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理论汇总
园林设计知识点总结
![园林设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b1b4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d.png)
园林设计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园林设计基础知识1.1 园林设计的概念园林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的周密规划、合理配置,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情趣和生活需要的生态环境艺术。
园林设计是对自然、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的产物,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1.2 园林设计的历史园林设计起源于古代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现代的园林设计。
在罗马帝国时期,园林设计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成为了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基础。
1.3 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生态学、美学、建筑学、园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其中,生态学是园林设计的核心理论,它关注园林环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1.4 园林设计的目的园林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活和休闲需求,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和功能。
1.5 园林设计的原则园林设计的原则包括生态原则、美学原则、功能原则、文化原则等,其中生态原则是园林设计的首要原则,其他原则都是在生态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二章:园林设计的设计过程2.1 踏勘和勘测在园林设计的初期阶段,需要进行对设计地的环境、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设计地进行勘测,了解地形、地貌等情况。
2.2 规划设计在踏勘和勘测的基础上,根据设计要求和目标,进行规划设计,确定设计的总体方案和布局,包括空间结构、植物配置、景观元素等。
2.3 设计方案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园林设计方案的具体设计,包括对景观元素、植物配置、建筑结构等进行细节设计,确定各个区域的功能和风格。
2.4 施工图设计在设计方案确定之后,需要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包括平面布置图、植物配置图、施工细节图、水文结构图等,为后期的施工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
2.5 施工实施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对园林设计进行实施施工,包括地形造型、植物栽植、建筑施工等工程,确保设计的落实。
2.6 管护维护在园林设计实施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园林的管护维护,包括植物的养护、景观的保养、设施的维修等,确保园林的长期美观和功能。
园林理论汇总
![园林理论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2c84380de80d4d8d05a4f1e.png)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第一章中外园林基本知识1、按园林隶属关系,我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三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2、皇家园林因功能不同分为三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大内御苑-北海、中南海、故宫内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路花园(乾隆花园)·离宫御苑-颐和园·行宫御苑-承德避暑山庄按距离由近到远大内御苑<离宫御苑<行宫御苑皇家园林的特点尽管是模拟山水风景的,但也要体现皇家气派和皇权至尊。
造园特点:①规模宏大②选址自由③建筑富丽④皇权的象征寓意⑤江南园林意境的汲取3、私家园林(中国古代园林,凡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园林)造园特点:①规模较小。
②内向式布局。
③诗画情趣、意境深远。
④中国私家园林相对多集中在南方。
4、寺观园林(或称之为寺庙园林,指的是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造园特点:①特殊的受众群。
②发展的稳定性。
③选址多名山胜地。
④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在造园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设计手法。
5、我国的古典园林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①古典园林发展的生成期――夏商周秦汉时期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殷周时期的“囿”,园林主要构筑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台”秦朝宫-阿房宫,汉朝苑-上林苑上林苑其中最大的宫苑“建章宫”,出现了在“太液池”中建立“瀛洲、蓬莱、方丈”的“一池三山”的宫苑式布局的最早的形式。
②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特点:(1)造园风格的发展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西晋石祟的“金谷园”(2)造园形式的多样③古典园林发展的盛年期――隋唐(园林题名开始)(1)隋唐宫苑――西苑(2)城市私园与文人造园的兴起出现了“文人园林”。
文人园林的兴起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情操、表现隐逸,渗透出另一种造园风格——园林与诗画的沟通,折射出文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工程园林知识点总结
![工程园林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8060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a.png)
工程园林知识点总结一、园林基础知识1. 园林定义及分类园林是指人工修饰及植被设置的环境,包括公园、庭院、景观园林等。
按规模可分为大型园林、中型园林和小型园林。
2. 园林设计原则园林设计应遵循景观的宜人性、安全性、耐久性、生态性等原则,合理布局景点和植物,统一风格和色彩等。
3. 园林规划园林规划是指对园林建设的总体策划,包括选址、设计、施工、养护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考虑地形地势、气候条件、植被搭配等因素。
二、植物相关知识1. 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搭配。
2. 植物养护植物养护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以保证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割除病虫害部位等。
4. 植物配置根据园林设计要求,合理配置各类植物,保证植物的长势和景观的整体和谐性。
三、景观工程相关知识1. 园林景观设计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空间布局、植物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以达到美观、实用和环保的目的。
2. 园林绿化工程包括种植绿化植物、铺设草坪、植树造林等,使园林环境更加优美。
3. 园林灯光工程园林灯光工程包括景观照明、喷泉灯光、夜间景观照明等,提升园林夜间的观赏性。
4. 园林水景工程水景工程包括喷泉、水池、人工湖等,营造出水系景观,增强园林的景观效果。
5. 园林雕塑工程园林雕塑工程是指在园林中设置雕塑艺术品,以丰富园林景观。
6. 园林草坪工程草坪工程包括草坪铺设、养护、修剪等,以美化园林环境。
四、环境保护知识1. 生态植被保护园林建设要注重生态保护,合理保护原有植被,保证园林生态的持续性。
2. 园林节水工程节水工程包括合理使用水资源、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等,减少水资源消耗。
3. 园林垃圾处理园林垃圾处理包括垃圾分类、垃圾清理等,保持园林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五、园林安全知识1. 园林设施安全园林设施安全包括游乐设施、休闲设施、照明设施等,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人员安全。
园林理论考点整理完全版-最终
![园林理论考点整理完全版-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eb6db27ff5335a8102d2205e.png)
选择、判断1、按照园林隶属关系,我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三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2、皇家园林因功能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3、皇家园林造园特点:规模宏大、选址自由、建筑富丽、皇权的象征寓意、江南园林意境的汲取。
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盛年期(隋唐)—成熟期(宋元明清)—尾声(清末)汉代——建章宫在太液池中建立瀛洲、蓬莱、方丈的一池三山。
盛年期(隋唐)出现文人园林王维——辋川别业白居易——庐山草堂宋徽宗——寿山良岳(第一个先设计后施工的园林)计成——《园冶》重庆公园代表:万州西山公园是中国百家名园之一、国外:古罗马园林别墅园代表:哈德良山庄伊斯兰园林的代表:西班牙——阿尔汗布拉宫苑意大利台地园代表:埃斯特庄园法国勒诺特尔园林代表:十七世纪勒诺特尔——凡尔赛花园19世纪:美国奥姆斯特德——纽约中央公园(提出了公园系统创建了风景园林学科)风景园林之父解构主义代表: 屈米——拉.维莱特公园15、中国近代园林的类型:租界公园、自建公园、转型公园20、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园林是台地园——埃斯特庄园(水景丰富)(简答)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对比山水中国(可能简答或论述)p29答:一、18世纪初,英国人开始探求本国新的园林形式,发展形成自然风景园。
它的产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审美观点等的影响有深刻的联系。
并深受欧洲风景画田园文化以及中国园林、绘画的启发。
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
二、中国园林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着人们顺应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的思想。
在造园技法上是模拟自然而高于自然,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它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为骨架,以植物材料为肌肤,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风光。
又运用隔景、障景、框景、透景等手法分隔组合空间,形成多样而统一的不同景点,可谓步移景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宋代以后,又在模拟自然的基础上,强化人们精神思想和文化上的追求,形成写意山水园,以诗词歌赋命题、点景,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
园林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园林概论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0f22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8.png)
园林概论的知识点总结一、园林的历史1.1 园林的起源园林起源于古代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
中国的古代园林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商周时期开始就有了园林建筑的雏形。
而印度和日本的园林建筑则受到了中国园林的影响,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园林文化。
1.2 园林的发展园林在古代逐渐成为了贵族和皇帝的私人花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渐渐成为了大众的休闲娱乐场所。
园林的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着不同的发展,如中国的皇家园林、宫殿园林、私家园林等。
1.3 园林的风格园林的风格有着不同的体现,如中国的山水画园林、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法国的宫廷花园等。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园林的风格,也体现了园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园林的植物2.1 植物的分类园林中的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不同的分类。
园林设计中需要结合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用途,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搭配。
2.2 植物的特点园林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功能需求,如喜阳植物、喜阴植物、耐旱植物、耐寒植物等。
园林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进行科学的选择和配置。
2.3 植物的用途园林植物可以用于美观、遮荫、增加景观层次、改善环境、吸收污染等多种用途。
园林设计需要根据植物的用途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植物种植。
三、园林的设计3.1 园林的构成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到空间、结构、功能、美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整体的构思和规划。
园林设计师需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技巧,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
3.2 园林的要素园林设计的要素包括植物、水体、建筑、地形、人文等多个方面。
园林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3.3 园林的风格园林设计具有不同的风格,如古典风格、现代风格、自然风格、试验风格等。
园林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所,合理选择园林风格,并进行深入的设计和表现。
四、园林的建筑4.1 园林建筑的类型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廊檐披延、石桥水榭等不同类型。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基础整理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基础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68602b0722192e4536f689.png)
1、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不包括阳台和屋顶绿化。
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100%。
2、绿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绿化率=(绿地面积÷总占地面积)×100%。
3、(1)自然式设计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奥姆斯特德代表作:中央公园F.L.奥姆斯特德计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福德,曾经涉足过多个职业,直至1857年中央公园设计阶段被指定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被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
2006年,奥姆斯特德被100位人物之一(名列第49位)。
(2)乡土化设计美国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代表作:匹兹堡梅隆广场、芝加哥植物园、迈阿密湖新镇西蒙兹是美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先驱,曾任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主席,英国皇家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美国总统资源与环境特别工作组成员,美洲社区规划组织顾问等职。
近70年来,他在风景园林理论、设计实践、教育三方面均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著名的建筑史学家艾伯特·费因称他是“美国最广泛受尊敬的风景园林师”。
詹森哈普林代表作:罗斯福纪念公园、伊拉凯勒水景广场、旧金山海滨牧场劳伦斯·哈普林给风景园林带来了不只一次的变革。
在其事业的早期,哈普林与一小群加利福尼亚人一道,用现代形式与材料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室外空间进而赋予了住宅花园新的意义。
在1960年代早期,劳伦斯·哈普林联合公司是最早试验生态规划的(景观)公司。
1970年代,其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纪念堂所做的设计,更打破了仅用碑石纪念伟人的传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让人们可以感知并经历的景观。
园林概论知识点总结
![园林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ee7d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b.png)
园林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园林概念1. 园林的起源和发展2. 园林概念的演变3. 园林的分类和特点二、园林设计1.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2. 园林设计的流程与方法3. 园林设计的要素及其作用三、园林植物1. 园林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 园林植物的用途3.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养护四、园林艺术1. 园林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 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3. 园林艺术的欣赏与评价标准五、园林绿化1. 园林绿化的意义和作用2. 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3. 园林绿化的管理与维护六、园林景观1. 园林景观的特点和分类2.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素3. 园林景观的欣赏与保护七、园林工程1. 园林工程的概念和内容2. 园林工程的规划与施工3. 园林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八、园林保护1. 园林资源的保护意义2. 园林保护的原则和措施3. 园林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九、园林文化1. 园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2. 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3. 园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十、园林规划1. 园林规划的概念和意义2. 园林规划的原则和方法3. 园林规划的实践与发展十一、园林历史1. 世界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点2.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色3. 园林历史的价值与影响以上为园林概论的知识点总结,依次涵盖了园林概念、园林设计、园林植物、园林艺术、园林绿化、园林景观、园林工程、园林保护、园林文化、园林规划和园林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园林概论是园林学中的一个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园林概论可以了解园林学的起源和发展、园林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园林植物的分类和用途、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欣赏标准、园林绿化的规划和管理、园林景观的特点和设计要素、园林工程的规划和施工、园林保护的措施和现状、园林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以及园林规划和历史的发展等内容,为今后从事园林设计、园林管理、园林保护和园林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园林概论的知识,不断提高园林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园林景观理论第一二章
![园林景观理论第一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1bb3160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2.png)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一分。
第三节 园林艺术
• 园林艺术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它是研究园林风景空间构图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 园林艺术是一个时间加空间的艺术,且有生命的综合空间造型艺术。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一分。
• 园林艺术的特点
1.园林艺术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 2.园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 3.园林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 4.园林艺术是融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一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一分。
第
第一节 空间的基础知识
二
一、空间的形成
章
二、景观空间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空间要素及形态
②广义:
• 宅园、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单项建设。
• 城市绿地系统。
• 大地景观建设。
3.<中国大百科全书> 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过程,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一分。
二、相关概念
1.顶面 2.围合面 3.基面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一分。
1.顶面 • 蓝天白云/浓密树冠形成的覆盖面/亭、廊的顶面
空间的组成要素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一分。
2.围合面
• 可虚可实,或虚实结合。 • 垂直的墙面、护栏/密植较高的树木形成的树屏/若干柱子呈直线排列所形成的虚拟面/地势的高低起伏
空间的类型
②动态空间
• 动态空间最直观的表现是一种线性的空间形式,自然式或规则式的廊道式空间。
园林行业知识点总结
![园林行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7cfe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6.png)
园林行业知识点总结1.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在园林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场地特点和设计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阳光照射情况、土壤特点、气候条件等。
然后再根据设计的风格和主题来选择相应的植物,比如要打造一个精致的花园,就需要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花卉;而要打造一个清新的自然景观,就可以选择一些乔木、灌木等。
在植物配置上,要考虑植物的成熟高度、生长速度以及繁殖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各种植物的位置,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布局。
2. 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是园林行业的核心内容,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比例与对称:在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不同元素之间的比例和对称关系,以创造和谐的视觉效果。
(2)重复与协调:通过重复使用某种元素或颜色,可以增加整体设计的统一感和协调感。
(3)节奏与动态:景观设计要有节奏感和动态感,通过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排列方式来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
(4)连续与转折:设计要考虑视线的连续性和转折性,创造出自然而流畅的空间变化。
(5)对比与平衡: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对比效果和平衡效果,使整体设计更加丰富和有趣。
3. 花草养护技巧花草养护是园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做好花草的养护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1)水分管理: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合理浇水,避免水浇过量或不足。
(2)施肥管理: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和品种需求,合理施肥,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
(3)修剪管理:根据不同的花草品种和生长习性,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形,保持植物良好的形态和生长状态。
(4)病虫害防治: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的病虫害问题,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此外,还要注意花草的季节管理、根系管理等方面的养护工作。
4. 园林施工技术园林施工是园林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包括硬质景观的施工和软质景观的施工两个方面。
(1)硬质景观施工:主要包括铺装、建筑、水景、灯光等方面的施工工作,需要掌握砌石、铺砖、水泥浇筑、钢筋绑扎等技术。
园林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园林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16254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7.png)
园林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植物学知识1. 植物分类学(1) 植物的分类标准:植物的形态、生活史和遗传特征(2) 植物的分类等级:门、纲、目、科、属、种(3) 主要的植物分类: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分类等2. 植物形态(1) 植株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树干、叶片、花朵、果实等(2) 植物的习性:如灌木、乔木、攀援植物等3. 植物生理学(1) 光合作用(2) 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3) 植物的水分运输和营养吸收4. 植物生活史(1)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授粉、结果结实(2)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5. 植物生态学(1)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氧气释放、水循环(2)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6. 常见园林植物(1) 常见树木树种:如柳树、白蜡树、槐树、法国梧桐、水杉等(2) 常见草本植物:如牵牛花、鸢尾花、地被植物等二、土壤学知识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 土壤的颗粒组成:砂土、粉土、壤土等(2) 土壤的孔隙结构:大孔隙和小孔隙(3) 土壤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2. 土壤理化性质(1) 土壤的颜色和质地(2) 土壤的酸碱度:PH值(3) 土壤的肥力和持水性3. 土壤生物学(1) 土壤中的微生物(2) 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蝼蛄等4. 土壤改良(1) 土壤的施肥和施药(2) 土壤的翻耕和松土(3) 土壤的保护和恢复5. 土壤与园艺栽培(1)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土壤肥力对植物品质的影响三、园林设计1.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1) 园林设计原则:自然、艺术、实用(2) 园林设计方案:平面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构建等2. 园林设计元素(1) 园林的空间构成:景观、庭院、树林、水体、建筑等(2) 园林的景观特色:如中式园林、西式园林、现代园林等3. 园林植物配置(1) 植物的选材原则:环境适应性、景观效果、经济性等(2) 园林植物的布局和构图4. 园林水体设计(1) 水景设计:喷泉、人工湖、溪流、水塘等(2) 水生植物配置5. 园林灯光设计(1) 园林照明的原则:照明方式、照明区域、灯光配色等(2) 园林夜景的设计6. 园林材料及构造(1) 园林石材:石阶、石桥、石台面等(2) 园林木材:木栈道、木亭、木栏杆等(3) 园林的金属构造:铁艺门、铁艺栏杆等7. 园林施工和养护(1) 园林施工工艺:浇水、翻土、栽植、修剪等(2) 园林养护管理:植物修剪、草坪修剪、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四、园艺学知识1. 园艺栽培知识(1) 园艺作物的选种和育种(2) 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如施肥、浇水、修剪等2. 园艺设施(1) 棚室的构造和作用:温室、冷棚、蔬菜大棚等(2) 园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3. 园艺技术(1) 园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 新型园艺技术:如水培、空中园艺、绿墙技术等五、园林生态学1. 生态环境保护(1) 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 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2. 生态景观(1) 生态景观设计原则(2) 生态公园建设3. 生态修复(1) 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2) 生态植被的修复六、园林管理1. 园林规划(1) 园林用地规划(2) 园林景观规划2. 园林公园管理(1) 公园绿化管理(2) 公园设施和设备的维护3. 园林绿化(1) 城市绿化规划和实施(2) 园林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维护4. 园林景区管理(1) 景区植被的维护和管理(2) 景区环境的整治和保护七、园林美学1. 园林文化(1) 园林的历史渊源(2) 不同地域的园林文化特色2. 园林艺术(1) 园林设计艺术(2) 园林植物艺术3. 园林规划(1) 园林规划的审美要求(2) 园林设计的美学原则以上所提及的园林必备知识点是园林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园林工作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园林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园林理论
![园林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6a02f1afad6195f312ba658.png)
园林理论第一章1、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世界园林有东方、西亚和欧洲三大流派。
(判断题P1)2、园林的雏形(即最开始的形状)为囿。
P13、明清时期是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以江南私家花园最为著称。
P24、中国园林传统的特点是以自然式著称。
P35、中国园林除符合一般科学规律外,与诗词、山水画等有密切联系。
园林中的景,不是纯天然的模仿,而是赋予诗情画意,即将自然山水景物经过艺术提炼加工,再现于园林之中。
所以,中国传统园林重于“立意”创造各种不同的意境。
(理解)P36、日本庭院的种类主要有林泉式、筑山式、平庭、茶庭和枯山水庭。
(枯山水庭日本特有)。
P47、公园是公众游览、娱乐的园地,也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
(世界上的公园最早产生于英国)P78、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
P79、公园的发张方向为专类园。
第二章1、园林: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艺术的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P102、园林工程:建造园林的工艺过程称为园林工程。
P103、园林工程设计:就是研究园林工程建设的原理,设计艺术及设计方法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P104、园林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园林工程设计的合理与否、水平高低。
P105、园林工程设计的作用:园林工程设计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建设的依据,也是园林设计企业生存及园林施工企业施工的依据,是建设单位投入建设费用及施方进行招投标预算的依据,是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投入合理使用及工程决算的依据,也是建设单位及质量管理部门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施工管理的依据。
P10(多选)6、园林工程设计的特点:(1)园林工程设计是一门自然科学,(2)园林工程设计又是一门艺术,(3)园林工程设计的复杂性特征。
P117、园林工程设计的艺术:(1)园林景观要素的合理利用和良好布局决定了园林工程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设计初步理论与方法
![园林设计初步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77bf0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5.png)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2景观生态学原理
斑块、廊道、基质原理 按照Forman的观点,依据各种景观要素在景现中的地位和形状,景观要素可分成i种 类型: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 斑块是指景观中相对零碎的、匀质的块状生态单元。 廊道是与基质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区域,具有运输、保护、资源、观赏等作用。 范围广、联接度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被称作基质。
5.1风景园林基本理论
5.1.5城市规划理论
邻里单位理论——小区与居住区规划 邻里单位理论的主要内容——邻里单位为小区的“细胞” 小学、托幼不穿越交通道路,以此控制邻里单位规模 内部设置服务设施 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在一起,改良主义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5.2.1整体规划方法
场 所文脉与构思立意
诗情画意:结合画理,创造意境对讲究诗情画意的我国很多古典园林来说是一种较为 常用的创作手法。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基地资源分析与利用
5.2.1整体规划方法
基地现状条件分析图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基地资源分析与利用
5.2.1整体规划方法
方案设计之一
方案设计之二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基地资源分析与利用
5.2.1整体规划方法
设计方案比较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5.2.1整体规划方法
视线分析
利用视线分析确定前后景的关系
5.2风景园林基本方法
5.2.1整体规划方法
多方案比较
根据特定的基地条件和设置的内容多做些方案加以比较也是提高做方案能 力的一种方法:方案必须要有创造性,各个方案应各有特点和新意而不能雷同。 由于解决问题的途径往往不止一条,不同的方案在处理某些问题上也各有独到之 处,因此,应尽可能地在权衡各方案构思的前提下定出最终的合理方案,该方案 可以以某个方案为主,兼收其他方案之长;也可以将几个方案在处理不同方面的 优点综合起来。
园林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园林理论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2d51403ec3a87c24128c45a.png)
2003年一、填空(80分,每空2分,计40空)1、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兴建的建章宫中的太液池(一池三山)之布局与造景可谓后世园林创作的模本。
2、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3、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是凡尔赛宫和孚—勒—维贡府邸,它们都是勒诺特设计的。
4、车网川别业和庐山草堂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
5、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它的设计方案是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合作完成。
6、日本庭园分为筑山庭、平庭、茶庭三大类型。
7、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圆明园、避暑山庄和清漪园(颐和园)。
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代表作品有埃士特庄园和兰台庄园。
9、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可从竖向设计、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考虑。
10、园路结构设计应做到薄面、强基和稳基土,同时还要考虑就地取材。
11、安息角是指土、石等自然堆积物经沉落稳定后,其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12、园路线形设计分平面线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两个方面。
13、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14、计算土方体积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求体积公式估算;断面法和方格网法。
15、公园给水管网的基本布置形式有环状管网和树枝状管网两种。
16、“城市集中主义”的提出者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17、《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分别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18、《国家级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评价园林城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二:单项选择(10分,每题2分,共5题,多选不给分)1.山石结体在江南被归纳为叠、竖、垫、拼、挑、压、钩、撑、C九字。
A:安B:斗C:挂D:剑2.排水暗沟的布置形式大致有自然式;截流式;耙式及D等几种。
A:栏栅式B:礓礤式C:消力式D:篦式3.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转弯半径不得小于:CA:8米B:10米C:12米D:14米4.公园的主路横坡一般宜小于: BA:2%B:3%C:4%D:5%5内容丰富的售票公园游人出入口外的集散场地的面积下限指标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宜按D平方米/万人计算。
(完整版)园林工程理论重点已总结
![(完整版)园林工程理论重点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c12fa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b.png)
(完整版)园林工程理论重点已总结一、名词解释1.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通常简称为高程或标高2.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3.土壤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即为土壤自然倾斜角4.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I的比叫做坡度(网上找的)5.坡度系数:是边坡坡度倒数6.用水最不利点:指处在地势高、距离引水点远、用水量大或要求工作水头特别高的点7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P608.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9.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时和管壁发生摩擦,为了克服这些摩擦力而消耗的势能称为水头损失10.驳岸: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风浪、降水、冻胀)及人为因素破坏,保护风景园林中水体的设施,它建在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11.径流系数:指流入管渠中的雨水量和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量的比值12.园路:特指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中的各种室外道路和所有硬质铺装场地13.道路超高:为了平衡离心力,需要把路面做成外侧高的单向横坡形式,即道路超高14.超高缓和段:从直线段的路拱双向坡断面,过渡到小半径曲线上具有超高横坡的单向坡断面,要有一个逐渐变化的区段,称为超高缓和段15.曲线加宽:指的是为适应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弯道内侧的路面要适当加宽16.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17.大树:二、填空题1.地形竖向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等高线法、断面法、和模型法。
2.计算土方体积的方法有用求体积的公式估算、方格法、断面法。
3.断面法根据其取断面的方向不同分为纵断面和横断面。
园林理论1-10
![园林理论1-10](https://img.taocdn.com/s3/m/b4595d77f242336c1eb95e70.png)
1 风景园林学基本定义及其理论框架结构基本定义: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理论框架结构:同学科体系框架?见4。
2 东西方风景园林学发展的主要特点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东西方园林学发展的进程也不相同。
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例,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发展出山水园;西方古典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例,把园林看作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出具有几何图案美的园林。
到了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园林风格互相融合渗透。
中国园林发展简史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
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从《史记》、《汉书》、《三辅黄图》、《西京杂记》等史籍中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园林的形式在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在广大地域布置宫室组群的“建筑宫苑”。
它的特点一是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猫游乐的内容;二是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
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
同时在哲学思想,上儒、道、佛诸家争鸣,士大夫为逃避世事而寄情山水,影响到园林创作。
两晋时,诗歌、游记、散文对田园山水的细致刻画,对造园的手法、理论有重大影响。
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情景,对园林布局颇有启示。
谢灵运的《山居赋》,是他经营山居别业的感受,对园林相地卜居的原则,因水、岩、景而设置建筑物和借景的手法,以及选线开辟路径、经营山川等都作了阐述。
从文献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大量涌现的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园林理论精选
![园林理论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3076c816bec0975f465e25f.png)
【园林分类】3、皇家园林造园特点:规模宏大、选址自由、建筑富丽、皇权的象征寓意、江南园林意境的吸取。
4、私家园林: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
造园特点:规模较小、内向式布局、诗画情趣、意境深远、相对集中在江南。
5、寺观园林: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
造园特点:特殊的受众群、发展的稳定性、选址多名山胜地、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
【园林发展期】6、古典园林生成期(殷周“囿”和春秋战国时期“台”的结合):秦“宫”汉“苑”——阿房宫、上林苑;一池三山:太液池中建立瀛洲、蓬莱、方丈。
7、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以前为模仿自然,魏晋时期才开始有创意。
造园形式多样(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8、古典园林盛年期(隋唐):出现了西苑、华清池、芙蓉苑等宫苑,辋川别业、庐山草堂、杜甫草堂等“文人园林”。
9、古典园林成熟期(宋元明清):宋朝的皇家园林寿山艮岳、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杭州西湖风景区,元明清的西苑三海、故宫御花园、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承德避暑山庄等。
元朝宫苑代表作为太液池。
明清时期形成了北方、江南、岭南三大体系,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作为拙政园,计成著有《园冶》一书。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代表作——埃斯特庄园。
5、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原则:规则式;中轴为主,横轴辅助;依轴对称,几何构形;地形开阔、平坦或成台地。
6、园林形式美的创造:形(点、线、面、体)、色、声。
【景观】1、景观: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2、景观要素:斑块(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块状地域单元)、廊道(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线形地域单元)、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均质背景地域)3种类型。
10、景观空间格局:特定尺度上,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元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
包括均匀、聚集、随机3种格局类型。
12、生物多样性的四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大一园林概论知识点汇总
![大一园林概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59a41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9.png)
大一园林概论知识点汇总园林概论是一门介绍园林设计和规划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园林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系列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园林的定义与分类园林是以人为中心、通过植物、建筑和空间组合来创造美的环境的艺术。
根据功能和特点,园林可分为公园、庭院、景区等。
二、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1. 自然性原则:模拟自然景观,注重不规则性和变化性。
2. 开放性原则:注重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开放感。
3. 主题性原则:园林设计要有明确的主题和表达的内涵。
4. 可持续性原则: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5. 用户参与原则: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鼓励用户参与设计过程。
三、园林设计的要素1. 植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注重植物的色彩、形态和季节性。
2. 水体:通过池塘、喷泉等水体元素,增加景观的生动性和艺术感。
3. 硬质景观:包括建筑、石头、木材等材料的运用,为园林增添结构和纹理。
4. 路径:合理设置路径,引导人们流线,增加游园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5. 灯光:合理运用灯光,烘托夜间的园林景观,增加夜间的魅力。
四、园林设计的流程1. 规划阶段: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范围,进行场地调研和实地考察。
2. 概念设计阶段: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包括构思、平面布局与比例关系等。
3. 方案设计阶段:绘制详细的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4. 施工图设计阶段:制定详细的施工细则和图纸,确保设计的顺利实施。
5. 施工与维护阶段:进行园林建设和后期的养护管理,确保园林的长期保持。
五、著名园林案例1. 苏州园林: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等为代表,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
2. 凡尔赛宫花园: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是欧洲宫廷花园的典范之一。
3. 中央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园林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第一篇 园林理论基础
![第一篇 园林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5bca3caa1c7aa00b52acbcc.png)
第一篇园林艺术理论基础第一章园林艺术的特征第一节园林美一、美的概念:1、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认为:“和谐就是美”2、德国黑格尔认为:“客观存在与概念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3、辩证唯物论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的,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的感情的观赏对象,就是美”二、园林美美分为三种: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
生活美和自然美是一切艺术的泉源,而艺术美是概括和反映它们的。
生活中的美,不一定是艺术上的美,艺术美也不单是反映生活美与自然美,经过加工提炼,可以把不美的事物变成美的(如卡通形象)1、自然美:凡不加以人工雕琢的自然事物如泰山日出、黄山云海,黄果树瀑布,云南石林等等,凡是以声音、色泽和心态能令人身心愉悦,产生美感,并能寄景于情的,都是自然美。
自然美源于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只有和人发生了关系的自然,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自然界的事物并不是一切皆美的,只有符合美的客观规律的自然事物才是美的。
自然美包含规则和不规则两种自然形式,它们互相结合,则要结合呈现和谐,便成为完美的整体。
气象景观和植物的季相变化,是构成园林自然美的重要因素,2、生活美:园林作为一个现实环境,必须保证游人游览时,感到生活上的方便和舒适。
(1)保证环境卫生、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并消除一切臭气(2)要有适宜人生活的小气候(2)要避免噪音(3)植物种类丰富,生长健壮繁茂(4)要有方便的交通,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适合园林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美丽安静的休息环境(5)要有可挡烈日、避风雨、供休息、就餐和观赏相结合的建筑物。
人们建设远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人们创造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能够享受其特有的自然美,但毕竟不同于原始的大自然和自然保护区,他必须保证生活美的5个方面,相得益彰,才能更吸引游人。
3、艺术美:人们在欣赏和研究自然美、创造生活美的同时,孕育了艺术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外园林基本知识1、按园林隶属关系,我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三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2、皇家园林因功能不同分为三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大内御苑一北海、中南海、故宫内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路花园(乾隆花园)•离宫御苑一颐和园•行宫御苑-承德避暑山庄按距离由近到远大内御苑V离宫御苑V行宫御苑皇家园林的特点尽管是模拟山水风景的,但也要体现皇家气派和皇权至尊。
造园特点:①规模宏大②选址自由③建筑富丽④皇权的象征寓意⑤江南园林意境的汲取3、私家园林(中国古代园林,凡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园林)造园特点:①规模较小。
②内向式布局。
③诗画情趣、意境深远。
④中国私家园林相对多集中在南方。
4、寺观园林(或称之为寺庙园林,指的是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造园特点:①特殊的受众群。
②发展的稳定性。
③ 选址多名山胜地。
④ 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在造园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设计手法。
5、我国的古典园林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①古典园林发展的生成期――夏商周秦汉时期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殷周时期的“囿” ,园林主要构筑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台”秦朝宫-阿房宫,汉朝苑-上林苑上林苑其中最大的宫苑“建章宫”,出现了在“太液池”中建立“瀛洲、蓬莱、方丈”的“一池三山”的宫苑式布局的最早的形式。
②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特点:(1)造园风格的发展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西晋石祟的“金谷园”(2)造园形式的多样③古典园林发展的盛年期一一隋唐(园林题名开始)(1)隋唐宫苑西苑(2)城市私园与文人造园的兴起出现了“文人园林”。
文人园林的兴起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情操、表现隐逸,渗透出另一种造园风格一一园林与诗画的沟通,折射出文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3)郊野别墅园:辋川别业一一王维,庐山草堂一一白居易(4)园林的基本形式有以西苑等为代表的皇家宫苑,以洛阳等地为代表的城市私家园林④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期一一宋元明清(1)皇家园林寿山艮岳宋徽宗艮岳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2)私家文人园林的兴盛宋时一一李格非一一《洛阳名园记》文人园林风格特点大体可归纳为:简约、疏朗、雅致、天然。
以宋朝杭州成为最为集中之地一西湖(4)小结宋代主要成就表现在:①文人园林兴盛,这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到成熟境地的一个重要标志②皇家园林较多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佛寺园林也由俗世化进一步文人化③公共园林虽不是造园活动的主流,但比之以前更加活跃④对于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处理技法更加精湛丰富⑤“写意山水园”的塑造在宋代才得以最终完成•完成了西苑三海、故宫御花园、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及承德避暑山庄等•明清时期形成北方、江南、岭南三大体系。
•苏州最大的古园林一一拙政园•计成--- 《园冶》6、中国近代园林一一公园的出现是一个显著的标志主要概括为三类:①租界公园;②自建公园--四川的万县西山公园(建于1924年)和重庆中央公园(建于1926年, 现人民公园);③转型公园7、建国初期的园林:①紫竹院公园②长风公园8改革开放之后园林:①上海东安公园②昆明世博园③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9、重庆公园简介①万州西山公园②北碚公园③鸿恩寺森林公园④彩云湖城市湿地公园⑤龙头寺公园⑥南山植物园⑦重庆园博园10、古埃及园林从图中可见园林呈方形,四周围着高墙,入口的塔门及远处的三层住宅楼构成全园的中轴线。
园林中的水池、凉亭均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式布局。
园内成排地种植着埃及榕、椰枣、棕榈等园林树木,矩形水池中栽培着莲类水生花卉。
(埃及宅园石刻图)11、古巴比伦园林位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12、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游览的园林;第二类是庭院宅园;第三类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主要又以圣林为主13、古罗马园林除了柱廊园和公共园林外,还着重发展了别墅园,哈德良山庄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14、中世纪时期西方园林•中世纪也叫中古,是指从5世纪罗马帝国的瓦解,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之前的这段时期•前期是以实用性为主的寺院庭园,以意大利为中心;后期是城堡庭园,以法国和英国为中心。
•伊斯兰园林分布的主要地区为波斯、西班牙与印度西班牙一一阿尔汗布拉宫苑古印度一一泰姬陵1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 台地园•造园特点:主要建筑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分别配置平台、花坛、水池、喷泉、雕像。
•代表性作品一一埃斯特庄园16、十七世纪一一法国一一古典式园林勒诺特尔——凡尔赛17、十八世纪一一英国一一自然风景园•真正从事自然式造园的是从布里奇曼开始的。
布里基曼是英国由规则式花园艺术转向风景式造园的开创者。
•肯特是18世纪后半期、风景式庭园进人全盛期的先导者。
•L.布朗对斯陀园又进行了彻底改造,去除一切规则式痕迹,全园呈现一派牧歌式的自然景色。
•雷普顿是继布朗之后18世纪后期英国最著名的风景园林师。
•在自然风景园的形成过程中,还出现了所谓的英中式园林,这里边的一位代表人物便是威廉•钱伯斯。
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和《东方造园泛论》。
18、西方近现代园林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一一美国一一奥姆斯特德(现代风景园林之父),在纽约市规划设计了中央公园,它的建成也极大地传播了城市公园的思想。
•19世纪,尽管园林在内容上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形式上并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法国重要的建筑师古埃芮克安设计了“光与水的园林”,是现代园林发展的里程碑。
•美国风景园林师托马斯•丘奇形成了独有的“加州花园”的形式,丘奇最著名的作品是1948年的唐纳花园。
•巴西风景园林设计师布雷•马科斯一一芒太罗花园,可以说是他设计的最充满活力的私家园林之一。
19、六十年代之后的反思与创新如屈米、彼得•沃克、玛莎•施瓦茨、拉茨、哈格里夫斯拉•维莱特公园(法国)——伯纳德•屈米泰纳喷泉一一美国一一彼得•沃克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一一德国一一彼得•拉茨第二章园林设计基础知识1、园林美学是应用美学理论研究园林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
2、园林美学研究内容和对象:①园林历史②园林艺术③园林审美④园林实体⑤园林考古3、园林美的物质建构序列①建筑之美②山水之美③花木之美④天时之美4、社会精神意识的人文之美,主要表现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大层面:其一,是人文意识之流的积淀。
其二,则是历史人物、事件在时间流程中所留下的对象性存在,四、园林美的生成及鉴赏。
5、园林创作的艺术原则①实用与艺术的统一②“图一底”的和谐统一③艺术风格的和谐统一6、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原则规则式:中轴为主,横轴辅助;依轴对称,几何构形(广场、道路、水体、植物、雕塑布置);地形开阔、平坦,或成台地。
7、园林形式美的构成要点:形(点线面)、声、色8园林意境的创造:① 虚实对比②自然事物的暗示③自然环境的启示④ 建筑语言⑤ 文学语言9、学科定义•美学:景观是人们对各种地表景象的综合直观的视觉感受•地理学:地球表面由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以及人文因子组成的地理综合体•生态学: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生态系统的聚合景观的综合定义:景观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10、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基质斑块:指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块状地域单元;廊道:指在外貌上与两侧环境明显不同的线性地域单元;基质:指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均质背景地域;1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及管理的科学。
12、景观生态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 景观结构指指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要素的类型、面积、形状、数 量、空间分布形式、能量物质分配等;② 景观功能指景观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体现在景观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转化 和物种扩散等③ 景观动态指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④ 景观管理是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 13、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② 景观异质性原理 ③景观等级性原理⑤ 景观动态性原理 ⑥景观稳定性原理⑧ 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原理 ⑨ 景观演化的人类代而变⑥ 因民族而异⑦人们对景观的偏爱 ⑧景观设计的宜人性⑨重视要素 的空间关系15、景观空间格局类型一一刘茂松 将其分为:均匀、聚集和随机 三种格局类型。
(4) 组合格局景观(5) Forman 的理想景观格局模式(6)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不是一种格局类型,是一种格局状态) 16、景观异质性包括4种类型: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基质异质性 17、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生命进化的产物。
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①景观整体性原理 ④景观尺度性原理⑦景观生态流原理 主导性原理⑩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14、景观多重价值原理①景观多重价值 ②生态价值 ③经济价值 ④美学价值 ⑤随时(1)均匀格局景观①点阵格局 ②渐变格局 ③带状格局 ④交替格局 ⑤棋盘格局 ⑥ 网状格局⑦ 环状格局⑧ 碶状格局(2)聚集格局景观 ①点集群格局 ②线状格局 ③交错格局 ④放射格局 ⑤水系格局⑥指状格局 (掌状)⑶随机格局景观①散点布局②散斑布局 ③镶嵌布局它包括四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18、景观生态学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②在农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③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④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19、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①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②干扰理论的应用③尺度④确定恢复目标,并为恢复地点的选择提供参考⑤评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成功性20、环境行为学是研究、探讨外界环境与人类自身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为影响关系的学科,环境行为学又称环境心理学。
相关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构造论,皮亚杰学派。
21、人的基本需要一一马斯罗的层级论人的需要分为六个层级:①生理的需要,如:饥、渴、寒、暖等。
②安全的需要,如: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等;③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如:情感、归属某小团体、家庭、亲属、好朋友等;④尊重的需要,如:威信、自尊、受到人们的尊重等;⑤自我实现的需要⑥学习与美学的需要22、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23、领域行为的空间层次:①微观环境②中观环境③宏观环境24、人与人之间保持的空间距离概括地分为四类:a.亲密距离b.个人间的距离c. 社交距离d. 公共空间25、影响个人空间大小的因素a.文化与种族b.年龄与性别c.亲近关系d.社会地位叮叮小文库e.个性f. 环境g. 个人状况26、个人空间:每个人被一个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27、人际距离分类:亲密距离(0-0.45米)个人距离(0.45-1.2米)社交距离(1.2-3.6米)公共距离(3.6-8米)28、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的不动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