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电源方案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模式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2149effaaea998fcd220ea0.png)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模式发表时间:2020-11-26T02:55:44.800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0年第18期作者:刘力玮马超[导读] 全球能源转型正处于关键阶段,发展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摘要:我国电力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全球能源转型正处于关键阶段,发展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建设模式1.1.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特点环保、可再生是新能源发电技术最重要的特征.就目前来讲,新能源发电技术指利用太阳能、潮汐能、海洋能、地热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等资源进行发电.新能源发电具有环保可再生、分布范围广泛、储备量巨大等优势,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地区差异较为明显、能源产量不稳定以及密度较低等.目前,新能源发电中最常见的是风力发电和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和传统的发电形式有很大区别,其发电功率通常较小,一般都在几十千瓦至几十兆瓦,模块式分布在配电网或负荷附近的发电设施.常见的分布式发电可利用多种能源,包括天然气、氢气、太阳能和风能等环境友好型能源.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应用范围很广,包括采矿企业、医疗单位、体育场馆等,可作为紧急备用电源,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两方面讨论分布式发电的必要性,给出具体的环境影响指标,使分布式发电环境价值定量化.发展分布式发电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达70%~90%),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够增加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解决偏远地区的供电问题,减少远距离输电的网损问题,还可作为系统启动电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供电系统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1)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其主要有两种利用方式,一种是作为独立电源向偏远地区供电,另一种是将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并列运行,形成风力发电.(2)新能源电池发电技术.太阳能新能源发电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新能源发电的能量转换器件是新能源电池.太阳能新能源发电系统可分为独立型和并网型两种基本类型.(3)小水力发电技术.小水电是指小的水电站及与其相配套的小电网.从形式上分为引水式、堤坝式、混合式和抽水蓄能式四种基本形式。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方案(二)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方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23d0c4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3.png)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电力系统存在着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之间的矛盾,导致电力供需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同时,传统电力系统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为了解决电力系统的不平衡问题和环境问题,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课题。
二、工作原理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的一种新型电力系统。
其核心思想是将能源的产生、传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高效、灵活、可靠的电力系统。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过建立智能电网系统,实现电力的产生、传输和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调整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以及调度储能设备的充放电,从而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
2. 多能互补电源建设: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引入多种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通过互补的方式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该系统通过建立新能源发电设备与传统发电设备的协调运行机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三、实施计划步骤实施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的步骤如下:1. 制定规划:制定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的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2. 建设智能电网系统:建设智能电网系统,包括建设智能电表、智能配电网、智能变电站等。
3. 引入新能源发电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引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设备,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4. 建设储能设备:建设储能设备,如电池储能系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等,用于储存多余的电力。
5. 建立协调机制:建立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发电设备的协调运行机制,实现多能互补。
6. 完善监测与调度系统:完善电力系统的监测与调度系统,实现对电力供需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调度。
四、适用范围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电力系统,包括城市电网、农村电网以及微电网等。
全能型供电所实施方案
![全能型供电所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7ff8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0.png)
全能型供电所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电源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变得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能型供电所作为电源领域的一种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介绍全能型供电所的实施方案。
二、全能型供电所的概念全能型供电所是一种新型的电源技术,其特点是将多种电源整合在一起,进行冗余备份,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比如,如果一种电源出现故障,全能型供电所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电源上,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其设计思想是利用多个独立的电源以及一些互补的技术,确保在出现故障时,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全能型供电所通常包含一些混联检测器、电源备份模块、智能控制器等,能够自动实现恰当的电源切换。
三、方案设计1. 选用适宜的电源和设备在设计全能型供电所的时候,应该选择符合要求的电源和设备。
可以选择电池、UPS、柴油发电机等多种电源,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选用适宜的电源和设备。
同时,应该采用高品质、可靠的电源和设备,以确保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设计合理的红外线传感器在全能型供电所中,红外线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检测电源的状态,当发现某一电源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电源上,确保电源供应的连续性。
为了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性能,应该采用高灵敏度、大角度的红外线传感器。
此外,还应该保证红外线传感器安装的角度和位置合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3. 设计合理的电路连接在全能型供电所中,不同电源之间的电路连接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电路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应该设计合理的电路连接方式,以确保全能型供电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正常工作。
同时,还应该加强电路的绝缘和防护措施,以防止电路短路和火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4. 设计合理的智能控制器在全能型供电所中,智能控制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实现了供电系统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智能控制器需要具备快速、准确的反应速度,以确保全能型供电所能够及时自动启动和切换电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099667c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9.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21.02.25•【文号】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施行日期】2021.02.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在保障能源安全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其实施路径,现提出以下意见:一、重要意义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是电力行业坚持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消纳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电力发展质量和效益。
强化源网荷储各环节间协调互动,充分挖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和需求侧资源,有利于各类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科学配置,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电源开发综合效益,构建多元供能智慧保障体系。
(二)有利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优先利用清洁能源资源、充分发挥常规电站调节性能、适度配置储能设施、调动需求侧灵活响应积极性,有利于加快能源转型,促进能源领域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跨区源网荷储协调互济作用,扩大电力资源配置规模,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提升可再生能源电量消费比重。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将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作为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
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
![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https://img.taocdn.com/s3/m/fdd997f70b4e767f5bcfce73.png)
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为进一步深化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继2020年8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后,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又联合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众所周知,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将呈现显著的“双侧随机性”和“双峰双高”的“三双”特征,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必须加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通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建设,保障大规模新能源顺利消纳。
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就是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综合化、智能化和去中心化是清洁化转型的重要保障《指导意见》指出,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作为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措施是控制和缩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
推动能源电力系统清洁化转型是贯彻《指导意见》题中的应有之义,而综合化、智能化和去中心化则是清洁化转型的重要保障。
清洁化是加速能源转型的核心要求。
供给侧清洁化转型可依托区域级、城市级、园区级等不同规模综合能源系统建设与运营,推动大网、微能网及分布式各级能源网络的协调及互联互通,有效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跨省跨区传输消纳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经济利用,改善能源生产和供应模式,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生产端的结构占比;需求侧清洁化转型可依托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在需求侧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在满足用户能源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推动传统的物理能源消费理念过渡到“能源+服务”的综合消费理念,发掘需求侧消纳绿色电力、开展节能增效管理及购买绿色证书等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和调动需求侧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与积极性,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消费端的结构占比。
源网荷储一体化替代用户侧多能互补模式
![源网荷储一体化替代用户侧多能互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93808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3.png)
近段时间,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报送通知》)把电力行业带入了又一个高潮。
而这一次的主要背景是“30,60”的双碳目标,电力行业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的同时降低能源系统的碳排放。
回顾这些年多能互补示范项目、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增量配电改革、分布式发电交易改革走过的历程,行业无不感慨万分。
此时再提“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既是重整旗鼓,又是直面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不得不啃的硬骨头。
一、多能互补指向性已经发生变化前几年的多能互补,虽然被区分为了送端型多能互补和受端型多能互补,但无论从2016年多能互补示范项目类别数量区分(受端型多能互补占了绝大部分),还是从行业对于多能互补概念的理解,基本认为它主要代表的是用户端供给侧风、光、气以及消费侧冷、热、电的互补形式,其中充分发挥余热技术的梯级利用是多能互补的关键,提升终端侧冷热电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是是这类系统的重要特征。
而此次《指导意见》将多能互补的实施路径定为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且字里行间多次强调送端特性、受端系统消纳。
显然此次的多能互补重点已经明确为送出型模式。
而这也应该是这类项目开展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二、源网荷储一体化替代了用户侧多能互补模式对于用户侧的能源利用,此次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替代了以前用户端多能互补模式。
与此同时,强调的仍然是对于用户端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而弱化了能源消费侧的多能形式。
虽然《指导意见》在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要求中,也提出结合清洁取暖和清洁能源消纳工作开展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研究热电联产机组、新能源电站、灵活运行电热负荷一体化运营方案。
但是整体而言,强调的不再是对于分布式三联供技术的应用。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方案(一)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方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3dcc8f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9.png)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电力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供需匹配,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方案应运而生。
该方案旨在通过整合电力源、电网、负荷和储能设施,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能源利用。
二、工作原理1.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过将分散的电力源(如风电、光伏等)与电网相连,实现电力的双向流动和互联互通。
同时,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将负荷需求和电力供应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 多能互补电源建设:通过多能互补的方式,将不同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应的多样化。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建设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基础设施:包括建设智能电网、电力储能设施等,以实现电力的双向流动和储能。
2. 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创新:包括智能电网技术、电力储能技术等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3. 多能互补电源建设:通过建设多能互补的电力源,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以实现能源的多样化供应。
4. 优化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通过建立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平台,实现对电力源、电网、负荷和储能设施的综合调度和优化。
四、适用范围该方案适用于各类电力系统,包括传统电力系统和新能源电力系统。
尤其适用于能源资源丰富、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
五、创新要点1.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过整合电力源、电网、负荷和储能设施,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能源利用。
2. 多能互补电源建设:通过多能互补的方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应的多样化。
3. 智能电网技术: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六、预期效果1.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电力供应中断的风险。
2. 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七、达到收益1. 降低电力系统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电力系统中多能互补技术的研究
![电力系统中多能互补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ea9e9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e.png)
电力系统中多能互补技术的研究在当今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电力系统中的多能互补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多能互补技术旨在整合多种不同类型的能源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稳定供应,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持续增长需求,并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多能互补技术的概念涵盖了多种能源形式的协同利用,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储能技术等。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的规划、配置和调度,使不同能源在时间、空间和特性上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能源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太阳能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可持续的特点。
然而,其发电受到天气条件和昼夜交替的影响,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
风能同样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但风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具有不确定性。
为了克服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储能技术成为多能互补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飞轮储能和抽水蓄能等。
这些储能装置能够在能源供应过剩时储存能量,在能源供应不足时释放能量,起到平衡供需的作用。
在多能互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微电网是一个重要的实现形式。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既可以与大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在大电网故障时孤岛运行。
在微电网中,通过对不同能源的优化配置和智能控制,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靠供应。
例如,在一个偏远的山区村庄,可能会建设一个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要电源,配以电池储能系统的微电网,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多能互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带来了诸多优势。
首先,它提高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多种能源的互补,当某一种能源出现供应不足或故障时,其他能源可以迅速补充,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
其次,多能互补技术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消纳。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单纯依靠其供电存在一定困难。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推动双碳目标有序实现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推动双碳目标有序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77110cf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a.png)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推动双碳目标有序实现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能源领域的重要使命。
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就是以“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核心思想和综合化的发展理念、智能化的发展手段、准中心化的发展模式,保障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构建,推动我国能源系统清洁化转型的同时兼顾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最终实现全社会、全产业链的经济脱碳与安全脱碳。
一、综合能源系统助力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势必会对能源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带来挑战,而清洁化、经济性、可靠性三者均是能源系统不可忽视的方面。
能源供应安全和降低社会用能成本的战略要求,使得能源系统清洁化转型任务愈加艰巨。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更是能源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而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稳定可控的火电机组装机占比和有效利用时间将不断减少,大规模波动性、间歇性新能源发电的接入将使得电力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国家层面提出继续推动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要求能源系统在清洁化转型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降本增效,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任务愈加艰巨。
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供能可靠性要求,使得社会综合用能成本的降低面临较大压力。
风电、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煤电相比其发电成本仍然较高,且为了保障波动性、间歇性较强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出力的顺利并网,还需要配套建设大量的抽水蓄能、储能电站等调峰资源以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较高的成本使得风电、太阳能发电仍不具备取代煤电的经济性。
同时,我国风、光等自然资源与负荷中心存在显著的逆向分布特征,大量的新能源电力需要通过特高压通道从西北地区输送至中东部消纳,大规模的输电通道投资和固有的输电损耗也进一步降低了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经济性。
可再生能源第九章 多能互补
![可再生能源第九章 多能互补](https://img.taocdn.com/s3/m/c290861d2f60ddccdb38a005.png)
mix),是指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种能 源互相补充,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合理保护和利用自 然资源的一种用能措施。
图9-1 单一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结构
图9-2 多能源互补独立发电系统结构
第九章 多能互补——第一节 多能互补系统概述
三、多能互补系统分类 一类是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目前应用在
高系统的性价比与供电可靠性。
第九章 多能互补——第三节 风光柴互补系统
二、风光柴互补系统的构成
图9-4 风-光-图柴互9补-供4电系风统 -光-柴互补供电系统
第九章 多能互补——第四节其他多能互补系统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风能 沙漠中风光互补发电 三、海上潮汐能与风能综合发电
第九章 多能互补
300Wp/48V 600W/48V 35A/48V 1000VA/48V 4×160Ah/48V
400Wp/48V 600W/48V 35A/48V 1000VA/48V 4×200Ah/48V
500Wp/48V 600W/48V 35A/48V 1000VA/48V 4×200Ah/48V
第九章 多能互补——第三节 风光柴互补系统
第九章 多能互补——第二节 风光互补系统
四、风光互补系统的应用
光明工程:2000年国家计委启动了“光明工程”。截至2002年底,内蒙
海洋能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总体设计
![海洋能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总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468b79caaedd3383c4d3de.png)
Advances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电力与能源进展, 2014, 2, 7-13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4 in Hans. /journal/aepe/10.12677/aepe.2014.22002General Design of Intelligent HybridElectricity System for Marine EnergyShuting Huang1, Meizheng Li2, Guangxin Gong11Department of Ocea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2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Email: huangshutingyellow@Received: Mar. 19th, 2014; revised: Apr. 10th, 2014; accepted: Apr. 20th,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On account of its high instability, marine energy is difficult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independently or realize electricity incorpor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multi-energy complement electric scheme is proposed. The intelligent hybrid electricity system for marine energy in this paper uti-lizes wave energy, tidal energy, offshore wind energy and solar energy comprehensively, filling in gaps of pluripotent complementary power supply system in the use of marine energy.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ity system is composed of marin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devices, gird-connected control cabinet, bus switch cabinet, console,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The power input of mul-tipath marin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devices can be changed into three-phase AC output of 380 V/50 Hz. Power generation dispatching and system security function can be realized.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ity system solves the stable output problem of marine energy, makes it possible to access the electric grid, and benefit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arine energy.KeywordsMarine Energy, Pluripotent Complementary Power Supply, MicroGrid海洋能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总体设计黄淑亭1,李美征2,宫广新11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青岛2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自动化系,青岛Email: huangshutingyellow@收稿日期:2014年3月19日;修回日期:2014年4月10日;录用日期:2014年4月20日摘要为解决海洋能不稳定、难以实现独立或并网供电的问题,提出多能互补发电方案。
加快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激励措施实施细则(一)
![加快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激励措施实施细则(一)](https://img.taocdn.com/s3/m/875d79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4.png)
加快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激励措施实施细则(一)随着能源供给体系的改革和转型,多能互补电源作为绿色能源的代表,已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促进多能互补电源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激励措施实施细则,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丰富投资渠道。
对于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需要在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展多能互补电源的投资渠道。
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特别设立的环保投资基金外,还可以引导企业社会资本、社会保险基金等力量参与到多能互补电源建设中,构建共同治理、共同发展的融资体系。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在加快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比如,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扩大多能互补电源的建设规模,同时加大优惠资金的投放力度,为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完善市场化机制。
市场化机制是多能互补电源发展的重要保障。
需要进一步完善多能互补电源的电价形成机制、交易市场、配套设施等,加强多能互补电源与现有能源市场的融合,提升多能互补电源的经济价值。
同时,采取有力的市场化措施,扩大多能互补电源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机会与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
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是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的基础支撑,对于提高多能互补电源的产业化水平、推广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多能互补电源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工作,深入探究多能互补电源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配置方式、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等问题,提升多能互补电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加快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激励措施实施细则对于促进多能互补电源的发展,推动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在国家支持、产业共同努力下,多能互补电源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和普及,为我国的绿色能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多能互补电源方案 (3)
![多能互补电源方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b20742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7.png)
多能互补电源方案介绍在今天的社会中,电力供应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然而,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资源的有限性、环境污染和依赖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多能互补电源方案应运而生。
多能互补电源方案是指利用多种能源形式相互补充,以提供可靠持续的电力供应。
多能互补电源的类型多能互补电源方案可以包括许多不同的能源类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多能互补电源方案:太阳能+风能太阳能和风能是两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它们具有广泛的分布和丰富的资源。
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可以将两种能源相互补充,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在白天,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供应电力;在夜晚或无阳光时,风力发电机可以通过转动叶片产生电能,以补充电力需求。
太阳能+储能系统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但其电力产生会受到天气和光照条件的影响。
为了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可以将太阳能与储能系统相结合。
储能系统可以存储白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在夜晚或低光条件下供应电力。
储能系统可以采用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形式,以提供可靠的电力储备。
风能+水能风能和水能是两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它们具有稳定的供应和高能量密度的特点。
通过风力发电机和水力发电机,可以将两种能源相互补充,以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在风能资源充足的地区,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提供电力;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水力发电机供应电力。
多能互补电源的优势多能互补电源方案相比传统的单一能源供应方式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多能互补电源方案利用多种不同的能源形式,可以在某一能源不足或中断的情况下,通过其他能源形式的补充,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多能互补电源方案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多能互补电源方案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不同能源形式的特点,以最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推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的激励措施
![加快推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的激励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bd806a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1.png)
加快推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的激励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能源供应问题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瓶颈。
在能源供应方面,传统的燃煤、核电等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能源转型亟待实现。
因此,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成为了当前推进能源转型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了推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需要不断提出激励措施。
一、引导投资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向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投资机构进入该领域,增加资金投入。
当然,政府并不需要负担全部开支,可以对专业的投资机构或公司提供相对合理的财政补贴,以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其积极参与多能互补电源建设。
二、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随着能源技术的改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也不可避免的需要不断发掘新的技术应用。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能源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把先进技术运用于多能互补电源建设。
另外,为了推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还需要培养更多的能源技术人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解决当前问题。
三、完善市场机制由于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所以在营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环境中,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规范多能互补电源建设市场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四、优惠政策的推出由于与传统能源相比,多能互补电源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还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
因此,在政府推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优惠政策,如对在多能互补电源建设中表现优秀的企业予以奖励和扶持,为企业减轻负担的同时鼓励企业更加努力。
总体而言,加快推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能源结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实现现代化、创新化和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一方面需要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另一方面,社会组织需要积极行动,为多能互补电源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从而共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多能互补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多能互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5f0f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5.png)
新能源汽车的多能互补技术研究在当今社会,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技术发展备受关注。
其中,多能互补技术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电能驱动,但单一的能源供应存在着诸多限制。
例如,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往往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充电时间较长,而且在一些地区充电设施还不够完善。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多能互补技术应运而生。
多能互补技术是指将多种能源形式进行组合和优化,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能源需求。
常见的能源形式包括电能、氢能、太阳能等。
电能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能源,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上述提到的一些短板。
氢能则具有能量密度高、加注时间短等优点,但其制取、储存和运输成本较高。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能量转化效率相对较低,且受天气和光照条件的影响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多能互补技术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将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相结合。
燃料电池可以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为车辆提供动力。
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电能不足时,燃料电池可以及时补充,从而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
此外,还有将电动汽车与太阳能电池板相结合的方案。
在车辆顶部或车身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可以为车辆的电池充电,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
多能互补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便利性。
通过多种能源的协同工作,车辆可以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能源供应方式,避免了因为单一能源不足而导致的行驶受限问题。
其次,多能互补技术有助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
例如,利用太阳能充电可以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降低充电费用。
同时,多种能源的组合使用也可以降低对某些稀缺资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而,多能互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技术方面,不同能源形式的转化和存储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于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多能互补配套电源建设方案的复函
![关于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多能互补配套电源建设方案的复函](https://img.taocdn.com/s3/m/3de8506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9.png)
关于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多能互补配套电源建设方案的复函
尊敬的XXX先生/女士:
感谢您关注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多能互补配套电源建设方案。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我们对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多能互补配套电源建设方案中采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气、燃煤等传统能源。
同时,我们还建议采用储能技术和智能输电技术,以确保输电安全和稳定性。
我们相信,通过多能互补配套电源建设方案,可以实现能源的多样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如果您对该方案有进一步的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此致
敬礼!
XXX公司/机构/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能互补电源方案
1. 太阳能和风能互补电源方案: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系统相结合,利用阳光和风力资源的互补性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在阳光充足时,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发挥主要作用;而在夜间或阴雨天气,风能发电系统能够补充能源。
2. 太阳能和能量储存互补电源方案: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而能量储存系统(如蓄电池)可以储存多余的电能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即使在夜间或天气不好时,能量储存系统可以向电网供应电能,实现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3. 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互补电源方案:生物质能发电系统可以利用废弃的农作物、农畜废弃物和木材等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
而太阳能发电系统则可以利用阳光进行发电。
将这两种能源利用系统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能源来源,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4. 天然气和太阳能互补电源方案:天然气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可以提供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而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利用阳光进行发电。
将这两种能源系统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能源来源,并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多能互补电源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同时,这些方案也需要考虑电网的接入和运营调度等方面的问题。