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光现象—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黄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光现象
一、选择题
1.(2020·泸州)2020年6月21日下午,泸州地区上空出现了日环食现象。下列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
A.小孔成像 B.平面镜成像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D.雨后空中彩虹
2.(2020·常德)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3.(2020·朝阳)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B.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他地方暗
C.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D.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
4.(2020·甘南州)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5.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6.(2020·广东)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B
A B C D
7.(2020·达州)莲花湖是达城的后花园,在初夏的阳光下,鸟语花香,湖面波光粼粼,鱼儿在水面下游弋;树荫下的地面上有无数的圆形光斑;巴山大剧院传出优美的歌声。此情景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树荫下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我们看见水面下的鱼儿,是鱼儿的实像
C.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漫反射形成的
D.排练中的小花正在靠近剧院中的大镜子,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8.(2020·益阳)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目标温度数值。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D
A.红外线通过肉眼可观察到
B.红外线是声波的一种
C.红外线测温仪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D.红外线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能量
二、非选择题
9.(2020·滨州)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S′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10.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从透明玻璃砖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线,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请结合几何知识画出这条光线经玻璃砖从另外两个面射出的光路图。
11.(2020·广州)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在容器壁上点P、Q处出现光点,画出上述现象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2.(2020·鄂州)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 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3.0m。若小明身高170 cm,当他以0.1 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 cm,所成的像是虚(选填“虚”或“实”)像。
13.(2020·甘南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垂直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
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C(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能做到,你认为没能做到的原因是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4.(2020·本溪)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A和B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蜡烛B跟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不动(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4)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不透过(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