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新教材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7光合作用1_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件必修1

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7光合作用1_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件必修1
分离的方法:纸层析法 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 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后色素就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而分离开。
(2)实验步骤
二氧化硅 碳酸钙
A1
A2
A3
B
C1
单层尼龙布
C2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2)实验步骤
B
A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2)实验步骤
(1)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
光反应 暗反应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4.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2)叶绿体的功能
外膜
叶绿体基质
暗反应
证据
色素
类囊体 光反应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4.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决定
(2)叶绿体的功能 光合作用
光束照射
所有受光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4.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藻类
含量最多的色素
水层及主要存在的光
叶绿素 绿藻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反射绿光
浅水层:存在红光和蓝紫光。
某种叶黄素 褐藻 主要吸收绿光和蓝紫光,
反射红黄光
中水层:存在绿光、蓝紫光
红藻
藻红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反射红光
深水层:存在蓝紫光
海洋中的藻类垂直分布是海洋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有效的避免 的竞争,充分利用了光能。
(2)叶绿体的功能
教材隐性知识:源于必修1 P101“讨论”
(1)恩格尔曼在选材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提示:选择水绵和需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带状,便于观察; 用需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2)恩格尔曼在实验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

第5课时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课标要求 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考点一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实验①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②实验步骤③实验现象:胰腺能够分泌胰液的是A组、C组;不能分泌胰液的是B组。

④实验结论: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①实验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②实验验证过程③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

选择性必修1 P45“思考·讨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过程中加入砂子的目的是使小肠黏膜研磨更充分。

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3.激素研究的实例 (1)胰岛素的发现①实验者:加拿大的班廷和贝斯特。

②实验过程③进一步实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④实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

(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①实验过程公鸡――――→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消失――――→移植睾丸雄性性征恢复 ②实验结论:动物睾丸分泌睾酮,维持雄性性征。

选择性必修1 P 47“讨论4”:在研究激素的方法中,常用到“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1)“加法原理”: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2)“减法原理”:如用摘除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功能,用阉割(摘除性腺)法研究性激素的功能等。

4.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内分泌腺:由内分泌细胞聚集在一起构成。

新课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原创课件

新课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原创课件
间期 DNA数(2C)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2N) 同源染色体对数 2C→4C 0→4N 2N N 前期 4C 4N 2N N 中期 4C 4N 2N N 后期 4C 4N→0 2N→4N N→2N 末期 2C 0 2N N
染色体组数
2
2
2
4
2
2.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 . 、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含量变化曲线
对位训练 5.(2010·天津理综,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 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B)
A.剪取 5 cm 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上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 K 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M 细胞的一半
突破考点提炼方法
考点 37 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结构和数据的规律性变化 1.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 组数变化(二倍体生物) 间期 DNA 数(2C)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2N) 同源染色体 对数 染色体组数 2 2 2 4 2 2C→4C 0→4N 2N N 前期 4C 4N 2N N 中期 4C 4N 2N N 后期 4C 4N→0 2N→4N N→2N 末期 2C 0 2N N
则其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 D ) A.1号、3号 B.4号、6号 C.5号、2号 D.4号、2号
4.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 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 A.DNA 的复制方式 B.是否出现星射线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式 )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特别提醒 动植物有丝分裂的特例: (1)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中心体 的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纺锤体的形成也与中心体有关;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不出 现中心体的不一定是高等植物细胞,也有可能是进行无丝 分裂或者二分裂的细胞;(3)区分动、植物有丝分裂最可靠 的方法——子细胞形成方式,细胞板结构、纺锤丝、星射 线、中心体都不可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细胞的增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 课标要求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考点一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1.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①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

②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

生物体内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

(3)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2.细胞周期 (1)前提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2)时间⎩⎪⎨⎪⎧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3)图示含义(4)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联系: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5)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不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源于必修1 P115“思维训练”:(1)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

(2)从物质运输的效率看,细胞不能太大的原因是细胞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3)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并说明原因。

提示不是,因为细胞中众多的必需物质和细胞器,都需要一定的容纳空间。

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 期和G2期。

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下图所示。

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

为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或凋亡,常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这就是细胞同步化技术。

(1)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 数目加倍。

(2)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易错知识点判断大全(答案版)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易错知识点判断大全(答案版)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基础易错知识点正误判断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血浆。

(x)2.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蛋白质有关,与无机盐无关。

(x)4.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 和Cl—。

(x)5.健康人的内环境中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6.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7.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所以适当摄入果糖对血糖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8.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

(x)9.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10..K+主要维持细胞外渗透压的稳定。

(x)二、内环境的稳态1.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容易引起空调病,是由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2.美国生物学家坎农提出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3.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不会出现在其中。

(√)4.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x)5.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x)6.肺泡不属于内环境,所以呼吸系统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没有关系。

(x)7.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作用下实现的。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1.颅腔内的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x)2..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胃肠的蠕动会加强。

(x)3.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脑部结构是下丘脑。

(x)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01 走近细胞-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01 走近细胞-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伏笔。(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生物之间具有亲缘关系。---眼虫、海蛞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
P14-2(3)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似之处,从进化的角度看,合理的解释是:
• 四、归纳法 • 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 细胞学说建立用到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一般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也可能存
补充——病毒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RNA复制病毒)
思考:
1.实验室进行病毒培养和细胞培养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病毒培养时,要先在培养基中培养活(寄主)细胞 2.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T2噬菌体、HIV结构示意图。三者的主要成分是?谁的变异性更大?原因是?
2.新冠病毒和HIV:RNA和蛋白质; 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 新冠和HIV 两者遗传物质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9.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012·北京卷,T2B]
三、真原核细胞的比较 P10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核仁、染色质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
细胞质 只有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有众多细胞器
细胞膜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细胞壁
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支原体没有
当某种外来颗粒与动物细胞接触时,细胞的一种自然反应是把颗粒包进去,发生吞噬现象。某些动物病毒恰恰利用 了这种细胞的本能进入细胞。
膜融合(HIV 病毒):有包膜病毒侵入过程中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 HIV是具有包膜的病毒,脂质的包膜和T细胞细胞膜上CD4受体识别后融合,然后RNA连带蛋白质衣 壳一并进入细胞内的。进入细胞后衣壳解聚,释放RNA,同时衣壳内的逆转录酶开始发挥作用
思维判断突破: 1.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可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P8“概念检测”) 2.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分离出来,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释放氧气,该现象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 位。( )(P8“概念检测”改编) 3.病毒的遗传和变异以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P5“教材正文”改编) 4.草履虫运动和分裂、人体发育都可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 )(P8“概念检测”) 5.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P8“概念检测”改编) 6.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2013·全国卷,T3A] 7.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2010·全国卷,T1A] 8.用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病毒的蛋白质含有35S 9.新冠病毒细胞内含有5种碱基和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10.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枢神经系统(2)外周神经系统①组成②自主神经系统a.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b.组成与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c.这种调节方式的意义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①神经元的结构②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③比较树突和轴突项目数量长度分支数功能树突多短多接受兴奋轴突少长少传出兴奋提醒神经元中,轴突不一定比树突长,比如脊神经的传入神经,一般树突较长、轴突较短。

区分树突和轴突的依据是其功能,即接受兴奋的是树突,传出兴奋的是轴突。

(2)神经纤维与神经①神经纤维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②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3)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1)选择性必修1 P18“思考·讨论”:长跑或静坐时,呼吸、心率和胃肠蠕动是怎样变化的?比较这两种不同状况下这些生理活动变化的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提示长跑时,呼吸、心率将加快,胃肠蠕动将减弱;静坐时,呼吸、心率将减慢,胃肠蠕动将加强。

由此可见,运动与静止时,内脏器官的活动是相反的。

(2)选择性必修1 P20“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第9课时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课标要求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2.概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1946年,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IAA;进一步研究发现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都属于生长素2.植物向光性的解释3.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叫作植物激素。

(1)源于选择性必修1 P92“相关信息”:植物向光性的另一种理论: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2)源于选择性必修1 P93“思考·讨论”: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项目植物激素动物激素合成部位无专门的分泌器官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作用部位没有特定的器官特定的器官、组织运输途径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随血液循环(体液)运输化学本质有机小分子蛋白质类、类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进行拓展思考:(1)从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分析,鲍森·詹森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形成单一变量,无法排除琼脂片可能导致胚芽鞘生长的结论。

(2)拜尔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排除光照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3)拜尔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无法证明尖端是否产生某种物质。

1.(不定项)如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一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B.实验二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向下运输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D.实验四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答案CD解析实验一条件下,两个胚芽鞘都发生了生长,但是尖端受到光照的胚芽鞘发生了向光弯曲生长,该实验证明植物胚芽鞘具有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而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A错误;实验二不能证明“影响”是尖端产生的,也有可能是琼脂片,B错误;实验三的自变量为尖端所放置的位置,结果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C正确;实验四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一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正确。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DNA的结构与复制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DNA的结构与复制

第2课时DNA的结构与复制课标要求 1.概述DNA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2.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考点一DNA分子的结构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

(2)构建过程2.DNA的结构3.DNA结构特点多样性若DNA含有n个碱基对,则其可能有4n种碱基排列顺序特异性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稳定性两条主链上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顺序不变,碱基配对方式不变等源于必修2 P50图3-8: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称作5′-端,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作3′-端,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的,另一条单链是从3′-端到5′-端的。

归纳总结DNA双螺旋结构的热考点4.DNA 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设DNA 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 1=T 2,A 2=T 1,G 1=C 2,G 2=C 1。

(1)A 1+A 2=T 1+T 2;G 1+G 2=C 1+C 2。

即:双链中A =T ,G =C ,A +G =T +C =A +C =T +G =12(A +G +T +C)。

规律一:双链DNA 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为碱基总数的一半。

(2)A 1+T 1=A 2+T 2;G 1+C 1=G 2+C 2。

A 1+T 1N 1=A 2+T 2N 2=A +T N (N 为相应的碱基总数),C 1+G 1N 1=C 2+G 2N 2=C +GN。

规律二: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 分子中都相等,简记为“补则等”。

(3)A 1+C 1T 1+G 1与A 2+C 2T 2+G 2的关系是互为倒数。

规律三: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简记为“不补则倒”。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第4课时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课标要求 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考点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①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又叫第一运动区。

②第一运动区与躯体运动的关系a.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b.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代表区。

c.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正立的。

d.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2)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示意图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与它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相似,也是通过反射进行的。

(2)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①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②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而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③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3)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脑干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4)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3.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是说能够感受到尿意并且控制排尿活动,请描述产生尿意的过程?提示当膀胱内储存尿量达到一定程度,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

(2)婴儿与腰椎受伤的病人都可能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二者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同。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必修1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题能力提升1含答案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必修1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题能力提升1含答案

高中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同步检测 必修1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题 能力提升01卷考试范围:必修1册;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如果以NH 4NO 3作为氮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内利用含氮元素的单体合成生物大分子时都是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键B.不同的作物根细胞吸收+4NH 和-3NO 两种离子的速率不一定相同,且与水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植物根细胞吸收这两种离子过程与核糖体和线粒体有关D.一次性施NH 4NO 3过多,可能会导致作物根细胞生命活动出现障碍,影响+4NH 和-3NO 的吸收和运输2.如图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甲中的m 是U ,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B.如果甲中的m 是G ,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C.如果甲中的a 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如果甲中的a 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3.大麦种子吸水萌发时淀粉大量水解,新的蛋白质和RNA 分别在吸水后15~20 min 和12 h 开始合成。

水解淀粉的淀粉酶一部分来自种子中原有酶的活化,还有一部分来自新合成的蛋白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淀粉水解产物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呈现砖红色B. 干种子细胞中的淀粉酶和RNA 消失,因此能够长期保存C. 萌发种子与干燥种子相比,前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更高D.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须发芽就产生新的淀粉酶4.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

这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B.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橘黄色C.油质体内的油脂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D.油质体中的油脂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5.某研究小组将水稻幼苗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并利用蒸馏水、适宜浓度的培养液(含Mg2+、-NO等多种无机盐离子)进行了相关实验,如表所示。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全套课件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全套课件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思考:1.以上这些细胞的共同结构有哪些? 2. 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核细胞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 胞 结 构 生 物
真核
细胞
生 物
病毒:如SARS,HIV,流感病毒,噬菌体等
五碳糖
含氮碱基
3.DNA的化学结构
⑴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⑵脱氧核苷酸链
连 接
A
T
T
A
G
C
C
G
⑶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多样性: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比 率和排列顺序不同。
特异性:不同生物个体具有不同的 DNA
一、制备细胞膜
正常形态
吸水后形态
吸水后形态
二、细胞膜的成分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脂质
蛋白质
糖类
脂质(约50%) 蛋白质(约40%) 糖类(约2%-10%)
核苷酸链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巩固练习
C 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在真核细胞内,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8种
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含有核酸
B 2.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是( )
A.8
B.5
C.6
D.3
4.RNA的化学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第3课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标要求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考点一细胞核的功能及其实验探究1.细胞核的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

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3)变形虫切割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

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①伞藻嫁接实验过程②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③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提醒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严谨。

缺少对照实验,应加一组: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中并培养,观察美西螈肤色。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实验的?提示既设置了相互对照(有核与无核对照),又设置了自身前后对照(对无核者重新挤入核)。

3.若只做伞藻嫁接实验,能否得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

无法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如细胞质)对实验的影响。

1.(不定项)(2023·南京高三模拟)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

植入核的卵细胞发育成为黑色美西螈。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B.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C.该实验没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的完整性D.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形成中也发挥一定作用答案ABC解析由实验结果可知,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A正确;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增加对照实验将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与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形成重组细胞并进行培养,B正确;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未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完整性的观点,C正确;该实验使用的是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植入的是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结果是发育成为黑色美西螈,不能说明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一定作用,D错误。

2023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新增知识点及习题

2023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新增知识点及习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新增知识点及习题《必修1》新教材(18条)1.P5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科学研究中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

1.P21水的分子构成、极性和氢键2.P25几丁质及其衍生物3.P26脂肪分子式和组成、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区别4.P30胰岛素的空间结构和3个二硫键5.P42,补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

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补充磷脂分子结构式图示。

6.P46脂质体药物运载7.P51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14C、32P、3H、35S,稳定性同位素15N、18O8.P67水分子有两种运输方式,更多的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9.P66协助扩散:能够协助这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成为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作用机理10.P71-72 以正文形式详细介绍了“胞吞与胞吐”的过程、作用,对学生的掌握要求提高了。

增加了“变形虫的胞吞和胞吐示意图”。

“胞吞和胞吐示意图”做了改变,融合了旧教材的。

增加了思考讨论: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及意义。

增加了“痢疾内变形虫吞噬人体细胞”。

增加了与社会的联系,介绍了痢疾内变形虫。

11.P81增加实验: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验证酶的专一性。

12.P86增加了对“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解释。

13.P88 增加图5-7 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示意图14.P103 NADPH作为活泼还原剂,参与暗反应,也储存部分能量为暗反应供能。

15.P102思考讨论:探索光合作用原理增加了希尔和阿尔农的实验。

16.P104 C3指的是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C5指五碳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

光合作用产物有一部分是蔗糖进入筛管,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各处。

17.P121细胞全能性的定义是: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新教材必修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易错知识点判断大全(答案版)

新教材必修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易错知识点判断大全(答案版)

新教材必修一基础易错知识点正误判断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列文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

(×)2.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

(√)4.动植物细胞结构是一样的。

(×)5.各种细胞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

(√)6.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

(√)7.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8.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不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9.新细胞只能通过老细胞分裂产生。

(× )10.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11.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因此不是生物。

(×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转动到凹面反光镜——视野变得更加明亮。

(√)2.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4.使用高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5.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6.蓝藻和兰花都具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 )7.蓝藻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8.原核生物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

(×)9.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 )10.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壁。

(× )11.不属于原核细胞的生物一定是真核生物。

(× )三、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番茄和水稻根系吸Si元素的量有差异。

(√)2.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3.地壳和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由此看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C、H、O、N、P、S这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5.氧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这是因为氧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最多。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1单元 第1课时 走近细胞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1单元 第1课时 走近细胞

第1课时走近细胞课标要求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描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活动: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考点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主要内容(2)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源于必修1 P3“思考·讨论”:施莱登和施旺在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的基础上,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且这一结论是可信(填“可信”或“不可信”)的。

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细胞和生物圈。

②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③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④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考向一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辨析1.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有关总结和推断正确的是() A.比利时的维萨里发现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B.根据魏尔肖的研究推知: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有丝分裂C.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一切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答案 C解析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A项错误;魏尔肖的研究表明,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细胞并不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有丝分裂,如受精卵来自精子与卵细胞的受精作用,B项错误;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D项错误。

特别提醒细胞学说中的3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未涉及”未涉及原核细胞;未涉及病毒;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统一了”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均来自老细胞)考向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相互关系2.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为“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答案 A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A正确;生命系统最小的层次是细胞,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B错误;“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C错误;不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系统层次,如植物无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D错误。

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01簿课件必修1

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01簿课件必修1
②病毒在增值时,所需要的 场所 、 原料 、 能量 都是 宿主 细胞提供的,病毒只提供自身 核酸 作为模板和指导自身的蛋白 质的合成。
一.病毒 4.病毒增值过程
例4.下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2S和31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
DNA和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
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一.病毒
3.遗传物质
(1)遗传物质: DNA 或 RNA。(当DNA和RNA同时存在时, DNA 是 遗传物质, RNA 是辅助 DNA 完成遗传效应;只有 RNA 单独存在时,才 是遗传物质。)P一35 正文,P二59 小字
DNA 蛋白质
RNA
噬菌体模式图
一.病毒 3.遗传物质
一.病毒 6.病毒的中心法则
病毒在中心法则中占有的过程是不同的。P二69 正文 中心法则为:
一.病毒 6.病毒的中心法则
其中:①烟草花叶病毒的中心法则为: ②HIV的中心法则为:( 逆转录 生物的典型代表)
③噬菌体(DNA病毒)的中心法则为:
一.病毒 例7.(2014•江苏)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 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依据中心法则(如图),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2)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不属 于生命系统层次,但在宿主细胞中能 增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 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 毒属于生物
蛋白质,决定了病毒抗原的特异性
一.病毒
例1.(2017,全国Ⅰ节选)【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 因A的载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 选用 噬_菌_体___作为载体】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 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 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 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