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学1.3《日晷》教案

合集下载

三下第一单元《3.日晷》科学教案

三下第一单元《3.日晷》科学教案
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判断时间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认识物模型和相关图片的观察。
教师出示日晷模型和日晷的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观察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参与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如晷面和晷针以及相关特点,并测量日晷各部分的尺寸、角度等数据。
学生制作完成日晷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事先划定号的校园区域中摆放自己小组制作的日晷模型,学习使用日晷模型进行计时。
三、拓展活动
目标1.2.3.4
教师提出问题: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除了可以用日晷计时外,还有哪些计时的方法呢?
教师与学生交流,适时出示水中刻漏这些古人计时工具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到日晷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课前
准备
小木棒、卡片、胶棒、双面胶、手套等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目标1.2
教师与学生交流:现在是什么时间?古时候人们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是如何知道时间的?
学生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太阳确定时间的实例,如:看太阳的位置,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推算现在的时间等。
小学科学课时备课设计
课题
日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序号
内容
分析
课标
分析
学情
分析
学习
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制作日晷,能够说出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2、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3、科学态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日晷教学设计

日晷教学设计

日晷教学设计日晷是一种古老的测时工具,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

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可以利用日晷测量时间。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日晷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运动规律、理解时间的概念,并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

日晷的使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时间有更直观的感知,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兴趣,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晷的作用和原理;2.了解太阳的运动规律;3.理解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4.学会使用日晷测量时间。

二、教学内容:1.日晷的概念和原理;2.太阳的运动规律;3.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4.使用日晷测量时间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观看一段关于日晷的视频,向学生介绍日晷的作用和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和时间的关系。

第二步:了解太阳的运动规律1.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学生展示太阳的日常运动轨迹,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太阳的运动规律。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太阳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吗?有哪些规律?第三步:讨论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间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时间?2.通过实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时间表示方法,如钟表、日历等。

3.让学生思考:在没有现代计时工具的时代,人们是如何计算时间的?第四步:介绍日晷的原理和结构通过图示或模型,向学生展示日晷的原理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日晷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第五步:实践操作1.分发日晷模型或制作简易日晷,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

2.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太阳在不同时间的位置,并通过日晷测量时间。

3.指导学生将测量的结果转化为常用的时间表示方法。

第六步:总结和展示让学生总结整个过程中的发现和心得,并请几位学生展示他们测量到的结果。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情况,检查是否掌握了日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观察学生对太阳运动规律和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3.检查学生的测量结果和时间表示方法是否准确。

五、教学延伸:1.通过观察日晷的使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日晷的优缺点,与现代计时工具的差异和联系;2.利用日晷的原理进行其他实验,如测量地理位置、测量地球自转速度等,引发学生对科学和物理的兴趣。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日晷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日晷青岛版
⑤ 日晷的文化意义:日晷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计时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日晷有着不同的形态和寓意。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日晷象征着时间的重要性和对时间的尊重。在西方文化中,日晷则代表着科学和智慧的象征。通过学习日晷,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对时间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增进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D. 利用星辰的位置变化原理
3. 在制作日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A. 确保日晷的指向正确
B. 确保日晷的比例合适
C. 确保日晷的材料坚固
D. 以上都是
4. 日晷在古代被广泛使用,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 观测天文现象
B. 确定日期和时间
C. 进行科学研究
D. 装饰观赏
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日晷的优点?
- 学生将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 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知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日晷的运行原理和制作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我们知道了日晷是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来显示时间的,同时也掌握了日晷的基本制作技巧。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展现出了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间,还能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手段:
a)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展示日晷的历史图片、动画演示日晷的运行原理,增强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教学软件,设计日晷相关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提高学习主动性。
c)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有关日晷的资料,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日晷形式,拓宽视野,培养信息素养。

3日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

3日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
题型五:日晷的历史和文化
题目:请简要介绍日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答案:日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丰富多样,不同文化和地区都有独特的日晷制作和使用方式。通过学习日晷,我们可以了解古代计时方式和科学思想。
内容逻辑关系
①日晷的基本概念:日晷是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利用太阳的阴影变化来判断时间。
②日晷的原理:日晷的原理是基于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阴影从长变短,再变长的规律。
项目导向学习法: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一个日晷。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小组讨论:在学习日晷原理的过程中,学生将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理解,提高彼此的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学生将扮演古代工匠,模拟制作日晷的过程,增强对日晷制作方法的理解。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习日晷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了解日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三:日晷的制作方法
题目:请简述制作日晷的基本步骤。
答案:制作日晷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形状,确定准确的刻度,制作阴影投射的基准面,安装指针等。
题型四:日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题目:请举例说明日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日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判断时间,进行日常生活和农业劳动的安排等。
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日晷》教案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日晷》教案
2、教师指导制作日晷模型
(1)各小组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2)要点:卡纸剪出的圆不要太小(以便测量时清晰一些)。晷针要垂直固定在晷面上。晷面上用尺子按照钟表上的刻度样子画下来。
(3)学生完成后进行展示,教师指正。
3、利用日晷测试间(课余时间进行指导)。要按要求放在阳光直射的平地上,与钟表进行对比时间。
利用日晷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汇报、探究、制作
教学准备
木棍、卡纸、双面胶等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待定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在古代的时候,没有钟表,更没有电脑、手机这些先进的工具。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呢?
学习新课
1、认识日晷(出示课件)
日晷是古人用来计时的一种仪器,有晷面和晷针两部分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计时。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在晷面上的晷针的影子也像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移动。
拓展活动
认识古代的其他计时器
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课件)。沙漏、水钟等。
教师小结
这节课,是观察课,同学们动手制作了简易的"日晷",了解了测量时间的原理。观察力的养成,需要时间和耐心.不是一促而成的.比如: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在一节课里是完不成的,一部分活动需要学生课下自觉观察仪器 晷面、晷针
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学科备课
第 一单元 总课时数:4 备课时间:2020、2、20
课题
3、日晷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日晷教案幼儿园科学

日晷教案幼儿园科学

日晷教案幼儿园科学
一、教学目标
•了解日晷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日晷的构造;
•制作一只简易的日晷,并使用它来观察时间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
•日晷的构造;
•制作简易的日晷。

三、教学准备
•日晷模型或图纸;
•制作简易的日晷所需的材料:纸板、小圆珠笔、刀子、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向学生介绍日晷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日晷的用途和原理。

2. 演示
1.教师出示日晷的模型或图纸,向学生讲解日晷的构造。

3. 制作
1.按照教师的指示,引导学生使用纸板、小圆珠笔、刀子、直尺等材料制作一只简易的日晷。

2.教师讲解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步骤。

4. 观察
1.按照教师的指示,引导学生使用制作好的日晷观察时间的变化。

2.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日晷是在阳光下使用的?”、“如何读取不同时间的刻度?”等,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教师要求学生提交制作好的简易日晷,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
1.学生可以使用日晷观察不同时间的阳光角度和位置的变化,探究太阳的运行规律。

2.学生可以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制作不同样式的日晷,比较它们的使用效果和差异。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日晷》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日晷》教学设计

3.《日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日晷》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课内容以问题“古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为切入点,明确了本课探究的主题,并通过“认识日晷”和“做日晷模型”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古人计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知识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知识面;通过制作日晷模型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古人的计时方式,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日晷的相关知识,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通过观察日晷、交流资料,了解日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下面制作日晷的活动打好基础。

第二个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并试用日晷模型,通过经历“设计-制作-摆放-使用”的整个活动,进一步认识日晷,学会使用日晷。

第三部分为为拓展活动,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

”为拓展活动主题进行课后学习,力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学生分析】三年级小学生一般喜欢观察,对动手制作的学习活动也是充满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性强,但也存在动脑思考的深度不足,在动手能力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

三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一部分本课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有关的生活经验,譬如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认识了影子的位置与太阳位置的关系等,为本课科学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2.了解日晷计时的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情感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日晷 教学设计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日晷 教学设计
10.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项目
表现优良
已能做到
继续努力
1.知道日暑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日晷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建议授课时间:3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日晷
1.教学内容分析
《日晷》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三课时。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古人的计时方式,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日晷的相关知识,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观察日晷、交流资料,了解日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下面制作日晷的活动打好基础。第二个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并试用日晷模型,通过经历“设计-制作-摆放-使用”的整个活动,进一步认识日晷,学会使用日晷。第三部分为为拓展活动,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为拓展活动主题进行课后学习,力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2.了解日晷计时的方法。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难点:了解日晷工作的原理及制作日晷。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师:介绍一天十二个时辰的概念及对应的现代时间,可在古时候没有手机、没有钟表的话,怎样才能知道现在是哪个时辰呢?
A.圭表 B.日晷 C.刻漏
②在摆放日晷时,其晷针要朝( )。
A.东 B.南 C.北
③午时是( )。

日晷教学教案

日晷教学教案

日晷教案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光的传播科学实验【过程与方法】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孩子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科普的趣味性,爱上科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日晷在生活中应用【教学难点】日晷的原理三、教学方法:提问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日晷材料包;对应的PPT课件一份。

五、教学过程:(课堂纪律、规矩强调)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又到了我们开心的科学课。

猜猜我们今天要上什么内容呢?生:制造机器人!制造玩具!做化学小实验!师:你们猜的都是科学课以后会上的内容,我们今天要上的内容是一项伟大的创造!师:不过在上课之前,老师对你们有几点要求。

1.实验前有序进入实验室,不能乱碰器材。

2.进入实验室要穿戴整洁,不可带食物进入实验室。

3.实验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导,仔细观察,精心操作,积极思考实验中的问题。

4.在实验结束后,记得保持好自己座位上的清洁,检查完毕后再离开。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科学课,老师对大家的要求,你们能做到吗?生:能!师:信心好像不是很足!大声地告诉老师,能不能做到?生:能(大声)(课堂导入)师:这节课开始前大家先猜一个谜语:(PPT第5张)弟弟长, 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

(打一生活用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我们每天起床上课吃饭都要看着它进行哦!(PPT第6张)师:谜底:钟表(PPT第7张)师: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古代没有钟表的时候怎么看时间吗?(PPT第8张)(看影子看太阳用水滴用香等)师:大家见过这个东西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PPT第9张)师:日晷:日晷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PPT第10张)师:让我们今天来制作一个日晷(PPT第11张)实验环节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材料,好吗?生:好啊。

《日晷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日晷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日晷》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古代中国的日晷是如何工作的,掌握其基本原理;
2. 了解日晷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应用途景;
3. 能够制作简单的日晷并进行实验观测。

导学内容:
一、日晷的基本原理
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光影来测守时间的仪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太阳的光影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规律性变化来确守时间。

在古代中国,日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航海、建筑等领域。

二、日晷的制作和应用
日晷的制作材料一般为木头或金属,其形状为一个平面或凹面的器具,上面刻无意刻的刻度。

在应用时,将日晷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位置来确守时间。

三、日晷的重要性和应用途景
在古代中国,日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时间测定工具,被广泛用于农业、航海、建筑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人们准确测守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导学活动:
1. 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日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制作简单的日晷模型,并在不同时间观测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变化;
3. 讨论日晷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应用途景,思考其在摩登社会的意义。

导学作业:
1. 撰写一份关于日晷的小议论文,介绍其原理、制作方法和应用途景;
2. 制作一个关于日晷的展板,展示日晷的图片、制作步骤和实验结果;
3. 利用日晷观测太阳的位置和时间,记录下观测结果并与实际时间进行比照。

科技手工制作课程日晷教案

科技手工制作课程日晷教案

日晷教案(知识点:用太阳的影子知道时间)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日晷实验的探究,了解日晷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团结协作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孩子们在动手实际操作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科普的趣味性,爱上科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日晷实验的原理,并由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难点】掌握日晷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提问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式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日晷科学材料包;PPT配套相关课件一份。

五、教学过程:(课堂纪律、规矩强调)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又到了我们开心的科学课。

猜猜我们今天要上什么内容呢?生:制作科学实验!挖掘考古!制作机器人!师:你们猜的都是科学课以后会上的内容,我们今天要上的内容是一项有趣的创新。

师:不过在上课之前,老师对你们有几点要求。

首先,在实验课上,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能擅自行动。

第二,实验课上的任何药品严禁进食,所有实验器材不能入口,做好实验要洗手做完实验要回收。

第三,我们的科学课是采取小组积分制度的:加分项,也就是同学们中回答问题最积极、最先完成实验并帮助其他同学、遵守纪律并能完成实验,最后还能把桌面卫生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同学,我们会给予加分。

那有加分项,肯定有减分项,有同学在课堂上吵闹违反纪律,上课睡觉,不愿意配合做好桌面卫生,没有按时完成实验操作的同学,我们会给他减分!得分最高的人,会获得一个科学小奖品。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科学课,老师对大家的要求,你们能做到吗?生:能!师:信心好像不是很足!大声地告诉老师,能不能做到?生:能(大声)(课堂导入)(PPT第4张)师:小朋友,老师是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的呢?(PPT第5张)生:老师,可以看手机或者手表啊。

师:这位小朋友说对了,我们可以用手表和手机来看时间。

小朋友,那古代没有时钟和手表,他们如何知道时间呢?(PPT第6张)生:老师,我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古人会用滴水来测量时间。

3日晷(教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3日晷(教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日晷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古代计时工具》:介绍古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包括日晷、水钟、沙漏等。
- 《太阳与时间》:讲解太阳的运动规律和时间的概念,以及日晷如何利用太阳光线进行时间测量。
- 《现代计时技术的发展》:介绍现代计时工具的发展,如电子表、原子钟等,以及它们与古代计时工具的关系。
2. 日晷的制作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日晷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的选取、组装和调试等,这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解决办法:
1.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日晷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
2. 实验操作:通过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日晷,观察光与影的变化,验证日晷的准确性,加深对日晷原理的理解。
-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虚拟实验室、互动游戏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日晷实验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
目标:引起学生对日晷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日晷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日晷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晷的魅力或特点。
**答案:** 日晷的局限性在于它依赖于太阳光的直射,因此只能在晴朗的白天使用。此外,日晷的准确度受地理位置和季节变化的影响,需要进行校准。
5. **题型5:日晷的应用**
**题目:** 请举例说明日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 虽然现代计时工具更为精确,但日晷仍然在园林、广场等公共空间作为装饰和科学教育设施使用。此外,日晆的设计也被应用于手表和装饰品,体现了对古代智慧的传承。

三下科学13《日晷》教案

三下科学13《日晷》教案

三下科学13《日晷》教案XXX科学三下1.3《日晷》教案课题日晷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日晷》是XXX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课内容以问题“古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为切入点,明确了本课探究的主题,并通过“认识日晷”和“做日晷模型”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研究认识古人计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知识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知识面;通过制作日晷模型的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研究意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古人的计时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分析了解日晷的相关知识,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通过观察日晷、交流资料,了解日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下面制作日晷的活动打好基础。

第二个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并试用日晷模型,通过经历“设计-制作-摆放-使用”的整个活动,进一步认识日晷,学会使用日晷。

第三部分为为拓展活动,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

”为拓展活动主题进行课后研究,力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三年级小学生一般喜欢观察,对动手制作的研究活动也是充满了研究的兴趣,积极主动性强,但也存在动脑思考的深度不足,在动手能力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一定学情的科学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研究,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

三年级学生分析已经了解了一部分本课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有关的生活经验,譬如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认识了影子的位置与太阳位置的关系等,为本课科学研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2.了解日晷计时的办法。

科学探究目标:研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日晷幼儿园教案

日晷幼儿园教案

日晷幼儿园教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授幼儿日晷的知识。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物演示,幼儿将会了解
到日晷的定义、构造以及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晷的定义和构造。

2.熟悉日晷的使用方法。

3.发展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活动时间:10分钟
在开始教学前,幼儿园老师可以让幼儿先观察一下班级教室里的钟表,让他们
尝试读出时间。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人们需要知道时间?人们怎么样会知道时间?
第二步:讲解
活动时间:20分钟
在引入的基础上,老师向幼儿讲解日晷的定义和构造,引导幼儿观察日晷的形
状和结构。

同时介绍一些日晷的使用方法,如:发现时间、发现季节等。

第三步:展示
活动时间:20分钟
老师给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日晷,让幼儿观察,并根据不同的日晷进行比较。

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日晷被用在不同的地方,从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第四步:实践
活动时间:25分钟
为了发展幼儿的实践能力,老师带领幼儿制作日晷,并在户外测量时间。

这样
有助于幼儿更深刻的理解日晷是如何使用的,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

第五步:总结
活动时间:5分钟
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再次回忆和巩固日晷的知识点,对日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结
本节课是讲解日晷的知识,通过引入、讲解、展示、实践和总结等方式进行,
感悟和理解日晷的定义、构造和使用方法,同时发展幼儿的实践能力。

光照日晷课程设计

光照日晷课程设计

光照日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晷的基本知识,掌握日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日晷的定义、历史和原理,掌握日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日晷进行时间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文现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晷的基本知识、日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天文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1.日晷的基本知识:介绍日晷的定义、历史和原理,使学生了解日晷作为一种时间测量工具的背景和意义。

2.日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日晷进行时间测量。

3.天文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日晷的阴影变化,使学生了解天文现象的规律性和变化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日晷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使学生了解日晷的历史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日晷制作和使用方法的理解和经验。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日晷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4.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日晷的制作和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关于日晷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日晷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日晷的制作材料和观察工具,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制作和观察。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3 日晷 教案1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3 日晷 教案1

3日晷一、教学目标1.认识日晷,了解日晷的计时原理。

2.学会设计、制作日晷,并用它计时。

3.让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计时原理制作日晷模型。

难点:根据计时原理制作日晷模型。

三、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实验记录单、卡纸、铅笔、剪刀、胶棒、双面胶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活动设计】【知识解析】日晷。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出示古人。

【过渡】古代人除了利用太阳来确定时刻外,还利用太阳制造了日晷,用来计算时间,那么日晷是如何制作的呢?它怎样来计算时间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认识日晷【讲述】日晷是古代人计时的一种工具。

【展示】展示日晷的图片。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日晷,日晷的晷面和晷针有什么特别之处?日晷怎样表示时刻呢?【讲述】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知识点一:制作日晷模型【过渡】那同学们想不想做个日晷模型呢?【预设】想。

【展示】展示制作日晷需要的材料。

【讲述】老师这里为同学们准备好了制作日晷需要的材料。

【提问】制作日晷之前,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1)怎样画日晷的刻度?(2)怎样确定日晷的固定位置?(3)怎样提高日晷的准确性。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总结】好,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制作日晷的具体步骤。

【展示】展示日晷的制作步骤。

三年级科学教案-日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三年级科学教案-日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日晷【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能制作简易日晷模型。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用日晷记时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知道用日晷计时的原理。

【教学准备】1.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时的。

2.古代计时工具的图片、纸板、牙签、手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一)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现在几点了(二)你们是如何知道现在的时间的(三)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时间的呢(四)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么古人究竟是通过什么来计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通过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时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古代人计时的方法,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时工具。

1.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现在计时的工具主要有钟表、手表、电子表等。

你们知道古人的计时工具吗2.不错,古人计时的工具有很多,也很漂亮。

一般有:沙漏、水钟、日晷等,而且每一种计时工具里面都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3.对这三种计时工具,你还有哪些了解,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吗4.同学们知道真多啊!是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

沙漏、日晷、水钟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非常大的改进,不仅在外形上,而且还体现在计时的准确性和先进性上。

5.日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上面倾斜的石制圆盘叫晷面,圆盘中心和晷面垂直的铁钉叫晷针。

古人就是利用一天中晷针投在晷面上的影子长短和方向来计时的。

下面我们再来观赏一下各种各样的日晷。

6.同学们认为古代的计时工具与现在的计时工具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吗7.小结:是啊!用“沙漏、日晷、水钟”来计时,能让人清楚地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更能促使人去节约时间,但却都不及现在的计时工具准确、方便。

(二)整理资料,引导学生发现计时方法。

1.过去我们的先辈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作息时间是根据什么2.古人是如何利用太阳计时的3.我们上节课也观察了影子,现在我们再来整理,分析一下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观察记录,看能发现什么4.(引导学生汇报)从观察记录中,有什么发现古人就是利用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发明了日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板书
1.3 日晷
日晷:晷面、晷针、底座
日晷的特点:
(1)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
(2)晷面呈南高北低;
(3)晷针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
(4)晷面两面都有刻度……
板书设计
附:【记录表】
日晷的组成
我制作的日晷
我的日晷调试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动脑的基础上动手进行制作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示学生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强调小组内做好分工以及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的角度不能随意确定等细节。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给予积极评价,进一步向学生渗透科学原理、技术方法等。
2.指导学生在阳光下摆放、调整、检测日晷。
教师帮助学生选择好白天都可以被太阳照射到的平整场地引导学生进行长期观察如教室朝阳的窗台、走廊栏杆等位置,通过指北针测量南、北方向,指导学生固定自制的日晷模型位置和晷面角度,进行测试调整日晷。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下1.3《日晷》教案
课题
日晷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教材
分析
《日晷》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内容以问题“古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为切入点,明确了本课探究的主题,并通过“认识日晷”和“做日晷模型”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古人计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知识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知识面;通过制作日晷模型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师简单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日晷由底座、晷面、晷针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倾斜;人们根据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的变化进行计时。
教师出示形式多样的日晷的图片,丰富学生的认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晷的科学原理。
探索二、制作日晷模型
1.制作日晷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思考观察过的日晷的结构,出示课前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动脑思考设计自己想要制作的日晷模型。教师适时引导,提示学生思考制作中的细节,如晷面、晷针材料的选择以及各部分的结合方式等。将自己的设计图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简单的画下来。
重点
认识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难点
日晷对应当地时间的入
教师与学生交流:现在是什么时间?古时候的人们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呢?
(学生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太阳确定时间的实例。例如:看太阳的位置或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推算时间等。)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完成日晷模型的制作。
引导学生根据方法指导正确使用日晷模型进行计时。
4.拓展活动
教师提出拓展活动主题方向:“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
学生积极交流,教师适时出示燃香计时、沙漏、漏刻等图片,向学生简单介绍,并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学习活动,并提示学生将课后学习活动做好相关记录,延伸课后。
学情
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一般喜欢观察,对动手制作的学习活动也是充满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性强,但也存在动脑思考的深度不足,在动手能力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三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一部分本课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有关的生活经验,譬如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认识了影子的位置与太阳位置的关系等,为本课科学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2.了解日晷计时的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情感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日晷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古人的计时方式,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日晷的相关知识,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观察日晷、交流资料,了解日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下面制作日晷的活动打好基础。第二个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并试用日晷模型,通过经历“设计-制作-摆放-使用”的整个活动,进一步认识日晷,学会使用日晷。第三部分为为拓展活动,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为拓展活动主题进行课后学习,力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计时的一种仪器,引入新课《日晷》,板书课题。(刘老师工作室制作)
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计时的方法,明确本课探究主题;提示学生准备研究材料,以便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
2. 科学探索
探索一、认识日晷
教师出示日晷模型和日晷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观察、学习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如晷面和晷针等,并测量日晷各部分的尺寸、角度等数据。(学生汇报、交流)
因为这是一个为期为一个白天的观测活动,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帮助学生首先调整好当前时间日晷的晷针在晷面影子位置,提示学生接下来观测注意相关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日晷上的示数是否与当地时间一致,并多次检验日晷上的示数与当地时间是否一致。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各部分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日晷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