹唐朝诗人韩愈的事迹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南阳邓州人。
因河北昌黎系韩氏郡望,世称“韩昌黎”。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特别是在文学上,成就卓著,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有《韩昌黎先生集》传世。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
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韩愈积极倡导古文运动,从事古文写作。
无论是给皇帝上书,给亲友写信,还是写各种体裁的文章,他都是按先秦、两汉的'古文要求精心撰写。
他在文学主张与创作上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他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他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他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他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韩愈的故事六则
韩愈的故事六则说到韩愈,几乎无人不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可就是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领袖,科举却六次落榜,最终也没能考中“博学鸿词科”。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他的故事,希望你喜欢!“公卷”延誉“通榜”推荐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秋,19岁的韩愈赴长安投奔族兄韩弇。
不巧的是,就在韩愈快到长安时,唐德宗命河中节度使浑瑊与吐蕃缔结盟约,韩弇以殿中侍御史为判官前往河中。
当时的科举,能否中第并不完全取决于试卷的水平,名人的“公卷”延誉和“通榜”推荐至关重要。
科考之前,考生要把自己平日所作的诗文呈给朝中硕学名儒传阅评判,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影响,这就是“公卷”延誉。
硕学名儒根据自己对考生诗文的评判,向主考官推荐一个预选榜,这就是“通榜”推荐。
科举的试卷并不糊名,由主试者决定取舍。
通常,主考官根据“通榜”推荐和考生临场试卷,综合决定名次高下。
考生如果没有得力名人的“公卷”“通榜”,仅凭试卷水平是很难中第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仅自己要行,还得有人说你行,而且说你行的人得行。
韩愈要想找到为自己“公卷”延誉的名人,只有通过族兄韩弇这一条路。
但当时韩弇重任在身,找关系为韩愈“公卷”延誉只能等到回长安以后。
韩愈到长安不久,便传来吐蕃劫盟的消息,除浑瑊一人逃脱外,其余一千多人全部被吐蕃所擒,韩弇更是遇害。
韩愈的期待落空了。
“长安米贵,居之大不易”,他在长安“穷不自存”,生计成了问题。
万般无奈之际,韩愈想到了故人北平王马燧。
马燧请韩愈到自己家,给两个儿子当老师,韩愈的生活这才有了着落。
四次考进士终进“龙虎榜”稳定下来的韩愈开始准备应考礼部进士试。
他先向一些考中进士的人请教应试方法。
有的拿出礼部考过的赋、诗、策等考试题,韩愈一看,“以为可无学而能”,觉得自己根本不用学就可以答得挺好。
可是,事实远比想象的残酷得多。
此后的三次科考,韩愈都是名落孙山。
但是,韩愈并不气馁。
他认为自己的文章合于古人之道,而当下考试刻意追求形式的四六骈文,毫无价值。
韩愈的典故故事精选十一则
韩愈的典故故事精选十一则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韩愈的典故故事精选十一则,欢迎大家阅读!叩齿庵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韩愈想这决非好人,心想着要敲掉他那长牙。
韩愈回到衙里,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一个和尚送来的。
韩愈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对长牙,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
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韩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
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
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
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
设水布古时候,潮州韩江里的放排工,既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一会儿跳下江,一会儿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患上肚痛病和风湿病。
于是他们做工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
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就告到官府。
官府交涉过后,放排工只好穿上衣服。
韩愈来到潮州,听闻这件事后,他跑到江边实地查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
韩愈认为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容易得病。
在回衙后,他便让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肘,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
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水布”。
性情中人韩愈性格开朗豁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发迹或是潦倒,他始终态度不变。
年轻时同孟郊、张籍友善,二人声名地位还不高,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中赞扬推崇他们。
张籍终于得中进士,荣获官禄。
后来韩愈虽然身份显贵,每当办完公事的闲暇,便同他们一起谈话宴饮,论文赋诗,和过去一样。
韩愈的简介有哪些故事呢
韩愈的简介有哪些故事呢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唐代“经义文学”和“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非常重视道德观念,在唐代古文运动的历史上,创造了新的篇章。
韩愈的简介有很多故事,下面我将针对其代表性的几个故事作进一步的介绍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
故事一:韩愈荐举柳宗元柳宗元是唐朝的一位大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
韩愈在唐朝时期时,曾在内阁文学院中荐举柳宗元。
当时柳宗元十分年轻,但是他的才华过人,写了很多备受推崇的古文文章。
在当时的文坛上,柳宗元的才华被很多人瞩目,但由于没有权势,他未能获得官职。
正是在韩愈的推荐下,柳宗元才从内阁文学院入选,成为了一名官员。
这个故事说明了韩愈在唐朝时期被重视的地位,并证明了韩愈的才华和眼光。
值得一提的是,柳宗元在韩愈的影响下,接受了古文运动的思想和书写技法,成为了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故事二:韩愈与李白、杜甫的故事韩愈、李白、杜甫的文学成就都非常显著,因此有许多人常常把他们并列称之为“唐三杰”。
然而,韩愈、李白、杜甫却并不是朋友。
相反,李白和杜甫都曾经批评过韩愈的文学才华和思想。
尽管如此,因为他们的作品都非常重要,这使得在他们的时代和以后的历史上,他们的成就都遭到了高度的认可。
因此,尽管韩愈、李白和杜甫之间并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但是他们共同书写了唐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页,展现出来的是唐代文学之好的辉煌局面。
故事三:韩愈的“师说”韩愈曾经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被称为“师说”。
根据这个说法,一个人只有在学习他人的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独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也就是说,培养好的学术背景是发展个人才华的前提。
“师说”的观点反映了韩愈对于人类知识共同体的应否认识和理解,强调人类类固有的互动性和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与他人交流、讨论,不断深化个人认识和理解,创造自己的思考方式,从而以更为深刻的认识来理解整个世界。
以上就是关于韩愈的简介及其代表性故事的介绍。
韩愈的简介有哪些故事名称呢
韩愈的简介有哪些故事名称呢韩愈,唐代文学家,也是唐代最伟大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深远,被人们称为“唐代第一文学家”。
韩愈经历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人生,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著名的故事和事件,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些:1. 韩愈与李白据传,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在梦中向韩愈借酒喝,并留下了“画地为牢”的诗句。
后来,韩愈真正地在一些重要场合重复使用这句诗,并把它演变成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2. 韩愈与滑稽戏韩愈是唐代散文和文言文的先驱者之一,他不赞成滑稽戏和低俗文学。
为了抵制这些不符合正统文学的东西,他亲自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散文和诗歌,以鼓励对正统文学的研究和推广。
3. 韩愈的撰墓诗之争唐代墓葬建筑有一个很流行的习俗,那就是在墓前立立巨大的石碑,上面刻上死者的生平事迹和又是谁主持了为其立墓。
在韩愈发现许多墓葬上所立的文字处理得很差,导致许多荒唐的事情发生以后,他写了一篇撰墓诗与此现象进行揭发并进行批判。
这个事件因其所触及的利益和力量而引起很大的争议。
4. 韩愈的韵书诏韩愈曾担任过教士一职,他在这个职位上制定了一份叫做《韵书诏》的文书,规定了所有官员必须遵守和使用正确的音韵文字来进行交流。
这个诏书对传播正统文化和推广古音有很大的影响。
5. 韩愈的退谪洛阳韩愈在年老之后,时所处政治局势不利,于是向朝廷请求退休。
他被迫离开了长安,在洛阳安营扎寨,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在此期间,他继续创作了许多重要的文论和诗歌。
总的来说,韩愈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波折和起伏。
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不断扩大,是唐代文化史上不可逆转的重要角色。
今天,人们仍在庆祝和赞扬他成功所付出的努力。
聪明的小韩愈故事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关于他小时候的一个聪明故事:据说,韩愈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晚上读书只能借助月光。
有一天晚上,他读书读得太入迷,以至于蜡烛烧完了他都没有发现。
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夜深人静,周围一片漆黑。
但是,韩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读书,他想出了一个聪明的主意。
他找来一个大盆,里面装满了水,然后放在月光下。
由于水的反射作用,月光被投射到了盆子里,形成了一个明亮的光斑。
韩愈就借着这个光斑继续读书,直到天亮。
这个故事表现了韩愈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不仅能够善于利用资源,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够想出巧妙的解决办法。
这种精神品质对于他日后的成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韩愈的小故事
韩愈的小故事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韩愈的小故事。
一、韩愈的家世韩愈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民。
然而,他的父亲却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热爱读书,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
在他的影响下,韩愈从小就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二、韩愈的求学之路韩愈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学习能力。
他在读书方面非常刻苦,每天都能坚持学习十几个小时。
他不仅学习经典著作,还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等等。
他的学问渊博,被誉为“千古文章之祖”。
三、韩愈的官场生涯韩愈在官场上也有着辉煌的一面。
他曾经担任过很多重要的职位,包括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等等。
他在这些职位上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能力,被誉为“文官之冠”。
四、韩愈的文学成就韩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就非常有影响力,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他的作品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人生哲理等等。
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五、韩愈的思想观点韩愈的思想观点非常独特,他主张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人的自律。
他反对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认为它们不符合儒家的价值观。
他的思想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韩愈的人生态度韩愈一生追求真理,追求道德和正义。
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难困苦,为人民的利益奋斗。
他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七、韩愈的影响韩愈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他的时代,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他的思想观点被后人所崇拜和追随。
他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总结:韩愈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故事。
他的家世虽然贫寒,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化名人。
他的作品和思想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韩愈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和努力,就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韩愈简短小故事
韩愈简短小故事1.韩愈有什么历史小故事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朝廷派往镇州的节度使田弘正被兵马使王廷凑杀掉。
穆宗为此调发大军前往讨伐,但迟迟攻打不下,反而被王廷凑围困了河北重镇深州。
第二年二月,穆宗派遣韩愈去“宣慰”,实则为斡旋调停。
此时的韩愈,已是55岁的老人。
._.穆宗为此诏谕韩愈可以见机行事,不一定亲自身入叛军,韩愈却说:“哪有接受了君命而顾惜自身犹豫不前的道理!”于是策马疾驰入深州。
面对杀气腾腾的叛军,韩愈义正辞严,晓以利害,又巧妙利用叛军的内部矛盾,终于迫使王廷凑解除深州之围。
2.【用简洁的语言讲一个关于诗歌的小故事】唐朝诗人贾岛擅长写五言律诗,他写作时非常投入,很注意词句的锤炼.有一天,他骑驴走路时,忽然想起两句诗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先是想用“推”字,改成“敲”字后,觉得“推”字也不错.就这样,贾岛在驴背上用手做着推和敲的动作,一时拿不准主意.这时,正巧京都长官韩愈出门,贾岛只顾沉思,不觉走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糊里糊涂地被拉到韩愈面前.韩愈问怎么回事,贾岛就把想起诗句,又决定不下来用哪个字的事说了一遍.韩愈是个大文豪,听贾岛说完,也沉思起来.过了好一会儿,韩愈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以后人们就用“推敲”指斟酌字句,反复思考.。
3.简短的诗歌小故事50字越谦和越接近高尚黑格尔是学识渊博的德国大哲学家,也是极谦和的人。
对黑格尔来说,谦和已经是一种习惯。
有次朋友聚会,一位朋友问他:“您一贯谦和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他讲了一件事:有一天上午,父亲邀他一同到林间漫步,他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问黑格尔:“孩子,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他听了一会儿,回答道:“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
”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黑格尔惊讶地问父亲:“我们都没看见,您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呢?”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因为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
韩愈的生平故事
韩愈的生平故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有关他的历史故事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一、艰难求学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阳(在现在河南省)人,唐代文学家。
他曾在地方政府和朝廷任职,多次被贬官。
他提倡的“古文运动”,开创一代文风,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简洁,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被列在第一位。
韩愈的诗也别具一格。
1、童年韩愈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都去世了。
他就由在京城做官的哥哥韩会抚养。
韩会对弟弟很好,教他认真读书,好好做人。
韩愈十岁的时候,韩会受到别人的牵连,被贬官到韶州(在现在广东省),到韶州不久,韩会就因心情苦闷,又加上水土不服,生病死了。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嫂嫂郑氏带着韩愈和儿子,护送着韩会的灵柩,回到了故乡河阳。
安葬了韩会以后,郑氏关心地对韩愈和儿子说:“人生短暂,你们要抓紧时间读书做学问。
虽不求显赫一时,也要不枉度一生。
”韩愈这时候已经很懂事了,他知道这是嫂嫂替哥哥说出的话。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公鸡一叫,他就起床做操,然后回到书房里读书。
韩家历代有人做官,藏书很多。
韩愈就从《论语》、《孟子》读起。
遇到问题,他就向嫂嫂请教。
可当韩愈读到《书经》、《易经》的时候,嫂嫂就不能教他了,韩愈就去找当地有学问的人请教。
就这样,韩愈还读了《老子》、《庄子》、《荀子》等先秦散文著作。
有一年春天,嫂嫂把韩愈叫到身边,对他说:“兄弟,你长大了,去洛阳求学吧。
那里有学问的人多,可以开阔你的眼界。
”第二天,韩愈带着书僮,走上了去洛阳的路。
2、读书像品酒到了洛阳以后,韩愈拜访了一些韩家相识的亲朋故友。
大家见他懂礼貌又有学问,都邀请他住在自己家里。
韩愈谢绝了大家的好意,自己找了两间茅屋住下,开始过起清贫的读书生活。
韩愈身穿布衣,每天只吃两顿饭,其余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访友。
韩愈的故事:投书苍龙岭
韩愈的故事:投书苍龙岭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唐代文学宗师”,著有《韩文公集》等多部经典作品。
他的一生历经艰辛,但却始终追求真理,不断探索人生之道。
其中,他的“投书苍龙岭”一事更是成为了历史中的佳话。
据传,韩愈曾在唐德宗朝担任过修书院的主簿,但因不满礼部尚书张九龄之风,遂辞职回家。
此后,他潜心研究文学、哲学和国学经典,成为了一位标志性的独立思想者。
他在文章中谴责贪官污吏,批判体制弊端,提倡自由思想,被称为“韩朝散文派”的代表人物。
然而,他的这种独立思想却引起了当时的文人士族们的不满。
他被贬为卢州刺史时,曾写下“一身正气千万军,无敌于天下”的名句。
但不久,他又因不顾年迈的父亲而辞官离开卢州,四处流浪。
他的人生也因此戛然而止,悲惨而无助的韩愈仿佛就此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然而,真正让他成为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却是因为他的一封“投书苍龙岭”的信。
当时,苍龙岭是一个被流放之人居住的地方,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流人岭”。
韩愈离开卢州之后,便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流放。
在这里,他深刻感受到了自己一个人苟延残喘的孤独与无助,也因此有了感慨,写下了那著名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在苍龙岭生活期间,韩愈通过表达自己对典籍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受到了一些人的肯定。
但是,有一些人则认为韩愈的思想太过于大胆和激进,而对他议论纷纷。
面对这种情况,韩愈却不屈不挠,决定给他的一些书友和支持者写一封信。
这将是他在苍龙岭度过的最后一个晚上,他将这封信投到了山下的人群中。
“投书苍龙岭”之类的境况并不罕见,但韩愈的经历却不同于其他人。
他的信几乎是一篇长文,在其中详细论述他的观点和思考,畅聊他的心路历程,并且最后结尾处还做了一首七绝诗。
这封信中没有一点漏洞和瑕疵,完美地呈现出韩愈那种孤寂而又追求自由的坚定信念。
这封信在当时轰动了一时,许多人将它抄写传阅甚至刻到木板上。
这篇信被视为一位真正的思想家的自传,传达了韩愈的思想和追求。
关于韩愈的故事
关于韩愈的故事韩愈,字退之,河东郡临汾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韩文公”。
他的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仰的故事。
韩愈自幼聪颖好学,深受父亲的影响,韩愈酷爱读书,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他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在他的努力下,他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非常突出,他的诗文清新、豪放、振奋人心,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文学选本,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他的诗《马诗》、《原上有麦》、《师说》等都成为了传世之作,被后人传颂不衰。
除了在文学上的成就,韩愈在政治上也有着卓越的表现。
他曾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子宾客郎中等职,后因直言不讳,多次被贬谪。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权势所屈服,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韩愈有一段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
他与妻子蔡氏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度一生。
在韩愈的博学多才、文风豪放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他对妻子的深情厚爱,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韩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他的才华、品德、情感都让人敬佩,他的一生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通过对韩愈的故事的了解,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的博学多才、文风豪放,更能从中汲取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情有义、有才有德的人,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界所左右,要用爱与真诚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韩愈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传承他的精神,让他的故事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诗人韩愈的故事介绍
韩愈是唐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朝为官时期,素以敢于直言,说周
围官员不敢言之事,仅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韩愈不同于常人之处。
韩愈的散文和诗词功底
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力求革了当时盛行的却毫无用处的浮华的行文之风气。
所以韩愈
在后世,是被极力推崇的,关于他的故事也是有很多,还都有一些奇幻的色彩。
相传韩愈被贬在地方为官,心情很是不爽,刚好遇到侄子和修仙道士吕洞宾,说他可
以上华山游览风景排解郁闷心情。
韩愈觉得主意不错,可是苦于华山高险难登,于是被吕
洞宾用仙法助其来到顶峰,顿时一览众山小。
望着眼前层峦叠嶂,流云飘渺的世界,韩愈
的心情顿时大好。
韩愈又信步来到通往帝座的南天门边,看到擎天一柱,不免觉得黎明的
渺小。
游玩尽兴之后,韩愈想要下山,突然发现上山是别人帮忙的,可是下山更加艰险。
华
山素来以险峻著称,古时的华山更没有什么护栏。
所以几次尝试下山都失败的韩愈坐在一
处涯石边是无奈地嚎啕大哭啊,忽然想到一计,他用随身携带的纸张写了封求救信扔下悬崖。
这封信最终被山下采药人发现,并被通报了官府。
之后官府派人上山救下了被困的韩愈。
当后人来到当年韩愈大哭的并扔求救信的地方时,不觉很是好笑,觉得韩愈当年很是
可爱。
韩愈的这段逸趣之事,也的确留给了后人无尽的遐想。
韩愈于唐大历三年出生,也就是公元768年,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历三年,干支纪
年为戊申猴年。
由此判断韩愈属猴。
根据生肖相关资料说明,属猴的人幽默、机智、活泼、所以多方面的才能常超越人群,人缘好,但重名利,独占欲强,处事敏捷,自信心强,手脚灵活,善于模仿,开放,性格
宽厚。
查看韩愈的生平资料,似乎确有其事,性格方面极为符合。
韩愈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辈皆在朝为官或是担任地方官,韩愈的父亲韩仲卿,官拜
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早逝,留韩愈一人,孤苦无依,由其兄长韩会抚养成人。
韩愈自幼
懂事,勤勉刻苦,无需他人嘉许勉励,七岁便言出成文,十三岁时便能写作极具风采的文章。
未及韩愈成年,其兄长韩会便离世,韩愈随同寡嫂郑氏为躲避宣城战乱,离乡背井,
颠沛流离。
十九岁定居于京师长安,韩愈文风受到大家影响,慢慢趋于主流。
唐代文人好
推崇古风,效仿杨雄、董仲舒等人的著述风格,以文义深奥著称的孤独及、梁肃的文章极
受世人推崇。
韩愈遂与孤独及、梁肃交往,悉心钻研其文笔,获悉文中思路,望自己能突
破其文章影响,在这一代文人中崭露头角。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
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韩愈的贡献首先在于他古文理论的完整而明晰。
他说“修其辞以明其道”,把古文写
作与儒学、道德、政治和教化联系起来,以纠正骈文写作的远离社会人生。
表面上看,
“修辞明道”相对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学的自觉是个倒退,其实不尽然,因为当中唐之际,藩镇林立,佛道盛行,社会的弊病很多,要让文学与社会脱离是不现实的。
另外,韩愈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不平则鸣”的口号,也就是说,“修辞明道”的实质,不但要将古文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还要言之有物,使散文成为抒发个人或群体生活困顿、悲哀、感愤的工具,“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在散文语言的除旧创新上,韩愈也下
了很大的功夫,他说:“唯陈言之务去。
”为了追求语言的创新,他有时到了“处若忘,
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痴迷程度。
韩愈的又一贡献即在于他的创作实践。
他写了大量优美晓畅的古文,在前代优秀散文
之后,为后世读者树立了良好的揣摩学习的样板。
韩愈的散文,多属应用文,但他尽可能
将这些非文学的实用文写得富于文学性,诸如书启、墓志、记、序、哀祭等等,他都尽可
能写得有气势,有创新,有真情实感,为了增强古文的可读性,他常常把史传文学、传奇
小说的叙事、描写功能移入古文中,使实用文体具有抒情之美、叙事描写之美,饶有“纯
文学之情趣风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