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整理

第一部分:手卫生1、什么是手卫生:为医务人员从事职业活动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019版手卫生)2、洗手—医务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揉搓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前臂至上臂下1/3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手卫生基本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6“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的指征:◆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7、手卫生指征(2019版手卫生指征同WHO手卫生高度一致,便于记忆):两前三后两前:◊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三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8、手卫生消毒注意事项:手卫生消毒:取适量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然后按照7个洗手步骤将消毒剂从上至下用力揉搓,每一个步骤动作必须重复五次后,才能进入下一步骤。
注意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9、洗手步骤:内-外-夹-弓-大-立-腕10、外科洗手—手消毒☐注意事项:☐①手术结束后,若手套完好无破损,摘除手套后采用消毒剂揉搓双手;若手套有破损则采用流动水洗手,之后即可离开手术室。
☐②连台手术时,若手套完好无破损,按以上步骤消毒手臂和双手即可;若手套有破损,则应按以上步骤重新洗手,再消毒手臂和双手。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篇一】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1、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有何不同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在早期,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医院感染这两个术语一直被使用,由于医疗保健和医疗保健流行病学的服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因此医院感染定义也在扩大。
美国CDC将患者因其他状况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或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履行职责时获得的感染定义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
2、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的是什么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感染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是怎么分类的分两类,即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5、你知道内源性感染是怎么一回事吗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体内和体表,多数为在人体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当它们与人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成为条件致病菌,造成各种内源性感染。
如细菌的移位、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
6、你知道什么是外源性感染吗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环境和人员,如由其他病人、工作人员、物品以及医院环境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感染。
7、医院感染发生的三个环节,你不能不知道医院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经过一定的传播途经,进入易感宿主体内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又称感染链,只有当三个环节都存在时,才能构成医院感染8、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1)患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机能疾病的病人,如各种造血系统疾病、淋巴组织及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各种肿瘤、糖尿病、肝硬化等。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多重耐药菌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多重耐药菌?是指细菌同时对3类或3类以上 (每类中至少1种或1种以上) 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中敏和耐药)的现象(不包括天然耐药)。
2、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中,规定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
3、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医生要下床边隔离医嘱,护士在床牌上挂接触隔离标识。
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卫生洁具、医疗护理物品单独使用。
(5)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6)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院感应知应会(全员知晓)S 宿迁市宿豫区顺河镇医院 5月30日1.何谓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2)飞沫传播——由飞沫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
(3)空气传播——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麻疹、水痘等。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1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职业暴露与防护1、什么是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等工作中,皮肤或黏膜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或被用于病人的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几级?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
4、HIV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是什么?若黏膜暴露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等污染物,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被血液污染的针头或仪器等锐器刺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用75%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戴手套。
发生意外后尽快做应急处理,报告科室负责人及院感科,并对事故过程和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接触物的种类、处理方法和处理经过、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及首次用药时间。
5、职业暴露的途径有哪些?经皮损伤(针刺、利器损伤)、经黏膜(眼、口、鼻)、经不完整皮肤(裂开、溃疡、1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2擦伤)、长时间接触(完整的皮肤与血液、体液接触≥5分钟)。
其中针刺是职业暴露的最主要方式。
6、常见经血传播性疾病有哪些?常见经血流传性疾病有HIV、HBV、HCV、梅毒等。
7、针刺伤时如何处理?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必要时进行包扎。
8、试举3种容易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1)进行操作时,光线不足、体位不稳、患者不配合。
(2)徒手传递锐器。
(3)徒手缝合创口。
(4)徒手安装或拆卸手术刀片。
医院院感每月培训课题(4篇)

医院院感每月培训课题(4篇)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医院院感每月培训课题(4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医院院感每月培训课题1一、培训人员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及后勤、保洁人员、进修实习人员,院感科专职人员参与上级培训。
二、培训形式邀请上级专家来院讲课,多部门联合进行统一组织的全员培训;科室自学;院感科下重点科室进行个别培训以及现场指导等形式。
专职人员外出学习培训。
三、培训内容及学时要求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参与有关国家级、省级卫生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学问培训,准时把握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
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隔离相关学问、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抗菌药物应用、多重耐药菌感染掌握、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
后勤保洁人员重点进行手卫生、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运送方法,个人防护方法、多耐菌感染防控等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
新上岗人员,包括实习生、进修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基本学问的岗前培训,重点为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医院感染定义及诊断标准、个人职业防护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
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参与医院感染相关学问培训,提高感控小组共同参加感控管理的责任和意识,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
四、考核、考试纳入绩效考核:理论考试每季度一次、结合平常下科室检查过程中的现场提问;各科室参与培训人员每次不能少于80%,无故少于80%者一次扣除科室绩效分1分;季度考试,中级及中级以下人员全部参与闭卷考试,副高人员参与开卷考试,外出学习,休长假人员不能参与考试者,科室要给院感科请假,如无故不参与者,视为考试不合格,纳入季度绩效考核每人次扣0.5分;考试作弊者,发觉后每人次扣除绩效考核分1分;全院培训有科室和个人记录,月考核下科室检查,科室无学习记录一次扣1分;无个人学习记录者每人次扣0.5分,并纳入季度绩效考核之中,与医院奖金挂钩。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每月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控制)是指医院内部或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通常是由于病原体的传播和人员不当操作所致。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质量和效果,每个医疗机构都应该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旨在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培训内容安排,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院感基础知识培训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为了使参训人员对于院感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了解。
1. 院感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院感的基本概念,包括感染的来源、传播途径以及感染的分类,例如呼吸道感染、血源性感染等。
2. 院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介绍院感在医疗机构内的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例如多耐药菌种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等。
3. 相关法律法规: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要求。
第二部分:院感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为了使参训人员了解院感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1. 洗手和手卫生:介绍正确的洗手程序和手卫生操作规范,包括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液,以及如何戴和摘手套。
2. 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介绍防护用品的种类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3. 环境清洁和消毒:介绍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要求,如手术器械消毒、病房清洁等。
4. 废物处理:介绍医疗废物的分类和正确处理方法,如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流程。
5. 食品安全和厨房卫生:介绍医院饮食服务中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和厨房卫生要求。
第三部分:院感监测和报告培训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为了使参训人员了解院感监测和报告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1. 院感监测指标:介绍常用的院感监测指标,如感染率、手卫生合规率等。
2. 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介绍数据采集工具和如何正确分析院感监测数据。
3. 院感报告:介绍医疗机构院感报告的要求和流程,如开展院感报告的频率和报告的内容。
2024年院感每月培训目录

2024年院感每月培训目录一月份培训目录1. 院内感染控制基本理论•了解院感的定义和分类•学习院感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防控措施•掌握院感的监测与报告要求2. 洗手与手卫生•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手卫生原则•熟悉手卫生操作规范和流程•掌握手卫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学习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感染病原体和感染途径•掌握消毒与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二月份培训目录1. 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理•熟悉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学习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医疗废物处理的操作规范和收集、运输的要求2.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学习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毒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要求•掌握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毒的操作技巧3. 高危环境感染预防•掌握特殊环境下的院感防控措施•学习高危环境感染的识别与处置•了解高危病患的感染预防要点三月份培训目录1. 医院消毒管理•了解医院消毒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学习医院消毒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掌握医院不同区域的消毒要求和操作流程2.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学习不同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了解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预警与诊断方法•掌握感染性疾病的隔离措施和防控措施3. 院感监测与报告•学习院感监测的目的和方法•掌握院感数据分析和报告的要求•了解院感监测在院际比较中的意义和作用四月份培训目录1. 空气与水的感染防控•学习医院空气感染防控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医院内水源感染的防控策略•掌握空调系统、净化器等空气净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2. 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与管理•学习感染控制风险评估的方法•掌握常见感染控制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了解院感风险管理的策略和实施过程3. 提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学习提高员工院感防控意识的方法•掌握院感培训与宣传的策略和实施手段•了解员工参与院感防控的激励措施以上是2024年每月的院感培训目录,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希望能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和技能,确保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每月院感知识培训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员工对院内感染控制的认知和技能,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本文将探讨每月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院感知识概述:培训开始时,可以对院感常见病原体、传播途径、感染控制原则等进行简要概述,以帮助员工了解院感问题的重要性。
2.感染控制政策与指南:介绍感染控制的相关政策与指南,如《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条例》等,以及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感染控制指南。
员工应明确掌握和遵守这些政策和指南,以确保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个人卫生与手卫生:个人卫生和手卫生是感染控制的基础。
通过培训,员工应了解正确的手卫生程序,包括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消毒剂,并掌握手卫生的时机和方法。
此外,培训还应涵盖学习如何正确穿戴和脱下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理含有病原体的物品和废物。
4.环境清洁与消毒:院感培训还应包括环境清洁与消毒方面的知识。
员工应学习如何选择正确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掌握正确的清洁与消毒方法。
此外,员工还应了解清洁与消毒的频率和过程,并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置含有病原体的废物。
5.感染控制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的工作区域和活动,员工应学习如何进行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以确定潜在的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识别患者的感染风险因素、评估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风险、选择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6.院感爆发事件管理:员工还应接受关于院感爆发事件管理的培训。
此类培训应包括如何追踪和报告院感事件、如何隔离患者和控制感染传播、如何进行院感事件的调查和分析等内容。
7.感染监测与报告:培训还应涵盖感染监测与报告的内容,包括如何进行院感监测和报告、如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如何进行感染控制的跟踪和评估等。
这些内容帮助员工了解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并能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和控制院内感染。
此外,每月院感知识培训还应包括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训。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培训就是培养训练, 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
国内培训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 侧重于行为之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范文,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院感知识培训内容篇1在院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 我院院内感染做了大量工作。
从组织落实开始, 到严格管理制度, 开展必要的临床监测等, 采取多种措施, 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将以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现将我院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 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院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感染管理工作, 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指导院感办开展日常工作。
第一, 注重依法管理, 按照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不断学习法律、法规, 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各项政策法规, 院领导强调依法行医, 规范管理。
由于院领导的重视和院感办主任认真负责的管理, 我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不断强化。
第二、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保证医疗质量, 院领导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 对产房、手术室、检验科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础设施。
第三、吧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工作作为工作重点, 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情况并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 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 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设法解决, 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二、充实卫生院感染组织机构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医院按照职责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每季度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质量检查, 对质量检查结果组织讨论和考核, 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 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1000字1. 洗手规范洗手是院感控制中最基本的措施之一,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正确洗手,洗手的时机和方法等。
同时,还可以介绍使用洗手液的正确方法,让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洗手,保障患者的安全。
2. 防止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医院中比较常见的感染方式,通常是由医护人员通过手术操作、药物使用等方式带入,也可以通过患者间的接触传播。
培训内容中可以梳理医院内各部门的交叉感染风险,介绍涉及到交叉感染的重要标准和规范,提高医护人员对交叉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消毒管理规范消毒管理是院感控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加强消毒管理,将医院内的感染率降至最低。
培训内容中,需要介绍消毒管理的种类、原则和程序,让医护人员了解消毒的标准和要求,明确每一种消毒方法的适用范围,提供医护人员对于常见消毒工具的正确消毒方法。
4. 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医疗废弃物是医院中常见的,如果不能正确进行分类管理和处理,很容易造成环境及人体污染。
培训中可以介绍医疗废弃物分类标准和处理方法,明确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分类和管理,保护与环境和人体健康。
5. 患者隐私保护患者隐私保护是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患者资源的保护。
培训内容中,可以介绍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信息、个人隐私等方面的保护措施,明确医护人员在对待患者隐私时的严谨态度和规范的处理流程,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信息不被泄露。
6. 环境卫生管理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是院感控制中的重要一部分,环境清洁和消杀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培训中可以介绍环境卫生管理的标准和规定,使医护人员了解各类环境卫生操作流程、消杀物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卫生意识和环境清洁管理技能。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计划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计划第一期培训内容:院感基础知识1. 院感简介- 院感的定义和概念- 院感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院感的危害和影响2. 院感监测与报告- 院感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院感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院感监测数据报告的分析和应用3. 院感预防与控制- 院感预防的基本原则- 院感控制的有效措施- 院感防控工作的责任分工和协调配合第二期培训内容:院内感染管理1. 院感管理程序- 院感管理的程序与制度- 院感管理的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 院感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要点2. 院内感染风险评估- 院内感染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 院内感染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院内感染风险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应用3. 院内感染管理实施- 院内感染管理的策略和方案- 院内感染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院内感染管理的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第三期培训内容:手卫生与器械管理1. 手部卫生操作规范- 手卫生的定义和目的- 手卫生的正确操作步骤- 手卫生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2. 医疗器械管理规范- 医疗器械的分类与管理-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 医疗器械的质控与追溯3. 血液暴露事故处理- 血液暴露事故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血液暴露事故的急救和处理流程- 血液暴露事故的随访和监测第四期培训内容:环境清洁与消毒1. 医疗环境清洁规范- 医疗环境清洁的目的和重要性- 医疗环境清洁的标准与要求- 医疗环境清洁的操作流程和监测方法2. 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医疗器械消毒的原理与方法- 医疗器械灭菌的原理与方法- 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质量控制3. 医院感染监测与评价- 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和内容- 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价- 医院感染监测结果的应用与改进第五期培训内容:院感新技术与新动态1. 院感防控新技术- 院感防控新技术的介绍和应用领域- 院感防控新技术的优势和局限- 院感防控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 院感防控新政策- 院感防控新政策的宣传和解读- 院感防控新政策的落实和跟进- 院感防控新政策的评估和改进3. 院感防控新动态- 院感防控新动态的收集和分析- 院感防控新动态的应用和宣传- 院感防控新动态的应对和应对建议以上即为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计划,通过不同阶段的培训,可以全面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防控工作的认识和技能水平,为提升医院院感防控工作质量和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作为医院科室的一员,每位医务人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的院感(院内感染)知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为此,我们科室每月都会组织院感知识的培训,旨在提高全体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以下是我们科室在每月院感培训中常涉及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院感防控概述院感防控概述部分主要介绍院感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的院感病原体。
我们会深入解读院感防控的重要性,以及各科室在院感防控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这部分培训,全体医务人员能够对院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感染防控政策与规范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会详细介绍感染防控相关的政策和规范文件,在院感防控工作中的具体要求以及相应的实施措施。
我们会强调各项规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要求全体人员能够切实落实感染防控政策。
3. 感染源与传播途径感染源及传播途径是院感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将详细介绍常见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包括医疗设备、环境、人员以及患者等。
同时,我们也会对各种传播途径的防控措施进行详细的说明,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进行院感防控工作。
4. 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预防与控制是院感防控工作的核心内容。
我们将围绕手卫生、消毒灭菌、个人防护以及环境清洁等方面进行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会强调食品安全和废弃物管理等相关内容,以全面提高感染防控水平。
5. 隔离与防护在医院环境中,隔离与防护是院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介绍隔离措施的分类、适用条件以及规范要求。
此外,我们还会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以及穿脱技巧,确保医务人员在操作中的安全与规范。
6. 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但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也是导致院感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将重点强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和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正确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等。
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院感的发生风险。
总结:每月的院感知识培训是我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全体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院感防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最新)1000字作为医疗卫生机构,院感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为提高全体医务工作者的院感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以下为大家整理了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院感基本知识院感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医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中影响患者的医疗过程、医护人员及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消耗医疗资源的感染病的集合体。
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既是医疗卫生质量及安全监护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控制和降低医疗卫生质量和安全风险的重要目标。
要防控院内感染,除了关注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和操作工作,还需要医务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
二、手卫生知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健机构中超过50%的医务工作者不遵守手卫生正确操作程序,这引起了人们关注。
医疗机构中瞒报手术并发症的情况多有发生,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有手卫生不当行为的手术室。
手卫生是医务工作者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
要保持手的洁净并使其不能成为感染源,医务工作者必须了解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如何选用和操作消毒剂,如何检查操作流程,并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手卫生。
三、医疗设备的清洗与消毒医疗设备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控院内感染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如果设备没有得到清洗和消毒,表面可能携带着病原体,是传播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源。
医务工作者应该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医疗设备并且遵循设备清洁与消毒的正确操作程序。
此外,使用过的医疗设备应妥善清洗和消毒,以便可在下一次使用之前摆放好。
四、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疗卫生机构要对负责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比如:清洁消毒操作流程,物品消毒浓度的选择和掌握,通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保养,垃圾分开、分类、集中处理的方法等等。
这样才能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环境对院内感染的贡献。
五、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抗生素是医疗保健中的重要治疗工具,但是滥用抗生素会对患者、医护人员以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每月院感常见知识培训内容多篇

每月院感常见知识培训内容多篇目录一、医院感染管理概述 (2)1.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特点 (3)2. 医院感染的危害与影响 (4)3. 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5)二、手卫生知识培训 (7)1. 手卫生的重要性 (9)2. 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机 (10)3. 手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1)三、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培训 (13)1.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标准要求 (14)2. 医院垃圾处理与管理方法 (15)3. 医院通风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6)四、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 (17)1. 医疗器械分类及消毒灭菌方法 (17)2. 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处理流程 (18)3. 医疗器械故障维修与更换程序 (19)五、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知识培训 (21)1.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评估 (22)2.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 (23)3. 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与监督 (25)六、患者感染预防与管理知识培训 (26)1. 患者感染预防的基本措施 (28)2. 患者隔离与转运的管理要求 (28)3. 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29)七、院感监测与报告制度培训 (30)1. 院感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32)2. 院感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33)3. 院感事件的报告与处理程序 (34)一、医院感染管理概述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感染的延续和复发。
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能够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与传播,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强化对患者和环境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医院感染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感染监测、预防控制、宣传教育、设备设施维护等。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一、医院保洁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医院保洁,顾名思义,就是确保医院环境卫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维护好医院(室)的清洁卫生,就象一个人每天要洗脸,保持衣着整洁一样重要。
做好医院内外环境的卫生工作: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医院保障系统的重要任务,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职能之一。
保洁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不仅要清扫垃圾,擦掉尘埃,必须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这是提高医、护质量的要求,这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提高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医院的各项设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各诊区、病房、日趋家庭化、现代化、这就要求保洁管理也必须跟上、并符合专业要求。
它将--展现医院的整体形象,反映医院精神风貌,体现医院管理及素质水平等……。
二、医院保洁工作与医院感染管理的关系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1、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及保健的重要场所。
清洁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医院感染率能反映医院的医疗水平,管理水平及社会形象. 医院感染率极大地影响着医院卫生资源的流向,影响着病人身心康复和医院的综合效益。
2、是病人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的重要场地。
良好的室内环境,如适宜的:微小气候,充足光线、清新空气、安静环境、整洁病房等对病人均是良性刺激,可使中枢系统处在正常状态,有利于提高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增强患者抵抗力,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从而有利于医、护质量的提高和病人早日痊愈、康复。
3、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
微生物:是很小的、用肉眼看不见的,只能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直接/间接造成空气/物表污染传播。
医院感染源:通过咳嗽、打喷嚏、讲话等,可排出数以万计的飞沫,其中较大粒径者可很快降落,造成物体表面污染。
较小粒径在空气中可很快蒸发,形成较小粒子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而造成人与人或室与室之间空气传播。
院感知识每月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每月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主题:
1. 院感基础知识:介绍院感的定义、目的和作用,阐述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和危害,以及院感管理的重要性。
2.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详细介绍控制院内感染的基本措施,包括手卫生、面部保护、环境清洁和消毒、舒适卧位以及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3. 医疗器械与装备的感染控制:讲解医疗器械和装备的感染控制要求和操作规范,如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呼吸机和输液泵的使用与维护等。
4. 医护人员感染控制:介绍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讲解正确的手卫生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以及在处理待患者时的注意事项。
5. 感染监测与报告:解释感染监测的概念和流程,培训院内医护人员如何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并提供相关工具和模板。
6. 感染事件调查与分析:介绍感染事件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培训医护人员如何进行病例追踪、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7. 院感教育与宣传:讲解院感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培训医护人员如何开展院
感教育和宣传活动,提供相应的教育材料和宣传策略。
8. 改进方法和案例分享:分享其他医疗机构成功的感染控制实践和改进方法,让医护人员了解更多的院感管理经验。
每个月的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和实施院感管理措施。
医院院感每月培训课题6篇

第一篇:医院院感每月培训课题一、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率:卫生部规范规定IOO张病床以下、IoO-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分别低于7取8%、10%;一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低于设、0.5%,0.5%;漏报率低于20%(三级甲复查要求漏报率低于10%)。
医院感染散发是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病人中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历年是指情况大致相同的年份。
医院感染流行是指某医院、某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显着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增加快,短期内不能控制。
三、消毒灭菌原则和消毒灭菌程序:原则为进入人体织组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组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医院诊疗器械,为预防感染发生,应根据不同类别选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透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的器材。
如手术器械和用品、心导管、移植物、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针头、导尿管、活检钳等。
必须进行严格灭菌,首选压力蒸气灭菌,经受不住高压时可选用环氧乙烷或高效灭菌剂。
灭菌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洁,灭菌时严格掌握灭菌所需时间、温度、压力浓度等影响因素,灭菌中、后应做好效果监测,才能保证使用安全。
2、中度危险性物品:指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的器材。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一、院感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务人员在院感管理中的主要职责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做到合理应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感染管理部门。
5、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采用湿式清扫,并每日用紫外线消毒。
2、进行无菌操作时,帽子要把全部头发盖住,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不可久露于空气中并定期检查。
4、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凡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和跨越无菌区。
无菌物品取出后,虽未动用,但亦不能放回原处。
5、执行无菌操作的地方要宽阔,不可过于狭窄,以防无菌物品被污染。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疑有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四、无菌包灭菌后处理1、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2、使用前检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和包内指示卡是否达到已灭菌的色泽(状态),未达到或有可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3、湿包或有水渍的包不作为无菌包使用,启闭式容器应检查筛孔是否已关闭。
4、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液,应视为受污染,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5、已灭菌的物品,不可与未灭菌的物品混放。
6、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应每日清洗并保持清洁干燥。
当怀疑或发现有污染的可能时,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物品顺序摆放,并加尘罩,以放再污染。
7、灭菌后的物品应放入清洁区的柜厨(或架子上,推车内),橱柜或架子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的材料制成,表面再涂以不易剥蚀脱落的涂料,使之易于清洁和消毒。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职业暴露与防护1、什么是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等工作中,皮肤或黏膜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或被用于病人的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几级?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
4、HIV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是什么?若黏膜暴露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等污染物,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被血液污染的针头或仪器等锐器刺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用75%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戴手套。
发生意外后尽快做应急处理,报告科室负责人及院感科,并对事故过程和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接触物的种类、处理方法和处理经过、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及首次用药时间。
5、职业暴露的途径有哪些?经皮损伤(针刺、利器损伤)、经黏膜(眼、口、鼻)、经不完整皮肤(裂开、溃疡、擦伤)、长时间接触(完整的皮肤与血液、体液接触≥5分钟)。
其中针刺是职业暴露的最主要方式。
6、常见经血传播性疾病有哪些?常见经血传播性疾病有HIV、HBV、HCV、梅毒等。
7、针刺伤时如何处理?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必要时进行包扎。
8、试举3种容易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1)进行操作时,光线不足、体位不稳、患者不配合。
(2)徒手传递锐器。
(3)徒手缝合创口。
(4)徒手安装或拆卸手术刀片。
(5)注射器使用后双手回套针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或陪住者等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性疾病。
医院感染与医院相随并存,并随医院的发展而日显复杂。
对医院感染的研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纯清毒隔离到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免疫学、消毒学、管理学、治疗学等复杂的研究过程。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从传染病的观点来看医院也是疫源地,它具备存在传染源和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的特点,因此医院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又具有没有明确传染源存在的特征,因此也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做好医院清洁,消毒和隔离必将减少医院感染。
二、预防隔离技术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即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空气隔离:目的:预防已诊断或疑有经空气传播或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粒径多数小于 5μm)传播的疾病。
措施:(1)通风的单间,尽可能使用负压,房间每小时至少换气 6 次,配备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
(2)工作人员在房间内戴 N95 型等高效口罩。
(3)病人只能呆在隔离病房。
3、接触隔离目的:减少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感染的发生是通过感染和感染受体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品的间接接触传播。
措施:(1)如有可能病人住单人病房,或同病的病人可以住一间病房。
(2)工作人员进入病房时应戴手套,接触病人或接触污染的表面或物品时应穿隔离衣。
(3)接触病人前后、离开病房时应洗手。
(4)限制病人到病房外活动。
(5)进行适当的环境和器械清洁、消毒和灭菌。
三、医疗废弃物管理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国务院发布施行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包括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
1、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1)库房:具有住院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专门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并应满足下述要求:①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有防雨淋的装置,地基高度应确保设施内不受雨洪冲击或浸泡;②必须与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隔开,方便医疗废物的装卸、装卸人员及运送车辆的出入;③应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出,以及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④地面和 1.0 米高的墙裙须进行防渗处理,地面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易于清洁和消毒,产生的废水应采用管道直接排入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医疗废水消毒、处理系统,禁止将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外环境;⑤库房外宜设有供水龙头,以供暂时贮存库房的清洗用;⑥避免阳光直射库内,应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和通风条件;⑦库房内应张贴“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⑧应按 GB15562.2 和卫生、环保部门制定的专用医疗废物警示标识要求,在库房外的明显处同时设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警示标识;(2)专用暂时贮存柜(箱)不设住院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如门诊部、诊所、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当难以设置独立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时,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废物专用暂时贮存柜(箱),并应满足下述要求:①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柜(箱)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并有防雨淋、防扬散措施,同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②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盛放在周转箱内后,置于专用暂时贮存柜(箱)中。
柜(箱)应密闭并采取安全措施,如加锁和固定装置,做到无关人员不可移动,外部应设置警示标识; 3、卫生要求(1)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每天应在废物清运之后消毒冲洗,冲洗液应排入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医疗废水消毒、处理系统。
(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柜(箱)应每天消毒一次。
(3)暂时贮存时间应防止医疗废物在暂时贮存库房和专用暂时贮存柜(箱)中腐败散发恶臭,尽量做到日产日清。
确实不能做到日产日清,且当地最高气温高于 25℃时,应将医疗废物低温暂时贮存,暂时贮存温度应低于 20℃,时间最长不超过 48 小时。
泡腾片配置及常用消毒浓度一、病人床头柜、床、设备等:每一片施康泡腾片+水1000ml【含有效氯500mg|L】二、遇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污染:2片施康泡腾片+水1000ml 【含有效氯1000mg|L】地面消毒一、地面清洁的要求1、所有的地面包括走道、病房、洗手间、医护办公室,每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擦拭。
2、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使用消毒剂拖扫,每天至少2次。
3、不同区域(污染与半污染区、清洁区)使用的清洁工具,应分开放置,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4、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污染时,应立即使用消毒剂擦拭。
5、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走廊、厕所。
二、地面消毒的方法1、当地面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
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2、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拖地或喷洒消毒地面。
3、如果地面被血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适量倒在污染的地面30分钟,再用拖把拖干净,拖把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三、注意事项1、不同区域的拖把如病房、走廊、厕所不得混用并定点放置,拖把分池清洗,禁止在洗漱池冲洗.拖把及水桶用后要洗干净进行消毒并悬挂、晾干备用。
2、用拖把对地面进行有序地擦拭,做到每个房间擦拭后进行刷洗,并尽量做到换水,不准用一桶水多次刷洗拖把,两个小房间换一次水,一个大房间换一次水。
3、使用后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四、呕吐物处理流程1、立即用旧布裹住呕吐物,去除污染。
2、呕吐物区域倒入适量消毒液,用浸有消毒液的毛巾覆盖,消毒作用30分钟,地上放置“小心地滑”警示牌。
后期处理:1、带上手套清理呕吐物区域。
2、呕吐物区域局部用含氯消毒液毛巾擦二遍,再用清水拖一遍。
3、完成呕吐物处理,脱下手套勿忘洗手(七步洗手法)。
墙面和门窗清洁要求:1、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更不允许出现霉斑。
2、通常使用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消毒剂擦拭,墙面消毒一般为2.0-2.5米即可。
3、各室抹布应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注意事项:清洁用具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清洗干净并晾干,使用后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终末消毒:1、普通病房消毒:整理用物,将污被服撤下送洗衣房消毒清洗—床垫、褥、枕芯、棉胎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床单元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病室开窗通风—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2、传染病病房消毒:将门窗紧闭,打开床旁桌,将棉被抖开挂好,床垫竖起,用0.5%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病床、床旁桌、椅、地面—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按普通病房消毒步骤消毒。
处理污染的物体表面、环境、衣物等时应注意1、医院普通病区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窗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洗,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应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将引起二次感染和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因此要求工勤人员掌握垃圾的分类、分类储存处理的方法,严格依法处理医疗废弃物,严禁私自处理或贩卖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的运送1、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2、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3、医疗废物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放入专门的运送桶加盖后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4、每天运送结束,应当对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桶进行清洁、消毒。
医疗废物的交接和暂存交接:医疗废物产生地医务人员和运送人员应共同清点废物种类、数量,由运送人员统一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部门及医疗废物类别、数量,交接人员分别签名。
暂存:暂存地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医疗区、食品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分开,防雨淋、防鼠、防蚊蝇,医疗废弃物处置公司每二天收医疗废物一次,并填写五联单。
工作结束后消毒暂存地。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是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若有伤口,应当在伤口近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刺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6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