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2.1基坑变形控制

合集下载

基坑变形控制三大环节介绍

基坑变形控制三大环节介绍

基坑变形控制三大环节介绍由基坑的变形机理可知,基坑坑外的变形主要取决于坑底隆起和围护墙的侧移,其二者变形的直接影响基坑变形的程度及其稳定性。

因此,基坑的变形应该主要针对隆起和围护墙的侧移来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坑外土体位移的目的。

减小坑底十体的降起和围护墙的侧移,主要可以通过设计、施工及后处理这三个环节进行吊装控制,具体分别对三个环节进行简要六个介绍。

1.设计环节作为基坑的承载支挡结构,围护墙及支撑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基坑的变形。

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案,不仅能保证基坑的安全性,更能尽量做到工程分清的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

因此,支护方案选择的基本与否,对基坑的变形影响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基坑方案选择的合理性,设计过程气象中应充分了解场地水文及地质条件,了解周边环境市场条件,充分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及工程建设便利性,对基坑支护运行机制方案及设计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保证基坑变形满足周边环境的脱落控制标准。

2.施工环节在基坑的施工环节中会,主要包含开挖前的开挖及开挖后的开挖,因此施工环节的变形控制也改建工程应该在这两个阶段进行体现,即需要对基坑开挖前和过程中的施工进行合理控制,尤其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最终保证基坑的安全。

(1)开挖前的变形控制由第三节的基坑变形影响因素的如是说介绍可知,基坑在开挖前,围护墙的施工及降水将导致基坑发生女儿墙开挖前的变形。

因此,为了如何有效保护坑外安全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围护墙的及降水两方面予以重视。

对于围护墙的施工进度,挤入形需要采用合理的工艺减小挤土效应及振动影响,牵制如控制其挤入速度和振动频率等手段;非挤入形的墙体,在成孔或成槽开挖时,应一般性调节泥浆密度,保证护壁效果,并适时控制泥浆量筒高度,保证成孔及成槽质量,且合理控制施工速度,务必减小也须围护墙施工造成的影响。

对于降水工程,需要优化井点位置布置,减小降水井施工扰动,设置隔水帷幕,并合理掌控抽水速度及抽蓄水量水量,必要时进行回灌控管,从而减小降水引【发的地层沉降。

浅谈基坑开挖变形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浅谈基坑开挖变形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浅谈基坑开挖变形原因及其控制措施摘要:基坑开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常见,因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导致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对基坑开挖的方法、支护形式的总结,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变形的形式和原因,提出防止和减少变形的控制措施,为指导实际施工提供依据。

关键词:基坑开挖;变形;控制1.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步推进,土地资源日益匮乏,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构造物越来越向高、深处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城市、公路桥梁桥台断面尺寸越来越大,导致基坑开挖断面越来越大,越挖越深,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越大。

最近几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基坑开挖变形坍塌致人死亡事故非常多,因此分析基坑开挖变形的原因,研究其控制办法,显得十分重要。

2.常见基坑开挖方法及支护形式2.1常见基坑开挖方法在日常施工中,我们需要根据基坑断面大小、开挖深度、支护形式、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选择开挖方法,常常采取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方式,常见的开挖方法有:放坡分层开挖,有支撑逐层开挖、盆式开挖等。

(1)放坡分层开挖:根据基坑土质情况按照一定深度进行逐层开挖,这种开挖方式施工方便,工效高,经济效益好,适合于四周空旷、能满足放坡要求的场地,在城市或人口密集地区往往不适合。

(2)有支撑逐层开挖:在基坑内先施工好支撑,然后逐层开挖,这种开挖方式安全性较高,对周围构造物影响较小,不需要有很大场地,可用于场地狭小、土质较差的情况,对于设置内支撑的基坑,往往施工较慢、且运土较为困难。

(3)盆式开挖:先分层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形成盆式,然后在已挖部分施做混凝土工程,再逐层用水平支撑或斜撑对四周进行支撑开挖,这种开挖方式支撑用量相对较小,特别适合于基坑面积较大,但支撑或拉锚作业困难且无法放坡的基坑。

2.2常见基坑支护形式在日常施工中,放坡分层开挖,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土质要求较高,许多基坑开挖难以实现,往往需要采取施做围护结构的方式进行开挖。

软土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方法

软土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方法

软土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方法引对基坑变形的发生、传递、最终影响三个环节,提出了对蛮形进行全过程综合控制治理的概念,将基坑变形控制分为变形的源头控制、变形传递过程控制、保护目标变形的个别控制与治理三个部分,结合时空效应施工法和开发的新型工艺,建立了软土基坑全过程变形控制方法。

1前言在多年的城市软土地下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软土基坑设计预测和实际施工结果之间常有巨大差异,保守的设计和昂贵的加固措施并不一定能保证基坑周围岩土环境的变形要求。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针对基坑变形的发生、传递、最终影响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对变形进行全过程综合控制治理的理念,将地下工程变形控制分为变形的源头控制、变形传递过程控制、保护目标变形的个别控制与治理三个阶段。

以深基坑工程为例,在此全过程控制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基坑工程时空效应施工法、微变形调整手段和远程监控管理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地下工程微变形控制方法体系,并成功地应用于上海的地铁建设和其他的市政工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理论基坑变形系统是由三个元素构成的:变形来源、传播途径和保护对象。

基坑开挖卸载引起围护结构向基坑内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变形引起其后面的土体位移以填充由于围护结构变形而出现的土体损失,并逐渐向离基坑更远处的土体传递,在一定时间内传递到地面和建筑物处引起地面以及建筑物的沉降。

基坑开挖引起的岩土环境问题可以用一个直观的流程图来表示,如图1所示。

图1基坑变形系统示意图这里将基坑支护结构、土体、坑外重要保护对象三者看成是类似于传染源、传播媒介、传染对象的一个有机系统。

基坑周围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控制基坑变形的影响,保护基坑周围的重要建构筑物。

从这个系统的传播机理可知,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有效地控制变形的发展,从而实现岩土工程环境保护的目的。

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理论就是基于对这个变形系统的认识,提出从全方位对基坑变形进行控制,进而最终有效地解决基坑变形。

紧邻地铁的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技术

紧邻地铁的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技术

紧邻地铁的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技术摘要:中国的交通运输在近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类的地铁工程不断增多。

地铁的深基坑技术是地铁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该项目在建设中容易出现各类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本文针对紧邻地铁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控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了控制地铁隧道变形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施工安全1.地铁深基坑变形控制内容1.1基坑土隆起变形控制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将对周边土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竖向土体荷载的改变。

这时,基岩土体的初始应力将被破坏,土体极易产生突起。

一般情况下,在基坑开挖早期,该突起会表现为竖向突起性,并随开挖深度的增加,突起性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是,当突起性发生时,围护结构将发生突起。

基坑周边土层的上浮不会对支护结构造成太大的影响,当支护结构进入到一定深度时,支护结构在初始阶段发生轻微的位移,因此需要对支护结构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控。

一般用来监视深坑土层隆升的工具为精密度计,以及用封闭的水平面来监视的木尺。

为了得到精确的控制结果,必须对同一个控制点在不同的时段内进行多个观测,并对其海拔变化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处理。

1.2挡土墙变形控制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一般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当基坑深度越大,外侧土本身所受的作用力就越大,从而使基坑支护结构产生倾斜。

由于受力不均,所以在墙体上部往往有大变形,而在墙体下部,由于受力较少,所以其变形也比较小。

这种应力同时也是引起土体位移的重要原因。

在此情况下,通过对支护结构的横向变形进行控制,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既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又能降低支护结构对支护结构的破坏。

基线、极坐标法等常规岩体横向变形控制技术,都需要在岩体表面得到均匀的观测数据,才能对岩体的变形特性进行精确控制。

1.3墙后土壤沉降控制地铁车站深部土中普遍存在着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在基坑开挖至一定程度时,岩土的塑性流强度也很大,从基坑边缘到基坑及坑底,引起围护结构后地面的沉陷。

基坑变形控制

基坑变形控制

基坑变形控制1概况1.1、下穿道概况连云新城滨海大道(新城闸〜西墅闸)新建工程,设计起点位于新城闸,桩号K0+000,终点位于西墅闸,桩号K2+886.911,长2.887km。

下穿道工程为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中下穿纵五路隧道部分,下穿道采用箱形框架与U 型槽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中间箱型框架结构段120m,两端的U型槽结构段分别180m、170m。

隧道施工采用直壁式支护大开挖方法,基坑开挖宽度29m,基坑最深处距现状地表7.5m。

基坑两侧为①800mm灌注桩,桩长20m,桩间距1m。

灌注桩外侧施工双排①650mm 水泥搅拌桩做止水用,坑底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加固深度4m。

坑内支撑采用①609mm钢管,支撑钢管水平间距4.5m,上下设置两层支撑,层间距3.3m。

本工程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二级,基坑外地面最大沉降量W100mm,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W100mm。

1.2、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勘察过程中钻探揭露、取样分析、结合静力触探资料,参照区域性地层资料,将场地内上部地基土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

①-1层砂性填土:回填时间不超过3个月,不均匀混有少量碎石、角砾及少量砂性土。

厚度:0.60〜3.30m,平均2.24m;层底标高:0.02〜2.04m,平均0.99m。

②-1层冲填土:灰色〜青灰色,流塑,光滑〜稍有光滑,具腥味。

场地普遍分布,厚度:2.00〜4.10m,平均2.64m;层底标高:-2.10〜-1.12m,平均-1.71m。

②-2层淤泥:青灰色,流塑,光滑,具腥味,局部相变为淤泥质粘土。

场地普遍分布,厚度:11.90〜13.80m,平均12.84m;层底标高:-15.90〜-13.28m,平均-14.55m。

③层粘土夹粉质粘土:褐黄色,坚硬〜硬塑,少量可塑,上部含少量粒径1〜2cm直径不等的钙质结核。

场地普遍分布,厚度:3.90〜6.80m,平均5.63m;层底标高:-21.12〜-18.82m,平均-20.18m。

基坑变形质量控制

基坑变形质量控制
4、深基坑钢管支撑的质量控制
地铁深基坑的围护结构普通由直壁围护墙、型钢或者钢筋砼围囹和钢管支撑组成深基坑围护体系。围护墙的支护体系视其开挖深度而定,普通四米摆布设一道支撑以构成一个空间受力体系,来支撑基坑外巨大的土压力和诸多外加荷载,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因此围护结构支撑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支撑普通均采用ф609钢管(壁厚16mm);质量控制包含二个方面的内容,支撑本身的质量和支撑施工安装质量。
题,我们就能及时准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安全的目的。
6、做好深基坑内排水工作
深基坑开挖面的排水沟和集水井要及时设置,不能等有积水或者下雨再去挖,这样势必泡软土层,降低土体自身抗变形能力。不应在开挖面或者坡顶设横向截水沟,这样容易诱发滑坡;应在开挖面设纵向排水沟和集水井,纵向排水沟应设在中偶尔三分线上,不能设在围护墙边。积水及时排除,以防止冲刷或者泡软坡体,导至滑坡。另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封堵围护墙的渗漏点。
9、加强对基坑开挖施工全过程监测控制
深基坑监测是一种直观反映基坑变形情况的监测手段,是信息化施工常用的一种方法。施工监测在确保深基坑开挖安全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支撑轴力、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变形、地表沉降、管线的位移沉降、周边构建物的位移沉降、基坑隆起、地下水位变化等。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及时准确地监测这些内容,发现一些监控数据接近或者超过警戒值时,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
8、基坑周边严禁堆放、停放重型荷载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等客观原因,往往把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机、吊机等及施工材料就近堆放在基坑边,这些都将导致围护结构的变形大大增加,甚至使基坑围护失稳。
把土方暂时堆在基坑开挖面的边上,是另一种常见的很危(wei)险的情况,由此引起的基坑滑坡例子已不算少。特殊情况下确实需要暂时堆放,必须通过计算确定土方堆放的位置及数量。

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变形控制

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变形控制

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变形控制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群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地下建筑及深基坑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

对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不仅关系到基坑结构的自身安全,而且还涉及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做好基坑开挖的前期准备和施工过程的控制,是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深基坑开挖更要有保障措施,才能控制基坑变形。

关键词:复杂地质;基坑开挖;变形控制1 基坑变形的一般影响因素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引起基坑变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种:(1)地下连续墙渗水。

由于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浇筑是在地表下进行的,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

或因间隔时间过长,使连续墙混凝土产生冷缝;或因泥浆配比不合理使槽壁出现夹泥和沉渣;或因相邻墙壁接缝处刷壁措施不到位,就下笼进行混凝土浇筑等,这些都是产生渗水的主要原因。

(2)多点开挖且又不及时支撑。

在土方开挖施工中,施工单位往往为了抢施工进度,会把事先拟定的施工方案放在一边,实施多点开挖,而又不能及时采取内支撑措施,导致坑外侧土体向内侧移,造成周边路面下陷或建筑物受损。

(3)忽视坑内护坡的留置。

深基坑一般都有地下连续墙,施工单位往往会忽视坑内护坡的留置,从而引起坑内塌方,造成湖体和基坑外侧土体向基坑内偏移。

2 基坑变形控制措施2.1 制定切实可行的土方开挖实施方案某市小区住宅建筑群深基坑的地质特点:(1)临江距离近,受汛期制约因素较大;(2)与东西两侧既有建筑高层近;(3)地下市政管线纵横交错。

只有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出的土方开挖实施方案才具有可行性。

因此,该基坑的土方开挖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找准土方开挖的关键部位和技术难点,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2)制定维护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围护结构、内护坡分层维护等;(3)制定降水方案;(4)制定土方开挖方案;(5)制定土方开挖总进度计划;(6)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施工中防止深基坑变形的方法

施工中防止深基坑变形的方法

施工中防止深基坑变形的方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的施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深基坑的变形不仅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对周边建筑和地下管道等设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防止深基坑变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优化、施工控制和监测管理等方面分析深基坑防变形的方法。

一、设计优化在深基坑的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土体力学及水文地质等因素,以确保基坑结构的稳定性。

设计优化的方法主要包括:1. 合理选择支护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如悬臂墙、钢支撑、嵌岩支护等。

不同工程场地和土质条件下,合适的支护结构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如设置水泵、排水管道等,以降低地下水位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3. 掌握地基承载力: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测,了解地基的承载力情况。

根据地质勘测结果,合理确定基坑的设计深度和尺寸,以确保基坑在设计载荷下的稳定性。

二、施工控制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基坑的变形。

施工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1. 合理施工顺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基坑的特点和支护结构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

比如,在施工时先进行桩基础的打桩工作,再进行基坑的开挖工作,有效控制基坑的变形。

2. 适时回填土方:在基坑开挖后,及时进行回填土方,增加基坑的抗变形能力。

回填土方应采用合理的压实方法,保证土方的密实度。

3. 控制施工振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施工所产生的振动。

采取减振措施,如合理设置振动监测仪器,适当调整施工机械的工作方式,以降低施工振动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三、监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监测基坑的变形情况十分重要。

通过对基坑变形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监测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1. 安装监测设备:在基坑周边设置合适的监测设备,如测斜仪、位移计等。

这些设备可以监测基坑的形变情况,并提供及时的数据反馈。

最新整理二建市政工程考点: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

最新整理二建市政工程考点: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

二建市政工程考点: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二建市政工程考点: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板(桩)墙有悬臂式、单撑式、多撑式。

支撑结构是为了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墙体弯矩;分为内撑和外锚两种。

一、围护结构(一)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包括板(桩)墙、围檩(冠梁)及其他附属构件。

板(桩)墙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

(二)深基坑围护结构类型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有板柱式、柱列式、重力式挡墙、组合式以及土层锚杆、逆筑法、沉井等。

表格中类型分类:隔水性能好的有:钢板桩、地下连续墙、S M W桩、自立式水泥土挡墙、搅拌桩墙。

能重复利用的有:钢板桩、钢管桩、S M W桩不同类型围护结构简要介绍如下:1)工字钢桩围护结构机械:冲击式打桩机。

若地面松软,也可以用静力压桩机、振动打桩机。

适用范围:打桩时噪声一般都在100分贝以上,适用于黏性土、砂性土和粒径不大于100m m的砂卵石地层;这种围护结构一般宜用于郊区距居民点较远的基坑施工中。

2)钢板桩围护结构特点:钢板桩强度高,桩与桩之间的连接紧密,隔水效果好,可重复使用。

钢板桩常用断面型式,多为U形或Z形。

我国地铁道施工中多用U形钢板桩。

3)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采用机械:螺旋钻机、冲击式钻机和正反循环钻机。

正反循环钻机,因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故成孔时噪声低,适于城区施工。

止水帷幕一般采用深层搅拌桩。

4)深层搅拌桩挡土结构深层搅拌桩是用搅拌机械将水泥、石灰等和地基土相拌合,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作为挡土结构的搅拌桩一般布置成格栅形,深层搅拌桩也可连续搭接布置形成止水帷幕。

(图片见教材图2K313023-2喷浆型深层搅拌桩施工顺序)5)S M W桩注入水泥类混合液搅拌形成挡墙,最后,在墙中插入型钢。

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止水性好,构造简单,型钢插入深度一般小于搅拌桩深度,施工速度快,型钢可以部分回收。

6)地下连续墙优点: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可适用于多种土层,除遇夹有孤石、大颗粒卵砾石等局部障碍物时影响成槽效率外,对黏性土、无黏性土、卵砾石层等各种地层均能成槽。

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变形类型及处理措施

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变形类型及处理措施
在开挖时如果遇到机械挖不到的角落,一定要及时通过各种方法,比如人工等转移出去。
(二)基坑降水产生的土体变形
基坑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许多工程状况,例如,流砂、管涌、坑壁土体的塌陷等,而基坑降水可以保障施工的安全。基坑在进行降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候,基坑周围的水位会由于平衡作用而下降,而地下水也会因为土体的渗透作用,水渗透到了基坑内,因此而使得地下水水位也会下降,但是土体的透明性就会变大,从而导致土体发生沉降变形。由于地下水渗透被破坏,所以基坑就会坍塌。
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变形类型及处理措施
摘要:在高楼耸立的今天,建筑工程的种类多种多样,所需要的设计难度也在逐步增大。众所周知的,任何事物都需要一个好的基础,建筑更是如此。基坑是支撑建筑物重量的物体,基坑的稳定性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变形的分析,总结出几种基坑变形的类型提出了相关处理措施,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所以,防止基坑降水产生的土体变形的措施很重要,开挖基坑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高水位地区,一般都会有降水措施,而且特别是深基坑,降水更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降水前,应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测,制定合适的降水标准,以减少降水基坑四周事物的影响,避免使基坑因为降水而发生土体沉降。我们应该细心观察,合理的进行井点降水,把风险降到最低,并且设置灌水系统在降水的基坑边缘处。地下水对于基坑底部极具破坏力,所以我们应该找一些防护措施防止地下水渗透,而且还要增强土体自身的防护能力[2]。
(二)施工降水设计及施工效果
(三)变形的影响因素
基坑的变形对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构筑物以及道路的安全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尤其是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更应该严格控制基坑的变形。经过研究指出,基坑变形的影响因素有:(1)基坑的地下水、气候环境、地质特征以及土的各种物理学指标;(2)基坑形状、深度及大小等;(3)基坑所在周边环境,例如有无河流水沟、有无地下建筑及周边建筑物等;(4)支护结构的种类、排列顺序等,基坑设计的平面尺寸和开挖深度等;(5)设计方案中的方法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等。

基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基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基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基坑工程是指在建造施工中,为了建造地下结构或者地下室而进行的挖土和支护的工程。

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内容和要求。

1. 基坑开挖前的质量控制措施1.1 基坑开挖前的勘察工作在进行基坑开挖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和土质勘察等。

通过勘察,了解地下情况,确定基坑开挖的范围和深度,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1.2 基坑开挖前的施工方案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开挖的方法、步骤、工艺和安全措施等内容,确保基坑开挖的质量和安全。

1.3 基坑开挖前的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基坑开挖前,必须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志、围挡和安全网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2.1 基坑开挖的监控和测量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控和测量工作,包括基坑的尺寸、坡度和深度等。

监控和测量的结果应与设计要求进行对照,确保基坑开挖的质量。

2.2 基坑开挖的支护措施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支护工作,以防止基坑坍塌和地面沉陷等问题。

支护措施可以采用钢支撑、混凝土墙或者土工材料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2.3 基坑开挖的排水措施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排水工作,以保持基坑内部的干燥。

排水措施可以采用抽水泵或者设置排水管道等方式,确保基坑开挖的质量和安全。

3. 基坑工程完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3.1 基坑工程的验收和检测在基坑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验收和检测工作,包括基坑的尺寸、坡度和地下水位等。

验收和检测的结果应与设计要求进行对照,确保基坑工程的质量。

3.2 基坑工程的记录和档案在基坑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档案工作,包括施工记录、检测报告和验收证明等。

记录和档案的内容应详细完整,以备后续的使用和查阅。

总结:基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控制技术

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控制技术

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控制技术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快,建筑施工技术日新月异,基坑施工技术在中国的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现阶段基坑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技术愈发复杂,基坑工程越发需要并依靠安全信息监测技术,在设计理论方面,基坑支护技术和工艺工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随着基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将带来许多环境安全和基坑安全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控制技术。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变形控制技术引言一般情况下,地铁工程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深基坑位于不同的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的环境中,深基坑施工具有施工环境复杂的特点,要求施工控制变形的技术持续改进。

同时,施工风险很大,如果基坑开挖在基坑施工中出现变形问题,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进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因此,有必要在保证施工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控制深基坑变形。

1基坑工程的特点1.1安全储备小、风险大正常情况下,基坑工程作为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与永久结构相比,围护结构设计在耐久性、渗流、变形和安全储备等方面的要求要低一点,同时,深基坑为了节约建设成本,提出了设计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减少安全库存,所以实际上基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风险,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

1.2制约因素基坑工程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在设计和施工实践中,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此外,除了地质条件的限制外,基坑支护结构也容易受到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物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1.3对综合性知识、经验要求高在综合性知识多方面要求的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同时涉及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气象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基坑工程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有必要的设计知识,设计师需要有建设的一些认识,要求设计和施工人员均需要有非常丰富的现场经验,否则将影响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及结构安全。

2深基坑施工中变形的成因2.1坑底土体隆起的原因基坑底部的土体发生拱起景象,主要原因包含:基坑开挖使得坑底土体遭到竖向荷载卸载影响,进而发生回弹的状况;开挖基坑坑底土体,遭到负孔隙水的压力,使得坑底土体吸水的过程,呈现胀大和软化的问题;地上超载(基坑边堆载或重载车辆通过等)自重的作用下,围护结构外侧土体发生向坑内移动的景象;承压含水层顶板的上部分土层重量,不能有效的反抗承压含水层顶板的承压水头压力,致使基坑开挖面下部分的土层发生受损的状况。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中的基坑变形控制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中的基坑变形控制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中的基坑变形控制摘要: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怎样解决基坑变形的问题,减少因为基坑变形而让四周的环境和设施的开裂等情况都已经成为当前尤为迫切关注的话题。

笔者依据多年经验提出相关建议,并且依据本篇文章的分析来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关键词: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基坑变形;控制措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不断的对地下空间加以利用,从而让基坑工程不但出现数目大幅度上升的现象,而且还朝着更长远的目标发展。

因为基层工程经常在繁华的地带施工,不但要确保基坑能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还应当让建筑物的安全得以提升。

就软土地区而言,其工程地质和条件比较差,土体中含有较多的特征,如较高的灵敏度、密度较低等,从而给基坑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变形控制设计理论在有关领域得到了较多的认可,对开展基坑施工发生变形的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一、深基坑变形机理研究在1990年期间,相关专家对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变形情况做出了充分的探索,从而把基坑变形分成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基坑开挖以及相应的支撑力的作用下从而导致基坑出现变形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关施工活动,例如对墙体开展施工、基础施工等因素导致变形情况的。

该专家认为倘若想要仅仅对变形的主要因素进行合理的考虑,就要把能够容易引起变形的因素在恰当的范围内做出合理的限制。

从上面论述可以得知:容易引起基坑变形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坑底隆起可以理解为是垂直向卸载而发生坑底土体而产生的反应,并且倘若开挖深度不大的情况下,从而让相应的土体在卸载完成以后就出现了隆起的情况。

假如在相应的墙底下的土体比较良好的环境,那么围护墙都会因为土体回弹而不断的提升。

由于开挖深度不断的加深,让相应的土体形成的高差也在逐渐的增加,待到达一定深度时,基坑内外都会因为高差而逐渐呈现出加载和不同超载的作用,然后会出现土体朝着基坑里面慢慢的移动,致使基坑出现隆起的情况,与此同时还给基坑的四周带来更多的塑性区,继而让地基发生变形的情况。

浅谈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措施

浅谈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措施

浅谈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措施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龙湾中心区,已建龙海路与龙祥路交叉口西侧,周边道路交通量较大,且多为工程车。

工程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面标高-5.25m,底板底标高为-5.90m。

围护设计的基坑开挖深度为 4.70m、5.70m,围护结构均采用双轴水泥搅拌桩,接头采用焊接或机械式接头。

基坑采用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挖土次序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根据后浇带位置分区及基坑挖深分层分区分段开挖。

图1为监测布点图。

图1 监测布点图本基坑的土层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土层分布的主要特点为:(1)①-0层素填土主要以碎石、块石、粘性土等组成;土性湿~饱和,松散~稍密状;为新近人工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局部分布。

层厚0.00~2.30米。

(2)①层粘土以软塑~可塑状为主,个别可达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中~高压缩性。

全区分布。

层厚0.20~1.60米,层顶埋深0.00~2.30米。

(3)②-1层淤泥含少量腐植质及贝壳碎片,局部含少量粉砂团块;高压缩性。

全区分布。

层厚12.10~15.80米,层顶埋深1.00~3.50米。

本工程基坑基底均设置于此层。

该基坑施工规范,基坑变形总体可控。

工况一至工况三分别对应开挖第一层土层至第三层土层,每层开挖深度约1m。

工况四对应垫层浇筑,工况五对应底板施工。

表1 土层分布及物理力学参数表2.基坑变形及原因分析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工序和工艺开展工作,随着工况的转变,基坑的状态发生动态变化,监测数据也发生相应变化。

因此基坑的变形可通过测斜监测数据直观反映,下面将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测斜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对基坑深层土体累计位移变化隨时间的发展进行分析,说明基坑的变形情况,并分析相应的原因。

图2 基坑深层土体累计位移变化随时间的发展图2所示为CX03-CX05、CX07-CX09等6个测斜孔的水平累计位移变形曲线及相应的最大水平位移累计值发生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基坑变形控制

基坑变形控制

基坑变形控制
基坑变形控制
一、当基坑临近建筑物时,必须控制基坑的变形以保证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控制基坑变形的主要方法有:
1、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

2、增加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

3、加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

加固方法有条形加固、裙边加固及二者相结合的形式。

4、减少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主体的尺寸和开挖时间,这一点在软体地基施工时尤为重要。

按设计要求分段开挖和浇筑底板,每段开挖中又分层、分小段分段,并限时完成每小段的开挖和支撑。

5、通过调整围护结构深度和降水井布置来控制降水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二、坑底稳定控制:保证深基坑坑底稳定的方法有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底土体加固、坑内井点降水等措施;适时施作底板结构。

2.1基坑变形控制

2.1基坑变形控制

第二章基坑变形与监测2.1基坑变形控制2.1.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怎样控制深基坑工程的变形和安全,避免由于深基坑的变形导致周围设施和环境的破坏、开裂、变形,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几年,我国深基坑工程正迅速发展,在工程的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深基坑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深基坑工程不但要保证周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更要保证深基坑维护结构的安全。

所以,对深基坑变形控制的研究就越来越重要。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规定: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分为三级(见表2-1)。

表2-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重要性系数注:1.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可适当提高。

2.对一级安全等级和支护结构有限定的二级基坑侧壁,对基坑周边环境及结构变形验算。

2.1.2基坑支护的选型当建筑物地下部分施工时,就必须开挖基坑、进行降水和对坑壁进行围挡,选择适合支护类型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

工程地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基坑的复杂程度,工程上并没有相同的基坑,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型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1)不同的水土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施工方案,而设计施工前则应该做好详细的地质勘察。

(2)上层环境的环境中的含水率,抗剪强度、密度、压缩量等技术参数是对基坑土体最直接的特征。

2、基坑开挖深度(1)基坑侧壁的土压力随着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深度越大的基坑越复杂,深基坑的开挖必须经过专家论证方可实施。

(2)基坑开挖要遵循科学的施工顺序,宜结合不用的开挖方法来降低深基坑带来的失稳问题。

3、降排水条件(I)为保证坑底良好的作业面,应作良好的降排水措施。

(2)防止管涌流砂的危害,应对土层中水文条件进行实时监测。

4.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影响基坑周边原则上不能随易堆载土料以及其他大型机械,容易对基坑侧壁造成过大的侧压力,当附近有大型建筑物等重大荷载时,应对支护作严格要求并论证可行性。

基坑变形监测控制要点

基坑变形监测控制要点

基坑变形监测控制要点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谈及基坑的沉降及水平位移的控制方法、理论及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基坑、监测由于城市发展迅速,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但基坑工程的差异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其在施工中发生事故的概率远远大于主体工程,在基坑工程中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监测、提高信息化水平对防治基坑事故具有很大意义。

任何一起基坑工程事故也无一例外的与监测不力和险情预报不准确有关。

如果预报准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或使危害降到最低。

一、监测目的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二、监测项目1、支护结构;2、相关的自然环境;3、施工工况;4 、地下水状况;5 、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6 、周围建(构)筑物;7 、周围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8、周围重要的道路;9、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三、测点布置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

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若考虑到基坑较大,观测路线较长,则需多布置观测点,如当天的工作量过大,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

综合考虑观测点间,水平位移观测点宜同时作为垂直唯一的观测点。

观测点采用钢钉设置在基坑边的返坡上。

四、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①初始值:基坑工程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

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将其确定为该项目的初始值。

②坡顶垂直位移: 观测仪器采用DSZ2水准仪+FS1测微器及铟瓦水准标尺。

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进行观测,其精度指标为: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附合闭合差≤±0.3mm( n为测站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2.1基坑变形控制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2.1基坑变形控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2.1基坑变形控制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基坑变形与监测
2。

1基坑变形控制
2。

1。

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怎样控制深基坑工程的变形和安全,避免由于深基坑的变形导致周围设施和环境的破坏、开裂、变形,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几年,我国深基坑工程正迅速发展,在工程的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深基坑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深基坑工程不但要保证周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更要保证深基坑维护结构的安全。

所以,对深基坑变形控制的研究就越来越重要。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规定: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分为三级(见表2—1)。

表2—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重要性系数
2.对一级安全等级和支护结构有限定的二级基坑侧壁,对基坑周边环境及结构变形验算。

2。

1.2基坑支护的选型
当建筑物地下部分施工时,就必须开挖基坑、进行降水和对坑壁进行围挡,选择适合支护类型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
工程地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基坑的复杂程度,工程上并没有相同的基坑,基坑支护结构的选
型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1)不同的水土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施工方案,而设计施工前则应该做好详细的地质勘察。

(2)上层环境的环境中的含水率,抗剪强度、密度、压缩量等技术参数是对基坑土体最直接的特征。

2、基坑开挖深度
(1)基坑侧壁的土压力随着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深度越大的基坑越复杂,深基坑的开挖必须经过专家论证方可实施.
(2)基坑开挖要遵循科学的施工顺序,宜结合不用的开挖方法来降低深基坑带来的失稳问题。

3、降排水条件
(I)为保证坑底良好的作业面,应作良好的降排水措施。

(2)防止管涌流砂的危害,应对土层中水文条件进行实时监测。

4.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影响
基坑周边原则上不能随易堆载土料以及其他大型机械,容易对基坑侧壁造成过大的侧压力,当附近有大型建筑物等重大荷载时,应对支护作严格要求并论证可行性。

5、施工季节
(1)雨季大量降水容易造成基坑侧壁造成过大负担,应考虑排水及防渗措施。

(2)无法避免时,应做好排水措施。

以下介绍基坑支护的类型并且选型的原则,如表2-2所示.
表2—2常用支护结构形式的选择
2。

1.3基坑的变形控制
在软土地区,支护体系的插入深度除满足稳定要求外,当有较好下卧土层时,支护体系的根部宜插入土层。

当坑底层比较软弱时,宜对被动区上体进行加固。

被动区土体加固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并应有足够的养护期,保证加固土体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开挖基坑。

对被保护的建筑物采取加固措施时,应考虑加固施工过程中土体强度短期降低的影响;必要时要采取保护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必须以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为原则,减少基坑的后期变形.
基坑开挖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防止基坑变形应做好地下水处理
(1)基坑施工常遇地下水,尤其深度施工处理不好不但影响基坑施工,还会给周边建筑造成沉降不均的危险,此时需要采取防水措施。

开挖深度较浅时,可采用明沟排水。

沿槽底挖出两道水沟,每隔30~40m设置一集水井,用抽水设备将水抽走。

有时深基坑施工,为排除雨季的暴雨突然而来的明水,也采用明排;开挖深度大于3m时,可采用井点降水,在基坑外设置降水管,管壁有孔并有过滤网,可以防止在抽水过程中将土粒带走,保持土体结构不被破坏。

井点降水每级可降低水位4。

5m,再深时,可采用多级降水,水量大时,也可采用深井降水,当降水可能造成周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应在降水的同时采取回灌措施。

回灌井是一个较长的穿孔井管,和井点的过滤管一样,井外填以适当级配的滤料,井口用粘上封口,防止空气进人.回灌与降水同时进行,并随时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以保持原有的地下水位不变。

(2)基坑隔渗是用高压旋喷、深层搅拌形成的水泥土墙和底板而形成的止水帷幕,阻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内。

隔渗的抽水井可设在坑内,也可设在坑外.
1)坑内抽水:不会造成周边建筑物、道路等沉降问题,可以坑外高水位坑内低水位干燥条件下作业。

但最后封井技术上应注意防漏,止水帷幕采用落底式,向下延伸到不透水层以内对坑内封闭。

2)坑外抽水:含水层较厚,帷幕悬吊在透水层中,由于采取了坑外抽水,从而减轻了挡土桩的侧压力。

但坑外抽水封周边建筑物有不利的沉降影响。

(3)做好止水堵漏的准备工作。

1)围护体系有渗漏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基坑开挖后,必须及时铺筑垫层,必要时可在垫层中加钢筋。

2)严格控制基坑周边的堆载.在载重车辆频繁通过的地段,应铺设走道板或进行地基加固。

①坑边堆置土方和材料包括沿挖土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不应离槽边过近,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小于1。

2m,弃土堆置高度不超过1。

5m.
②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槽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护情况、土质情况经计算确定.规范规定“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土方开挖如有超载和不可避免的边坡堆载,包括挖土机平台位置等,应在施工方案中进行设计计算确认。

③当周边有条件时,可采用坑外降水,以减少墙体后面的水压力。

2.边坡放坡
开挖时,坡度和坡高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分级放坡时,应同时验算小坡和大坡的稳定性,并考虑卸荷回弹,雨季施工,土壤扰动等影响。

控制在坡顶堆放弃土或其他荷载,保持坡体干燥并做好坡面和坡脚保护措施。

3。

作业环境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往往是地下作业条件被忽视,坑槽内作业不应降低规范要求 :
(1)人员作业必须有安全立足点,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规范规定,临边防护符合要求。

当基坑施工深度达到2m时,对坑边作业已构成危险,按照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的规定,应搭设临边防护设施;基坑周边搭的防护栏杆,从选材、搭设方式及牢固程度都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2)交叉作业、多层作业上下设置隔离层。

垂直运输作业及设备也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检查。

(3)深基坑施工的照明问题,电箱的设置及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架设使用均应符合电气规范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