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政治学专业重要参考书目

政治学专业重要参考书目

政治学专业重要参考书目一、经典理论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2、《列宁选集》1—4卷3、《毛泽东选集》1—5卷4、《邓小平文选》1—3卷5、[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6、[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8、[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9、[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0 [德]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3、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 [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7、戴维•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舆论》(上、下)(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18、 [美]罗伯特•诺奇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1年版 19、 [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7年版 20、 [英]费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二、比较政治学重要书目1、[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著《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2、[美]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3、[美]迈耶等著《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4、宁骚著《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5、[香港]郭少棠著《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6、[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7、[美]罗伯特•A•达尔著《论民主》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8、[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9、[美]李普塞特著《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1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版 11、[日]山口定著《政治体制》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年版 12、[日]冈泽宪芙著《政党》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年版13、[中]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年版 14、[美]戴伊、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年版 15、宁骚著《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16、[美]阿伯巴奇、普特南、罗克曼著《两种人:官僚与政客》求实出版社 1990年版 17、[加拿大]弗兰克著《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译林出版社 1999年版 18、[美]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19、[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版20、[美]杰里菲、怀曼编《制造奇迹—拉美与东亚工业化的道路》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年版 21、[美]斯梅尔塞著《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 22、[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上,下)华夏出版社 1995年版 2三、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书目1、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2、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高民政主编《中国政府与政治》黄河出版社,1993年版4、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5、曹沛霖著《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6、郭定平著《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7、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8、施雪华著《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9、谢庆奎等著《中国大陆政府与政治》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10、乔耀章著《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陈红太著《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12、[英]J.S密尔著。

中国现当代政治必读书目清单

中国现当代政治必读书目清单

中国现当代政治必读书目清单以下是中国现当代政治方面的一些重要书籍,强烈推荐您阅读:
1. 《建国方略》(韩德君著):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新中国成立
初期党和政府的决策过程和思想,对了解中国革命和建国历史起着
重要作用。

2. 《文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领导人,这本书集结了他
的重要文稿和讲话,对于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政治思想具有重
要意义。

3. 《中国历史》(王明之著):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从成立到
现代的历史发展和内外政治斗争,对了解中国共产帮助。

4. 《走出资本主义陷阱》(林毅夫著):这本书探讨了中国经
济改革的挑战和机遇,给出了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独到观点,对理
解中国当代政治经济关系有帮助。

5. 《中史教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著):该书是
中国的官方教材,系统整理了中国的历史和思想,是了解中国的权
威指南。

6. 《选集》: 这是的一部重要文集,收录了他的重要著作和讲话,是了解中国革命时期和的重要参考资料。

7. 《改革先锋》(著): 本书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政治著作,对推动中国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根据您的兴趣和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书籍。

这些书籍将帮助
您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现当代政治和相关历史事件,为您进一步深入
研究提供基础。

2023国开形考任务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94)

2023国开形考任务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94)

2023国开形考任务《中国当代政治制度》(94)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形考任务:《中国当代政治制度》(94)简介本文档旨在概述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的形考任务,《中国当代政治制度》(94)。

本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的了解和理解。

考试要点考试将涵盖以下主要内容:1.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结构;2. 中国的领导和组织结构;3. 中国国家机构的职能和组织形式;4. 中国的决策和管理机制;5. 中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6. 中国政治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考试要求考生需要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 熟悉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2. 理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组织结构;3. 了解中国国家机构的职能和作用;4. 掌握中国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机制;5. 理解中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6. 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考试形式形考将采用笔试形式,考生需要回答一系列与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相关的问题。

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考试评分考试评分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答案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 对关键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3. 逻辑清晰和表达流畅性;4. 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和问题的思考。

参考书目考生可参考以下书目准备考试:1. 《中国政治制度简明教程》;2. 《中国政治制度与政府运行机制》;3. 《中国简史》;4. 《中国国家机构概论》;5. 《中国政府决策与管理机制》。

请考生提前做好准备,全面复相关知识,以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祝考试顺利!。

2019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概述

2019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概述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指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以人民代表 大会的形式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组织和规则的总和。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主 席制度;政府制度;国家监察制度与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1.识记:(1)《 共同纲领 》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领会:(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 2 ) 1982 年宪法恢复并健全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方面。 3.应用: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 1.识记:(1)国体;(2)政体。 2 .领会:(1)人民民主专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1.领会:(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人民当家作主;(3)民主集中制原则。 2.应用:从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制度优势。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二)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宗旨和根本价值取 向。 (三)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民主集中制原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工作原则,也是规范当代中国国家政权机构 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规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总体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 (四)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现代化过程之中,还具有发展性特征。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书单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书单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阅读书目•课程考核: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每三人为一组,写读书体会,并进行专题报告。

一名同学总体报告,另外两位同学各自写一篇读书报告提交。

•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生成的历史场景及其内在逻辑第一组•第一组:选阅书目•(1)[美]R. 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与《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6)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组选阅书目•1、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政府与政治问题研究的方法论•第三组选阅书目•1、[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政治学阅读书目

政治学阅读书目

政治学阅读书目包括以下几类:
1.政治学经典著作:《理想国》、《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
学》、《君主论》、《利维坦》、《政府论》、《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2.政治学理论著作:《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政治生
活的系统分析》、《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等。

3.政治思想史著作:《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
等。

4.政治学教材:《政治学导论》、《比较政治学导论》、《政治
学原理》等。

5.政治学论文集:如《政治学论文集》等。

6.政治学杂志:如《政治学研究》等。

这些书目涵盖了政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经典著作、理论著作、思想史著作、教材和论文集等,适合对政治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大纲)

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大纲)

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大纲)和实践1识记:(1)普选权;(2)平等选举权;(3)秘密选举权;(4)直接选举权;(5)间接选举权。

2领会:(1)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和实践;(2)选举制度的完善和改进;(3)选举制度对于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一)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点1识记:(1)政治文化;(2)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

2领会:(1)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2)政治文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1识记:(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2)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2领会:(1)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2)政治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一)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成就1识记:(1)十一届三中全会;(2)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2领会:(1)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历程;(2)改革的总目标和方向。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识记:(1)政治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政治制度改革的难点和瓶颈。

2领会:(1)政治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2)政治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景和展望1识记:(1)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景和展望;(2)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2领会:(1)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政治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第九章当代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1.识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法律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国家机关,又是地方政府。

法律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规定是5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学生设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可作为本专业专科层次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课程,涉及到我国当前社会的很多实际状况。

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发展前景。

课程的开设具有明显的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行政管理素质的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该课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

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原理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自学。

考虑到电大学生主要是成人、具有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

因此,在保证足够听课时间的基础上,提倡和鼓励以教材和参考书为辅助开展自学。

(2)面授辅导是贯彻“少而精,求实效”原则的重要教学方式。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除了普及和巩固基本的调查知识之外,还应特别突出“实用”的原则。

面授辅导应以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

(3)实践课。

作为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必须强调理论方法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主题,开展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实践是很好的教学形式。

实践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自学和面授辅导的效果。

(考虑到电大学生比较分散,故此种教学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可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研究题目,教师分别监督指导等)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4学分。

二、教材及资料1、教材本课程以北京大学副教授杨凤春先生主编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为主教材。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参考书目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参考书目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课程参考书目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李元书等:《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阶层结构变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6.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7.邓伟志等:《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8.周翼虎等:《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9.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10.埃里克·奥林·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阶级分析的比较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1.乌·贝克·哈贝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12.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霍华德·威亚尔达:《非西方发展理论-地区模式与全球趋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4.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5.李文:《东亚:宪政与民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16.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7.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18.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0.陶东明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1. 杨龙等:《发展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2. 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 霍华德·威亚尔达:《比较政学导论:概念和过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人大教授推荐的中外政治制度阅读书目

人大教授推荐的中外政治制度阅读书目

第一部分:政治制度理论和方法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政治和政治制度,群众出版社,1984年。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72年。

4.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5.洛克:《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目的》,《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2005年。

6.洛克:《论国家的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2005年。

7.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讨论党争及代议政体的优点)、第十四篇(讨论共和政体和民主政体及其与国家幅员间的关系)、第二十三篇(在论证了邦联的缺点后,提出需要一个同拟议中的政府同样坚强有力的联邦)、第三十九篇(论证美国只能采取共和制度)、第四十一篇至四十三篇(讨论宪法所授权力问题)、第四十七篇至四十九篇(这几篇非常有代表性,尤其是第四十七篇,论证了新政府的结构及其各部门的权力的分配)、第五十一篇(论证政府结构必须能使各部门之间有适当的控制和平衡,在这篇中包含了广为人们引用的“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天使了……”这一著名观点),商务印书馆,2004年。

8.托克维尔:《美国的政治社团》(即原书上册第二部分第4章)、《美国的民主政府》(即原书上册的第二部分第五章)、《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原因》(原书上册第二部分第九章)、《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运用》(原书下册第二部分第五章)、《关于结社与报刊的关系》(原书下册第二部分第六章)、《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原书下册第二部分第七章),《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

9.罗伯特·达尔:《政治分析:为何?怎样?什么?》、《政治体系的相似性》(主要阐述政治体系的特征)、《政治体系的差别》、《政治制度:大众政制和霸权政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第五章 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二)形成和发展时期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 2.1954年9月,在各地普选的基础上,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 中央到地方正式建立起来。
• • • •
一、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 (一)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49年9月)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 和政体 权力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确立了国家最高 • (二)向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转变 •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 • 2、中共八大(1956年)
第二章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第一节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 (一)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主要特点: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全面加强,同时,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其他方面(如人大制度、政协制度、司 法与监察制度)则被削弱。
•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全面加强 • (1)反右运动 • (2)法律虚无主义
第二章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第一节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 • • • • • • • • • • •
(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党的领导陷入瘫痪。 2、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陷入瘫痪,权力落入“革命委员会”手中 3、人大制度全面瘫痪 4、“公检法”系统瘫痪 (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 1、1978年到1991年 2、从1992年至今 3、发展成果 (1)党的领导制度得到完善和加强 (2)人大制度得到全面恢复和加强 (3)政协制度得到巩固和加强 (4)法制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书目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书目

一) 中国政治制度史书目1、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杨阳:《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3、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2005年。

4、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7、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9、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12、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1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4、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

16、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7、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18、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19、祝总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20、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1、王超:《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2、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清) 黄木骥:《历代职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二)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书目1、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2003年2、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4、孔庆泰:《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5、闾小波:《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冉绵惠李慧宇《民国时期保甲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张皓:《派系斗争与国民党政府运转关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9、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10、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1、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上、中、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2、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3、张志明:《走出迷谷:1967-1979年中国政体变革的历程与思考》,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14、贺渊:《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5、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6、蔡定剑著:《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17、陈红太:《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概念、总结与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8、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9、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0、《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21、杜任生:《杜任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22、肖蔚云:《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律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23、李昌道等:《香港政制与法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24、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5、《十三大以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及出版社26、俞可平等:《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7、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8、史卫民:《公选与直选--乡镇人大选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29、刘智、史卫民等:《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0、史卫民、刘智:《间接选举》(上中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31、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2、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33、高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34、王贵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5、张学仁陈宁生:《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6、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三)比较政治制度书目1、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施治生、徐建新:《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施治生、郭方:《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徐祥民:《政体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蒋劲松:《议会之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6、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7、田为民、张桂琳:《外国政治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8、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20059、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0、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911、潘小娟:《法国行政体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12、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美) 查尔斯·A·比尔德:《美国政府与政治》(上/下),商务印书馆,198714、(美)施密特等:《美国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美)托马斯·R·戴伊L·哈蒙·齐格勒《美国民主的嘲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6、(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第二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孙哲:《左右未来:美国国会的制度创新和决策行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8、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9、林宏宇:《白宫的德诱惑;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1952-2004)》,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0、武寅:《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1、赫赤谭健:《日本政治概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2、(俄) 鲁·格·皮霍亚:《苏联政权史(1945-19910)》,东方出版社,200623、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24、李宗禹等:《斯大林模式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25、罗·梅德维杰夫:《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98926、罗·梅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上/下),东方出版社,200527、马尔科维奇、塔克等:《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上/下),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28、刘向文、宋雅芳:《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法律出版社,199929、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30、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31、曹沛霖:《比较政府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32、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33、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版34、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5、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6、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中、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7、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8、刘守芬:《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的期刊:1.《中国社会科学》2.《政治学研究》3.《历史研究》4.《世界历史》5.《新华文摘》6.《政治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7.《中国政治》(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国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3参考资料

国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3参考资料

标准答案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标准答案2:超过全体代表的半数标准答案3:国家主席标准答案4:1954年标准答案5: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标准答案6: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标准答案7:五级标准答案8:元代标准答案9:内蒙古自治区标准答案10:云南标准答案11:55个标准答案12:21个标准答案13:两个或三个孩子标准答案14: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标准答案15:中央政府"标准答案16: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资格; 年龄要求""标准答案17: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提出""标准答案18:发布命令; 荣典权; 公布法律; 任免权""标准答案19:制定其它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 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标准答案20:各委员会主任; 副总理; 秘书长; 国务委员; 各部部长; 审计长""标准答案21:全面领导权; 全面负责任; 最后决策权; 人事提名权""标准答案22:上级监督; 审计监督; 监察监督""标准答案2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 行政立法和制令权; 行政管理权; 外交权; 对国务院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权""标准答案24:立法提案权; 否决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决定进入紧急状态权""标准答案25:中国人民银行; 各委员会; 审计署; 各部""标准答案26:规定; 条例; 实施细则; 办法""标准答案27:国土面积的大小; 中央地方关系模式; 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状况""标准答案28: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一般地方政府; 城市地方政府""标准答案29:镇; 地级市; 区; 副省级市; 县级市; 直辖市""标准答案30: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标准答案31:对标准答案32:错标准答案33:错标准答案34:对标准答案35:对标准答案36:错标准答案37:错标准答案38:错标准答案39:对标准答案40: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大纲

第一节
(一)国家形式的舍义
当代中国国家形式
我国国家机构系统,按其性质和职能分为五部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
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 (四)申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中国国家机构设置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形式,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具有过波性质的新民主主义国 家政权, 1956 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 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 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国家政权性质也由新民主主义
②中国中央国家机关体系;③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发展时期;④第一个
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的主要特点;⑤"文化大革 命"中,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
(2) 领会:①十代中国政治制度
②政治 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③学习、研究当 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意义 二
(一)坚持当代申国社会主义政泊制度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
372
373
第二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都实行无记名投票原则 。
二、课程内容
第三节
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第一节
1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 )主持选举的机构
中国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县、自治区 、 不设区的市 、 市辖区 、 乡 、
( - )选举相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自由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选举 制度在本质上是与资产阶级选举制完全不目的新型民主制,是真正体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人民在革命过程中所创造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政权形式。中国曾经

政治学、行管专业书目

政治学、行管专业书目

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一: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一、政治学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2、《列宁选集》第1—4卷3、《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4、《毛泽东选集》第1——5卷5、《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二、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专业参考书目:1、哈罗得·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2、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3、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4、刘德厚:《广义政治论》5、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6、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7、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8、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9、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10、夏勇:《人权概念起源》11、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12、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13、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14、陈鸿瑜:《政治发展理论》15、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三、政治学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文章目录: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4、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5、马克思:《法兰西内战》6、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7、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8、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0、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1、列宁:《国家与革命》12、列宁:《论国家》13、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14、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5、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7、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8、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0、邓小平:《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21、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3、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4、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25、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6、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27、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8、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29、邓小平:《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30、邓小平:《在武昌、深圳、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考试科目二:“当代中国政治”科目参考书目1.马克斯,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1-4卷2.列宁《列宁选集》1-4卷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六,七,八卷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5.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6.[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7.[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9.[美]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1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1.董辅仍《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13.李成言主编《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14.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1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17.[美]罗伯特·A·达尔《论民主》18.萧超然主编《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19.关海庭著《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20.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考试科目三:西方政治思想1.[美] 约翰·施特劳斯主编《政治哲学史》2.[美]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3.[意大利] 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政治思想史: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4.[意大利] 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当代欧洲政治思想》5.李强《自由主义》6.李小兵《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主流》7.柏拉图《理想国》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9.霍布斯《利维坦》10.洛克《政府论》(下)商务印书馆1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3.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14.柏克《法国革命论》15.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16.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7.密尔《论自由》1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9.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20.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21.罗尔斯《正义论》22.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考试科目四:中国政治思想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一、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我来上一课”,模拟教学,专家讲座,实践调查二、授课安排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二、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三、人大制度的孕育☆☆四、人大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地位、组成与任期☆☆二、职权☆☆☆三、会议☆☆第三节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地位、组成与任期☆☆二、职权☆☆☆三、会议☆☆第四节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一、专门委员会☆☆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6课时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二、地方各级人大的地位、组成与职权☆☆☆三、地方各级人大的会议☆☆四、地方各级人大的工作机构☆☆第二节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一、建立及其意义☆☆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会议☆☆四、所属机构☆☆第三节乡级人大主席团和主席一、主席团☆☆二、主席、副主席☆☆第四节人大代表一、角色定位☆☆☆二、权利☆☆三、义务☆☆第五节继续完善人大制度一、坚持与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二、强化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三、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四、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第三章选举制度 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选举与选举制度☆☆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三、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第二节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一、普遍原则☆☆☆二、平等原则☆☆☆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四、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五、差额选举原则☆☆☆第三节主持选举的机构与选举程序一、主持选举的机构☆☆☆二、划分选区与选民登记☆☆三、提出、确定与介绍候选人☆☆四、投票与宣布选举结果☆☆五、间接选举的程序☆☆第四节港澳台地区及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办法一、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二、台湾省出席全国人大代表的协商选举办法☆☆三、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办法☆☆第五节继续完善选举制度一、改进提出与确定候选人的方式☆☆☆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办法☆☆☆三、采用多种方式划分选区与选举单位☆☆四、关于直接选举的范围☆☆☆五、深化对选举的认识☆☆第四章国家行政制度(上)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行政及国家行政制度☆☆二、当代中国国家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行政组织体制一、设置原则☆☆☆二、结构模式☆☆第三节行政领导体制一、首长负责制☆☆☆二、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三、地方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第四节行政监督体制一、地位☆☆二、外部监督☆☆三、内部监督☆☆☆第五节国务院一、性质与地位☆☆二、组成与任期☆☆三、职权☆☆☆第六节国务院的行政机构一、沿革☆☆二、类别☆☆第七节国务院及其部、委的行政立法一、制定行政法规☆☆☆二、制定行政规章☆☆☆第五章国家行政制度(下)6课时第一节省级人民政府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制的沿革☆☆二、地方为、组成与任期☆☆三、职权☆☆四、行政机构☆☆五、派出机关☆☆第二节地级市人民政府一、中国的城市政府体系☆☆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行政机构☆☆四、地级市领导县的体制☆五、省直管县体制探索☆☆☆第三节县级人民政府一、地位、组成与职权☆☆二、行政机构☆☆三、撤县建市与县级市领导乡、镇的体制☆☆四、派出机关☆☆第四节乡(镇)级人民政府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行政机构☆☆第五节继续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一、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行政权限☆☆☆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三、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合理集—分权模式☆☆☆四、健全行政监督制度,抑制行政腐败☆☆☆五、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第六章中国公务员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干部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推行☆☆三、《公务员法》的出台与实施☆☆☆第二节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一、公务员分类☆☆二、权利与义务☆☆三、公务员聘任☆☆第三节中国公务员的管理一、录用、任免与培训☆☆☆二、考核、奖励与惩处☆☆☆三、升降、交流与回避☆☆☆四、工资、保险与福利☆☆☆五、辞职、辞退与退休☆☆☆六、公务员管理争议的处置☆☆☆第四节继续完善中国公务员制度一、解放思想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二、健全法制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三、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关键☆☆☆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涵义与依据☆☆二、历史发展☆☆三、特点和优点☆☆第二节民族自治地方一、设置原则☆☆二、类型与名称☆☆三、内部各民族关系☆☆第三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二、自治权☆☆☆三、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第四节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二、切实推进扶持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发展☆☆第八章特别行政区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理论依据☆☆☆二、基本涵义☆☆☆第二节特别行政区制度的逐步推行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二、澳门个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三、台湾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第三节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第四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运作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立法会的运作☆☆二、立法会的选举☆☆第九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8课时第一节概述一、历史发展☆☆二、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三、特点和优点☆☆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领导的内容和方式☆☆☆三、党的组织体系☆☆☆第三节各民主党派的参政一、基本情况☆☆二、组织结构☆☆三、参政方式☆☆☆第四节继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一、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二、加强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重要内容☆☆☆三、健全和疏通民主党派参政渠道☆☆☆四、多党合作的法制建设☆☆☆第十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涵义与特点☆☆二、创立☆☆三、发展☆☆第二节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职能一、性质与任务☆☆二、主要职能☆☆第三节人民政协的组成和组织体系一、组成☆☆二、政协全国委员会☆☆三、政协地方委员会☆☆第四节继续完善政治协商制度一、突出团结与民主两个主题☆☆☆二、加强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两种职能☆☆☆(教学实践中往往突出讲授与研讨若干重点,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三、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小组讨论和展示20%+期中作业10%++考勤10%)+期末考试成绩(闭卷40%)+实践报告(20%)=总评成绩四、参考资料(一)阅读书目1.[英]J.S.密尔著代议制政府[M] 商务印书馆,1997.2.埃尔斯特等编《宪政与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美]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7.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政治中的人性》格雷厄姆沃拉斯商务印书馆19958.《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西耶斯商务印书馆 19979.《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A. J.M.米尔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0.《人和公民的义务》普芬道夫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1.《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迈克尔欧克肖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2.《美国政治与选举政治》张立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共和、社群与公民》许纪霖编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4.洛克. 政府论[M].(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曼斯菲尔德. 驯化君主[M].译林出版社,2005.18.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美国地方政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0.胡书东. 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21.约翰 F. 沃克. 美国大政府的兴起[M].重庆出版社,2001.22.姜海如《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2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5.《中国历史地理概论》26.《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27.《民族与国家》宁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8.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9.安东尼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0.G 莫斯卡《统治阶级》,译林出版社31.[意] G.萨托利. 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2.斯蒂芬 L 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33.埃尔斯特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二)文献资料1.《宪法》2.《选举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5. 《毛泽东文选》(1-5),《邓小平文选》(1-3),《林伯渠文选》6.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7. 党的七大\八大报告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全会报告(三)网络资源:1.www. 。

中共中央党校韩钢中国当代政治与社会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中共中央党校韩钢中国当代政治与社会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中共中央党校韩钢中国当代政治与社会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一、专业的设置韩钢老师的中国当代政治与社会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韩老师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这一个方向属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韩老师,韩老师同是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方向的导师。

二、导师介绍韩钢,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共党史教研部。

韩钢,1958年生,湖南古丈县人。

1982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列研究所。

1985年9月至2001年6月,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供职。

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从教。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要从事中共历史、中国当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学术团体任职有: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东方历史学会理事。

三、参考书目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郑建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蒲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出版社。

7、《毛泽东思想概论》,庄福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邓小平理论概论》,奚广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加试参考书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

国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4参考资料

国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4参考资料

标准答案1:23岁标准答案2:中央军委标准答案3:每年举行一次标准答案4:由所在组织或单位依照各自的章程或条例进行管理标准答案5:职级标准答案6:30天标准答案7:2年以上标准答案8:改期举行标准答案9:本级选举委员会标准答案10:1979年选举法标准答案11:国库开支标准答案12: 3年标准答案13:职工直接选举标准答案14:民主选举标准答案15:民政部"标准答案16:最高法院; 高级法院; 中级法院; 基层法院; 专门法院""标准答案17:军事法院; 海事法院""标准答案18: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年满23岁; 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标准答案19:人民陪审员制度; 合议制度; 两审终审制度; 辩护制度; 回避制度""标准答案20:国家机关干部; 党的工作干部; 军队干部; 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组织干部; 专业技术干部; 企事业单位行政干部""标准答案21:考任; 委任; 聘任; 选任""标准答案22:德; 廉; 勤; 绩; 能""标准答案23:依法履行公职;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标准答案24:考核权; 奖惩权; 升降权; 任免权; 辞退权; 其它人事决定权""标准答案25:综合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 行政执法类""标准答案26:严格考察; 平等竞争; 择优录取; 公开考试""标准答案27:初任培训; 任职培训; 专门业务培训; 更新知识培训; 后备领导人员培训""标准答案28:调任; 转任; 挂职锻炼""标准答案29:夫妻关系; 直系血亲关系;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近姻亲关系""标准答案30:工人; 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领导干部; 其他方面的职工"标准答案31:错标准答案32:错标准答案33:错标准答案34:错标准答案35:错标准答案36:对标准答案37:对标准答案38:错标准答案39:错标准答案40:错。

当代中国政治制参考书目

当代中国政治制参考书目

当代中国政治制参考书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参考文献目录主要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2年版。

6.陈至立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徐育苗主编:《毛泽东政治学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徐育苗等著:《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徐育苗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都淦主编:《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徐勇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3.张立荣著:《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15.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魏娜吴爱明著:《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6.徐祥民、刘惠荣等著:《政体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林尚立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9.毛寿龙著:《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1.张小进、景跃进著:《比较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参考文献目录主要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2年版。

6.陈至立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徐育苗主编:《毛泽东政治学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徐育苗等著:《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徐育苗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都淦主编:《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徐勇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3.张立荣著:《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15.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魏娜吴爱明著:《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杨光斌著:《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徐勇、吴毅主编:《乡土中国的民主选择——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研究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项继权著:《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何华辉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林尚立著:《选举政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24.尹世洪、朱开扬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王崇明、袁瑞良著:《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

26.白钢主编:《选举与中国政治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蔡定剑著:《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8.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9.徐祥民等著:《中国宪政史》,青岛海洋大学版社2002年版。

30.谢俊美著:《政治制度与现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2.俞可平著:《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3.郭定平著:《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4.陶东明、陈明明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燕继荣著:《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徐祥民、刘惠荣等著:《政体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林尚立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9.毛寿龙著:《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1.张小进、景跃进著:《比较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王乐理著:《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46.谭君久著:《当代各国政治体制——美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7.施雪华著:《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8.俞可平著:《当代各国政治体制——中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9.吴国庆著:《当代各国政治体制——法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杨祖功、顾俊礼等著:《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51.周民锋主编:《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2.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53.周淑真著:《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4.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来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6.[英]J.S.密尔著,汪瑄译:《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7.[美]科恩著,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8.[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59.[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0.[美]塞缪尔·P·亨延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61.[美]塞缪尔·亨延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2.[美]巴林顿·摩尔著,拓夫、张东东、杨念群、刘鸿辉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3.[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4.[美]丹尼斯C.缪勒,杨春学等译:《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5.[英]约翰·邓恩编,林猛等译:《民主的历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6.[美]埃尔斯特著、[挪]斯莱格斯塔德编,潘勤、谢鹏程译:《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7.[日]猪口孝著、[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林猛等译:《变动中的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8.Josep M. Colomer: Political Institution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69.Arend Lijphart: 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s. A Study ofTwenty-Seven Democracies, 1945-199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70.Bernard Grofman and Arend Lijphart: Electoral Laws and Their PoliticalConsequences. New York: Agathon, 1986.71.Bingham Powell: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Cambridge, M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82.72. Josep M. Colomer (ed.): Handbook of Electoral System Choic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4.73.Leslie Lipson: The Democratic Civilization.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64.74.Richard S. Katz: Democracy and Elec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97.75.Robert Wade: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76.Russell J. Dalton: Democratic Challenges, Democratic Choices: TheErosion of Political Suppor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77. Stephen Uhalley: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tanford,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