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药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罗裳山)的说明书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罗裳山)的说明书治疗儿科疾病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小孩的身体和大人的身体不太一样,小孩的抵抗力比较差,对于疾病的抵抗很不理想。
服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罗裳山)治疗儿科疾病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式,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罗裳山)对于小孩的身体完全没有任何副作用,能有效治愈各种儿科疾病,让孩子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治愈疾病。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商品名称: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罗裳山)拼音全码:XiaoErHuaTanZhiKeKeLi(LuoShangShan)【主要成份】桔梗流浸膏桑白皮流浸膏吐根酊盐酸麻黄碱。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祛痰镇咳。
用于小儿咳嗽,支气管炎。
【规格型号】5g*10袋【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一次1/2 袋,二至五岁一次1 袋,六至十岁一次1~2袋,一岁以内依次递减或遵医嘱;一日3次。
【不良反应】可见恶心、呕吐。
【禁忌】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婴儿及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心脏病患儿慎用。
脾虚易腹泻者慎服。
4.该药品含盐酸麻黄碱。
运动员慎用;青光眼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用后如有头晕、头痛、心动过速、多汗等症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5.该药品为祛痰、止咳的中西药复方制剂,适用于小儿肺热咳嗽轻症。
6.不能过量服用,可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该药品不宜长期服用。
9.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每袋装5克,每盒10袋。
止咳化痰药分类汇总
止咳化痰药的分类廊坊农业局甄士伟整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止咳中成药应辨证选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药物叫做止咳化痰药。
当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咳嗽、咳痰两种症状时就应该选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或中成药来进行治疗。
中医上咳嗽有痰常分为寒痰和热痰。
常见咳嗽有六种1.风寒咳嗽:“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稀薄,痰量较多,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等症状。
要用温化寒痰止咳药,常用的有杏仁止咳糖浆、蛇胆陈皮口服液、桂龙咳喘宁、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2.风热咳嗽:“热痰”是指因感受火热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黄而黏稠,不易咳出特点是频咳、气粗、咽痛、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热、鼻流黄浊涕、口渴、头痛等症状。
要用清热化痰止咳药,常用的有急支糖浆、罗汉果止咳冲剂、蛇胆川贝露(液)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川贝枇杷露、镇咳宁糖浆、牛黄蛇胆川贝液、祛痰灵、鲜竹沥口服液等。
3.风燥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唇干燥等。
要用清肺燥兼宣肺疏表药,可选择的有羚羊清肺丸、杏苏二陈丸等。
4.痰湿咳嗽: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胸闷、食少、体倦、便溏等症状。
要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可选择的主要有半夏露、桔贝半夏曲、橘红痰咳冲剂、二陈丸等。
5.久咳阴伤:特点是久咳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夹有血丝,常伴有午后颧红潮热、盗汗、神疲等。
要用滋肺阴、除顽痰、生津液、降逆气的药,可选择的主要有蜜炼川贝枇杷膏、百合固金丸、鸡苏丸、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
6.肺气虚而咳:表现为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常由咳嗽日久不愈所致。
要用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的药,可选择的有固本咳喘片、百令胶囊等。
1、温化寒痰药:“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稀薄,痰量较多,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等症状。
小儿止咳化痰药
小儿止咳化痰药简介小儿止咳化痰药是一类针对儿童咳嗽和痰多等症状的药物。
儿童咳嗽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而多痰则会导致孩子呼吸不畅,影响健康。
因此,使用小儿止咳化痰药来缓解儿童咳嗽和痰多的症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儿止咳化痰药的种类、作用原理、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内容。
种类小儿止咳化痰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止咳剂:主要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来起到止咳作用。
这种类型的药物适用于干咳,儿童咳嗽时没有痰的情况。
2.祛痰剂:主要通过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痰液,从而帮助清除呼吸道中的痰。
这种类型的药物适用于咳嗽伴有痰的情况。
3.止咳祛痰剂:结合了止咳和祛痰的作用,可以同时缓解咳嗽和痰多的症状。
作用原理小儿止咳化痰药的作用原理与成人药物相似,但剂量和使用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药物作用原理:1.抗组胺作用:抗组胺药物可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水肿和分泌物,从而减轻咳嗽和痰多的症状。
2.中枢祛咳作用:一些小儿止咳化痰药可以刺激大脑中枢,抑制咳嗽反射,从而减少咳嗽。
3.改善黏附力:一些药物可以改善痰液的黏附力,使其更容易从呼吸道清除。
4.清除痰液:一些药物可以增加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活动,促进痰液的清除。
适用人群小儿止咳化痰药适用于以下情况的儿童:•咳嗽频繁,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的儿童。
•咳嗽伴有明显的痰液。
•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不易缓解的儿童。
•其他呼吸道疾病或病史。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定年龄段的儿童,使用小儿止咳化痰药需要注意剂量和方法。
针对不同的年龄群体,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类型和剂量。
注意事项在给儿童使用小儿止咳化痰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来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和频率。
2.如果儿童存在过敏反应或对某种药物成分过敏的情况,需避免使用该药物。
3.如果儿童的咳嗽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4.长期使用小儿止咳化痰药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中医认为,体内多余水分,开始为水,渐渐会凝结为痰。
痰既成之后,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引起多种疾病。
痰阻气道则可见咳痰、咳嗽、气喘,西医上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
一般咳嗽多见咳痰,痰多又易引起咳喘。
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今天介绍10种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成药。
1、橘红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止咳橘红口服液: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3、蛇胆陈皮散: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4、蛇胆川贝散: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5、急支糖浆: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
6、川贝枇杷糖浆: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7、二陈丸: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8、止咳定喘口服液:辛凉宜泄,清肺平喘。
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
9、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等
10、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祛痰药的名词解释
祛痰药的名词解释
祛痰药是一类用于治疗痰液过多的药物,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治疗中。
祛痰药的作用是促进痰液的分泌和排出,缓解呼吸道症状,改善呼吸道通畅度,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
祛痰药可分为两类:化痰药和止咳药。
化痰药能够促进痰液的分泌和排出,通常适用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情况。
化痰药的主要成分有溴己新、盐酸氨溴索、氨溴索等。
止咳药则是用于抑制咳嗽反射,缓解干咳、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止咳药的主要成分有右美沙芬、可待因、丁丙诺啡等。
化痰药和止咳药的选择及使用方法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而定。
对于咳嗽较为频繁、痰液黏稠的患者,应首选化痰药。
而对于干咳、刺激性咳嗽等症状,应选择止咳药。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祛痰药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口干等,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传统的化痰药和止咳药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祛痰药。
例如,黏液溶解剂能够促进痰液的分泌和溶解,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支气管扩张剂则能够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道通畅度,从而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新型祛痰药的出现,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
总之,祛痰药是一类用于治疗痰液过多的药物,包括化痰药和止咳药。
选择和使用祛痰药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而定,避免滥用
和不当使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祛痰药并不能治愈疾病,应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抗生素、呼吸道理疗等进行综合治疗。
化痰口服液的功能主治
化痰口服液的功能主治一、概述化痰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化痰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
二、功能主治化痰口服液主要通过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促使呼吸道的黏液分泌增加,从而起到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
具体功能主治如下:1.祛痰止咳:化痰口服液是一种祛痰止咳药物,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2.润肺止咳:化痰口服液含有一些润肺止咳的成分,能够滋润呼吸道,缓解咳嗽时干燥的感觉,使咳嗽更加舒缓。
3.改善呼吸道炎症:化痰口服液中含有一些抗炎活性的成分,能够减轻呼吸道炎症的程度,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4.促进痰液排出:化痰口服液能够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增加痰液的分泌量,从而帮助痰液顺利排出,减少堵塞和积聚。
三、使用方法使用化痰口服液时,需要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使用。
一般而言,成人口服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儿童剂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饭前或饭后口服:化痰口服液一般饭前或饭后口服均可,具体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
2.按照剂量使用:成人一次用药10-15毫升,每日3次;儿童用药剂量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进行调整。
3.服药时注意水分:口服液需要用水冲服,以保证药物迅速进入消化道,更好地发挥药效。
4.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化痰口服液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化痰口服液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循医嘱使用:化痰口服液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进行使用,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过敏体质慎用:对化痰口服液中的成分过敏者慎用,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化痰口服液对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未明确,所以在这两个阶段的妇女慎用。
4.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化痰口服液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化痰止咳药物缓解咳嗽减少痰液分泌
化痰止咳药物缓解咳嗽减少痰液分泌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冒、呼吸道感染、过敏等等。
尽管咳嗽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和其他刺激物,但长时间的咳嗽会使人感到疲倦、失眠,并可能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合适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咳嗽、减少痰液分泌,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1.化痰药物的作用化痰药物是一类常用于治疗咳嗽的药物,它们通过促进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来减少痰液的堆积。
这些药物通常可以分为两类:黏液促进剂和黏液溶解剂。
1.1 黏液促进剂黏液促进剂可以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黏液,从而增加痰液的产生,并使之更容易排出体外。
这类药物包括盐水、甘草、石斛等植物药,它们能够改善痰液的黏稠度,使其更易咳出,减少咳嗽的频率和强度。
1.2 黏液溶解剂黏液溶解剂可以改变痰液的黏度,使其更易于咳出。
其中,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常用的黏液溶解剂,它可以通过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痰液的分泌,并增加纤毛活动,促进痰液的排出。
其他还有一些天然的黏液溶解剂,如木瓜酶、溶痰酶等,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化痰液中的黏蛋白,使之变得更易于咳出。
2.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化痰止咳药物通常适用于咳嗽症状明显,痰液黏稠且难以咳出的患者。
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注意以下几点:2.1 注意剂型选择化痰止咳药物有多种剂型,如口服药片、口服液、糖浆等,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用药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
2.2 使用频次和用量每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和剂量都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在使用药物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生,确保正确使用。
2.3 不适用于咳嗽原因未明确的患者化痰止咳药物通常针对的是由呼吸道有炎症和痰液分泌过多引起的咳嗽,而对于咳嗽原因未明确的患者,应适当进行病因诊断,选择其他适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3.注意事项尽管化痰止咳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但还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不可滥用即使在使用化痰止咳药物时,也不能随意增加用药剂量或频率。
润肺、化痰、止咳中成药
养阴清肺丸(膏)组成地黄、玄参、麦冬、浙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用养阴清肺,止咳化痰。
用于肺肾阴虚、燥热内生所致之咳嗽、口渴咽干、失音声哑、痰中带血、咽喉肿痛,或腰膝酸软、心烦少寐、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等症。
现代多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有上述见症者。
剂量内服。
0蜜丸剂:9g/丸;①膏剂:30一60g/瓶。
15g/次,2—3次/日。
注意食辛辣、油腻之物。
咳嗽痰多,或舌苔厚腻者慎用。
名称百合固金丸组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功用养阴,润肺,止咳。
用于肺肾阴虚之燥咳痰中带血、咽喉干痛,或自汗盗汗,或潮热、手足烦热、便秘尿赤等症。
现代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剂量小蜜丸剂:120g/瓶。
大蜜丸9g/丸,内服,9g/次,2—3次/日。
名称二陈丸组成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多用于咳嗽痰多、胸膈胀满、恶心呕吐、纳呆、头晕、心悸等症,为治疗湿痰病之主方。
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有上述见症者可用之。
剂量水丸剂:50粒重3g,6—9g/次,3次/日,空腹温开水送服。
注意备注名称橘红痰咳冲剂(口服液)组成橘红、茯苓、苦杏仁、五味子、半夏(制)、甘草、白前、百部、蔗糖等,功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
用于痰湿引起的咳喘、痰饮等,症见咳嗽白痰、息不得卧、喉中痰鸣、苔白脉滑之象。
现代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矽肺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剂量内服、冲剂:10g/袋,1袋/次,2次/日,温开水冲服;②口服液:10ml/支、10—30m1/次,2次/日;③煎膏剂:100g/瓶,10—20g/次。
3次/日。
咳嗽症状的祛痰西药缓解方案及使用说明
咳嗽症状的祛痰西药缓解方案及使用说明咳嗽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常常由于呼吸道感染、过敏、支气管炎等引起。
咳嗽时往往会出现痰的堆积,给患者带来不适。
为了缓解咳嗽症状和祛除痰液,西药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祛痰西药,包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苏黄止咳胶囊苏黄止咳胶囊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湿痰咳嗽的西药,主要成分为苏黄、紫珠草等。
它具有温经化痰、宽肺平喘的功效,对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患者特别有效。
使用方法如下:1. 成人:每次2粒,一日3次。
2. 儿童:年龄在12岁以上的儿童每次1粒,一日3次;年龄在6至12岁的儿童每次0.5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2. 对该药或其他药品过敏者禁用。
二、氨溴索片氨溴索片是一种能够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促进痰液排出的祛痰药。
适用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痉挛性咳嗽患者。
使用方法如下:1. 成人:每次2片,一日3次。
2. 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需咨询医生指导。
注意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2. 有心脏疾病、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患者慎用。
三、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是一种儿童常用的祛痰药,适用于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咳嗽症状。
它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促进痰液排出,适用于黏液黏稠、呼吸困难的儿童。
使用方法如下:1. 儿童和青少年:根据体重和年龄调整剂量,需咨询医生指导。
注意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2. 对该药或其他药品过敏者禁用。
四、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抑制细菌感染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咽炎、喉炎引起的喉咙痛和咳嗽。
它适用于急性咽炎、病毒性喉炎等引起的症状。
使用方法如下:1. 成人:每次20毫升,一日3次。
2. 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需咨询医生指导。
注意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2. 对该药或其他药品过敏者禁用。
小结:在使用以上祛痰西药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给定的剂量和用药频次,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化痰止咳药(精选)
化痰止咳药(精选)化痰止咳药(精选)化痰止咳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类别,常用于治疗咳嗽和痰液过多的症状。
化痰止咳药主要通过促进呼吸道黏液的分泌和排出,以及减少咳嗽反射的过度刺激来缓解症状。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化痰止咳药。
一、双氯芬酸复方(XXX)双氯芬酸复方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咳嗽。
它具有祛痰、止咳和抗炎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使用双氯芬酸复方时,应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和服用时间进行服用。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口服该药物每次剂量为2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
儿童的用量和用法应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
服药过程中,应避免和其他含活性药物相混合,以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作为非处方药,双氯芬酸复方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安全的。
但是,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山梨酸铋钾(XXX)山梨酸铋钾是一种化痰止咳药中的典型代表,常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等引起的咳嗽。
它具有镇咳、祛痰和抗菌作用,可有效缓解咳嗽和减少痰液分泌。
山梨酸铋钾通常以片剂或糖浆的形式出现。
成人每次口服片剂2片,每日3次;儿童的用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
注意,此药物不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口腔炎等患有溃疡性病变的病人。
在使用山梨酸铋钾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给出的剂量和用法进行合理使用。
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铋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应尽快就医。
三、左氧氟沙星口服溶液(XXX)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和痰液过多的症状。
它不仅具有杀菌、消炎作用,还能减少痰液的分泌。
使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溶液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使用。
成年人一般每次服用100毫升,每日2次,空腹或饭前1小时服用。
儿童的用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
在使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溶液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可能与左氧氟沙星出现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止咳化痰丸的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丸的功能主治简介止咳化痰丸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药药材经过加工炮制而成。
该丸剂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和痰多的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止咳化痰丸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以下是止咳化痰丸的主要功能主治:1. 止咳止咳化痰丸具有显著的止咳作用。
它能够抑制和减轻咳嗽症状,特别是由于感冒、支气管炎和喉咙炎引起的咳嗽。
2. 化痰该丸剂还具有良好的化痰作用。
它能够促进痰液排出,减少痰液的黏稠度,帮助患者更容易咳出体内积聚的痰液。
3. 清热止咳化痰丸能够起到清热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喉咙和支气管的炎症,有助于缓解咳嗽和痰液的问题。
4. 润肺该丸剂还有润肺的功效。
它可以保护和滋润肺部组织,增强肺脏的功能,改善呼吸系统问题。
5. 抗菌止咳化痰丸还具有抗菌作用。
它能够降低细菌的繁殖,抑制细菌的生长,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的感染。
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止咳化痰丸的方法:1.每次口服2粒,每天3次。
2.最好在饭后30分钟服用。
3.若需要,可咀嚼后用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在使用止咳化痰丸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3.若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4.请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
丸剂成分止咳化痰丸的主要成分包括:•桔梗•浙贝母•薄荷•甘草•杏仁•茯苓以上成分经过科学配伍,形成了止咳化痰丸的独特配方,具有多种功效。
结论止咳化痰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润肺和抗菌等多种功能主治。
它可以用于治疗由感冒、支气管炎和喉咙炎引起的咳嗽和痰多的症状。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什么是化痰药 化痰药主要有哪些
什么是化痰药化痰药主要有哪些中医中的化痰药很多,有不少的种类都是中医治疗中的常用药。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化痰药,以及化痰药主要有哪些。
一、什么是化痰药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药物叫做化痰药。
当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咳嗽、咳痰两种症状时就应该选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或中成药来进行治疗。
中医上咳嗽有痰常分为寒痰和热痰。
二、化痰药主要有哪些1、半夏:性温,味辛。
有毒。
燥湿化痰,健脾胃,和中降逆而止呕吐。
姜半夏偏用于治呕吐;清半夏、法半夏偏用于化痰燥湿健脾胃;半夏曲化痰兼能助消化。
2、天南星:性温,味苦、辛。
有毒。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眩晕,中风,癫痫及破伤风。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可分为制南星和胆南星。
3、白芥子:性温,味辛。
利气豁痰,消肿散结,通络止痛。
用于寒痰壅肺,亦可用于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关节肿痛,阴疽流注。
4、旋复花:性微温,味苦、辛、咸。
下气化痰,止呕降逆。
用于咳嗽痰多,痰饮气促,胸胁痞满,噫气呕吐。
5、白前:性微温,性辛、苦。
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用于咳嗽痰多,肺气壅塞,胸胁逆满,上气喘促,喉中痰呜。
6、前胡:性微寒,味苦,辛。
疏风清热;下气化痰。
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烦热胸痞。
7、桔梗:性平,味苦、辛。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利咽。
用于外邪犯肺,肺气失宣之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及肺痈胸痛。
8、川贝:性微寒,味甘、苦。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用于肺热、肺燥及阴虚咳嗽,还可用于瘰疬、乳痈、肺痈及疮痈等。
9、浙贝:性寒,味苦。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用于治疗咳嗽、瘰疬痰核等证。
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苦寒清泄,以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之功见长。
治风热、燥热,痰热郁肺之咳嗽。
10、瓜蒌:性寒,味甘、微苦。
清热化痰,宽胸降气,润肠通便。
能涤荡胸中的郁热,消除肺经的痰结,清上焦之火,并能治乳痈(包括急性乳腺炎在内)。
11、竹茹:性微寒,味甘。
清热除烦,化痰止呕。
用于治疗咳喘、呕逆等证。
12、海蛤壳:性微寒,味苦、咸。
中药-18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第十八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温化寒痰药【性能特点】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
【功效】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部分药物外用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适应范围】寒痰、湿痰证。
半夏【药性】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1.湿痰,寒痰证。
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
2.呕吐。
为止呕要药。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3~1Og,一般宜制过用。
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反乌头。
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天南星【药性】苦、辛,温。
有毒。
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
外用散结消肿。
【应用】1.湿痰,寒痰证。
2.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3.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3~l0g,多制用。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鉴别用药半夏、天南星功效鉴别半夏与天南星二药,共同功效:均能燥湿化痰,为治寒痰、湿痰要药;生品外用消肿止痛,治痈疽肿毒、瘰疬痰核等证。
其中,半夏主归脾、胃经,善除脾胃湿痰;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夏,善治顽痰并祛经络风痰。
不同功效:半夏又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又治呕吐、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等证。
天南星又能祛风止痉,又治中风口眼斜、破伤风等证。
白附子【药性】辛、甘,温。
有毒。
归胃、肝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应用】1.中风痰壅,口眼斜、惊风癫痫、破伤风。
2.痰厥头痛、眩晕。
尤擅治头面部诸疾。
3.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服0.5~1克,宜炮制后用。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孕妇均不宜用。
内服用炮制品。
白芥子【性能】辛,温。
常见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
止咳平喘药
功能
主治
功能
主治
祛痰或消痰
温化寒痰药主治 寒痰、湿痰证
清热化痰药:主 治热痰咳喘剂由 痰所引起的瘰疬 瘿瘤、惊厥癫痫 等
减轻或抑制 咳嗽、喘息
外感或内伤引 起的咳嗽、喘
息证
白附 子
瓦楞子
芥子
黄 浙贝母
海浮 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礞石
桔 梗
旋复 川贝母
花
药 子
竹
茹
海
竹
天竺 黄
蛤 壳 海
沥
化痰宜生用,止呕宜姜汁制
寒痰咳喘、胃寒呕吐者慎服
竹沥
性能特点
功效
甘,寒。善清热滑痰,药力颇强。既为 治痰热咳喘、痰稠胶结难出之要药,又 为治痰热蒙蔽清窍之佳品
清热滑痰
主治病证
肺热之痰壅咳喘;中风痰迷,癫狂惊痫
注意事项
寒痰咳喘,便溏者慎服
瓦楞 子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咸,平
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 痛
旋复 花
性能特点
功效
苦、辛、咸,微温。既可下气行水消痰, 又降胃气止呕秽,治噫气、呕吐。为治 肺胃气逆之要药
消痰行水,降气止呕
主治病证
(1)痰涎壅肺所致咳喘痰多、痰饮蓄 结所致胸膈痞闷
(2)噫气,呕吐
注意事项
阴虚燥咳者忌服
前胡
性能特点
功效
苦、辛,微寒。转入肺经。既疏风清热、 宣散肺气,又降气祛痰,善治外感风热 或痰热阻肺之咳喘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 肿
(1)顽痰咳嗽,风痰眩晕 (2)破伤风,中风口眼涡斜,癫痫 (3)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咳嗽、咳痰、气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在临床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来缓解这些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来产生不同的药效,针对不同类型的症状选择不同药物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止咳药物止咳药物是指能够抑制咳嗽反射的药物,有中枢性和外周性两种作用机理。
(1)中枢性止咳药物中枢性止咳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抑制咳嗽反射,使患者的咳嗽减轻或者停止。
其典型代表有左旋多巴(Carbidopa-Levodopa)、哌罗啶(Diphenoxylate)等。
尤其是哌罗啶,在治疗轻度腹泻时也能发挥明显的止咳效果。
(2)外周性止咳药物外周性止咳药物通过作用于呼吸道和咽喉部位的感受器,抑制咳嗽反射。
其典型代表有可待因、芬太尼、吗啡等。
这些药物有一定的止咳效果,但也存在诸多副作用和依赖性,必须慎用和医师指导下使用。
2.化痰药物化痰药物能够调节呼吸道黏液的分泌和排泄,从而使黏液变得更为稀薄、易于清除。
(1)能量代谢型药物能量代谢型药物能够促进细胞内代谢,改善黏液动力学,在清除痰液的同时能够减少痰液的黏稠度。
典型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NAC)。
(2)分泌调控型药物分泌调控型药物能够通过作用于触发痰液分泌的神经递质,促进痰液分泌和分泌物清除、降低痰液黏稠度等作用。
典型药物:氨溴索(Ambroxol)、盐酸克仑特罗(Clentro)。
(3)温度和水分调节型药物温度和水分调节型药物能够通过调节黏液液体的温度和水分状态来减轻黏液黏度和粘性。
典型药物:丙酸氢可的松(Carbocisteine)。
3.平喘药物平喘药物是指能够缓解气道痉挛和支气管炎症反应等症状的药物,在缓解气喘发作等症状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1)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止支气管收缩和痉挛,从而缓解气道阻塞和缓解气喘发作。
典型药物:沙丁胺醇(Salbutamol)、布地奈德(Budenoside)、福莫特罗(Formoterol)等。
第五节止咳化痰药ppt课件
14
(二)清热化痰药
1、贝母 2、瓜蒌 3、天花粉 4、桔梗 5、前胡
10/20/2024
15
(一)贝母(川贝、浙贝)
• 1.入药部位: 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浙贝母的鳞。
10/20/2024
16
• 2.性味归经: 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 母苦,寒。均入肺、心经。
• 3.功效: 止咳化痰,清热散结。
45
(七)马兜铃(兜铃、斗铃)
• 1.入药部位: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或马 兜经: 味苦,微辛,性寒。入肺、 大肠经。
• 3.功效: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
10/20/2024
47
• 4.主治与配伍:
• (1)肺热咳喘: 单用有效,也可与桑 白皮、黄芩、知母、贝母、杏仁等同用 。
10/20/2024
29
• 2.性味归经: 味苦、性温、有小毒。入肺、 大肠经。
• 3.功效: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 4.主治与配伍:
• (1)咳喘: 风寒咳嗽,多与细辛、麻 黄等配伍;燥热咳嗽,多与桑叶、沙参 等同用,如桑杏汤;肺热咳喘,多与麻 黄等合用,eg麻杏甘石汤。
• (2)肠燥便秘: 常与麻仁、当归、枳 壳等同用,如润肠丸。
• ⑵阴虚久咳:常配百合、麦冬、沙参、 地骨皮等。
• ⑶肺热咳嗽:多配知母、贝母、黄芩、 栀子等。
• ⑷劳伤咳嗽时:常配百合、补骨脂、骨 碎补等。
10/20/2024
40
(五)苏子(紫苏子)
• 1.入药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成熟种 子。
10/20/2024
41
• 2.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经。 • 3.功效: 下气定喘,润肠通便。
• 4.主治与配伍:
止咳化痰药物总结
止咳化痰药物总结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身体自然的清洁机制,也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表现。
咳嗽分为干咳和有痰咳两种类型,其中干咳常见于过敏性咳嗽或感冒初期,而有痰咳则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为了缓解咳嗽带来的不适,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止咳化痰药物。
一、止咳药物1.中枢性镇咳药物中枢性镇咳药物通过抑制呼吸中枢,减少咳嗽反射的发生,从而达到止咳的效果。
常见的中枢性镇咳药物包括:–氟美拉唑:氟美拉唑是一种镇咳药物,可通过减少咳嗽中枢的兴奋性来缓解干咳。
但它的副作用较多,包括头晕、乏力等。
–右美沙芬:右美沙芬是一种镇咳药物,常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干咳。
与氟美拉唑相比,它的副作用较少。
2.外周性镇咳药物外周性镇咳药物通过抑制咳嗽的感觉受器,减少咳嗽反射的发生,从而起到止咳的作用。
常见的外周性镇咳药物包括:–替普瑞林:替普瑞林是一种非处方镇咳药物,常用于缓解干咳。
它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咳嗽感受器的兴奋性,并减少气道分泌物的产生。
但它也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痛、嗜睡等。
–痰康宁:痰康宁是一种镇咳药物,由甘草酸、苏木精、冰片等组成。
它通过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表面活性剂的分泌,从而加速痰液的排出,达到化痰的效果。
二、化痰药物1.黏液溶解剂黏液溶解剂能够分解痰液中的黏液,使其变得稀薄,从而促进痰液的排出。
常见的黏液溶解剂包括:–溴己新:溴己新是一种黏液溶解剂,能够改变痰液的黏稠度,增加痰液的流动性,从而促进痰液的排出。
–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类化痰药物,能够刺激支气管壁上的纤毛运动,促进痰液的排出。
2.祛痰药物祛痰药物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痰液的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
常见的祛痰药物包括:–氨溴索:氨溴索是一种祛痰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的咳嗽中枢,从而起到祛痰的作用。
–甘草酸铵:甘草酸铵是一种祛痰药物,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痰液的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
三、注意事项1.在使用止咳化痰药物时,要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化痰止咳药【学习要求】1.掌握化痰药、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熟悉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
2.掌握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竹茹、苦杏仁、枇杷叶、百部、桑白皮、葶苈子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和使用注意。
3.了解其它化痰止咳药的功效特点。
凡具有祛除或消除痰浊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痰、咳喘三者,在病机上相互影响。
咳嗽喘息病证每挟有痰涎,痰浊壅盛又能刺激或阻塞气道,引起咳嗽气喘。
而化痰药多兼止咳平喘之功,止咳平喘药亦多有化痰之效。
所以,这两类药合于一章,总称之为化痰止咳药。
化痰药适用于各种痰证。
痰是一种病理性的致病因素,既是人体水液代谢和津液运行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引起多种病证。
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痰之为病,部位广泛,病证复杂,随痰浊停留阻滞的部位不同,症状特点各异。
如痰停脏腑,阻于肺窍,则发为咳喘有痰;阻于胸中则为胸痹;停于脘腹发为痞满证;若痰浊上蒙清窍可引起眩晕、痫证、癫狂;肝风夹痰上犯可致中风、惊风;痰阻经络则可见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结形成瘰疬、瘿瘤;痰凝肌肉,流注骨节发为阴疽流注等。
一般说来,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咯痰不爽等证。
若痰流于经络,肌肤所致的瘿瘤瘰疬,阴疽流注;或痰浊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痫惊厥、中风等证,因病机上与痰有密切的关系,故亦可用化痰药治疗。
止咳平喘药,具有宣肺祛痰,润肺止咳,降气平喘等作用,主要用于外感、内伤所引起的各种咳嗽和喘息。
应用本章药物,除应根据病证不同,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及止咳、平喘药外,因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
痰、咳、喘是病之标,非病之本,故临床须审症求因,辨证论治。
张介宾倡导“见痰休治痰”,即应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
如外感而致者,当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清热泻火药;里寒者,配温里散寒药;虚劳者,配补虚药。
此外,如癫痫、惊厥,眩晕、昏迷者,则当配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痰核,瘰疬,瘿瘤者,配软坚散结之品,阴疽流注者,配温阳通滞散结之品。
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否则有促使出血之虞。
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一般以清宣疏解为主,不宜单用止咳,尤不宜用温燥或有收敛之性的化痰止咳药,以免助热敛邪而影响麻疹的透发。
第一节化痰药化痰药主治痰证,痰从性质上,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之分,化痰药的药性相应有温燥与凉润之别,可分为温化寒痰药与清化热痰药二类。
温化寒痰药,药性多温燥,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湿痰证,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并伴有畏寒胸痞,肢体倦怠,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
临床应用时常与温散寒邪,燥湿健脾的药物配伍,以期达到温化寒痰、湿痰的目的。
代表药物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等。
清化热痰药,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
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
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
其中痰稠难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如痰热痰火所致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瘰疬等,均可用清化热痰药。
其中痰浊坚结之证,当用咸味软坚之品。
临床应用时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配伍,以期达到清化热痰,清润燥痰的目的。
代表药物贝母、瓜蒌、竹茹等。
化痰药应用时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药物外,应据成痰之因,审因论治。
“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正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
又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药同用,以加强化痰之功。
温燥之性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药性寒凉的清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不宜用于寒痰与湿痰证。
半夏《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
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为生半夏。
半夏有毒,须经炮制后使用。
一般取生半夏,用水浸泡,漂至口尝仅微有麻辣味,再与生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干,闷润后切片,称姜半夏。
取生半夏浸漂法同姜半夏,再置甘草石灰汤中拌匀,浸泡至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称法半夏。
取生半夏用水浸漂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晾干后加白矾共煮透,取出切片,再晾干入药,称清半夏。
取经制后的半夏或法半夏,用竹沥拌透阴干入药,称竹沥半夏。
取浸泡后的生半夏晒干,研成粉末,用姜汁、面粉调匀,经发酵制成的,称半夏曲。
【性味归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功效与应用】1.燥湿化痰,用于湿痰证。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不化湿,痰涎壅滞以致出现痰多,咳嗽,气逆等症。
本品入脾、肺二经。
辛温而燥,善燥湿浊而化痰,为治湿痰要药。
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治痰湿阻肺之咳嗽气逆,痰多质稀者,常配陈皮、茯苓等同用,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功,如二陈汤。
若兼表寒,痰多清稀,可与麻黄、桂枝、细辛、干姜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品同用,如小青龙汤。
治湿痰眩晕,则配天麻、白术以化痰息风,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若治寒气痰浊结聚的胸痹证,以本品配瓜蒌、薤白等同用,加强化痰散结的作用,如瓜蒌薤白半夏汤。
2.降逆止呕,用于胃气上逆呕吐。
胃气以降为顺。
由于痰浊内阻,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半夏既能燥湿以化痰,又能降逆以和胃,为止呕要药。
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用之。
因其性温燥,故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
常配生姜同用,以加强温中止呕之功,如小半夏汤。
若胃热呕吐,则可配黄连、竹茹等清胃止呕之品同用。
胃阴虚呕吐,则配石斛、麦冬等养胃阴之品同用。
若胃气虚呕吐,则配人参、白蜜同用,补气益胃以治其虚,如大半夏汤。
3.消痞散结,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
本品还具有辛开散结,化痰消痞之功。
治心下痞满,配干姜、黄连、黄芩,以苦辛通降,开痞散结,如半夏泻心汤。
治痰热结胸,常与瓜蒌、黄连等清热化痰药同用,如小陷胸汤。
治气滞痰凝,咽中如有物阻的梅核气证,无热象者,常与厚朴、苏叶、茯苓等同用,以行气解郁,化痰散结,如半夏厚朴汤。
对于瘿瘤痰核,可与昆布、海藻、浙贝母等软坚散结药同用。
4.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
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毒蛇咬伤,以生品研末或鲜品捣敷。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内服一般宜制过用。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温燥之性较强,长于燥湿和胃;清半夏,温燥之性减,长于化湿痰;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
至于竹沥半夏,药性由温变凉,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配伍。
本品药性温燥,阴亏燥咳、出血证当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β-谷甾醇及葡萄糖苷,多种氨基酸和挥发油、皂苷、辛辣性醇类、胆碱、左旋麻黄碱等生物碱等。
对咳嗽中枢有抑制作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使支气管分泌减少而有镇咳祛痰作用。
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
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
半夏对小鼠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煎剂可降低眼内压。
天南星《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 Bl.或东北天南星A.amurense Maxim.的块茎。
晒干,即生南星;用姜汁、明矾制过用,为制南星。
以牛胆汁拌制,成胆南星。
【性味归经】苦、辛,温。
有毒。
归肺、肝、脾经。
【功效与应用】1.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治顽痰阻肺,咳喘胸闷,痰多色白清稀,常配半夏、枳实等,如导痰汤,若属痰热咳嗽,咯痰黄稠,则须配黄芩、瓜蒌等清热化痰药用之。
2.祛风解痉,用于风痰证,如眩晕,中风,癫痫,口眼歪斜及破伤风等。
本品专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
治风痰眩晕,配半夏、天麻等。
治风痰留滞经络,半身不遂,手足顽麻,口眼歪斜等,则配半夏、川乌、白附子等。
治破伤风角弓反张,痰涎壅盛,则配白附子、天麻、防风等,如玉真散。
治疗癫痫,痰浊踞扰包络,上蒙清窍,用本品配半夏、石菖蒲等豁痰开郁。
3.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痈肿痰核,毒蛇咬伤等。
本品外用有消肿散结止痛之功。
治痈疽肿痛、痰核,可研末醋调敷,治毒蛇咬伤,可配雄黄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多制用。
外用适量。
胆南星以牛胆汁制过,性凉。
能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主要用于热痰、风痰之中风、惊痫、眩晕、喘咳等证。
【使用注意】本品辛烈温燥,故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三萜皂苷、安息香酸、氨基酸、D-甘露醇等。
煎剂具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水提取液对小鼠实验性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近年来以生南星内服或局部应用治癌肿有一定效果,以子宫颈癌为多用。
此外,提取物二酮哌嗪类生物碱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白芥子《名医别录》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种子。
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1.温肺化痰,用于寒痰喘咳,悬饮等。
本品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饮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治寒痰壅肺,咳喘胸闷痰多,配苏子、莱菔子,即三子养亲汤。
若悬饮咳喘胸满胁痛者,配甘遂、大戟等以逐饮,如控涎丹。
2.利气散结,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
本品能祛经络之痰,又能消肿散结,通络止痛。
治阴疽流注,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以温阳通滞,消痰散结,如阳和汤。
治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麻木或关节肿痛,配马钱子、没药等。
【用法用量】煎服,3~6g。
不宜久煎。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
本品外敷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易发泡。
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忌内服,及皮肤过敏者不宜外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芥子苷、芥子碱、芥子酶等。
芥子苷水解后的产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致充血、发泡。
白芥子内服可催吐、祛痰,其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旋覆花《神农本草经》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britannica L.的头状花序。
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苦、辛、咸,微温。
归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1.降气化痰,用于咳喘痰多及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本品苦降辛开,化痰下气而平喘咳,化痰消痞利水而除痞满。
用于痰涎壅肺,咳喘痰多,不论寒证或热证,通过配伍皆可应用。
治寒痰咳喘,配苏子、半夏;若属痰热者,则配桑白皮、瓜蒌以清热化痰。
若顽痰胶结,胸中满闷者,则配海浮石、海蛤壳等以化痰软坚。
2.降逆止呕,用于噫气,呕吐。
本品不仅降肺气,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