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植物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2475f3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4.png)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度和水分条件下的人工水生植物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生物吸附、生物转化、生物交互作用等生态学机制,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和修复。
在植物的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的水体特性和需求来确定适宜的植物种类。
本文将从水质改善、环境适应性、景观效果和工程管理等方面,详细说明。
首先,水质改善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目标之一。
不同的水体质量问题需要相应的植物进行修复。
对于富营养化水体,适宜选择能吸收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
这些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和转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中营养物的浓度,从而减少藻类的生长,达到水质改善的效果。
对于富集重金属的水体,需要选择具有吸附或赋存重金属的那些植物,如鬼针草、蓝莓等,通过植物的根系和体内组织吸附和沉积重金属,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其次,人工湿地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湿地的水质、水位和光照条件都对植物的生长和适应性有一定的要求。
在选择湿地植物时,需要考虑其耐寒、耐旱和耐阴等特性。
例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选择耐寒的植物,如芦苇、苇丛等,以确保其能够在寒冷的冬季正常生长;而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可以选择抗旱性强的植物,如香蒿、蔷薇等,提高湿地植物的生存率。
此外,根据湿地的光照条件,选择喜阳性或耐阴性的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景观效果也是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中,在增加城市绿色空间的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观赏价值。
因此,选择具有较高景观效果的植物是必要的。
例如,芦苇、菖蒲、浮萍等植物能形成绿茵茵的草地,增加湿地的美观性;莲花、睡莲等植物则能在湿地中开出艳丽的花朵,增加湿地的观赏价值。
最后,工程管理也是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重要因素。
人工湿地需要经过长期的管理和养护,植物的种植形式和生长速度都会对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开展湿地植物种植时可以采用植被块或植被带的方式进行。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5abd97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4.png)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可用于处理废水、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目的。
在人工湿地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具有多种功能,并且不同的植物适用于不同的湿地类型和处理目标。
本文将讨论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以期提供有关人工湿地植物选用的一些指导原则。
首先,人工湿地植物在净化水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水域中的富营养化现象。
其中,沼生植物是一类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拥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活力。
它们的根系具有丰富的表面积,能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物。
此外,沼生植物的茎叶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中微生物的分解和去除有机物质。
除了净化水质,人工湿地植物还能发挥其他生态功能。
首先,湿地植物能够抵御水体中的波浪侵蚀,保护岸线和堤坝的完整性。
湿地植物的根系具有良好的抓固性能,能够稳定土壤结构,降低波浪冲击力。
其次,湿地植物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鸟类、鱼类等野生生物栖息繁衍。
一些湿地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如菖蒲、紫菀等,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根据湿地类型、处理目标以及植物的生态特性来确定。
例如,普通芦苇适应广泛,是一种常用的湿地植物,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
其他一些湿地植物,如蔓榆、黑杨等,具有耐盐碱、抗氧化等特性,适合处理含盐水或工业废水。
另外,植物的生活史特点也需要考虑,如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等。
对于需要快速覆盖和处理效果的湿地项目,可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湿地植物,如芦苇等。
而对于长期维护和监测的湿地项目,可以选择长寿命的湿地植物,如黑杨等。
在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技术要点。
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植株来源,如苗圃或种植点附近野生繁殖的植株。
其次,对于湿地植物的种植与管理,应注意栽植密度、根系保护、适时修剪等方面。
栽植密度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养分利用效率,还影响到底部栖息生物的分布和入侵水生植物的可能性。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f694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6.png)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篇一一、引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以植物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不仅在净化水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物资源和环境服务。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及其选择的重要性。
二、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1. 净化水质人工湿地植物具有显著的净化水质功能。
通过吸收、积累和转化水中的营养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提高水质。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能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促进微生物对水体的进一步净化。
2. 生态平衡维护人工湿地植物通过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植物的叶片、根系等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从而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此外,植物还能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3. 提供生物资源人工湿地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物资源。
例如,某些植物可以作为饲料、药材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此外,植物还可以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如鱼、虾等水生动物的饲料。
三、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耐污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植物能在人工湿地环境中正常生长并发挥其功能。
其次,要考虑到植物的景观效果,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使人工湿地既具有生态功能又具有景观价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植物的可持续性、维护成本等因素。
四、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及其特点1. 芦苇芦苇是一种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和净化水质的能力。
其生长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此外,芦苇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应用于景观设计。
2. 菖蒲菖蒲是一种喜水植物,具有良好的净化水质的能力。
其根系发达,能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此外,菖蒲还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
3. 水生鸢尾水生鸢尾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其叶片丰满、花色丰富。
人工湿地中植物选择与配置
![人工湿地中植物选择与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c17a2208f8c75fbfc67db248.png)
人工湿地中植物选择与配置目录引言 (3)1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 (3)1.1 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 (3)1.2 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 (3)1.3 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4)1.4 具有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输氧能力的植物 (4)1.5 注意多种植物的组合 (5)1.6 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好 (5)2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及配置 (6)2.1 人工湿地植物类型及计量方法 (6)2.2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 (8)2.3 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 (9)人工湿地中植物选择与配置引言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吸收、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还能形成景观要素、美化环境。
但不同的湿地植物生活习性、去污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湿地植物的科学选择以及合理配置是人工湿地的功能与作用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对污水处理效果和景观要素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人工湿地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适宜的湿地植物不仅可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方便后期管理,而且能增加景观效果。
1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受地域和自然条件影响最大、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
同时,湿地植物的差异会显著影响湿地的净化效果,因此植物的选择对提高湿地的净化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1 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环境背景,存在地域的差异和特殊性等,这些均是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植物选择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最起码要使所选植物能在该地区正常生长,适合当地的立地条件。
一般地,多选用当地适宜种植和移栽的植物。
王庆海等对北京地区常见9 种水生生物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生活力进行研究,表明水生鸢尾应为北京地区首选人工湿地植物,菖蒲、香蒲和荻等次之,泽泻和芦竹在人工湿地中不能越冬成活。
四川地区以选择灯芯草作为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是适宜的。
灯芯草是武汉及北纬30 地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较理想的水生植物,但在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因不能适应当地生境而遭淘汰。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利用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bc669abceb19e8b8f6ba82.png)
1 导言
3 植物资源化利用
人 工 湿 地 ,也被称为构建湿地,是 由 微 生 物 、动 物 、水 体 、植物
人 工 湿 地 植 物 需 定 期 收 割 ,为 避 免 收 割 后 的 植 物 产 生 二 次 污
和基质构成的,仿照天然湿地的功用及特征,类似天然湿地状况 染 ,可根据植物本身具有的价值,对 于 其 进 行 药 用 、食 用 、能源利
在 经 济 价 值 方 面 ,可以考虑区域 环 境 因 素 ,种植可生产生物 质 能 源 的 植 物 。此 类 植 物 通 常 指 可 产 生 接 近 石 油 成 分 和 可 替 代 石 油 使 用 的 产 品 的 植 物 ,以 及 富 含 油 脂 的 植 物 ,具 有 合 成 较 高 还 原 性 烃 的 能 力 ,包 括 速 生 薪 炭 林 、含 糖 或 淀 粉 植 物 、可 榨 油 或产油植 物以及其他可提供能源的植物叱
2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 在 选 择 人 工 湿 地 植 物 时 ,应 考 虑 因 地 适 种 ,选 择 抗 逆 性 强 、净
燃 料 准 备 等 。 (1 )厌 氧 发 酵 :人 工 湿 地 植 物 有 类 似 秸 秆 的 成 分 ,水 分含量较高,木质素含量较低,因 此 ,可用厌氧发酵的方式产生沼 气以能源化利用。(2)燃料乙醇:人工湿地种植的部分植物有更高
性 、耐高温性以及耐寒性等,具体表现为:(1)抗病虫害能力,植物 3.3词料
境
在 人 工 湿 地 生 长 的 过 程 中 ,受 到 各 种 病 虫 害 的 干 扰 ,尤 其 是 在 污
由于凤眼莲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含 水 量 也 高 ,作为饲料先作 治
水系统中存在众多危害因素,很 容易导致植物生病,不仅会威胁 植 物 的 生 长 和 发 育 ,还 会 降 低 植 物 的 污 水 净 化 能 力 和 效 果 。(2)抗
海绵城市课程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课件
![海绵城市课程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8b79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f.png)
种植方法
根据植物的特性和生长需 求,采用适当的种植方法 ,如直接播种、移植等。
土壤处理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适当 的处理,如翻耕、施肥等 ,以提高
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生长阶 段,合理控制水分供应, 保持土壤湿润。
肥料管理
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土 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 提供充足的营养。
景观美化
人工湿地植物具有丰富的形态和色彩,能够美化 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05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的挑战与展望
气候变化的影响
极端气候事件
随着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涝、干旱等频发,对人工湿地 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威胁。
温度与降水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温度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影响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周 期和需水量。
03
城市发展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影响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技术创新与研发
1 2
新技术应用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等手段培育适应性 更强、净化能力更高的新型人工湿地植物品种。
智能监测与管理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人工湿 地植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智能管理。
3
跨学科合作
加强生态学、环境科学、水文学等多学科交叉合 作,共同推进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的技术创 新与研发。
04 人工湿地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
雨洪管理
雨洪滞蓄
人工湿地植物能够吸收和储存雨水, 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洪峰流量。
雨洪净化
雨洪利用
人工湿地植物能够回灌地下水,补充 地下水资源,实现雨水的可持续利用 。
植物通过吸收、过滤和沉淀等作用, 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
水质改善
氮磷吸收
人工湿地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降低水体富营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和种植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和种植](https://img.taocdn.com/s3/m/ec6d4b9eda38376baf1fae65.png)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和种植1)荷花,多年生宿根挺水植物,可以用于氧化塘。
花期6-9。
景观效果好,但是冬季叶片会枯萎。
【施工栽植】选光照充足、水肥稳定、底土层深厚(30cm)的水域进行栽植,荷花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为20~80cm;水深超过100cm时,考虑到荷花施工栽种后的成活率,水温恒定在10℃以上时方可进行栽种,水深超过70厘米时,可以考虑用盆栽或客土袋栽方式。
根据品种的不同确定其株行距,一般在一1.5m ×一2.0m 左右。
2)香蒲,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地上茎粗壮,高1一2.5m。
叶片条形,叶片长45一95cm,宽一1.5cm,光滑无毛,上部扁平,背面中部以下逐渐隆起;下部横切面近新月形,细胞间隙大,呈海绵状,叶鞘抱茎。
雌雄花序紧密连接。
【施工栽植】在进行生产栽植和工程应用时,必须注意香蒲栽植的深度,防止栽植过深而影响植株新芽的萌发。
香蒲的植株脆嫩,植株孔隙大,容易蓄积水分,因此栽植初期对水质的要求高,不宜直接栽种于水深过高的污水中。
香蒲为强光性植物品种,生长量大,对养分的需求大,须栽种于疏松肥沃、光照充足的水域_香蒲的叶面积大,须根据施工水域的具体水位情况进行叶片的修剪,一般深水位施工时保留的植株高度较大,浅水时则相应减短。
香蒲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沼泽湿地施工时,可将香蒲植株均匀摆放于泥底层,7天左右即可萌发生根。
50cm以下的水域进行施工时,可采用直栽的形式,即将香蒲直接栽种于底泥层,如此栽种的香蒲生长恢复快,成活率高。
超过50cm水深的水域无风浪时,可采用拉线栽植的形式,将香蒲均匀拴布于绳线上,以立柱固定于水中。
采用拉线栽植的香蒲成活率高,但不适宜于水体养分贫瘩的水域。
具有一定风浪且水深超过50cm的水域施工时,直接将香蒲绑于立柱上,每株根据立柱的大小绑缚3一20株不等,植株的人水深度在20cm左右,以此法栽种香蒲克服了风浪大植株不易固定的缺点,属于无土栽植的形式。
香蒲20-25株/ 平方米。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和配置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和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223c8e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4.png)
03
人工湿地植物的种类和 特点
挺水植物
01
02
03
定义
挺水植物是指茎叶大部分 挺立在水面之上,根系发 达,在湿地中起骨干作用 的一类、灯芯 草、菖蒲等。
生态特点
可以显著改善水质,对重 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具有较 强的吸收能力,还能抑制 藻类的生长。
浮水植物
定义
浮水植物是指根系不固定在水底,而是悬浮在水体中,茎叶大部 分或全部浮于水面的水生植物。
常见品种
睡莲、菱角、水鳖等。
生态特点
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提高水质。
沉水植物
定义
沉水植物是指根系和茎叶 全部沉于水中的水生植物 。
常见品种
金鱼藻、狐尾藻、菹草等 。
生态特点
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 ,抑制藻类生长,提高水 质,同时还可以作为鱼类 的栖息地。
04
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和 管理
改善土壤结构
人工湿地植物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 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对气候和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调节气候
人工湿地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将水蒸发到空气中,从而调节气候,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维持生态平衡
人工湿地植物能够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维持水生生态平衡。
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
生态平衡原则
保持生态平衡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避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与其他生物共生
选择的植物要与其他生物共生,如提供栖息地、食物等,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 完整性。
02
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原 则
空间配置
空间层次
在配置人工湿地植物时,应考 虑植物的高度、冠幅、生长速 度等因素,形成错落有致的空 间层次感,增强景观的立体效
河道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河道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f2365d5483d049649b6658fd.png)
河道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参考植物配置说明)水生植物是指生长环境为水体、沼泽地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
水生植物可分为以下四类:1、挺水植物:指茎叶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芦苇、菖蒲、香蒲、水葱、水生美人蕉、慈姑、灯心草等;2、浮叶植物:指叶片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睡莲、荷花、萍浮草、王莲等;3、漂浮植物:指根部不生长在泥中,植株部分漂浮与水面之上,部分悬浮在水里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浮萍、红萍、水鳖等;4、沉水植物:指整个植株全部没入水中,或仅有少许叶尖或花露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金鱼藻、菹草、黑藻等。
主要的植物配置表九、后期管理人工湿地后期管理主要包括结构管理和植物管理两方面:(1 )结构管理人工湿地的各项结构管理在于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延长湿地使用年限。
任何细微的损坏或裂缝,都会因不断的污水流动,造成损坏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定期(如每月)对人工湿地池体如坝、泄洪沟及其它控制水流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
(2)植物管理植物是人工湿地处理核心,也是人工湿地后期管理最重要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主要是保证其成活率,湿地植物栽种最好在春季,植物容易成活。
如果不是在春季,如冬季应做好防冻措施,如在夏季应做好遮阳防晒。
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栽种的植物能成活。
2)控水植物栽种初期为了使植物的根扎得比较深,需要通过控制湿地的水位,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
3)及时收割植物人工湿地植物一般生长较快,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并处理和利用。
一般的植物收割时间为上半年的3〜5月份和下半年的9〜11月份。
4)做好日常护理防止湿地内其它杂草滋生,对已生长的杂草应及时清除;需及时清除植物的枯枝落叶,以防止腐烂等污染。
5)暴风雨后的维护暴风雨后,湿地床上植物发生歪倒,要及时扶培,排除积水。
6)冬季对植物的处理对不耐寒的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防冻措施或及时收割掉,降低负荷。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3053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6.png)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问题逐渐凸显。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其低能耗、低投资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受到了广泛关注。
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选择对湿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污水净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其在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1. 常见人工湿地植物种类人工湿地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芦苇、菖蒲、香蒲、水芹菜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耐污能力强、对水质改善效果好等特点。
在选择植物时,需根据湿地类型、气候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植物选择的原则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应遵循适应性、耐污性、生长速度、根系发达程度等原则。
适应性强的植物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耐污性好的植物能够承受较高的污染物负荷,生长速度快的植物能够快速覆盖湿地表面,根系发达的植物则有利于提高湿地的稳定性。
3. 植物选择的实验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表现。
实验结果表明,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如芦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而水芹菜则对重金属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三、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1.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转化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通过吸收、转化和降解等方式,将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同时,植物还能分泌出一些酶,将部分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2. 根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这些微生物能够进一步分解有机物,将氮、磷等营养物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研究表明,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 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比较不同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净化效果存在差异。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38a11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b.png)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来处理和净化污水的一种技术。
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吸收有害物质,还能提供生物学上的处理效果。
因此,正确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对于人工湿地的运作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并介绍一些广泛应用于人工湿地的适宜植物种类。
首先,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对水体的吸收能力和净化效果。
一些常见的植物如香蒲、芦苇、菖蒲,具有发达的根系和丰富的气孔,能够吸收和还原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在这些植物的根系附近,生活着丰富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净化水体。
其次,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其耐污能力和适应性。
一些植物如箭竹、秀苇、结缕草等对于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抗性,能够在高浓度有机物质的环境中生存和生长。
这些植物对于处理污水中的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非常有效。
此外,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其对于水质过滤和土壤保持的能力。
一些植物如翅草、红树等可以形成茂密的植被,过滤水体中的杂质,降低水质浊度。
同时,它们能够在土壤表面形成菌丝和根系,有效地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最后,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其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
一些快速生长的植物如水葱、黑竹、水曲柳,可以迅速建立起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并提供持续的生物处理效果。
考虑到植物的生命周期,应选择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植物,以保证其在人工湿地中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总之,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吸收能力、净化效果、耐污能力、适应性、过滤能力、土壤保持能力、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组合。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做出贡献综上所述,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吸收能力、净化效果、耐污能力、适应性、过滤能力、土壤保持能力、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等因素。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和配置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和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fb2276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4.png)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和配置人工湿地是指人为建造的用来处理废水或污水的湿地系统,通常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在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和配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适应性:湿地植物应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湿润、高湿度和浅水环境,同时能够耐受低温和高盐度等环境条件。
通常选择一些湿地植物作为主要种类,如芦苇、香蒲、菖蒲等。
2.混合配置:湿地植物的配置应该尽量多样化,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混合配置可以达到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的目的。
例如,可以选择有气生部分和水生部分的植物,如芦苇既可以在湿地表面生长,又可以将根系延伸到水中。
3.适当密度:湿地植物的密度应该根据湿地的大小和处理能力进行配置。
一般来说,湿地植物的密度越大,处理效果越好,但是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植物之间竞争激烈,影响生长发育。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密度。
4.生长周期:湿地植物的生长周期也需要考虑。
一般来说,选择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植物可以提高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运行能力。
但是,也需要注意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可以更快地进行废水的吸收和处理。
5.抗污染能力:湿地植物应该具备一定的抗污染能力,能够有效地吸收和降解污染物。
一些植物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和生化降解能力,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6.相容性:湿地植物的相容性也是一点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植物之间应该相互协调,能够共同生存和生长,不会互相排斥或者产生竞争。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比和配置,可以提高湿地系统的整体效果。
总之,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和配置需要考虑适应性、混合配置、适当密度、生长周期、抗污染能力和相容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选择和配置,可以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废水处理效果,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目的。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f70d2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9.png)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工湿地越来越被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而人工湿地植物,作为人工湿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净化功能:人工湿地植物通过根系吸附、吸收、降解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氨氮等,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浓度。
植物的根系可以提供生物膜,附着微生物吸附或降解有机物质,促进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从而改善水质。
2. 水体调蓄功能:人工湿地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过剩养分,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防止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并降低水体中的悬浮物质,改善水体的透明度。
同时,植物的根系可以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体排放量的波动,达到水体调蓄的功能。
3. 生态保护功能:人工湿地植物能够提供适宜的生境环境,吸引和滋养各种水生生物,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湿地植物可以提供多样的栖息地,为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同时,湿地植物还能提供食物链的起点,为湿地中的动物提供食物,维持生态平衡。
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适应能力:选择能够适应湿地环境的植物品种。
湿地环境特点包括湿润、潮湿、湿地淤泥土壤等,需要选择能够适应这些环境的植物品种。
2. 生长速度:选择生长速度适中、能够迅速生长并形成稳定根系的植物。
这样可以更快地建立起稳定的湿地植物群落,提高湿地的处理效果。
3. 水质适应性:选择能够耐受一定程度水质污染的植物。
湿地在处理污水时,水质会发生变化,有些植物对污染物的耐受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4. 多样性:选择具有多样性的植物种类。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系特点和功能,搭配使用可以提高湿地的处理效果。
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包括芦苇、香蒲、菖蒲、蕨类等。
这些植物具有根系发达、能够吸附和吸收有害物质的特点,是人工湿地中的主要植物类型。
此外,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荷花等也常被用于人工湿地的修建。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f4391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e.png)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摘要:人工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工程手段,能够有效修复水体污染、提高水质。
植物是人工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对湿地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湿地植物的分类、适应环境、筛选原则等方面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一、引言人工湿地是指为修复或保卫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而创设、改造的湿地系统。
其存在着浩繁的优势,例如能够提高水质、缩减水污染物、保持水源涵养、改善生态环境等。
而人工湿地中植物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湿地系统的稳定与功能发挥。
二、湿地植物分类人工湿地中常用的植物种类繁多,依据其生长形态和生活习性可将其分为浅水植物、深水植物、湿生植物和沿岸植物四个类别。
1. 浅水植物浅水植物适应较浅的水域生长,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吸纳水中养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常见的浅水植物有香蒲、莎草等。
2. 深水植物深水植物适应较深的水域生长,其茎与叶长而细软,能够适应强水流的冲击。
深水植物的密度大、生长快,能够有效吸纳水质中的养分,净化水体。
常见的深水植物有香蒲、莎草等。
3. 湿生植物湿生植物适合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它们扎根于土壤中,形成复杂的根系,并在地下部分积累养分。
湿生植物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能有效降解有机物和矿物质,提高水质。
常见的湿生植物有马齿莲、蒲苇等。
4. 沿岸植物沿岸植物又称为岸生植物,生长在水与陆地交界处或稍高于水面的地带,在防止土壤侵蚀、蓄水和稳定水土的同时,还能提供栖息地和食物供给。
常见的沿岸植物有芦苇、香蒲等。
三、植物的适应环境及选择人工湿地是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不同的湿地环境对植物的适应要求不同,因此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需充分思量湿地的环境特点。
1. pH值及湿度pH值和湿度是湿地环境的重要指标,不同的植物对pH值和湿度有不同的适应性。
例如,鳞茎植物对酸性环境适应性较强,可选用紫菜稻、水韭菜等;耐旱植物适合湿度较低的地区,可选用海州芦苇、苦草等。
2. 光照及温度光照和温度是植物生长和养分吸纳的重要因素。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e2c1304f12d2af90242e6d8.png)
2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原则
2 适 地适种 原则 . 1
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均能影 响人工湿地植物 的生长 、 存活和去污能力 ,因此 ,在选择植物时应优先选择本土植 物 ,综合考虑抗逆 性强、净化能力强 ,生物量较大 ,生长 周期长 的植物种 类。
的物理 、生物和化学 的三重协调作 用 ,通 过过滤 、吸 附、共沉淀 、离子交换 、植物 吸收和微生物分解实现对废水 的高效净化 。 同时通过营 养物质 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 学 循环 ,促进绿色植 物生长并使其增产 ,实 现废水的资 源化与无害化利用『。 2 】
以期为人工湿地 的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
Hale Waihona Puke 李连发 ,冯义龙 ,马 跃 :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1 人工湿地的概念及类型
1 人工 湿地 的概 念 . 1
人 工 湿 地 是 指 为 处 理 污 水 而 人 为 设 计 建 造 的 、工 程化 的湿地 系统 阻 人工 湿 地利 】 。 用 基 质 、植 物 和 微 生 物 这 个 复合 生 态 系 统
性 较 好 ,处 理 效 果 受 气 候 影 响 小 , 而且 卫 生 条 件 也 比较 好 。但 缺 点 是 投 资 比表 面 流 湿地要高 。 垂 直 流人 工 湿地 : 直 流 湿地 的 水流 结 垂
形态特征: 多年生浮水草本。须根发达且悬垂水中。单
叶丛生于短缩茎 的基部 ,每株 6 2叶片,叶卵圆形 ,叶 ~1 面光滑;叶柄 中下部有膨胀 如葫芦状 的气 囊,基部具削状 苞片。花茎单生 ,穗状花序 ,5 2 ~1 花朵 ,花被 6 ,紫蓝 裂 色 ,上有 1 枚裂片较大,中央有鲜黄色的斑点。花两性,雄 蕊 6枚 ,雌蕊 1 ,花柱细长 ,子房上位 。 枚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6e7cc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8.png)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引言:近年来,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生态修复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而选择合适的植物是构建有效人工湿地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讨论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探讨适宜的植物类型和特征,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一、人工湿地的作用人工湿地是模仿天然湿地生态系统而建造的人工生态工程。
通过人工湿地,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和营养物质等能够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而去除,从而净化水体。
同时,人工湿地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饵料,吸引各类鸟类和昆虫,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稳定。
因此,人工湿地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适宜的人工湿地植物类型1.湿地植物湿地植物是指适应湿润环境、耐淹和耐盐碱的植物。
它们具有发达的根系和丰富的叶表面,可通过积水环境中的吸收、释放或降解来净化水体。
例子包括香蒲、芦苇、菖蒲等。
这些植物生长快速、茂密,能够有效地阻止水流的过快流动,增加水中的垂直流速,提升水体的滞留时间,从而促进污染物的处理过程。
2.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适应水中生活的植物,广泛分布于湖泊、河流和水塘等水域环境中。
它们具有发达的气生和水生根系,能够在水中吸收养分和有害物质,使水体净化。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浮萍、水藻、水葱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能力,能有效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养分,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
三、人工湿地植物的特征选择1.适应力强人工湿地植物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耐受较高的盐分和水分含量。
同时,植物对温度、光照和土壤酸碱度等因素的适应能力也很重要。
2.快速生长人工湿地的修复过程需要相对较短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达到修复目标,选择具有快速生长能力的植物,能够加速水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去除过程,提高修复效率。
3.根系发达根系是人工湿地植物重要的功能部位之一。
根系发达的植物能够有效提供物质和能量交换,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和有害物质。
A018人工湿地植物选配
![A018人工湿地植物选配](https://img.taocdn.com/s3/m/28c2138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3.png)
人工湿地植物选配
1.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根系发达,输氧能力强;
2 适合当地气候环境,优先选择本土植物;
3 耐污能力强、去污效果好;
4 具有抗冻、抗病害能力;
5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6 容易管理;
7 有一定的景观效应。
2.人工湿地常用的植物有芦苇、香蒲、菖蒲、旱伞草、美人蕉、水葱、灯心草、水芹、茭白、黑麦草等3.植物种植时间宜选择在春季。
为提高低温季节净化效果,人工湿地植物宜采取一定的轮作方式,秋冬季节可种植黑麦草、水葱、水芹等具有耐低温性能的植物。
4.植物种植初期的密度可根据植物种类进行选择,芦苇行距、株距分别为30cm、30cm;香蒲行距、株距分别为30cm、30cm;菖蒲行距、株距分别为25cm、20cm;旱伞草行距、株距分别为30cm、30cm;美人蕉行距、株距分别为30cm、
20cm;水葱行距、株距分别为30cm、20cm;灯心草行距、株距分别为30-45cm、30-45cm;水芹行距、株距分别为5-8cm、5-8cm;茭白行距、株距分别为50cm、50cm;黑麦草行距为15-30cm
5.植物种植时,应保持池内一定水深,植物种植完成后,逐步增大水力负荷使其驯化适应处理水质
6.同一批种植的植物植株大小应均匀,不宜选用苗龄过小的植物。
人工湿地植物栽种标准
![人工湿地植物栽种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95c9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7.png)
人工湿地植物栽种标准人工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工程,通过植物的栽种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在进行人工湿地植物栽种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以确保植物能够生长良好,发挥最大的净化作用。
下面将介绍人工湿地植物栽种的标准。
首先,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是十分重要的。
在人工湿地中,植物起着净化水质的关键作用,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净化能力的植物种类进行栽种。
常见的适宜植物包括芦苇、菖蒲、香蒲、香蒲、莲菜等,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吸收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的能力,能够有效净化水质。
其次,栽种植物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
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湿地的水质、光照、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栽种。
例如,一些植物对水深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根据水深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栽种,以保证植物能够正常生长。
此外,栽种植物的密度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适当的植物密度可以保证植物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植物之间的竞争,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植物的净化作用。
在进行栽种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湿地的面积确定合适的植物密度,以保证植物能够充分发育。
最后,对于栽种后的植物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维护。
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后,需要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除草等管理工作,以保持植物的生长状况,确保植物能够持续发挥净化作用。
同时,还需要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人工湿地植物栽种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植物的选择、生态环境、植物密度以及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
只有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才能够保证人工湿地植物能够良好地生长,并发挥最大的净化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人工湿地植物栽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887292b76eeaeaad0f33076.png)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关键在于工艺的选择和对植物的选择及应用配置。
如何选择和搭配适宜的湿地植物,并且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湿地系统中成了我们在营建人工湿地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1)(2)1.1 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管理简单、方便是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的许多麻烦。
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
1.2 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① 抗冻、抗热能力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② 抗病虫害能力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效果。
③ 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污染物,因此所选用的水生植物除了耐污能力要强外,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围的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1。
3 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TP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1.4 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常会出现因冬季植物枯萎死亡或生长休眠而导致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应着重选用常绿冬季生长旺盛的水生植物类型。
1.5 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1.6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若所处理的污水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其综合利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作饲料,一般选择粗蛋白的含量〉20%(干重)的水生植物;②作肥料,应考虑植物体含肥料有效成分较高,易分解;③生产沼气,应考虑发酵、产气植物的碳氮比,一般选用植物体的碳氮比为25~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泌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人工;显地填料上种植特定得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超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 其中得汚染物质与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溫地系统水质净化得关键在于工艺得选择与对植物得选择及应用配置•如何选择与搭配适宜得湿地植物,并且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得湿地系统中成了我们在营建人工湿地荊必须思考得问题。
1•人工湿地疔水处理系统植抽得选用原則(1)(2)K 1植物在具有良好得生态适应能力与生态营建功能;管理简单.方便就是人工;显地生态汚水处理工程得主要特点之一。
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得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就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得许多麻烦.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得植物。
K 2植物具有很强得生命力与旺盛得生长势;①抗冻、抗热能力由于汚水处理系统就是全年连续运行得,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得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M•或不能适应得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②抗病虫害能力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得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得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得净化效果。
③对周囤环境得适应能力由于人工;显地中得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与接触浓度较离且变化较大得污染物,因此所选用得水生植物除了耐汚能力要强外,対当地得%候条件.土壤条件与周囤得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得适应能力。
K 3所引种得植物必须具有较强得耐汚染能力;水生植物对汚水中得B0D5. COD. TN. TP主要就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得微生物去除得,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得水生植物.K 4植物得年生长期长,最好就是冬李半枯荽或常绿植物;人工型地处理系统中常会出现因冬季植物枯萎死亡或生长休眠而导致功能下降得现象, 因此•应着重选用常绿冬季生长旺3^得水生植物类型。
仁5所选择得植物將不对当地得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1.6具有一定得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与综合利用价值。
若所处理得污水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其综合和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作饲料,一般选择粗蛋白得含量>20%(千重)得水生植物;②作肥料,应考虑植物体含肥料有效成分较高,易分解;③生产沼气,应考虑发酵、产气植物得碳氮比,一般选用植物体得碳氮比为25〜30、5/1;④工业或手工业原料,如芦苇可以用来造纸,水葱、灯心草、香蒲、莞草等棵就是编制草席得原料。
由于城镇污水得处埋系统一般都靠近城郊,同时面积校大,故美化景观也就是必须考虑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工湿地得工艺鱼辻者与建设者考虑得最多得就是植物得独有性与观赏价值等表在因素,没有考虑到栽种该植物后得植株生长效果、湿地得运行效果、生长表现以及对生态得安全性等,导致人工湿地在运行一段吋间后功能猱降或运行费用剧增,最后导致系统瘫费或闲置。
2.人工湿地植物特性得研究及植物配i分析2.1根据植物矣型分析2.1,1漂浮植物漂浮植物中常用作人工型地系统处理得有水葫芦.大蒲.水芹莱、李氏禾.浮萍.水薙菜、豆瓣莱等。
根据对这些植物得植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根系发达;②生物量大•生长迅速;③具有李节性休眠现象,如冬李休眠或死亡得水葫芦、大藻、水蘊菜,夏季休岷得水芹菜、豆瓣茱等。
生长得旺盛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得3T0月或9月-次年5月;④生育周期短,主要以营养生长为主,对N得需求量最高。
由于漂浮植物具有上述得植物学特性,因此,在进行人工湿地植物配置得吋候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它们各自得优点:①由于这类植物得环境适应能力强,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作地方优势品种予以优先考虑;②人工型地系统中,水体中养分得去除主要依靠植物得吸收利用,因此,生物量大、根系发达、年生育周期多与吸收能力好得植物成为我们选择得目标; ③利用植物李节性休性,我们可以给予正确得植物搭配,如冬李低温时配置水芹菜而夏李高温时則配置水葫芦.大漆等适宜离蟲生长得植物,以避免因植物品种选择搭配单一而出现季节性得功能失调现象;④由于这类植物以营养生长为主,对N得吸收利用率要离,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重视其对N得吸收利用效果,可作为N去除得优势植物而加以利用,从而提高系统对N得去除效果。
2.1.2根茎、球茎及种子植物这类植物主要包括曜莲.荷花、马蹄運、慈姑.羊芜、芋、泽泻.菱角、惫米、芟实等。
它们或具有发达得地下根茎或块根,或能产生大量得种子果实,多为季节性休眠植物类型,一般就是冬季枯萎春李萌发,生长李节主要集中在4-9月。
根茎、球茎、种子类植物具有以下特点:①耐淤能力较好,适宜生长在淤土层深厚肥沃得地方,生长离不开土壤;②适宜生长环境得水深一般为40-1OOCM左右;③具有发达得地下块根或块茎,其根茎得形成对P元素得需求较多,因此,对P得吸收量较大;④种子果实类植勃,其种子与果实得形成需要大量得P与K元素。
(3)由于这类植物具有以下特点,因此在进行人工湿地植物应用配置时应予以充分考虑:① 基于这些植物得特性,其应用一般为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与湿地得稳定系统;②利用这些植物得生长(主要就是块根、球茎与果实得生长)需要大量得P、K元素得特性,将其作为P去除得优势植物应用,以提高系统对P得去除效果。
2.1.3挺水草本植物类型这类植物包括芦苇.芟草、香蒲、早伞竹.皇竹草、蘆草.水葱、水莎草、纸莎草等,为人工溫地系统主要得植物选配品种。
这些植物得共同特性在于:①适应能力强,或为本土优势品种;②根系发达,生长量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对N与P、K得吸收都比较丰富;③能于无土环境生长.根据这类植物得生长特性,它们可以搭配种植于潜流式人工;显地,也可以种植于表流式人工湿地系统中。
根据植物得根系分布深浅及分布范IS,可以将这类植物分成四种生长类型,即深根丛生型、深根散生型、浅根丛生型与浅根散生型。
(1)深根丛生型得植物,其根系得分布深度一船在30CM以上,分布较深而分布面积不广。
植株得地上部分丛生,如皇竹草、芦竹、早伞竹、野芟草、惫米、纸莎草等。
由于这类植物得根系入土深度较大,根系接触面广,配置栽种于潜流式人工;显地中更能显示出它们得处理净化性能。
(2)深根散生型植物根系一般分布于20-30CM之间,植株分散,这类植物有香蒲(对环境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有一定耐寒能力.为喜光植物,不耐荫•要求土壤松软肥沃。
)、菖蒲. 水葱.蘆草.水莎草、野山姜等•这类植物得根系入土深度也较深,因此适宜配置栽种于潜流式人工湿地。
凤车草全年保持生长,即使在冬天仍能维持一定得生长速率、种植风车草得潜流型人工湿地对TN. TP、COD与800得去除率分别为64%. 47%. 74%与74%,(3)浅根散生型得一些植物如美人蕉、芦苇、李养.慈姑、琏癘等•其根系分布一船都在5-20CM之间•由于这些植物得根系分布浅,而且一般原生于土壤环境•因此适宜配置于表流式人工湿地中。
(4)浅根丛生型得植物如灯心草.芋头等丛生型植物,由于根系分布浅,且一般原生于土壤环境,因此仅适宜配置于表面流人工溫地系统中.2. 1,4沉水植物类型沉水植物一般原生于水质清洁得环境,其生长对水质要求比较离,因此,沉水植物只能用作人工;显地系统中灵后得强化稳定植物加以应用,以提离出水水质。
2.1.5其它类型得植物一些如水生超植物之矣得,由于长时间得人工选择,使其对汚染环境得适应能力比较弱,因此也只能作为最后得强化稳定植物或湿地系统得崇观植物而应用。
2.2根据植物原生环境分析根据植物得原生环境分析,原生于实土环境得一些植物如美人蕉、芦苇、灯心草、早伞竹、皇竹草、芦竹、慧米等,其根系生长有一定得向土性,配置于表面流;蛋地系统中,生长会更旺盛。
但由于它们得根系大都垂直向下生长,因此,净化处理得效果不及应用于潜流式湿地中;对于一些原生于沼泽.腐殖层、草炭;显地、湖泊水面得植物如水葱、野芟、山姜、農草、香蒲、菴蒲等,由于其生长已经适应了无土环境,因此更适宜配置于潜流式人工湿地;而对于一些块根块茎矣得水生植物如荷花.唾莲、慈姑、芋头等則只能配置于表面流湿地中。
2.3根据植豹对养分得需求矣型分析根据植物对养分得需求悄况分析,由于潜流式人工溫地湿地系统填料之间得空晾大,植物根系与水体养分接触得面积要较表流式人工;显地湿地广,因此对于营养生长旺盛.植株生长迅速、植株生物量大、一年有数个萌发高峰得植物如香蒲、水葱、苔草、水莎草等植物适宜我种于潜流湿地;而对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生长相对緩慢,一年只有一个萌发离峰期得一些植物如芦苇、芟草、慧米等则配置于表面流湿地系统。
2.4根据植物对汚水得适应能力分析不同植物对汚水得适应能力不同。
一般爲浓度汚水主要集中在湿地工艺得前端部分。
因此,在人工湿地建设时,前端工艺部分如强敦化塘、潜流;显地等工艺一船选择耐污染能力強得植物品种。
末端工艺如稳定塘、景观塘等处理段中,由于污水浓度降低,因此可以更多考虑植物得景观效果。
3.小结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得建立,植物得选择与配置就是很重要得考虑因素。
在系统建立与植物栽种配置时要將系统得主要功能与植物得植物学特性充分结合起来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不同植物各自得优势,达到更好得处理净化效果。
湿地植物得我种配置要根据具体得应用环境与系统工艺来确定,对于一些应用工艺范围较广得植物类型,要充分考虑其在该工艺中得优势,能使其充分发挥自己得长处而居于主导地位。
为达到全面得处理与利用效杲,应进行有机得搭配■如深根系植物与浅根系植物搭配,丛生型植物与散生型植物搭配,吸收N多得植物与吸收P多得植物搭配,以及常绿植物与季节性植物得李相搭配等。
在进行综合处理得一些工艺或工艺段中,切忌配置单一品种,以避免出现李节性得功能下降或功能单一。
作为;显地公园规划建设得人工湿地还要考虑亲观搭配。
主矣務考资料:(1)陈长太等人工湿3也植物得选择原則《中国给水徘水》2003VoL 19(2)云南今业生态建设集团《耐汚染水体净化水生植物筛选及培育技术研究》总结报告(3)赵有为中国水生蔬莱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2⑷赵家荣等水生观赏植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 芦苇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层土壤中,7月以前生长缓慢,以后生长加速,冬李也保持较快得生长。
具有生代快,權系发达,耐序能力强.又有经济价值等特点2风车草、香根草与水鬼蕉根系及地上祁分得生长节律柑似,9月或10月前生长较快,以后生长减慢甚至停止香报草得根系垂直向下生长,分布较深风车草风车草全年保持生长,即使在冬天仍能维持一定得生长速率、风车草在生活污水中培养Wd后,污水中TN. TP、COD与B0D得去除率分别达到91%. 92%. 70%与73$•其中风车草对N、P 得吸收量分别占净化量得55%与53%、种植风车草得潜流型人工型地对TN、TP.COD与BOD得去除率分别为64%、47%. 74%与74%,与不种植物得人工;显地相比,TN、TP、COD 与BOD得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28* 19%. 14%^ 13%.对环境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有一定耐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