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运安全评价要求
储运安全评价要求

储运安全评价一、评价目标盘锦瑞德化工有限公司储运车间安全评价目标如下:1、确认危险物的安全性和关于可能威胁生产工作人员安全或导致操作问题的工序的操作性问题;2、确定在工艺操作性上损害的严重性,确认已识别的问题的实用性;3、确认工程和程序上的安全设施已包含在设计中,使之减少已识别出问题所造成的后果的可能性或严重性;4、确认哪些属于关键操作程序,使得这些程序可以突出关键程度;5、评估现有的工程和程序上的安全设施的适当性;6、建议必要的附加安全设施或操作程序。
二、评价范围储运车间已建成1、2、3、4#罐区和装卸车栈台,新建5、6、9#和2#装卸车栈台。
三、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法分析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四、评价程序由储运车间负责人组织各部门各专业成立评价小组并进行评价。
在确定分析目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分析结果的应用目的;2、分析处于系统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3、可能处于风险中的人或财产,如:员工、公众、环境、系统;4、可操作性问题,包括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5、系统所要求的标准,包括系统安全和操作性能两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由车间技术人员或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说明。
五、评价依据(一)储罐区设施安全对策措施1、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1.1、6.1.2条,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储罐基础、防火堤、隔堤及管架(墩)等,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防火堤的耐火极限不得小于3h。
液化烃、可燃液体储罐的保温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防火堤(土堤除外)应采取在堤内侧培土或喷涂隔热防火涂料等保护措施。
2、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2.2条,储存甲B类的液体,应用浮顶或浮舱式内浮顶罐。
3、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2.12条,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浮顶、内浮顶罐组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设置事故存液池储存剩余部分,但罐组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
储运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储运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1. 为确保储运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和财物安全,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制定本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储运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二、储运人员安全管理1. 所有从事储运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取得相应的证书。
2. 储运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按照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确保自身安全。
3. 储运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觉,经常检查和维护储运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4. 储运人员必须严禁酒后驾车或者在工作状态下服用药物,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三、储运设备安全管理1. 储运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储运设备必须安装报警装置和防护措施,保障储运过程中的安全。
3. 储运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严禁私自操作或者修改设备。
四、货物储存安全管理1. 储存货物的仓库必须具备防火、防盗、防爆等必要的安全设施。
2. 储存液体、气体等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确保储存安全。
3.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标识和保管,确保安全。
五、运输安全管理1. 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必须严密包装,确保不会产生泄漏、破损或其他安全隐患。
2. 运输车辆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车辆的运行安全。
3. 运输车辆的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
4. 运输车辆必须安装报警装置和定位系统,方便监控和追踪货物的运输情况。
六、应急管理1. 储运单位必须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项责任和操作流程。
2. 储运单位必须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3. 储运单位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监督检查1. 监管部门有权对从事储运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定期或随机的检查。
2. 对于违反储运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给予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3. 监管部门必须做好记录和报告工作,及时向上级机构汇报储运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AQ2045-201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道储运实施指南评分办法》

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一级二级三级要素分值符合性判断扣分标准要素要素领导岗位责任制未建立,每缺领导、部门和基层岗位建立、少一个,扣1分;其它岗位责任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未建立,每缺少一个,扣0.5分是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未制定不得分;每少一项扣0.5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 操作规程,是否全面分和操作规程评定期内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无明细表,不得分;每少一年保障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 2 责任(15)使用明细度,扣1分施检查隐患治理及控制措施相关无相关资料,不得分;一项未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责 3 资料采取措施,扣0.5分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任和承未制定,不得分;少一项,扣诺(30)制定符合专业实际的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2 0.5分谎报、瞒报一次,不得分;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记录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2 报一次,扣1分利用文件、广播、电视或网络未承诺,不得分;承诺未公开,等形式公开承诺扣2分主要负责人应有明确的、公开的HSE承诺(10) 10 承诺应包括遵守国家和所在地承诺承诺不包括,扣2分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承诺应包括尊重所在地风俗习承诺不包括,扣2分一级二级三级要素分值符合性判断扣分标准要素要素惯承诺中应包括人力、物力、财承诺不包括,扣2分力资源的内容承诺中应包括持续改进HSE体承诺不包括,扣2分系的内容安全生产月活动记录或影像资未组织开展,扣2分料安全文化11.9消防日活动记录或影像资管道储运单位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5 未组织开展,扣2分建设(5)料其它活动记录或影像资料未组织开展,扣1分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 5 内容不符合,不得分要求应结合本单位生产实际,制定符HSE方合法律法规要求的HSE方针,并传达 / 针(20)到单位员工。
内容与本单位生产实际相适应一处不适应,扣1分5 未传达,不得分;传达未全面传达到单位全体员工10 覆盖,扣2分策划危害因素原油、天然气等介质固有风险未辨识,不得分 12 (150)辨识、风辨识一级二级三级要素分值符合性判断扣分标准要素要素险评估和长输管道、输油泵、压缩机、已辨识,因素不全,每缺一项,风险控制每年组织1次全面加热炉、锅炉、压力容器、供扣0.5分(70)的危害因素辨识活配电等设备设施辨识动站场平面布置、消防、安全标识等辨识进行危害因素加压、加热等工艺流程辨识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雷电、暴风雨、暴雪、高温、冰冻、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辨识承包商、供应商等在现场作业的所有人员风险辨识对于识别出的危害对于识别出的危害因素,通过因素,组织风险评抽查风险评估资料, 对确定的未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分;评估,对确定的管道泄 10 管道泄漏、火灾爆炸、人身伤估项不全,缺一项,扣1分;漏、火灾爆炸、人身亡等不可接受的风险,查验有未进行分级管理,扣2分伤亡等不可接受的否进行和分级管理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对不可接受的风险,查验针对不可接受风险所制定未制定,不得分;措施方案不制定相应的削减或10 的削减或控制措施方案完善,扣1分控制措施一级二级三级要素分值符合性判断扣分标准要素要素每年至少组织1次全面的生产安全查验是否按要求进行安全事故未开展,不得分;未建档,扣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生产安全16 隐患排查;隐患档案建立齐全10分;档案不齐全,扣2分事故隐患登记建档根据风险识别与评价的结果,对大型查验领导干部承包文件和检查站库,人口稠密区、环境敏感区、穿记录,确认对大型站库,人口稠跨越特殊区域管段,码头接收站等关密区、环境敏感区、穿跨越特无文件,不得分;无检查记录, 10 键装置和要害部位,确定领导干部联殊区域管段,码头接收站等关每一人次扣0.5分系点。
储运仓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a、b、c、 d、e
a、c、d、 e
a、c、d、 e
a、b、c、 d、e
a、c、d、 e
126
1、查验合格证必须等叉车或卡车停止后,进 a、b、c、
行。2、叉车操作3米范围内禁止站人
d、e、f
9 1、戴手套操作,2、2人配合处理 1、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观察。2、禁止
9 从卡车平台上跳下。3、使用登高设备。 1、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观察。2、叉运
126 过程中禁止靠近货物。3、穿安全鞋。
c、d、e d、e d、e
0
V
1
3
3
4、 产品过程中翻倒,可能发生压伤人,产品跌 操作失误
III
3
6
7
落可能压伤脚
填说写明单 :据 1、 1、 未见有伤害迹象
a-培训;2、
危险等
评价表
分析日期: 编号:
条件危险性评价
控制措施
管理措施
D
45 126 126 54 54
提高安全意识,使用前检查等 1、厂区内走人行道。2、进出库位门时,注 意观察,确保安全通行 1、穿反光服;2、提高安全意识,进入区域 注意运行的叉车。 1、戴安全帽。2、禁止站在2个高的原料上3 、禁止俯身挂包。4、提高安全意识 1、叉车听挂包员口令操作。2、避免匆忙工 作。3、提高安全意识
III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7
挂包原料
1 时,发生滑倒
操作失误
挂包时,未配合好,将人挤落或手指未及时
IV
3
6
3
2 抽出被挤伤
操作失误
IV
3
6
3
在物流作业区内与运行的叉车或卡车发生碰
器材储运安全规定

器材储运安全规定
是指保障器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器材储运安全规定:
1. 储存环境要求:储存器材的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无腐蚀性气体和易燃物质。
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2. 储存位置要求:存放器材的位置应稳固,避免堆放过高或过重的物品。
同时要确保储存位置能够方便放置和取出器材,以及进行日常巡检和维护。
3. 包装要求:对于易碎、易损坏或有特殊要求的器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保护,以防止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 运输规定:运输器材时,应选择符合规定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并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
货物应牢固固定,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碰撞。
5. 使用安全:在使用器材时,应按照器材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同时,要定期对器材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6. 废弃物处理:废弃或报废的器材应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规定进行处理,尽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器材储运安全规定,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不同类型的器材和行业的需求进行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仓库储存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

某(仓库)储存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第一章评价依据1.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1998)⑶《监控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1995)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⑸《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⑹《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⑺《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1990)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令第17号(2005)⑼《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危化字[2006]10号⑽《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⑾《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⑿《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⒀《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138号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⒂《上海市消防条例》2000.1.2⒃《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2005.3.1⒄《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令第56号(2006)⒅《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⒆《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⒇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2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⑵《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GB50160-92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⑷《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⑸《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⑹《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⑺《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⑻《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⑼《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⑽《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⑾《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98-94 ⑿《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⒀《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2000⒂《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057-94⒅《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⒆《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94⒇《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21]《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22]《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2005[23]《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24]《爆炸危险场所电力设计规范》GB50058-92[2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3836.14-2000[26]《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2005[27]国家和本市其他行业技术规范、标准1.3其它依据1、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2、储存危险化学品场所、设施的房产权证或租赁协议、安全协议;3、消防部门对储存设施的检查意见书;4、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目录;5、上海某储存单位仓储安全管理相关资料;第二章概述2.1储存单位基本情况表2.1储存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或表2.1储存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2.2储存单位情况简介:◆储存物品种、规格表2.2储存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储存能力储罐区、危险化学品库房、最高储存限制量说明◆年吞吐量◆仓库平面图、地理位置、周边情况2.3从业人员情况1、职工人数:2、持证情况:①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情况表②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表③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持证情况表④储存危险化学品专业或义务消防队伍人员情况表2.4上海市某仓储单位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各级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管理制度2.5评价范围本评价报告对上海某仓储单位申请危险化学品储存登记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以下简称“基本储存条件”)逐项进行评估评价。
公司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评价项目负责人:×××2010年5月15日评价人员目录第一章评价依据 (1)1.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 (1)1.2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 (3)1.3其它依据 (4)第二章概述 (6)2.1评价范围与内容 (6)2.2申请备案单位基本情况 (8)2.3储存单位基本情况 (11)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23)3.1主要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3)3.2储罐和库房安全设施设备符合性识别 (30)3.3装卸和输送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 (30)3.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符合性识别与危险性分析 (35)3.5重大危险源辨识 (40)3.6小结 (43)第四章评价单元的划分 (45)第五章评价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简介 (46)5.1评价方法的选择 (46)5.2评价方法简介 (48)第六章储存单位现场检查、分析、评价 (51)6.1储存场所各库房、储罐的实际情况 (51)6.2储存单位现场检查与评价 (52)6.3本章小结: (80)第七章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的定性、定量评价 (81)7.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81)7.2毒物扩散定量分析法 (82)第八章安全对策措施 (103)8.1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03)8.2劳动安全对策措施 (104)第九章评价结论 (106)9.1评价结果分析 (106)9.2总体评价结论 (107)附件:1、《安全评价委托书》复印件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3、《消防验收意见书》复印件4、《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验收的意见》复印件5、《×××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复印件6、《防雷设施检测合格证》及《防雷装置定期检测报告》复印件7、《房地产权证》复印件8、《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及《检测报告》复印件8、“人员上岗证书”复印件9、《特种作业人员一览表》复印件10、员工培训签到表复印件11、平面图12、现场照片第一章评价依据1.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8));(3)《监控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1995));(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7)《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8)《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1990));(9)《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1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2006));(11)《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危化字[2006]10号);(12)《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13)《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4)《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15)《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质技监锅发[1999]154号);(1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7)《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18)《××省安全生产条例》(××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2号(2006));(19)《××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备案管理办法》(××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2007〕389号);(20)《××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细则》(××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2007〕424号);(21)《××省剧毒化学品管理办法》(2003年12月18日);(22)《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23)《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其他适用的国家、××省法律、法规、文件。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储配站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储配站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储配站建设工程一、项目概况该储配站建设工程位于泰安市岱岳区,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50亩,主要包括储油罐区、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及防火安全措施等。
二、验收评价过程为了保障储配站的安全运行和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我公司组织了验收评价团队对该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检查。
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石油储运设施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了验收,并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了检查和评估。
具体过程如下:1. 资料审核我们首先对该工程的建设方案、设计文件、环评报告及相关的审批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审核,保证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2. 现场检查我们对储油罐区、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等设施进行了现场检查,确保设施建设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
3. 设备测试我们对储油罐区和加油站内的油量计、计量设备等进行了测试和校正,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障了计量和交易的可靠性。
4. 环保检查我们针对该工程涉及的环境保护设施和管理措施进行了评估,保证该储配站达到国家相关环保标准要求,并且能够规范化、高效率地运行。
三、验收评价结论针对该储配站建设工程,我们结合以上的评估和检查,给出了以下综合评价结论。
1. 设施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设备齐全、完好、稳定。
2. 设施的运行管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现场操作规范、安全,保障了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3. 设施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良好,同时该工程环境保护设施和管理措施到位,保证了该储配站的环保运行。
4. 该储配站建设工程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管理人员素质高,具有一定的应急能力。
该储配站建设工程从设施的建设、设施的运行管理、环境保护及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全面保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达到了验收评价标准。
四、后续建议针对该储配站的运行和管理,我公司提出以下建议:1. 注重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施的稳定和持久运行。
关于印发《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港航(港口)管理局、海事局、港务局(港务集团公司)及有关单位: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规范港口建设工程项目和生产系统的安全评价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交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了《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现予印发。
请你们结合本地区(单位)的具体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00四年八月二十日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和促进港口安全生产,规范港口建设工程项目和港口生产系统的安全评价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沿海与内河港口(不包括渔港、军港)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港口建设项目)及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管理工作。
第三条港口安全评价是以实现港口建设项目和港口生产系统的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港口建设项目和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判断建设项目、生产系统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为制定港口建设与生产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及进行安全生产监察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评价包括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以及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第四条港口建设和生产经营单位可自主选择熟悉港口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及装卸工艺的安全评价机构承担评价项目,逐步建立招投标机制,鼓励评价机构间的公平竞争,促进评价工作的良性发展。
第五条从事港口安全评价的机构应依法取得由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核准的《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资质类别应符合评价项目要求,业务范围包括港口业,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证书》。
危险化学品储存、装卸的安全要求

危险化学品储存、装卸的安全要求
一、储存的基本要求
1、危急品露天存放应符合防火、防爆平安要求。
2、储存化学危急品的仓库必需配备具有专业学问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和场所应设专人管理,并配备牢靠的个人防护用品。
3、储存的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
4、储存危急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烟火和使用明火。
5、各类危急化学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如易燃液体不得同氧化剂、助燃气体混合储存。
二、储存场所的要求
1、储存危急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
2、储存场所内的电气系统均应符合有关平安规定,有易燃易爆危急品储存场所应符合防爆平安规定。
3、储存易燃易爆危急品的建筑,必需安装避雷设施。
4、储存场所必需安装通风设备,并留意设备的防护措施。
5、储存危急品的建筑采暖应用水暖,其温度不应超过60℃。
- 1 -。
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安全管理评估(评价)指导

委托单位名称xxxx危险化学品储存项目名称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指导文本(试行))安全评价机构名称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编号评价报告完成日期(安全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委托单位名称评价项目名称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评价项目负责人:评价报告完成日期(安全评价机构公章)评价人员技术专家姓名签名(列出各类技术专家名单)前言目录第一章评价依据1.1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1.2 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1.3 其它依据第二章概述2.1 评价范围与内容2.2 申请备案单位基本情况3.3 储存单位基本情况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1 主要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2 储罐和库房安全设施设备符合性识别3.3 储运和装卸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3.4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符合性识别与危险性分析3.5 辅助装置、设备、设施、场所的危险性分析3.6 重大危险源辨识第四章评价单元的划分第五章评价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简介5.1 评价方法的选择5.2 评价方法简介第六章储存单位现场检查、分析、评价6.1 储存场所各库房、储罐的实际情况6.2储存单位现场检查与评价6.3 本章小结第七章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的定性、定量评价第八章安全整改对策措施8.1 不符合项整改情况汇总8.2 重点整改治理的突出问题第九章评价结论9.1 评价结果分析9.2 总体评价结论附件评价单位名称广东省某危险化学品储存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第一章评价依据1.1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号(1998)(3)《监控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1995)(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3)(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7)《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8)《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1990)(9)《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1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2006)(11)《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危化字[2006]10号(12)《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13)《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4)《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15)《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1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锅发[1999]154号(17)《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18)《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2号(2006)(19)《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备案管理办法》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粤安监〔2007〕389号(20)《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细则》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粤安监〔2007〕424号(2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22)《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其他适用的国家、广东省法律、法规、文件1.2 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1)《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 (2)《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0-90(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91-2000 (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 GB3836.14-2000 (5)《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94 (6)《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 GB6944-2005 (7)《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7231-2003 (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9)《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2463-90 (10)《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13392-2005 (1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 (12)《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GB/T15098-94 (13)《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 (1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1999 (15)《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5-1999 (1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6-1999 (17)《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 (18)《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18265-2000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2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50057-94 (2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23)《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2002(2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2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 GB50160-92 (2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1993 (27)《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50351-2005 (2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2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30)《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20571-95 (31)《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63-1999其他适用的国家、行业技术规范、标准(注:以上为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对新标准规范颁布之前的原有储存单位,可引用当时适用的标准规范进行安全评价,并对所引用标准规范的情况进行说明)。
仓库储存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

某(仓库)储存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第一章评价依据1.1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 号(1998)⑶《监控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 号(1995)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2002)⑸《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 号(2004)⑹《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 号(2005)⑺《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 号(1990)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令第17 号(2005)⑼《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危化字[2006]10 号⑽《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 号⑾《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 号国际公约⑿《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 号⒀《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138 号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单位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 号⒂《上海市消防条例》2000.1.2⒃《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2005.3.1⒄《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令第56 号(2006)⒅《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 版)⒆《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 版)⒇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2 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 年版)GBJ16-87⑵《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 年版)GB50160-92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⑷《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⑸《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⑹《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⑺《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⑻《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⑼《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⑽《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⑾《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98-94⑿《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⒀《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2000⒂《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2 年版)GB50057-94⒅《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⒆《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94⒇《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21]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22] 《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2005[23]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24] 《爆炸危险场所电力设计规范》GB50058-92[2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 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3836.14-2000[26]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2005[27] 国家和本市其他行业技术规范、标准1.3 其它依据1、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2、储存危险化学品场所、设施的房产权证或租赁协议、安全协议;3、消防部门对储存设施的检查意见书;4、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目录;5、上海某储存单位仓储安全管理相关资料;第二章概述2.1 储存单位基本情况表2.1 储存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或表2.1 储存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2.2 储存单位情况简介:◆储存物品种、规格表2.2 储存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储存能力储罐区、危险化学品库房、最高储存限制量说明◆年吞吐量◆仓库平面图、地理位置、周边情况2.3 从业人员情况1、职工人数:2、持证情况:①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情况表②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表③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持证情况表④储存危险化学品专业或义务消防队伍人员情况表2.4 上海市某仓储单位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各级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管理制度2.5 评价范围本评价报告对上海某仓储单位申请危险化学品储存登记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 以下简称“基本储存条件” ) 逐项进行评估评价。
物流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标准

物流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标准一、背景介绍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能够安全、高效进行,制定一套物流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运输车辆安全标准1. 车辆年检:所有运输车辆需定期进行年检,确保车辆技术状态良好。
2. 车辆装备:车辆必须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绳索等。
3. 司机资质:司机必须持有相关从业资格证,并接受相关培训。
三、货物运输安全标准1. 货物包装:货物需符合相应的包装标准,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造成破损或泄漏。
2. 装卸作业:装卸作业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发生事故。
3. 货物保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必须购买相应的货物保险,以应对意外情况。
四、人员培训安全标准1. 安全培训:物流企业必须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紧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员工掌握正确的逃生和救援技能。
五、设施设备安全标准1. 仓储设施:物流企业的仓储设施必须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装卸设备:装卸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六、风险评估与管理1. 风险评估:物流企业需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管。
七、结语物流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标准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还可以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希望各个物流企业能够重视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安全要求

制定风险评估标准: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和储存运输要求,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对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设施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其安全性能和风险 等级。
采取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设备 设施的可靠性等。
实施控制措施:确保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实施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和预案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 输安全监管的法律 法规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 输安全监管的机构 和职责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 输安全监管的标准 和程序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 输安全监管的监督 和处罚
监管结果:对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企业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处理方式: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处罚或取缔等处理措施 利用价值:监管结果可作为企业信用评级、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公开透明:监管结果应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国际公约:涉及 危险化学品储存 运输的国际公约 和协议,旨在加 强国际合作,共 同维护全球化学
品安全。
《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安全法律 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发布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宣传和培训
PART THREE
监管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职责:制定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安全标准,监督检查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依法查处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安全事故。
监管部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危险化学 品储存运输企业的安全评价和评估工作。
安全评价业务范围及专业能力配备标准

安全评价业务范围及专业能力配备标准
目前安全评价行业有三个标准的业务范围划分标准,
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附录B安全评价业务分类;
2、《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2号附件1.安全评价机构业务范围划分标准;
3、《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1号附件1安全评价机构业务范围与专职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配备标准详见附件。
编辑:自由鸟
日期:2020年2月29日星期五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附录B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2号附件1.安全评价机构业务范围划分标准
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对照表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1号
备注:1.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与学科基础专业对照表另行制定。
2.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认可业务范围以矿山井下特种设备目录为准。
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

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港口是国内外贸易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各种货物(包括危险货物)进出非常频繁,怎样确保危险货物的储运安全呢?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对港口经营人提出了如下安管要求:1.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港口危险货物储存设施或场所进行港口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
2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
港口重大危险源按照其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具体见“港口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3 .港口经营人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对本单位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件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港口经营人应当进行安全评价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可以与本单位的安全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4 .构成一级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或场所,港口经营人应当委托具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件的安全评价机构,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确定的个人和社会风险值,不得超过本规定附件2列示的个人和社会可容许风险值标准。
超过个人和社会可容许风险值标准的,港口经营人应当采取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
5.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估的主要依据;(2)港口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3)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4)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5)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时);(6)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单位、人员状况;(7)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和监控措施;(8)事故应急措施;(9)评估结论与建议。
6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港口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分级,开展安全评估和完善档案:(1)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满三年的;(2)构成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的;(3)港口危险货物种类、数量或者储存方式及其相关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可能影响港口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4)发生危险货物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5)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港口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指引

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指南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以下简称安全预评价)的基本要求、前期准备、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建设方案安全评价、事故危险性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评价结论等相关要求,以规范指导安全评价机构和有关单位开展安全预评价工作。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活动。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新建、改建和扩建储存、装卸危险货物的港口建设项目。
2.2事故危险性评价运用科学的安全评价方法,预测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事故状态下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泄漏扩散、火灾爆炸等事故危险的程度。
2.3港口安全设施在港口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控制、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采用的设备、设施、装备及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3基本要求3.1评价程序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做出安全预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安全预评价程序框图见图1。
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做出安全预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图 1安全预评价程序框图3.2评价范围3.2.1安全预评价范围应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项目实施情况等确定。
3.2.2安全预评价范围应明确评价对象的具体作业范围、作业方式和作业货种范围(集装箱和包装危险货物载明到类别和项别、其他危险货物载明到品名)、联合国危规号(UN号)、包装方式等。
3.2.3安全预评价的地域范围包括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所含陆域和水域。
陆域范围包括码头、引桥及项目建成后的其他陆域部分。
水域范围包括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和回旋水域。
3.3评价内容和评价单元3.3.1安全预评价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建设方案安全评价,事故危险性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评价结论等。
3.3.2安全预评价单元根据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危险因素类别及安全特点等划分。
化工行业化学品储存与运输的安全规范

化工行业化学品储存与运输的安全规范化学品的储存与运输在化工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员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并遵守相关法规,化工企业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安全规范。
本文将介绍化学品储存与运输的安全规范,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建议。
一、储存安全规范1. 储存区域的选择与规划首先,储存区域的选择应考虑到化学品的性质和数量。
应将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化学品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区域,与其他材料隔离开,并确保通风良好。
同时,应考虑防火、防爆等措施,如使用防火、防爆柜、储存柜等设备。
2. 储存容器与标识化学品储存在合适的容器中是至关重要的。
容器应具备耐久性、密封性和稳定性,并符合相关标准。
每个容器都应有明确的标识,标明其名称、成分、危险性质等信息,并善于更新,确保准确性。
3. 安全设施与装备储存区域应配备消防设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以及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等,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可以包括应急洒水设备、泄漏防护堤坝等。
员工必须熟练掌握使用这些设备的方法与技巧。
二、运输安全规范1. 包装与标识在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包装是关键环节。
包装必须严格符合相关法规,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以防止泄漏、损坏或事故发生。
每个包装都应标明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质、数量和运输标识,并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要求。
2. 车辆选择与检查选用适合化学品运输的车辆也是必要的。
车辆应经过严格检查,保证其完好,没有泄漏风险,并配置应急处理设备。
从车辆的外部到内部都需要定期检查,包括车况、刹车系统、泄露设备等。
3. 物流管理与员工培训化学品运输需要进行严密的物流管理。
运输公司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员工应接受系统培训,具备化学品运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紧急处理措施和适当应对事故的方法。
4. 紧急事故应对与预防紧急事故的应对与预防是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运输公司应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种类的化学品,制定相应的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应对事故的发生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安全评价师工作内容和要求

安全评价师工作内容和要求
任职要求:
1、本科及上,化工机械类、电气及自动化相关、冶金相关、机械类、腐蚀与防护、石油储运、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线路工程、储运工艺、设备与控制相关专业(非应届生)
2、持二级及以上安全评价师资格证
3、从事安全评价相关工作3年以上
4、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优先(应届生)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Au to CAD读图,英语六级,具备较强的思维逻辑及写作能力岗位职责。
工作内容:
(1)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收集有关资料;
(2)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3)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4)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及评价结果,提出降低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5)对评价结果进行跟踪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运安全评价一、评价目标瑞德化工储运车间安全评价目标如下:1、确认危险物的安全性和关于可能威胁生产工作人员安全或导致操作问题的工序的操作性问题;2、确定在工艺操作性上损害的严重性,确认已识别的问题的实用性;3、确认工程和程序上的安全设施已包含在设计中,使之减少已识别出问题所造成的后果的可能性或严重性;4、确认哪些属于关键操作程序,使得这些程序可以突出关键程度;5、评估现有的工程和程序上的安全设施的适当性;6、建议必要的附加安全设施或操作程序。
二、评价围储运车间已建成1、2、3、4#罐区和装卸车栈台,新建5、6、9#和2#装卸车栈台。
三、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法分析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四、评价程序由储运车间负责人组织各部门各专业成立评价小组并进行评价。
在确定分析目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分析结果的应用目的;2、分析处于系统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3、可能处于风险中的人或财产,如:员工、公众、环境、系统;4、可操作性问题,包括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5、系统所要求的标准,包括系统安全和操作性能两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由车间技术人员或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说明。
五、评价依据(一)储罐区设施安全对策措施1、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2008)第6.1.1、6.1.2条,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储罐基础、防火堤、隔堤及管架(墩)等,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防火堤的耐火极限不得小于3h。
液化烃、可燃液体储罐的保温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防火堤(土堤除外)应采取在堤侧培土或喷涂隔热防火涂料等保护措施。
2、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2008)第6.2.2条,储存甲B类的液体,应用浮顶或浮舱式浮顶罐。
3、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2008)第6.2.12条,防火堤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浮顶、浮顶罐组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设置事故存液池储存剩余部分,但罐组防火堤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
4、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2008)第6.2.17条,管道穿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闭;在防火堤雨水沟穿堤处,应设防止可燃液体流出堤外的措施;应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设置两个以上人行台阶或坡道,隔堤均应设置人行台阶。
5、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2008)第6.2.18条,事故存液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设有事故存液池的罐组应设导液管(沟),使溢漏液体能顺利地流出罐组并自流入存液池;事故存液池距防火堤的距离不应小于7m;事故存液池和导液沟距明火地点不应小于30m;事故存液池应有排水设施。
6、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2008)第6.2.23条,可燃液体储罐设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装置,必要时应设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设施。
7、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2008)第6.2.24、6.2.25条,储罐的进料管应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宜延伸至距罐底200mm处。
储罐的进出口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8、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2008)第6.3.11条,储罐应设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以及高液位报警和高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措施。
9、根据《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SH/T3007-2014)第5.3.5条,在管带适当的位置应设跨桥,桥面最低处距管顶(或保温层顶面)的距离不应小于80mm。
10、根据《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SH/T3007-2014)第5.3.7条,储罐物料进出口管道靠近根部处应设一个总的切断阀,每根储罐物料进出口管道上还应设一个操作阀。
储罐放水管应设双阀。
11、根据《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SH/T3007-2014)第5.4.8条,罐区阀门集中处、排水井处应设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器。
12、根据《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SH/T3007-2014)第5.4.11条,应将储罐的液位、温度、压力测量信号传送至控制室集中显示。
13、根据《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SH/T3007-2014)第6.3.5条,与储罐连接的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并应满足抗震和防止储罐沉降的要求。
不宜采用软管连接。
14、根据《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SH/T3007-2014)第6.3.9条,罐顶的仪表或仪表元件宜布置在罐顶梯子平台附近。
15、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1.2条,防火堤、防护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且必须密实、闭合、不泄漏。
16、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1.4条,进出储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应从防火堤、防护墙顶部跨越或从地面以下穿过。
当必须穿过防火堤、防护墙时,应设置套管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封闭,或采用固定短管且两端采用软管密封连接的形式。
17、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1.7条,每一储罐组的防火堤、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 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应设置在不同方位上。
隔堤、隔墙应设置人行踏步或坡道。
18、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1.8条,防火堤的相邻踏步、坡道、爬梯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60m,高度大于或等于1. 2 m 的踏步或坡道应设护栏。
19、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2.1条,同一防火堤的地上油罐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同一防火堤,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油品储罐(甲B类、乙类和丙A类油品储罐可布置在同一防火堤,但不宜与丙B 类油品储罐布置在同一防火堤),当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1000m3时,火灾危险性类别不同的常压储罐也可布置在同一防火堤,但应设置隔堤分开;○2沸溢性的油品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油品储罐布置在同一防火堤,单独成组布置的泄压罐除外;○3常压油品储罐不应与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天然气凝液储罐布置在同一防火堤;○4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可与液化烃的全压力储罐布置在同一防火堤;○5可燃液体的低压储罐可与常压储罐布置在同一防火堤;20、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2.2条,同一防火堤油罐总容量及油罐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固定顶油罐及固定顶油罐与浮顶、浮顶油罐混合布置,其总容量不应大于120000m3,其中浮顶、浮顶油罐的容积可折半计算;○2钢浮盘浮顶油罐总容量不应大于360000m3,易熔材料浮盘浮顶油罐总容量不应大于240000m3;○3外浮顶油罐总容量不应大于600000m3;○4单罐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m3时油罐数量不应多于1 2座,单罐容量小于1000m3或仅储存丙B类油品时油罐数量可不限;○5油罐不应超过2排,但单罐容量小于1000m3的储存丙3类油品的油罐不应超过4排,润滑油罐的单罐容积和排数可不限。
21、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2.3条,立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
22、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2.4条,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堤脚线之间应有消防道路或留有宽度不小于7 m 的消防空地。
23、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2.5条,油罐组防火堤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油罐组一个最大油罐的公称容量。
24、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2.6条,油罐组防火堤顶面应比计算液面高出0.2m。
立式油罐组的防火堤高于堤设计地坪不应小于1.0m ,高于堤外设计地坪或消防道路路面(按较低者计)不应大于3.2 m。
25、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2.8条,防火堤的地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火堤地面应坡向排水沟和排水出口,坡度宜为0. 5%;○2防火堤地面宜铺设碎石或种植高度不超过150mm的常绿草皮;○3防火堤地面应设置巡检道;○4当油罐泄漏物有可能污染地下水或附近环境时,堤地面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26、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2.12条,油罐组隔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罐容量小于5000m3时,隔堤油罐数量不应多于6座;○2单罐容量等于或大于5000m3且小于20000m3时,隔堤油罐数量不应多于4 座;○3单罐容量等于或大于20000m3且小于50000m3时,隔堤油罐数量不应多于2 座;○4单罐容量等于或大于50000m3时,隔堤油罐数量不应多于1座;○5沸溢性油品油罐,隔堤储罐数量不应多于2座;○6非沸溢性丙B类油品油罐,隔堤储罐数量可不受以上限制,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7立式油罐组隔堤高度宜为0.5m-0.8m 。
27、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3.5条,防火堤、防护墙的地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火堤和防护墙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并宜设置不小于0.5 % 的坡度坡向排水沟和排水口;○2储存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储罐组的地面应做防腐蚀处理。
28、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3.3.6条,防火堤、防护墙场地应设置集水设施,并应设置可控制开闭的排水设施。
29、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4.1.1条,防火堤宜选用土筑防火堤,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防火堤、砌体防火堤、夹芯式防火堤,不宜采用浆砌毛石防火堤。
30、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4.2.1条,防火堤、防护墙的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冻土深度和稳定性计算等因素确定,且不宜小于0.5 m。
31、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GB 50351-2014)第4.2.2条,储存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储罐组,防火堤堤身侧应做防腐蚀处理。
32、根据《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AQ3053-2015)第6.7条,储罐设计时,应考虑足够的腐蚀裕量。
对于有均匀腐蚀的储罐,腐蚀裕量应根据预期的储罐使用年限、防腐蚀技术措施和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同时,还应考虑介质流动时对储罐的冲蚀和磨损等影响,并应考虑局部腐蚀的影响。
33、根据《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AQ3053-2015)第6.13条,储罐物料进出口管道靠近罐体处应设一个总切断阀。
对大型储罐,应采用带气动型、液压型或电动型执行机构的阀门。
当执行机构为电动型时,其电源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动执行机构应做防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