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IT行业标准

IT行业标准

IT行业标准1. 引言IT行业是当今社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

众多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和商业应用的广泛使用,使得IT行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IT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各种规范、规程和标准成为了必然选择。

本文将针对IT行业中一些重要的标准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软件开发标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统一的开发标准对于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代码统一编写规范是软件开发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规范代码的命名、注释、代码风格等方面,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此外,软件测试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规范的测试流程和准确的测试用例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软件缺陷和提高软件质量。

3. 数据安全标准随着信息化普及,各种数据的涉及范围也相应扩大。

数据安全的保护成为了IT行业中的重要任务。

数据安全标准主要关注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或篡改。

此外,建立健全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任何潜在的数据丢失或破坏。

4. 网络安全标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网络安全标准主要关注网络的防护、检测和响应能力。

通过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阻止恶意攻击者的入侵和数据盗取。

同时,及时发现并应对网络攻击事件也是网络安全标准的重要内容。

5. 云计算服务标准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已经逐渐成为IT行业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服务标准主要关注云计算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确保云平台的高可用性、弹性扩展和性能稳定,是云计算服务标准的核心要求。

同时,由于不同的云计算提供商存在差异,制定统一的云计算服务标准也可以促进云计算市场的规范化和竞争力的提升。

6. 移动应用开发标准移动应用开发是IT行业近年来的一个热门领域。

移动应用开发标准主要关注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和性能优化。

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宜简洁、美观,操作流畅,以提高用户体验。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前言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而对于信息传递的载体以及传输中心来说,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建设以及维护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内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信息中心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信息中心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

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有高低之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 UPS、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1.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2.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3.GB9361-88《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4.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6.YD/T754-95《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7.GB9175-88《环境电磁卫生标准》8.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9.GB50265-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0.GBJ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11.GB5004-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2.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局部修订)》13.GB50052-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4.SJ/T1079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15.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6.GB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7.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8.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19.GBJ1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0.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1.GB50057-94(公告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局部修订)》22.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23.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24.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法规、规范、规定。

it基础环境建设技术标准

it基础环境建设技术标准

it基础环境建设技术标准IT基础环境建设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房场地要求: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

应选择在自然环境清洁,远离强电磁场干扰、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的地方。

还应建在电力、水源充足,通讯、交通方便的地方。

楼地面荷载应≥500㎏/㎡,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2. 防尘要求: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室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3. 温湿度要求:机房温、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级别A级B级温度23℃±2℃18℃~28℃湿度40%~70%20%~80%温度变化率≤5℃/h,不结露≤10℃/h,不结露。

4. 防震要求:主机房设备应能承受地震烈度为7度、加速度为0.15g、频率为50Hz的水平向垂直振动,并应能承受1次地震烈度为7度、加速度为0.05g、频率为5~15Hz的水平向水平振动。

5. 防雷击过电压和过电流要求:应将交流供电系统与直流供电系统进行隔离,防止雷电过电压和过电流对设备和电源系统造成损害。

6. 接地要求:机房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Ω,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Ω。

7. 照明要求:主机房照明的照度值应不小于2001x,辅助房间和走廊的照度值应不小于1001x。

8. 消防要求: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并应有自动紧急断电和快速断电功能。

9. 其他要求:机房应有防鼠虫害措施,不应铺设地毯,室内装修材料应采用无尘、不易积灰、不易脱落、易于清洁的材料。

总的来说,IT基础环境建设技术标准是为了保证IT设备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同时保证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在建设IT基础环境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满足各项技术标准的要求。

浅析ICT网络模式涉及的几种技术标准

浅析ICT网络模式涉及的几种技术标准

浅析ICT 网络模式涉及的几种技术标准刘建明1,赵峰1,郝建军2,左勇2(1.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100761;2.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641(2009)05-0001-100引言新一代ICT 网络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研究热点,这既是业务导向型网络发展的需要,也是相关技术及标准不断成熟的必然结果。

IP 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传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作为应用层的载体,IP 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共识,由于高宽带的传输能力,光纤作为物理层技术也无可争议,由此IP 和光网络的技术融合和协调发展将是基础承载网络演进的最大趋势。

OTN ,T-MPLS ,ASON ,IMS 等技术标准已经越来越成熟,对指导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OTN 技术标准1.1OTN 标准体系ITU-T 从1998年开始定义OTN 技术相关规范,目前已经制定了多个OTN 技术标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OTN 的标准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体系结构。

G.871定义了光传送网建议的框架结构。

G.872使用ITU-T 建议的G.805的建模方法描述了光传送网的体系结构,从网络角度描述光传送网功能,内容包括光网络的分层结构、客户特征信息、客户/服务器关联、网络拓扑和层图1ITU-T OTN 标准体系结构Fig.1Acrhitecture of ITU-T OTN standard网络功能等,提供光信号传输、复用、选路、监控、性能评估和网络生存性的功能。

2)结构和映射。

G.709规范了在光传送网点到点、环形和网状网结构下的OTN 支持的操作和管理,定义了在光网络子网内和子网之间的光传送网接口,包括支持多波长光网络的开销功能、帧结构、比特率、客户信号的映射格式等;G.7041定义了通用成帧协议;G.7042定义了虚级联信号的自动链路容量调整方案;G.Sup43为2007年制定,规范了OTN 传送10GE LAN 信号的方式。

网络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机房是现代企业和机构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建设标
准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和数据安全。

因此,网络机房的建设标准
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且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合理
规划和设计。

首先,网络机房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包括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电力供应、通风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在建筑结构上,要求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和防震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

消防设施
方面要求配备火灾报警器、灭火设备等,保障网络机房的安全。


力供应要求稳定可靠,通风设备要求能够确保机房内的空气流通和
散热。

其次,网络机房建设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合理规划
和设计。

在规划和设计上,要考虑到网络设备的布局、散热系统、
安防监控系统等因素。

网络设备的布局要合理,便于维护和管理,
同时要考虑到设备之间的散热和通风。

安防监控系统要做到全方位
监控,确保机房的安全。

此外,网络机房建设还需要考虑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在设备选
型和使用上,要选择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材料,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机房设备的监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

总的来说,网络机房建设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安全、稳定、可靠、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根据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网络机房,为企业和机构的信息化和数据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IT机房建设技术规范标准

IT机房建设技术规范标准

IT机房建设技术规范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IT机房的建设提供技术规范标准,以确保机房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本文档适用于IT机房的建设、改造和运维过程。

2. 设备要求2.1 机房主机设备应选择标准化、可靠性高的服务器,以满足相应需求。

2.2 机房网络设备应支持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并具备良好的故障容忍性。

2.3 机房配电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确保供电稳定、可靠,并设置相应的应急备份电源。

3. 环境控制3.1 机房应具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环境条件。

3.2 机房应安装有效的防尘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防止灰尘积聚。

3.3 机房内应具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并设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

4. 安全管理4.1 机房应配备24小时监控系统,保障设备安全。

4.2 机房应设置合适的防盗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机房。

4.3 机房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备份,并设置合适的数据备份措施。

5. 网络连接5.1 机房应具备多个网络入口,以保证网络连通性和冗余备份。

5.2 机房应采用灵活可靠的网络架构,支持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6. 维护和管理6.1 机房设备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6.2 机房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维护能力,能够及时处理故障和灾难恢复。

7.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IT机房建设的技术规范标准,涵盖了设备要求、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网络连接以及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标准,可以确保IT机房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IT项目立项标准

IT项目立项标准

IT项目立项标准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IT项目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项目旨在满足公司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公司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2. 构建稳定可靠的IT系统,保障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行。

3. 提升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4.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护公司数据资产的安全性。

三、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以下方面:1. 硬件设备采购与部署:根据实际需求,购买合适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并进行安装和配置。

2. 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根据业务需求,开发或购买合适的软件系统,并与现有系统进行集成。

3.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建立适应业务需求的数据库结构,并进行数据的导入、备份和恢复等管理工作。

4. 网络与信息安全:建立网络架构,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5. 项目管理与培训:制定项目计划、进度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

四、项目计划1. 项目启动阶段:- 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

- 成立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 制定项目计划和里程碑。

2. 需求分析阶段:- 收集并分析业务需求。

-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3. 设计与开发阶段:- 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设计。

- 开发软件系统,并进行集成测试。

4. 测试与验收阶段:- 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 进行用户验收测试,确保系统符合用户需求。

5. 上线与运维阶段:- 进行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

- 进行系统运维和故障排除。

6. 项目收尾阶段:- 进行项目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 归档项目文档和资料。

五、项目组织与人员安排1. 项目发起人:XXX2. 项目经理:XXX3. 项目团队成员:XXX、XXX、XXX等。

4. 相关部门负责人:XXX、XXX、XXX等。

六、项目风险管理1. 技术风险:包括技术选型不当、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等。

IT技术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

IT技术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

IT技术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在IT技术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及验收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才能保证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施工及验收标准的定义、主要内容、实施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施工及验收标准的定义施工及验收标准是指在IT技术设施建设过程中,规定了设施施工和验收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IT技术设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二、施工及验收标准的主要内容1. 设施施工标准:包括施工现场管理要求、施工材料选用标准、施工工艺要求等内容。

在设施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设施验收标准:包括验收前准备工作、验收时的测试标准、验收后的文件报备等内容。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流程,才能确认设施建设的合格性。

三、施工及验收标准的实施流程1. 施工准备阶段:确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施工材料等工作。

2. 施工过程监管: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

3. 设施验收流程:依据验收标准,进行设施的各项测试和检查,出具验收报告。

4. 验收结果确认:验收结果需要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确认,并签字盖章。

四、施工及验收标准的注意事项1. 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关的资质和经验,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2. 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设施及时整改。

3. 对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争议,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 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造假或篡改。

五、结语IT技术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是保障设施建设品质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才能确保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施工方能够认真执行标准,确保IT技术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it信息化标准

it信息化标准

it信息化标准IT信息化标准是指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旨在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这些标准涉及硬件、软件、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一、IT信息化标准的概述IT信息化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软件开发和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机构制定和发布。

IT信息化标准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起草、评审、发布等环节。

这些标准不仅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规范,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二、IT信息化标准的分类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标准: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确保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使得各种设备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

2.软件工程标准:包括软件开发、测试、维护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确保了软件的高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指导和规范,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成果质量。

3.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技术要求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

4.网络通信标准:包括网络协议、通信接口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确保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使得各种设备和系统能够相互通信和协作。

5.数据管理标准:包括数据格式、数据交换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确保了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使得各种数据能够共享和交换。

三、IT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机构和发布机构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全球最大的标准化组织之一,负责制定和发布各种信息技术标准,如ISO/IEC 20000、ISO/IEC 27001等。

2.国际电信联盟(ITU):是联合国下属的电信标准化机构,负责制定和发布各种电信技术标准和建议,如G系列、H系列等。

3.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技术组织之一,负责制定和发布各种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如IEEE 802.3、IEEE 802.11等。

IT行业技术规范

IT行业技术规范

IT行业技术规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IT行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IT 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IT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

本文将介绍IT行业的技术规范,并分析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概述IT行业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信息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标准。

这些规范涵盖了各个层面的技术要求,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IT行业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系统故障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二、硬件规范在IT系统的硬件方面,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源和电气安全规范:规定了IT设备的电源接入方式、电气线路的安全要求,以及设备的接地和绝缘措施等。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设备的电气安全,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和人身伤害。

2. 机房环境规范:包括机房的温度、湿度、噪音、灰尘等环境要求。

通过合理控制机房环境,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3. 设备安装和布线规范:规定了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以及网络布线的标准。

这些规范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了因错误的安装和布线导致的故障和干扰。

三、软件规范在IT系统的软件方面,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操作系统规范:规定了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要求。

这些规范确保了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系统崩溃和漏洞的风险。

2. 数据库管理规范:包括数据库的设计、维护和备份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安全性,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3. 软件开发规范:规定了软件开发的流程、标准和工具。

这些规范帮助开发人员编写高质量的代码,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四、网络规范在IT系统的网络方面,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拓扑规范:规定了网络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建立稳定、高效的网络环境,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it目标及标准

it目标及标准

it目标及标准
IT目标是指组织或个人在信息技术领域所期望达成的目标,通常涉及到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业务模式等方面。

具体的IT目标可以根据组织或个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IT目标及标准:
1. 提高效率:通过自动化、标准化、流程优化等方式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缩短业务流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可以包括减少人工操作时间、减少错误率等。

2. 降低成本:通过合理规划IT资源、优化IT架构、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式降低IT成本。

标准可以包括资源利用率、人力成本、软硬件投入等指标。

3. 提高安全性: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等方式提高组织的信息安全水平。

标准可以包括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减少安全漏洞等。

4. 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数字化转型、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新业务模式,开拓新的市场机会。

标准可以包括创新项目数量、市场占有率等。

5.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优化用户界面、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忠诚度。

标准可以包括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用户流失率等。

为了确保IT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并建立相应的评估和监控机制,定期对目标进行评估和调整。

同时,需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IT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it标准体系建设

it标准体系建设

it标准体系建设IT标准体系建设是现代企业IT管理的核心。

在快速的信息化时代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一个完善、规范、科学的IT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具体讲解IT标准体系建设的过程和步骤。

一、IT标准体系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企业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来支撑其运营和管理。

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各类信息泄露、攻击、病毒传播等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因此,建立IT标准体系可以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防范信息安全风险,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形象。

二、IT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1、确定IT标准的制定目的IT标准的制定目的一般包括了提高企业IT管理水平、保障信息安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

在制定IT标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目标业务的运行需求。

2、制定IT标准所需的政策与程序企业要制定IT标准,需要先建立相关的程序与政策。

这包括编写制定IT标准的规程、管理程序等。

3、明确IT标准的制定标准在制定IT标准之前,需要先了解相关法规与标准文件。

同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IT标准的制定标准及其具体内容。

4、制定IT标准的文件要素企业在制定IT标准时,应该考虑到文件的编写格式和内容的具体准确性。

同时,需要明确IT标准的发文机构和相应的识别标志。

5、IT标准的审核和批准IT标准的审批过程应该是严格的,需要领导层和有关部门的审批。

确保制定的IT标准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同时也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文件。

6、IT标准的发布和实施IT标准实施后,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与辅助;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纪录以进行管理。

在IT标准发布与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不断加以修改完善。

三、IT标准体系建设的效果和意义IT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防范信息安全风险,保护企业重要信息。

建立一个完善、规范、科学的IT标准体系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维护,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形象。

it机房建设标准

it机房建设标准

IT机房的建设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组织、行业协会、以及相关政府机构等发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IT机房建设标准和指南的主要方面:1.机房设计标准:-根据机房用途(例如,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等)确定设计标准。

-考虑机房的总体布局、空间利用率、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2.机房电力系统标准:-规定机房电力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求,包括电源系统、配电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等。

-确定电力系统的容量和备份方案,以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3.机房机械系统标准:-定义机房的机械系统,包括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等。

-规定机房的温湿度范围,以及保持设备在适宜环境下运行的要求。

4.机房网络标准:-确定机房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要求,包括布线系统、网络设备摆放、冗余设计等。

-指导网络设备的选用和配置,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性能。

5.机房安全标准:-规定机房的安全措施,包括入口控制、监控系统、防火墙、安全摄像头等。

-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机房和数据的安全性。

6.机房设备布局标准:-确定设备的布局和摆放规范,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设备运行效果。

-确保设备之间的通风良好,避免过热问题。

7.环境友好标准:-强调机房建设的环境友好性,包括节能、减排、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指导使用环保型设备和技术,降低机房对环境的影响。

8.防静电标准:-规定机房内的地面、天花板、墙壁等结构的防静电设计。

-指导在机房中使用防静电地板、地毯等材料,以防止静电对设备的影响。

请注意,具体的标准和指南可能会因国家、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在进行IT机房建设时,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实际需求,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此外,与专业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合作,以确保机房的建设符合最新的行业标准。

IT机房标准建议

IT机房标准建议

IT核心机房设计标准建议参考我国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商管公司IT部对IT核心机房的规划设计提出以下建议要求,请各相关单位参考:一.机房等级国标B级(保证不因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二.性能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三.位置选择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面积为50平米左右;2 宜建于地面,不宜建在地下室;3 电力供给应稳定可靠,交通、通信应便捷,自然环境应清洁;4 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5 应远离水灾和火灾隐患区域;6 应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7 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8应具备安装空调室外机的建筑条件。

四.环境要求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要求,一般为:开机时温度23ºC±1ºC,湿度40%~55%。

停机时温度为5~35ºC,湿度为40%~70%。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为15~25ºC。

主机房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五.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1 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

2 当无线电干扰频率为0.15~1000MHz时,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

3 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4 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不应大于500mm/s2。

5 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六.建筑与结构1 主机房净高应根据机柜高度及通风要求确定,且不宜小于3m。

it标准体系

it标准体系

it标准体系
IT标准体系是指信息技术领域中一系列标准的集合,这些标准旨在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IT标准体系通常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

其中,基础标准是指为其他标准提供基础的标准,如术语标准、符号标准等;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的性能、规格、质量等方面的规定;技术标准是指对技术方面的规定,如数据交换格式、数据传输协议等;管理标准是指对管理方面的规定,如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等。

IT标准体系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IT标准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同时,IT标准体系也是国际间信息技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基础,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IT标准体系,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IT标准体系是信息技术领域中一系列标准的集合,旨在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IT标准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目录1、第一章适用范围和参考依据2、第二章中心机房场地技术指标3、第三章中心机房装修工程4、第四章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5、第五章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6、第六章中心机房设备配置指标7、第七章中心机房信息安全配置指标8、第八章中心机房安防系统9、第九章中心机房空调系统10、第十章中心机房防雷系统11、第十一章中心机房档案管理12、第十二章其它1机房装修建筑装修是整个机房的基础;它主要起着功能区的合理划分及保证机房环境达标的作用;对机房平面作整体规划,并进行相应的装修设计;机房装修不同于普通装修,要求防尘、防水、防静电、防鼠、保温、防结露、阻燃并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场干扰性;2机房电气系统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是机房高可用性的保证;电子信息设备投入服务后如无一个长期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势必造成不良后果;包括低压配电柜、在线扩容的模块化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照明系统、辅助供配电、电缆线路敷设等;3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是机房运行环境的保障;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高精密的电子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即是所谓的三度要求;主机房配备行级水冷式空调系统及VRV吸顶式空调,并配备相应的新风、排烟系统;4机房消防系统机房火灾自动报警与气体灭火系统能自动捕捉监测区内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或热气,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具有“联动”功能,即通过控制线路将消防给气设备,按照规定的要求动作,指挥各种消防设备在火灾时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投入工作;气体消防区域主要为主机房、配电间;5机房接地和防雷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是整体机房安全运行的保证;机房设施的雷击过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畅通、设备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6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保障机房的安全可靠,实现机房控制的高度自动化,它要求以最少的维护人员,最优化的运营维护手段,来实时监控机房中设备所处的物理环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数字摄像、设备监控UPS、精密空调、低压配电柜、环境监控室内温、湿度、测漏等;7机房机柜系统随着IT业的飞速发展变化,现代化机房里面的IT设备多为机架式设备,如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42U机柜里面,一个机柜的负载量一般小于3KVA,少数机柜负载量会高达10KVA甚至更高;机柜内的IT微环境不但要保证现在的IT设备的正常工作,也必须预留可扩容的能力,保证今后的IT设备的需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房设计要求;8机房KVM系统KVM系统是通过恰当的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的配置及其在不同设备之间或不同的机房之间进行多种方式的切换连接,将机房内的一对一进行的设备维护工作延伸到机房外的任何一处,提高工作效率和物理设备的安全性,实现无人机房管理;第一章适用范围和参考依据一、本标准适用对象包括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二、本标准适于学校网络中心机房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三、网络中心机房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和指标规定;本标准参考的依据有:□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章中心机房场地技术指标四、选址:机房必须具备防尘、防潮、防雷、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等物理环境,防盗设施齐全,应避开强磁场的干扰,应选择设在建筑物的中间层,方便管理和布线;避免设在最高层、地下室和用水设备下层;五、组成:中心机房包括主机房和辅助房;主机房是存放各类服务器、网络设备、机柜等重要设备的专用房间;辅助房用于存放UPS电源、维护工具等设备,辅助用房根据实际情况可与主机房合并使用;六、面积:根据学校规模和实际应用需求确定网络中心机房大小,主机房原则上面积不小于20m2,层高不低于,能满足现有各类设备的存放要求,并为今后的发展预留可扩展的空间;计算公式:S=KAS-指机房面积;K-指系数,取 m2/台架,A-指设备台架总数七、管理员办公室必须与主机房分离,面积根据人员、设备及需要而定;第三章中心机房装修工程八、吊顶:中心机房应采用金属天花板吊顶,梁、顶应做防尘处理;九、墙体:墙面应进行隔音、防火、防水、防尘、防辐射和屏蔽处理,墙面刷高档防火乳胶漆;十、隔断:机房内区域间隔墙应采用12mm防火钢化玻璃隔断;十一、地面:机房地面必须平整;并做防水处理;地板采用架空防静电可拆卸地板,高度为15cm至35cm之间;十二、门窗:在主机房进出口应安装防火防盗门,机房窗户应安装防盗防护窗,同时外窗安装防水雨棚来防止雨水溅入,窗帘采用双层结构,外层应采用防光隔热窗帘材料,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十三、照明: 一、主机房的平均照度不低于300lx距地面处;二、基本工作间、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不低于150lx距地面处;平均照度Eav= 单个灯具光通量Φ×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K÷地板面积长×宽;第四章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十四、供电:供配电系统是机房整个工程的重点,采用双回路供电照明、空调等通用设备由市电供电,服务器等专用设备经UPS后供电,所有线路分相独立走线;机房采用独立接入的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电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为中心机房配备独立的发电机;十五、配电柜:机房应分别设立市电和UPS配电柜,配电柜应显示各相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强度等基本信息,标明各开关的用途;十六、UPS配置:UPS作为中心机房建设的基本设备,各校应采购UPS设备为机房提供稳定、持续的供电,并在断电情况下保障机房一定的供电时间;UPS容量应是总用电功率的倍进行预留,在线备用时间应大于2小时ups放电时间计算公式:负载的有功功率×支持时间=电池放出容量×电池电压×ups逆变效率;十七、插座:固定插座分为UPS插座和市电插座,移动插座应采用标准的220V,16A防浪涌插座;机柜采用UPS供电,机柜之间插座不能共用;所有插座都必须独立分相走线;原则上每个机柜应配备两个UPS插座和一个市电插座;十八、电缆:电缆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高质量铜芯线缆,主干进线截面积至少达10平方毫米,UPS插座电源线截面积为4 平方毫米,照明用电源线截面积可用平方毫米,3P空调插座电源线截面积至少达4平米毫米;线缆应置于桥架或PVC管内,防止电磁干扰设备,并标明去向和功能,方便维护;第五章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十九、布线:应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布线,线路铺设可采用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上走线还要采用线路固定架,走线要全部经桥架或PVC线槽;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采用超五类或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管理子系统采用RJ45配线架及光纤终端盒,统一管理;主干线路要有冗余;强电、弱电单独走线,彼此尽量不要交叉;二十、KVM:对服务器操作原则上采用KVM或集成远程管理端口进行统一管理;二十一、机柜:中心机房采用机柜方式统一管理,网络设备、服务器、配线架等设备统一安装到机柜里面;机柜应整齐排放,机柜与墙体的距离不小于如房间面积允许,宜留1m,方便管理和维护;服务器机柜标准:10006502000,交换机机柜标准:8006002000;二十二、标签:机房所有设备和线路都必须贴标签,明确去向和作用;第六章中心机房设备配置指标二十三、交换机: 中心机房应至少采用可网管快速以太网交换机,能满足整个校园网的数据交换,设备的日常负载应保持在其最大负载能力的20-40%之间;二十四、路由器:作为校园网的总出口设备,其路由转发能力满足学校各种应用所需的带宽要求,设备的日常负载应保持在其最大负载能力的10-30%之间;该设备也可由三层交换机或防火墙代替;二十五、服务器:中心机房的服务器应至少满足学校各种应用所需的计算能力和承载空间,应用需求应占服务器最大负载的40%以内;二十六、存储:中心机房的实际数据使用空间应保持在总存储空间的50%以内,重要的数据应采用实时备份,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高速、大容量设备实现集中存储;二十七、软件:中心机房基本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流量监控系统、病毒防治系统等,应尽量采用正版软件;第七章中心机房信息安全配置指标二十八、防火墙: 中心机房可采用硬件或软件防火墙,配置防火墙的原则是根据网络规模、实际并发连接和流量选择设备的类型;二十九、入侵防护: 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入侵防护系统,入侵防护系统必须与防火墙保持联动,形成一个防护体系;三十、上网行为管理: 中心机房必须具有可控制本区域用户上网行为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采用本地或远程区域统一平台的方式,可实现网络行为监测、记录、控制等功能;三十一、杀毒软件:中心机房做为本区域病毒防治的核心应选用网络版杀毒软件,并设置准入门槛来规范和约束网络用户的客户端使用行为;第八章中心机房安防系统三十二、门禁系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装门禁系统,通过感应卡或密码能够自动识别持卡人身份,自动记录人员进出的时间、地点和卡号等信息;三十三、监控系统:学校必须安装网络监控摄像机和温湿度监控系统等设备,构成一套完整、先进的全数字化安全防范和监督系统;三十四、消防设备:配备应急照明设备、维修工具和气体灭火器严禁使用干粉和泡沫灭火剂;三十五、电磁辐射防护:中心机房管理人员必须配备专业的电磁辐射防护服;第九章中心机房空调系统三十六、温度:中心机房必须达到恒温、恒湿等基本运行条件,机房温度不高于25℃,同时必须配置温度报警系统;三十七、湿度: 中心机房相对湿度应保持45%-65%,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标准A级水平;三十八、空调:中心机房必须安装两台以上空调设备,并配备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确保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精密空调;第十章中心机房防雷系统三十九、接地:建设大楼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机房机柜必须接地,接地可单独接地或与同大楼共用接地体;四十、防雷:主要包括建设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外部防护由建设物自身防雷系统承担,网络中心机房金属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由于机房设备的特殊要求,为了消除雷击和过电压的危险影响,必须在机房的配电柜内单独安装灵敏度高的电源二级防过电压防雷保护系统,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级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第十一章中心机房档案管理四十一、管理制度:网络中心机房应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四十二、图纸资料:中心机房建设过程中应完整保留各种施工档案和图纸资料,并标明相关信息;四十三、资产管理:中心机房对采购的各类设备有完整记录,做到帐册相符;1机房装修建筑装修是整个机房的基础;它主要起着功能区的合理划分及保证机房环境达标的作用;对机房平面作整体规划,并进行相应的装修设计;机房装修不同于普通装修,要求防尘、防水、防静电、防鼠、保温、防结露、阻燃并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场干扰性;2机房电气系统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是机房高可用性的保证;电子信息设备投入服务后如无一个长期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势必造成不良后果;包括低压配电柜、在线扩容的模块化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照明系统、辅助供配电、电缆线路敷设等;3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是机房运行环境的保障;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高精密的电子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即是所谓的三度要求;主机房配备行级水冷式空调系统及VRV吸顶式空调,并配备相应的新风、排烟系统;4机房消防系统机房火灾自动报警与气体灭火系统能自动捕捉监测区内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或热气,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具有“联动”功能,即通过控制线路将消防给气设备,按照规定的要求动作,指挥各种消防设备在火灾时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投入工作;气体消防区域主要为主机房、配电间;5机房接地和防雷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是整体机房安全运行的保证;机房设施的雷击过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畅通、设备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6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保障机房的安全可靠,实现机房控制的高度自动化,它要求以最少的维护人员,最优化的运营维护手段,来实时监控机房中设备所处的物理环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数字摄像、设备监控UPS、精密空调、低压配电柜、环境监控室内温、湿度、测漏等;7机房机柜系统随着IT业的飞速发展变化,现代化机房里面的IT设备多为机架式设备,如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42U机柜里面,一个机柜的负载量一般小于3KVA,少数机柜负载量会高达10KVA甚至更高;机柜内的IT微环境不但要保证现在的IT设备的正常工作,也必须预留可扩容的能力,保证今后的IT设备的需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房设计要求;8机房KVM系统KVM系统是通过恰当的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的配置及其在不同设备之间或不同的机房之间进行多种方式的切换连接,将机房内的一对一进行的设备维护工作延伸到机房外的任何一处,提高工作效率和物理设备的安全性,实现无人机房管理;。

网络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机房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在进行网络机房建设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机房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网络机房的选址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选址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选择在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

机房布局要合理,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要考虑到设备的散热和通风,确保机房内温度适宜。

其次,机房的建筑结构和设备配备也是关键因素。

机房的建筑结构应具有一定的抗震、防火和防水能力,设备配备要满足业务需求,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UPS等,同时要考虑设备的冗余和备份,以应对突发情况。

另外,机房的供电和供冷系统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供电系统要保证稳定可靠,可以考虑使用双路供电或者独立供电系统,以确保设备在停电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供冷系统要能够有效降低机房温度,避免设备过热导致故障。

此外,网络机房的安全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设施的设置,以及对机房设备和数据的保护措施,都需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机房的安全性。

最后,机房的管理和运维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需要建立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机房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网络机房建设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选址布局、建筑结构、设备配备、供电供冷、安全防护、管理运维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规划。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才能确保网络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支撑。

iso信息技术标准

iso信息技术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信息技术(IT)标准,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如:硬件、软件、网络安全、数据处理、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等。

以下是一些ISO信息技术标准的主要类别:
1. 软件工程:ISO/IEC 15504 - 软件过程改进和能力评定;ISO/IEC 25000 - 软件和服务管理;ISO/IEC 9126 -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2. 硬件和系统集成:ISO/IEC 1589 - 信息技术设备的测试方法;ISO/IEC 13845 - 系统集成和系统架构。

3. 数据处理:ISO/IEC 18029 -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安全评估;ISO/IEC 17799 -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和实践;ISO/IEC 27001 -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4. 网络安全:ISO/IEC 1540 -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安全评估;ISO/IEC 17799 -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和实践;ISO/IEC 27001 -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5.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SO/IEC 20000 -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6. 云计算:ISO/IEC 17788 - 云计算服务级别协议;ISO/IEC 17799 - 云计算服务管理和实践;ISO/IEC 27001 - 云计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7. 大数据:ISO/IEC 45007 - 大数据技术。

8. 人工智能:ISO/IEC 45007 - 人工智能安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T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IT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前言
为了满足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集团网络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

集团及各子公司均按该标准执行,以此提高集团网络的稳定性及运行效率。

1、设备及材料选型标准
网络系统建设所使用的设备及材料必须按照《网络设备及材料选型标准》要求选型和使用,具体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计而定。

网络设备及材料选型标准
2、网络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
、网络可采用双骨干双核心、双骨干单核心、单骨干单核心三种网络架构。

、机房采用双骨干双核心架构,主干网络及生产、控制车间部门使用双骨干单核心架构,但是必须配备至少2台备用交换机,一般工作区域采用单骨干单核心架构。

、机房及主干网络中的交换机设备连接必须使用自身的光接口或者千兆电口进行连接,不允许使用光纤收发器等外置设备连接。

但是,对于某些局部的只有几个且不涉及生产的信息点,网线无法达到必须使用光纤的,为节约成本可以使用光纤收发器配低端交换机。

、接入设备应优先考虑采用高密度端口设备,并单独直接连接到汇聚设备上,如骨干线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堆叠连接方式,无法实现堆叠连接的设备则采用星形结构级连方式,不允许采用超过两级的串接和环形连接方式。

采用堆叠或级连的接入设备应采用双链路捆绑上连至园区核心交换机。

、所有网络设备均必须粘贴好设备资产标签,标签须粘贴在设备显眼且不影响设备通风散热的位置。

设备标签示例
、无线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如区域内无线AP数量少于5个,无线网络采用胖AP设置固定管理IP的架构,如无线AP数量大于等于5个,则无线网络采用DHCP分配IP,无线控制器+瘦无线接入点的集中式管理技术架构。

为规避信号干
扰,无线AP射频使用非重叠信道,相邻AP间使用不同的信道。

在无线网络覆盖预定的区域内,任何位置均能接收强度不小于-75dBm的无线信号,任何位置接收到相同信道的射频强度区别不小于12dBm,办公室环境AP射频功率不得超过100mw。

在室外环境部署无线AP或增益天线,必须为每个AP或增益天线安装避雷系统。

3、综合布线标准
、主干网络中的汇聚设备、机柜等均需预留至少20%的可扩展空间,接入设备需预留至少10个端口。

、各工作点位或有可能设置工作点位的地方必须预留接口。

、部长及以上级别办公室至少配置2个网络墙座及2个电话墙座,根据具体情况放置在一起或相反方向位置各1个。

、普通办公位置配置1个网络墙座及1个电话墙座。

、小型会议室应在会议桌下方预留2个网络墙座及2个电话
墙座,一般为会议桌前后各1个。

、大型综合型会议会应在发言席、主持位置配置2个网络墙座和电话墙座,并预留用于安装无线AP的网络墙座。

、在安装网络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的公共区域位置预留1个网络墙座及1个电话墙座。

、所有办公区域均预留用于安装无线AP的网络墙座。

、主干线路设计标准
、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同时考虑广播、安防监控等弱电系统对骨干光纤的使用需求,尽量避免多条骨干光纤重复布放。

、所有线缆两头必须贴上线路去向指示标签。

4、线缆铺设标准
、所有主干线缆及从布线汇聚点引出的线缆必须使用统一规划的总线桥架铺设。

、所有非光纤线缆的铺设,尽可能避免与其它强电线路并行铺设,无法避免时要求相距不少于15厘米。

、从总线桥架分出来的双绞线在天花和墙壁内布线时,线材必须套上PVC 管加以保护;地面布线时必须套上镀锌钢管加以保护,并将线材掩埋在地板下;如因现场条件要求无法将线材埋入地板下的,
需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使用镀锌钢管或壁厚不得少于的镀锌钢槽进行固定;在屏风内布线时,线材必须套上软管加以保护。

、室外主干光纤在桥架、天花、地沟中穿行时,每隔10米必须加一个明显的牢固标识;在光纤经过的每个沙井处及光纤两端都必须加上明显标识。

、机房内的光纤预留长度要求小于20米,且必须使用桥架引至设备间安装机柜,预留的光纤必须盘好,并根据实际情况,有序盘好安放在天花或地板内,并作明确标记。

、线路铺设应尽量沿墙壁或天桥走线,如须架空铺设的必须安装架桥或辅助钢缆,并要求不影响日常运输车辆。

5、机柜安装及配线标准
、立地式机柜与墙壁的距离应不少于800毫米;安装完成后进行固定,防止机柜滑动。

壁挂式机柜底部离地面高度不能高于1米。

在车间中安装的机柜必须进行相应的加固和保护,并作明显标识,以防生产设备撞击造成损坏。

、骨干光纤及骨干设备必须与用户布线及接入层设备分开安装在不同的机柜上,不能避免情况下,保留4U或以上的距离。

、机柜内从上至下,首先安装光纤配线箱,再安装双绞线配线架;双绞线配线架、理线架、用户接入设备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保证实用美观的前提下具体确定。

、光纤配线箱必须采用牢固的、全密封型机架式的光纤配线箱,接口标准均采用LC标准。

、配线架上编号必须与墙座编号一一对应,并按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规律排布,配线架上的标识必须牢固、清晰。

、机柜内跳线的两端必须以墙座编码加上相应的牢固标识以方便日后的维护,并统一按照一定的规律布线,做到机柜内跳线整齐、清洁。

、合理配置机柜内的电源插座,必须保证机柜内的所有设备及机柜风扇均可正常运行,设备电源线与网络线的间隔应不小于15厘米。

6、电话系统布线标准
、电话系统布线设计可完全按照网络超五类布线标准执行。

、电话系统的配线单元及骨干线缆的安装必须与网络综合布线配线分开安装在不同的机柜内,如必须安装在同一机柜内的,则至少要相隔6U或以上的安装距离。

、电话系统的线材原则上采用标准电话线,标准必须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也可以直接采用超五类网线,但要求每一用户均使用独立的物理线路,严禁电话和计算机网络使用同一线路,严禁在同一线路上部署多个用户电话,且严禁同一路电话的多线路串接。

如多个用户共用一个号码,必须在配线架端作跳接。

7、监控系统布线标准
、监控系统网线设计按照超五类标准执行。

、监控系统的所有网线尽量使用同一接入设备,不同区间的必须接入交换机的同一编号接口,以便划分单独的VLAN进行监控设备的管理。

、监控安装位置需充分考虑实际的需要,防止重复布点,更要防止漏点,做到全方位24小时不间断有效监控,且监控系统需做好自动录像设置,至少保存15天的录像。

、监控系统的强电线路必须接入专门的线路中,严禁和照明电路共同使用,保证24小时不能断电,电源开关置于有人值守的保安室或者不能随意进入的专门房间。

、监控系统的线路必须隐藏设计,防止人为的破坏,摄像机必须置于人无法触摸的安全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