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几个重要参数
数码摄影的八大参数(精)

数码摄影的八大参数与传统相机一样,数码相机的各部件的性能参数影响着影像的生成效果,本章节的内容就是主要介绍影响数码相机拍摄品质的八个性能参数:1、数码相机的色彩深度2、数码相机的分辨率3、数码相机的光学镜头4、数码相机的镜头焦距5、数码相机的光圈与快门6、数码相机的白平衡7、数码相机的感光度8、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及曝光模式数码相机的色彩深度色彩深数也就是彩色位度,数码相机的彩色深度指标反映了数码相机能正确记录的色调有多少,色彩位数值越高,就越有可能真实地还原亮部及暗部的细节。
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色彩位数都达到了24位,可以生成真彩色的图象。
一些号称30或36位的数码相机,实际上也只有24位,目前商用级的数码相机CCD都是24位色彩位数。
这一指标目前并不是衡量数码相机的关键指标。
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正如传统的照片分辨率与相机所用“胶卷”有很大关系一样,数码相机所拍摄的图像的分辨率与它的“胶卷”――图像传感器有十分的关联,而其核心部件――成像光敏元件的运行直接影响到成像的分辨率。
目前使用的光敏元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耦合)元件;一种是新兴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比CCD便宜,但是CMOS光敏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要低一些。
CCD图像传感器由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为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相机的CCD内含的晶体管数量越多,分辨率也越高。
CCD的分辨率——“像素数”常被用作划分数码相机档次的主要依据。
虽然如此,但正如颗粒度不能完全概括胶卷的成像质量一样,分辨率也不是评价CCD质量的唯一标准。
除了CCD的分辨率,色彩深度、芯片本身的制造水平等对最终成像质量也能带来不容低估的影响。
但与数码相机其它指标相比,分辨率依然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像素数取决于相机内CCD芯片上光敏元件的数量,当然,相机的价格也会大致成正比地增加。
日出延时摄影参数

日出延时摄影参数
日出延时摄影是一种通过摄影设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拍摄多幅
照片,再通过后期处理将这些照片合成成一张时间流逝的照片的技术。
想要拍摄出美丽的日出延时摄影,需要掌握以下参数:
1. 曝光时间:对于日出延时摄影,曝光时间最好设置在1-2秒
左右,以保证照片不会过于明亮或过于暗淡。
2. 光圈:开放光圈能够提高曝光量,但也会导致景深不够深。
一般建议将光圈设置在f/8-f/16之间。
3. ISO值:在日出延时摄影中,ISO值需要根据拍摄环境来进行调整。
如果光线充足,ISO值可以设置得较低;如果光线较暗,ISO
值可以适当提高。
4. 延时时间间隔:这是拍摄日出延时摄影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时间间隔需要根据日出的速度和你想要表现出来的效果来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时间间隔建议设置在5-10秒之间。
5. 相机稳定性:由于日出延时摄影需要拍摄多张照片,因此相
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建议使用三脚架或其他支架来确保相机的稳定性,以避免拍摄出模糊的照片。
以上是拍摄日出延时摄影时需要掌握的几个重要参数。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相信你会拍摄出更加出色的日出延时摄影作品。
- 1 -。
室内拍摄静物常用参数

室内拍摄静物常用参数室内拍摄静物时,摄影的参数设置对于获得高质量的照片至关重要。
这些设置取决于您的相机类型、拍摄环境(如光线条件)和所期望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参数设置:1.光圈(Aperture):较小的光圈值(如f/2.8或f/4)会产生较浅的景深,使得主体突出而背景模糊。
如果您希望静物和背景都保持清晰,可以使用较大的光圈值(如f/8或f/11)。
2.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由于静物不会移动,您可以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如1/60秒或更慢。
如果使用三脚架,可以选择更慢的快门速度来增加曝光。
3.ISO:室内光线较弱时,可能需要提高ISO值来增加相机的感光度。
一般推荐从ISO 100开始,根据光线条件逐渐增加。
但请注意,过高的ISO会增加图像的噪点。
4.白平衡(White Balance):根据室内光线的类型(如白炽灯、日光灯或自然光),调整白平衡以确保颜色的自然呈现。
5.对焦模式:对于静物摄影,手动对焦或单次自动对焦(AF-S或One-Shot AF)通常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允许精准控制焦点位置。
6.拍摄模式:许多摄影师倾向于使用手动模式(M),以完全控制所有设置。
然而,光圈优先(A或Av)或快门优先(S或Tv)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初学者。
7.三脚架和遥控快门:使用三脚架可以避免相机抖动,从而获得更清晰的照片。
使用遥控快门或定时器可以进一步减少拍摄时的震动。
最后,不要忘记考虑光源的方向和质量,以及如何通过反光板或柔光箱等设备控制光线。
实验不同的设置组合,以找到最适合您拍摄对象和风格的参数。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iso知识

当你改变了快门速度时,同时也改变了运动物理被记录在底片上的方式。快门速度越快,运动物体就会在底片呈现更清晰的影象,反之,快门速度越慢,运动的物体就越模糊。
光圈
镜头的光圈大小,同样用挡位来表示,使用f挡的数值表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f-挡每挡之间也是减半或加倍的关系,但f挡的数值并不是减半或加倍的。标准的f挡序列为: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和f/32。不是所有的镜头都有这些挡位,一般只是有其中的一些挡,尤其是那些使用大底片(大于35mm)的相机,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挡位。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明白这些数值表示的是光圈通过镜头的孔径(光圈)的大小。上面的光圈值序列包括了所有的挡位。每一挡光圈相对于它前后的挡位,只能让一半或一倍的光线通过镜头。一定要记熟这些光圈挡位的数值,并能够轻松的增减计算。
对ISO值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对你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底片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你已经知道使用某种速度的底片进行正确曝光时需要的曝光量,那你很容易的就能换算出使用另一种速度的底片在进行相同曝光时的曝光量,前提是你知道这两种底片的速度关系。其实很简单,只是对挡位的增减就可以了。例如,如果是用柯达E100S(ISO100)底片时正确的曝光参数是1/15秒和f/8,那如果使用富士Provia 400(ISO400)底片时正确的曝光参数应该是多少呢?计算ISO值的不同:从100开始,加倍得到200,再加倍是400,所以ISO值增加了两挡。因此把E100S的曝光参数改变两挡就是富士底片的正确曝光参数了。我们把曝光参数改为:1/60秒和f/8。当然你可以改成任何等价的曝光值,例如1/60秒f/8等同于1/125秒f/5.6或1/250秒f/4或1/500秒f/2.8,或者换一个方向,1/30秒f/11或1/15秒f/16或1/8秒f/22。
数码相机选择

数码相机选择选数码相机最重要的参数有:1.光敏元件(CCD或CMOS)的尺寸和成像质量是重要参数。
越大越好,成像越清晰。
消耗级DC一般在1/1.6-1/2.5英寸之间,全画幅SLR为36×24mm。
CMOS在微光拍摄时通常优于CCD,背照CMOS优于前照。
2、焦段范围,目前广角端最小可达24mm,越小拍摄范围越广;长焦端看光学变焦倍数,用光学变焦倍数×广角焦距=长焦端焦距,越大可以将远景拉得更近,目前消费级dc最大光学变焦倍数可达30倍。
数码变焦是浮云。
3.最大光圈越大,弱光拍摄效果越好,背景虚拟化越好。
目前最大可达1.8,小的一般为3.5。
值越小,光圈越大。
4、像素,图片大小的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人选相机只看像素,认为像素越高拍出的图片越清晰,其实像素与成像质量毫无关系,它只是图像大小的参数,像素高的图片大,如果你要放大幅的广告画、宣传画,就选高像素的,否则就不必追求像素,像素大反而占用存储空间大,普通用途5-6百万像素就够了,像素太高完全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其实现在1200像素的卡片机如果设置在600万像素,拍出的照片要优于1200万像素的照片(将图片都放大到100%对比下很明显)。
5.光学防抖可以抵消部分抖动的影响,提高成品率。
数字防震也是一朵浮云。
……二、选择镜头。
镜头也是影响成像质量的重要部件。
著名的镜头品牌包括施耐德(柯达常用)、徕卡(松下常用)和蔡司(索尼常用)。
三、选品牌。
比较有实力的品牌,单反顺序为佳能、尼康、宾得、sony。
消费级相机不分顺序佳能、尼康、柯达、富士、松下、奥林巴斯、sony等。
(这些品牌不能绝对的说那个更好,要看具体产品),另外三星的相机不要选,三星有些型号单看参数很诱人,但他的实际成像质量、可靠性都还有差距。
四、选择配置文件。
这种形状有紧凑的卡片设计和类似单反的大尺寸设计,这不一定适合大尺寸成像。
例如,松下LX3卡机成像远比富士s2000hd单反相机好。
相机参数一般设置

相机参数一般设置相机参数的设置对于照片的拍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相机参数设置,以及对照片拍摄效果的影响:1.曝光参数:-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照片的曝光时间,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物体,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捕捉光线轨迹或者创建流水效果。
-光圈值:光圈值决定了照片的景深,较大的光圈值(如f/1.8)可以实现背景虚化效果,较小的光圈值(如f/16)则可以获得整个景深清晰的效果。
2.ISO感光度:-ISO值表示相机的感光度,较低的ISO值(如100)可以获得较小的噪点和较高的图像质量,较高的ISO值(如1600)则可以在低光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曝光亮度,但可能会带来噪点。
3.白平衡:-白平衡设置决定了照片的色彩温馨,常见的白平衡选项有自动、日光、荧光灯、阴天、白炽灯等。
不同的白平衡设定适用于不同的拍摄环境,以确保照片色彩真实。
4.对焦模式:-单点对焦:通过选定相机对焦点,对焦在物体上,适用于静态物体。
-连续对焦:相机会持续追踪运动物体的对焦,适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
-手动对焦:手动调节对焦环,适用于特殊需求或者拍摄复杂光线环境下的照片。
5.图像格式:-JPEG:为了减小文件大小,相机会对照片进行压缩,这样可以保存更多的照片,但可能会带来图像质量损失。
-RAW:未经压缩的图像原始数据,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和色彩信息,但文件较大。
6.百分比灵敏度:-该选项可以在照片中增加百分比灵敏度的显示,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曝光和构图。
7.焦距:-焦距决定了照片的视角,长焦镜头可以拉近远处的景物,广角镜头可以拍摄更宽广的景象。
8.防抖功能:-镜头或相机内置的防抖功能可以减少因手持拍摄而引起的图像模糊。
9.闪光灯模式:-自动模式:相机会根据环境光线进行自动闪光,适用于需要补光的场合。
-手动模式:手动控制闪光灯的开启与关闭,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的拍摄环境。
10.照片尺寸与质量:-拍摄照片的尺寸和质量设置,影响照片的分辨率和细节呈现。
会议摄影参数

会议摄影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会议摄影是记录会议过程和精彩瞬间的重要工作,它可以让参与者回顾会议内容和氛围,同时也可以向外界展示会议的规模和影响力。
而要拍摄出高质量的会议照片,就需要在拍摄前考虑好各种参数设置。
以下是关于会议摄影参数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光圈在会议场景下,光线可能不足或者光线强烈,因此光圈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光线充足,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以获得清晰的背景和主体;如果光线不足,就需要调整光圈较小来增加曝光量。
通常情况下,光圈设置在f/2.8-f/8之间会比较合适。
二、快门速度会议现场人员活动频繁,很容易出现模糊的情况,所以快门速度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快门速度要尽量快,以避免拍摄出模糊的照片。
对于会议摄影,可以将快门速度设置在1/60s以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一步提高至1/100s或更快。
三、ISOISO是相机感光度的表示单位,也是会议摄影中需要注意的参数之一。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ISO以增加感光度,从而获得更亮的照片。
但是要注意,过高的ISO会造成照片噪点过多,影响画质。
可以将ISO设置在200-800之间为宜。
四、白平衡白平衡是调整相机色温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会影响照片的色彩还原度。
在会议摄影中,如果没有正确设置白平衡,可能会导致照片偏黄或者偏蓝。
所以,在拍摄前要确保白平衡设置正确,可以选择相机预设的白平衡模式,或者手动调整白平衡。
五、焦距焦距的选择也会影响拍摄效果。
在会议摄影中,可以使用标准焦距镜头或者变焦镜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焦距以构图。
如果想要拍摄全景或者整个会议现场,可以选择较长焦距;如果想突出某一个细节或者人物,可以选择较短焦距。
根据需要来灵活调整焦距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六、构图构图是会议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更能体现会议的氛围和重要瞬间。
在构图方面,要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和层次感,避免杂乱无章或者主体模糊的情况。
星空摄影参数

星空摄影参数
星空摄影是一项追求创意和美感的艺术,难度较大,需要一定的摄
影技术和知识储备。
以下是一些重要参数,在摄影过程中需要注意和
调整。
1. 光圈(Aperture)
光圈是指镜头进光的孔径大小,通常指f/值,如f/2.8、f/4.0等。
在星
空摄影中,较小的光圈可以使星轨更加清晰,而较大的光圈可以使星
星更亮、图像更明亮,因此选择合适的光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
喜好进行调整。
2.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所需的时间。
在星空摄影中,适当
的快门速度可以防止图像模糊,同时还可以捕捉星空中的漂亮效果。
通常情况下,快门速度要低于30秒,否则会出现明亮区域过曝的问题。
3. ISO值
ISO值是指相机所能接受的光线强度的灵敏度。
在星空摄影中,较高的ISO值可以使拍摄的图像更加明亮,但也会出现噪点问题。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喜好进行调整。
4. 白平衡(White Balance)
白平衡是指相机在不同光线环境下自动调整图像颜色的功能。
在星空摄影中,设置合适的白平衡可以使图像看起来更加真实自然。
5. 焦距(Focal length)
焦距是指镜头的最大视角。
在星空摄影中,较小的焦距可以使星轨更长,较大的焦距则可以展示更多的星星,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总之,星空摄影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艺术。
合理调整以上参数,才能拍出理想的星空照片。
快门常用的标准参数

快门常用的标准参数快门常用的标准参数主要包括快门速度、快门模式和快门延迟。
这些参数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清晰、准确的照片,决定着照片中所捕捉的时间段和运动轨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参数。
一、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快门开合所需的时间,通常用来表示快门的快慢。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一般用1/表示,比如1/500表示快门打开500分之一秒。
快门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图片的清晰度和运动的表现。
在常见的参数中,主要有以下几种:1. 快速快门速度:1/500、1/1000、1/2000等,它们适用于捕捉高速运动的瞬间,例如体育比赛、飞鸟飞翔等。
2. 中速快门速度:1/125、1/250、1/500等,适用于一般的静态拍摄和一般的移动目标。
3. 慢速快门速度:1/30、1/60、1/125等,一般适用于夜景、拍摄流水、秋千等慢速运动的场景。
二、快门模式快门模式是指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1. 单张拍摄模式:快门按下一次,只拍摄一张照片。
2. 连拍模式:快门按下后保持连续拍摄,可以选择每秒连拍的张数。
3. 自拍模式:设置延时后,按下快门后延迟一定时间再拍摄,适合自拍或者无三脚架拍摄时使用。
三、快门延迟快门延迟是指从按下快门到照片实际被拍摄之间的时间延迟。
常用的快门延迟包括:1. 立即触发:按下快门按钮瞬间拍摄。
2. 2秒延迟:按下快门按钮后延迟2秒再拍摄,适用于自拍等场景。
3. 10秒延迟:按下快门按钮后延迟10秒再拍摄,适用于单人或多人合影,需要时间来准备的场景。
快门速度、快门模式和快门延迟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参数,掌握它们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画面,拍摄出更加精彩的照片。
针对特定的拍摄场景,摄影师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这些参数,从而获得更满意的拍摄效果。
人像摄影 常用参数

人像摄影常用参数
人像摄影的常用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圈:人像摄影中,通常使用较大的光圈以获得浅景深的效果,突出人物主体,背景虚化。
一般来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越模糊。
常用的光圈值有F1.2、F1.4、F1.8等。
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在人像摄影中也非常关键,它决定了拍摄对象在相机中的曝光时间。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运动中的对象,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记录下运动的过程。
对于静止的人像,通常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比如1/250秒或1/500秒。
3. 感光度:感光度是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在低光环境下,需要提高感光度来获得足够的曝光。
但较高的感光度会增加照片的噪点,影响画质。
根据拍摄环境和光线条件,合理选择感光度是关键。
4. 对焦:人像摄影中,准确的对焦是至关重要的。
大多数现代相机都具备自动对焦功能,但在某些情况下,手动对焦可能会更好。
确保镜头对焦在主要的主题上,使其清晰锐利。
5. 白平衡:白平衡是相机用来确定拍摄对象正确色彩的一种方式。
不同的光线条件下,白平衡也会有所不同。
在人像摄影中,通常使用自动白平衡或手动调整白平衡来获得更准确的色彩。
6. 构图:构图是照片中元素排列和分布的方式。
在人像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方式有三分法、黄金分割法等。
通过合理的构图,可以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情感,使照片更具吸引力。
这些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参数,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和对象,摄影师需要灵活调整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曝光时间和帧率的计算公式

曝光时间和帧率的计算公式在摄影和视频拍摄中,曝光时间和帧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曝光时间是指快门打开的时间长短,而帧率是指每秒钟显示的画面数量。
这两个参数的选择对于拍摄效果和画面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曝光时间和帧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对于摄影和视频拍摄的影响。
曝光时间的计算公式为:曝光时间 = 1 / 快门速度。
在摄影中,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的时间长短,通常以秒为单位。
较短的曝光时间可以减少运动模糊,适用于拍摄运动或快速移动的物体;而较长的曝光时间则可以捕捉更多的光线,适用于拍摄暗光环境下的场景。
在选择曝光时间时,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对象和环境来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帧率的计算公式为:帧率 = 每秒显示的画面数量。
在视频拍摄中,帧率是指每秒钟显示的画面数量,通常以“fps”(frames per second)为单位。
较高的帧率可以提供更加流畅的画面,适用于拍摄运动或快速移动的场景;而较低的帧率则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处理性能。
在选择帧率时,摄像师需要根据拍摄对象和拍摄需求来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视频效果。
曝光时间和帧率的选择对于摄影和视频拍摄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对象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和帧率,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同时,摄影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需求来进行调整,以获得独特的拍摄风格。
除了曝光时间和帧率的选择,摄影和视频拍摄中还有许多其他参数需要考虑,如光圈、ISO、白平衡等。
这些参数共同影响着拍摄效果和画面质量,摄影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总之,曝光时间和帧率是摄影和视频拍摄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对于拍摄效果和画面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对象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和帧率,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同时,摄影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需求来进行调整,以获得独特的拍摄风格。
希望本文能够对摄影师们在选择曝光时间和帧率时提供一些帮助。
摄影作品需要的参数

摄影作品需要的参数
摄影作品需要的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光度(ISO) :衡星底片对于光的灵敏程度,影响曝光和画质。
2.光园:控制镜头的进光量,影响景深和清晰度。
3.快门速度:控制曝光时间,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和动态效果。
4.焦距:决定拍摄范围和构图方式,影响画面的透视和空间感。
5.白平衡:调整色彩平衡,确保照片色彩的准确性和自然感。
6.曝光补偿:调整曝光量,使照片达到合适的明暗效果。
7.拍摄模式: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如自动、手动、程序自动等,以获得最佳拍摄效果。
8.图像质量:选择合适的图像质量,包括分辨率、文件格式等,以保留最佳细节和画质。
9.拍摄角度和构图:选择台适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方式,以突出主题、增强视觉效果。
10.环境因素:考虑拍摄环境的光线、天气. 时间等因素,以获得最佳拍摄效果。
以上参数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和场景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摄影三要素

三、ISO感光度
•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难得的美景,按 下了快门,回到家兴致勃勃地打开电脑一看,却 发现其中有一些是废片;或者因为曝光不足无法 表现细微处的精彩;或者是手持曝光时间过长发 生抖晃,也可能是因为选择了高ISO而导致画面噪 点严重……这些问题在数码相机背后的小LCD上都 难以察觉,但在电脑屏幕上却暴露无遗。期间, 拍摄者浪费的时间、精力和心情实在是难以用金 钱来衡量。
这张照片的清晰范围很小,就是说景深很 小。我们称之为浅景深。
先看一组照片
很明显,左边的照片后面的一朵花被虚化了,而右 边的两朵花都很清晰,所以右边的景深要大一些。
摄影师常常利用浅景深来使要拍摄的物体明显地从 环境中凸现出来,以达到突出主题虚化背景的目的。 这种效果显得更加艺术,是很多摄影者不懈追求的 。
感光度过高,产生噪点,影响画质!
总结
选择合适的快门,光圈,感光度是拍摄 一张照片首要考虑的要素! 所以,我们必须打牢基础,深刻熟练的 理解三要素的含义与作用,才是出拍摄 一张精彩出色照片的前提!!!
谢 谢 大 家
结论: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92mm;F1.4;1/2500s
92mm;F2.8;1/500s
92mm;F5.6;1/160s
92mm;F8;1/80s
总结
1、控制曝光量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照片越明亮;光圈越小,进光 量越少,照片亮度越暗(PS:其他参量一致的情况下!) 2、控制景深的大小 大光圈,景深小,虚化作用强,小光圈,景深大,虚化 作用弱 3、影响成像质量 这是光圈易被忽略的作用。任何一只相机的镜头,都有 某一档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即受各种像差影响最小, 这档光圈俗称“最佳光圈”。一般它位于该镜头最大光 圈缩小2~3档处!(F5.6—F8)
手机各种拍摄参数设置

手机各种拍摄参数设置在现代社会中,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其中,手机的拍摄功能因其便携性和方便性而备受欢迎。
了解和掌握手机拍摄参数的设置对于提升手机摄影的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手机拍摄参数设置,帮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
在选择分辨率时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较高的分辨率使得照片更为清晰,但同时也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如果你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照片,选择适中的分辨率即可。
如果你要打印照片或进行后期处理,选择较高的分辨率会有更好的效果。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调整照片中的白色色温,使其看起来更自然。
手机通常提供自动白平衡功能,能够自动检测环境色温并做出调整。
然而,自动白平衡并非总能准确把握,特别是在特殊光线条件下。
因此,你可以尝试手动调整白平衡来获得更满意的效果。
如若不清楚如何手动调整,请查阅手机说明书。
曝光曝光是指照片中的亮度水平。
手机通常提供自动曝光功能,能够根据光线条件自动调整曝光水平。
然而,自动曝光也不是完美的,特别是在高对比度场景下。
可能会出现亮度不足或过曝的情况。
为了获得更好的曝光效果,你可以尝试手动调整曝光参数。
具体操作方式因手机而异,通常可以在相机设置中找到。
对焦对焦是指照片中的焦点位置。
手机通常提供自动对焦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场景并对焦。
然而,自动对焦也可能出现失误,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场景或拍摄近距离物体时。
你可以手动选择对焦点,以确保照片中的主体清晰。
具体操作方式因手机而异,通常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上的目标位置来进行手动对焦。
滤镜和效果手机通常提供各种滤镜和效果选项,用于直接在拍摄时对图像进行处理。
这些滤镜和效果可以给照片增添不同的风格和氛围,例如黑白、复古、鲜艳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主题和喜好选择合适的滤镜和效果,使照片更具个性。
总结通过了解和掌握手机拍摄参数的设置,你可以更好地利用手机摄影功能,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拍摄会议的常用参数

拍摄会议的常用参数拍摄会议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活动,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会议记录,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适当的参数。
以下是拍摄会议常用的参数:1. 光线:会议场地的光线状况对拍摄效果有重要影响。
摄影师可以根据场地光线的明暗程度调整相机的曝光补偿,确保画面明亮清晰。
2. 白平衡:不同灯光条件下的白平衡设置会影响照片的色彩还原。
摄影师可以使用自动白平衡或者手动调整白平衡模式,以确保照片的色彩准确。
3. 快门速度:会议中的人物通常会做出各种动作,摄影师需要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来冻结或模糊运动。
较高的快门速度可用于捕捉细节,而较低的快门速度则可以刻画运动的轨迹。
4. 焦距:根据会议场地的大小和拍摄对象的距离,摄影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镜头焦距。
较长的焦距可以捕捉远处的细节,而较短的焦距则适用于近距离人物拍摄。
5. 档位:根据拍摄场景的亮度,摄影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光圈和ISO 档位。
较大的光圈可以获得浅景深效果,而较小的光圈则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
6. 姿势:为了拍摄到不同角度的会议内容,摄影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拍摄姿势,如低角度、高角度、侧面等。
这样可以使照片更具层次感和艺术感。
7. 焦点:为了确保照片中的主体清晰,摄影师可以使用单点对焦或连续对焦模式。
在人物移动较多的会议中,连续对焦可以更好地跟踪主体。
8. 拍摄角度:摄影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来展现会议的氛围和场景。
例如,可以拍摄全景照片来展示整个会议场地,也可以拍摄特写照片来突出重要的人物或细节。
在拍摄会议时,摄影师需要根据会议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以上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会议照片。
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和艺术的构图,摄影师可以记录下会议的重要时刻,让照片更具观赏性和表现力。
镜头解析力的参数

镜头解析力的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镜头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了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而镜头解析力的参数则是评判镜头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镜头解析力是指镜头在成像过程中对细节的表现能力,也就是镜头能够清晰准确地捕捉到图像中的细节,并将这些细节表现得清晰锐利的能力。
一个具有高解析力的镜头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让照片更加清晰逼真。
现代镜头通常会配备一些参数来描述它们的解析力表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镜头解析力参数:1. 成像分辨率:成像分辨率是指镜头能够捕捉到多少像素的细节信息,通常以百万像素(MP)来表示。
高像素的镜头能够拍摄出高分辨率的照片,细节丰富,适合进行放大打印。
2. MTF曲线: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曲线是评价镜头解析力的一种重要指标。
它描述了镜头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传递情况,即镜头在成像过程中能够保留多少细节。
MTF曲线越平稳,代表镜头的解析力越好。
3. 畸变、色散和散焦:畸变、色散和散焦都会影响镜头的解析力。
畸变会使得图像产生像差、变形,色散会造成颜色不准确,散焦会使得图像模糊。
一款优秀的镜头应该具有优秀的光学设计,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光学缺陷,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准确性。
4. 玻璃材质:镜头的光学玻璃材质也会影响到解析力。
不同的玻璃材质有不同的光学性能,选择高质量的玻璃材质可以提高镜头的解析力。
5. 镜片组成:镜头中的镜片组成也会对解析力产生影响。
复杂的镜片组成可以提高解析力,但也会增加镜头成本和重量。
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镜头组成结构。
镜头解析力的参数是评价镜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选择一款具有优秀解析力的镜头可以帮助拍摄出更加细致清晰的照片。
在选购镜头时,除了关注其它性能指标外,也要重视其解析力参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高质量镜头。
【本文共计525字】第二篇示例:镜头解析力是摄影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镜头在成像过程中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能力。
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摄影参数

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摄影参数当你开始进阶摄影时,选择适合各种场合的摄影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参数设置可以给你的照片带来不同的效果和氛围。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摄影参数,希望能对你在摄影旅程中有所帮助。
1. 光圈值(Aperture)光圈值决定了你照片的景深,也就是背景虚化的程度。
较小的光圈值(例如f/1.8)可以创造出浅景深的效果,使主体更加突出,背景模糊。
较大的光圈值(例如f/16)可以得到更大深度的景深,使前景和背景都保持清晰。
2.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决定了照片中移动物体的呈现方式。
较快的快门速度(例如1/1000秒)可以冻结快速运动的物体,使其看起来静止。
较慢的快门速度(例如1/30秒)则能够捕捉到移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创造出流畅模糊的效果。
3.ISO值ISO值决定了你的照片的感光度。
较低的ISO(例如ISO100)可以获得较少的噪点和较高的图像质量,适合拍摄在充足光线条件下的静态照片。
较高的ISO(例如ISO800)可以增加相机的感光度,适合在低光条件下或需要冻结运动的场合。
4.白平衡白平衡是用来调整相机感应器看到的颜色,以保证照片中的白色真实无误。
不同的光源产生不同的颜色温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选择“日光”作为白平衡设置可以让照片在室外看起来自然,而选择“荧光灯”可以消除荧光灯照明产生的绿色色偏。
5.焦距焦距决定了拍摄场景的视角和放大倍数。
较短的焦距(例如18mm)可以捕捉到更宽广的景象,适合拍摄风景或需要捕捉更多细节的场合。
较长的焦距(例如200mm)可以放大远处的物体,使其看起来更近,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体或需要模糊背景的场合。
6.拍摄模式不同的拍摄模式提供不同的摄影体验。
全自动模式适合初学者或对摄影参数不太了解的人,相机会根据场景自动选择参数。
光圈优先模式和快门优先模式允许你手动控制光圈或快门速度,以实现特定的效果。
手动模式最为灵活,可以完全手动控制所有摄影参数。
逆光拍摄人像参数

逆光拍摄人像参数逆光拍摄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技法,常常用于创作出特殊的光线效果。
在逆光拍摄人像时,合理设置参数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掌握光线,捕捉出令人惊艳的照片。
本文将介绍逆光拍摄人像时的参数设置,帮助摄影师们拍摄出出色的人像作品。
1. 曝光补偿(EV)曝光补偿是逆光拍摄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
在逆光光线下,主体往往会被光线背景所过亮,而曝光补偿就是用来调整照片的亮度和暗度,以使得整个画面得以保持合理的曝光。
通常,对于逆光拍摄人像,需要增加曝光补偿,使主体更加清晰可见。
具体的增加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在逆光拍摄时,增加0.3-1.0EV的曝光补偿效果较为理想。
2. 光圈(Aperture)光圈是摄影中控制景深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逆光拍摄人像时,合适的光圈设置能够使主体更加突出,并且使背景模糊,突出人物。
一般来说,选择较大光圈(小F值)可以让背景更加模糊,突出人物;而选择较小光圈(大F值)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清晰。
因此,在逆光拍摄人像时,建议选择一个较小的光圈(大F值)。
3.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是控制曝光时间的重要参数。
在逆光拍摄中,适当控制快门速度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到主体的细节。
通常,如果快门速度过慢,会导致画面中的主体虚化或者出现晃动,而逆光拍摄时,由于背景光线较亮,快门速度过慢可能会产生过曝现象,进而使主体细节丢失。
因此,建议在逆光拍摄人像时,选择一个较快的快门速度,以确保主体的清晰度。
4.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是决定照片噪点和细节清晰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逆光拍摄人像中,合适的ISO感光度设置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照片的细节和色彩。
一般来说,ISO感光度较低时,照片噪点较少,但是对光线要求较高;而ISO感光度较高时,照片噪点增多,但对光线的要求较低。
因此,在逆光拍摄人像时,建议选择较低的ISO感光度,以确保照片细节的清晰度。
5. 白平衡(White Balance)白平衡是用来调整照片色温的参数。
摄影的几个重要参数

光圈,快门,曝光,焦距,ISO,景深ISO与图片质量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
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0100, 200和400的儿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
ISO感光度是CCD (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如果用IS0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0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0400则只要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 200, 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
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0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敬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
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
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
高ISO 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0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
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
更何况有些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儿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
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儿秒钟,1/10秒甚至儿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圈,快门,曝光,焦距, ISO,景深ISO与图片质量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
ISO感光度是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
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
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
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
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
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
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
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
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
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
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 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
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 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
在像素相等的情况下,CCD面积越大,高ISO的成像质量越好。
也就是说:在CCD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里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会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
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应该在1000万像素以上再简单增加几百万像素,而应该在提高CCD质量上下功夫。
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增大曝光宽容度才是当务之急。
800万像素已经足够旅游摄影之需,我们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就不该只看像素高低,而应该注意相机CCD的大小。
现在是2008年,解像度已经足够,该是重点关心图像质量的时候了。
快门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
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秒钟,1/10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
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
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
定义: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安全快门速度。
在使用135相机拍摄的时候有一个手持相机拍摄的安全速度原则: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
光圈上一篇说过,所有相机都基于小孔成像原理:拿一个密封箱子,在任何一面钻个小圆孔,然后把有孔的这面对着窗外,窗外的景象比如一棵树什么的,就会在圆孔对面的箱内壁生成此树的倒影。
假如我们在内壁涂上感光材料(装上胶卷或CCD),这个有孔的箱子就是一台完整的照相机了。
这就是针孔相机。
既然一台照相机可以不需要镜头,为什么现在的相机前面不是一个小圆孔而是几块玻璃呢而且这几块玻璃(镜头)还卖得那么贵!这是因为小孔要成像的话,孔必须很小,这也是针孔相机名称的来历。
如果孔开得和门一样大,这个孔就成不了像。
所以我们没有小门成像一说。
孔小进光量就小,所以玩针孔摄影非常锻炼人的耐心,一张照片曝光几分钟到几个小时都常见。
而且,由于光的衍射干扰,针孔相机拍的图片都不够清晰,如雾里看花一般。
没有人原意花几个小时去拍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我们要想办法加大进光量。
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这个小孔开大而又能生成清晰的图像呢人们马上就想到了凸镜的聚光功能。
把玻璃凸镜装到大孔上,问题不就解决了确实如此。
相机镜头就是这样诞生的。
今天数码相机的各种镜头都是几块凹凸镜的排列组合,然后外面用塑料或铁皮一包。
有了镜头,小孔成像的这个孔–也就是下文中的光圈–就不再是针孔了,它变成了洞。
进光量问题解决。
但有时候问题又来了: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大洞。
比如夏日沙滩上烈日当头,四处白花花一片,为了分清到底是人肉还是白沙,我们需要眯着眼睛仔细观察。
镜头是照相机的眼睛,这时候相机也需要眯起眼睛。
很显然,为了应付不同的光线强度,我们还需要给镜头装上能够调节这个洞的大小的装置,以便在强光时缩小为针孔,弱光时开成大洞。
这个装置就是光圈。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
一组凹凸镜再加上光圈就诞生了完整的镜头。
定义:光圈就是镜头里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
常见的光圈值如下: F1,, F2,, F4,, F8, F11, F16, F22, F32,F44, F64。
每两挡相邻光圈值之间进光量相差一倍。
例如光圈从F4调整到,进光量便多一倍;从到F2又多一倍。
也许您已经看出来了,光圈值和光圈实际大小是相反的,进光量最大时光圈为F1,最小时为F64。
对135相机来说大多数镜头的最小光圈为F22。
既然光圈可大可小,那多大的时候镜头的成像质量最好根据上图,最小光圈F22时光圈跟针孔差不多,数码相机成了针孔相机,前面说过针孔成像好不了;光圈最大的时候小孔又变成了大门,成像也差。
所以,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庸之道,请牢记:镜头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
如果是135数码单反,中等光圈为F8或F11。
小数码DC要看具体机型,如果可选光圈值在到F8之间,中间的为最佳光圈。
假如光阴似水,镜头的光圈就是水龙头,它控制着水流(进光量)的大小。
对于镜头我们当然是希望它的光圈越大越好,这就如同家里的水龙头,虽然平时我们刷牙洗脸从不把它开最大,但万一有一天家中失火,我们会立即把龙头拧到最大,并且痛恨当初为什么没有装一个大点的水龙头。
一个镜头最大光圈时成像并不好,平时我们一般少用最大光圈;但在特殊弱光又不准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比如深夜的街头纪实抓拍,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最大光圈,并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买一支大光圈镜头。
但大光圈镜头的价钱很贵,重量惊人。
比如Canon70-200mm有两个版本,光圈为F4的售价人民币五千元,重700克;光圈为的那一款售价八千多元,重达1500克。
这是因为光圈大一级,镜片就大很多,加工难度大。
是否值得为大一级光圈多付出一倍的钱和负重的汗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曝光为了讲清曝光这个词,我们还是回到小孔成像。
假设一个黑乎乎的密闭房间,一面墙壁上开了个小圆窗户,窗对面的内壁上安上感光材料(白沥青,大型胶卷或CCD)。
这就是一台大型房式照相机。
在没有打开小窗之前,房间里是黑乎乎的。
我们打开小窗,光线从小孔而入,射到对面墙壁的胶卷上,产生光化反应(或光电反应,如果是CCD),照片就诞生了。
此过程就叫做曝光。
要得正确曝光的图片,必须精确决定曝光量。
所谓曝光量就是让多少光进入这个密闭房间里。
如果进光量太大,照片就会白花花一片,晚上变成了白天。
如果进光量太小,照片就会黑乎乎的,白人变成黑人。
幸好我们有了光圈和快门两样工具可以一起来控制曝光量。
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
假设窗户只打开1/4,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很显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1/4*4=1/2*2=1,进光量都是一样多。
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
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确曝光值,那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
重要结论: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
总结以上几个名词解释,有三个因素能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光圈,快门速度,ISO。
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的感光速度。
如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
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
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
焦距光线经过透镜就会聚成一点(焦点),镜头的焦距就是从镜片(或镜片组)的中心到底片(CCD)的距离,单位是毫米(mm)。
对全幅135数码单反相机以及我们以前常用的135胶卷相机(使用超市里的盒装胶卷)来说,焦距50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简称标头,拍出来的照片类似肉眼平视的感觉(视角为45°左右)。
严格的定义是:标准镜头就是焦距等于底片(或CCD)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单张135底片是24x36mm,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其对角线长度为43mm,所以135画幅的标头应该是43mm。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把焦距为40-60mm的都称为标头。
早期的单反相机是与50mm镜头捆绑销售的,这也许是称其为“标准镜头”的原因吧。
广角镜头(焦距小于35mm)能够让照相机“看得更宽阔”,因为它视角大;长焦镜头(焦距大于70mm)能让照相机“看得更远”,但视角窄。
长焦镜头也称远摄镜头或望远镜头。
从焦距的定义就可以推断出,广角镜头都身材矮小,长焦镜头都高大威猛。
以后我们只要一看到那些又粗又长的大家伙,不用说那都是长焦头。
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
1960年以前,变焦基本靠走。
1965年之后,焦距可以调节的变焦镜头开始大量上市。
变焦镜头的优势是明显的,改变焦距不用再走路,只需转动镜头筒。
但变焦需要一套复杂的光学系统(其内部结构大多超过十片镜片),这给变焦镜头带来了两个问题: 1,体积和重量大; 2,成像往往都不如最好的定焦镜头成像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