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定稿

合集下载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介绍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制药、化妆品、食品加工等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阴离子吸附和分离性能,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和无机污染物。

然而,传统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吸附容量低、反应速度慢、再生困难等问题,这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因此,设计和合成具有高效吸附和再生能力的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成为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

合成方法目前,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熔融法:这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通常是在高温条件下将阴离子交换基固定于聚合物基体内,形成一个高度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

该方法的优点是合成过程简单,且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度交联程度和高吸附容量的树脂材料。

缺点是合成周期较长,且在反应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有毒的反应剂品。

2.溶液共聚法:也称为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适用于制备大孔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单体和功能单元等物质溶解在溶剂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共聚反应,形成一个高度交联的多孔体系。

该方法相对于熔融法而言,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和更高的孔隙率,具有更高的吸附能力和再生性能。

3.表面改性法:通过将已有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自由基改性,或将其表面进行化学修饰,以改变其表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而增强其吸附和再生能力。

性能研究对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进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吸附能力: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能力是评价其应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多种因素,如树脂材料的线性度、交联度、孔径大小、功能基团类型和密度等,都会影响其吸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通过大量实验来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从而取得最好的吸附效果。

2.再生性能: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性能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较好的再生性能,可以降低处理生产成本,提高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效率和创设精益生产环境。

因此,当前研究领域强调致力于开发具有高再生性能的新型树脂材料。

离子交换树脂实验报告

离子交换树脂实验报告

离子交换树脂实验报告离子交换树脂实验报告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离子交换树脂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优势。

实验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基质的制备和功能团的引入。

基质的制备通常采用聚合物材料,如聚苯乙烯或聚丙烯。

而功能团的引入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具有特定离子交换性质的基团引入到基质中。

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性能测试为了测试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性能,我们选择了常见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将阳离子交换树脂置于一定体积的钠盐溶液中,观察树脂对钠离子的吸附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有效吸附钠离子,使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显著降低。

接下来,我们将阴离子交换树脂置于一定体积的氯化钠溶液中,观察树脂对氯离子的吸附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阴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有效吸附氯离子,使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显著降低。

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具有很好的效果。

这也是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和离子分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实验三: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案例离子交换树脂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案例。

其中,水处理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改善水质。

此外,离子交换树脂还可以用于制药工业中的药物纯化、食品加工中的成分分离等领域。

实验四: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与回收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吸附饱和而失去吸附能力。

因此,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和回收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再生方法包括酸再生和碱再生。

通过将吸附在树脂上的离子用酸或碱溶液进行洗脱,可以使离子交换树脂恢复到初始的吸附能力。

这种再生方法不仅可以延长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李璐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

李璐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化学与材料科学系高分子与材料工程专业08150123 李璐指导老师:张少华摘要:本文对不使用氯甲醚合成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提出一种改进的合理制备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的氮甲基化方法,在该方法中,得到的副产物能够容易地转化成一种适当的原料。

提供了一种新型阴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工艺和用途。

和一种具有吸附和交换双重功能的季铵型阴离子交换剂及其制备方法。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丙烯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方法;生产工艺。

[前言]离子交换树脂是在交联聚合物结构中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功能高分子材料[1]。

按交联聚合物的不同品种,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苯乙烯系、丙烯酸系、酚醛系、环氧系、乙烯吡啶系、脲醛系、氯乙烯系等;按树脂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种;另外,根据离子交换树所含官能团的性质又可分为强酸、弱酸、强碱、弱碱、螯合、酸碱两性和氧化还原型等7类;按用途还可分为水处理用树脂、药用树脂、催化用树脂、脱色用树脂、分析用树脂以及核子级树脂等[2]。

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工业水处理、离子配合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3]。

近年来,它在生物化学及制药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4~5],已经在生物工程产品的分离和纯化,蛋白质药物分离,多肽及寡糖、寡核苷酸的固相合成[6~9]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丙烯酸系树脂能交换吸附大多数离子型色素,脱色容量大,而且吸附物较易洗脱,便于再生,在糖厂中可用作主要的脱色树脂。

苯乙烯系树脂擅长吸附芳香族物质,善于吸附糖汁中的多酚类色素(包括带负电的或不带电的);但在再生时较难洗脱。

因此,糖液先用丙烯酸树脂进行粗脱色,再用苯乙烯树脂进行精脱色,可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

[主题]1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10]1.1使用长链氯甲基醚类的氯甲基化法[10]阴离子交换树脂通常是在氯甲基树脂基础上合成的,该方法和常规氯甲基化法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氯甲基化试剂为长链氯甲基醚。

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是为了满足复杂的现代工业应用所必需的,苯乙烯系强碱交换树脂能够在温和条件下提供分离和纯化任务,它主要用于羧酸洗涤剂——弱碱洗涤剂、塑料行业、药用行业、农产品加工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工艺。

首先硅胶系强阴离子交换树脂必须通过复杂的合成过程才能制备出来,其原料
主要是碱性苯乙烯、硅油和硫酸钠,在树脂的制备过程中,首先要将原料通过混合、搅拌的方式,并增加一定量的温度促使溶液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滤过柱截留溶液,进行整体的净化,将g溶液晾干,而后经过发泡、炉烧、溶剂回收等步骤,最终就可以制备出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了。

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有其独特优势,首先,它具有耐强酸、耐强碱
和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而且它的操作应用非常简单,使用的成本也比较低,其次,它的活性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它具有被广泛使用的特点,总之,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既具有现代工艺价值,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

制备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经过一定的合成过程,已成功应用于太
多行业,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增加利润,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非常复杂,但成功的制备可以实现优化工艺,期待能够通过创新技术持续提高其工艺效果。

离子交换树脂实验报告

离子交换树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及特点。

2. 掌握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原理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离子交换树脂在水中去除特定离子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内部含有可交换的离子基团。

当离子交换树脂与含有目标离子的溶液接触时,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目标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从而达到去除目标离子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 硫酸铜溶液(CuSO4)- 氯化钠溶液(NaCl)- 蒸馏水- 氢氧化钠溶液(NaOH)- 盐酸溶液(HCl)2. 实验仪器:- 离子交换柱-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装置- 恒温水浴锅- pH计- 电子天平- 移液管- 烧杯- 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树脂预处理:将离子交换树脂用蒸馏水浸泡过夜,然后用盐酸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再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

2. 树脂装柱:将预处理好的离子交换树脂装入离子交换柱中,并用蒸馏水冲洗至流出液pH值为中性。

3. 离子交换实验:a. 阳离子交换实验:将硫酸铜溶液加入离子交换柱中,待溶液流出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树脂,使树脂中的铜离子与钠离子发生交换。

b. 阴离子交换实验:将氯化钠溶液加入离子交换柱中,待溶液流出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树脂,使树脂中的氯离子与钠离子发生交换。

4. 检测与分析:使用pH计检测流出液的pH值,并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流出液中铜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分析离子交换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阳离子交换实验:- 树脂对铜离子的交换效果良好,流出液的pH值从2.0降至7.0,说明树脂已成功去除铜离子。

- 离子色谱法检测结果显示,流出液中铜离子含量低于检测限,说明树脂已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

2. 阴离子交换实验:- 树脂对氯离子的交换效果良好,流出液的pH值从7.0降至5.0,说明树脂已成功去除氯离子。

- 离子色谱法检测结果显示,流出液中氯离子含量低于检测限,说明树脂已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定稿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定稿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定稿首先,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需要选择合适的聚合物作为基材料。

常见的聚合物有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等。

选择聚合物的关键是要考虑其耐酸碱性能、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制备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第二个步骤是交联反应。

通过与交联剂反应,将聚合物链之间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交联剂的选择取决于聚合物的种类和交联程度的要求。

交联反应需要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一般需要添加引发剂和调节剂。

引发剂可以提供自由基,引发聚合物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调节剂用于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

在聚合物交联后,生成的阴离子交换树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后处理步骤。

首先,树脂需要被反复洗涤以去除交联剂、引发剂和未反应的单体。

然后,树脂需要被干燥,以获得稳定的形状。

在树脂制备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功能基团。

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根据所引入的功能基团的不同,分为强碱型和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更高的交换能力,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

而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的处理效果更温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有益的矿物质。

除了功能基团外,阴离子交换树脂还可以通过调节树脂孔径和孔容量来改变其交换性能。

孔径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聚合物交联程度和具体聚合反应条件来实现。

孔容量的调节则需要通过改变聚合物的交联密度和功能基团的引入浓度来实现。

总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控制各个步骤和条件。

合理选择聚合物基材料、交联剂和功能基团,以及控制交联反应、后处理等步骤,可以获得具有理想性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这种树脂在水处理、化学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定稿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定稿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定稿一、引言二、原料准备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所需的原料包括有机单体、交联剂和溶剂等。

有机单体是树脂的基础材料,一般选择具有较强亲水性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等。

交联剂用于使树脂具有一定的交联度,增加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常用的交联剂有二甲基丙烯酸二酯等。

溶剂是用来调节树脂的粘度和流动性,常用的溶剂有水、甲醇等。

三、制备方法1.原料混合首先,将适量的有机单体、交联剂和溶剂等原料放入适当的容器中。

根据所需的树脂性质和用途,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原料。

然后,使用搅拌器将原料充分混合,以确保原料均匀分布。

2.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将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反应容器中,并加入相关的催化剂。

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原料中的有机单体和交联剂将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交联的聚合物。

3.过滤和干燥当聚合反应完成后,使用过滤器将树脂溶液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未反应的物质。

然后,将过滤后的溶液放入干燥器中,将其中的溶剂去除,得到干燥的树脂颗粒。

4.树脂功能化经过干燥的树脂颗粒可以进行功能化处理,以使其具有特定的交换性能。

功能化方法包括取代反应和交联反应等。

取代反应是将树脂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增加其吸附能力。

交联反应是引入亲水基团,提高树脂的亲水性。

5.吸附性能测试制备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需要进行吸附性能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模拟吸附实验和实际水处理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树脂对阴离子的吸附能力、选择性等性能指标。

四、结论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的原料选择和反应控制。

通过对制备过程的监控和优化,可以得到具有高吸附能力和选择性的树脂材料。

这些树脂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其他领域,为人们提供清洁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业技术与化学制成

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业技术与化学制成

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业技术与化学制成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业技术与化学制成一.产品的名称:供应D301大孔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详细的信息:二、国外对应的牌号.美国:AmberliteIRA93;德国:LewatitMP60日本:DiaionWA30三、执行标准:DL51993SH2605.091997HG/T216591Q/JH1052023四、理化性能.指标名称D301全交换容量mmol/g≥4.8强地基团容量mmol/g≥1.0体积交换的容量mmol/ml≥1.4含水量4858湿视密度g/ml0.650.72湿真密度g/ml1.031.06粒度(0.3151.25mm)≥95有效粒径mm0.400.70≥0.50.350.50均一系数≤1.60..1.601.40磨后圆球率≥ (95)转型膨胀率≤35.3535树脂外观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球状颗粒出厂型式游离胺出厂型式:游离胺型。

外观: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球状颗粒。

......五、运行参考指标...1.PH范围:19...2.高使用温度:OH型40℃Cl型100℃....3.工业用树脂层高度:1.03.0m....4.再生液浓度:NaOH24..5.再生液用量:(按100计).NaOH(工业)4070Kg/m3.6.再生液的流速:46m/h.7.再生接触的时间:3050min.8.正洗的流速:1525m/h.9.正洗的时间:约30min.10.运行流速:1525m/h11.工作交交换容量:≥1000mol/m3六、用途:主要用于纯水、高纯水制备,作为前置阴床、双层床等与强碱阴树脂配合使用,能显著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本产品也用于电镀及含铬废水的处理和回收等。

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业技术与化学制成离子交换技术有相当长的历史,某些天然物质如泡沸石和用煤经过磺化制得的磺化煤都可用作离子交换剂。

但是,随着现代有机合成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制成了许多种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树脂,并开发了多种新的应用方法,离子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在许多行业特别是高新科技产业和科研领域中广泛应用。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定稿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定稿
该反应中二乙烯苯单体中有两个可以聚合的双键,故二乙烯苯作为交联剂生成具有三维交联网络结构的体型聚合物。该聚合反应采用悬浮聚合来实现。研究发现自由基型交联聚合物反应是分阶段进行的即在聚合反应初期按照线型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当单体转化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存在着凝胶化过程——通常称为相分离。该白球由苯乙烯与二乙烯苯水相悬浮聚合而成,它的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1.3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一般的酸、碱溶液及其他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和烃类,结构上属于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多孔性海绵状固体高分子物质。每个树脂颗粒都由交联的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的往来骨架构成,在骨架上连接许多可以活动的功能基。这种功能基能解离出离子,可以与周围的外来离子相互交换。功能基固定在网络骨架上不能自由移动,但功能基所带的可以解离的离子却能自由移动,随着使用或者再生时,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与周围的同类型的其他离子互相交换,所以叫可交换离子。人们就是通过控制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创造适宜的条件,如改变浓度差、利用亲和力的差别等,使它与想接近的同类型离子进行反复交换,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如分离、浓缩、提纯、净化等。
2.论文规范,结构合理、语言精练,观点正确,理论分析有一定深度,有独到见解。
3.论文字数不少于6000字。
主要参考
资料
[1].离子交换树脂中心联络站,高分子通讯,1958,2(3), 197.
[2].钱庭宝,离子交换树脂应用技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杜英军,黄明德,徐荣南,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8,1150.
1.4.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不统一,一般根据离子交换树脂上所带有的交换功能基的特性进行划分。带有酸性功能基,能与阳离子进行交换的物质叫阳离子交换树脂;带有碱性功能基的物质叫阴离子交换树脂,然后再按功能基上酸或碱的强弱程度,粗略的划分为强与弱。对于阳离子交换树脂,通常分为强酸——磺酸、中酸——磷酸、弱酸——羧酸;对于阴离子交换剂,则仍可按照有机化学的习惯,按照胺基的性质划分为第一胺,第二胺,第三胺及第四胺盐,有的也叫伯、仲、叔、季铵,而把第一至第三胺笼统地称为弱碱;第四铵称为强碱。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交换量的测定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交换量的测定

实验2-5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交换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通过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共聚物进行氯甲基化反应,进而进行胺化反应,学习制备功能高分子的另一个方法。

2. 学习基准型树脂的制备、含水量的测定及交换容量等参数的测定方法。

3. 学习离子交换树脂的一个实际应用方法——混合床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用苯乙烯与二乙烯苯的共聚小球,利用苯环的性质,以ZnCl 2为催化剂进行Fredel-Crafts 反应,得到主要在苯环对位上氯甲基化的共聚物。

然后利用氯甲基上的活泼氯与胺进行胺基化反应,就可以得到碱度不同的各种阴离子交换树脂。

如果胺化后得到的是伯、仲、叔胺树脂,称为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如果胺化后,得到的是季胺树脂,则称为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有两种类型,用三甲胺进行胺化得到的是Ⅰ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它在应用上由于碱性过强,对OH -离子的亲合力小,用NaOH 再生时,再生效率低。

用二甲基乙醇胺进行胺化,得到的是Ⅱ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Ⅱ型强碱树脂比Ⅰ型强碱树脂碱性降低,但再生效率提高。

本实验用三甲胺进行胺化,得到Ⅰ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并进行基准型树脂的制备,交换容量等参数的测定和应用实验。

1.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参看实验2-4。

2. 氯甲基化反应3. 季胺化反应三、实验仪器和试剂三口瓶, 电动搅拌器,烧杯,标准筛,回流冷凝管,交换柱,玻璃砂芯漏斗,滴定管,移液管,称量瓶苯乙烯,二乙烯苯,溶剂汽油,过氧化苯甲酰(BPO),明胶,氯甲基甲醚,ZnCl 2,三甲胺盐酸盐,NaOH(20%), 1 M 无水硫酸钠溶液四、实验步骤 1. 树脂的制备(1)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t-DVB )共聚小球的制备在500mL 三口瓶中加入170 mL 蒸馏水,0.9g 明胶,数滴0.1%次甲基蓝水溶液,调整搅拌片的位置,使搅拌片上沿与液面平。

开动搅拌器并缓慢加热,升温至40 ℃,在小烧杯中依次加入30g 的St ,5 g 的DVB ,35g200#溶剂汽油,0.35gBPO ,待明胶溶液均匀后,停止搅拌,将单体的混合溶液倒入反应瓶中,开动搅拌器调整油珠大小(方法参看实验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论文规范,结构合理、语言精练,观点正确,理论分析有一定深度,有独到见解。
3.论文字数不少于6000字。
主要参考
资料
[1].离子交换树脂中心联络站,高分子通讯,1958,2(3), 197.
[2].钱庭宝,离子交换树脂应用技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杜英军,黄明德,徐荣南,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8,1150.
毕业设计(论文)
类型: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
题目: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工艺
学生姓名:
李慧慧
指导教师:
马志军李梅
专业:
精细化工
时间:
2012年4月
南通职业大学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李慧慧
所学专业பைடு நூலகம்
精细化工
班级
精化091D
课题名称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工艺
工作内容
(应完成的设计内容、论文内容)
在同一种离子交换树脂中,有时也带有数种不同酸碱性的功能基,所以又有单一功能基和多种功能基两种。
此外,对于氧化还原、光活性、生物活性,阴阳两性等功能基以及磁性的树脂,一般按照其特性分类。
从物质的基本组成来分,可以按照一般化学的习惯将主链上含有碳、氢,而功能基上带有氧、氮、磷、硫等元素的树脂列为有机离子交换树脂,可算是聚合物的一个分支;而把含有钛、钨、钼等元素为主的无机离子交换数字当作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一个分支从基本原料的来源来分,则可以分为人工合成已经天然物质两大类,而对于人工合成又随着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加聚和缩聚两大类。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白球;氯化;胺化;圆球率;全交换容量
Abstract
Read the paper in the literature of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strongly acidic styrene anion exchange resin process wa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Briefly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on exchange resins, anion exchange resin in the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composition, classification, role theory and testing.
12年4月23日~24日答辩
课题组
其他成员
指导教师
(签名)
教研室主任
(签名)
部门批准
(盖章)
签发日期
2011年10月15日
摘要
本论文在文献的阅译、实习的基础上对强酸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了解和掌握。简单阐述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史,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应用、组成、分类、作用原理和检验。
我国在1950年以后开始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1958年,离子交换树脂在国内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目前已经有近六十个较大的生产厂家,产品的类型、质量和数量也日益增多,并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已经科学研究等部门,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2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1)水处理
1.3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一般的酸、碱溶液及其他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和烃类,结构上属于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多孔性海绵状固体高分子物质。每个树脂颗粒都由交联的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的往来骨架构成,在骨架上连接许多可以活动的功能基。这种功能基能解离出离子,可以与周围的外来离子相互交换。功能基固定在网络骨架上不能自由移动,但功能基所带的可以解离的离子却能自由移动,随着使用或者再生时,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与周围的同类型的其他离子互相交换,所以叫可交换离子。人们就是通过控制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创造适宜的条件,如改变浓度差、利用亲和力的差别等,使它与想接近的同类型离子进行反复交换,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如分离、浓缩、提纯、净化等。
[4].王目林,任俊海,分析实验室,1990,9(2),34.
工作进度
要求
11年10月20日~11月20日 查阅并研读资料
11年11月20日~12月31日 整理资料,构建论文框架
12年1月1日~4月12日 撰写论文,修改论文
12年4月13日 论文定稿,交论文(打印稿和电子稿)
12年4月13日~22日 准备答辩
工业用水里存在两价的钙、镁离子和三价的铁离子,易使管道及锅炉结垢。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可以较完全的除去水中存在的离子,提高纯水的品质。目前离子交换树脂的最大消耗量是用在发电厂的纯水处理上,其次是原子能、半导体、电子工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微小晶片的收缩率。
(2)食品及制药工业
对制备和改进产品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高果糖浆的制备和链霉素的开发成功。
换而言之,离子交换树脂的单元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不溶性的三维空间网状骨架、连接在骨架上的功能基团和功能基团所带的相反电荷的可交换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也可以看作多功能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对于具有能离解出阳离子作为可交换离子与外来的阳离子进行交换的物质叫做阳离子交换剂,相当于高分子的多元酸;相反地,对于带有能离解出阴离子作为可交换离子的物质,叫做阴离子交换剂,相当于多元醇。它们通常被列入高分子领域。又由于这种功能及基除了离子交换的功能外,还能起吸附等多种作用,所以也属于功能高分子。
1.企业调研、文献检索、资料研读;
2.对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目前的行业现状做适当的阐述及分析;
3.对阴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各工段原理、操作、故障分析等进行详细的阐述;
4.撰写论文,对阴离子交换树脂产业的行业前景进行适当的分析。
工作要求
(设计应达到的性能、指标,论文质量要求)
1.要求论文中实验方法真实可信,实验技术简便可行、易于工业化;
泡沸石等无机离子交换剂在应用上的缺点导致磺化煤阳离子交换剂的出现。1933年英国人Adams和Holms首先用人工的方法制造酚醛类型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首先进行工业规模的生产。战后英、美、苏、日等国的发展很快。
1945年美国人D.Alelio发表了关于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聚丙烯酸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后来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氧化还原树脂以及螯合树脂等也相继出现,在应用技术及其范围上也日益扩大。到了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各种大孔型的树脂又相继发展起来,在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离子交换树脂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获得了化学与物理性能较缩聚型离子交换树脂稳定而且经济的苯乙烯系和丙烯酸系加聚型离子交换树脂合成的专利。它开创了当今离子交换树脂制造方法的基础。
注意事项:
1、在合成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那样容易导致白球结块,造成产品不合格。
该反应中二乙烯苯单体中有两个可以聚合的双键,故二乙烯苯作为交联剂生成具有三维交联网络结构的体型聚合物。该聚合反应采用悬浮聚合来实现。研究发现自由基型交联聚合物反应是分阶段进行的即在聚合反应初期按照线型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当单体转化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存在着凝胶化过程——通常称为相分离。该白球由苯乙烯与二乙烯苯水相悬浮聚合而成,它的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1.5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原理
利用固定在立体网络骨架上功能基所带的可交换离子,改变离子 浓度等操作环境条件,使其与想接近的外围离子进行可逆的反复交换,以达到离子的分离、置换、物质的浓缩、杂质的祛除以及化学反应的催化等目的。这是其他方法不易作到的。现在,迅速发展的离子交换技术已经和过滤、蒸馏、结晶等同样成为化学工业的基本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部门。
1850年前后,英国人Thompson和way系统地报告土壤中的钙.煤离子与水中的钾.铵离子的交换现象,引起了人们很大的注意。后来,Eichorn等人继续研究指出:土壤中可逆的离子交换以及等当量的关系是基于钠沸石作用。1903年,Harns和Rumpler报道了硅酸铝盐离子交换剂的合成,接着Gans首先把天然的和合成的硅酸盐应用于工业软水和糖的净化。
因为离子交换树脂的骨架固定不变,可逆的交换只是在功能基上进行离子交换,所以可长期反复使用达数千次,不过树脂也随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有降解损耗。离子交换树脂区别于其它的药剂的特点,是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也就是说使用寿命很长。这样就可以简化生产流程,缩短生产时间、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
在水溶液中,连接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固定不变的骨架上的功能基能离解出可交换离子例如氢离子。后者在较大范围内可以自由移动并能扩散到溶液当中。同时,溶液里的同类型的离子例如钠离子也能扩散到整个树脂多孔结构内部,这两种离子之间的浓度差推动它们互相交换,其浓度差越大,交换速度就越快;又由于离子交换树脂上所带的一定的功能基对于各种离子的亲和力大小各不相同,所以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功能基离解出来的可交换离子就可以与溶液里的同类型的离子发生交换。例如,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氯化钠的稀溶液接触时,由于该树脂上的氢离子浓度较大,而且磺酸基对于钠的亲和力比对氢离子大,所以树脂上的氢离子就与溶液里的钠离子发生交换,使树脂上的功能基原来所带的氢离子进入溶液生成盐酸,而溶液中的钠离子就跑到树脂上去。交换后,由原来的氢型变为钠型的树脂,就是已经使用过了,失去交换能力的树脂。再将用过的树脂放入浓度较大(5%)的盐酸之类的强酸(再生剂)中,此时,溶液里的氢离子浓度较大,同样由于浓度差的影响,容易把树脂上的钠离子交换下来,使树脂重新带上可以进行交换的氢离子,恢复交换能力,又可重新使用。
(3)合成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
在有机合成中常用酸和碱作催化剂进行碱化、水解、酯交换、醇酚缩合、水合反应,能保护反应器不被腐蚀,不污染环境,反应容易控制。
(4)环境保护
主要是进行水溶液或非水溶液中含有的有毒离子或非离子物质进行回收使用。
(5)湿法冶金及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