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和端口号--三级的IP地址

合集下载

代理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

代理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
1080 SOCKS5 whois北京市朝阳区联通ADSL
1080 SOCKS5 whois山东省济南市联通
1080 SOCKS5 whois俄罗斯
3306 SOCKS5 whois瑞士
1080 SOCKS5 whois美国加洲
1080 SOCKS5 whois俄罗斯
1080 SOCKS5 whois印度
9050 SOCKS5 whois保加利亚
1080 SOCKS5 whois波兰
1080 SOCKS5 whois保加利亚
1080 SOCKS5 whois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
1080 SOCKS5 whois俄罗斯
1080 SOCKS5 whois葡萄牙
17327 SOCKS5 whois波兰
1080 SOCKS5 whois捷克
1080 SOCKS5 whois澳大利亚
1080 SOCKS5 whois俄罗斯
8 SOCKS5 whois阿尔巴尼亚
-
1080 SOCKS5 whois巴基斯坦
1080 SOCKS5 whois法国
1080 SOCKS5 whois美国弗吉尼亚州赫恩登镇香港电讯盈科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
443 SOCKS5 whois波兰
:1081@SOCKS4$6&16,5297,8312#美国
:1643@SOCKS4$6&15,3812,5203#美国
:1768@SOCKS5$6&15,3531,9547#美国
:1080@SOCKS4$6&0,1875,#俄罗斯
:1614@SOCKS5$6&0,1406,3156#澳大利亚
:1614@SOCKS4$6&16,1422,2953#澳大利亚

ip变化规律

ip变化规律

ip变化规律IP变化规律是指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的变化规律。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网络中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的变化规律对于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IP地址的变化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DHCP分配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可以自动分配IP地址给网络中的设备。

在DHCP分配的过程中,IP地址的变化规律是不可预测的,因为DHCP服务器会根据网络中设备的数量和使用情况来分配IP地址。

因此,DHCP分配的IP地址是动态的,会随着设备的连接和断开而变化。

2. NAT转换NAT是网络地址转换,它可以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从而实现局域网内设备与互联网的通信。

在NAT转换的过程中,IP地址的变化规律是比较稳定的,因为NAT设备会根据设备的MAC地址和端口号来分配IP地址。

但是,如果NAT设备的配置发生变化,IP地址也会发生变化。

3. ISP分配ISP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它可以为用户分配公共IP地址。

在ISP分配的过程中,IP地址的变化规律是比较稳定的,因为ISP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情况来分配IP地址。

但是,如果用户更换ISP或者更换网络设备,IP地址也会发生变化。

4. VPN连接VPN是虚拟专用网络,它可以通过加密通道连接不同的网络。

在VPN 连接的过程中,IP地址的变化规律是不可预测的,因为VPN服务器会根据连接的设备和网络情况来分配IP地址。

因此,VPN连接的IP地址是动态的,会随着连接的变化而变化。

总的来说,IP地址的变化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中,需要对IP地址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用户也需要注意IP地址的变化规律,避免因为IP地址的变化而导致网络连接的中断或者安全问题。

IP和端口映射

IP和端口映射

IP和端口映射如果ISP提供的IP地址比较多可以使用NA T为每一个服务器映射一个外部地址。

但如果不是的时候(如就两个时),内网有四台服务器需要团对外提供服务,一个用于内网地址转换,另一个用于对外网提供服务.Interface fastethernet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Duplex autoSpeed autoIp nat insideNo shutdownInterface fastethernet0/1Ip address 211.82.220.129 255.255.255.248Duplex autoSpeed autoIp nat outsideNo shutdown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1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overload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2 80 202.99.220.130 80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3 21 202.99.220.130 21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4 25 202.99.220.130 25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5 110 202.99.220.130 110ADSL路由方式的NAT(端口映射)专题NA T是网络地址翻译就是把公网IP翻译成私有地址, 又叫端口映射或端口转发. 采用路由方式是指ADSL拥有一个动态或固定的公网IP,ADSL直接接在HUB或交换机上,所有的电脑共享上网。

这时ADSL的外部地址只有一个,比如61.177.*.*。

IP地址及端口的概念

IP地址及端口的概念

IP地址及端⼝的概念什么是端⼝ 当我们们在CMD当中执⾏netstat -an -P tcp会出现如下等信息 我框起来的便是我这台电脑所开放的端⼝ "端⼝"的英⽂是port,端⼝可以认为是设备与外界通讯交流的出⼝。

⼀个程序对应⼀个端⼝或者⼀个程序对应多个端⼝ 端⼝号范围:1~65535什么是IP地址IP是英⽂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络相互连接进⾏通信⽽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中,它是能使连接到⽹上的所有计算机⽹络实现相互通信的⼀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上进⾏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任何⼚家⽣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互连互通。

IP地址的分类1、IP地址的分类A类地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段号码为⽹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如果⽤⼆进制表⽰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络地址的最⾼位必须是“0”。

A类IP地址的⼦⽹掩码为255.0.0.0,每个⽹络⽀持的最⼤主机数为256的3次⽅-2=16777214台2、IP地址的分类B类地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络号码。

如果⽤⼆进制表⽰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络地址的最⾼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的⼦⽹掩码为255.255.0.0,每个⽹络⽀持的最⼤主机数为256的2次⽅-2=65534台3、IP地址的分类C类地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络号码,剩下的⼀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如果⽤⼆进制表⽰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络地址的最⾼位必须是“110”。

C类IP地址的⼦⽹掩码为255.255.255.0,每个⽹络⽀持的最⼤主机数为256-2=254台4、IP地址的分类D类地址D类IP地址在历史上被叫做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即组播地址。

ip和端口标准写法

ip和端口标准写法

IP和端口的标准写法通常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

对于IP地址,它通常以点分十进制形式表示,例如192.168.1.1。

每个IP地址由四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的范围是0-255。

这种表示方法方便人们阅读和理解,同时也方便计算机进行网络通信。

对于端口号,它是一个用于标识网络服务或应用程序的数字。

端口号通常在0-65535范围内,其中一些端口是预定义的,用于特定的服务或应用程序。

例如,HTTP服务的端口号是80,HTTPS服务的端口号是443。

在标准写法中,IP地址和端口号通常用冒号分隔,例如192.168.1.1:80。

这种写法表示一个特定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组合,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网络服务或应用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协议和应用程序可能有不同的端口号定义和规范。

因此,在使用IP和端口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查阅相关协议或规范,以确保正确使用。

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有什么关系的方式

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有什么关系的方式

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有什么关系的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和端口号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一、IP地址和端口号的概念与作用1. IP地址:IP地址全称为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用于识别和定位网络设备的一组数字。

它是一个逻辑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设备,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居住地址一样。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个版本,其中IPv4采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而IPv6采用128位十六进制数表示。

IP地址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2. 端口号:端口号是用于在一个设备内部标识不同应用程序或服务的数字。

它是一个16位的整数,范围从0到65535。

端口号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同一设备上多个应用程序或服务的并发通信。

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端口号来实现的。

二、IP地址和端口号的关系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地址+端口”的方式来描述。

具体来说,一个完整的网络通信过程可以看作是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组合完成的。

1. 发送端:当一个应用程序或服务需要向网络上的另一个设备发送数据时,它会使用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来标识通信的目的地。

发送端将数据封装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设备。

2. 路由器:网络中的路由器相当于一个邮局,负责将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目的地。

路由器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IP地址来进行转发,将数据包传递给下一个路由器。

3. 接收端:当数据包到达目标设备后,接收端会根据端口号将数据包分发给相应的应用程序或服务,完成数据传输的过程。

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发送端和接收端就能够建立一条有效的通信路径,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流。

三、IP地址和端口号的作用IP地址和端口号在网络通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唯一标识: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唯一地标识了一个网络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或服务。

网络原理中的所有地址名称

网络原理中的所有地址名称

网络原理中的所有地址名称网络原理中的所有地址名称包括:1.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地址是互联网中用于唯一标识和定位网络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的数字地址。

IP地址可以分为IPv4(32位)和IPv6(128位)两种格式。

2.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是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

MAC地址是设备出厂时固定的,无法改变。

3. 网络地址(Network Address):网络地址是指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使用的共享地址,用于表示一个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网络地址通常由IP地址的网络部分组成。

4. 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广播地址是指在一个网络中向所有主机广播消息的特殊地址。

广播地址通常由IP地址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全为1构成。

5. 子网地址(Subnet Address):子网地址是指在一个大的网络中划分的子网络的网络地址。

子网地址由更长的网络前缀来表示。

6. 端口号(Port Number):端口号是用于标识设备上特定应用程序或服务的数字。

在网络通信中,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号一起组成了一个套接字(socket),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进程。

7.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是用于在互联网上定位资源的地址。

URL由协议、主机名(或IP地址)、端口号和路径等组成。

8. DNS(Domain Name System):DNS是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

域名是互联网上的网站地址,如9.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是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MAC 地址的协议。

当一个设备需要与另一个设备进行通信时,它需要知道目标设备的MAC地址,ARP用于查询网络中的目标设备的MAC地址。

说说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说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说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有什么关系IP地址和端口号是网络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就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原理。

一、IP地址和端口号的基本概念在介绍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的关系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

1. IP地址IP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上的设备的一串数字。

它分为IPv4和IPv6两个版本。

IPv4采用32位二进制数字表示,通常以点分十进制的形式呈现,如192.168.0.1。

IPv6则采用128位的地址长度,以冒号分隔的八组十六进制数表示。

2. 端口号端口号是用来标识一台设备上具体的应用程序或服务的。

它是一个16位的数字,范围从0到65535。

常见的端口号有80(HTTP)、443(HTTPS)、21(FTP)等。

端口号的使用在网络通信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IP地址和端口号的关系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

具体来说,一台设备的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端口号,而一个端口号只能对应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或服务。

1. IP地址是指设备的标识IP地址相当于一个房子的门牌号,它可以唯一地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通过IP地址,我们可以找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网络,并与其进行通信。

2. 端口号是指应用程序的标识端口号相当于一个房子的门牌号后的房间号,它用于标识设备上具体的应用程序或服务。

每个应用程序或服务都会监听一个特定的端口号,以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请求或发送数据。

3. IP地址+端口号构成完整的网络地址通过将IP地址和端口号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唯一地标识网络上的一个应用程序或服务。

这样,其他设备就可以通过指定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对应的端口号,与其进行交互。

三、IP地址和端口号的应用场景IP地址和端口号的关系在网络通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网络传输协议在常见的网络传输协议中,IP地址和端口号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有什么关系的影响

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有什么关系的影响

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有什么关系的影响IP地址和端口号是计算机网络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IP地址和端口号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网络通信的影响。

一、IP地址和端口号的基本概念1. IP地址IP地址是互联网协议中用来唯一标识一个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等)的地址。

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IPv4格式(如192.168.0.1)或IPv6格式(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表示。

2. 端口号端口号是用来标识网络通信中特定应用程序或服务的数字。

它是一个16位的无符号整数,范围从0到65535。

在一个设备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或服务,端口号就是用来区分这些应用程序或服务的。

二、IP地址和端口号的关系1. 地址定位IP地址和端口号共同构成了网络通信中的地址定位机制。

IP地址用于唯一标识设备的位置,而端口号则用于标识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或服务。

通过将IP地址和端口号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对网络中特定设备上特定应用程序的定位和访问。

2. 数据传输在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是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的。

发送端将数据打包,并指定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目标应用程序的端口号,然后通过网络将数据发送出去。

接收端根据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来接收和解析数据包,最终将数据传递给目标应用程序。

三、IP地址和端口号对网络通信的影响1. 目标设备定位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可以准确地定位和访问网络中的目标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不同的IP地址代表不同的设备,而不同的端口号代表设备上不同的应用程序或服务。

因此,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可以精确地指定要访问的应用程序,实现网络通信的目的。

2. 数据传输路由IP地址和端口号决定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由。

当数据传输到网络中时,根据目标设备的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将数据转发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网络。

然后,根据目标设备的端口号,将数据传输给正确的应用程序或服务,确保数据按照预期的方式进行处理。

路由器端口映射规则

路由器端口映射规则

路由器端口映射规则在家庭或办公网络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路由器来连接多台设备,如电脑、手机、打印机等等。

而为了让这些设备能够互相通信,我们需要设置正确的端口映射规则。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设置路由器端口映射规则。

1. 确定内外网端口在进行端口映射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内外网端口。

所谓内外网端口,是指在局域网内部设备的端口与外部网络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2.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通过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打开路由器管理界面。

通常路由器的IP地址为192.168.1.1或192.168.0.1,具体地址可查看路由器的说明书。

3. 寻找端口映射设置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寻找并点击“端口映射”或“端口转发”选项。

不同品牌的路由器界面显示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找不到可以参考路由器的说明书。

4. 添加映射规则在端口映射设置页面,点击“添加规则”或“新建”按钮,进入设置页面。

5. 设置端口映射规则根据自己的需求,填写映射规则的相关信息。

通常需要填写的信息包括:- 规则名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易于辨识的名称。

- 内网IP地址:指的是需要映射的设备在局域网中的IP地址。

- 内网端口:设备对外服务的端口号。

- 外网端口:外部网络访问设备服务的端口号。

- 协议类型:通常为TCP或UDP,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6. 保存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或“应用”按钮,保存映射规则。

7. 测试映射规则是否生效设置好端口映射规则后,我们可以进行测试来验证规则是否生效。

可以尝试从外部网络访问设备对外服务的端口,如打开浏览器输入外网IP地址加上设备对外服务的端口号,查看是否能够正常访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路由器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设置时,建议参考路由器的说明书或官方网站提供的支持文档。

总结通过正确设置路由器端口映射规则,我们可以实现局域网内外设备的互相通信。

合理的端口映射规则不仅能够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还可以优化网络性能,确保设备间的正常通信。

ip地址端口号格式

ip地址端口号格式

ip地址端⼝号格式1. IP地址的端⼝是什么意思端⼝号---具有⽹络功能的应⽤软件的标识号。

注意,端⼝号是不固定的,即可以由⽤户⼿⼯可以分配(当然,⼀般在软件编写时就已经定义)。

当然,有很多应⽤软件有公认的默认的端⼝,⽐如FTP:20和21,HTTP:80,TELNET:23等等,这⾥就不⼀⼀列举了。

⼀个软件可以拥有多个端⼝号,这证明这个软件拥有不⽌⼀个⽹络功能。

0-1023是公认端⼝号,即已经公认定义或为将要公认定义的软件保留的,⽽1024-65535是并没有公共定义的端⼝号,⽤户可以⾃⼰定义这些端⼝的作⽤。

那么端⼝号到底有什么作⽤呢?请⼤家继续往下看。

当⼀台电脑启动了⼀个可以让远程其他电脑访问的程序,那么它就要开启⾄少⼀个端⼝号来让外界访问。

我们可以把没有开启端⼝号的电脑看作是⼀个密封的房间,密封的房间当然不可能接受外界的访问,所以当系统开启了⼀个可以让外界访问的程序后它⾃然需要在房间上开⼀个窗⼝来接受来⾃外界的访问,这个窗⼝就是端⼝。

那么为什么要给端⼝编号来区分它们呢,既然⼀个程序开了⼀个端⼝,那么不是外部信息都可以通过这个开启的端⼝来访问了吗?答案是不可以。

为什么呢?因为数据是⽤端⼝号来通知传输层协议送给哪个软件来处理的,数据是没有智慧的,如果很多的程序共⽤⼀个端⼝来接受数据的话,那么当外界的⼀个数据包送来后传输层就不知道该送给哪⼀个软件来处理,这样势必将导致混乱。

上⼀次提到提到在⼀个经过OSI第四层传输层封装的数据段的第四层报头⾥包含两个端⼝号,既源端⼝号和⽬的端⼝号,⽬的端⼝号的作⽤上⾯已经介绍了,下⾯让我们了解⼀下原端⼝号吧。

源端⼝号⼀般是由系统⾃⼰动态⽣成的⼀个从1024-65535的号码,当⼀台计算机A通过⽹络访问计算机B时,如果它需要对⽅返回数据的话,它也会随机创建⼀个⼤于1023的端⼝,告诉B返回数据时把数据送到⾃⼰的哪个端⼝,然后软件开始侦听这个端⼝,等待数据返回。

⽽B收到数据后会读取数据包的源端⼝号和⽬的端⼝号,然后记录下来,当软件创建了要返回的数据后就把原来数据包中的原端⼝号作为⽬的端⼝号,⽽把⾃⼰的端⼝号作为原端⼝号,也就是说把收到的数据包中的原和⽬的反过来,然后再送回A,A再重复这个过程如此反复直到数据传输完成。

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配置指南(内部资料,不可外传)

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配置指南(内部资料,不可外传)

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配置指南第一部分:确定自己是内网还是外网内网和公网是两种Internet 的接入方式。

内网接入方式:上网的计算机得到的IP 地址是Inetnet 上的保留地址,保留地址有如下3种形式:10.x.x.x172.16.x.x 至172.31.x.x192.168.x.x内网的计算机以NAT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通过一个公共的网关访问Internet 内网的计算机可向Internet 上的其他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但Internet 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向内网的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

内网用户大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路由功能上网。

比如在公司,在宿舍或者在家里共享带路由功能的ADSL 上网就是这种情况。

另外一种是通过服务器上网。

比如部分校园网,以及部分电信运营商如某些地区的铁通宽带就是这种情况。

这时就需要在服务器端用软件做端口映射。

如果没有机会亲手设置服务器,需要联系你们的网管。

公网(外网)接入方式:上网的计算机得到的IP 地址是Inetnet 上的非保留地址。

公网的计算机和Internet 上的其他计算机可随意互相访问。

例如:一台电脑用一根ADSL 拨号连接到Internet 就属于公网(外网)用户。

NAT: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是网络地址转换,它实现内网的IP 地址与公网的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将大量的内网IP 地址转换为一个或少量的公网IP 地址,减少对公网IP 地址的占用。

NAT 的最典型应用是:在一个局域网内,只需要一台计算机连接上Internet就可以利用NAT 共享Internet 连接,使局域网内其他计算机也可以上网。

使用NAT 协议,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访问Internet 上的计算机,但Internet 上的计算机无法访问局域网内的计算机。

第二部分:外网(公网)用户配置IP 地址和端口的方法外网(公网)用户一般都是通过ADSL 拨号或者电话线拨号连接到Internet 的,本机有两个IP 地址,一个是拨号上网得到的外网(公网)的IP 地址,一个是本身配置的内网IP 地址。

第5章 计算机网络(IP地址、子网、域名等)

第5章 计算机网络(IP地址、子网、域名等)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 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比特作为子网号 subnet-id,而主机号 host-id 也就相应减 少了若干个比特。
IP地址 =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划分子网后变成了三级结构
当没有划分子网时,IP 地址是两级结构。
域名

主机名 机构域 领域 国家域
在域名中,最右边的一段称为顶域名,常用作国家或 地区的代码(对于美国来说,通常省略了国家名),例如: 。 域名系统的提出为用户提供了极大方便,但主机域名 不能直接用于TCP/IP协议的路由选择。 当用户使用主机域名进行通信时,必须首先将其映射成IP 地址,这个过程叫域名解析。 域名服务器能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从而帮助寻找主机域名 所对应的IP地址。
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net-id subnet-id host-id 为全 0
(IP 地址) AND (子网掩码) =网络地址
因特网部分
两级 IP 地址 网络号 net-id 因特网部分 三级 IP 地址 net-id 网络号 子网掩码
本地部分
主机号 host-id 本地部分 subnet-id host-id 主机号
•归纳
IP地址的分类
⑴ A类网络地址
最高位为0,网络地址字段的长度仅仅为7位,
主机地址长度24个位,其格式为: nnn.hhh.hhh.hhh
(1.ddd.ddd.ddd---127.ddd.ddd.ddd)
其中127.0.0.1是一个特殊IP地址,表示主机本身, 用于本地机器上的测试和进程间通信。

plc网口通讯地址

plc网口通讯地址

plc网口通讯地址PLC是现代自动化领域中的重要设备,常被用于工厂生产线等场合。

它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其中,网口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它通过网络连接PLC与其他设备,极大地方便了信息传输与控制。

网口通讯地址是PLC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类似于我们在互联网上的IP地址。

每个PLC都有一个独特的通讯地址,它由一串数字或字符组成,用于在网络中定位该PLC,并进行数据交换。

在PLC的通讯地址中,常见的形式是「IP地址 + 端口号」的组合。

IP地址是指PLC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它可以是本地局域网中的内部地址,也可以是互联网中的外部地址。

端口号则是指PLC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时所使用的端口,不同的端口号对应不同的功能和通讯协议。

PLC的通讯地址在网络配置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决定了PLC能否正确地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因此,在进行PLC的网口通讯配置时,必须首先确认通讯地址的准确性。

通常,PLC的通讯地址是由厂家在出厂时预设好的,用户只需要通过网络配置工具进行简单的设置即可。

要正确配置PLC的网口通讯地址,首先需要了解PLC所连接的网络环境。

如果PLC连接的是局域网,那么可以通过检查路由器或交换机的网络配置来获取PLC的IP地址。

而如果PLC需要连接到互联网,则需要先与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协商,获得一个公网IP地址。

同时,还需要将路由器或交换机的端口映射设置为PLC的端口号,以确保数据能够正常传输。

在确认了PLC的IP地址和端口号之后,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通讯需求选择合适的通讯协议。

常见的通讯协议有Modbus、Ethernet/IP、Profibus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通讯协议,并按照其规定的通讯方式和数据格式配置PLC的网口通讯地址。

除了以上基本配置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首先是保护PLC的通讯地址安全,避免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

IP地址和端口号

IP地址和端口号

IP地址和端⼝号IP地址和端⼝号要想使⽹络中的计算机能够进⾏通信,必须为每台计算机指定⼀个标识号,通过这个标识号来指定接受数据的计算机或者发送数据的计算机。

在TCP/IP协议中,这个标识号就是IP地址,它可以唯⼀标识⼀台计算机。

IP地址和端⼝号的作⽤,如下图所⽰:源计算机通过IP地址找到⽬标计算机,然后通过端⼝号找到应⽤程序InetAddress类常⽤⽅法:getByName(String host); ⽤于获得表⽰指定主机的InetAddress对象getLocalHost(); ⽤于获得表⽰本地的InetAddress对象,通过InetAddress对象便可获取指定主机名,IP地址等getHostName();getHostAddress();public class Demo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UnknownHostException { //已知主机名InetAddress inet=InetAddress.getByName("XB-20161105SFVO");System.out.println(inet); //获取本地主机名InetAddress inet2=InetAddress.getLocalHost();System.out.println(inet2);//获取主机名System.out.println(inet.getHostName());//获取主机IP地址System.out.println(inet.getHostAddress());}}UDP协议UDP是⽆连接通信协议,即在数据传输时,数据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不建⽴逻辑连接。

简单来说,当⼀台计算机向另外⼀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发送端不会确认接收端是否存在,就会发出数据,同样接收端在收到数据时,也不会向发送端反馈是否收到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1985 年起在 IP 地址中又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 的 IP 地址变成为三级的 IP 地址。
✓这种做法叫作划分子网(subnetting) 。划分子网已成为因特网的 正式标准协议。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4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 网络。
然后此路由器在收到 IP 数据报后,再按目的网络号 net-id 和子网号 subnet-id 找到目的子网。
最后就将 IP 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6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一个未划分子网的 B 类网络145.13.0.0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7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划分为三个子网后对外仍是一个网络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网号 subnet-id,而主机号 host-id 也就相 应减少了若干个位。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5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凡是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单位某个主机的 IP 数据报,仍然是根据 IP 数据 报的目的网络号 net-id,先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络上的路由器。
IP地址和端口号
----三级的IP地址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2
三级的 IP 地址
在 ARPANET 的早期,IP 地址的设计不够合理。 ✓IP 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很低。 ✓给每一个物理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路由表变得太大因而使网络性 能变坏。 ✓两级的 IP 地址不够灵活。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3
三级的 IP 地址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8
划分子网后变成了三级结构
当没有划分子网时,IP 地址是两级结构。 划分子网后 IP 地址就变成了三级结构。 划分子网只是把 IP 地址的主机号 host-id 这部分进行再划分,而不改变 IP
地址原来的网络号 net-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