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设计说明书
《特殊过程_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系统评估规范》编制说明(标准送审稿)【模板】
![《特殊过程_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系统评估规范》编制说明(标准送审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08ffe5902d276a201292e91.png)
《特殊过程_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系统评估规范》编制说明(标准送审稿)a.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特殊过程_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系统评估规范》。
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PPG 涂料(天津)有限公司、本特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众泰控股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太仓华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捷表面处理有限公司、上海明得金属处理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2017年12月由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特殊过程_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系统评估规范》标准的申请,2018年3月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标准工作组于2018年5月在上海召开了标准启动会,会议确认了标准工作计划、撰写大纲、章节目录和工作分工。
1.2017.12 标准立项启动2.2018.03 组建标准工作组3.2018.05 标准启动会会议(上海)4.2018.06 标准稿(标准框架编制)沟通5.2018.07 标准稿(第一阶段草稿)沟通6.2018.08 标准稿组内评审(邮件形式)7.2018.08 标准稿(第二阶段草稿)沟通(邮件形式)8.2018.09 标准稿征求意见稿评审会议(上海)9.2018.11 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交标准送审稿10.2018.12 单项标准终审会议(西安)11.2019.03 提交按终审意见修订的稿件12.12.2019.04 标准发布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与评估
![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fa45ae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a.png)
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与评估汽车作为现代人必备的交通工具,其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汽车中的各个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影响汽车性能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是指在满足汽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验证方法,来提高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工艺的控制等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评估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使用寿命、负荷等等。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灰尘等等,这些都会对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使用寿命是指汽车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这需要通过各种测试和验证手段来确定。
此外,汽车零部件还需要考虑不同的负荷情况,包括轻载、中载、重载等等,以确保在不同负荷情况下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于不同的汽车零部件,其可靠性设计和评估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发动机这样的核心零部件,其可靠性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以及各种负荷情况下的工作状态。
而对于轮胎这样的外部零部件,其可靠性设计主要是针对其耐磨性、抗爆胎性能等等。
在实际的汽车生产中,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汽车的维修成本和故障率,从而提高汽车的经济效益。
此外,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可靠性较高的汽车可以大大提高其安全系数,降低驾驶过程中的风险和压力。
总之,可靠性设计和评估是汽车零部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和可靠的汽车零部件,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车身零部件定位系统(RPS)设计原则
![车身零部件定位系统(RPS)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f99d3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7.png)
车身零部件定位系统(RPS)设计原则车身零部件定位系统(RPS)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身零件及总成件的定位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车型的车身零件及总成件定位系统的设计,其他零部件可以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标准。
2.1定位系统 reference point system(RPS)即参考点系统,通过孔及支撑面等要素限制零部件的6个自由度,以保证零部件定位的唯一性。
2.23-2-1定为原则 3-2-1 positioning principle零部件在空间坐标系中存在6个自由度:沿X/Y/Z轴的平动和绕X/Y/Z轴的转动,如图一所示。
通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定位基准Z1/Z2/Z3限制零部件的三个自由度(沿Z轴的平动,绕X/Y轴的转动),通过定位基准Y1/Y2限制两个自由度(沿Y轴的平动,绕Z轴的转动),通过定位基准X1限制一个自由度(绕X轴的平动),因此零部件的空间六个自由度都得到控制,这种定位原则被称为3-2-1定位原则。
图1 3-2-1定位原则2.3RPS文件 reference point system fileRPS文件是对零部件定位系统具体的描述文件。
文件中包含零部件的定位面、定位孔的位置信息。
2.4DTS文件 dimens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整车DTS主要是根基市场调研、市场竞争车型最优信息、用户要求以及制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确定市场定位、满足用户需求,对车辆外观(外部和内部)质量—可视零部件之间的间隙、面差、平行度、对齐性、一致性以及装配关系等要求提出的整车尺寸技术规范。
3 定位系统设计3.1 通则定位系统设计是车身精度控制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保证零部件在制造、焊接、装配、检测过程中的定位稳定性及一致性,保证车身及零部件上有功能要求的特征孔、面、切边位置精度受到控制,保证设计满足工艺可行性等技术要求,定位系统的主旨是通过避免基准转换来保证制造工艺过程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标准手册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标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46e84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9.png)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标准手册第1章引言 (5)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 (5)1.2 零部件质量检测重要性 (5)第2章检测基本要求 (5)2.1 检测环境要求 (5)2.2 检测设备与工具 (5)2.3 检测人员资质 (5)第3章发动机零部件检测 (5)3.1 汽缸体检测 (5)3.2 汽缸盖检测 (5)3.3 活塞及连杆检测 (5)3.4 曲轴及轴承检测 (5)第4章变速器零部件检测 (5)4.1 离合器检测 (6)4.2 变速器壳体检测 (6)4.3 变速器齿轮检测 (6)4.4 传动轴及联轴器检测 (6)第5章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6)5.1 驱动桥检测 (6)5.2 差速器检测 (6)5.3 半轴及轮毂检测 (6)第6章制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6)6.1 制动盘及制动鼓检测 (6)6.2 制动片及制动蹄检测 (6)6.3 制动器及助力器检测 (6)第7章悬挂系统零部件检测 (6)7.1 减振器检测 (6)7.2 弹簧及稳定杆检测 (6)7.3 悬挂臂及转向节检测 (6)第8章轮胎及轮毂检测 (6)8.1 轮胎外观及尺寸检测 (6)8.2 轮胎平衡及动平衡检测 (6)8.3 轮毂检测 (6)第9章电气系统零部件检测 (6)9.1 电池检测 (6)9.2 发电机及启动机检测 (6)9.3 灯具及线路检测 (6)第10章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检测 (6)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 (6)10.2 变速器控制系统检测 (6)10.3 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 (6)第11章燃油系统零部件检测 (6)11.1 燃油泵检测 (7)11.2 燃油滤清器检测 (7)11.3 燃油喷射器检测 (7)第12章空调系统零部件检测 (7)12.1 压缩机检测 (7)12.2 冷凝器及蒸发器检测 (7)12.3 节流装置及传感器检测 (7)第1章引言 (7)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 (7)1.2 零部件质量检测重要性 (7)第2章检测基本要求 (8)2.1 检测环境要求 (8)2.2 检测设备与工具 (8)2.3 检测人员资质 (8)第3章发动机零部件检测 (9)3.1 汽缸体检测 (9)3.1.1 汽缸体外观检查 (9)3.1.2 汽缸体尺寸测量 (9)3.1.3 汽缸体圆度、圆柱度检测 (9)3.1.4 汽缸体孔距检测 (9)3.2 汽缸盖检测 (9)3.2.1 汽缸盖外观检查 (9)3.2.2 汽缸盖平面度检测 (9)3.2.3 汽缸盖厚度测量 (10)3.2.4 汽缸盖螺纹检测 (10)3.3 活塞及连杆检测 (10)3.3.1 活塞外观检查 (10)3.3.2 活塞尺寸测量 (10)3.3.3 连杆外观检查 (10)3.3.4 连杆长度测量 (10)3.4 曲轴及轴承检测 (10)3.4.1 曲轴外观检查 (10)3.4.2 曲轴尺寸测量 (10)3.4.3 轴承外观检查 (10)3.4.4 轴承间隙测量 (10)第4章变速器零部件检测 (10)4.1 离合器检测 (10)4.1.1 检测离合器片的磨损程度 (10)4.1.2 检测离合器压盘的变形量 (10)4.1.3 检测离合器轴承的磨损及间隙 (11)4.2 变速器壳体检测 (11)4.2.1 检测变速器壳体的尺寸精度 (11)4.2.2 检测变速器壳体的外观质量 (11)4.2.3 检测变速器壳体的内部清洁度 (11)4.3 变速器齿轮检测 (11)4.3.1 检测齿轮的尺寸精度 (11)4.3.2 检测齿轮的齿面硬度 (11)4.3.3 检测齿轮的啮合功能 (11)4.4 传动轴及联轴器检测 (11)4.4.1 检测传动轴的直线度 (11)4.4.2 检测联轴器的间隙 (11)4.4.3 检测联轴器的平衡功能 (11)第5章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12)5.1 驱动桥检测 (12)5.2 差速器检测 (12)5.3 半轴及轮毂检测 (12)第6章制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12)6.1 制动盘及制动鼓检测 (12)6.1.1 外观检查 (13)6.1.2 尺寸检测 (13)6.1.3 平面度检测 (13)6.2 制动片及制动蹄检测 (13)6.2.1 外观检查 (13)6.2.2 厚度检测 (13)6.2.3 硬度检测 (13)6.3 制动器及助力器检测 (13)6.3.1 功能检测 (13)6.3.2 密封性检测 (13)6.3.3 连接部件检查 (13)第7章悬挂系统零部件检测 (14)7.1 减振器检测 (14)7.1.1 外观检查 (14)7.1.2 功能检测 (14)7.1.3 密封功能检测 (14)7.1.4 连接部件检测 (14)7.2 弹簧及稳定杆检测 (14)7.2.1 弹簧外观检测 (14)7.2.2 弹簧自由高度检测 (14)7.2.3 弹簧刚度检测 (14)7.2.4 稳定杆外观检测 (14)7.2.5 稳定杆连接部分检测 (14)7.3 悬挂臂及转向节检测 (14)7.3.1 悬挂臂外观检测 (14)7.3.2 悬挂臂尺寸检测 (14)7.3.3 悬挂臂材料检测 (15)7.3.4 转向节外观检测 (15)7.3.5 转向节尺寸检测 (15)第8章轮胎及轮毂检测 (15)8.1 轮胎外观及尺寸检测 (15)8.1.1 轮胎外观检测 (15)8.1.2 轮胎尺寸检测 (15)8.2 轮胎平衡及动平衡检测 (15)8.2.1 轮胎平衡检测 (15)8.2.2 轮毂平衡检测 (16)8.3 轮毂检测 (16)8.3.1 轮毂结构完整性检测 (16)8.3.2 轮毂尺寸检测 (16)8.3.3 轮毂外观检测 (16)第9章电气系统零部件检测 (16)9.1 电池检测 (16)9.1.1 电池外观检查 (16)9.1.2 电池电压检测 (16)9.1.3 电池内阻检测 (16)9.1.4 电池充电状态检测 (16)9.2 发电机及启动机检测 (16)9.2.1 发电机输出电压检测 (17)9.2.2 发电机转速检测 (17)9.2.3 发电机轴承检查 (17)9.2.4 启动机功能检测 (17)9.3 灯具及线路检测 (17)9.3.1 灯具外观检查 (17)9.3.2 灯具亮度检测 (17)9.3.3 线路绝缘检测 (17)9.3.4 线路接触不良检测 (17)9.3.5 线路短路检测 (17)9.3.6 线路电压降检测 (17)第10章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检测 (17)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 (17)10.1.1 检测目的 (17)10.1.2 检测方法 (17)10.1.3 检测项目 (18)10.2 变速器控制系统检测 (18)10.2.1 检测目的 (18)10.2.2 检测方法 (18)10.2.3 检测项目 (18)10.3 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 (18)10.3.1 检测目的 (18)10.3.2 检测方法 (19)10.3.3 检测项目 (19)第11章燃油系统零部件检测 (19)11.1.1 检测目的 (19)11.1.2 检测方法 (19)11.2 燃油滤清器检测 (19)11.2.1 检测目的 (19)11.2.2 检测方法 (20)11.3 燃油喷射器检测 (20)11.3.1 检测目的 (20)11.3.2 检测方法 (20)第12章空调系统零部件检测 (20)12.1 压缩机检测 (20)12.1.1 检测目的 (20)12.1.2 检测方法 (20)12.1.3 检测标准 (21)12.2 冷凝器及蒸发器检测 (21)12.2.1 检测目的 (21)12.2.2 检测方法 (21)12.2.3 检测标准 (21)12.3 节流装置及传感器检测 (21)12.3.1 检测目的 (21)12.3.2 检测方法 (21)12.3.3 检测标准 (21)第1章引言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1.2 零部件质量检测重要性第2章检测基本要求2.1 检测环境要求2.2 检测设备与工具2.3 检测人员资质第3章发动机零部件检测3.1 汽缸体检测3.2 汽缸盖检测3.3 活塞及连杆检测3.4 曲轴及轴承检测第4章变速器零部件检测4.2 变速器壳体检测4.3 变速器齿轮检测4.4 传动轴及联轴器检测第5章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测5.1 驱动桥检测5.2 差速器检测5.3 半轴及轮毂检测第6章制动系统零部件检测6.1 制动盘及制动鼓检测6.2 制动片及制动蹄检测6.3 制动器及助力器检测第7章悬挂系统零部件检测7.1 减振器检测7.2 弹簧及稳定杆检测7.3 悬挂臂及转向节检测第8章轮胎及轮毂检测8.1 轮胎外观及尺寸检测8.2 轮胎平衡及动平衡检测8.3 轮毂检测第9章电气系统零部件检测9.1 电池检测9.2 发电机及启动机检测9.3 灯具及线路检测第10章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检测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10.2 变速器控制系统检测10.3 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第11章燃油系统零部件检测11.2 燃油滤清器检测11.3 燃油喷射器检测第12章空调系统零部件检测12.1 压缩机检测12.2 冷凝器及蒸发器检测12.3 节流装置及传感器检测第1章引言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在当今社会,产品质量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9389e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5.png)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手册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4)1.1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 (4)1.1.1 质量管理 (4)1.1.2 质量管理体系 (5)1.1.3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 (5)1.2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 (5)1.2.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5)1.2.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5)第2章管理职责 (6)2.1 领导作用 (6)2.1.1 高级管理层应通过以下方式展示其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 (6)2.2 策划 (6)2.2.1 管理层应保证以下策划活动得以有效实施: (6)2.3 质量政策与质量目标 (6)2.3.1 质量政策: (6)2.3.2 质量目标: (6)2.4 职责与权限 (7)2.4.1 管理层应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以下方面得到有效实施: (7)2.4.2 各级人员应了解并履行自己的职责,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同时管理层应保证员工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权利和资源。
(7)第3章资源管理 (7)3.1 资源配置 (7)3.1.1 总则 (7)3.1.2 物料资源配置 (7)3.1.3 设备资源配置 (7)3.2 人力资源 (8)3.2.1 员工招聘与培训 (8)3.2.2 员工激励与绩效评价 (8)3.3 基础设施 (8)3.3.1 厂房与设施 (8)3.3.2 生产设备 (8)3.4 工作环境 (8)3.4.1 环境卫生 (8)3.4.2 安全生产 (8)3.4.3 环境保护 (9)第4章产品实现 (9)4.1 产品策划 (9)4.1.1 产品要求分析 (9)4.1.2 产品设计目标 (9)4.1.3 产品策划文件 (9)4.2 设计与开发 (9)4.2.1 设计输入 (9)4.2.2 设计输出 (9)4.2.3 设计评审 (9)4.2.4 设计验证 (9)4.2.5 设计确认 (9)4.3 采购 (10)4.3.1 供应商选择 (10)4.3.2 采购控制 (10)4.3.3 采购文件 (10)4.4 生产过程控制 (10)4.4.1 生产计划 (10)4.4.2 生产准备 (10)4.4.3 生产过程控制 (10)4.4.4 产品检验 (10)4.4.5 不合格品控制 (10)4.4.6 生产记录 (10)第5章测量、分析与改进 (10)5.1 监控和测量 (10)5.1.1 总则 (10)5.1.2 监控和测量活动 (11)5.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11)5.2 内部审核 (11)5.2.1 总则 (11)5.2.2 内部审核计划 (11)5.2.3 内部审核实施 (11)5.2.4 内部审核报告 (11)5.3 过程控制 (12)5.3.1 总则 (12)5.3.2 过程控制方法 (12)5.3.3 过程能力分析 (12)5.4 持续改进 (12)5.4.1 总则 (12)5.4.2 改进机制 (12)5.4.3 改进措施 (12)5.4.4 持续改进成果 (12)第6章供应商管理 (13)6.1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 (13)6.1.1 评价标准 (13)6.1.2 评价流程 (13)6.1.3 供应商审核 (13)6.2 供应商质量控制 (13)6.2.1 供应商质量要求 (13)6.2.2 供应商过程控制 (13)6.3 供应商关系管理 (13)6.3.1 供应商合作 (13)6.3.2 供应商激励机制 (14)6.3.3 供应商沟通与协调 (14)第7章检验与测试 (14)7.1 检验策划 (14)7.1.1 检验分类 (14)7.1.2 检验标准 (14)7.1.3 检验计划 (14)7.1.4 检验流程 (14)7.2 检验方法 (14)7.2.1 视觉检验 (14)7.2.2 尺寸检验 (14)7.2.3 功能检验 (15)7.2.4 寿命检验 (15)7.2.5 化学分析 (15)7.3 测试设备管理 (15)7.3.1 设备选型 (15)7.3.2 设备校准 (15)7.3.3 设备维护 (15)7.3.4 设备管理记录 (15)7.4 检验结果处理 (15)7.4.1 记录与报告 (15)7.4.2 不合格品处理 (15)7.4.3 检验数据分析 (15)7.4.4 持续改进 (15)第8章不合格品控制 (16)8.1 不合格品判定 (16)8.1.1 不合格品定义 (16)8.1.2 不合格品判定依据 (16)8.1.3 不合格品判定流程 (16)8.2 不合格品标识与隔离 (16)8.2.1 不合格品标识 (16)8.2.2 不合格品隔离 (16)8.3 不合格品处理 (16)8.3.1 不合格品审理 (16)8.3.2 不合格品处理措施 (17)8.4 不合格品统计分析 (17)8.4.1 不合格品统计 (17)8.4.2 不合格品分析 (17)8.4.3 改进措施实施 (17)第9章交付与售后服务 (17)9.1 交付管理 (17)9.1.2 交付计划 (17)9.1.3 交付质量控制 (17)9.1.4 交付文件管理 (18)9.2 售后服务 (18)9.2.1 售后服务内容 (18)9.2.2 售后服务流程 (18)9.2.3 售后服务人员培训 (18)9.2.4 售后服务满意度评价 (18)9.3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改进 (18)9.3.1 客户满意度调查 (18)9.3.2 数据分析与改进 (18)9.3.3 持续改进 (18)9.3.4 客户关系管理 (18)第10章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19)10.1 改进策划 (19)10.1.1 持续改进原则 (19)10.1.2 改进目标 (19)10.1.3 改进计划 (19)10.2 改进实施 (19)10.2.1 人力资源管理 (19)10.2.2 过程改进 (19)10.2.3 数据分析 (19)10.2.4 改进措施 (19)10.3 改进效果评价 (19)10.3.1 评价指标 (19)10.3.2 评价方法 (19)10.3.3 评价结果应用 (19)10.4 改进成果巩固与推广 (20)10.4.1 成果巩固 (20)10.4.2 成果推广 (20)10.4.3 持续优化 (20)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概述1.1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1.1.1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一种以顾客满意度为核心,通过策划、实施、监控和改进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旨在实现组织质量目标的过程。
汽车整车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软件使用手册1
![汽车整车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软件使用手册1](https://img.taocdn.com/s3/m/58913aaf360cba1aa911da5e.png)
第一节 概述
汽车整车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软件是我单位研制的最新型的、基于WINDOWS2000/WinXp系统平台、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或综合性能进行检测及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在继承原有版本设计的优秀性能以外,更加从可靠性、易用性、过程显示、人机交互、系统维护等诸多性能因素考虑出发,予以增强改进,检测数据利用大型的关系数据库存储处理,并且增加了网络部分的功能,便于用户进行后期管理工作,也有利于社会车辆数据的统一查询和管理。采用汽车整车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软件可以构成高效,低成本,不同工艺流程的全自动机动车检测系统。
机械部《汽车工业企业整车出厂质量保证检测线管理办法》
GB/T 538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 538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QC/T 60—199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整车性能台架试验方法》
QC/T 67《摩托车喇叭声级测量方法》
GB 14621-2002《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
第三节 环境要求
机 房:
机房内温度要控制在25℃±3℃;相对温度<60%。
室内要配备空调(5000大卡冷热型)。
通风:应保证通风,可安装排气扇,或采用其它废气抽排装置。
气 路:由气泵提供高压气(6-7个大气压),特殊设备需要的气压请参见设备说明书。
电磁:设备、控制系统需提供380V及220V交流电源,电源电压波动<±10%。对应电磁环境比较差、电压不稳定、电源干扰比较大的地方如生产厂,必须安装交流参数稳压器。
水 路:系统没有用水要求,水源必须远离设备及信号缆沟。
严重警告:检测线系统包含多台精密仪器,启动系统之前,请确认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是否波动较大,并且是否会经常出现断电现象,否则容易损坏电脑及仪器!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要求说明(SOR)-外后视镜总成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要求说明(SOR)-外后视镜总成](https://img.taocdn.com/s3/m/0bf41fd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3.png)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要求说明(SOR)-外后视镜总成外后视镜总成要求说明编写:日期:校对:日期:会签: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信息:1工程概要1.1 概述:XX公司技术中心为完成XX项目中有关产品设计的工程责任而编制了此份要求说明(SOR)。
XX公司将具体负责在SOR中提供的零部件和子系统的工程与产品设计、二维图纸或三维数模、以及相关的规范与要求。
而成本核算、产品合同、时间进度、零部件的质量与订货数量、以及其它主要的相关事项等都将由相关部门具体负责。
本SOR旨在提供给同步开发以下表格中所列零件的潜在供应商进行报价所用。
具体技术细节及内容,在发布本SOR的有效期内都是准确的。
1.2如果本SOR的内容和所附参考零件或规范有矛盾之处,请与该产品工程师联系。
供应商在开发过程中应避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由此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供应商自己承担,XX公司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 工程联系方式下列产品工程师负责本零件或子系统的产品设计工程。
所有与产品设计有关的咨询可直接与该工程师联系。
3.1 项目信息车型代号:XX目标市场: XX目标产地:XX上市时间:XX目标销量:首年5000辆,以后每年20000辆。
4 产品要求4.1 综述本系统的功能、材料、外观、光泽、颜色、噪音与异响等技术要求详见零部件子系统技术要求。
4.2 要求一致性零件不但应与此处所列出的图纸和规范保持一致,而且与本SOR 上任何附加的要求也要一致。
同时零件还应与将来可能的图纸、规范和SOR的更改内容保持一致。
4.3 标记和可追溯性对于精确追溯的零件,供应商应按图纸或相关技术信息的要求,在零件上添加条形码,且符合XX 公司车辆产品零部件可追溯性标识规定要求。
对于带有3C认证标记的零件,供应商应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指南要求在每个零部件上标有3C认证标记。
5 对供应商设计数据的要求由供应商设计的零件要求供应商交付给XX公司以下设计数据:●三维CAD数据●二维图纸●FMEA文档这些设计数据应在设计冻结日期之前提交给XX公司以进行虚拟装配和零部件设计。
汽车零部件专项设计说明书离合器总成设计
![汽车零部件专项设计说明书离合器总成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82a3a8852458fb760b5639.png)
摘要离合器是实现了汽车主从动件的分离,保证汽车起步平稳,实现换挡平顺和过载保护的重要部件。
本文在对离合器的产生、分类、发展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介绍基础上,主要针对长安之星JL456Q4型轿车的离合器及其结构、压盘与摩擦片结合方式、分离方式进行了设计,设计完成了膜片弹簧等相关零部件的尺寸,绘制了总体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运用了AutoCAD及UG等制图软件进行图形绘制。
关键字:车辆、离合器、设计AbstractClutch is the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 to achieve a separation of master and slave moving parts to ensure the car start smoothly to realize smooth shifting and overload protection .In this text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generation,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clutch,mainly for Changan StarJL456Q4 sedan clutch and its structure, the pressure plate and friction plate binding mode, design for separation mode,design completed the size of the diaphragm spring and related parts,drew the general assembly drawing and some parts, using AutoCAD and UG graphics software.Keywords: vehicle clutch design目录摘要 (1)目录 (3)第一章绪论 (5)1.1离合器简介及其作用 (5)1.2离合器设计的设计要求 (5)第二章离合器总体方案的设计 (6)2.1离合器种类确定 (6)2.1.1离合器的分类 (6)2.1.2离合器的选取 (6)2.2从动盘数确定 (7)2.3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7)2.3.1 压紧弹簧的选择 (7)2.3.2 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 (8)2.4压盘的驱动方式 (10)第三章从动盘总成的设计 (10)3.1离合器从动盘总成设计要求 (10)3.2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1)3.2.1 后备系数β的确定 (11)3.2.2 摩擦片外径的确定 (11)3.2.3 单位压力的确定 (12)3.3从动盘摩擦材料的选取 (13)3.4从动片结构的设计及材料的选取 (14)3.4.1 从动片结构的设计 (14)3.4.2 从动片材料的选取 (14)3.5从动盘毂的设计 (14)3.5.1 花键的设计 (14)3.6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5)3.6.1 扭转减振器的概述 (15)3.6.2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5)3.6.3 减震弹簧的设计 (17)第四章离合器盖总成设计 (18)4.1对离合器盖结构设计的要求 (18)4.2 传动片的设计 (19)4.2.1 传动片的概述 (19)4.2.2 传动片的设计 (19)4.3膜片弹簧的设计 (19)4.3.1 膜片弹簧的参数要求 (19)4.3.2 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20)4.4压盘的设计 (22)4.4.1 对压盘结构设计的要求 (22)4.4.2 压盘几何尺寸及材料的确定 (22)第五章离合器的故障及其相关结构设计的优化 (23)5.1 离合器的故障分类 (23)5.2 故障原因分析 (23)5.2.1 分离不彻底 (23)5.2.2 离合器打滑 (23)5.2.3 离合器抖动 (24)5.3 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 (24)第六章总结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第一章绪论1.1 离合器简介及其作用在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无论是AMT还是MT,离合器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存在的。
汽车零部件查询系统设计说明书
![汽车零部件查询系统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ee122b725c52cc58ad6be7e.png)
汽车零部件查询系统设计说明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运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6011339 题目: 汽车零部件查询系统设计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开始时间: 2020 年 4 月 1 日完成时间: 2020 年 4 月 12 日课程设计成绩:学习态度及平常成绩(30)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0)创新(5)说明书(运算书、图纸、分析报告)撰写质量(45)总分(100)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1 引言…………………………………………………………………………………………2 方案设计.............................................................................................2.汽车零部件查询模拟系统方案设计 (5)2.1.1系统功能描述 (5)2.1.2系统结构分析 (5)2.1.3系统流程分析 (5)2.2程序界面和代码设计 (6)2.2.1系统工程设计框架 (6)2.2.2系统各界面设计及代码设计 (8)3 结果分析 (33)结论 (45)致谢 (46)参考文献 (47)摘要随着运算机的普及,运算机高级语言差不多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本次课程设计使用VB语言作为开发工具,进行了汽车零部件查询系统的程序设计,该程序能实现汽车零部件查询模拟功能,进行汽车零部件的查询,修改,添加等操作,查询结果简便明了,运行界面清晰有用,操作方便,易于实际处理。
关键词:网络化运算机计策 VB语言汽车零部件查询程序1 引言1.1 问题的提出随着运算机的普及,网络进入大众的家庭。
VB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和采纳事件驱动方式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
本次课程设计要紧内容确实是使用VB编制简单、有用的小程序,以巩固我们所学的运算机VB语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我们独立动手的能力。
汽车配件系统测试用例
![汽车配件系统测试用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6211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9.png)
汽车配件系统测试用例1. 概述在汽车配件系统中,测试用例是为了保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设计的一组测试步骤。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汽车配件系统测试用例,以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2. 用户登录a) 用例名称:用户登录b) 用例描述:用户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汽车配件系统。
c) 预期结果:用户成功登录并进入系统主页。
d) 操作步骤:i) 打开汽车配件系统登录页面。
ii) 输入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
iii) 点击登录按钮。
iv) 检查是否成功登录。
3. 配件搜索a) 用例名称:配件搜索b) 用例描述:用户通过输入配件名称或关键字来搜索所需的配件。
c) 预期结果:系统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快速准确地检索到相关的配件信息。
d) 操作步骤:i) 打开汽车配件系统主页。
ii) 在搜索栏中输入配件名称或关键字。
iii) 点击搜索按钮。
iv) 检查系统是否返回了相关的配件信息。
4. 配件添加a) 用例名称:配件添加b) 用例描述: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界面添加新的配件信息。
c) 预期结果:用户成功添加配件后,系统能够保存并显示新添加的配件信息。
d) 操作步骤:i) 进入汽车配件系统主页。
ii) 点击添加配件按钮。
iii) 输入配件的相关信息,如名称、型号、价格等。
iv) 点击保存按钮。
v) 检查系统是否成功保存并显示新添加的配件信息。
5. 配件删除a) 用例名称:配件删除b) 用例描述: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界面删除不需要的配件。
c) 预期结果:用户成功删除配件后,系统能够将其从系统中删除并更新配件列表。
d) 操作步骤:i) 进入汽车配件系统主页。
ii) 找到需要删除的配件条目。
iii) 点击删除按钮。
iv) 确认删除操作。
v) 检查系统是否成功删除配件并更新配件列表。
6. 配件修改a) 用例名称:配件修改b) 用例描述: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界面修改配件的相关信息。
c) 预期结果:用户成功修改配件信息后,系统能够保存并更新配件的详细信息。
汽车配件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
![汽车配件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36ab52689eb172dec63b727.png)
汽车配件管理系统项目需求说明书第一部分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适用范围 (3)1.3背景 (3)1.4术语、定义和缩写 (3)1.5文档概述 (3)1.6参考资料 (4)第二部分任务概述 (4)2.1目标 (4)2.2用户的特点 (5)2.3假定和约束 (5)第三部分问题分析 (5)3.1技术架构 (5)第四部分需求规定 (6)4.1系统流程图 (6)4.2对功能的规定 (6)4.2.1 对所有授权用户功能的概述 (6)4.2.2系统管理员功能的概述 (10)4.2.3 仓库管理员的功能概述 (13)4.2.3 仓库管理员的功能概述 (14)新建订购单反馈信息 (16)4.2.3.4新建出库单 (17)4.2.3.5查询总表 (18)4.2.3.6 新建零件信息 (19)4.2.3.7 更新采购单 (19)4.2.3.8 新建入库单 (20)4.2.3.9 打印出库单 (20)4.2.4 系统管理员功能的概述 (21)4.2.4.2新建采购单 (23)4.2.4.3 更新采购申请的状态为已处理 (24)4.2.4.4查询处于未处理状态的采购单 (24)4.2.4.5 查询处于仓管或经理未同意的采购单 (25)4.2.4.6 修改采购单 (25)4.2.4.7 将采购单的采购建议改为建议已采纳 (26)4.2.4.8 查询已被经理同意的采购单 (27)4.2.4.9 统计指定时间内各种零件的采购总量 (27)4.2.4.10打印预执行的采购单 (28)4.2.4.11 定期删除无效的采购单 (28)4.2.5 普通销售人员的功能概述 (29)4.2.6 销售管理人员的功能概述 (37)4.2.6.1 统计部门指定时间段的零件销售总量 (38)4.2.7 经理的功能概述 (40)4.2.8 人事部管理员的功能概述 (47)4.2.5 精度 (51)4.2.6 时间特性要求 (51)4.2.7 灵活性 (52)4.3系统容量 (52)4.4故障处理要求 (52)4.5其它专门要求 (53)4.6文档需求 (54)4.7测验需求 (54)5.1设备 (54)5.2支持软件 (55)5.3接口 (55)5.4控制 (55)第一部分引言1.1编写目的需求说明书有时候也被称为规格说明书,本规格说明描述了汽车配件管理系统项目的要求,作为系统设计、实现目标及验收的依据,通过该需求分析,描述用户的具体需求,定义需求具体的格式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递增,对于汽车零部件评估的售后及仓库管理需要更加方便以及实用的管理软件。
在汽车零部件评估仓库管理中需要实时采集,并根据需要及时地向相关的各部门传送各类信息,这对零配件供应、销售服务、质量监控、成本核算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此数据对零配件的质量跟踪和售后服务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零配件管理数据属于动态信息,不仅数据量大,而且内容庞杂,且由于此数据不仅用于售后服务及质量监控等方面,同时还具有对零配件质量跟踪等功能,因而必须保证数据准确。
符合行业的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实现上述功能需求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用户提供更公开、更快捷、更规范和更优质的服务,是各家汽车零部件评估面临的共同挑战。
想要有效地解决上诉问题,就必须引入更加高效的管理手段,其中实行计算机化管理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2 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分析
2.1 汽车零部件评估业务流程分析
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的业务主要是采购,销售信息的管理。
汽车零部件评估各个部门把采购信息和销售信息输入系统,操作人员根据汽车零部件评估零部件信息控制采购和销售业务,计算机也会自动记录信息。
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的特点是信息处理量比较大,所管理的信息包括全部汽车维修企业的信息和业务信息等单据的发生量特别大,关联信息多,查询和统计的方式各不相同。
因此在管理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
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住处的重复传递。
单据、报表的种类繁多,各个部门管理规格不统一等问题。
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满足计算机管理的需求,采取了以下一些原则:
(1)程序代码标准化,软件统一化,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实用性。
(2)删除不必要的管理冗余信息,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统一各种原始单据的格式,统一账目和报表的格式。
进行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系统业务流程图的设计。
操作员或管理人员进入本系统后,一系列的操作过程设计。
2.2关于数据库
数据库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任何数据最主要的用途都是供人查阅对不了解的条目的解释。
数据库的作用是在软件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给人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
数据流图和数据库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没有数据库,数据流图就不严格,然而没有数据流图数据库也难于发挥作用。
只有数据库和对数据流图的精确定义放在一起,才能共同构成系统的规格说明。
系统开发时,常用名片的形式书写保存描述一个数据元素。
下面给出本系统的主要数据元素的数据库索引表格:
图2-1配件编号
图2-2入库单号
图2-3出库单号
图2-4用户名称
3.1功能设计
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可以为小型的货物管理部门提供基本的仓库管理,从而帮助仓库管理人员能够使用软件对其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搞笑的管理,这些管理包括:
货物信息管理,包括货物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浏览管理;
货物采购入库管理,对采购的货物完成电子入库; 货物销售出库管理,对销售的货物实现电子出库;
查询管理,包括对货物信息的查询、客户信息的查询和其他信息的查询; 货物信息打印,对当前仓库中的货物信息进行打印; 管理员管理,主要是管理员的登录管理与口令管理。
3.2模块结构设计
“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可分为几个主模块:系统管理、基本信息管理、查询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
按照结构化的系统设计方法,将整个系统分解成相对独立的若干模块,通过对模块的设计和模块之间关系的协调来实现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从而得到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
本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模块结构图
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
用户管理 密码管理
切换用户
配件管理
配件分类
审核
库存查询
库存详细信息
采购查询 销售查询
库存管理
报表信息
查询管理
系统管理
基本信息管理
评价管理
3.3程序流程图
3.4数据库设计
有关数据结构的建立:在进行了数据基本结构的规范化重组后,还必须建立整体数据的关系结构。
这一步设计完成后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以后系统实现时将数据分析和数据库的内容代入到所设计的数据整体关系结构中,一个规范化数据库系统结构就建立起来了。
根据分析阶段得出的结论,结合本系统对有关数据的存储的需要,更加方便实现该管理系统的所有功能,现将本管理系统设计成如下几个数据库表,表的设计如下:
表3-1 用户信息表
表3-2 配件信息
表3-3采购入库信息
表3-4销售出库信息
其他表请参考数据库.
4.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的设计
4.1界面的设计
界面要求美观易懂、操作简单,使用户感觉愉快、操做方便,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本系统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因此在界面上遵循Windows XP的传统风格,由标题栏、菜单栏、快捷工具按钮、对话框等要素组成。
与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一致的人机界面,使得用户只要具备Windows XP操作基础,就能很快适应本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系统培训费用以及培训周期,提高系统的可推广性。
为了进一步美化界面,使得用户在操作中更加心情舒畅,我们选用Photoshop CS4图像处理软件,为系统设计了比较新颖的界面图。
总之对系统界面的整体风格,页面布局结构以及色彩搭配等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保证操作员实用性、方便性的前提下,创造更简单,更友好的系统界面。
4.1.1登录界面设计
用户登录窗口启动。
包括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默认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
从用户信息表中检查是否有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进行提示;如果输入的用户名和相应密码正确,进入主控制平台。
用户登录模块的窗体设计,在工程中添加一个窗体,命名为frmLogon。
用户登录模块的窗体如图4-1所示。
图4-1 登录
其中用户登录连接数据库的部分代码:
4.1.2主界面设计
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主界面是如图4-2 主界面。
采用SDI窗体。
WINDOWS风格设计。
主要采用菜单式的管理方式。
主界面功能包括系统设置,基本数据,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查询管理和帮助。
图4-2 主界面截图
4.1.3用户管理界面设计
系统设置包括,用户,密码,数据库管理。
用户包括权限管理。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2个主要功能:增加新的操作人员、删除指定的操作人员。
密码是对当前用户进行密码修改,其中代码可以参考frmUsers。
如图4-3
如图4-3用户管理界面
4.1.4基本信息界面设计
基本信息包括对配件分析信息,配件信息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如图4-4是配件信息,添加,操作成功。
图4-4 配件信息截图
4.1.5出入库界面设计
出入库管理包括采购入库和销售出库信息。
入库管理界面如图4-6所示。
本界面主要是对入库单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保存等操作。
其中代码详情请参考frmlk文件。
图4-6 入库界面截图
点击添加按钮如图4-7可实现汽车零配件的添加。
配件编号是支持选择配件信息的,可以名称进行选择。
图4-7 添加界面截图
4.1.6出库管理设计
出库管理设计和入库管理设计思想一样,并不做详细说明,其中出库管理界面图4-8,图4-9所示。
4-8销售出库界面截图
图4-9出库添加截图
4.1.7评估统计
4-10零配件库存管理截图
4-11零配件信息检索截图
4.1.8查询功能的设计
查询功能的设计包括零配件出入库查询和数据统计。
从而实现管理人员对零
配件的数量,销售数量,库存数量进行统计以及查询。
4-12信息检索截图
4.1.9帮助界面设计
关于和帮助界面是对系统软件版本,作者的一个介绍。
帮助界面是对功能介绍包括:
初始用户:用户和密码都为admin。
添加用户:在用户名称中输入要添加用户的名,原始密码为12345,可以修改,之后点添加。
完毕。
如果系统已经添加的该用户,系统自动提示,重新添加。
删除用户:选中要删除的用户,直接点删除、系统有提示是否真的删除,点是,就删除了此用户
4.2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安全性的设计
汽车零部件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可以分为数据库级安全设计和应用软件级安全设计两个级别。
数据库级安全设计对数据库级安全通过赋予操作员不同的操作权限,控制操作员对数据库的访问,对操作员进行存取控制;另外并发控制、完整性约束以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策略等等,这些安全性都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本身具有的功能来实现。
应用软件级安全设计可以在系统平台上根据不同的登陆身份和权限,给出不同的操作界面,允许不同的操作。
本系统的登录模块、用户管理模块配合,就是
完成这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