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教材说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要紧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那么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明白得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依如实际情形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点。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那么的公平性。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
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若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信的,有些那么是不确信的。
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熟悉和明白得慢慢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适当的词语(如“必然”“不可能”“可能”“常常”“偶然”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是概率论中研究得最先,在社会生活中又普遍存在的一种随机现象,它知足以下两个条件:(1)实验的全数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比如说为n个。
(2)每一个实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n。
等可能性事件在概率论进展初期即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故这种随机现象通常又被称为古典概型,本单元的例一、例2和例3及相关练习都属于古典概型问题。
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那么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个公平的游戏规那么本质上确实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遇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就围绕等可能性那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踊跃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那么的公平性,并慢慢丰硕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看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
另外,通过探讨游戏的公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增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接触过,但只是局限在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现在我们再次学习可能性,是在三年级的根底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材在编排上围绕可能性这一知识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直观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事件,这是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知识的根底。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确实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可能〞“肯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今天学习可能性从定向到定量的过渡奠定了根底。
2、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具备了肯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初步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推断。
但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开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以上教材的理解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目标:1、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猜测、验证、推断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通过多种活动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可能性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法和学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统计表、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统计图表的制作过程,学会如何将数据整理成图表。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如“家庭成员的喜好”、“一周天气变化”等,运用今天所学的统计方法,收集数据并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
要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至少各制作一种,数据要真实可靠,图表清晰易懂。
2.结合可能性(概率)的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解答:
-抛掷一个骰子,出现偶数点的可能性是多少?
4.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
3.各小组进行汇报,分享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本节课所学的统计与可能性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使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统计图表。
小学统计教案
小学统计教案小学统计教案篇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99到100页的内容。
“统计与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
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二次就在本单元。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使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观察大千世界,为下一学段学习概率知识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是教学用分数描述等可能性事件的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随机意识,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但是“概率”知识很抽象,学生在进行观察、推理的过程中,现有的抽象思维难以保证他们顺利的、实质性的理解一个较为抽象的事物,推理能力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
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概率的统计定义的体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简单判断。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得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概念,学会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3.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描述数据的方法3. 概率的基本概念4. 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5. 应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方法。
3. 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概率。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统计与概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
4. 讲解: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5.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统计与概率概念的理解。
2. 作业:布置有关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概率计算的练习题。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现。
4. 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数据分析与解释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的概念,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解释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
解释数据分析结果:置信区间、假设检验。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利用计算器或统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分析案例引入主题。
讲解:讲解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方法。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据分析的实践操作。
讲解:讲解如何解释数据分析的结果。
实践:学生尝试解释给定的数据分析案例结果。
5.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数据分析实践中的表现。
作业:布置相关的数据分析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统计与可能性|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统计与可能性|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并能运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数据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2.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3. 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4.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数据分析和处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运用实例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处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教师示范如何绘制条形图,并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学生分组绘制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3. 实践应用(1)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图表绘制方法进行分析。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处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1)绘制一个反映自己家庭一周支出情况的统计图表。
(2)运用所学的统计图表绘制方法,分析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绘制的统计图表是否准确,分析是否合理。
3. 课堂小结: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并能运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数据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积极参与猜想、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以及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过程:
师生谈话:
根据师生的谈话引出课题,板书:可能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突破措施:
1、小组活动,猜测验证
各小组根据活动情况记录好数据,并把统计好的结果让组长填到小黑板的表格内。
2、师生共同探讨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的大小。
3、使提供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做的抛硬币的数据来进一步
验证足球比赛前采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规则是公平的。
教学难点:
多个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格的形成。
突破措施:
1、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用玩转盘的游戏让学生感受三分之一的公平性,让学生自己选长、正方体的骰子来感觉六分之一的公平性。
2、用登山游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引导学生用推理的方法找出等到可能性与游戏公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促进学生较好的逻辑思维。
师生小结略。
布置作业:练习二十1,2,3。
统计可能性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诏安县四都镇中心小学李耕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8-99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分数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问题解决:根据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关系,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证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初步感知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数学含义。
1。
教学难点:验证抛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2教学准备:硬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出示场景:操场上很热闹,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各种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活动好吗?(引导学生看场景图,让学生描述场景中发生的活动)足球比赛中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来决定发球权的吗?(抛硬币的方法)裁判就抛一次硬币,你们能确定是那一队得到发球权吗?为什么?(因为硬币有正反两面,抛一次也有可能是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过渡: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应用可能性来决定输赢或者先后顺序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虽然我们无法确定那队先得到发球权,但你们觉得用抛硬币这种方法来决定发球权公平吗?师: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试验。
合作试验,引导发现(1)试验。
试验要求:①小组成员每人抛30次,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②试验完成后观察试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汇报试验结果(填全班抛硬币情况统计表)。
(3)观察试验结果,交流发现。
猜想:实验的次数增加,正反两面出现的频率越接近?出示数学家们留下的实验数据3.投影:数学家试验数据验证发现。
1、看到这张表你有什么感受呢?2、请大家观察正面朝上和反而朝上的次数你还能发现什么呢?(当实验数据很多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数据都很接近,和猜想的一样。
统计与可能性 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明确等可能性事件在实际生活还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2、感受在这偶然性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感受在不确定性中还存在某种必然性。
教学准备:乒乓球盒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由不等可能性引入1、摸球游戏(1)、介绍规则盒子中有三个球,两黄一白。
从中随便摸一个,摸中黄的老师胜,白的则学生胜。
(2)、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预设:不公平,球的个数不一样,可能性不一样(3)、学生改进游戏规则,并说明自己的理由预设:增加白球个数、减少黄球个数,让两种球个数一样(4)、确定游戏方案一黄一白,黄,老师胜,白,学生胜二、动手操作,感悟新知1、布置活动现在老师不是要摸一次,而摸10次,想想摸到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2、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板书:10次黄:10 9 8 7 6 5 4 3 2 1 0白:0 1 2 3 4 5 6 7 8 9 103、初步感知在上面的十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中,你最倾向于哪种情况?说说自己的理由4、动手操作,并感知不确定性学生摸球并记录在摸过程中,反复提问题学生:你觉得下一次摸到的球会是什么颜色的?确定吗?5、呈现操作结果,让学生交流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不论结果是什么,交流时要让学生感悟:所有的设想的结果都有可能发 生。
初步感知:出现黄5白5、黄4白6、黄6白4的可能性要大,出现黄10白0、白10黄0的可能性要小。
)三、深入探究,掌握本质1、深化活动,加强针对性现在如果我们继续摸下去,摸20次,思考:这时,黄球可能会出现几次?板书:20次 黄:0 1 2 …………9 10 11 …………18 19 20 你更倾向于会黄球会出现几次?说说理由2、层层递进,深入思考如果继续摸,摸到100次时,黄球出现的次数又是什么情况呢?板书:100次 黄:0 1 2 …………49 50 51 …………98 99 1003、数形结合,抽象思考再继续摸,摸到1000次时,你能把黄球可能出现的次数在下的图中表示出来吗?说说你的想法?0次 1000次4、整体观察,发现规律观察摸10次、20次、100次、1000次黄球可能出现的情况,你有什么发 现?5、归纳总结,并揭题—可能性现在老师说:“在黄球的个数和白球个数相同时,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二分之一”,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四、练习1、有这样一个转盘(如下图),转到红色的可能性是多少,转到蓝色的可 能性是多少?2、在一个盒子中有若干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已知我们从盒子中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五分之一,请你猜猜盒子中各种球的颜色和数量。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设Βιβλιοθήκη 意图一、创设
情
景
二、
新
知
探
究
三
拓
展
实
践
四
尝
试
运
用
一、
回
顾
总
结
一、信息交流。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
师出示收集的事件,共同讨论。
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
二、新课学习
1、观察P.99.例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½。
三、练习
1、P.99.做一做
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最后每个组派个代表汇报,大家一起点评,最后老师点评总结。
2、练习二十第1---3题
(陈明明注:第三题的游戏方案是不公平的,让学生用长方体的橡皮自己试试,多扔几次试试,然后讲解:由于每个面的大小不一样,一个面的面积越大,则它的对面朝上的概率越大,所以不公平。)
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掷硬币中,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哪个大?
生: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
生举例…..
2、抛硬币试验
(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100次)。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统计与可能性
课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P.99.例1,做一做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特殊教育《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技能目标:能设计简单公平的小游戏。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平游戏的过程,在观察、交流中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的判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与能力基础,本课注重以学生为本,教师注重角色转变,更好的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本堂课主要采用活动引导法、点拨指导法、实验教学法等来开展教学。
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联系实际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活动,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借助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充分试验、收集数据、分析,从而直观形象的感知。
本节课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法主要是实验法、自主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和学具准备:有效的实施教学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
本节课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课件、幻灯片、数枚硬币、平均分的转盘、不平均分的转盘、正方形骰子、长方形骰子、数个黄色和绿色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动手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习数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利用“足球赛裁判抛硬币决定哪方先开球”这一生活素材来展开教学,踢足球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什么方式决定哪方先开球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可以提问学生都有些什么样的方式来决定谁先开球,从而引出用抛硬币来决定,教师提问用硬币决定哪方先开球是否公平,请学生回答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统计与可能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3篇
1、统计与可能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是在学生进行过简单的统计图和已经初步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安排的。
培养初步的随机的观念和概率的思想,为第二学段“研究概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体会到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并能对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简单判断。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践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正确判断,并能适当解释和分析统计的结果。
说教法学法一、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二、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
游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把数学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通过摸球活动,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
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轻松活泼。
这样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顺昌购物中心打出了“消费大抽奖”的活动牌子:一等奖2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200名,纪念奖2000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抽到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纪念奖的可能性会怎样?那么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二、小组活动,猜测验证1我先出示口袋里有5个黄球、5个红球,让学生任意摸一个,学生会想到摸到黄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六、统计与可能性
六、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教学重点】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能够从等可能性的角度设计公平游戏。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教师出示场景图:操场上很热闹,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各种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活动好吗?1.引导学生看场景图,让学生描述场景中发生的活动。
2.让学生自己说出各活动的游戏规则。
问题1:(1)你们知道足球比赛里,裁判抛掷硬币是为什么吗?(分配场地)(2)用抛硬币的方法判断场地的分配公平吗?你能说出你的理由吗?引导学生分析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总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就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抛硬币100次,分别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频率。
并填写表格,写出分析结论。
把各个小组试验的情况汇总,进行分析,就可使结果更加逼近理论值。
教师总结:掷一枚硬币时,既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预先作出确定的判断是不可能的,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率,应接近于50%。
为了验证这点,在概率论的发展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也做过这个试验,其结果如下:因此,尽管在抛一次硬币时,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当我们大量重复抛掷一枚硬币时,二者出现的频率在0.5附近摆动,我们就认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足球比赛前采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规则是公平的。
二、转盘游戏师:同学们都玩过转盘游戏吗?(出示教具并进行简单操作,引导学生说出,各颜色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出示场景图,问题:下面几位同学在玩什么游戏,他们在讨论什么?转盘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让你来设计这个转盘,你会怎样设计?(1)学生回到问题,得到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比停在蓝色区域和黄色区域的可能性都要大,判断游戏不公平。
(2)学生分组设计转盘。
《可能性》教学设计(通用7篇)
《可能性》教学设计(通用7篇)《可能性》教学设计篇一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内容:课本第71-74页的内容。
(奖牌给哪组)知识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让学生通过讨论“奖牌给哪组”,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平均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录像:两个小组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投篮比赛,最后老师把比赛的结果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并提出思考:到底奖牌要分给哪一组?2.学生讨论并汇报。
有的学生说,第一组投中的总数多,应该发给第一组;有的学生提出相反意见,因为第一组的人多,第二组的人少,不公平。
从而得出应该要看平均每个同学投中几个球。
3.揭题。
二、探索新知。
1.让学生尝试解答。
2.生汇报。
第一种解法:分别用“总数÷人数”的方法,计算两个小组平均每人投中篮球的个数。
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投中(5+6+5+4+5)÷5=5(个)第二小组平均每人投中(6+5+6+7)÷4=6(个)第二种解法: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3.师小结:通过研究奖牌发给谁这道题,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如何计算平均数?4.拓展:生活中,应用平均数解答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谁能举例?三、巩固练习:1.做书本第72页试一试。
本道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前三天的销售量与今天的进货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根据前三天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来进货的',但不是唯一的。
比如,可以联系气温的升高,可以联系休息日等问题。
2.做书本第73页练一练第一小题。
先让学生尝试解题,再汇报交流。
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可以在统计表上直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可能性》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4页主题图、例1、第45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第49页“生活中的数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一P98-100。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简单的游戏方案。
2、能力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操作的过程, 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具准备: 课件;硬币;实验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 同学们, 你们在课间都喜欢什么游戏活动呢?生: 跳绳, 踢毽子等等。
师:同学们喜欢的这些运动中也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呢,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 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呢?游戏规则是什么?生: ......师: 足球场上裁判员在干什么呢?生: 抛硬币来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他们在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
师: 你们觉得这样做公平吗?为什么?生:公平, 因为抛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师: 你认为哪个队先开球的可能性大?生1: 黄队.生2: 红队师:看来哪个队都有可能先开球, 是不确定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设计意图】由足球比赛开球前的情境引出游戏公平性的问题, 学生感到自然、熟悉, 探究兴趣自然会很浓厚。
小组活动, 猜测验证师: 裁判员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
那我们就来试试抛硬币吧。
(一)猜想:师: 你们认为抛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2, 如果有学生能很快的回答出来, 教师就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想用1/2来表示呢?(二)验证:1.动手实验, 获取数据。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统计与可能性(二) -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统计与可能性(二)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列出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能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数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进行简单解释。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例题,使学生能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逐步掌握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根据数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列出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理解并掌握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例1: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有6个球,分别是1个黑球、2个白球和3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2)引导学生分析:哪种颜色的球的数量越多,摸出的可能性就越大;哪种颜色的球的数量越少,摸出的可能性就越小。
(3)教师提出问题:哪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最大?哪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最小?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并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教师提出问题: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摸出黑球的可能性是多少?(3)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指导并总结: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3/6,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2/6,摸出黑球的可能性是1/6。
3. 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和对生活中几种常见游戏(或现象)剖析与解释,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具准备:CAI 课件;硬币;实验记录表;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 1-6 的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还记得足球比赛开始前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吗?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演示:如下图情境(教科书第99页的情境图)。
师:请观察图片,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的?师:同学们说得对,他们是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的,那么你们认为用这种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开球公平吗?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师:刚才有人认为硬币掉下来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觉得抛硬币的方法很公平,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公平,那到底这种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实验,由大家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看这种方法到底公不公平,好吗?师:在开始实验之前,同学们要弄清楚实验要求哦,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抛硬币4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如下表)。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最好,完成得最快!师:弄清楚实验要求了吗?老师想问大家,第2条中的相关数据是指什么?你们打算如何得到这些数据?师:很好,我们要得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老师建议你们最好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那就动手开始实验吧!师:大家做完实验了吗?请各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课件出示统计表(如下表),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入数据。
2.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相等吗?师:对,既有相等的也有不相等的,但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接近吗?师:想一想,如果把我们全部小组的实验数据加起来,那么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还接近吗?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的次数、总次数分别求和。
统计与可能性 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用实际问题激活学生的经验,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促进学生主动展开统计活动,并有意识的让学生统计自己身边的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谈话:这就是分析数据(板书:分析数据)
4、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来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统计过程?
生答:知道了四(1)班的学生总数和每个学生的身高。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分段进行整理,并发表意见。
学生分组合作,汇报统计结果。
学生回答后打开书填写统计表。
学生回答: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整理分段的数据有无错误。
1、你们认为用哪种记录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组长作好分工,看哪组整理得既快又好。
谈话:我们能把“正”字记录单送给厂家吗?还要做什么?(板书:制作统计表)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3、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
说明:还要填写统计表名和制表日期。
提问:服装厂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确定直条的高度。
设计理念:具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供充分的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亲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学生在思中学,学中悟,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为90-9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学生也已经掌握了画“√”记录数据、涂方块表示数据以及分类整理数据等知识。
例题呈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围在桌边摸球的情景。
图中有一个透明口袋,口袋里放有3个黄球和3个红球,还有一个蒙着眼睛的小朋友正在摸球。
之所以让摸球的小朋友蒙上眼睛,目的是为了突出摸球活动的随机性特点。
在组织学生开展摸球活动之前教材首先启发学生思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激活学生对可能性的已有认识;二是为了引出下一个问题,即:如果每次摸一个球,摸出后再放回,像这样摸40次,是摸到红球的次数多还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估计、做出猜想、开展实验。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准确的记录摸球活动中产生的数据,教材还在这里结合介绍了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先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球结果,再把记录的结果填入统计表。
最后,教材引导学生依据对实验数据的统计结果,进一步思考:“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口袋里摸球,尽管有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略多一些,有的小组摸到黄球的次数略多一些,有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恰好相等,但这些结果都可理解为“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因此,在摸球活动前最合理的估计应该是“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教材没有在这里给出“从这样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与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一结论,主要是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经历更多类似的活动后,再逐步明确“可能性相等”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摸球、抛正方体、放铅笔等活动,初步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2.使学生经历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去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3.使学生经历提出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感受研究、解决问题的乐趣,进一步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透明口袋。
提问:如果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球的结果怎样?
这节课我们做了哪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