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购物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秋)当我站在三年级的讲台上,我满怀期待地准备带领孩子们进入《小熊购物》的世界。

这是一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主要内容是购物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小熊购物》作为教学内容。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购物时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购物问题。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购物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购物问题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购物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购物道具,包括小熊玩具、水果模型、购物清单等,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小熊玩具和水果模型,模拟一个购物的场景,让孩子们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 例题讲解:我展示一份购物清单,上面有苹果、香蕉和橙子三种水果,分别的价格是3元、2元和5元。

我提问:“如果小熊买了2个苹果和1个橙子,他需要支付多少钱?”我引导孩子们运用加减法计算出答案。

3. 随堂练习:我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份练习题,上面有各种购物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

4. 答案解析:我邀请一些孩子上台来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小熊购物”四个字,并在旁边画出一个小熊提着购物袋的图案。

然后,我用加号和减号连接苹果、香蕉和橙子的价格,形成一个购物问题的板书。

七、作业设计我设计了一份作业,上面有五个购物问题,要求孩子们运用加减法计算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孩子们在购物问题的解决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同时,我也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运用数学知识,拓展他们的思维。

这就是我准备的教学方案,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让数学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方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及实施反思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及实施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各种商品,了解商品的价格,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购物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资源,合理消费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商品的认识:学生通过观察绘本中的图片,认识各种商品,如水果、蔬菜、零食等。

2. 价格的了解:学生学会读取商品价格标签,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

3. 数学运算: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如计算购买两种商品的总价。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小熊购物的有趣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游戏教学法:设计购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绘本中的商品,并了解其价格。

2. 学生能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计算购买商品的总价。

4. 学生能够在购物游戏中表现出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小熊购物》绘本,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阅读。

2. 准备各种商品的图片和价格标签,用于教学展示。

3. 设计购物游戏,准备游戏道具和奖励物品。

4. 准备教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的其他教具和材料。

七、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以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引发学生兴趣,如提问:“你们有没有去过超市购物?你们最喜欢买什么?”2. 绘本阅读:引导学生一起阅读《小熊购物》绘本,让学生关注小熊购买商品的过程,以及商品的价格。

3. 商品认识:展示各种商品的图片和价格标签,引导学生认识商品,并了解其价格。

4. 数学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计算小熊购买商品的总价。

5. 购物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

八、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购物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购物时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小熊购物

小学数学教案小熊购物

小学数学教案小熊购物
1. 能够认识和掌握人民币的面值;
2. 能够通过小熊购物的活动,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小熊模型一只;
2. 人民币零钱和纸币;
3. 小熊购物清单;
4. 小熊商店模型。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小熊模型和购物清单引起学生兴趣,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小熊购物。

2. 学习:将人民币零钱和纸币散放在桌上,让学生根据购物清单选择相应的物品,并计算
出需要支付的金额。

3. 实践:学生根据购物清单到小熊商店模型中购物,模拟实际购物过程,选择商品、计算
金额、接收找零等。

4. 总结:让学生分享购物体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5. 练习: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购物清单,并计算出总金额,加深对数学知
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反思:
通过小熊购物的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加减法,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同时,通过购物体验,也可以
锻炼学生的社会生活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

《小熊购物》(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熊购物》(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熊购物》(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小熊购物》一课。

这一课主要围绕着认识货币、计算购物价格以及找零等实际问题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5页的例题和第106页的“做一做”,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例题主要介绍了小熊购物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货币的作用,掌握计算购物价格和找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认识货币,了解货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 能够计算购物价格,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学会找零,解决实际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换算关系,能够独立完成购物价格的计算和找零。

难点在于理解货币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在购物中正确使用货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货币模型和卡片2. 计算器3. 购物场景图4. 练习题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先用一个实际购物的场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熊购物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购物中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2. 新课讲解:然后我讲解货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购物价格的计算方法。

4. 解答疑问: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购物价格的计算和找零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货币单位换算图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5元,他想买一本3元的书,他还需要多少钱?2. 小红买了一支2元的笔和一块5元的糖果,她给了售货员10元,找回的钱是多少?答案:1. 小明还需要2元。

2. 小红找回的钱是3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货币的换算关系和购物价格的计算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找零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购物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小熊购物》教案

《小熊购物》教案

《小熊购物》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能够提出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理解“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道理。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

教学重点初步练习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难点理解“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道理。

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练习题。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正逢春日到处花红柳绿,鸟语花香.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去外面玩玩)去春游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准备车,准备食品……)准备上路的食品也有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购物中的学问吧!为了增加旅途的乐趣我们邀请了小熊兄弟加入,我们欢迎他们吧!二、新课学习师:这是百货店里的食品专柜,从图中我们能够知道些什么?假如要买两种东西,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熊想买4瓶饮料和1包花生要多少钱呢?我们先帮他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教师板书),例如:我要买4瓶饮料和1包花生需要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4瓶饮料和1包花生)请每个同学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然后围成四人小组,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认真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想的。

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估计学生可能列出:(师板书)(1)6×4=24(元),24+7=31(元)(2)4×6=24(元),24+7=31(元)(3)6+6+6+6+7=31(元)(4)6×4 + 7=31(元)……(如若学生没有列出第(4)个算式,则引导学生把第(1)或第(2)种方法中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如若有学生说出第(4)个算式,你能结合小熊购物图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也就是说应该先算乘法还是先算加法呢?(贴出: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指导书写格式:这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两步式题,计算的时候不把等号写在算式的右边,而是另起一行,在比第一个数字6更靠左边的位置写上等号,把没有参加运算的+7抄下来,然后再另起一行算加法,=31(元),最后还要答。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及实施反思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及实施反思

一、教案设计教案主题:《小熊购物》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货币,了解货币的用途,知道购物的基本流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购物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体验购物的乐趣。

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人民币的单位及特点2. 购物流程:挑选商品、排队结账、找零3. 数学思维:价格比较、计算总价4. 情景模拟:扮演小熊角色,进行购物实践活动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购物知识。

2. 情境教学法: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购物过程。

3. 分组讨论法:鼓励幼儿分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人民币模型、商品模型、购物车模型、收银台模型等。

2. 材料:购物清单、价格标签、计算器等。

3. 环境:布置成一个小型超市,营造真实的购物环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小熊购物的童话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2. 认识货币: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及特点,让幼儿了解货币的用途。

3. 学习购物流程:讲解购物的基本流程,让幼儿掌握排队结账、找零等技巧。

4. 数学思维训练:让幼儿进行价格比较、计算总价等数学运算。

5.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购物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独立购物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购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填写教学反馈表,了解幼儿及家长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和建议。

3.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实施反思1. 本次教案设计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购物过程。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 教学评价环节,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有力依据。

4. 反思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及实施反思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及实施反思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及实施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能够进行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购物经验。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运算。

2. 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小熊购物的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操作。

3. 采用问答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小熊购物的故事情境PPT。

2. 准备加减法运算练习题。

3. 准备购物模拟场景,包括商品、购物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小熊购物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模拟场景实践,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购物问题。

3.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加减法运算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购物模拟实践,评价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购物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购物中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如优惠券的使用、找零等,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购物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购物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原理,避免死记硬背。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购物模拟实践,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十、实施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辅导。

2. 在购物模拟实践环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合作交流能力,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小熊购物》教案--【教学参考】

《小熊购物》教案--【教学参考】

《小熊购物》教案--【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购物的基本流程,了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购物兴趣,丰富学生的购物经验。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购物的基本流程,如挑选商品、排队付款等。

2. 认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学会简单的数学计算。

3.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购物的基本流程,商品价格和数量的计算。

2. 教学难点:如何与人交流、合作,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购物。

2.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商品模型,如水果、蔬菜、玩具等。

2. 准备收银台、购物车等购物工具。

3. 准备价格标签,让学生学会标注商品价格。

4. 准备角色扮演卡片,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小熊购物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对购物的兴趣。

2. 学习购物流程:教师示范购物的基本流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3. 商品价格和数量的计算:学生分组进行商品价格和数量的计算练习。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购物角色扮演,练习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七、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场景的模拟,练习购物的基本流程。

2. 学生独立完成商品价格和数量的计算练习。

3. 学生通过问答方式检验自己对购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比赛,看谁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购物任务。

2. 学生设计自己的购物计划,包括挑选商品、计算价格等。

3.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方式,表达自己对购物的理解和体验。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模拟购物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记录一次真实的购物经历,包括购物过程、商品价格等,并在课堂上分享。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人民币,合理消费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2. 小熊购物: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换算方法,解决购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换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人民币道具、购物场景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回顾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 新课讲解:讲解人民币的换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分析小熊购物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熊购物》2. 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3.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认识、小熊购物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作业5. 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人民币换算练习2. 提高题:解决购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3. 拓展题:设计购物方案,进行预算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回顾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及实施反思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及实施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主题:《小熊购物》1.2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购物的基本流程。

培养学生自主计算价格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货币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礼貌用语。

1.3 教学内容:认识货币和价格标签。

学习购物礼貌用语和购物流程。

计算总价并找回零钱。

1.4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购物活动,培养团队协作。

任务驱动:布置购物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5 教学准备:准备价格标签、货币模型、购物清单等教具。

准备购物场景和角色扮演所需道具。

二、教案实施2.1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主题,讲解购物基本概念和货币单位。

Step 2:创设购物情境,分配角色,进行情境模拟。

Step 3:分组进行购物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计算价格和找回零钱。

Step 4:总结购物流程和礼貌用语,布置课后任务。

2.2 教学时间安排:引入主题和讲解货币单位:20分钟情境模拟和小组购物活动:40分钟总结和课后任务布置:20分钟三、教学评价3.1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在购物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购物流程、计算能力和礼貌用语掌握程度。

收集学生课后任务成果,评价其对购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2 评价指标:购物流程的正确性。

价格计算的准确性。

礼貌用语的运用。

课后任务的完成质量。

四、教学反思4.1 优点:学生参与度高,对购物情境感兴趣。

通过情境模拟和小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购物知识。

课后任务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

4.2 不足:部分学生在计算价格时出现失误,需加强练习。

部分学生对货币单位的概念掌握不牢固,需加强讲解和练习。

部分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表现出胆怯,需鼓励其积极参与。

五、改进措施5.1 针对计算失误问题,增加购物活动中的练习环节,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价格计算。

5.2 针对货币单位掌握不牢问题,设计相关习题,加强学生对货币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5.3 针对胆怯问题,教师需在活动中多鼓励、表扬学生,提高其自信心。

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根据购物图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探索先乘后加的混合运算顺序。

在课堂中精讲多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练习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学生正确地进行两步式题的计算,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景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目。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及格式。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自主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故事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周末到了,小熊胖胖和壮壮相约去超市购物。

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

走着。

走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

(出示情景图)二、快乐探索,学习新知。

(1)通过看情景图,获取数学信息。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教师鼓励学生把所看到的说出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哪两样东西呢?(每种食品,数量不限)(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教师根据需要可挑选几个写下来,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会非常浓厚,积极性也很高。

)(3)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应该付多少钱呢?请你帮他算一算。

a、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b、小组内讨论交流。

c、展示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分步算式解答:3×4=12(元)12+6=18(元)综合算式解答冒号:3×4+6或者6+3×4(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每一步要求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预设:若班里只有分步算式解答师应先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然后给学生留思考问题的时间。

(4)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结合上面的实际情景及运算,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就的喜悦。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设计二:熊宝宝的购物体验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设计二:熊宝宝的购物体验

为了帮助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更好地掌握购物时的数学知识,我们将以小熊购物为主题,设计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熊宝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熊宝宝在购物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如何帮助他完成购物,学会数学知识。

一、课前准备1.设计购物物品:熊宝宝需要购买一些日常用品或者食品,教师可以依据年级和课程内容自行设计。

2.准备购物场景:在教室或者操场上设置购物场景,将购物物品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3.制作购物清单和支票:教师可以准备好购物清单,在上面列出购买物品名称和价格等内容,并制作支票,作为交易的凭证。

二、课堂实践1.购物前的准备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购物过程,我们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扮演卖家和买家。

先让孩子们自由玩耍10-15分钟,在铃声响起后,告诉他们熊宝宝需要去购物,需要他们来做熊宝宝的导购。

2.开始购物教师拿出购物清单,让熊宝宝和其他孩子依照清单上的物品前往不同的货架找物品。

在找到物品后,孩子们需要记下物品价格,并在支票上写上购买物品名称和价格。

购物完成后,熊宝宝需要将购买物品的价格加起来,将金额填写在支票上。

3.结账付款时需要将支票交给卖家,卖家需要先检查数量和金额,找零。

在找零时需要用到减法,可以让孩子们互相练习,用心算的方式计算找零金额。

4.小结在购物结束后进行小结,回顾整个购物过程,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可以提问如下问题:(1)在购物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2)如何解决购物时的计算问题?(3)在找零时,你是如何计算的?(4)购物对你的数学学习有哪些帮助?三、总结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孩子们更好地体验了购物的过程,并了解到了购物中的数学知识。

在购买物品时,孩子们需要关注物品的价格,并将价格加起来计算总价钱;在付款时,孩子们需要计算找零的金额,练习减法。

在购物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口算能力、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熊购物是一节非常生动有趣的数学课程,通过购物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会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1课时小熊购物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1课时小熊购物优秀教学案例
3.结合实际购物场景,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在购物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购物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2.引导学生针对讨论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运用小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不同的购物场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归纳
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2.通过对购物情境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生活应用意识。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一起进行购物活动,将所学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魅力。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同时,注重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让学生在实际购物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小熊购物的场景为线索,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货币的面值,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4.通过对购物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熊购物 课堂实录

小熊购物  课堂实录

一、复习1、口算。

(开火车)3×5= 4×8= 7×6= 36-17= 80-43=9×3= 8×5= 37-15= 8+15= 36+7=教师出示题卡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教师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2、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

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

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教师讲解详细,指导方法较恰当。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板书)解法一:3×4+6 解法二: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 =6+12=18(元)=18(元)答:该付18元。

小熊购物课堂实录

小熊购物课堂实录

小熊购物课堂实录横山第四小学李芳芳〖教学目标〗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活动,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总“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教学。

本节课可以分成四部分:一是在用画图和分步解决第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二是理解乘加混合运算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合理性;三是通过解决“试一试”中第一个问题,把乘加混合运算的经验加以迁移,体会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的合理性;四是借助找生活中的原型,沟通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暑假生活结束了,你的暑假是怎么过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师:你准备好学习用品了吗?有一个文具超市刚刚开业,想去看看吗?出示图片:(反思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探索。

书中原来的情境是小熊购物(食品),也联系学生的实际,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更紧密些,那么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日记本、橡皮、橡皮泥、笔、格尺。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文具的价格分别是……师:你想买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是怎么算的?(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小明也来买文具,可是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出示问题:买3本书和1枝笔,该付多少钱?(反思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实录《1.1_小熊购物(2)-》-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实录《1.1_小熊购物(2)-》-北师大版

课堂实录: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1 小熊购物(2)》一、教学目标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 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 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小熊胖胖和好朋友壮壮一起去逛食品超市买好吃的的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如食品的价钱、小熊和壮壮手中的钱等。

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图中几种食品的价钱,饼干每包4元,面包每个3元,糖果每袋5元,蛋糕每个6元,花生每包7元。

我知道了胖胖想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

我看见图中的壮壮拿着20元钱。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胖胖应付多少元?设计意图:以小朋友们喜欢的小故事开头,让学生从情境图中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2. 探究胖胖应付多少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胖胖应付多少元。

每组成员分工合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图中已知信息出发,运用乘法和加法计算胖胖应付的总金额。

如:从图中已知一个面包是3元,那么4个面包就是3×4=12元。

再加上买一个蛋糕用的6元钱,这样胖胖一共要付的钱数就是12+6=18元。

3. 总结运算顺序(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解决胖胖应付多少元的问题中,我们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学生回答:我们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根据已知信息,合理运用运算顺序,逐步求解。

4. 练习与反馈(1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如:小熊壮壮买了2个蛋糕和3个面包,他一共用了多少钱?学生解答:2个蛋糕就是2×6=12元,3个面包就是3×3=9元。

小熊购物课堂实录

小熊购物课堂实录

小熊购物课堂实录•胖胖应付多少元?教学时,教师可围绕主题图展开教学。

(1)引导学生借助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要求学生将数学信息找全,然后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即“小熊胖胖买4个面包和1个蛋糕一共要付多少元?”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数学信息与数学问题表述完整。

如“一个蛋糕6元,一个面包3元,小熊胖胖买4个面包和1个蛋糕一共要付多少元?”(2)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学生交流。

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用画图、分步计算或者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只出现用分步或者综合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一种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时,要求学生用图来解释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体现数形结合。

第二种情况:他们虽然分步列出了算式,也要要求学生画示意图来说明每一步的意思。

不必要求学生画的图与教科书一致,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如果学生画不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教科书中的样子画。

画图的目的,一是帮助理解题目的意思;二是借助画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三是为更好地理解运算顺序做铺垫。

•淘气和笑笑是这样列式的,你看懂了吗?学会列综合算式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材设置这样的问题,为有效组织教学提供了一个很自然的机会和空间。

同时,设置这样的问题也是向学生和教师做一种示范:几十名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面对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会、有的学生不会,有的学生这样想、有的学生那样想,这时一种有效的手段就是展示某些学生的想法供大家讨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与成长的过程。

教学时,根据学生列式的情况,如果有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就向全班呈现这名学生的算式,当然也可以直接出示淘气和笑笑列的综合算式,进一步组织讨论:淘气与笑笑所列的算式有哪些异同点?在集体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情境重点理解:两个算式中的3×4表示什么?淘气的算式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笑笑的呢?为什么6可以放在算式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最后,教师小结:淘气与笑笑都是把分步列出的两个算式,整合成一个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而算式中先后出现加号与乘号的顺序是不同的。

小熊购物(示范课)

小熊购物(示范课)
生独立观察,说出看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算一算
1)、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后汇报
2)、师生合作把两个式子合成一个式子,讨论这个混合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 =18表示一共付18元)
3)、提问: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提示
1、生独立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小组合作解决胖胖该付多少钱呢?尝试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计算?
3、小组合作解决乐乐应找回多少元?尝试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计算?
4、师生合作总结乘加或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7分)
四、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讨论汇报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
准备
课件
课前预
习内容
预习小熊购物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









(8分)
一、创设情境
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胖胖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胖胖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劲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南学区教案备写模板
学校南华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任课教师范生伟
教学内容
小熊购物




教学
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案例 小熊购物

教学案例 小熊购物

《小熊购物》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索1、师:请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遇到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猜一猜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学生想到的问题多种多样,不受局限,思维非常活跃。

)2、出示小熊胖胖的问题:“我要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元?”(1)学生独立试做:(自己独立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方法,并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楚,并通过语言叙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把口、脑结合起来,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集体汇报;(4)引导学生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5)列出两道综合算式以后,教学生读法,并读给同桌听一听;(6)集体讨论“3×4+6”应该先算3×4还是先算4+6,得出3×4是表示4个面包的价钱,所以要先算3×4;同理“6+3×4”也是应该先算3×4;(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地方,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把算式与问题结合起来,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7)同桌讨论: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8)总结方法: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出示小熊乐乐的问题:“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1)小组合作,探讨方法;(2)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并讨论出:“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索,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三、灵活应用1、师:淘气和笑笑看着小熊他们买东西买得那么高兴,他们也过来了,看看淘气买的是什么东西?(书P13试一试第1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左边有4排饮料,每排5瓶,右边有3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再列式计算;2、师:想知道笑笑买的是什么吗?计算出3道算式,就能知道是些什么。

(书P13试一试第2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通过计算,知道笑笑买的东西,学生兴趣盎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熊购物课堂实录
横山第四小学李芳芳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活动,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总“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教学。

本节课可以分成四部分:一是在用画图和分步解决第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二是理解乘加混合运算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合理性;三是通过解决“试一试”中第一个问题,把乘加混合运算的经验加以迁移,体会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的合理性;四是借助找生活中的原型,沟通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结束了,你的暑假是怎么过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师:你准备好学习用品了吗?有一个文具超市刚刚开业,想去看看吗?
出示图片:
(反思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探索。

书中原来的情境是小熊购物(食品),也联系学生的实际,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更紧密些,那么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
(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日记本、橡皮、橡皮泥、笔、格尺。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文具的价格分别是……
师:你想买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
师:小明也来买文具,可是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
出示问题:买3本书和1枝笔,该付多少钱?
(反思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3×5=15(元),15+4=19(元);
生2:3×5=15(元),4+15=19(元);
生3:3×5+4=19(元);
生4:4+3×5=19(元);
生5:5+5+5+4=19(元);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

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5+4是把3×5=15(元)与15+4=19(元)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

)
(反思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对于学生不是很陌生,有很多学生能直接列出综合算式。

这样,将学生的不同算式列出来,结合情境大家一起讨论算式的合理性,对于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是很有帮助的。

)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5+4,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5是15元,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所以得数是19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5得15,然后加4,可我忘了用谁加4了,怎么办呢?
生:最好是先把15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5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5+4
=15+4
=19(元)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4+3×5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4+3×5
=4+15
=19(元)4+3×5
=15+4
=19(元)4+3×5
=7×5
=35(元)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第三种是正确的,因为4加3等于7,7再乘5就等于35。

生2:第三种不对,因为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得数应是19,而不能再是别的数了。

师:这样,我们举手表决一下。

(通过表决,只有生1还坚持认为第三种是正确的。


师:只有生1与你们的意见不一样,并不能说明他是错的。

如果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
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这时,生1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改变。

)
师:你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好。

你和其他同学再分别想一想,你们先算出的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商量说服生1的办法。


生5:我们用3×5先算出的是3本日记本的价钱,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正好就是19元了。

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这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问生1,你先算的4+3是什么呀?生1想了想,笑了说:我的算法错了,应该先算3×5,先算出日记本的钱数,才能算出总钱数。

)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生: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先算的3×5,也就是日记本的钱数,只不过15与4换了位置,得数也是不变的。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四)自我参与,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文具,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

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在本子上进行计算。

(学生自由选择购物,列式计算,并交流。

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

展示几名学生的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以及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 (反思学生在自主的参与中,加深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
(五)课外购物,实践延伸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学习了新知识――脱式计算。

生2:知道了有乘法、也有加法时,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3:我已经能在购物时自己付款了。

师:以后去文具超市购买文具时,你们可要自己计算、自己付款了。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