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通用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篇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快速增长,青壮年都外出挣钱,留下老人和孩子们在家乡生活。

这些父母在外务工,自己留在家中和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们被社会称为“留守儿童”。

据统计,我乡留守儿童约800名,虽然说这些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他们在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慢慢的突出。

父母长期远离孩子,使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辈的溺爱,在培养他们的品格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就从我乡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问题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

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

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1)生活质量不能保障。

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2)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

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中的事情就只有留守孩子做了,有时候爷爷奶奶在前,小孩子在后丢种子,小小年龄就学着干农活。

2020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2020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2020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

”这则,点出了留守儿童遭受伤害的直接原因,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不尽人意之处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本课题的“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指农民工子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或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无法照顾的儿童,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以及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本课题以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为调查对象,深入浅出地分析、研究、思考,探讨并加深了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认识。

一、调查说明(一)调查目的目前,社会上最广泛关注的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了解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及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二)调查内容1.开展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学活动。

2.为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做心理辅导。

3.调查活动。

①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②调查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

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③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④留守儿童的心事调查。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我们设计了一份《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调查问卷,请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不记名选择与作答。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1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留下了很多的留守儿童,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在暑假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

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

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学生成绩不佳。

但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

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不全。

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

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

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1 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我在假期期间到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家里及县教育局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

据抽样调查,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0。

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现特将假期中的调查报告整理如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普遍较差。

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

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

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十分担心,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贫困山区、半山区,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课只有30分40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

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

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范文4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范文4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范文4篇Model 2020 report on left behind children编订:JinTai College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范文4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范文2、篇章2: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文档3、篇章3:关于留守儿童文档4、篇章4:暑假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文档篇章1: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范文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留下了很多的留守儿童,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在暑假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

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

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学生成绩不佳。

但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

2020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0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0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2020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1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习教育情况令人堪忧。

留守儿童的监护一般是单亲监护或者隔代监护,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隔代监护,爷爷奶奶基本上都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学校教师虽然和留守儿童结对“成长导师”,但也只限于在校期间,无法兼顾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内向,遇到困难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向老师寻求帮助,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2、性格行为存在缺陷。

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任性、压抑、敏感、不安、胆怯等缺陷性格以及因祖辈的溺爱造成的部分留守儿童我行我素、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严重影响留守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

3.安全状况不容忽视。

一是饮食卫生安全。

由于学校较远,父母不在身边无人接送,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午餐在学校解决。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营养观念,中午不好好吃饭,喜欢到校外小摊上买些辣条、炸火腿肠等垃圾食品,影响身体健康成长;二是生活卫生习惯存在隐患。

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管,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

二、对策与建议1、强化家庭教育和家长职责。

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0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2篇

2020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2篇

2020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2篇2020 model report on left behind children编订:JinTai College2020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2、篇章2:2020年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篇章1:2020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面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叫严鹏,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万庾镇人,14岁,在镇中学念初一。

自从父母1999年去广东东莞打工,他就一直和77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名“留守儿童”。

严鹏并不想读大学,因为“成绩不好”――学功夫、当警察、挣大钱,这才是他的梦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严鹏这样的“留守儿童”当中,有着类似理想,认为“读书没用”的还有很多。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具体而言,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根据国家统计局估计,目前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有1000万人。

根据湖南省XX年底的统计,该省农村人口为4320.02万,占总人口的64.5%。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一些农民就开始外出务工经商。

据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XX年,全省农民工为525万人,其中,到省外务工的占82%。

XX年,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增加到736万人,XX年更是达到829.1万人,三年内增长了63.3%。

在成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的同时,湖南省也相应地形成了规模达到数百万的“留守儿童”群体。

2020年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3篇

2020年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3篇

2020年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3篇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3篇,希望能帮助到您!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打工潮”愈演愈烈,一批批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里剩下的是他们的父母,还有那些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

一双双因为劳作而黑乌乌的小手,那望向陌生事物时闪烁着好奇之光的眼睛,因为羞涩腼腆而轻咬的嘴……这是我们所见到的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教育层面上的缺失,这使得留守儿童相较于一般孩子而言更显得羞怯胆小、成绩不佳、细腻脆弱。

为了更深入的去了解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在岳阳市平江县长寿镇下属村落走访了三天,采访了长寿镇主管教育的副局长朱劲松、平江三中的两位班主任老师黄礼才和李模芝,还有若干位留守儿童的监督人和一些留守的孩子。

“他们只是需要关怀”在采访黄、李两位老师的时候,记者了解到,留守儿童在初中生的比例占到了50%,而高中生的比例只有近30%。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有将近20%的留守儿童在初中毕业后选择了放弃继续接受教育,这些孩子有些跟着父母到了大城市打工,有些选择了上职业高中,谋求一门专业技能以更快的挣钱,贴补家用。

17岁,高二,小赖:“我们班高一的时候有五十多个人,现在只剩下四十个左右了。

”据了解,这些辍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不想读书就跟爸爸妈妈说,但是隔得那么远的劝解总是有限的。

最后也只能随他们了。

甚至有些家长本身就心存不重视教育的念头,认为不读书照样可以挣大钱。

所以就这样了。

”平江三中初中部班主任黄礼才老师,从教多年,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关注的也比较多。

据黄老师介绍,班上的留守儿童大体分为两种:一类学生学习名列前茅,有志向、懂事;另一类则思想叛逆,学习成绩不好,在同学中却很有威信。

对于那些学习名列前茅的学生,黄老师表示“很让人省心,不用多操心他们自己就能把学习生活安排的很好”,所以更多的心思就放在了“问题学生”的身上。

“这些孩子因为父母早早外出打工,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料理,因此在心理上都比同龄孩子成熟些。

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有必要弄明白问题情况,最后将结果反映在调查报告中。

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

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

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

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

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_调查报告_

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_调查报告_

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一、调研背景上海师范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地广西田阳县的四所小学,选取了40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有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调研。

本次调研立足于支教团所服务的广西四所小学的留守儿童,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了解服务学校内留守儿童们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需求,为今后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工作奠定基础。

在调研问卷环节中,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我们特意选取四至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填写,并在填写过程中对调研目的、个别问题进行说明。

调研数据真实可靠,统计认真负责,是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此次调研的真实体现。

此外,我们还通过留守儿童家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情况,以确保调研的真实可靠。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现将调研分析与报告公布如下,期待各位领导、专家与老师进行批评与指导。

二、调研结果分析从家庭情况来看,有95%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基本都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其中有56%的家庭月收入不满千元;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多为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占调研总数的73%。

由此可见,家中人口多、收入来源少是西部山区家庭父母纷纷选择外出打工的初衷。

然而,当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均外出打工时,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又如何得到保障?调研显示,有68%的留守儿童日常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戚抚养,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抚养人中文化程度达到初中及以上水平的仅占26%,其余均为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

据此可推断,留守儿童们在非父母亲抚养的生活中不但缺失普通孩子们所拥有的父爱、母爱,即使撇开抚养人的责任心不论,其抚养人的文化水平也很难对孩子们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通过“家庭情况”的调研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们经济生活困难、家庭生活缺少父母在旁关怀、日常学习得不到抚养人的有效帮助是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初步了解留守儿童们的家庭状况后,问卷以孩子们日常与外出打工父母的了解与交流的角度切入,以对待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日常生活的独立性与处事选择等方面,来探求孩子们的心理状况。

2020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的报告

2020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的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的报告结合这次“ ___,牢记使命”主题,我就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调研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6 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为小学生和初中生。

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业、人格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不仅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制约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现代化进程,尤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公正、和谐社会的实现,亟需社会共同的关注才能全面控制逐步解决。

我县是人口大县,也是一个刚“摘帽”的贫困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十分突出。

一、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及安全问题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1.家庭教育功能和监护功能的严重弱化甚至缺失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家庭环境,需要在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从而使儿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但在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里,家庭的教育和监管却随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的外出而被严重弱化了,甚至是缺失的。

首先,在外打工的父母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护。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之后,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照料。

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情感与生活上的爱护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帮助和引导,这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

其次,隔代监护或单亲监护并没有完全承担基本的监护责任。

虽然这些监护人在物质上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忽略了道德意识、精神慰藉层面的教育和关心,致使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抗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较差,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2.学校的安全和法制教育缺失,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在我县受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教育理念的制约,学校并没有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管理。

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

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

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及支教团调研小组近一年来的实地了解,我们认为当地学校教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没有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关注。

然而,在家庭环境无法提供这些孩子们所需要的教育与关爱的现实情况下,这些责任无疑就要落到学校;再者,作为西部山区的寄宿制学校,教师是与孩子们日常接触最频繁的,也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因此,加强学校教育对于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关注度是急需的。

三、留守儿童关爱措施建议1.筹建留守儿童办公室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成立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办公机构,在关注校内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同时,要完善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监护人、临时监护人与其父母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要定时、及时地向其监护人、临时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学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为主、家庭为辅的教育局面。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学校、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谈,主动关心关爱,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开展各类结对帮扶工作,提高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亲密信赖度。

2.设立“留守儿童之家”构建全方位的关爱体系区别于办公机构的基础性设施,学校应设立“留守儿童之家”此类真正针对留守儿童开放的关爱场所。

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建立以爱心投递、亲情热线为主的沟通方式,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便利,有条件的校舍可安置电脑,按实际需求为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视频交流的机会;还应建立健全教师家访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真正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并以此调整关爱措施。

此外,要重视临时监护人的教育、监督工作,尽可能向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下教育孩子的常识,开设一些简单易懂的培训,让他们更了解孩子,从而更好地引导、关爱孩子。

同时,要充分利用春节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多与留守儿童家庭沟通交流。

3.将关爱融入日常教育将关爱行为化作一种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一」调查时间:20xx年寒假期间调查地点:重庆市武隆县调查对象:重庆市武隆县火炉镇的部分留守儿童、部分外出的农民工以及部分中小学教师调查方法:口头问答、网络、资料搜索等调查目的:①了解留守儿童的概念②当今社会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留守儿童,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么多的农村孩子不得已长期离开自己的父母③了解当今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影响社会现状: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

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

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透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

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

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主角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位于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东西长82.7公里,南北宽7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万亩,县城建成区5.1平方公里。

2020年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2020年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篇一小学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外出谋生,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班主任都谈及到留守孩子难管理,管不好,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我带着这一问题深入走访了车辆厂小学和崇仁小学,了解到有6%的家庭都有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长期与自已的子女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更不会主动联系了解学校教师,有的老师甚至无从了解到学生父母的联系方式。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希望老师们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1、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

也不重视或很难与学校及老师配合沟通教育。

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

占5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62%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

2、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

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仅有2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3、学习压力大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8%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优秀例文合集5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优秀例文合集5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优秀例文合集5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优秀例文合集5篇,希望大家喜欢!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一):题目: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院系名称:xxxx班级:xxx,学生姓名:xxx,学号:xxx,指导老师:xxx时间:xxx目录一、说明信1、调查时间、地点2、调查对象、方法3、调查目的4、关键词二、留守儿童的含义三、留守儿童的现状四、留守儿童的现状产生的根源(1)农民工本身来看(2)从农村家庭认识来看(3)从农村家长自身来看五、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1)安全问题(2)心理问题(3)品行问题(4)学习问题六、调查体会七、对策与推荐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6年暑假期间调查地点: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镇崧岿村、新民村、辣子树村调查对象:罐子窑镇部分留守儿童调查方法:口头问答、网络、资料搜索等调查目的:(1)了解留守儿童的概念(2)了解出现这现象的原因并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3)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4)根据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推荐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生活、做家务、家庭状况“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一种特殊的群体。

个性是在我镇,“留守儿童”为我镇“打工经济”的繁荣承担了很多压力和职责,有理由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成为我村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2020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精选【精品】

2020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精选【精品】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一)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

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

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

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

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

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1.学习上缺人辅导。

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

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

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

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

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

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

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多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无从谈上亲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帮助。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

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确调教。

2020关于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0关于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0关于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村劳动者进城从事其他产业,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生存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注重,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这不容忽视。

针对这个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所任教学校的留守儿童实行了调查,调查主题为:注重留守儿童的童年,促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调查的主要问题有:你和谁生活在一起,你的业余生活怎样,你希望爸妈在家吗?你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怎样等等。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一)留守儿童对亲情需求较强根据对学校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不难发现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大都不容乐观,也许因为经济原因,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次数也普遍较少,其中仅在春节回来的占33.2%。

还有11.1%每隔三年回来一次,这部分样本主要集中在外省的打工人员,在对留守儿童采访中甚至还发现极少数七八年未回来的例子。

从留守儿童对家庭生活的期望上看,54.5%的留守孩子希望“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希望“与亲戚共同生活”占8.6%,希望“一个出去,一个在家”占36.9%。

这表明孩子当前严重的“亲情饥渴”,即使如此,35.6%的留守子女却表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据调查,留守子女渲泄烦恼的途径,“憋在心里不说,写日记”的占 51.2%,“和同学或朋友说”的占23.5%,因为缺乏或者不愿意采取与人交流这些正式的渲泄方式,过半的孩子积压忧郁,必然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部分主要从同龄人中获取安慰,这样同伴的不良文化,一些越轨的行为很容易蔓延,甚至出现“拉帮结伙”的现象。

(二)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对待读书和教育的理解上也不容乐观。

因为监护人素质不够高引起很多监护人对其孩子的教育都疏于管理,从对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结果中不难看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这背后主要是心理问题干扰及学习自控力较差造成的,农村父母文化水准以小学居多,很难辅导子女功课,80%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自律性较差,以及79%的留守儿童无人督促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迅猛浪潮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远离家乡,大量涌入外地打工,使得大批的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由于这些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缺亲情,少关爱,导致其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越来越备受社会的关注。

关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一现况及存在问题:
(一)监护管理问题。

1、认识不深,教育方法落后。

监护人不管是母亲、父亲或祖辈,大都浅薄地认为监护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暧、不出事。

他们大都因家务繁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

而祖辈教育孩子由于观念和方法滞相对落后,存在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造成部份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缺失。

同时由于祖辈的文化素质较低,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特别是对高年级的学生存在重养轻教,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2、素质不够,教育力不从心。

从调查情况看,在留守儿童中由隔代教育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9.8%,他们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
距。

加上他们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使得他们难以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对孩子进行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只能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

3、精力不足,教育强度低下。

留守儿童中由单亲监护的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由于他们的父亲或母亲外出打工,造成“父亲教育缺失”或“母亲教育缺失”,加上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要落在一方家长身上,使得家庭劳动强度增大,家教精力严重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儿童自身问题。

1、缺乏自主,成绩较差。

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差成为普遍现象,由于他们缺乏家长及监护人的正确督促和引导,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贪玩厌学的不良习惯,不能完成家庭作业,对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和社会实践活动也采取排斥的态度,致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2、缺乏亲情,感情空虚。

由于外出务工父母常年与子女分离,联系较少造成亲情缺失,这种情感上的空白是监护人无法替代的。

大多数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