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2008版)》复习指导(2008)解析

合集下载

0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三

0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三

21.《报刘⼀丈书》 作者宗⾂,明代"后七⼦"之⼀。

这是⼀篇书信体的记叙⽂。

了解本⽂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的写作⽬的。

理解本⽂"⼲谒者"、"权者"、"门者"的形象特征。

掌握本⽂在揭露"⼲谒者"奴颜婢膝的丑态和"权者"虚伪贪婪嘴脸时所采⽤的细节描写的⼿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 (1)何⾄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2)⾄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3)⽇⼣策马,候权者之门。

(4)袖⾦以私之。

(5)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何⾄更辱馈遗…… (2)书中情意甚殷。

(3)上下相孚。

(4)⽽主者⼜不即出见。

(5)恶⽓袭⾐裾。

(6)闻鸡鸣,即起盥栉。

(7)门者⼜得所赠⾦,则起⽽⼊之。

(8)官⼈幸顾我! (9)相公⼜稍稍语⼈⽈…… (10)间道经其门。

(11)斯则仆之褊哉。

22.《马伶传》 本⽂作者是明末清初的侯⽅域。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赞美马伶不⽢失败,不怕吃苦,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

理解本⽂的借鉴意义:艺术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深⼊⽣活,以间接⽣活体验来弥补直接⽣活之不⾜。

理解"见昆⼭犹之见分宜"的讽刺意义。

掌握本⽂运⽤的倒叙⼿法。

了解与⽂章内容关系密切的⼈名、地名、剧⽬名等: (1)留都(2)桃叶渡(3)⾬花台(4)《鸣凤》(5)椒⼭先⽣ (6)河套(7)严嵩(8)顾秉谦(9)昆⼭(10)分宜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 (1)梨园以技鸣者,⽆论数⼗辈。

(2)坐客乃西顾⽽叹,或⼤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不复东。

(3)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遁矣。

(4)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

(5)⼦⼜安从授之⽽掩其上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问桃叶渡,游⾬花台。

(2)乃竟辍其技不奏,⽽华林部独著。

(全国卷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

(全国卷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

(全国卷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一、(12分,每小题3分)1C2B3A4B二、(9分,每小题3分)5B6A7C三、(9分,每小题3分)8A9B10D四、(23分)11(10分)(1)(6分)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译出大意给3分;“日”“哺”“莫”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补充细则】日:天天、每天、每日,经常(х)时间名词作状语。

莫:不,没有哪种方法,没有哪种办法,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比…更好的。

每小句1分。

(2)译出大意给2分;第二字,第二“兄”字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

【补充细则】君:把他当成国君(对待),像国君一样对待。

兄:把他当成兄长(对待),像兄长一样对待。

总原则:关键词语和大意翻译不重复扣分。

(扣除关键词,句意对给分。

)12(8分)(1)(3分)“拳”和“退”。

用“他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答出“拳”和“退”的,给1分;能作出分析的,给2分;如找出其他的字,如“明”、“阔”的,只要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意思答对即可。

【补充细则】①答出“拳”“退”1分,正确分析2分;“明”“阔”分析合理,酌情给分。

②每个字的分析,修饰语:传神、具体、形象,宾语:姿态、形态、样子等。

③只有一个字的分析,中无修饰语,不扣分,两字都无修饰语扣1分。

④对两字好处分析不太准确,而又答出最后一句的,不扣分。

⑤没有对两字好处的具体分析,而只有最后一句的,给1分。

⑥如考生选明、阔,用明字衬托出月光明亮的沙滩上,白鹭蜷缩的状态,用“阔”字,表现出飞鸿在这辽阔云天自由飞翔的情景。

⑦如选中一句中两字,即使分析正确,也扣1分。

(2)(5分)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大学语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每一部分及具体课文的学习要点与难点,都在每一部分和课文的学习中进行了讲授。

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涉及全书的,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十分重要,同学掌握起来有必然的难度,考试时失分很多,因此同学们更要好好掌握这部分的内容知识。

1、表示手法:共九种。

很重要(1)对比:将两种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照比力。

其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丰满;《都江堰》。

(2)侧面烘托:借助对甲事物的描述,来表示乙事物,或者借助对同一事物某一方面的描述,来表示该事物的另一个方面。

其作用:更有力地渲染,强调所要表示的事物。

如《哀溺文序》《箱子岩》(3)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性格展示,或为主要事件的发生,以及高潮的到来创造条件。

其作用:为主要内容奠定充分表示的基础。

如《拣麦穗》《柳敬亭说书》(4)暗示:不直接表述某个内容或意思,而是借助于读者的联想,用间接方法来表示。

其作用:促使读者本身思考,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容。

(5)比兴:借助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

主要在诗歌中运用。

其作用:强化作品的表示力。

(6)象征: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示某种抽象思想,事理的手法。

其作用;使抽象的概念,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表达效果。

如《秋夜》《拣麦穗》(7)白描;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练质朴的文字,勾勒对象的形象或神态。

其作用:以少胜多,更加突出。

(8)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议论。

其作用:加深对叙述事实的理解和认识。

如《箱子岩》《都江堰》(9)语意双关:明言在此,实际在说彼。

如《毛颖传》。

2、修辞手法:共12种,很重要(1)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别的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2008年浙江专升本试题及答案《大学语文》

2008年浙江专升本试题及答案《大学语文》

⼀、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 1.居“唐宋⼋⼤家”⾸位的作家是:( )A.苏轼B.王安⽯C.韩愈D.柳宗元 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的是:( )A.《左传》B.《论语》C.《史记》D.《战国策》 3.下列⽂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A.《答李翊书》B.《谏逐客书》C.《答司马谏议书》D.《报刘⼀丈书》 4.汉代代表性的⽂学样式是:( )A.诗B.词C.曲D.赋 5.《诗经·氓》中⽐喻⼥⼦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陨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感伤未成年男⼦的早逝B.感伤楚国将⼠⽃志的衰败 B.⿎舞为楚国捐躯的⽃⼠ 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 7.“想佳⼈、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A.远远眺望B.举⾸凝望C.低头凝思D.抬头仰望 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A.⾸联与尾联B.颈联与颔联C.颈联与尾联D.颔联与尾联 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A.⽆乃⽽是过与?B.且尔⾔过矣 c.虎兕出于柙,龟⽟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貌的作家是:( )A.⾟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11.在《秋⽔》中,庄⼦⽤以说明“⼈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是:(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夏⾍不可以语于冰 C. 曲⼠不可以语于道 D. ⼩⽯⼩⽊之在⼤⼭ 12.典故运⽤是⾟弃疾《⽔龙吟·登建康赏⼼亭》(楚天千⾥清秋)的⼀⼤特⾊,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A.红⼱翠袖B.鲈鱼堪脍C.树犹如此D.求⽥问舍 13.阅读下列句⼦,不是唐⼈作品的⼀组是:( ) A.⼀骑红尘妃⼦笑,⽆⼈知是荔枝来。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 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 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

只是由于时代观念的变逆和愿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传统民间艺术要永保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比如,近年来一种两三公分见方的“福”字往流行,常用来贴在电脑屏幕上方。

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来民族传统中的“过年”的情杯一下子点燃起来。

这种脱象还告诉我们,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

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成为法定休假日,有的传统节日还在复苏,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艺术也将随之有了宽广的用武之地。

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生活中的应用文化转化为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标志、符号,乃至经典。

就像马家窑的陶器,原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容器,现在却被视为艺术珍品,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甚至要装上报警器保护起来。

但是,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离开我们今天的生活还不远,我们还不应“历史地”去对待它们,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为这些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它们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来。

也就是说,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应当顺应时代的转型,做到既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朝气,又根粒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格。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民间艺术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变化中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B.在时代转型期间,传统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的心灵再也无法承载这份传统的情感了。

C.把传统京剧《将相和》改编为西方话剧,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D.春节时,用“福”字剪纸代替过去的门神,使传统的情感有所寄托。

2.下面列举的现象,与文中“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主张不一致...的一项是A.在唐装中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使这种服装兼具古典韵味和时代气息。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语文 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语文 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II)(供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使用)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第I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参考答案】 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B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A项“无伤大雅”的意思“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B项“络绎不绝”意思是“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D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这三项成语使用均恰当。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语文 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语文 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许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8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案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对峙.zhì犒.劳kào追本溯.源sù蓦.然回首mòB.侥.幸jiào 浇.水jiāo 不屈不挠.náo骁.勇善战xiāoC.监察.chá趁.机chèn披荆.斩棘jīng脸色刷.白shuàD.刹.那chà切.磋qiè正当.防卫dāng姗.姗来迟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朝廷调济贸然行事瞑顽不化B.惦量修炼生灵涂炭不假思索C.斑斓法碣如法炮制严惩不贷D.松驰困扰歪门邪道砰然心动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看见时奉献的礼品。

B.有关部门整锐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会到了自己酿造苦酒。

C.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

任凭..一两件事,不足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相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200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常识

200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常识

200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常识一.知识讲解2007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要求是: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重要作家”及“代表作”,意味着一般的或那些尚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不会列入考题。

识记重点为教材及其注释中出现的文学常识。

“文学体裁”,主要是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常见的文体。

除此之外,要对古代有关文体知识如诗、词、曲等有一定的了解。

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特点如下:1.考查作家作品都是教材范围之内的;2.考查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内容,难度不大;3.所考的都是一些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作家或作品;4.考查形式为填空题,分值为1-2分。

命题预测:1.仍以考查教材涉及的作家作品为主;2.所涉及的作家作品是中外重要的影响大的作家作品;3.一般与名句名篇结合起来考查;4.形式以填空题为主,分值不超过3分。

二.高考对接1.(2007浙江卷)下面摘自中学生习作的句子都有文学常识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宋初著名词人温庭筠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其《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表现了一个女子的孤独刚心情。

错误:改正:(2)最近读了茅盾的长篇小说《林家铺子》,我印象最深的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明争暗斗。

错误:改正:(3)在众多外国作家中,我特别喜欢英国作家萨缪尔•贝克特,她创作的《墙上的斑点》是其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错误:改正:【答案】(1)宋初晚唐(答唐、唐朝、唐代也可) (2)林家铺子子夜 (3)萨缪尔•贝克特弗吉尼亚•伍尔夫(答伍尔夫也对,伍也可写成吴,夫也可写成芙。

)2.(2007重庆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卫风•氓》)(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3)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2)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2)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2)10.《史记》的艺术成就《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示在:(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

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维妙维肖、形象鲜明、呼之欲出。

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

这是因为司马迁恰本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独具匠心(3)强烈的抒情性(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1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示个人安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消问答体,通篇用韵文。

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示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本身的怀抱。

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

《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

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1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最早设于秦朝。

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

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

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1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II)逐题详解c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II)逐题详解c

三、(9分,每⼩题3分)阅读正确的⽂⾔⽂,完成8~10题。

王昙⾸,琅邪临沂⼈,太保少弟也。

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

兄弟分财,昙⾸唯取图书⽽已。

辟琅邪王⼤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

与从弟球俱诣⾼祖,时谢晦在坐,⾼祖⽈:“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

”昙⾸答⽈:“既从神武之师,⾃使懦夫有⽴志。

”晦⽈:“仁者果有勇。

”⾼祖悦。

⾏⾄彭城,⾼祖⼤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先成,⾼祖览读,因问弘⽈:“卿弟何如卿?”弘答⽈:“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祖⼤笑。

昙⾸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不执⾦⽟,妇⼥不得为饰玩,⾃⾮禄赐所及,⼀毫不受于⼈。

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为府功曹。

太祖镇江陵,⾃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

⾼祖甚知之,谓太祖⽈:“王昙⾸,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汝每事咨之。

”及即位,以昙⾸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之⼒也。

晦平后,上欲封昙⾸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此坐⾮卿兄弟,⽆复今⽇。

”时封诏已成,出以⽰昙⾸,昙⾸⽈:“近⽇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斯戮。

⾂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幸。

陛下虽欲私⾂,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尚书事,⼜为扬州刺史,昙⾸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

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欲得扬州,形于辞旨。

以昙⾸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

昙⾸固乞吴郡,太祖⽈:“岂有欲建⼤厦⽽遗其栋梁者哉?贤兄⽐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卿⽽谁?亦何吴郡之有。

”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

昙⾸劝弘减府兵⼒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七年,卒。

太祖为之恸,中书舍⼈周赳侍侧,⽈:“王家欲衰,贤者先殒。

”上⽈:“直是我家衰⽿。

” 节选⾃《宋书。

王昙⾸传》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除著作郎,不就就:赴任B.与从弟球俱诣⾼祖诣:拜访C.乃能屈志戎旅乃:于是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但:只是「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理解常见⽂⾔实词在⽂中的含义,和常见⽂⾔虚词在⽂中的⽤法的能⼒,需要结合原⽂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要求的选项。

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08年及答题解析

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08年及答题解析

200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王安石[答案] D[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作家的文学主张所了解、掌握的情况。

这是历届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查诗歌相关基础知识中较常见的题目类型。

王安石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

他认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要之以适用为本”(《上人书》)。

正因为王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错误防范] 注意区分几个古代著名作家的不同文学主张。

此题中王安石与柳宗元的文学主张容易混淆。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

韩愈主张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人物,主张重道以充文,提倡文风平易、诗风平淡。

2.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的罗素是A.英国哲学家B.英国文学家C.美国哲学家D.法国哲学家[答案] A[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中涉及的细节知识(外国作家的国籍、评价等)的掌握情况。

这是历届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常见题目类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也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夸张B.拟人C.比喻D.叠字[答案] D[解题指导]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

(精编精校)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解析版

(精编精校)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英语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考生作答第I卷和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定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项。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红色框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传媒难以起齿自诩(yǔ)闭目塞(sè)听B.芯片钩玄题要豢(juàn)养车载(zài)斗量C.转轨众口铄金执拗(niù)半嗔(chēn)半喜D.幅射赋于重任补给(jǐ)便(biàn)宜行事答案:C解析“难以起齿”应为“难以启齿”,“自诩”中的“诩”应读“xǔ”;B项“钩玄题要”应为“钩玄提要”,“豢养”中的“豢”应读“huàn”;D项“幅射”应为“辐射”,“赋于重任”应为“赋予重任”。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

四周的石砌边缘内,着匀称的海滨卵石。

碑石“耳”字形,有如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铺呈贴B.塑铺像画C.塑摆像贴D.雕摆呈画答案:A解析:应联系上下文选择,“纪念碑”所用材料是“大理石”,用“雕”字准确;“摆”有“安放”的意思,未必固定,而“石砌边缘内”的“匀称的海滨卵石”,呈层状,比较固定,应该用“铺”(把东西展开、摊平);碑石的形状是精心设计的,不是“像耳”,其实就是“耳”状,所以用“呈”;“贴”与前面的“铺”相照应。

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语文(2008版)》辅导资料和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语文(2008版)》辅导资料和答案

大学语文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诗经》2.下列《楚辞》作品中,非为屈原所写的一部是:C.九辩3.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D.《论语》4.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A.《尚书》5.《论语》是( )散文:A.语录体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 C.顶真7.“欲摘故纵,请君入瓮”为( )惯用的论辫手法:C.孟子8.下列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C.陈子昂9.被称为诗仙的是:B.李白10.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C.沉郁顿挫11.被称为诗余的是: A.词12.下列各项中与柳永词无关的一项是: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D.秦观的《鹊桥仙》14.以诗为词的豪放派词人是:B.苏轼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C.杜甫的《登高》16.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著名诗人是: D.白居易17.《西游记》属于:C.神魔小说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作者是:A.李白19.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是:B.韩愈20.下列作家中,以描写湘西风土人情见长的是:C.沈从文2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A.毛诗22.《九歌》是一组在祭祀中用于娱神的乐歌,共有诗:A.11首23.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原则的是:A.《诗经》24.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A.古诗十九首25.《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A.欧阳修26.先秦散文,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并大量运用古代神话,被我们称为最有文学色彩的是:D.《庄子》27.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B.晚唐28.《漱玉词》为( )的词集:A.李清照29.属于边塞诗人的是:A.岑参30.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31.宋代文艺创作最为全面的作家是:A.苏轼3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D.晏殊的《鹊踏枝》3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C.《汉书》34.“琴趣”指的是:C.词35.“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D.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36.不属于“词”的称谓的是:D.话本37.()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

名师指导:2008年高考语文复习要点解析

名师指导:2008年高考语文复习要点解析

名师指导:2008年高考语文复习要点解析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培养良好复习方法知识要点:古诗文背诵浙江省高考关于古诗文背诵的考题虽然有些变化,但总体趋势是题目覆盖面较广,《考试说明》中规定背诵的篇目都有可能考到,不能抱侥幸心理只记其中的一两句所谓名句。

这一要点应把握两点:一是“常见”,二是“名句名篇”。

所谓“常见”应该是考生学过或非常熟悉的;所谓“名句名篇”,即具有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所吟诵的诗文名句。

每年《考试说明》中规定背诵的几十首(篇)古诗文不能轻易放过。

例如下面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①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②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前赤壁赋》)B.①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使”应为“始”)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C.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游。

(杜甫《登岳阳楼》)(“游”应为“浮”)②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柳永)D.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雁”应为“燕”)知识要点:文言虚词文言虚词的复习,应对考纲规定的18个重点虚词作系统的复习,对它们的用法了然于胸,有意培养自己根据语境来确定虚词用法的能力;文言阅读解题时能联系上下文体味语感,揣摩语意和语气,从而推断和辨明虚词在文中的具体用法。

例如下列加点词的用法①委焉而已(兼词) ②焉用为是以益恶(代词)③杀我而有利于人(如果) ④言出而有雨(就)知识要点: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题目设置的特点,一是内容,二是语言表达技巧。

内容方面主要是形象和主题。

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主要是①风格(豪放——婉约、直接——曲折隐晦、沉郁——豪放轻松、刚劲——纤柔等等);②表达方式〔记叙(追叙、倒叙等),描写(对象、次序等),议论,抒情(直书胸臆、间接抒发、寓情于景、即景生情、托物言志等)〕;③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反问、双关、谐音等);④表现手法(虚写、实写、象征、对照、铺垫、点面结合、一波三折、烘托描写、开门见山、总起、总领、白描、浓墨重彩、层层拓展、相映成趣、对比、衬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前后照应、铺陈渲染等)。

08年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复习要点(3)

08年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复习要点(3)

08年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复习要点(3)四、课文重点与难点《秋夜》本课主要考核点:作者胡适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议论中抒情的特点;文章通过引用典型材料来说理抒情的方法,文中所引用的三封信的作用;文章大量引用徐志摩的诗句来抒情的特点,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这些诗句的寓意,指出其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这是一篇悲悼性写人散文。

文章抒写了作者对徐志摩因失事而遇难的无限哀思之情,主要称赞了徐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抱负及其为这一抱负而挣扎、奋斗的精神。

在学习时,应注意掌握好本文的以下重点内容,达到综合应用的能力。

1.段落层次划分第一部分,包罗第1至5自然段,抒写志摩不幸遇难给人们带来的哀思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包罗第6至14自然段,称赞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不雅,并为他所遭受的不公正的责难进行辩白。

第三部分,包罗第15至19自然段,赞扬志摩在逆境中坚持崇高抱负,继续热情歌唱的顽强精神。

第四部分,包罗第20至23自然段,呼应文章开篇抒发的哀悼、敬爱之情,以志摩精神永存收束全文——“他投的影子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放的光亮也会永远存在。

2.写作特色(1)在议论中抒情写人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文章除了第一、四两个部分的悲悼性文字是直接抒情以外,全文的主体部分都是通过议论来抒情、写人。

一方面,在立论中抒发对志摩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又在驳论中抒发对志摩不幸遭际的理解之情。

文章在议论中抒情,寓情于理,情理交融,达到了理真且情浓的艺术境界。

(2)运用典型材料来说理抒情。

本文的典型论据,主要就是三封信。

一封是志摩写给妻子的信,直接证明了他离婚和再婚正是为了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抱负。

第二封信是梁启超写给志摩的信,通过梁表示出来的随俗沉浮的人生态度,从背面证明志摩为“美与爱与自由”苦苦奋斗的人生不雅。

第三封信是志摩写给梁启超的回信,直接表白志摩决不随俗沉浮,愿为抱负坚定不移的奋进精神。

2008年10月 大学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

2008年10月 大学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

2008年1 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 C2.B3.A4.B5.B6. A7.B8.B9.Bl0.A11.A12.Dl3.Bl4.B15. C16.C17.Bl8.Dl9.A20.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BC22.BCDE23.BD24.AE25.ABDE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26.轻视27.用绳索28.交替地呈现29.通“悦”,愉悦30.天天增多31.俯下身体走路32.倾注,引申为劝酒33.追思34.吓唬35.刺皮肤;砭,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 A.多元相济,和而不同(2分)B.类比法(2分)C.相似联想(2分)37. A.比拟、象征(2分)B.弱者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2分)/4C.对遭受蹂躏还抱有希望的弱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2分)38. A.唐明皇(李隆基)(1分),杨贵妃(杨玉环)(1分)B.思念xx,不胜伤感(2分)C.借举止抒情(2分)39. A.《再别康桥》,徐志摩(2分)B.因情造景(2分)C.美好的理想(2分)40. A.金鲤鱼儿子结婚的日子(1分)B.金鲤鱼是出身卑微的小妾,只有正房“太太”才有资格穿百裥裙,金鲤鱼要穿百裥裙以争名分,等级观念深重(3分)C.心理描写(2分)五、作文(30分)一类卷(26一_30分)A内容:中心突出、见解深刻B语言:xx、语言准确C篇章:结构谨严、层次明晰【评分参考】:以2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8项突出的,获得满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21-25分)A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充实B语言:xx、语言基本准确C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评分参考】:以2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8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c、具各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0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记叙文4)

0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记叙文4)

0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记叙文4)0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记叙文4)《我与地坛》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课文作者史铁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归纳全文的主旨;掌握文中通过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三种方式表示母爱的地方,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了解文中运用象征手法的地方,简要说明其中的象征意义;简要说明文章第三部分将排比、类比、象征结合在一起的特点;识别文中运用比方、比拟修辞手法的地方。

本文是一篇情意深挚的记事散文。

学习时应把握好本文的重点内容。

1.中心思想文章述说母亲对作者的无限母爱,表达本身对自身经历和人生命运的种种感受,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和安好不雅察、反复思索中,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表示出一种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2.写作特色(1)行为描写。

例如,写母亲无声的行动,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我上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从不问我为什么,而只是不断地位望。

(2)心理描写。

例如,第6自然段写我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第7自然段写“我”在面对古园中一些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后,受到启迪与鼓舞,于是开始思考怎样生活的问题。

(3)侧面烘托。

例如由“我”的口侧面描写出来的母亲的心理活动,她整日“犹豫不决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最低限度的祈求,“她情愿截瘫的是本身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本身去死也行”。

中间作者又反复自责,从来没有替母亲想过,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4)运用象征手法。

意在言外,使文章像诗一样寓意无穷。

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因为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又例如在第三节也使用了象征手法,用多种事物来比方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08年 考纲变化及复习对策

08年 考纲变化及复习对策

2、 2007浙江模拟:结合情境,比较下面一组句子,说 一说哪一个句子表达的更加鲜明,为什么? (1)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特大恶性安全 事故,让人震惊,让人心痛,更让人对那些失职的领导 深恶痛绝,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措施到 底有没有得到落实? (2)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特大恶性安全 事故,引起了人们的震动,人们指责那些失职的领导, 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补充说明 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如下: 一大题:语言知识及运用,共5小题,15分。 二大题: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共4 小题,12分。 三大题: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1分。其中单项选择题3道,9 分;翻译题1道(3句),9分;简答题1道,3分。 四大题: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2小题,11分。其中鉴赏 题1道,5分;默写题1道,6分。 五大题: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共4小题,17分。 六大题:文章赏析,共1小题,14分。 七大题:写作,共1小题,6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分,3分)。 以下内容仍不列入今年考试范围: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 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 文学体裁常识。
识记 A (2006年)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亮剑》将一代革命军人大智大勇、情深义重的 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 B.他酷爱围棋,并将博弈技巧运用于市场的激烈竞 争中,且常常取胜。 C.毋庸置疑,人类要揭开宇宙的奥秘,除依靠科学 之外,别无他途。 D.关税壁垒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牟 利的重要手段。
识记 A (2006年)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楚辞》B.《诗经》C.《全唐诗》D.《尝试集》2.下列《楚辞》作品中,非为屈原所写的一部是:A.九歌B.九章C.九辩D.天问3.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A.《荀子》B.《庄子》C.《孟子》D.《论语》4.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A.《尚书》B.《国语》C.《史记》D.《论语》5.《论语》是( )散文:A.语录体B.专题议论C.编年体D.纪传体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A.对偶B.比喻C.顶真D.排比7.“欲摘故纵,请君入瓮”为( )惯用的论辫手法:A.孔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8.下列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王勃B.杨炯C.陈子昂D.骆宾王9.被称为诗仙的是:A.白居易B.李白C.李贺D.李商隐10.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悠闲恬淡B.雄壮高亢C.沉郁顿挫D.明丽清快11.被称为诗余的是:A.词B.诗C.曲D.赋12.下列各项中与柳永词无关的一项是: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B.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C.善于运用铺叙手法D.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和羁旅行役之愁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A.柳永的《八声甘州》B.苏轼的《定风波》C.陆游的《诉衷情》D.秦观的《鹊桥仙》14.以诗为词的豪放派词人是:A.柳永B.苏轼C.秦观D.李清照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A.孟浩然的《过故人庄》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C.杜甫的《登高》D.李白的《将进酒》16.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著名诗人是:A.杜牧B.李白C.孟浩然D.白居易17.《西游记》属于: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神魔小说D.世情小说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作者是:A.李白B.孟浩然C.杜甫D.李商隐19.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是:A.欧阳修B.韩愈C.柳宗元D.寇准20.下列作家中,以描写湘西风土人情见长的是:A.郭沫若B.冰心C.沈从文D.郁达夫2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A.毛诗B.鲁诗C.齐诗D.韩诗22.《九歌》是一组在祭祀中用于娱神的乐歌,共有诗:A.11首B.9首C.5首D.7首23.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原则的是:A.《诗经》B.《楚辞》C.李白D.苏轼24.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A.古诗十九首B.曹植C.汉乐府D.曹操25.《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26.先秦散文,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并大量运用古代神话,被我们称为最有文学色彩的是:A.《论语》B.《孟子》C.《老子》D.《庄子》27.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28.《漱玉词》为( )的词集;A.李清照B.晏殊C.姜夔D.张孝祥29.属于边塞诗人的是:A.岑参B.王维C.孟浩然D.张若虚30.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A.李贺B.李煜C.李清照D.李商隐31.宋代文艺创作最为全面的作家是:A.苏轼B.陆游C.李清照D.辛弃疾3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A.柳永的《八声甘州》B.苏轼的《定风波》C.陆游的《诉衷情》D.晏殊的《鹊踏枝》3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国语》B.《文选》C.《汉书》D.《史记》34.“琴趣”指的是:A.散文B.诗C.词D.戏曲35.“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A.孟浩然的《过故人庄》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C.王维的《终南山》D.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36.不属于“词”的称谓的是:A.乐府B.曲子词C.长短句D.话本37.()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

A.志怪小说B.志人小说C.唐传奇D.明清传奇38.自诩为“五言长城”的是:A.李白B.刘长卿C.杜甫D.李商隐39.江西派的代表人物是:A.李白B.王安石C.黄庭坚D.寇准40.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词名家的是:A.温庭筠B.周邦彦C.苏轼D.柳永41.以四言诗为主,为后世奠定了现实主义传统的是:A.《诗经》B.《离骚》C.《天问》D.《九章》4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A.《陈情表》 B.《短歌行》 C.《关山月》 D.《氓》43.“有教无类”为( )的教育主张:A.孟子B.孔子C.韩愈D.朱熹44.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A.苏轼B.曹植C.欧阳修D.曹操45.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四面楚歌”均出自:A.《项羽本纪》 B.《逍遥游》C.《楚狂接舆》 D.《前赤壁赋》4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A.纪传体断代史B.编年史C.纪传体通史D.编年体通史47.《行路难》的作者是: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48.《淮海居士长短句》为( )的词集:A.秦观B.晏殊C.姜夔D.张孝祥49.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王昌龄B.杜甫C.岑参D.王维5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A.《终南山》B.《秋兴八首》C.《春江花月夜》D.《长恨歌》51.下列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是: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王安石52.“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A.柳永的《凤栖梧》B.苏轼的《定风波》C.陆游的《诉衷情》D.晏殊的《鹊踏枝》53.唐代诗坛上有“诗圣”之称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李贺D.白居易5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述的是:A.赵飞燕B.杨贵妃C.西施D.王昭君55.提出词“别是一家”这一观点的词人是:A.温庭筠B.李清照C.李煜D.苏轼56.下列作家非为“元曲四大家”的是:A.关汉卿B.王实甫C.白朴D.郑光祖57.下列属于《红楼梦》中的人物的是:A.刘禅B.林冲C.西门庆D.鸳鸯58.“半山体”是()的风格特征。

A.李白B.王安石C.苏轼D.黄庭坚59.《永州八记》的作者是:A.欧阳修B.韩愈C.柳宗元D.寇准60.()标志着文人传奇的基本确立。

A.《浣纱记》B.《杀狗记》C.《邯郸记》D.《西厢记》61.《诗经》中最具民歌特点的部分是:A.大雅B.周颂C.国风D.商颂62.《九辩》的作者是:A.屈原B.李白C.宋玉D.无名氏6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A.战国策B.左传C.史记D.资治通鉴6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孟子B.庄子C.孔子D.老子65.法家的集大成者是:A.商轶B.李斯C.韩非D.申不害6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提出来的:A.孔子B.左丘明C.刘向D.司马迁67.“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A.《龟虽寿》B.《短歌行》C.《苦寒行》D.《观沧海》68.“在天愿作比翼鸟”下一句为:A.六宫粉黛无颜色B.在地愿为连理枝C.此恨绵绵无绝期D.回眸一笑百媚生69.我国历史上,其作品被誉为“诗史”的作家是:A.苏轼B.白居易C.李白D.杜甫70.被王国维评价为“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A.温庭筠B.苏轼C.李煜D.柳永71.写了大量“无题”诗的唐代诗人是:A.白居易B.杜牧C.李商隐D.张若虚72.“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A.柳永的《八声甘州》B.李煜的《浪淘沙》C.陆游的《诉衷情》D.晏殊的《鹊踏枝》73.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是:A.李清照B.苏轼C.柳永D.辛弃疾7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A.孟浩然的《过故人庄》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C.王维的《终南山》D.李白的《将进酒》75.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A.钟嗣成B.王实甫C.马致远D.张养浩76.下列元杂剧中,属于历史剧的是:A.《赵氏孤儿》B.《窦娥冤》C.《墙头马上》D.《西厢记》77.王国维称“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作品是:A.《窦娥冤》B.《墙头马上》C.《倩女离魂》D.《牡丹亭》78.“以文为诗”是()的风格特征。

A.李白B.王安石C.苏轼D.寇准79.下列属于“中兴四大诗人”的是:A.杨万里B.王安石C.黄庭坚D.寇准80.白居易《长恨歌》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中的“汉皇”指的是:A.汉武帝刘彻B.唐玄宗李隆基C.汉文帝刘恒D.后唐庄宗李存勖81.《诗经》中的《风》:A.量小,多为民歌B.量大,少为民歌C.量小,少为民歌D.量大,多为民歌82.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A.屈原的《离骚》 B.《诗经》的《月出》C.宋玉的《九辩》 D.曹丕的《燕歌行》83.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 )为主:A.抒情B.议论C.描写D.叙事84.《道德经》属于下列哪家的作品:A.法家B.墨家C.道家D.儒家85.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A.孟子B.孔子C.老子D.庄子86.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87.范增这一人物出自:A.《史记·项羽本纪》B.《左传》C.《汉书·艺文志》D.《国语》8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B.《终南山》C.《春江花月夜》D.《长恨歌》89.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A.韩愈B.孟郊C.王维D.白居易90.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白居易91.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A.边塞诗人B.山水田园诗人C.爱国诗人D.通俗诗人92.“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A.柳永的《八声甘州》B.苏轼的《定风波》C.陆游的《诉衷情》D.晏殊的《鹊踏枝》93.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A.辛弃疾B.苏轼C.李清照D.柳永9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A.孟浩然的《过故人庄》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C.王维的《终南山》D.李白的《将进酒》95.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A.世说新语B.聊斋志异C.搜神记D.太平广记96.明清传奇是:A.诗歌B.小说C.散文D.戏曲97.“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语自:A.《窦娥冤》B.《西厢记》C.《赵氏孤儿》D.《拜月亭》98.提出“不平则鸣”的是:A.李白B.韩愈C.柳宗元D.寇准99.《剑南诗稿》是()的作品集。

A.杨万里B.王安石C.黄庭坚D.陆游100.下列小说不属于明代四大奇书的是:A.《水浒传》B.《红楼梦》C.《西游记》D.《金瓶梅》101.“五四”时期()的成就最高。

A.散文、小品B.小说C.诗歌D.戏曲102.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A.唐代传奇小说B.志人小说C.志怪小说D.章回小说103.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A.爱情B.思乡C.追忆D.漂泊104.《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A.穆旦B.余光中C.艾青D.郭小川105.《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A.阮章竞B.卞之琳C.李季D.臧克家106.下列诗作属于徐志摩的是:A.《再别康桥》B.《雨巷》C.《北方》D.《赞美》107.全部属于行政公文上行文的一组是:A.请示、报告B.批复、意见C.决定、议案D.通报、通告108.七巧这一人物出现在:A.杨沫的《青春之歌》B.王蒙的《蝴蝶》C.张爱玲的《金锁记》D.浩然的《艳阳天》109.《世说新语》产生于:A.唐代B.元代C.南北朝D.清代110.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A.明杂剧B.说唱文学C.元杂剧D.传奇111.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A.郭沫若B.叶圣陶C.鲁迅D.巴金112.所谓伶官是指:A.民间艺人B.宫廷艺人C.著名优伶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113.《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A.孔子B.左丘明C.刘向D.司马迁114.江西派的代表人物是:A.李白B.王安石C.黄庭坚D.寇准115.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A.屈原的《离骚》B.《诗经》的《月出》C.宋玉的《九辩》D.曹丕的《燕歌行》116.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117.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白居易118.关于鲁迅的《狂人日记》,说法不正确的是:A.狂人表面是个迫害狂患者,其实是个反抗者B.作品使用了象征的手法C.小说一开始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D.小说前面的小序使用的是文言文119.陈白露这个人物出现在:A.鲁迅的《狂人日记》中B.曹禺的《日出》中C.老舍的《茶馆》中D.张爱玲的《金锁记》中120.老舍戏剧的代表作是:A.《骆驼祥子》B.《月牙儿》C.《四世同堂》D.《龙须沟》121.下列不是“新月派”的是:A.朱湘B.李金发C.闻一多D.徐志摩122.《聊斋志异》的作者是:A.刘鹗B.吴敬梓C.曹雪芹D.蒲松龄123.关于鲁迅的《狂人日记》,说法不正确的是:A.狂人表面是个迫害狂患者,其实是个反抗者B.作品使用了象征的手法C.小说一开始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D.小说前面的小序使用的是文言文124.陈白露这个人物出现在:A.鲁迅的《狂人日记》中B.曹禺的《日出》中C.老舍的《茶馆》中D.张爱玲的《金锁记》中125.下列诗人中的台湾诗人是:A.穆旦B.艾青C.海子D.余光中126.老舍戏剧的代表作是:A.《骆驼祥子》B.《月牙儿》C.《四世同堂》D.《龙须沟》127.下列行政公文中可作平行文的是:A.请示B.批复C.通知D.函128.标志着20世纪30年代长篇小说艺术高峰的作品是:A.茅盾的《子夜》B.巴金的《家》C.老舍的《四世同堂》D.钱钟书的《围城》129.《前赤壁赋》的作者是:A.苏轼B.李商隐C.杜牧D.韩愈13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A.《淮海词》B.《漱玉词》C.《清真词》D.《稼轩词》131.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A.闻一多B.胡适C.艾青D.郭沫若13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秋水》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133.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A.《萧萧》B.《湘西》C.《边城》D.《长河》134.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 )为主:A.抒情B.议论C.描写D.叙事135.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A.孟子B.孔子C.老子D.庄子136.范增这一人物出自:A.《史记·项羽本纪》B.《左传》C.《汉书·艺文志》D.《国语》137.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B.《终南山》C.《春江花月夜》D.《长恨歌》138.“五四”时期()的成就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