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6篇范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7cea1a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c.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57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篇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含众多故事。
今天,我写的就是其中一篇,名曰“真假美猴王”。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一伙强盗,孙悟空因两次杀死强盗而惹怒唐僧,被赶回花果山,那猴子寻思回去会被笑,想回到唐僧身边,却又被赶走,只得向观音菩萨诉苦。
另一边,唐僧被六耳猕猴打昏,抢走包裹,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敌不过,向观音菩萨求助,撞见孙悟空,向菩萨问明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真假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二人实力旗鼓相当,为查明真相,二人依次找到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龙王、阎王,都无法辨别。
阎王的一名手下建议他们去找如来,方得真相。
如来一句点破六耳猕猴的本相,六耳猕猴最终惨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
经过观音菩萨的劝阻,孙悟空与唐僧冰释前嫌,师徒二人和好如初。
这一切都源于唐僧肉眼凡胎,如果他不赶走孙悟空,就不会挨饿、挨打,孙悟空也用不着在观音菩萨、玉帝、阎王、如来中间疲于奔命了。
再说孙悟空,记性也太差,知识太少,那六耳猕猴本与他是兄弟,知道他的能力,完全不用来回奔波。
唯一好点儿的就只有沙僧了,老实、踏实、能干,不过,他运气也太好了,打不过六耳猕猴,正好撞上孙悟空,一趟就知道他猴哥被冤枉了,之后马上去告诉师父,真机灵!只让猪八戒露了两次面,这是不是作者故意整他呢?唉!我也是醉了!《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篇2《真假美猴王》是《西游记》里面十分精彩的一段故事。
但是这却不是一段简单的故事,就像是如来佛祖所说六耳猕猴是因为孙悟空的心魔而成。
这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将人内心中丑恶的一面给找出来了。
孙悟空本性是冲动,感性的'。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1a830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77.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爱莫能助。
二人又来到地藏菩萨殿下,菩萨有一神物唤作地听,能辨世间万物,可是地听伏耳贴地听完之后却摇了摇头。
最终二人还是来到了如来佛祖面前,如来眨一眨眼就辨出了真伪。
为什么唐僧不能辨出哪个是他朝夕相处的徒儿呢?问题可能出在彼此朝夕相处感情亲切相依为命上。
观音心心念念栽培悟空,地藏菩萨与悟空私交不浅,他们都有所偏向,有所顾忌,生怕认错了害了真悟空,也就影响了正确的认识和确定力。
如来能分辨清楚,毫不含糊,可是如来不是人,他是佛,无爱无憎,不存在感情亲疏的问题。
人不可能做到如此,活着的人就要食人间烟火,就要有七情六欲,认知上会出现偏差,确定事物就不能无所顾忌。
以《韩非子》里“智子疑邻”这个故事为例,同样是正确的预见,那个富人心里已经认定邻人是贼,却根本不怀疑儿子是不是监守自盗,只是一味地认为儿子聪明。
仅仅因为儿子是儿子,在情感上已经先入为主。
应对与自我亲近的人,总是往对其有利的方面推想,当然也根本不愿意相信对方是不是有可能作出对自我不利的事。
于是在同等条件下,感情亲密一些的便自然而然占了上风,疏远一些的便处于劣势,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性吧。
若要一个人确定事物像如来一样不偏不倚,不受感情亲疏因素的干扰,怕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情。
所以当年才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斩是斩了,诸葛亮做得没有如来那么潇洒,痛哭流涕地送马谡上路,因为他不是佛。
但也没有像那个富人一样,与马谡深厚的感情并没有影响他对问题的确定。
他做到了“执法如山”。
作为人,在情感上有亲有疏在所难免。
不能否认,在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人的爱憎经常左右着我们的.确定力。
我们虽然难以做到如来的毫不偏差,无爱无憎,也不能像那个富人那样让感情亲疏左右自我的认知。
所以学学诸葛先生,关键并不在于情感的亲疏在主观上是否影响了你,而在于如何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尽量客观地去看待事物和确定问题。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caf2f12102de2bd9705889d.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关于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5篇)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众所周知,以唐僧为主线的西游记的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吴承恩一心想在前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做出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直到71岁那年才开始创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魁宝的《西游记》。
下面让我来谈一下有关《西游记》故事中的《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的感想:孙悟空因为一时的冲动,打死了拦路的强盗,唐僧便捻走了孙悟空,六耳弥猴便趁此机会变化成孙悟空的模样抢走了唐僧等人的行李和关文,又把小妖变成唐僧等人的.模样,准备上西天骗去真经,自修成佛。
真假孙悟空二人从天上打到地府,观音菩萨,玉皇大帝,阎王爷等重位神仙那,匀分辨不出真假,直到二人打到雷音寺如来佛主面前才被如来佛主说破真像,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佛主并告诉他“万恶由心生”的道理。
记得以前那个我,刁蛮。
任性。
做事欠缺考虑,所以常常被罚,有一次因为和同桌之间闹别扭,原因只是因为她用了我的透明胶带,而且仅仅是一点,她对我说:“哦!对不起,刚才拿错了,我的透明胶带在这”事情并没有那么快结束。
我硬是要她赔我,她也知道我的脾气,就赔了我透明胶带,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我。
都在背后说我的不好,事后我觉得我离这个班集体越来越远了。
读了《西游记》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真相迟早会浮出水面,正义永远能战胜邪恶。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若要一个人判断事物像如来一样不偏不倚,不受感情亲疏因素的干扰,怕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情。
所以当年才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斩是斩了,诸葛亮做得没有如来那么潇洒,痛哭流涕地送马谡上路,因为他不是佛。
但也没有像那个富人一样,与马谡深厚的感情并没有影响他对问题的判断。
他做到了“执法如山”。
作为人,在情感上有亲有疏在所难免。
不能否认,在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人的爱憎经常左右着我们的判断力。
我们虽然难以做到如来的毫不偏差,无爱无憎,也不能像那个富人那样让感情亲疏左右自己的认知。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实用十四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实用十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1835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2.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实用十四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故事里的故事情节让我心惊胆战,“假孙悟空”的行为让我愤怒不已,如来佛祖的法术让我敬佩不已,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孙悟空因杀坏人,唐僧非常生气,将孙悟空赶出师门。
师徒三人走了不久,唐僧饿的头晕目眩,叫八戒和沙僧去化点斋饭,这时候“假孙悟空”来了,乘其不备在唐僧后背打了一棒,唐僧晕了过去,“假孙悟空”便逃走了。
八戒和沙僧化斋回来,看见师傅晕在地上,连忙扶起唐僧,不久唐僧醒了过来,将悟空打他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他们俩听后火冒三丈,要去花果山找孙悟空去算账。
谁知在山洞里面发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当场辨别不了真假孙悟空,所以八戒和沙僧只有去南海找观世音菩萨,菩萨招来真假悟空,使用各种方法也辨别不出来。
最后只有把唐僧叫出来念紧箍咒,因为紧箍只有一个,真的悟空戴着,假的没有,唐僧一念,假的就现行了,原来假的悟空是六耳猕猴假扮的。
真假孙悟空斗法相当,双方都奈何不了,最后只有请如来佛祖帮忙,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收走了。
孙悟空和唐僧的误会消除,和好如初,师徒四人继续上路西天取经。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比较痛恨,凭着自己本事到处惹祸,陷害悟空,对如来佛祖的法力也敬佩不已。
故事告诉我们所有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有时候真假难辨,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出事情的本质,善于观察,分析细节,这样方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又如,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乞丐,有人说乞丐是弱势群体,应该帮助,有人说现在好多乞丐都是骗子,说他们不劳而获,不应该帮助,所以我们要分辨出真假乞丐,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整个社会都需要我们这样的正能量。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果没有我们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那些面临生命而绝望的人们,该是如何的悲痛,您们就像白鹭奔走忙碌,如白鸽穿越病房,为病员打针注液,是您们无私的奉献,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都将成为美好的人间。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五年级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五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743f745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3.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五年级《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一读了《真假美猴王》这一章节,我可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心情那叫一个跌宕起伏啊。
一开始,我就被这突然冒出来的假悟空给搞懵了。
这假悟空,就像一个“山寨货”,但这个“山寨货”可不得了,那本事和真悟空简直不相上下。
他们俩打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我都能想象到那场景,就像两团超级旋风在天空中来回碰撞,“呼呼”作响,所到之处飞沙走石,树木都被连根拔起。
这可苦了那些小猴子和神仙们,估计他们心里都在喊:“这俩祖宗,啥时候才能打完啊!”我就在想啊,这假悟空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也许是哪个妖怪修炼成了和悟空一样的本事,想要取代他?又或者是孙悟空自己心里的邪念化成了这个假身呢?这就有点像我们自己有时候会在心里有两种声音在打架,一个是正义的,一个是有点小邪恶的。
比如说,我在看到同桌有一块超级好看的橡皮,我心里就会有个声音说:“偷偷拿过来吧,反正他也不会发现。
”但另一个声音又会说:“这可不行,这是偷东西,不道德的。
”我觉得孙悟空可能也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他的这个邪念太强大,变成了一个实体。
他们打到唐僧那儿的时候,唐僧也分辨不出来。
这唐僧啊,就像个老糊涂一样,不过也不能全怪他,毕竟这俩猴子长得一模一样,本事也一样。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在现场,我能分辨出来吗?我可能也会像唐僧一样,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这时候,观音菩萨出来了,我本以为观音菩萨肯定能一眼就看出来,结果她也拿不准。
我当时就惊掉了下巴,观音菩萨都不行,这可咋整?最后,他们打到了地府,找地藏王菩萨的谛听神兽。
这谛听神兽也是个机灵鬼,它听出来了,却不敢说。
我就纳闷儿了,这是为啥呢?难道是害怕假悟空报复?这也太胆小了吧。
就像我们在学校看到有人欺负人,自己知道真相却不敢说,怕被那个坏孩子揍一样。
这可不好,我们应该勇敢一点,正义才能得到伸张。
直到他们打到如来佛祖那儿,才真相大白。
原来这假悟空是六耳猕猴。
我就想啊,这六耳猕猴也是够傻的,你说你有这本事,干啥不好,非要去冒充孙悟空。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90455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0.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我喜爱看书,这天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知道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十分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爱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述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貌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孙悟空和他找了观音、玉皇大帝和师父,他们都没有分辨出来。
最后他们去找如来,如来说:“六耳弥猴最擅长模仿和变化,明白许多东西的品性,与悟空声音和相貌相同的只有六耳弥猴了。
”假悟空现出原形,被真悟空打死,真假美猴王大战最后结束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好撒谎骗人,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不好像那只“六耳猕猴”,要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学习本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事情,就必须会成功的。
家具广告《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赶走悟空的那一段。
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离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唐僧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e7cf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7.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赶走悟空的那一段。
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离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唐僧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
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的去思考问题,要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今天,我翻开了西游记这本书,我看到了《真假美猴王》这一篇。
看完后我好想进去让唐僧认出真的悟空呀!故事是从这里说起:师徒四人继续向西走去,师徒四人越走越累,便在一个大石头边上休息了一会儿。
师傅让悟空去找水喝。
六耳猕猴趁着悟空走了,便假扮悟空,把唐僧的行李和碗都拿走了。
唐僧误以为真的是悟空干的,便马上让八戒和沙僧牵着马走。
可刚走不到几步,那六耳猕猴马上来到唐僧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并把他们带到了水帘洞。
后来真的悟空找到了那里,并和六耳猕猴一只争斗,到了如来佛那里,才把六耳猕猴给收了。
嗨!唐僧真是是非不分,就是假悟空,也要试探。
不能就这样怪最真的悟空,这样就太不公平了,悟空什么也没干,而是好心去给师傅找水,就这,师傅还念紧箍咒,还赶走他。
我真替悟空打抱不平!真假美猴王读后感3《西游记》里有这么一段,说的是真悟空身边蹦出个假悟空,假悟空道行甚高,把真悟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模仿得惟妙惟肖,旁人难分彼此。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79e0b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c.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1团结就是力量,可是唐僧四人不团结,导致唐僧遭到灾祸。
因为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土匪唐僧把悟空赶走了。
六耳猕猴趁机偷走行李和文牒,和几个小妖变成唐僧四人,想去取经,悟空知道了跟六耳猕猴打到玉皇大帝、观音、阎王殿那里,最后让如来佛分辨出来,抓住了六耳猕猴。
这才明白,原来是孙悟空跟唐僧不团结,才出现了六耳猕猴的事。
从此,孙悟空一心一意保护唐僧西去。
哎!如果唐僧四人团结,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就像我们班的丁念祖,常常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不想和他玩。
但后来,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也表现的很好。
一次,我的手刮伤了,他来关心我,这让我很温暖,后来他的朋友也多了。
读了《真假美猴王》,我知道有团结就有力量,就像班级体育比赛,只要团结在一起,就能胜利。
即使你什么也不会,只要你团结,就是一个好孩子。
团结的力量真大,我们人人都要团结起来。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2我喜欢看书,今天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知道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非常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写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子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孙悟空和他找了观音、玉皇大帝和师父,他们都没有分辨出来。
最后他们去找如来,如来说:“六耳弥猴最擅长模仿和变化,明白许多东西的品性,与悟空声音和相貌相同的只有六耳弥猴了。
”假悟空现出原形,被真悟空打死,真假美猴王大战终于结束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撒谎骗人,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不要像那只“六耳猕猴”,要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学习本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事情,就一定会成功的。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0篇)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9bc44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d.png)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0篇)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0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为大家的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
它描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唐三藏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遇见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奋力保护师父和师弟们,把很多妖怪都一一杀死,但是却也经常被唐三藏指责,还时不时地赶他回花果山的老家。
这一次悟空又是被唐三藏念了紧箍咒而赶走他。
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顿,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
真假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如来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
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唐三藏师徒四人在战胜了六耳猕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
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唐三藏太不相信孙悟空了,而对妖怪们却心怀慈悲,导致了孙悟空经常被冤枉。
但是我很敬仰孙悟空,他对师父的忠心永远不变。
众所周知,以唐三藏为主线的西游记的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
吴承恩一心想在前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根底上做出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直到71岁那年才开始创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魁宝的《西游记》。
下面让我来谈一下有关《西游记》故事中的《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的感想:孙悟空因为一时的冲动,打死了拦路的强盗,唐三藏便捻走了孙悟空。
六耳弥猴便趁此时机变化成孙悟空的模样抢走了唐三藏等人的行李和关文,又把小妖变成唐三藏等人的模样,准备上西天骗去真经,自修成佛。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8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6463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3.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8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1《真假美猴王》是《西游记》里面十分精彩的一段故事。
但是这却不是一段简单的故事,就像是如来佛祖所说六耳猕猴是因为孙悟空的心魔而成。
这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将人内心中丑恶的一面给找出来了。
孙悟空本性是冲动,感性的。
常年在唐僧身边伺候着,有时候自己明明办了好事,却遭到师傅的惩罚,总是会有怨气的。
时间久了,就要发泄出来,之前出走很多次了,还因为三打白骨精而被驱逐回花果山。
埋藏在心底的怨恨得不到彻底的释放,于是幻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齐天大圣了。
打师傅,抢行李,霸占花果山,很多都是孙悟空心里曾经想做的事情,之前就有过举棒想打师傅的场景。
心魔幻化出来的另外一个孙悟空,怎么可能能辨别出来呢?他有着孙悟空一样的本领,唐僧、玉帝、天上众神仙,甚至连观音也辨别不出真假。
最后还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识破了六耳猕猴的幻化,被悟空一棍打死。
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算是对以前过往的`割断。
自此,他一心一意保护唐僧,心境都比以前都要平和了。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心存善念和一颗慈悲的心。
不好的一面都会反映到我们所做的事情上去,就像镜子一样,心中的恶念到头来伤害只会是自己。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2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的师徒四人奉命去西天取经,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都想吃唐僧的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的故事,接下来就讲讲《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他们在荒山中遇到了一群强盗,孙悟空不顾唐僧的阻拦,几下就把强盗打死了。
唐僧怒发冲冠,把孙悟空赶走了,悟空委屈的回到了花果山。
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又从云层里跳出来,抢走行李,把唐僧退下了马。
沙僧找到悟空,一问才发现不是真悟空强的行李。
悟空觉得是妖怪变成他的模样,于是去了花果山,果然有个假悟空在那里占山为王。
真假两个美猴王都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为分辨出谁真谁假,就去东海找龙王,然而,在南海观音那里都没有辨认真伪。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优秀8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4cea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9.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优秀8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本文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一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得到许多启发。
唐僧只顾慈悲为怀,不了解事情真相就赶走悟空。
唐僧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要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能只相信一面之词,要全面的了解并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较好方法。
悟空的做法也不可取,他因为被师傅冤枉,而一气之下就走了,才使小人趁虚而入。
我们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应该解释清楚,不应该让别人加深误会,反而使结果恶化。
但悟空在师傅有难时不计前嫌,回来帮助师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宽容,如果冤枉你的人有悔改之意,就应该大度一些,既往不咎。
宽容待人,可以使你在有困难时,得到别人帮助。
读了《西游记》,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二今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
它描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唐三藏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遇见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奋力保护师父和师弟们,把很多妖怪都一一杀死,但是却也经常被唐三藏指责,还时不时地赶他回花果山的老家。
这一次悟空又是被唐三藏念了紧箍咒而赶走他。
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
真假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如来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
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六耳猕猴较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唐三藏师徒四人在战胜了六耳猕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彩7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彩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7255f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f.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彩7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一《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包含了很多故事。
今天我写的是其中一部《真与假的猴王》。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4名唐僧师徒在庆京路上遇到强盗时,孙悟空两次杀死强盗,惹怒唐僧,回到了花果山,那只猴子以为回去会笑,想回到唐僧身边,但被赶出去,只好向观音菩萨诉苦。
另一方面,唐僧被六耳猕猴击昏,抢包裹,沙僧去花果山找他,但敌人向观音菩萨求助,孙悟空询问菩萨后,两人一起去了花果山。
珍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两人实力相当。
为了查明真相,依次找到观音菩萨,阎王的一名下属提议来获取真相。
如来用一句话打破了猕猴桃六耳的本相,猕猴桃六耳最终惨死在孙悟空的金带上。
经过观音菩萨的劝阻,孙悟空和唐僧冰释前嫌,师徒两人和好如初。
这一切都源于唐僧六安范泰。
如果他不赶走孙悟空,就不会挨饿或挨打,孙悟空也不必厌倦观音菩萨、玉帝、阎王、如来。
而且孙悟空记忆力太差,知识太少。
那个六耳猕猴和他是兄弟,了解他的能力,完全不需要来回走动。
唯一好的是死亡。
诚实,踏实,能干,但他的运气也太好了。
但是打六个猕猴桃的话,就会遇到孙悟空。
一眼就知道猴哥委屈,马上去师傅那里告诉他,真聪明!只有猪八戒露了两次,作家不是故意教训他的吗?唉!我也喝醉了!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篇二读了《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后,我深有感悟,石猴的活泼好动、敢做敢为的生动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一座石像因受日月之精华,使得在石像内蹦出一只石猴。
这石猴不怕一切事物,和任何生物玩耍。
有一天,石猴正因帮忙猴群找到了花果山福地,便被猴群称为王,名为美猴王。
石猴这种活泼、敢做敢为的个性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与众不一样的感觉。
我觉得这故事写得淋漓尽致,十分有意思。
作者吴承恩把石猴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我最喜爱石猴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做一件事就会一向做到底,从来的不会半途而废。
也许,这种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
我每做一件事,如果有困难,我就会停止不做。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5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e965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b.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5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的师徒四人奉命去西天取经,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都想吃唐僧的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的故事,接下来就讲讲《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他们在荒山中遇到了一群强盗,孙悟空不顾唐僧的阻拦,几下就把强盗打死了。
唐僧怒发冲冠,把孙悟空赶走了,悟空委屈的回到了花果山。
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又从云层里跳出来,抢走行李,把唐僧退下了马。
沙僧找到悟空,一问才发现不是真悟空强的行李。
悟空觉得是妖怪变成他的模样,于是去了花果山,果然有个假悟空在那里占山为王。
真假两个美猴王都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为分辨出谁真谁假,就去东海找龙王,然而,在南海观音那里都没有辨认真伪。
最后,他们打到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面前辨认。
佛祖只用手一指,假悟空就现出了原形。
假悟空原来是只七耳猕猴。
这只猕猴慌慌张张想逃跑,结果被悟空一棒打死了。
最后唐僧原谅了悟空,师徒四人战胜了又一道挫折,他们更加团结的上路了。
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能撒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真假猴王》来自神奇小说《西游记》,是经典典故之一。
它说悟空因为杀死了几个土匪而被主人赶出了主人,而孙悟空假装是六耳猕猴,试图偷走圣经,去西方学习圣经。
最后,在真正的孙悟空和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绳之以法,师徒们又回到了一起。
阅读后,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从正确的角度看待事物的人。
悟空帮他除恶魔。
他不欣赏。
他还盲目地认为悟空杀人不眨眼,甚至不放过人民的生命。
在文章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唐僧赶走了悟空.那一段。
虽然悟空对师父的做法很不满意,但他宁愿被师父念咒也不愿离开师父。
他不得不护送师父学习经文,但唐僧听了八戒的胡说八道,强行赶走了悟空。
看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思考,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7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378d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2.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7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含众多故事。
今天,我写的就是其中一篇,名曰“真假美猴王”。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一伙强盗,孙悟空因两次杀死强盗而惹怒唐僧,被赶回花果山,那猴子寻思回去会被笑,想回到唐僧身边,却又被赶走,只得向观音菩萨诉苦。
另一边,唐僧被六耳猕猴打昏,抢走包裹,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敌不过,向观音菩萨求助,撞见孙悟空,向菩萨问明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真假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二人实力旗鼓相当,为查明真相,二人依次找到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龙王、阎王,都无法辨别。
阎王的一名手下建议他们去找如来,方得真相。
如来一句点破六耳猕猴的本相,六耳猕猴最终惨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
经过观音菩萨的劝阻,孙悟空与唐僧冰释前嫌,师徒二人和好如初。
这一切都源于唐僧肉眼凡胎,如果他不赶走孙悟空,就不会挨饿、挨打,孙悟空也用不着在观音菩萨、玉帝、阎王、如来中间疲于奔命了。
再说孙悟空,记性也太差,知识太少,那六耳猕猴本与他是兄弟,知道他的能力,完全不用来回奔波。
唯一好点儿的就只有沙僧了,老实、踏实、能干,不过,他运气也太好了,打不过六耳猕猴,正好撞上孙悟空,一趟就知道他猴哥被冤枉了,之后马上去告诉师父,真机灵!只让猪八戒露了两次面,这是不是作者故意整他呢?唉!我也是醉了!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2《真假美猴王》是《西游记》里面十分精彩的一段故事。
但是这却不是一段简单的故事,就像是如来佛祖所说六耳猕猴是因为孙悟空的心魔而成。
这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将人内心中丑恶的一面给找出来了。
孙悟空本性是冲动,感性的。
常年在唐僧身边伺候着,有时候自己明明办了好事,却遭到师傅的惩罚,总是会有怨气的。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6篇范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6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d065f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0.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6篇范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1我喜欢看书,今天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知道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非常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写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子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孙悟空和他找了观音、玉皇大帝和师父,他们都没有分辨出来。
最后他们去找如来,如来说:“六耳弥猴最擅长模仿和变化,明白许多东西的品性,与悟空声音和相貌相同的只有六耳弥猴了。
” 假悟空现出原形,被真悟空打死,真假美猴王大战终于结束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撒谎骗人,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不要像那只“六耳猕猴”,要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学习本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事情,就一定会成功的。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2众所周知,以唐僧为主线的西游记的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
吴承恩一心想在前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做出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直到71岁那年才开始创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魁宝的《西游记》。
下面让我来谈一下有关《西游记》故事中的《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的感想:孙悟空因为一时的冲动,打死了拦路的强盗,唐僧便捻走了孙悟空。
六耳弥猴便趁此机会变化成孙悟空的模样抢走了唐僧等人的行李和关文,又把小妖变成唐僧等人的模样,准备上西天骗去真经,自修成佛。
真假孙悟空二人从天上打到地府,观音菩萨,玉皇大帝,阎王爷等重位神仙那,匀分辨不出真假,直到二人打到雷音寺如来佛主面前才被如来佛主说破真像,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佛主并告诉他“万恶由心生”的道理。
记得以前那个我,刁蛮。
任性。
做事欠缺考虑,所以常常被罚,有一次因为和同桌之间闹别扭,原因只是因为她用了我的透明胶带,而且仅仅是一点,她对我说:“哦!对不起,刚才拿错了,我的透明胶带在这”事情并没有那么快结束。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2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2ea32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e.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2篇)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2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读了《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后,我深有感悟,石猴的活泼好动、敢做敢为的生动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一座石像因受日月之精华,使得在石像内蹦出一只石猴。
这石猴不怕一切事物,和任何生物玩耍。
有一天,石猴正因帮忙猴群找到了花果山福地,便被猴群称为王,名为美猴王。
石猴这种活泼、敢做敢为的个性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与众不一样的感觉。
我觉得这故事写得淋漓尽致,十分有意思。
作者吴承恩把石猴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锲而不舍下一句我最喜爱石猴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做一件事就会一向做到底,从来的不会半途而废。
也许,这种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
我每做一件事,如果有困难,我就会停止不做。
我就应向石猴学习,做事做到底,遇到困难就坚持到底。
这篇故事使我懂得了不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才能做成一件事。
这篇故事真让我收益不少啊!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团结就是力量,但是唐僧四人不团结,导致唐僧遭到灾祸。
正因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土匪唐僧把悟空赶走了。
六耳猕猴趁机偷走行李和文牒,和几个小妖变成唐僧四人,想去取经,悟空知道了跟六耳猕猴打到玉皇大帝、观音、阎王殿那里,最后让如来佛分辨出来,抓住了六耳猕猴。
这才明白,原来是孙悟空跟唐僧不团结,才出现了六耳猕猴的事。
从此,孙悟空一心一意保护唐僧西去。
哎!如果唐僧四人团结,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就像我们班的丁念祖,常常欺负我们,因此我们不想和他玩。
但之后,有人需要帮忙时,他也表现的很好。
一次,我的手刮伤了,他来关心我,这让我很温暖,之后他的朋友也多了。
读了《真假美猴王》,我知道有团结就有力量,就像班级体育比赛,只要团结在一齐,就能胜利。
即使你什么也不会,只要你团结,就是一个好孩子。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5篇)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7ba28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3.png)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
它描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遇见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奋力保护师父和师弟们,把很多妖怪都一一杀死,但是却也经常被唐僧指责,还时不时地赶他回花果山的老家。
这一次悟空又是被唐僧念了紧箍咒而赶走他。
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
真假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如来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
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唐僧师徒四人在战胜了六耳猕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
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唐僧太不相信孙悟空了,而对妖怪们却心怀慈悲,导致了孙悟空经常被冤枉。
但是我很敬佩孙悟空,他对师父的忠心永远不变。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众所周知,以唐僧为主线的西游记的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吴承恩一心想在前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做出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直到71岁那年才开始创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魁宝的<西游记>。
下面让我来谈一下有关<西游记>故事中的<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的感想:孙悟空因为一时的冲动,打死了拦路的强盗,唐僧便捻走了孙悟空,六耳弥猴便趁此机会变化成孙悟空的模样抢走了唐僧等人的行李和关文,又把小妖变成唐僧等人的模样,准备上西天骗去真经,自修成佛。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5篇)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4fa8f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2.png)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我读完了《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走到一座高山里,有个妖怪变成一个假悟空,两个悟空(真和假)谁也分辨不出来,如来佛祖最后分辨了出来。
我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深受启发,懂得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如果你弄虚作假,就算装得更诱人,更逼真,最终也会有被别人识破的时候。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懂装懂,到考试的时候一塌糊涂,什么也不会做。
这还让我想到了在生活里,比方说,像诈骗、想骗钱的人都是坏蛋,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提高警惕,而且,更不要那种人学习,不要让那些假的东西来影响我们。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读了《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后,我深有感悟,石猴的活泼好动、敢做敢为的生动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一座石像因受日月之精华,使得在石像内蹦出一只石猴。
这石猴不怕一切事物,和任何生物玩耍。
有一天,石猴正因帮忙猴群找到了花果山福地,便被猴群称为王,名为美猴王。
石猴这种活泼、敢做敢为的个性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与众不一样的感觉。
我觉得这故事写得淋漓尽致,十分有意思。
作者吴承恩把石猴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锲而不舍下一句我最喜爱石猴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做一件事就会一向做到底,从来的不会半途而废。
也许,这种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
我每做一件事,如果有困难,我就会停止不做。
我就应向石猴学习,做事做到底,遇到困难就坚持到底。
这篇故事使我懂得了不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才能做成一件事。
这篇故事真让我收益不少啊!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3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db26a0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6.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1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含众多故事。
今日,我写的就是其中一篇,名曰“真假美猴王”。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一伙强盗,孙悟空因两次杀死强盗而惹怒唐僧,被赶回花果山,那猴子寻思回去会被笑,想回到唐僧身边,却又被赶走,只得向观音菩萨诉苦。
另一边,唐僧被六耳猕猴打昏,抢走包裹,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敌可是,向观音菩萨求助,撞见孙悟空,向菩萨问明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真假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二人实力旗鼓相当,为查明真相,二人依次找到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龙王、阎王,都无法辨别。
阎王的一名手下提议他们去找如来,方得真相。
如来一句点破六耳猕猴的本相,六耳猕猴最终惨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
经过观音菩萨的劝阻,孙悟空与唐僧冰释前嫌,师徒二人和好如初。
这一切都源于唐僧肉眼凡胎,如果他不赶走孙悟空,就不会挨饿、挨打,孙悟空也用不着在观音菩萨、玉帝、阎王、如来中间疲于奔命了。
再说孙悟空,记性也太差,知识太少,那六耳猕猴本与他是兄弟,明白他的本事,完全不用来回奔波。
唯一好点儿的就仅有沙僧了,老实、踏实、能干,可是,他运气也太好了,打可是六耳猕猴,正好撞上孙悟空,一趟就明白他猴哥被冤枉了,之后立刻去告诉师父,真机灵!只让猪八戒露了两次面,这是不是作者故意整他呢?唉!我也是醉了!《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众所周知,以唐僧为主线的西游记的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
吴承恩一心想在前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做出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直到71岁那年才开始创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魁宝的《西游记》。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0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24ad5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f.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0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的师徒四人奉命去西天取经,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都想吃唐僧的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的故事,接下来就讲讲《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他们在荒山中遇到了一群强盗,孙悟空不顾唐僧的阻拦,几下就把强盗打死了。
唐僧怒发冲冠,把孙悟空赶走了,悟空委屈的回到了花果山。
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又从云层里跳出来,抢走行李,把唐僧退下了马。
沙僧找到悟空,一问才发现不是真悟空强的行李。
悟空觉得是妖怪变成他的模样,于是去了花果山,果然有个假悟空在那里占山为王。
真假两个美猴王都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为分辨出谁真谁假,就去东海找龙王,然而,在南海观音那里都没有辨认真伪。
最后,他们打到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面前辨认。
佛祖只用手一指,假悟空就现出了原形。
假悟空原来是只七耳猕猴。
这只猕猴慌慌张张想逃跑,结果被悟空一棒打死了。
最后唐僧原谅了悟空,师徒四人战胜了又一道挫折,他们更加团结的上路了。
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能撒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含众多故事。
今日,我写的就是其中一篇,名曰“真假美猴王”。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一伙强盗,孙悟空因两次杀死强盗而惹怒唐僧,被赶回花果山,那猴子寻思回去会被笑,想回到唐僧身边,却又被赶走,只得向观音菩萨诉苦。
另一边,唐僧被六耳猕猴打昏,抢走包裹,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敌可是,向观音菩萨求助,撞见孙悟空,向菩萨问明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真假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二人实力旗鼓相当,为查明真相,二人依次找到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龙王、阎王,都无法辨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6篇
范文
在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的篇章占有重要戏份,这一篇写的非常精彩,现在让人阅读起来都那么的回味无穷,下面是搜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1
我喜欢看书,今天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知道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非常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写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子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孙悟空和他找了观音、玉皇大帝和师父,他们都没有分辨出来。
最后他们去找如来,如来说:“六耳弥猴最擅长模仿和变化,明白许多东西的品性,与悟空声音和相貌相同的只有六耳弥猴了。
” 假悟空现出原形,被真悟空打死,真假美猴王大战终于结束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撒谎骗人,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不要像那只“六耳猕猴”,
要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学习本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事情,就一定会成功的。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2
众所周知,以唐僧为主线的西游记的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
吴承恩一心想在前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做出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直到71岁那年才开始创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魁宝的《西游记》。
下面让我来谈一下有关《西游记》故事中的《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的感想:
孙悟空因为一时的冲动,打死了拦路的强盗,唐僧便捻走了孙悟空。
六耳弥猴便趁此机会变化成孙悟空的模样抢走了唐僧等人的行李和关文,又把小妖变成唐僧等人的模样,准备上西天骗去真经,自修成佛。
真假孙悟空二人从天上打到地府,观音菩萨,玉皇大帝,阎王爷等重位神仙那,匀分辨不出真假,直到二人打到雷音寺如来佛主面前才被如来佛主说破真像,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佛主并告诉他“万恶由心生”的道理。
记得以前那个我,刁蛮。
任性。
做事欠缺考虑,所以常常被罚,有一次因为和同桌之间闹别扭,原因只是因为她用了我的透明胶带,而且仅仅是一点,她对我说:“哦!对不起,刚才拿错
了,我的透明胶带在这”事情并没有那么快结束。
我硬是要她赔我,她也知道我的脾气,就赔了我透明胶带,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我。
都在背后说我的不好,事后我觉得我离这个班集体越来越远了。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00字五年级3
真假美猴王这一回, 不知道欺骗了多少观众, 今天, 看我来戳穿泼猴的鬼把戏。
其实呢, 这一回中根本就没有妖怪, 那个所谓的六耳猕猴并不存在。
从头到尾都是孙悟空一个人捣的鬼! 大家看西游记把大脑都看的僵化了, 总以为孙悟空是捉妖怪的, 却怎么都想不到: 孙悟空也会冒充妖怪, 把唐僧这个泼秃领导暴打一顿以泻私愤吧!
孙悟空在这件事的起先, 他是个受害者, 而结果, 却变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因此, 孙悟空是第一嫌疑人。
我们再来重新看这一幕:
一、起因
孙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 唐僧念经超度强盗的亡灵: 拜惟好汉,我以好话,尔等不听,却遭行者,棍下伤身。
你到森罗殿下兴词,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
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八戒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
”三藏又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
”
孙悟空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
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
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打杀人!”然后骂道:“触恼了我的性子,将你打死了,尽你到那里去告,我老孙是不怕, 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
这绝对是在恐吓唐僧, 把老子惹火了, 连你也打死, 你去告吧!
三藏见他说出这般恶话,心惊肉跳道:“徒弟呀,你怎么就认真起来?”
晚上, 在老杨家借宿, 老杨的儿子是强盗一伙, 孙悟空又打死了二三十个强盗, 还把老杨儿子的头割下来, 拧给唐僧看。
唐僧大惊, 念起《紧箍儿咒》,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 翻筋斗,竖蜻蜓,疼痛难禁。
把大圣咒倒在地,箍儿陷在肉里有一寸来深浅。
并威胁道:“快走!迟了些儿,我又念真言,这番决不住口,把你脑浆都勒出来哩!”
这是唐僧第三次赶孙悟空滚蛋。
西天路走了一大半了, 眼看就要出成果了, 他要他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