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全球化,各个国家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其中中日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日关系经历着从敌对到友好的历程,尽管曾经遭遇过波折,但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关系也逐渐回暖。

下面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过程做一回顾。

一、封建时期的贸易交往早在16世纪,明朝与日本就开始进行贸易,由于双方的贸易需求,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逐渐增多。

虽然当时的贸易往来需由德川幕府中转,但对中日之间文化的交流和相互了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日本的文化变革和“开国”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的中日关系19世纪末,中国历经太平天国战争、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已经开始接受现代化的观念,而此时的日本却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大国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中日两国开始有更多的接触。

1902年10月,中日签订了《日中修好条约》。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两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淞沪会战及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两国的关系降至冰点。

三、中日战争与关系转型日本进攻中国,占领上海和南京,使得中日关系出现了更大的矛盾。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附近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开始占领全国大片土地。

直到1945年,日本才在二战中投降,这场战争让中日两国的关系彻底地恶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日两国因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同,关系陷入了新的困境。

在此期间,中日两国除了保持必要的文化、商贸等层面的交流,基本上处于敌对状态,相互疏离。

四、中国政策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展示了不断崛起的姿态,贸易和工业等方面也大幅发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中国同其它国家开展合作的同时,也调整了与日本形成的经济联系。

1972年,中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大幅缓和了两国关系。

1978年,中国启动了对外开放的征程,此举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化,尽管曾经有类似“东海之争”的争端发生,但中日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加强。

晚清中日两国现代化不同结局探析

晚清中日两国现代化不同结局探析
周 树 立

要: 晚清 时期 , 中日两 国相继开始 了现代化进程 , 但现代化 的结局却 大不 相 同。 1本 比较顺利地进入 了现代化 3
国家行列 , 中国的现代化却 一波三折。晚清时期 中 日两 国现代 化之所 以有着 差别 巨大 的结 局, 因主 要有三个 而 原
方面 : 两国现代化面临 的历史起 点( 即制度和文化 ) 不同; 国应对西 方文化冲 击的速度 和能力不 同; 两 两国推进 现代
园领 主结 构 ; 这种 土地所 有制 的形 成过 程 , 定 了下 决 级 领 主对上 级领 主 的依 赖 性 , 下 级 之 间有 很 强 的 上
为 日本民族的特点。 日本学习西方基本没有传统价
值 的羁绊 , 民族 发 展 主要 靠 摄 取 其 他 民族 的文 化 其 滋 养 自己 ,9世 纪 在借 用 西 方 世 界 的文 明 时 , 生 1 发 的冲 突较少 、 痛苦 较小 。总 之 , 日两 国传统 社 会在 中 制 度 和文化 方面 的差 异使 H本站 在 了一个 有利 的现 代 化起 点上 。这 也是 两 国现 代化 不 同结局 的重 要原
制化 的政治体制 、 等级化的权力配置 、 集权化的组织 结构 、 官本化的政治文化 、 工具化 的天道观念 、 差序
化 的官场 生态 、 形式 化 的官僚 作 风 、 情化 的政 治关 人 系 、 举化 的 选 官 方 式 。 在 西 方 工 业 化 的 冲 击 之 科 下, 晚清帝 国在 组 织 体 制 、 会 动 员 与参 与 能 力 、 社 推 进 动力诸 方 面均不 适 应 , 因就 在 于 这种 集 权 制 并 原
21 ( 0 1年 总第 8 第 3期 5月 13期 )
中 州 学 刊

中日历史朝代对比表

中日历史朝代对比表

中日历史朝代对比表中日历史朝代对比表1.夏朝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前3世纪-公元280年 (有各种在地式国家及活动。

)2.商朝 (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 前280年-前221年 (有各种在地式国家及活动。

)3.周朝 (前1046年-前256年) - 前221年-公元710年-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 前221年-公元645年-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 645年-710年4.春秋战国时期 (前770年-前221年) - 645年-710年5.秦朝 (前221年-前206年) - 710年-794年6.汉朝 (前202年-公元220年) - 794年-1185年- 西汉 (前206年-公元25年) - 794年-1185年- 新朝 (公元8年-公元23年) - 794年-1185年- 东汉 (25年-220年) - 794年-1185年7.三国时代 (220年-280年) - 1185年-1333年- 魏 (220年-265年) - 1185年-1333年- 蜀 (221年-263年) - 1185年-1333年- 吴 (222年-280年) - 1185年-1333年8.晋朝 (265年-420年) - 1185年-1333年- 西晋 (265年-316年) - 1185年-1333年 - 东晋 (317年-420年) - 1185年-1333年9.南北朝 (420年-589年) - 1333年-1603年- 南朝 (420年-589年) - 1333年-1603年 - 北朝 (439年-589年) - 1333年-1603年10.隋朝 (581年-618年) - 1603年-1868年11.唐朝 (618年-907年) - 1868年-1912年12.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 1912年-1926年 - 后梁 (907年-923年) - 1912年-1926年 - 后唐 (923年-937年) - 1912年-1926年 - 后晋 (936年-946年) - 1912年-1926年 - 后汉 (947年-950年) - 1912年-1926年 - 后周 (951年-960年) - 1912年-1926年 - 南唐 (937年-975年) - 1912年-1926年- 吴蜀 (907年-937年) - 1912年-1926年- 南汉 (917年-971年) - 1912年-1926年- 南楚 (907年-951年) - 1912年-1926年- 南平 (907年-963年) - 1912年-1926年13.北宋 (960年-1127年) - 1926年-1926年14.南宋 (1127年-1279年) - 1926年-1926年15.元朝 (1271年-1368年) - 1926年-1926年16.明朝 (1368年-1644年) - 1926年-1926年17.清朝 (1644年-1912年) - 1926年-1926年18.明治时代 (1868年-1912年) - 1926年-1945年本文档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国宪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夏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早、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段历史阶段之一。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国别史·日本(附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国别史·日本(附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国别史·⽇本(附思维导图)中考专题复习国别史·⽇本⼀、古代史⽇本(⼀)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

⼤和国的最⾼统治者称为“⼤王”,⼤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从646年开始,⽇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了⼀系列改⾰,史称“⼤化改新”。

1、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以天皇为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地⽅设国、郡、⾥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切私地、私民,将⼟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地颁给公民,每隔6年授⽥⼀次,不能终⽣使⽤,也不能买卖;统⼀赋税。

2、作⽤:⼤化改新使⽇本发展成为⼀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奴⾪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三)幕府统治1、⽇本庄园经济:⼤化改新百余年后,⼟地私有与⼟地兼并盛⾏。

贵族、豪门、寺院⼤量购买、兼并⼟地,组成庄园。

⼤庄园还享有“不输不⼊”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官吏进⼊庄园,⼲涉庄园事务。

中央对地⽅逐渐丧失了控制能⼒,社会局势动荡。

地⽅豪强为了保护⾃⼰的庄园,把⾃⼰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武装起来,组成⼀种⾎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

2、幕府统治:(1)12世纪晚期,源⽒武⼠集团击败平⽒武⼠集团,源⽒⾸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本由此进⼊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2)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领“征夷⼤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权旁落,成为⼀种礼仪性的摆设。

国家⼤权基本掌握在武⼠阶层⼿中。

武⼠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套展现武⼠阶层道德与⾏为规范的武⼠道。

武⼠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是他的主公。

⼆、近现代史上的⽇本(⼀)明治维新(1868年):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阻碍⽇本资本主义发展。

2、外部原因:1853年美国⼊侵(即⿊船事件),⽇本⾯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启动之比较

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启动之比较

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启动之比较[关键词] 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比较;政府作用一、现代化进程与政府作用现代化的主体是民族国家,所以国家或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恩格斯对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后发外源型国家的现代化一般起步于民族独立统一的解放运动,封建色彩浓厚,缺乏自发力量,政府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现代化的进程。

因而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后发国家只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于边缘地位。

由于后发国家独特的历史规定性,其现代化进程面临着一系列的两难窘境,如现代化进程浓缩与循序的两难抉择;政治参与和社会稳定的两难抉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两难抉择;民族化与世界化等两难窘境。

后发现代化国家也存在着一些“后发优势”,(the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即可以在许多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或者可以跨越、合并某些过程,但这些优势并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转化的关键在于一个奉行发展主义的政府充分发挥积极强大的作用。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才使得后发国家的政府作用显得愈加重要和发挥得更为困难。

二、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启动之比较日本与中国一样同是后发现代化国家,都是在欧美各国的外来压力下,由君主制政权自上而下地启动的现代化进程。

两国政权都具有强烈的封建色彩,两国都在不平等条约下,处于半殖民地状态,两国的现代化进程最具有可比性。

(一)经济现代化启动:“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专制政府的重本抑末政策,帝国主义经济的侵入构成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三重障碍。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有感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有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题目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作者和学号梅馨月1320520121班级13财务管理1班日期2015年12月3日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摘要: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都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并且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威胁,两个国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可是进入近代,仅仅不到半个世纪,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竟是这样的不同:日本迅速地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资本主义的改革和近代化,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则沦为丧失了独立主权的一个为列强所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近代时期中日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探讨与比较中日近代化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日;近代化;成败;比较在70年代日本奇迹般的重新崛起时代,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也一度成为学术热点。

研究日本现代化不但是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日本反思现代化历程的需要。

在中日近代化的研究中,日本学者依田熹家的《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一书十分具有代表性。

在研究中,依田熹家发现,中国学者和日本本土学者对日本现代化的研究有很大差异。

“中国朋友感到‘惊诧’希望知道的事,很多却是我们日本人感到‘理所当然’、不屑一顾的事,而很多我们认为通过大量史料得到证实的事,却使很多中国朋友极难理解”,故依田熹家在写了成名专著《日中现代化比较研究》后,人为还有进一步阐述近代日本的现代化问题的必要,由此著述了《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

依田熹家对日本的侵略战争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省,在本书的辅助书目中有大量的日本史名著,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依田熹家在《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日中两国有很多差异,采用类型比较,对中日社会类型、文化类型和教育类型进行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发展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极其惨痛的战争,却也是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争。

它在民族意识、文化传承、现代化转型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中日战争中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这场战争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

而甲午中日战争也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首先,它彰显了中国的爱国精神和抗争能力。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体制已经开始走向衰落,而日本则正在发展壮大。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没有屈服,通过团结起来抗争,成功抵御了外来侵略。

这一点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其次,传统文化在中日战争中还体现在两军对战时的武士精神上。

武士精神是日本自古以来一直强调的精神,表现为忠诚、勇气、纪律、责任等方面。

在战场上,日军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而中国的将士则表现出了另一种武士精神,那就是有勇无谋,并且视死亡如归。

这种武士精神体现了中国将士对于国家、民族和荣誉的信仰,并且他们的牺牲精神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

再次,传统文化还体现在中国人的国家意识上。

中国人在生活中注重团结和凝聚力,“天下一家”在中国民间文化中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甲午战争中,中国人顶住了日本军队的攻击,全国上下一起进行抗战,体现了这种凝聚力和力量。

以上所说的传统文化,也许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它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却依然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这样的价值观念无疑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体现。

二、现代化发展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不断发展中的象征,是一种各方面的改革和进步,同时也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兴起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薄弱、落后,这也催生了一批人才和思想家,他们开始反思中国的国家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变革和发展的思路和计划。

近代中日关系的演变与互动

近代中日关系的演变与互动

近代中日关系的演变与互动近代中日关系的演变与互动,是两国民族和历史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世纪末起,中日两国开始相互接触和交流,这种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背景下发展成为合作、竞争甚至对立的关系。

一、近代中日关系的起点近代中日关系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

这场战争是中国清朝与日本明治时期的对决,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低谷与日本近代化的崛起。

此后,中日两国彼此对抗的关系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加深。

二、经济与文化的互动然而,尽管政治和军事关系的紧张,近代中日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却并未完全隔绝。

特别是近代的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大量引进了西方的技术、思想和文化,其中日本的先进经验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许多中国留学生选择赴日本深造,学习日本的新知识和先进文化。

同时,中日经济领域的互动也逐渐增加,日本投资中国、进口中国商品,两国的经济关系逐渐紧密。

三、侵略与战争的冲突然而,在20世纪初,随着日本的军国主义政权崛起,中日关系再次陷入严重的对立。

日本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与战争行动,比如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这些事件使中日关系降到了冰点,为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做了铺垫。

四、战后的走向与和解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中日关系经历了新的转折。

中国加入联合国后,与世界各国开展了广泛的交往合作,其中也包括日本。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标志着二战后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一大进展。

此后,两国经济、文化和人员往来逐渐增加。

五、后续合作与竞争尽管中日两国在经济合作和人员交流方面有所发展,但两国之间的竞争和分歧仍然存在。

特别是在地区安全和历史认识等问题上,中日之间经常出现争议。

例如,中国和日本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的持续争端,以及对于二战历史的不同诠释等。

这些问题为中日两国关系带来了许多困扰。

六、中日合作的前景尽管中日关系存在一些阻碍,但双边的合作与互动正逐步扩大。

双方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且在一些重要的全球问题上也展现出合作的意愿,比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

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

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

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题目《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观后所感-----中日差异与借鉴之处作者和学号丁泽勇 1220300150班级12工商1班日期2014年11月12日《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观后所感-----中日差异与借鉴之处摘要:日本从明治维新前后开始,政府就开始了推进近代化。

所以日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信仰有它的独到之处。

任何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依靠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日本自身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结构和其特有的对社会责任感以及学习能力才使得日本在近代能够脱颖而出,所以我应该对日本文化进行多多地了解和学习其精华之处,因为相似的文化源头和几乎差不多时间的近代化改革的起点使得日本在很多方面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我们所借鉴反思。

关键词:日本近代化;中日差异;借鉴学习一、前言只要大家一起开始说起日本,大多人可能会回答很发达;但是问对日本印象如何,大家感觉肯定是不好的。

但是日本的整体实力还是非常强的,这是世界所公认的事实。

所以不管我们现在对于日本不管有什么样的看法,他们的优秀之处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他们的综合国力还是远超于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地打败敌人,而不是说仅仅是口头上的辱骂,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通过《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这本书给我有很大感触。

对当代很多中国人而言,日本首先是一种情绪,然后才是一个真实存在。

了解日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对自己快速变化的历史身份的重新定位,是一种正常时代的正常国民心态的回归,虽然有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适应。

我们不是要忘记过去,而是要学会在变化中重新开始。

而了解对方是这一切的前提,这种了解不是在政客们的握手和把盏言欢中完成的,而是建立在民间自发的互动基础之上的。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同一时期,但是现今日本的综合实力要远远超过中国。

因此,我们应该要深刻的认识到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不同之处,找出自身的不足以及对方的优势,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站稳脚跟。

中日近代军事变革比较研究

中日近代军事变革比较研究
j ___
c__%
一、中日近代军事变革的背景3_aD\__J__
tw<mZ_d2H_
(一)中日近代军事变革的动力^o_ykimYI-
中日两国推行的近代军事变革都属于外源型近代化。其动力来源于外部势力的冲击,这和西方由内部资本主义因素增长和海外市场的开辟引发的内源型近代化的推动力是不同的。y7iHB k"^:
其三,军队编制体制落后。淮军作为近代军事变革的产物,随着新式装备的出现,军队编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但大体上仍沿袭湘营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营下设哨。营官以上设统领,分带数营。营官是基层军官,而统领则是高级将领,它们之间缺少中间过渡阶层,这样造成的不良后果:一是不利于基层军官的历练成长;二是在战斗中不利于各部队之间的协同。这一时期,随着火器的广泛应用和杀伤力的提高,在战术上,散兵队形已逐渐取代方阵队形,而湘、淮军仍死抱着方阵队形不放,编制体制落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c@uNA0_ p_
_3__T<aGW1
(三)在军事思想层面上的差异1R_ e5)Y:i
从军事理论上讲,日本近代军事变革在大量引进西方军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特色对军事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创新,从而奠定了近代军事理论的基础。反观中国,由于指导思想的局限,近代军事理论始终在传统与近代之间徘徊,没有获得大的突破。tbNIl cAWS
而同期的日本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18世纪以来,外国势力人侵次数越来越频繁,自1764到1854年的90年间,达52次。特别是1853年美国柏利率领的四艘“黑船”出现在长崎,加之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消息传入日本,使日本统治阶级产生了危机感:“中国拘泥于古法,日本应在未败前学到西洋之法”。因此,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从幕府到各藩纷纷主动进行改革,如制造西式船炮、训练新式军队、培养西学人才等。到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后,实行了以“富国强兵”为中心的军事变革。s{QS2G$5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的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是具有复杂内容的问题,它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教育等方面,本文仅仅就经济方面,即就其与近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方面作些比较分析。我们大致用横向和微观的比较方法,首先对中日两国在创办近代企业中各自的经济政策进行探讨;其次,综合起来比较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意在寻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挖掘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

在两国,最初着手发展的均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的军事工业,官办的军事工业,都没有能够发展为资本主义,但事情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那样,“工业领域一受到刺激,其后果是无穷无尽的。一个工业部门的进步会把所有其余的部门也带动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71页。)。军事工业的创办和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出现了某些带有本质性的变化。其次,航运业构成了由军事工业转向民用企业的桥梁,并与流通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航运业在两国都是紧接着军事工业而着手发展的部门。棉纺织业是生产典型的大众消费品的部门,初期,两国在这一部门都遭受了来自外国商品的最严重的威胁。而1890年,日本棉纱开始向中国出口,这一部门也是反映两国工业发展差距的最典型部门。因此,这里就以航运业,棉纺织业为例,来探讨中日两国创办近代企业既相同又不同的发展道路。
几经曲折,织布局于1890年投入生产,到1893年,几次整顿后,渐具规模,布机500台,纱锭达25000枚(《捷报》,1899年9月28日,第513页。)。日夜开工布匹产量可达600匹(李鸿章《全书》奏稿卷77,38页。)。不幸十月间,清花间起火,织布局全厂被焚毁,损失70余万两。但由于纺织业的优厚利润推动洋务派官员急谋恢复织布局,于是华盛纺织总厂于1894年在上海织布局的原址上建立,仍为官督商办,除总厂外,还在上海和宁波等地设立十个分厂。并李鸿章、盛宣怀更进一步制定了垄断纺织业的计划,他们申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立案,明文规定“十年以内,不准续添,俾免壅滞”(李鸿章《全书》奏稿卷78,10页。)。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第一个十年垄断到华盛纺织总厂的第二个十年垄断对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压抑和阻碍。

比较中的审视——中日近代军事变革比较研究

比较中的审视——中日近代军事变革比较研究
不 禁要 问 , 是什 么原 因导 致 了同处 于半 殖 民地地位 , 又几 乎 同 时启动 了 军事变 革 的 中 国和 日本 , 只是 在经 历
了短短的2 多年之后 , 0 却造成如此不同的历史命运呢?本文就两国军事变革差异的原因进行比较研究。 军事变革 需要有 充满创 新精神 的科 学指导 理论
① 作者简介 : 张瑞安 , ,9 4年生 , 男 17 河北邯郸人 。南 京陆军指 挥学 院军事理论教研 室讲师 , 中校 , 军事学博 士。主要 研究方向 : 中国近代军事史 , 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 0余篇 。

6 6・
贵 州文史 丛刊
21 00年
第 2期
适应得多。日 明治维新的第一项重大举措便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本 改革各种陋俗弊政 , 采行西洋式的教育 制 度 , 洋学 , 奖励 大量 派遣 留学生 出 国 , 奖励 科 学 技术 。刚 开始 这些 变 革是 在 “ 洋 道德 , 洋技 艺 ” 口号 东 西 的 下进行的, 但很快遭到保守派的反击 , 最终确立了“ 和魂洋才” 的指导理论。通过钦定的《 教育敕语》 《 、 军人 敕语》 , 等 宣传武士道精神 , 在吸收西方文明的同时 , 留“ 保 大和之魂 ” 对传统社会加 以适 当改造, , 使之承担 某种现代功能 , 把传统文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在政治理论与社会伦理 的范 围内, 而军事领域则从传统中解脱出来 , 全方位
比较 中的审视
・ 5・ 6
比 较 中 的 审 视
— —
中日 近代军事变革 比较研 究
张瑞安①
( 南京陆军指挥学 院 江苏
南京 2 04 ) 10 5
内容提要 : 内忧外患的冲击下, 在 中国和 日本 几乎 同时启动 了军事变革。但 晚清政府 在 甲午战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中日韩现代文学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中日韩现代文学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中、日、韩三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特点摘要:本文从文艺思潮、作家和读者、言语和媒体三方面,以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中心,考察并记述了东亚三国现代化的过程。

并阐明中、日、韩三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如何与其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相连。

虽然各国政治情况各异,但基于民族主义的民主化方向却表现出一致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因此,可以说。

东亚的现代文学是在西方的压迫和对其反抗的过程中诞生的,换言之,是运用排外主义的方式西方化的。

东亚现代文学史研究必须走出西方文学的阴影,发掘和整理与现代西方存在差异的、具备东亚个性的文学史。

关键词:现代性;文学史;门户开放;启蒙运动;个别性;普遍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1序言在本文中,现代文学的概念,并非仅仅是以时间作为标准进行划分的。

而是把所有在本质上具备了现代的精神和形式的文学作品统称为现代文学。

也就是说,所谓现代文学是指“以市民精神为内容,把自由的文体作为形式的文学”,或者说,是由被分化了的艺术类别的概念所形成的文学。

如果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基础并且充分地反映了复杂的市民社会的小说无疑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还有,由于文艺新闻的形成,带来了文学和媒体的完美结合。

这种文化现象使文学的功能和意义在社会中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综上所述。

与古代文学相比,现代文学是以不同于前代的社会条件和意识形态作为背景诞生的,它是文学与时间意义上的现代相结合的产物。

与西洋的市民社会不同,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在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市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被迫的门户开放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东亚的现代意识和文学意识,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半殖民地这一历史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制约。

再加上之前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影响依然大量残存于精神文化领域方面,文学在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了各种各样错误的尝试,做出了必要的修正。

研究东亚三国被欧美列强蹂躏的历史,其现代文学的比较分析是其中一个必要的环节。

中日近代化的比较

中日近代化的比较

中日近代化的比较引言可以说,在发生1853年黑船事件发生之前,日本和1840年之前的中国一样,是一个封闭在自己狭小世界当中的落后的封建国家,社会体制和经济水平在清帝国之下,而日本却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几乎自主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并在中日甲午战争和之后的日俄战争中一举奠定了其亚洲第一强国,仅次于美英等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而发生这一惊天转变日本用了不到四十年时间。

这与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坎坷曲折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引发了我对两个民族截然不同命运的思考,是什么促成了日本的快速崛起,又是什么绊住了中国帝国转身前进的脚步?而这样的历史是否也在今天继续以某种方式暗自得延续着?这一切又有怎样的渊源,怎样的后话,怎样的影响?一切都值得如今的国人去反思,去体会,继而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步伐。

为了解答我的这些疑问,我开始从书籍中了解两个国家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发生的故事和社会的微观图景,以求找到问题的真相。

第一部分暴风雨前夜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中日两个国家都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封建统治之中,然而社会体制、面貌确实及其不同的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纵观各个国家的封建文明史,没有一个封建国家可以在长时间内维持民族的持续兴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表现出高度统一性和自我稳定性。

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精英的伟大智慧高度完善了这一体制,以自我禁锢为代价,换来了一种难以打破的内部稳定: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将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刻入人的灵魂中;经济上限制商业的发展(主要是对外的),维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上建立了完善中央集权政治,使得一切反抗力量降到了最低。

这一体制有着全方位的完善性,几乎设计好了每一个社会阶层的生存方式,拥有极大的容错率,自范性——当然,也同时意味着它的顽固性、难以变更的存在性。

中国人民自古就过着平淡而稳定的农业生活,哲学家们也把某种亘古不变的平淡生存方式注入了整个民族,安于平淡,安于现状,安于空前强盛的太平盛世。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崛起与日本的衰落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崛起与日本的衰落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崛起与日本的衰落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也是中日两国关系中的重要节点。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的崛起和日本的衰落,在两国之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亚洲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下面从多个方面,探讨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的崛起1. 对清王朝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给清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其陷入空前危机。

在这场战争中,清王朝的海军遭到了惨败,显示出其对现代化进程的落后,与日本的差距被进一步放大。

随着战争的结束,清王朝也失去了国际上的地位,国内经济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少民众开始呼吁进行变革。

2.对民族自信的提升:尽管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利,但这场战争也让国人对中国整体的实力和民族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人民开始认识到:现代化建设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必经之路,同时也开始抱有改革和进步的信心。

这种自信的情绪也在之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加速失败的清王朝的终结:中国的崛起也带来了政治制度上的变革。

甲午中日战争对清王朝的影响开始显现,人民将目光投向了变革和进步。

清王朝的衰落被中国人民看在眼里,同时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发声,掀起了“百日维新”的大潮。

虽然历经苦难没有成功,但百日维新说明了中国人民开始拥有了改造自己命运的愿望。

二、日本的衰落1.帝国主义者的身份: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的野心和扩张性成为了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短时间内,日本的名声便从一个受尊崇的东方国家变成了一个贪婪和残酷的帝国主义者。

这场战争更是成为了日本开始扩张殖民地的起点,开始成为一个更加威慑力的国家。

2.日本国内政治的不稳定:日本在战争之后,也开始步入内外交困的阶段,内部的不稳定也逐渐显现出来。

政治上的矛盾和经济上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加剧。

作为付出惨重代价的跨越式现代化的代表,日本的社会经济动荡持续多年,最后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3.扶植新的世界力量:甲午中日战争也带来了重大的国际影响,在整个亚洲地区和全球范围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作者:朱学庆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3期摘要:作为中日文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两个不同的时段的: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学,对于比较中日文学的研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相似的见解。

中日近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的范围是更加广泛并且内容更为复杂。

在古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主要是由一些日本问题专家来完成的。

然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是着手于近现代文学比较研究领域的负责人。

关键词: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现状;问题[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1.中日古代文学的比较研究的现状在明治维新之后,中日文学的交流才算是真正地开始。

同时两个不同阶段的中日文学也就是古代和近现代的比较研究也由此来开了帷幕了。

作为中日文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近现代文学,其对于比较中日文学都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和相似之处。

因为两国之间的政治文化交流会深受这两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关系的影响,中日文学的比较研究是在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的条件下重新且空前地引起了中国大陆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事实上,中国大陆学者在研究中日文学的时候,对两国的文学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对中日古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逐渐地朝着大众研究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比较文学学科研究的重新确立推动了学者们在这一方面的学术研究的热情。

例如王晓平的《论今昔物语集中的中国故事》。

这些著作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同时它也说明了在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方面,中国大陆学者逐渐投身于此。

《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是1930年的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的著作,其主要是围绕着如中世近世日本文学在中国文坛上地位等八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

除此之外日本文学的“复合形态的变异体文学”定位方法给中国大陆学者在进行中日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提供了工作思路和方向。

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在近10多年来发展的脚步变得迅速起来,它所取得的成就是比较突出的,它有着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自觉、原典和规模。

前教育现代化时期的落差——以《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传播为例

前教育现代化时期的落差——以《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传播为例
卷本进行了补充修改, 六十卷本和百卷本的《 海国图志》 亦先后于道光二十七年(87年)咸 14 、
丰二 年(82年 ) 15 问世 。作 为近代 中 国人 自己编撰 的一 部世 界 史 地著 作 , 海 国 图志 》 篇是 《 开
总结鸦 片战争 经验教 训 、 述海 防 战略 战术 的 《 论 筹海 篇 》 之 后重 点 介 绍 了 五大 洲 几 十个 国家 ,
变 革社会 的同 时 , 开始 放眼观 察世 界 , 寻求御 辱 图强 之道 , 源就 是这 批 思 想家 中的代 表 人物 魏 之一 。受林 则徐之 嘱 , 源在林 则徐 托付 的《 魏 四洲 志》 稿 与 《 门 日报 》 资 料 的基 础上 , 译 澳 等 又
收集征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材料 , 于道光二十二年( 82年) 14 撰成《 海国图志》 五十卷 , 出了 提 “ 以夷攻夷 , 以夷款夷,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战略主张。之后, 魏氏又对《 海国图志》 的五十
的历史地理状况, 末尾尚有《 国地总论》 《 、夷情备采》 以及关于仿造西洋船炮及介绍西方科学
9 O
技术 的《 方器 艺杂 述 》 卷 。“ 卷本 全 书约 8 西 数 百 8万字 , 有 各种 地 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并 5幅 , 洋 船 、 、 艺 西 炮 器 等 图式 4 2页” 可谓 是 当时 内容最 丰 富 的有关世 界知 识 和海 防的百 科 全书 。 ②,
差距。从教 育的视 角来看 ,魏源所著 的近 代地理 巨作 《 国图志》 在 中 日两 国经历 了迥 异的传 海 播过程 ,而这 一现 象揭 示出彼时两 国在精 英教育和社会认识上的 明显差异。正是 中日两国在教 育
发展 状 况 上早 已存 在 的 落差 ,决 定 了之 后 其 教 育 现 代化 的不 同起 点 与 进 程 。

日本与中国经济比较

日本与中国经济比较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认为日本怎么样?也许你们对日本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屑,或者鄙视。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国土窄小,物产资源贫乏。

对比而言,中国地大物博。

在发展经济方面本应占很大优势,但在二战以前,中国却比日本落后更多,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以后,专心发展经济,使日本成为全球强国之一,而中国仍然在末代封建的残余中生死挣扎。

经受了二次大战的灾难,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几乎完全被战火破坏掉了。

也许我们可以说,中国与日本大体上曾经具有相同的经济起点、相同的物质基础起跑线。

但是,在此之后,日本却以惊人的速度与惊人能耐迅速崛起,远远地将中国抛在了后面。

到了21世纪,我们仍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在经济上与日本存在很大差距。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从奇迹的战后复兴到泡沫经济的崩溃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殖民地丧失了,剩余武器被收缴,正在研制的先进武器,如喷气战斗机、导弹、洲际轰炸机等,连同样机、图纸和实验设备等也被美国拆除运走。

大量的工厂和建筑被摧毁,战后日本满目苍夷。

从明治开始经历了约100年,又回到了原点。

但是大和虽然沉没,但创造大和的大量熟练技术工人,钢铁、航空、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等各门类的技术及技术人才都完整的保留下来。

那时日本已基本消灭了文盲,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

而且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割让台湾等。

2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10年的总收入。

日本将赔款的绝大部分用来办教育。

加上日本是美国的小弟弟,干儿子。

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实行非军事化,是由美国保护的,没有国防负担,所有的钱全部用来发展经济,而且美国战后给了日本很多的投资,另外日本没有支付最重要的对华战争赔款。

所以日本在战后经济奇迹复兴是必然的。

1945年日本解散了财阀,随后又进行了两次土地改革,是日本社会渐渐步入安定,法制也趋于完善。

1946年,吉田茂内阁成立,实施了《金融紧急措施令》,以煤炭为中心的倾斜生产方式,致力于经济复兴,所以1947年起日本就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

(近代史论文)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比较

(近代史论文)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比较

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比较【摘要】:中国的近代化发端于洋务运动,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明治维新。

这两个运动,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上,基础和历程有若干近似之处,但结局完全不同,一个是基本上成功了,一个是完全失败了,随之决定了两国人民近百年的不同命运。

分析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异同,不仅能加深对这两次改革的理解,而且对当前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字】: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改革比较【正文】:中、日两国面对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进逼,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终达成改革目标而独立富强的,却是日本。

近代化伊始,中日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正是这些不同之处,使中日在近代化道路上产生了巨大差距。

一、两国政治背景的比较中国当时封建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统治权力。

他在实际上也是完全掌握了政治上的统治权,军事上的指挥权,经济上的支配权和意识形态上的控制权。

洋务运动正是在高度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之下进行的,洋务派很微弱的努力既受到皇帝的限制,又受到封建顽固派的强有力的阻难。

日本属于传统体制属于封建世袭领主制。

在幕藩体制下,日本是一个松散的有多个藩地组成的国家,藩主有很大的自治权;但是这些藩地有很强的天皇中心观念,这使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相对简单得建立起来。

幕藩体制下等级森严,日本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高涨,成为明治维新成功的最根本动力。

在“尊王”的口号下,各阶层很自然得都拥戴天皇,使天皇在实际上取得了统治权。

中日两国都是“后发型”现代化,但日本“后发”的同时又是“外生”的,有学者认为日本实现较彻底改革的关键是立志推进现代化的领导人掌握了国家实际的政治权力,能将传统政治领导转化为具有现代化倾向的政治领导,并维持领导集团内部的高度团结。

[高旺:《晚清宪政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求索,2001.5] 日本在幕府时代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并无实权,幕府末期,掌握实权的幕府统治者又不得人心,在对内对外的政策上引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满,出现了统治危机。

政府意识对现代化的导向作用——以近代中日两国为例

政府意识对现代化的导向作用——以近代中日两国为例
第 3 卷 第 l 期 O 2 20 0 9年 I 2月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学报
J u na o r l Hun n Unie st inc n gie rn of a v r i ofSce e a d En n e i g y
Vo13 . 2 . 0 NO 1 De 2 0 c.o 9

作 者 简 介 : 谢韶 光 (9 5 , 男 ,湖 南 新 化 人 ,湖 i 17 一) 誊 i
科技学院讲师 , 硕士研究 生,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
论 与 当代 中国 社会 发腱 。
l 48
就 是对 欧美 资本 主义 进 行 全面 地 了解 , 括 了经 济 、政 治 、 包

两国政府 对于 现代化 的认知 ,
明治政府掌握政权之后首次宣布的国策方针中 , 即明确提 出
“ 求知 识 于 世界 ” 的 口号 ,“ 明开 化 ” 遂 成 一 时 之风 潮 。 文
对本 国 的现代 化起 到定位作 用
认知是指人们对 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 是意识内容构 成 的第一个层次 。 后发现代化 中, 政府意识对现代化的导向
关键 词 : 政府 意识 ; 现 代 化 ;导 向 中图 分类 号 :D3 0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7- 2 9( 09 20 4 "3 6 3 2 1 20 )1- 18 0 -
政 府 的 现 代化 意 识 , 指作 为 直 接 代 表 国 家 的政 府 对 于 是
零十个月 ,耗资达百 万日元之多 。尤其值 得一提 的是 ,“ 使
节 团包括 了当时 日本新政权 的主 要成员和掌管具体 实务的 新政府骨干 ,相 当于 “ 日本行政部门的全体出动。 ”② 由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内容提要从“长时段”的角度宏观审视中日两国现代化的启动进程,就会发现,在明治维新前的一个多世纪前,亦即18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实现了由传统世界秩序观到现代世界观的“无形”之变,开始了以摄取西方文明为主题的现代化运动。

而同时期的中国,则仍陶醉于“天朝意象”之中,难以自拔,这使得两国在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已经存在一个不小的“时间差”,直接导致了两国现代化的不同命运。

这告诉我们:在宏观比较研究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时候,不能仅局限于“事件比较”,而应注意“过程式”的长时段比较,进行探源式研究。

关键词现代化起点中日非西方国家工业文明现代世界观十八、十九世纪,在富于侵略扩张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面前,包括中日两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先后发起了旨在通过摄取西方工业文明以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

从历史上看,这些非西方国家虽然当时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其社会内部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变化,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率先勃兴并“骎骎东来”的形势下,其“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发生,往往都是以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体认和大力摄取为前提,“自上而下”地发生的,目的性极强,具有明确的历史起点。

但在确定起点的标准和具体标志问题上,学术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本文拟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中日两国现代化的起点问题做一比较研究,以揭示中日现代化启动运行的特殊规律,进一步理解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的成败得失。

一、问题的提出谈及中日现代化的起点问题,学术界往往把目光投向19世纪中叶前后,并很自然地想起日本的西南诸藩改革、明治维新和中国的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此作为中日现代化启动发轫的标志。

民国以来,学术界大体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一是“西洋列强冲击论”。

即以中日两国在西方列强侵略战争的重压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作为现代化起点的标志。

如1937年王芸生提出:“我们若以江宁条约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那么,“神奈川条约则为日本现代化的起点”。

①其二是改革运动说。

此种观点又可分为“同步说”和“非同步说”两种。

“同步说”的观点认为:中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时起算,比较近乎事实。

而日本的近代化一般都是以明治维新作为契机的。

因此,近百年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几乎是同时开始的。

②所谓“非同步说”,则是将中日两国的现代化运动分为从“低层次改革”到“高层次改革”两个不同的阶段。

所谓低层次改革,就是在知识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而高层次改革则是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在日本,这种“低层次改革”主要表现为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西南诸藩改革运动,在中国则为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派发起的自强运动。

相比之下,中国比日本的现代化,起步就晚了二十多年。

③其三是“前现代化说”。

即以中日两国步人近代社会前(19世纪中叶前)其社会内部发生的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变化为标志。

如日本学者大石慎三郎等认为江户时代的日本社会已经发生了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变化,应以此作为现代化的起点。

④中国学界也有人提出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体系中产生了一种内生性的早期现代化萌动,并认为:“从晚明到清初,是早期近代化的酝酿时期;从清初到19世纪中叶,是早期近代化的发展时期。

”⑤上述观点分别以中日两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改革运动或传统社会内部萌生的现代性因素为标志,来揭示两国现代化启动运行的基本规律,这对于我们理解认识两国现代化的成败得失是颇有裨益的。

但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并未真正体现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启动运行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在这里,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在东西方现代化启动运行过程的比较研究中,发现非西方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特点,以确定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起点的独特标志。

首先,关于“西洋列强冲击论”。

应该承认,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或外交讹诈等手段,强迫非西方国家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将其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是非西方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大变局”,它标志着非西方社会从此步人了一个异常严峻的发展阶段。

但由于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启动发轫,实际上是面对西方现代性挑战所做出的一种积极的、有意识的回应,究其实质,乃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因而,西方列强以武力强迫非西方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只是标志着西方列强对其所施加的“外压”更加强大,“挑战”更加严峻,作为一种“外力”作用,这种“外压”和“挑战”只能通过非西方国家社会内部的主动“回应”,才能发生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或外交讹诈,强迫非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等事件,只是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运动发生的重要背景,可以作为非西方国家被动地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如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1853年的“黑船事件”作为日本步人近代社会的标志等,但我们却不能将其作为两国现代化起点的标志。

这说明现代化的起点和近代社会的开端不是一个问题,二者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步性”,应该加以认真区别。

其次,关于“前现代化说”。

以中日两国封建社会晚期社会中出现的某些带有“现代性”意义的局部性变化作为两国现代化起点的标志,其价值在于摆脱“西方中心论”的束缚,强调非西方国家传统社会内部也存在着自生的“现代性”资源,借以发现非西方国家社会发展运行的本来样态。

这些研究对于探索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但在衡量评估非西方国家这些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变化时,要注意对问题进行复杂性分析:一方面,要注意人类文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评估非西方社会这些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变化时,一定要注意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进程中,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已率先启动并迅速向东方扩张的形势下,历史已不允许这些国家在传统的文明秩序框架内自生现代工业文明,自然而然地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而只能通过学习、摄取的手段,移植西方现代工业文明,通过“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改革运动,实现现代化。

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以非西方国家社会内部产生的某些现代性因素作为其现代化起点的标志。

另一方面,虽然非西方国家的上述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变化不能作为其走向现代化的起点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现代性”变化没有价值。

因为在非西方国家走向现代化,摄取西方文化的整个行程中,其社会自身“现代性”因素变化的作用绝非消极被动,而是作为一种积极的、主动性的因素始终参与影响着现代化的全过程的。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现代化,只有在其社会内部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现代性”因素被广泛有效地动员起来,化作一种发展的潜力时,其现代化进程才具有可能性。

因此,在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起点标志选择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简单地以非西方国家中世纪晚期社会内部某些带有“现代性”意义的变化为标志,也不能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强迫其签订不平等条约或以其现代化改革的重大事件为标志。

而应以将上述两种“趋向”结合起来的“双线交汇点”作为现代化起点的标志。

这一“交汇点”在当时主要表现为其社会精英人物摆脱传统世界秩序观的束缚,确立科学实证的现代世界秩序观,并调动社会内部有利于现代化启动的因素,大力摄取西方文化,以直面西方挑战的重大事件为标志。

这正如法国学者阿兰·图雷纳所云:一切成功的发展过程“无不把内部和外部因素统统作为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而结合起来”。

⑥而能将这种“内生的”现代性因素和“外来的”现代性挑战结合起来的最为关键的环节恰恰是非西方国家社会精英在体认世界文明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世界秩序观”的变化。

再次,关于现代化“改革运动说”。

毫无疑问,非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陆续发动的带有资本主义现代化色彩的改革运动,是其走向现代化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但这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改革运动同样不能作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起点的标志。

因为非西方国家“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启动发轫不是其社会内部现代性因素积累、发展的产物,而是其面对外部现代性“挑战”所作出的积极的、有意识的“回应”。

在回应、学习西方文明之前,必须首先抛弃传统的“自我中心”的世界秩序观,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科学而客观的估价,承认西方工业文明的先进性,形成新的科学实证的世界秩序观。

只有这样,东方国家的现代化才能顺利地启动运行。

二、中日两国现代化起点之标志根据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启动过程中的上述特殊规律,结合中日两国走向现代化的具体史实,我们可以将两国现代化启动发轫的过程概括为前后相续的两个发展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指中日两国在与西方文明的早期接触过程中所发生的思想文化观念的变革,其核心内容是传统世界秩序观的解体和现代世界秩序观的产生以及几乎同步兴起的从“形器”层面摄取西方先进文化的运动。

后一阶段则是指在传统世界秩序观解体和新的世界文明秩序观形成的基础上兴起的包括“制度性变革”在内的现代化改革运动。

上述两个阶段前后相续,构成了两国现代化启动发轫的全过程。

很显然,在上述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的变化构成了中日现代化真正意义上的原初起点,而第二阶段则属于现代化的具体推进阶段。

比较观之,日本现代化启动发轫的起点是18世纪70年代的兰学运动中《解体新书》的出版。

而中国摆脱传统世界秩序观束缚则发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世界史地研究”热潮,主要以《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为代表的世界史地研究着作的刊行为标志。

据此,我们会发现,日本的现代化发轫于18世纪70年代,而中国现代化则是以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为起点的,相比之下,两国间存在着一个长达80多年的巨大的“时间差”。

1.中日传统“世界秩序观”的特点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在漫长的古代农业社会中形成的传统世界秩序观都非常狭隘,表现在:首先,在地理世界观方面,明代耶稣会士东来之前,中国人的地理观念基本上是“天圆地方”,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⑦以此种地理观念为基础,历代封建统治者皆以为中国位于地球中央,疆土四面环海,旁无大国,极其狭隘。

在宋人刻印的《华夷图》、《广舆图》中,周边国家和海洋都被绘得很小,而中国区域则画得很大。

这种狭隘的“自我中心”的地理世界观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人对外认识的视野。

相比之下,岛国日本则因远离亚洲大陆,偏居一隅,大海的阻隔和航海技术的落后,使其视野更加狭隘。

“飞鸟时代”前,古代日本人的地理观念带有“神道空间”论的色彩。

所谓“神道空间”,是指依山川地势而构成的封闭的空间单元,其空间为不同的神、部族、神话、礼仪所充填。

这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众多的“神话空间”如同蜂房一样排列于日本列岛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